中國一級行政區省會盤點之華東篇——六朝古都,江城南京!
中國一級行政區省會盤點之華東篇——六朝古都,江城南京!
中國一級行政區省會盤點之華東篇——六朝古都,江城南京!
中國一級行政區省會盤點之華東篇——六朝古都,江城南京!
中國一級行政區省會盤點之華東篇——六朝古都,江城南京!
中國一級行政區省會盤點之華東篇——六朝古都,江城南京!
中國一級行政區省會盤點之華東篇——六朝古都,江城南京!
中國一級行政區省會盤點之華東篇——六朝古都,江城南京!
中國一級行政區省會盤點之華東篇——六朝古都,江城南京!
中國一級行政區省會盤點之華東篇——六朝古都,江城南京!
中國一級行政區省會盤點之華東篇——六朝古都,江城南京!
中國一級行政區省會盤點之華東篇——六朝古都,江城南京!
中國一級行政區省會盤點之華東篇——六朝古都,江城南京!
中國一級行政區省會盤點之華東篇——六朝古都,江城南京!
中國一級行政區省會盤點之華東篇——六朝古都,江城南京!
中國一級行政區省會盤點之華東篇——六朝古都,江城南京!
中國一級行政區省會盤點之華東篇——六朝古都,江城南京!
大千遊世界
1/16 南京,簡稱“寧”,古稱金陵、建康,是江蘇省會、副省級市、南京都市圈核心城市,國務院批覆確定的中國東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全國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和綜合交通樞紐 。全市下轄11個區,總面積6587km²,2017年建成區面積1398.69km²,常住人口833.5萬人,城鎮人口685.89萬人,城鎮化率82.3%,是長三角及華東唯一的特大城市。
2/16 南京地處中國東部、長江下游、瀕江近海,是中國東部戰區司令部駐地,長江國際航運物流中心,長三角輻射帶動中西部地區發展的國家重要門戶城市,也是東部沿海經濟帶與長江經濟帶戰略交匯的重要節點城市。
3/16 南京是中國四大古都、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歷史上曾數次庇佑華夏之正朔,是四大古都中唯一未做過異族政權首都的古都,長期是中國南方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南京早在100-120萬年前就有古人類活動,35-60萬年前已有南京猿人在湯山生活,有著7000多年文明史、近2600年建城史和近500年的建都史,有“六朝古都”、“十朝都會”之稱。
4/16 南京是國家重要的科教中心,自古以來就是一座崇文重教的城市,有“天下文樞”、“東南第一學”的美譽,明清時期中國一半以上的狀元均出自南京江南貢院。截至2016年,南京各類高等院校74所,其中111計劃高校9所及學科25個,僅次於北京;211高校8所、雙一流高校12所,僅次於北京上海;兩院院士82人、千人計劃特聘專家87人,均居中國第三。
5/16 南京位於長江下游中部地區,江蘇省西南部,是國家區域中心城市(華東),中國東部戰區司令部駐地,長三角輻射帶動中西部地區發展的國家重要門戶城市,也是“一帶一路”戰略與長江經濟帶戰略交匯的節點城市,南京都市圈核心城市。地理座標為北緯31°14″至32°37″,東經118°22″至119°14″。
6/16 南京地貌特徵屬寧鎮揚丘陵地區,以低山緩崗為主,低山佔土地總面積的3.5%,丘陵佔4.3%,崗地佔53%,平原、窪地及河流湖泊佔39.2%。寧鎮山脈和江北的老山橫亙市域中部,南部有秦淮流域丘陵崗地南界的橫山、東廬山。南京平面位置南北長、東西窄,成正南北向;南北直線距離150公里,中部東西寬50~70公里,南北兩端東西寬約30公里。
7/16 南京屬北亞熱帶溼潤氣候,四季分明,雨水充沛。常年平均降雨117天,平均降雨量1106.5毫米,相對溼度76%,無霜期237天。每年6月下旬到7月上旬為梅雨季節。年平均溫度15.4°C,年極端氣溫最高39.7°C,最低-13.1°C,年平均降水量1106毫米。
8/16 南京水域面積達11%以上,有秦淮河、金川河、玄武湖、莫愁湖、百家湖、石臼湖、固城湖、金牛湖等大小河流湖泊,長江穿城,沿江岸線總長近200公里。境內共有大小河道120條,分屬兩江(長江、青弋江—水陽江)、兩湖(固城湖、石臼湖)、兩河(滁河、秦淮河),以跨省、市的流域劃分水系,可劃分為長江南京段、滁河、秦淮河、青弋江—水陽江四大水系。
9/16 南京平均降水量1073.8毫米,年平均水資源總量25.6億立方米,人均佔有量480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資源18.6億立方米,地下水資源7億立方米。
10/16 南京地處北亞熱帶,屬於中國現代植物資源豐富、植物種類繁多的地區。林木覆蓋率29.6%,建成區綠化覆蓋率45%,人均公共綠地面積13.7平方米,位居中國前三甲,是中國四大園林城市,有“綠都”之稱。常見麻櫟、栓皮櫟、楓香、化香樹、糯米椴等落葉闊葉林以及青岡、苦櫧、冬青等常綠闊葉樹種近50種;菰、何首烏等野生藥用植物40種。國家級保護動物有中華鱘、白鰭豚、揚子鱷、河鹿、江豚、鴛鴦、長耳鶚等。
11/16 截至2015年,南京境內已發現54種礦藏。鐵、銅、鋁、鋅、金、銀、鍶等15種礦儲量江蘇第一,4種進入中國前6位。其中,鐵硫儲量佔全省40%左右,鍶礦品位高、儲量大,為東南亞之首。地下水源豐富,水質優良,溫泉是南京主要的地熱資源,著名的有湯山溫泉、湯泉溫泉、珍珠泉溫泉等。
12/16 2017年南京常住人口為833.5萬人,戶籍人口680.67萬人,城鎮常住人口685.89萬人,城鎮化率為82.29%;主城已完全城鎮化。南京人口受教育程度全國領先,大學文化程度人口比重為26.11%,在副省級市中列第1位,低於北京(31.5%),高於上海(21.9%)。南京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學程度的人口有209.1萬人,佔總人口數的26.12%,相當於每4人就有一個大學生。
13/16 南京是國家綜合交通樞紐,公路網密度居全國中心城市前列,截至2014年,南京高速公路通車總里程已達612.973公里,高速公路網密度達每百平方公里9.31公里,位居全國第一。
14/16 南京是連接華北、華東和華中鐵路交通的重要樞紐,國家東部地區鐵路交通樞紐中心,是國家四縱四橫鐵路格局中南北、東西幹線的重要交匯點,全國路網格局重要樞紐。
15/16 南京是中國興辦民用航空最早的城市之一,先後共修建過13個機場。南京第一座機場是國民政府於1912年建立的小營機場,後另選址於明故宮遺址建設機場。1931年4月,國民政府在大校機場建立了首個航空學校,3年後闢為軍民合用機場。1956年7月,南京民航遷往大校場機場。1997年7月,祿口機場啟用,大校機場保留為軍用機場。
16/16 南京祿口國際機場是江蘇省和南京市的門戶機場,是國家主要幹線機場、一類航空口岸,華東地區的主要貨運機場,與上海虹橋機場、浦東機場互為備降機場,位列中國千萬級大型機場行列,是國家大型樞紐機場、中國航空貨物中心和快件集散中心,國家區域交通樞紐。截至2015年5月,已開通通往70多個國內主要城市、30多個國際地區城市的近150條航線。
2018-10-26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