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庶離開劉備,真的是因為他的母親嗎?

徐庶離開劉備,真的是因為他的母親嗎?
4 個回答
手机用户58965063716
2017-08-31

三國不外乎人與人之間的成王敗寇,國與國之間的優勝劣汰,生死存亡。世事難料,今時成王,明時做寇;今時生,明時死;今時存,明時亡。因此,想在三國混,沒有識時務的眼光,你只能成為浮萍,一直漂游不定。孰不見三國單挑王呂布,先從丁原,拜為義父,後弒丁原,投靠董卓。始終秉性未改,為貂蟬又殺董卓,易主比翻書還快,怪不得張飛直呼“三姓家奴”。防主呂布朝三暮四的性格最終導致他殞命白門樓。三國中謀士猛將跳槽者不乏其人,但像呂布這樣屢次投新主弒舊主的主則為數不多,也會為三國之士所不恥。

徐庶離開劉備,真的是因為他的母親嗎?

有道是賢才擇明主而仕,三國中賢才猛將在尋找到他們心中的明主,則會忠心耿耿,死心塌地。亂世之奸雄的曹操身邊猛將又有多少是揭竿而起的鐵哥們,張遼原是呂布的手下,張郃原是袁紹的手下,徐晃原是楊奉手下,他們都是混亂中擇愛才的曹操而居,當然這也離不開曹操的一雙慧眼。不是每一位賢士都能找到自己心中的明主,也不是每一位明主都能全攬天下之英才。周公吐哺,也未嘗能讓天下歸心。明主與賢才之間從來都是雙向選擇,缺一不可。舊主是公認的明主,所投之主又是雄才大略之主,又該如何選擇呢?不巧的是這種事情就發生在徐庶(元直)的身上。

徐庶離開劉備,真的是因為他的母親嗎?

話說曹操常有取荊州之意,特差曹仁、李典並降將呂曠、呂翔等領兵三萬,屯於樊城。二呂先發制人,向劉備進攻,此時劉備營中有位毛遂自薦的謀士名為單福。單福出了一計即大敗二呂,之後曹仁、李典的八門金鎖陣,又被這個單福給破了,不死心的曹仁在偷襲中又被識破,因此二將大敗,逃回曹營。曹操也是大度,安慰二將雲“勝敗乃兵家常事”但他卻對誰為劉備出謀劃策極感興趣,從曹仁口中聽到單福這個名字。一個不為世人所知的名字,此時曹身邊的謀士程昱笑曰“此人非單福,乃潁川徐庶,字元直。”曹操得知徐庶之才十倍於程昱,恨不能攬於幕下,後程昱出一計,賺徐母於許昌。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徐庶得知母親的遭遇,哭著喊著要去尋其母。從而,出現了劉備與徐庶煽情離別的場面,直教人蕩氣迴腸,潸然淚下,一步兩回頭,那種依依不捨,生死離別的情景,至今迴盪在我的腦海中。此情此景,也不曉得劉備身後的兩位結義小弟吃醋了沒有。明知不能留而留之,簡直就是枉費心機。《三國志》記載徐庶對劉備雲“本欲與將軍共圖王霸之業者,以此方寸之地也。今已失老母,方寸亂已,無益於事,請從此別”

徐庶離開劉備,真的是因為他的母親嗎?

戰亂時期,既遇明主,難道僅以母親為慮,就可棄明投暗嗎?是否還記得“分一杯羹”的典故。劉邦日益壯大,霸王項羽懼之,欲以烹劉父,令劉邦投降。《史記·項羽本紀》記載“置太公其上,告漢王曰:“今不急下,吾烹太公。”漢王曰:“吾與項羽俱北面受命懷王,‘約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而幸分一杯羹。”項王怒,欲殺之。項伯曰:“天下事未可知,且為天下者不顧家。”為天下者不顧家乃爭奪天下的人本就不顧念家庭的,為天下之利應當舍小家之念,忠孝難兩全,難道徐庶不知道這些古訓嗎?

再者說,徐庶既然是大孝子,對母親的舉手投足,一舉一動都是熟記於心的。這樣一個大孝子難道連母親的字跡也不能辨識,以致於被曹操等人模仿的字跡給誆騙。不識母字,被人誆騙,這有些說不過去了。以徐母的大義,應該在徐庶小的時候,就會經常教育他忠孝兩者之間相比較,哪個孰輕哪個孰重。但當真正處在忠與孝進行抉擇的時候,徐庶出人意料違背母親之意,反其道而行之。這能稱得的上是大孝子嗎。

徐庶離開劉備,真的是因為他的母親嗎?

《三國演義》記載,司馬徽雲“吾素聞徐母最賢,雖為曹所囚,必不肯馳書召其子,此書必詐也,元直不去,其母尚存,若去,其母必死。”司馬徽憑藉素聞就可對徐母見微知著,推測出徐母的所想所為,難道徐庶還沒有司馬徽瞭解自己的母親嗎?難道他不知道母親的大義,母親的大賢,一直識曹操為欺君罔上之賊,識劉備為漢室之胄,仁義佈於四海之主。

實則為母而屢屢違母之意,以母為託辭棄劉備而投曹操在今天看來必不是充分條件。唯一的解釋就是徐庶已對劉備信心不足,有意轉投具有雄才大略的曹操。真是令人唏噓,徐庶離開劉備,難道真的是因為他的母親嗎?這裡我們可以得出明確的答案,非也。

绯红色的物语
2017-09-07

徐庶

徐庶離開劉備,真的是因為他的母親嗎?

(圖片來源自網路)

從演義上來看

本來想去投靠荊州劉表,但是見到劉表後覺得劉表善惡不分,於是留書一封與之辭別,前往司馬徽那裡傾訴,被司馬徽稱有王佐之才。劉備躍馬檀溪回新野之後,徐庶在司馬徽的指引下,於市井上劉備的回城路上放聲長歌,表達自己想要擇明主而仕的意願。劉備聽到歌聲後前往接見徐庶,並拜徐庶為軍師,在新野大敗曹軍,後被程昱所識,被程昱利用其母騙到曹營。後曹操兵分八路攻打劉備所駐守的樊城,在劉曄的建議下,曹操派徐庶前往樊城勸劉備投降,但徐庶到樊城後卻告訴劉備大軍將至,讓劉備早作準備。劉備想要留下徐庶,但徐庶怕天下人恥笑,又以劉備有諸葛亮輔佐為由拒絕,並告訴劉備,自己雖然身在曹操營,但發誓不為曹操獻一謀。

若真為個人功業,又為何一言不發?

從綜合史料(魏略、三國志諸葛亮傳)來看

徐庶年輕時,行俠仗義,替人打抱不平,被官府抓了,因害怕連累家人,所以官府問其姓名,徐庶閉口不談,之後被其黨羽解救後,棄武從文,後來中州兵亂,變跟基友一起到了荊州,並結識了諸葛亮。

從諸葛亮傳中,徐庶到達荊州後,是主動找的劉備(時先主屯新野。徐庶見先主,先主器之。),並且向劉備推薦了臥龍,後來曹操來襲,諸葛亮和徐庶一起跟劉備打曹操,但是沒打贏,並且徐庶的母親被擄。

徐庶走的時候指著自己的心對劉備說:“本欲與將軍共圖王霸之業者,以此方寸之地也。今已失老母,方寸亂矣,無益於事,請從此別。”遂詣曹公。

《魏略》:。魏文帝時,徐庶官至右中郎將、御史中丞。

逮大和中,諸葛亮出隴右,聞元直、廣元仕財如此,嘆曰:“魏殊多士邪!何彼二人不見用乎?”

從這些參考資料來看,徐庶是想成名立業的,為人俠義,且其才華是被諸葛亮認可的,若要是真心想投奔曹操,又是潁川人士,符合曹老闆的招人標準,跟曹操許多謀士又是老鄉,又怎麼會不立功業呢,尤其是對劉備說本欲與將軍共圖王霸之業者

PS```厚黑學害人,漢朝是舉孝廉的,而且漢朝繼嗣的皇帝諡號都有“孝”字,徐庶為母棄劉備我覺得是真實的

用户146346708
2017-09-07

我個人是因為自己的母親關係 因為徐庶已經接到許昌的來信了而且他也是有名的大孝子 關係母親的生死他根本沒有懷疑真假 因為這事還要先想先懷疑真假那他是真的孝順母親嗎 再聰明的人百密終有一疏 更何況是關係到自己的母親每個人都有至親至愛所以應該理解徐庶 也有人說徐庶覺得對劉備信心不足覺的他難成大事怕拖累自己才離開的 我個人覺的不會如果這樣他也不會再走馬薦諸葛 不為曹操獻一計設一謀 如果為自己他完全可以不用推薦諸葛亮 把劉備的情報全給曹操 如果徐庶真的只為自己 我想以曹操的性格也會容不下他的

恬然滋味
2017-08-31

明白的事情如果想岔了就會複雜化。徐庶是毛遂自薦給劉備的。做了軍師也很受尊重。打仗旗開得勝,贏得關張諸人的認可和敬重。若不是因為曹操擄走老母而被迫去曹營,徐庶有離開的可能和必要嗎?徐庶是積極的,渴望建功立業。去了曹營之後呢?有句話說,“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這個態度不是說明了一切嗎?常情常理最合乎人性。哪有那麼多超人。陰謀,戲說百無一益。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