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工匠精神”,79歲老漢做一門老手藝66年,最會刮臉剃光頭
這就是“工匠精神”,79歲老漢做一門老手藝66年,最會刮臉剃光頭
這就是“工匠精神”,79歲老漢做一門老手藝66年,最會刮臉剃光頭
這就是“工匠精神”,79歲老漢做一門老手藝66年,最會刮臉剃光頭
這就是“工匠精神”,79歲老漢做一門老手藝66年,最會刮臉剃光頭
這就是“工匠精神”,79歲老漢做一門老手藝66年,最會刮臉剃光頭
這就是“工匠精神”,79歲老漢做一門老手藝66年,最會刮臉剃光頭
這就是“工匠精神”,79歲老漢做一門老手藝66年,最會刮臉剃光頭
這就是“工匠精神”,79歲老漢做一門老手藝66年,最會刮臉剃光頭
圖文直擊
1/8 光影聚焦百姓故事,圖文直擊社會人生。大家好,我是頭條號“圖文直擊”,感謝你點擊閱讀我的圖文作品。本圖集我帶大家認識一位79歲的老伯。老伯名叫王效夫,他是一位剃頭匠。王老伯13歲開始學藝,從業至今,已經66年了。可以毫不誇張地說,他這一輩子,都在人們的頭頂辛勤“耕耘”。(圖片來自東方IC)
2/8 在江蘇南京浦口公園對面,一片樹蔭遮蓋的空地上,有一個露天的剃頭攤兒。說是攤兒其實有些誇大,因為王老伯全部的家當,就是一輛被各類理髮工具塞得滿滿當當的老舊三輪車,以及幾把木製躺椅。三輪車一停,椅子一擺開,就是王老伯“工作”的場所,說好聽一點,這兒就成了他施展“頂上功夫”的舞臺。(圖片來自東方IC)
3/8 上個世紀90年代後,各類理髮店、美容美髮店層出不窮,從街邊的普通髮廊到商業綜合體內的高端美髮沙龍,幾乎囊括了所有顧客,可還是有遺漏的。王伯在這裡擺攤已經20多年了,每天清晨5點準時出攤,天黑時收攤,除了下雪下雨,天天不落。這麼多年來,來他這裡剃頭的就是那些遺漏的老主顧。(圖片來自東方IC)
4/8 這些老主顧大多是上了歲數的老漢,他們對髮型的要求不高,以剃光頭和平頭為主。他們很享受王老伯理髮時的那種舒服的感覺,那電推子緊貼著頭皮不疾不徐地遊走,那輕柔的觸感,那恰到好處的內力,短短几十推,就把頭頂變得清爽光潔,有的顧客剃著剃著竟然響起了鼾聲。(圖片來自東方IC)
5/8 王老伯說,這個行當講究一個“細”,不是學一年半載就能上手的行當,稍一閃失刮破臉時有發生,用心是關鍵。“刮臉”是王老伴的拿手好戲:用熱水和毛巾將顧客的臉部敷熱並清洗乾淨,塗上肥皂泡潤溼軟化,接著,用刮刀在面部肌膚上平掃,手起刀落,輕重得體,從額頭到下巴,每一根絨毛都不放過,刀刀唰唰見響。(圖片來自東方IC)
6/8 這是王老伯的全部家當,60多年來,他從最先用擔挑,到後來用三輪車,他的那些老物件理髮工具跟隨他也60多年,王老伯與它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王老伯的兒子和孫子都繼承了他的衣缽,但他們那不叫“剃頭”,而叫“美容美髮”。他的兒子和孫子都在繁華地段開了“美容美髮”店,生意很是紅火。(圖片來自東方IC)
7/8 王老伯的孫子雖然生意做得很紅火,但王老伯卻瞧不起孫子,說他連個刮臉的最基本的功夫也沒有。可孫子的想法跟他截然不同,孫子說:刮臉太費時間,而且刮一次只收5元,而他花幾分鐘隨便剪個頭,起步就得30元,遇到給女顧客弄髮型,一次幾百元,那才叫划算。王老伯說孫子丟了理髮的傳統,孫子說他思想僵化。(圖片來自東方IC)
8/8 王老伯說,年輕的時候,剃頭是為了養家餬口,沒想到這一做就快到80歲。現在仍然堅持剃頭,不再是為了錢,是捨不得放下做了66年的老手藝。如今王大伯手也顫抖,眼睛也看不分明,不能再做了。面對跟隨了自己66年的一堆老物件,有一天,王老伯竟然情不自禁地哭得稀里嘩啦。把一件事做66年,這就是王老伯的“工匠精神”。讀者朋友們,請給王老伯寫一句祝福的話吧!\n(圖片來自東方IC)
2018-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