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門老手藝做了50年,安徽63歲老人不願放棄,他每年收入多少呢?
一門老手藝做了50年,安徽63歲老人不願放棄,他每年收入多少呢?
一門老手藝做了50年,安徽63歲老人不願放棄,他每年收入多少呢?
一門老手藝做了50年,安徽63歲老人不願放棄,他每年收入多少呢?
一門老手藝做了50年,安徽63歲老人不願放棄,他每年收入多少呢?
一門老手藝做了50年,安徽63歲老人不願放棄,他每年收入多少呢?
一門老手藝做了50年,安徽63歲老人不願放棄,他每年收入多少呢?
一門老手藝做了50年,安徽63歲老人不願放棄,他每年收入多少呢?
城鄉掃描
1/7 文字記錄百姓故事,鏡頭掃描多味人生。大家好,我是頭條號“城鄉掃描”,感謝你點擊閱讀我的圖文作品!有的人一生不斷跳槽,換過無數工作;有的人一生只做一件事,堅守一種職業。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區獨山鎮黃家窯村農民卓順安老伯就屬於後者。卓老伯今年63歲,他一生只做一件事:製作陶器。圖為卓老伯正在製作陶器“火籃盆”。這組照片拍攝於2019年4月27日。(圖片來自 IC photo)
2/7 認識卓老伯的人都對他的堅守精神欽佩不已,卓老伯的工匠精神傳遞出的正能量,也感染了無數人。1969年,13歲的卓老伯在親戚的推薦下,進入到當地陶瓷社當學徒,幾年後,陶瓷社解散了,卓老伯就在自家的院外建了一眼小土窯,燒製一些陶器,主要品種有火籃盆、香爐、花盆、菜盆等,都是大別山區一帶傳統日用品,其主打產品是:火籃盆。(圖片來自 IC photo)
3/7 何謂火籃盆?火籃盆是大別山人冬天家家必備的烤火用具,也是當地百姓姑娘出嫁的陪嫁必備之品。當地雖然也有其他人在製作,但質量最好的是卓老伯親手製作的,因此卓老伯的陶器贏得了極好的口碑,帶來的良好效應是:產品不愁銷路。製作陶器既是一門技術活,也是一門體力活,沒有足夠的體力是做不下來的。好在卓老伯身體很棒,從來沒有叫一聲苦累。(圖片來自 IC photo)
4/7 卓老伯製作陶器與其他人不同,其他人都要請人打下手,而卓老伯所有工序都是他一個人完成。製作陶器的原材料是黏土。卓老伯得先從附近山上運來黏土,開始路沒修好要用肩膀一擔一擔地挑回家,後來路修好了,就用板車往家裡拉。然後就是到製坯成型,在然後就是燒製,最後出窯,再到銷售。卓老伯憑一個人的力量都勝任了。圖為卓老伯在搬運陶器。(圖片來自 IC photo)
5/7 卓老伯靠這門老手藝養家餬口,一做就是半個世紀。可能有讀者朋友認為卓老伯一定掙了很多錢,如果你這樣認為就大錯特錯了。以前就不說了,單說近幾年吧,卓老伯一年燒製陶器數千件,他每年的收入是多少呢?說出來會讓很多人一聲嘆息,他每年只掙2萬元左右。卓老伯說:“雖然收入少,但看到每年有那麼多我親手製作的陶器,走進千家萬戶,體現了我老手藝的價值,我也高興!” (圖片來自 IC photo)
6/7 直至今天,卓老伯和老伴依舊居住在50年前的土牆瓦頂老屋子裡,土牆全部採用當地特有的黏土修葺而成,屋頂紅瓦,全部為自己燒製而成,內部支撐均為竹木結構,房間冬暖夏涼。雖然身居陋室,但卓老伯照樣活得開開心心,每天製作陶器兢兢業業。有人得知卓老伯每年靠製作陶器只能掙2萬元,就勸他不要再做,可卓老伯說:“做了50年,捨不得丟棄!”(圖片來自 IC photo)
7/7 瞧瞧,這就是卓老伯親手製作的香爐陶,是不是很精美呢?卓老伯如今還有一個憂慮,他這們做了50年的老手藝找不到傳承人,如果他不再做了,就面臨失傳的危險。卓老伯說,如果有誰願意學,他願意免費傳授,讓這門老手藝能發揚光大。讀者朋友們中有願意學的嗎?明天就是五一國際勞動節了,請大家給卓老伯這樣的普通勞動者寫一句祝福的話吧!(圖片來自 IC photo)
2019-05-14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