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歲的“麻風國王”鮑德溫四世為何能擊潰強大的薩拉丁?

有著“麻風國王”之稱的耶路撒冷國王鮑德溫四世憑藉什麼打敗了強於自己數倍的薩拉丁大軍?16歲的“麻風國王”鮑德溫四世為何能擊潰強大的薩拉丁?
10 個回答
漩涡鸣人yy
2018-12-08

鮑德溫四世,講真的,對於當時歐洲的中世紀時候發生的十字軍東征那個時候我是一點兒都不瞭解。直到看到了一部電影《天國王朝》,看見這裡面這一位麻風病國王,事實上對他,我也有一些好奇,尤其是後來有人說這個人率領500個騎士,幾千步兵幹翻了撒拉丁3萬多人。

當然,有人也在那裡吃懷疑態度說,這個鮑德溫四世應該不是指揮人,當時指揮的另有其人,然後他們給出來一個人選,就是那個挑釁薩拉丁,後來將整個耶路撒冷地區的基督勢力全部葬送乾淨的那個人。

所以我又去仔細的看了一下這個戰役,最終的感覺就是這個事情完全就是胡說,原因就是這場戰役如果想要贏下來並不是簡單的勇氣那麼簡單。

薩拉丁在這場戰役裡面犯了幾個錯誤,想要抓住這幾個錯誤很難,並且最後能夠利用這幾個錯誤決定翻盤打的撒拉丁,最後只成了一匹駱駝,逃出戰場,這個難度可不是說一個莽夫具有的!

首先第一點,薩拉丁的進軍有點兒消極,不僅軍隊在進軍的途中四處搶掠東西,放慢了行軍速度,而且還讓當時的鮑德溫四世佔領了有利地形,但是整體上來講,撒拉丁還是佔據著兵力上面的主動優勢,並進人數比你多出去幾倍,此時此刻,如果是一個莽夫,比如說在這之後挑釁薩拉丁那一位主持這場戰爭的話,二話不說,直接就幹了!撒拉丁等的就是你過來直接幹老子人數上面的優勢,你的軍隊衝過來就算再勇猛也是羊入虎口!

必須要等到撒拉丁軍隊糧食不足派出自己的軍隊四周劫掠糧食,這個時機,趁著對方大營空虛,率領精銳部隊直接突擊對面大營!

有人會說薩拉丁有這麼蠢嘛,軍隊糧食不足,還打什麼仗?當時的阿拉伯聯盟確實如此,相比較於基督世界來講,當時的阿拉伯聯盟可以說勇有餘而智不足,而且內部可以說是散沙一片,所以面對當時的十字軍。阿拉伯世界才會顯得如此軟弱,最後丟了聖城耶路撒冷,由於丟失了聖城耶路撒冷阿拉伯緊急組建盟軍,但是這個結盟的軍隊仍然還是散沙一片,而且在這之前沒有大規模組建軍隊的前提和實戰的基礎,所以軍隊的補給永遠都是一個大問題。薩拉丁組建的軍隊,他要解決自己的糧食問題,就必須到當地搶奪當地居民的糧食才能補給上來。

你覺得一個莽夫能夠看得清這些東西嗎?至於為什麼是鮑德溫四世有這種能力,這個傢伙。當他剛剛繼承王位的時候,那時候國內分成兩派互相都不服,他在為幾年什麼事情都沒有幹,但是兩個派別之間可以說矛盾接近於緩和到後來面對薩拉丁入侵的問題的時候,能擰成一股繩子,這種政治智慧和對於整個政局時局的見解,這種洞悉能力恰恰能夠支撐他打一次漂亮的閃電戰和突襲戰。

當然,所有人都知道國王得了麻風病,但是即便是病到這種程度,鮑德溫四世仍然堅持爬上自己的戰馬,跑到前線,鼓舞自己的士兵進行作戰,如果有人這個時候越俎代庖,代替鮑德溫四世進行指揮的話。別說是鮑德溫四世自己不同意,就是他們內部的人也會感覺你是不是想要謀權篡位,你是不是跟我這個派別作對,老子也得把你往死裡打他下的命令,誰會聽?

鮑德溫四世到達前線第一,趕緊組織兵力搶奪有利地形第二,利用自己的影響力,鼓舞自己的士兵第三,緩和整個國內的矛盾,(今日頭條漩渦鳴人yy首發於悟空問答)在耶路撒冷,除了鮑德溫四世,其他人都沒有這三個條件,我不知道所謂的有人代替他指揮這個流言是從哪裡傳出來的,總感覺跟長平之戰之前討論趙括的那個問題差不到哪兒去。

當然,當時的十字軍面對阿拉伯聯盟是有自己的優勢的,什麼騎士在歷史書裡面對於鮑德溫四世這一次攜帶的軍隊,其他的都沒有過多描述,500個騎兵是真真正正地描述在裡面的,當時十字軍的騎兵面對那些臨時組建起來的阿拉伯騎兵的時候,是呈現一種碾壓的優勢的,除非是面對敵人的大量步兵將他們給包圍了,這種情況,當然,等到一個必要的時間,我利用重騎兵的優勢直接突進的指揮系統癱瘓,你整個一個指揮體系砍倒你的帥旗那你整支軍隊將會在炸營的情況之下徹底崩潰,古今中外,有多少將領是死在了炸營之下?

可惜的是,這一位戰鬥力爆表,洞察力驚人的一個少年國王最後死在了麻風病之下,即便自己再怎麼逆天,再怎麼使用蘿蔔大棒政策緩和和阿拉伯聯盟之間的關係,也經不住一個繼承者敗家的行為,在他死了以後,薩拉丁更是對於當時的耶路撒冷城嗤之以鼻,從一定意義上來講,要看出一個人的偉大,從他的對手身上能夠體會出來更多的東西。

大狮
2018-09-11

薩拉丁:“你的手下無視我的條約,我特地來問問貴王的意思!”

麻風王:“我會對他進行懲處,請你回大馬士革!”

薩拉丁:“請貴王先撤。”

麻風王:“你先撤!我的軍隊不是空氣!”

薩拉丁:“………………”

麻風王:“你不想撤?”

薩拉丁:“下令,所有人,撤退!”

看過《天國王朝》的朋友也許還會記得這個橋段,“真理之正義”薩拉丁與“麻風國王” 鮑德溫四世見面時,兩人發生了這段對話。薩拉丁面對這位帶著鏤金面具的王者,失去了昔日征服十字軍時的威風。他敬畏這個看不到面目的王者,同時也懼怕他。因為,唯一能與自己為敵,並且能夠擊敗自己的人只有他。16歲的“麻風國王”鮑德溫四世為何能擊潰強大的薩拉丁?

面具下的祕密

鮑德溫四世,一個幾乎沒有人看過他真實面目的王者,當他正式出現在人們面前時,他的臉上就已經帶上了面具,直到他死的時候,他的面具仍沒有摘掉。

鮑德溫四世一生多病,並且染感染了可怕的“麻風病”,人們以為他會死掉,但是他奇蹟般的活了下來,從此就帶上了面具,為此人們稱之為“麻風國王”。

這個體弱多病的王者,在16歲時親率少數兵力奇襲擊垮當時阿拉伯世界最強王者薩拉丁,將其3萬人馬幾乎全部殲滅。自此後,薩拉丁開始懼怕這個年輕人。

鮑德溫四世是耶路撒冷國王阿馬利克一世與阿格尼絲之子,即位於1174年。鮑德溫在父親的宮廷中度過了少年時期,但卻很少與母親接觸,因為那時他已經患上了麻瘋病,為了怕母親看到自己丑陋的臉,他拒絕見母親。16歲的“麻風國王”鮑德溫四世為何能擊潰強大的薩拉丁?

1174年,年僅13歲時鮑德溫登上王座。作為麻風病人,元老們認為鮑德溫不可能統治耶路撒冷很長時間,甚至不可能生下繼承人,因此在他登基初期,王國內分為兩派。以雷蒙三世、醫院騎士團、西頓的雷納德、伊柏林家族和託倫的傑弗裡等本地騎士為一派;以聖殿騎士團和庫爾特奈以及貴族呂西尼昂家族等為另一方。兩派之間相互敵視,誰也不遷就對方。

誰也不會想到,兩派在戴著面具的鮑德溫的調和下,竟然變得和平相處起來,這讓王國進入穩定期。16歲的“麻風國王”鮑德溫四世為何能擊潰強大的薩拉丁?

王者VS王者

1177年,“真理之正義”薩拉丁由埃及出發刀鋒直指耶路撒冷,鮑德溫得到消息後,親自帶上500名騎士前往亞斯卡隆防守,而他要面對的是薩拉丁帶來的26000人的先鋒部隊。人數方面,完全不成正比。

薩拉丁認為鮑德溫不足以對自己構成威脅,所以他放縱自己的部隊在這片大地上燒殺擄掠。正如薩拉丁料想的一樣,他沒有看到鮑得溫帶一個士兵過來“阻止”自己的罪惡。在掠奪一番後,薩拉丁帶兵繼續前行,隨之進入位於中部山區的千年古戰場“蒙吉薩”,這裡西望一馬平川,東看山巒綿延,直抵耶路撒冷。

“蒙吉薩”是耶路撒冷的東方門戶,為古今兵家必爭之地,就在薩拉丁率領3萬大軍進入此地後,鮑德溫出現了。

16歲的“麻風國王”鮑德溫四世為何能擊潰強大的薩拉丁?“真理之正義”薩拉丁▲

1177年11月25日,在蒙吉薩狹窄的隘路中16歲的鮑德溫以500騎兵和80名聖殿騎士以及少量步兵奇襲了薩拉丁3萬人馬。

這一戰,薩拉丁的馬穆魯克近衛隊幾乎全殲,部隊受到重創,人踩馬踏,傷亡達到20000人之多,最後只有不到十分之一的部隊逃了出去,幾近全軍覆沒。薩拉丁本人騎上一匹駱駝狼狽的奔離戰爭逃回埃及。

自此後,“麻風國王”鮑德溫四世與伊斯蘭曆史上最偉大的君王薩拉丁達成了短暫的互不侵犯協定,使伊斯蘭世界的英雄庫德族人薩拉丁對耶路撒冷王國無可奈何。

被上帝召喚的可憐人

可惜上帝並不憐憫這個可憐人,鮑德溫病情很快惡化,騎士們決定給他的姐姐西比拉找一個丈夫,作為王位繼承人。他們選擇了蒙特費拉特的威廉作為“駙馬”,但威廉未能成婚,就與當年病死。

1180年,西比拉愛上了從東方冒險的法國騎士居伊,二人在復活節這一天完婚。“麻風國王”鮑德溫的病情不斷惡化,他失明瞭,身體也在腐爛。1183年,他將攝政權交給了姐夫居伊。

但可惡的居伊很快有了篡位之心,他公開表示不服從國王,而要求別人服從自己。

鮑德溫在臨終之際,剝奪了居伊的權利和領地,並指定自己年幼的外甥為繼承人。1185年3月一生被病魔所折磨的鮑德溫去世。他死的時候仍然戴著面具,但據說他的面具被姐姐偷偷摘掉,然後露出了他可怕的臉。16歲的“麻風國王”鮑德溫四世為何能擊潰強大的薩拉丁?

在鮑德溫去世後,耶路撒冷國內圍繞著王位繼承,發生了重大的衝突。沒有了“麻風國王”的阻擋,薩拉丁很快就要捲土重來了…….

(本文由作者“大獅”原創,謝絕搬運,如轉載,請署名出處!)

星空下的凯旋歌
2018-11-16

謝邀,首先需要說明鮑德溫四世和薩拉丁實際上互有勝負,鮑四戰敗過,但也取得了諸如蒙吉薩會戰等對薩拉丁的勝利,本次將以蒙吉薩會戰為切入點

蒙吉薩會戰,確實是鮑德溫領軍作戰,但實際上坐鎮中軍的人是沙帝隆的雷納德(天國王朝裡襲擊商隊的那位,也是後來在1186年挑起同薩拉丁戰爭的那位),鮑德溫的戰略指揮能力可能十分有限,但身患疾病還能領兵打仗,面對(黑暗之子,廢墟創造者)的惡毒謠言,沒有崩潰或是退縮,將其父阿馬爾裡克留下的國家整理得井井有條,贏得了封臣們的尊敬

(三百七十五騎兵打頭陣,六千步兵接入猛擊殘敵)

此戰十字軍擊敗了三倍以上的撒拉遜部隊,逼得薩拉丁獨自乘駱駝逃回後方

首先從十字軍角度來說,參戰的部隊有聖殿騎士團,鮑德溫國王的衛隊和王國的徵召兵以及僱傭兵,聖殿騎士的戰鬥力不必自說,與許多人印象不同,西歐人獨特的(站立式夾槍衝鋒)所帶來的衝擊力是極其龐大的,同時代穆斯林的騎兵並沒有類似的技術和訓練,在面對西歐騎兵時候往往處於被動,直到麻木魯克時代學習西歐衝鋒技術才得以改變,薩拉丁時代的撒拉遜騎兵很少會和西歐騎兵直接接觸,多數時候只能通過數量和兵種配合壓倒數量缺乏的西歐騎兵,包括薩拉丁自己也承認,西歐的步兵不懂協調之道,而埃及的騎兵也不懂衝鋒之道

十字軍初期的勝利,多為重騎兵的成果,西式騎兵的夾槍衝鋒震懾了撒拉遜人,但十字軍國家終究只是各國部分朝聖者拼湊出的國家,國力不可以與龐大的埃及阿尤布以及後來的麻木魯克爭鋒,其毀滅有必然性

再說就是戰術上了,怎麼說2萬埃及人也應該能打過6000多十字軍吧

直接原因,是戰術上的失誤,在那個年代,沒有國家可以組織起完善的補給線,很多時候軍隊的物資都要靠劫掠,而打勝仗後劫掠就是家常便飯了,薩拉丁的部隊當時取得了一場對十字軍的小勝,隨即便開始劫掠,劫掠雖好,但會導致兵力分散,陣型混亂,且埃及人過於輕敵,這時候,鮑德溫國王集中優勢兵力,對其發動猛烈衝擊,混亂的埃及人猝不及防,當然,不應指責埃及人,在那個時代,補給難以維持的時代,劫掠是很正常的行為

十字軍和撒拉遜人都因為劫掠過程被襲擊而打了許多敗仗

薩拉丁的失敗,除了重騎兵存在的問題以及阿尤布統一埃及時間不久,國力不盡理想的現實,還有戰術上過度倚重劫掠,盲目輕敵,而後者,則是失敗的直接原因


16歲的“麻風國王”鮑德溫四世為何能擊潰強大的薩拉丁?
16歲的“麻風國王”鮑德溫四世為何能擊潰強大的薩拉丁?
16歲的“麻風國王”鮑德溫四世為何能擊潰強大的薩拉丁?
从耗子胖成猪
2018-09-11

電影《天國王朝》的故事背景發生在第三次十字軍東征期間。

1、“十字軍東征”是強大的宗教導向誘發的軍事行動,西歐各國的騎士,虔誠教徒不懼生死,長途跋涉開赴戰場,戰鬥精神與戰爭意志堅決。歷史上,這次十字軍出征是由法國、英國、德國三國國王出兵親征,連國王都這麼狂熱,對當時人們的宗教熱情要有清晰的認知。

16歲的“麻風國王”鮑德溫四世為何能擊潰強大的薩拉丁?

2、阿拉伯人進入文明社會的時間比較晚,綠教席捲中東的時候,阿拉伯人剛剛脫離部落社會不久,軍隊大體上講,還是一支典型的亞洲遊牧部隊,軍隊以輕騎兵為主,內部軍頭林立,還有很多非洲抓來的黑奴兵,整體的戰鬥力並不高。

所以在十字軍東征的一系列戰爭中,阿拉伯部隊是負多勝少。(電影裡面也隱晦的提及了,薩拉丁的對白裡面有一句“在我之前,真主安拉為阿拉伯人帶來了多少勝利?”)

16歲的“麻風國王”鮑德溫四世為何能擊潰強大的薩拉丁?

3、在中世紀,兩種狂熱的獨神教教徒開戰,沒有一方是無辜的。薩拉丁在早期也曾經大肆殺俘,在認識到十字軍的戰鬥力之後,他轉而採用懷柔的手段。(西方由於政治正確的白左當道,電影裡對X教、薩拉丁其實是過度美化了。)


4、歷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China國內由於長期的反西方宣傳,大量書籍對“十字軍東征”事件的評價都是片面的偏袒阿拉伯人,缺乏對十字軍的正面評價。


回到這個問題:

1、中國漢代有一漢抵五胡的說法,就是說,在嚴明的軍紀,優良的裝備保障下,漢軍士兵對抗北方胡人,戰鬥力大致是5:1的比例。在當年的戰爭中,十字軍戰士的軍事裝備與軍事素質遠高於薩拉丁的部隊。


2、在蒙吉薩戰役中,麻風王親自出陣主要是起鼓舞士氣的作用,實際上領導軍隊衝鋒的是“雷納德”(在電影裡被黑出翔的哪位……)

16歲的“麻風國王”鮑德溫四世為何能擊潰強大的薩拉丁?

3、薩拉丁的一生在與十字軍的交手中,敗多勝少。在佔領耶路撒冷之後,薩拉丁在接下來的阿蘇夫會戰再度大敗。從某種角度上講,薩拉丁是一個政治才能出眾的領導,而不是出色的軍事家。

16歲的“麻風國王”鮑德溫四世為何能擊潰強大的薩拉丁?

平田君Bellatores
2018-09-11

題主所說的正是著名的1177年蒙吉薩戰役,在蒙吉薩戰役中,鮑德溫四世僅率領約3000人的部隊(500騎士、2500步兵)便擊敗了2萬餘人的薩拉丁大軍,堪稱他軍事生涯的巔峰之戰。要想了解鮑德溫四世勝利的原因,我們可以瞭解一下真實歷史中的鮑德溫四世。

16歲的“麻風國王”鮑德溫四世為何能擊潰強大的薩拉丁?

《天國王朝》中的鮑德溫四世

16歲的“麻風國王”鮑德溫四世為何能擊潰強大的薩拉丁?

乘坐肩輿指揮蒙吉薩戰役的鮑德溫四世(他在蒙吉薩戰役中很可能就是這樣坐鎮中軍進行指揮的)

16歲的“麻風國王”鮑德溫四世為何能擊潰強大的薩拉丁?

中世紀編年史的鮑德溫四世加冕禮


得益於著名的中世紀題材電影《天國王朝》的影響,戴著面具的“麻風王”鮑德溫四世成為深受歷史愛好者們喜歡的人物,他在電影中展現的騎士風度深深令人折服。不過,電影畢竟是電影,《天國王朝》對鮑德溫四世的形象進行了相當美化,其藝術形象與他的歷史形象可謂相去甚遠。簡單說幾個與史實不符的吧:

1、電影中成功調節貴族矛盾、使兩派和諧共處的情況並不存在。20歲之後,鮑德溫的健康狀況已經極為惡劣、根本沒法管理政務,呂西尼昂的居伊(後來的塞浦路斯統治者,下圖)的黎波里伯爵雷蒙德先後成為耶路撒冷王國真正的話事人。在鮑德溫四世的統治期間,耶路撒冷王國內部政治一直極不穩定。到了統治後期,他幾乎已經不過問政事、專注於治療麻風病。鮑德溫四世還曾經向法國國王路易七世訴苦道:“身體有恙無助於施政,但願我身上這種乃縵(Naaman)的病能治好,但我發現沒有以利沙(Elisha)來為我治病。”

16歲的“麻風國王”鮑德溫四世為何能擊潰強大的薩拉丁?

2、鮑德溫四世的面具。雖然後世的藝術作品都將鮑德溫四世繪製成一位帶著面具的統治者,但是史料中並沒有留下任何關於鮑德溫四世戴面具的記載。事實上,鮑德溫四世拒絕掩飾自己被麻風病摧殘的臉龐,即使在他已經面目全非的時候,他出席公眾場合時也從不會遮蓋面部。鮑德溫四世的家庭教師、提爾的威廉為此還惋惜地感嘆道:“日復一日,他的境況更糟糕了,他的臉被折磨得不像樣子,以至於那些忠誠的追隨者看到他時,都深感同情。”從威廉的記載來看,鮑德溫四世平時顯然是不戴面具的。

16歲的“麻風國王”鮑德溫四世為何能擊潰強大的薩拉丁?

3、蒙吉薩戰役並非鮑德溫四世一人之功。雖然同時代的基督教史料基本認為,此戰的主要功績應歸於鮑德溫四世的英勇奮戰,甚至還加入了“國王向真十字架祈禱”、“真十字架在他身後閃耀光芒”之類的修辭為他粉飾。不過,考慮到鮑德溫四世當時的年齡和健康狀況,他本人親自衝鋒殺敵的可能性並不大、也很難控制手下的大貴族們,因此他在此戰中主要體現的是精神支柱和最高統帥作用。1177年時,鮑德溫四世的右半身已經幾乎癱瘓、只有左半身還有知覺,已經很難騎馬作戰(雖然他在僕從的教導下學會了單手騎馬,但在半身癱瘓的情況下也很難揮動武器)。因此,所謂衝鋒在前、奮勇殺敵的情景很可能是編年史作者為突出鮑德溫四世的勇氣所杜撰的橋段罷了。另外,根據薩拉丁的傳記作家巴哈丁的記載,蒙吉薩戰役中十字軍真正的指揮官是經驗豐富的沙場老將、王國軍隊的統帥——沙蒂永的雷納德(下圖)。在當時的情況下,只有雷納德的資歷和威望才能鎮得住聖殿騎士團大團長奧多、埃德薩伯國統治者喬塞林三世等人,並貫徹鮑德溫四世的意圖。從這一層面來說,蒙吉薩戰役的功勞可以由鮑德溫和雷納德兩人平分。

16歲的“麻風國王”鮑德溫四世為何能擊潰強大的薩拉丁?

《天國王朝》中的雷納德,但他實際上並不是聖殿騎士團成員。


總之,蒙吉薩戰役確實是鮑德溫四世軍事生涯中極為漂亮的一仗,但此戰勝利的功勞並不應該由他一人獨攬。真實歷史中的鮑德溫四世也不是電影所演繹的明君形象,1179年泉水谷之戰的失敗,也表明他的軍事水平其實並不穩定。但無論如何,鮑德溫四世在身患麻風病、且壽命短暫的情況下還能夠擊敗基督教世界的最大敵人——薩拉丁一次,也已經是極為偉大的成功了。蒙吉薩戰役中鮑德溫四世獲勝的原因有如下述:

1、鮑德溫四世的精神激勵作用。在身患重病、幾乎無法行動的情況下,國王親臨前線指揮、並激勵部下作戰,無疑能夠極大地鼓舞士氣。

2、雷納德的實際指揮作用。如前所述,得益於雷納德的軍事經驗和協調其他參戰貴族的能力,十字軍才得以貫徹戰術、贏得勝利。

3、十字軍制定了正確的戰術,而西歐騎士優秀的作戰能力確保了戰術的成功。在數量處於劣勢的情況下,避開主力、直取薩拉丁本陣是當時最好的選擇,這不僅可以令敵軍措手不及、難以防備,也可使敵軍的數量優勢無法發揮。西歐騎士在衝擊敵陣和近戰方面的兩大優勢,也是他們得以擊敗穆斯林軍隊的保證。

4、薩拉丁的輕敵和指揮失誤也是導致穆斯林軍隊失敗的重要原因。在己方部隊佔據數量優勢的情況下,薩拉丁顯然低估了十字軍的戰鬥力、並未提防後者的突然襲擊,他甚至放任部下四處劫掠,這些失誤都為十字軍的反擊創造了機會。

啊嚟港饼
2018-09-11

1177年秋,薩拉丁在計劃從埃及入侵的消息傳到耶路撒冷。鮑德溫四世率領375名騎士和數千名步兵離開耶路撒冷,來到阿斯卡倫試圖加強該地的防禦,結果在此被薩拉丁派來的多達26000人的先頭軍隊阻隔。///// 1、蒙吉薩戰役之前,在阿斯倫卡雙方的兵力對比是1:6,但是雙方在阿斯倫卡並沒有打起來,2、這場戰爭主要的問題是薩拉丁的軍隊苦於後勤供應不足,必須打到哪就搶到哪,餓著肚子行軍打仗,如果基督教軍隊情報準確,提前撤走蒙吉薩到耶路撒冷之間的村民、糧食、牛羊,薩拉丁的軍隊也熬不下去,3萬人一天得吃多少東西、馬、駱駝也要吃喝,這個是不得了的消耗,薩拉丁的情報也不準,如果他知道耶路撒冷的軍力全部出來了,完全可以兵分兩路派一支隊伍急行軍去攻佔耶路撒冷,那樣基督教軍隊就完蛋了,因此這一仗是雙方都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打的一場遭遇戰,3、基督教軍隊醒悟得早,無論如何要搶在薩拉丁的前面佔據先機,所以很奇怪的是雙方相安無事,同時並列向相同方向行軍,基督教軍隊沿海回撤(薩拉丁的隊伍邊搶邊往耶路撒冷方向前進),堵住薩拉丁兵分兩路分兵去攻打耶路撒冷的必經之路蒙吉薩,並提前列陣,做好戰鬥佈局和動員,而薩拉丁這個時候還沒意識到危險,還在放任自己人搶糧食搶給養,沒有做好戰鬥的準備,就是這一點差異,奠定了戰役的勝敗基礎,4、真正的戰鬥開打,是在蒙吉薩,薩拉丁的軍隊還是處於散落狀,沒有集結,也沒有列陣,等到薩拉丁的本陣近衛軍兵團4000多人經過,基督教軍隊擒賊先擒王,向薩拉丁的方陣發起衝擊,這個時候薩拉丁的方陣沒有26000人,也只有幾千人,因此,麻風病人鮑德溫四世是以1:1的兵力和薩拉丁單挑,基督教重裝騎兵的戰鬥力,和薩拉丁的輕騎兵,那完全不是一個層面上的,5、薩拉丁遭遇冷爆,隊伍全亂了,沒法打,後來撤退就是遇到了沿途的襲擊,類似於韓信打項羽、曹操打袁紹的十面埋伏追擊戰。

一千三百多个用户名
2018-09-11

沒有什麼為什麼的……薩拉丁擁有偉大的人格魅力,是了不起的政治家,伊斯蘭之劍,安拉的寵兒,沙漠中的暗影,法蒂瑪毀滅者……

但是…………並不是個好的統帥……就是秉承伊斯蘭將領的一貫戰術,用人數嚇死對手……薩拉丁敗在聖殿騎士團手上的次數多了去了……

鮑德溫之所以被人稱道,我猜大部分是因為天國王朝那部電影吧,那個年代,天主教在耶路撒冷地區,實在拿不出一個像樣點的楷模,沒辦法,只有他了……

Prideland
2018-09-12

法國人在對撒拉人人的戰鬥中戰績一直都很好,埃德薩、安條克、耶路撒冷一路過來,在中東已經有一定的根基,加上神殿、醫院兩大騎士團,戰鬥力還是有底氣的。說到鮑德溫4,自幼就勇敢善戰,立下了赫赫戰功而且在不斷神話的傳說中個人在戰場上的威望可以說是冠絕當地。也正是這一系列的光環使得他能在耶路撒冷王國和兩大騎士團之間存在覺得的權威和統治力。而薩拉丁圖謀耶路撒冷也不是一蹴而就,大後方埃及、策應地敘利亞等是通過眾多征戰和權謀拿下來的,其聖戰聯軍的性質濃厚,同樣是靠薩拉丁的威望籠絡在一起的。對雙方來說都沒有輕鬆取勝的把握。薩拉丁不是有勇無謀之輩,因一時之氣堵上整個局勢不是理性的選擇,因為鮑德溫4的威望太高了,而且耶路撒冷和騎士團的實力也擺在那裡,薩拉丁選擇了等待局勢的變化。

乾坤独步860
2018-09-25

那是電影。鮑德溫四世確實是個優雅的騎士,但是註定是個悲傷的人物。麻風病把他折磨的面目全非,但他小小年紀帶兵衝鋒陷陣,無所謂畏懼,他只能單手騎馬!電影裡的面具在現實中是沒有的,因為他拒絕掩飾自己的容貌。他的老師是著名的提爾的威廉。十字軍在人數上是吃虧的,但是騎士團絕對是精銳中的精銳,戰鬥力超強。為了邇䃼人數劣勢,基本上耶路撒冷王國都是採取突襲,這樣把戰火放在外圍,避免被圍城。騎士團在守城不佔優勢,所以主動出擊是揚長避短,薩拉丁的軍隊抵擋不住重騎兵,所以薩拉丁在早期老是吃敗仗。

海星新海
2018-11-17

這與康熙戰勝吳三桂類似,王朝處於前期的上升期,眾人有一定的凝聚力的,不容易敗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