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花體詩人"趙麗華與“腦癱詩人”餘秀華誰對詩歌的意義更大?

“腦癱詩人”餘秀華《穿越大半個中國去睡你》這首詩一夜走紅,她也稱為近兩年公共領域討論的熱點詩人,而九年前,引發大範圍討論的,則是“梨花教主”趙麗華。名字中都有一個“華”字的兩位女詩人,她們曾經或者正在因為詩被熱議著,褒貶不一,但勢不可擋在網絡時代被“惡搞”著,傳播著。
10 個回答
冷香小筑
2017-06-02

閒話少說,貼上幾首兩位詩人的詩,大家讀一讀。

趙麗華

《 想著我的愛人》

我在路上走著

想著我的愛人

我坐下來吃飯

想著我的愛人

我睡覺

想著我的愛人

我想我的愛人是世界上最好的愛人

他肯定是最好的愛人

一來他本身就是最好的

二來他對我是最好的

我這麼想著想著

就睡著了

餘秀華

穿過大半個中國去睡你

其實,睡你和被你睡是差不多的,無非是

兩具肉體碰撞的力,無非是這力催開的花朵

無非是這花朵虛擬出的春天讓我們誤以為生命被重新打開

大半個中國,什麼都在發生:火山在噴,河流在枯

一些不被關心的政治犯和流民

一路在槍口的麋鹿和丹頂鶴

我是穿過槍林彈雨去睡你

我是把無數的黑夜摁進一個黎明去睡你

我是無數個我奔跑成一個我去睡你

當然我也會被一些蝴蝶帶入歧途

把一些讚美當成春天

把一個和橫店類似的村莊當成故鄉

而它們

都是我去睡你必不可少的理由

新闻性
2017-06-02

梨花體不敢恭唯,餘秀華為心靈詩人,二人的高下足可立見!

只是當下時世,炒作之風太盛,有沒有才華的都出來噁心人,比如鳳姐她想找美國總統,但是其貌揚嗎?梨花體聽起來都覺俗不可耐,而餘秀華雖也有炒作,但是她十年寒窗無人問,她的瀝心滴血都溶入了詩歌當中,她的真性真情都烙印在詩歌裡,詩歌貴就貴在真情真性,而梨花體只不過是一些口水話,真是二者天差地別,不可同日而語!

推崇餘秀華!

秦玉龙
2017-06-03

我喜歡餘秀華的詩!她的詩,清新裡透著機智,平靜裡浸著苦澀,激情中顯出剋制,詞語節奏與情感張力都顯得與眾不同。在詩壇滿目“行活”寫作的今天,這樣的詩確實給人帶來驚喜。

餘秀華未能走出那個也叫橫店的鄉村,她對詩意的發現,源自對那個村莊一草一木的觀察與領悟。她不僅僅是呈現,還有著對世間和自身情感未知部分的探索與追問,那目光如此不同,有疼痛、有孤獨,也有堅韌、有信念。如她詩中說的“巴巴地活著”,“告訴你一棵稗子提心吊膽的/春天”。

所有的詩人都有同樣的目標,從尋常瑣事中發現新的意義,在毫無關聯的事物間建立聯繫,用最普通的字句表述出最新奇的體驗。我們常說的詩歌才能,不過是這種隨時能把你變成孩子的心靈力量。其實,哪個人的青春血液中沒湧動過一個詩人?餘秀華只是用心靈和詞語的力量,讓那個詩人活了下來。

一個封閉的鄉村,一個身有疾患的農婦,能寫出這麼有感染力的詩歌,這確實是一個大眾傳媒喜歡傳播的故事。但這樣的故事,如果能喚醒青春時曾擁有過的自由創造的天性,有什麼不好?

至於趙麗華的所謂“梨花體”,那只是網絡口水而已,沒人會把它當詩來讀!

茶馆闲聊
2017-06-02

慚愧,在此之前從未得知兩人的大名,更未拜讀過相關的大作,至於何為梨花體詩人,何為腦癱詩人,也是一無所知。

於是乎,趕緊去百度一下兩人的事蹟和詩作。

或許是因為小子對於現代詩歌涉獵不多,或許是因為境界不夠,讀完兩人相關的一些詩之後,完全是一頭霧水——這真的是詩歌嗎?

在某個百科裡,可以看到有這樣的一段介紹:發端於網絡的“趙麗華詩歌事件”由於波及之廣、影響之大、持續時間之長,被媒體稱為自1916年胡適、郭沫若新詩運動以來的最大的詩歌事件和文化事件。

這又不禁讓人疑惑——確定沒有搞錯?隨便一件網絡炒作的事情都可以稱之為“詩歌事件”和“文化事件”?

在瞭解什麼是梨花體和腦癱體詩人之後,恕小子直言,這兩種只能算是打油詩一類的詩(口水詩),卻不能稱之為“詩歌”。

何謂詩歌?在我國古代,不合樂的稱為詩,合樂的稱為歌,現代一般統稱為詩歌。它按照一定的音節、韻律的要求,表現社會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

詩歌是怎麼產生的?有什麼特點?古時候,古代信息技術不發達,人們從這一個地區到那一個地區傳遞信息都非常不方便,於是他們將寫好的詩編成歌,而詩歌就從人們的口中傳遞。所以,詩歌是起源於上古的社會生活,因勞動生產、兩性相戀、原始宗教等而產生的一種有韻律、富有感情色彩的語言形式。

《尚書·虞書》記載:“詩言志,歌詠言,聲依永,律和聲。”《禮記·樂記》記載:“詩,言其志也;歌,詠其聲也;舞,動其容也;三者本於心,然後樂器從之。”早期,詩、歌與樂、舞是合為一體的。詩即歌詞,在實際表演中總是配合音樂、舞蹈而歌唱,後來詩、歌、樂、舞各自發展,獨立成體。以入樂與否,區分歌與詩,入樂為歌,不入樂為詩。詩從歌中分化而來,為語言藝術,而歌則是一種歷史久遠的音樂文學。

簡單地理解,詩歌是具有鮮明的節奏、和諧的音韻和富於音樂美的。並不是將幾句分裂組合,排在一起就叫做詩歌。

以上,小子認為,既然不是詩歌,自然也就談不上有什麼意義和影響,更沒有誰大誰小之分。

肃竹
2017-06-02

首先,兩個都是偽詩人。

其次,兩人對於詩歌本就沒什麼影響。

第三,好的詩歌需要語言的錘鍊,而不是口水的匯聚。好的詩歌是深入內心的情懷,而不是譁眾取寵的笑話。

第四,詩歌是文學藝術,需要內涵,而不是沒有內涵的什麼體,更不需要藉助詩歌以外的因素抬高價值,什麼農民詩人打工詩人殘疾詩人都是類似選秀節目的比慘,脫離藝術本身而靠弱勢去博同情。如果有實力就寫出感人的農民詩歌打工詩歌殘疾詩歌。

第五,這個時代滿地都是詩人,偶然炒作一兩個另類只是過眼雲煙,不足為奇。

山水一样之间
2017-06-02

首先我認為,最好不要用“腦癱”。對於人的稱呼,不要冠以歧視性的內容,這樣有點不禮貌。無論是否是公眾人物。

俗話說得好,蘿蔔白菜各有所愛。既然,她們能引起網絡討論,就應該有存在的價值,但是,這種價值只是存在於百花齊放之中,對於詩歌來說沒有太多的意義。

如果非要比的話,當然是詩人餘秀華對詩歌的意義更大,也更有寓意和意境。而所謂的梨花體有人認為是口水話。如《我終於在一棵樹下發現》一隻螞蟻,另一隻螞蟻,一群螞蟻/可能還有更多的螞蟻‖這就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去理解了。

  

青山踏歌行
2017-06-03

梨花體純屬裝逼,地道的口水話,在一幫圈內人的哄抬之下,也成了一個文化事件?餘秀華是有真才的,《穿過大半個中國去睡你》,你百度下全文,自己讀讀,稍有點鑑賞力地都開感覺到,在放肆放縱文字之下的靈氣閃光。寫梨花體的是體制內人,圈養文人,尸位素餐浪費糧食,腦癱的是地道草根,對生活的有感而發。

路子的路
2017-06-03

詩歌是一種比較追求前衛的藝術表達形式。對於現代詩而言,很多人都說看不懂,但看不懂並不是說現代詩就不好,或者說現代詩不如古代詩。儘管它的方式可能更抽象、更陰晦,但它要表達的詩意是一樣的。

再說趙麗華和餘秀華,趙認真寫的詩還是不錯的,我個人認為“梨花體”就是詩人的一種遊戲方式。說白了就是寫著玩的,。而餘雖然寫詩時間不長,但她是屬於天才型的,詩歌中有那種直擊人心的力量。

這兩者之間並沒有什麼可比性。但我喜歡餘的詩,對梨花體讀過就忘了,也沒什麼再讀的興趣。

人生154587454
2017-06-02

我是個詩歌愛好者,但也僅此而已。我喜歡獨自一人小聲讀,讀著讀著,我的心就會隨著詩意而攀升……我一直以為: 能使我悲傷,能使我興奮,能使我共鳴,能使我意想不到的,都是好詩。古體詩歌我喜歡。現代詩歌我也喜歡,比如徐志摩的詩。古代詩歌多給我震撼和歎服的感覺;現代詩歌多給我清新和靈動的感覺。當代詩人的作品,也有很多是我喜歡的,如北島、舒婷的一些詩。我還以為,現代體詩的精髓是讀時可以與詩境互動。但遺憾的是,很多所謂當代詩人的作品卻不能給我這種感覺!有的就是根本讀不懂!這種詩氾濫了,也就混淆了詩與非詩的通俗概念。私下裡與一些愛好者討論當下炒作出來的一些好詩時,不無諷刺的定義為: “好詩就是你也不懂,我也不懂。別人問時,很自信的說,啊!好詩!”。人們常說,言之有物才是好文章。那種無病呻吟的詩還是別炒了!會將青少年詩歌愛好者引到歧路的。話說到這裡,其實我已經回答了問題。謝謝!

独坐幽篁里王君1
2017-06-02

餘秀華用文字睡了大半個中國外的某人

某人在空氣中聞到了餘詩人的荷爾蒙

於是

其貌不揚的某人和同樣面癱的詩人心靈相通

其實

某人根本不懂詩人的痛

至於

梨花體某人也不懂

夜深人靜時某人去到百度查詢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