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二十二》熱映,如何看待《中國婦女報》呼籲將“慰安婦”的稱謂改為“性奴隸”?

這兩種稱謂有何不同?你是否支持?對於這些老人來說還有意義嗎?紀錄片《二十二》熱映,如何看待《中國婦女報》呼籲將“慰安婦”的稱謂改為“性奴隸”?紀錄片《二十二》熱映,如何看待《中國婦女報》呼籲將“慰安婦”的稱謂改為“性奴隸”?紀錄片《二十二》熱映,如何看待《中國婦女報》呼籲將“慰安婦”的稱謂改為“性奴隸”?
4 個回答
吾腔调
2017-08-25

《二十二》影片中那位山西志願者有一句話讓人聽了之後很不好過:

當初他要是知道即便讓“慰安婦”受害者們說出遭受過的殘害也給不了她們一個交代,他寧願這些受害者們從未被打擾。

要不要改稱呼,而且是中文稱呼,也應該尊重那些被戰爭踩踏過的倖存者們的意見,不是媒體單方面呼籲改不改,問題的焦點不在稱呼上,在於如何讓日本政府給出解決迴應上。

媒體呼籲把“慰安婦”改成×××的出發點是國際政治、歷史角度,而“慰安婦”群體中的個人,以及與她們生活息息相關的人是二戰遺留問題的現實承受方,受害者們身心都烙下了永不可癒合的傷口。關於稱呼,媒體的呼籲和當事人分屬兩個層面。
是否有必要改稱呼這件事,我們可以對照2011年底發生的一樁國際新聞來看:
韓國市民於2011年12月14日,在日本駐韓國大使館門前舉行活動,要求日本政府,向二戰時期被強迫充當慰安婦的韓國婦女道歉並賠償。
之後,韓國政府考慮在英文版官方文件中把comfortwomen“慰安婦”一詞,改成英文直譯的sex slaves“性奴隸”,而這一想法,源於韓國媒體報道了當時美國國務卿希拉里對國務院的一則政治指示
2012年7月中旬,韓國外交通商部有意考慮改變措辭,並稱會徵求慰安婦受害者的意見。
韓國慰安婦權益團體就更改稱呼一事表示,“韓國政府應當讓日本政府就慰安婦問題誠心誠意道歉,而不是改變慰安婦的英文名稱。”只是改變稱呼而沒有真正解決問題,等於偏離了目標。
需要注意的是,韓國政府當時要改動的是英文官方版稱呼,因為英語單詞的直譯意思容易掩蓋掉當時發生的事件本質

而國內某些出版書籍卻在2012年就公開發行改完“慰安婦”中文稱呼的內容,並堂而皇之引舉美國希拉里、韓國政府的“指示”和“考慮意向”為例。如果這是未徵得“慰安婦”受害群體意見的情況下發生的,無異於受害群體的傷口又一次被所謂的磚家撕扯。

紀錄片《二十二》熱映,如何看待《中國婦女報》呼籲將“慰安婦”的稱謂改為“性奴隸”?

注意!再次強調一下,韓國政府是“有意考慮英文用詞的改變”,不是未經徵詢受害者意見就直接改完了本國語的稱呼。
慰安婦一詞儘管無法反應日本二戰期間罪行本質,可從受害者角度來說,是她們尊嚴的最後一道防護線。
歷史遺留的問題,應該就解決問題為焦點,不要糾結在受害者的稱呼上。
——衡·Isabella
2017.8.24 23:45:15
囧囧眼的熊猫
2017-08-21

首先,我想說,在這和平年代沒辦法給她們一個道歉,真的是對不起。第二,我覺得沒必要,大家都知道慰安婦是什麼意思。何必呢?其實《二十二》有一部分的老人家是不想錄的。她們不想臨老的時候還要把傷疤再揭開一次,赤裸裸的暴露在別人眼下。但是,日本欠她們一個道歉,2014年東京對於慰安婦案用了一分鐘就駁回了受害者的訴訟請求。這個態度我們要知道,至今日本依舊沒有悔改之意,我們不能遺忘日本的種種惡劣行為。我們不能忘記這段歷史,終有一天我們要他們為此付出應有的代價。我希望很多年後,她們能含笑九泉,國家能為她們討回一個公道!!!

冷文玉水
2017-08-21

還是不要改為好,大家都心知肚明,作為書面表達慰安婦還是好一些

曌麒
2017-08-21

時過境遷,往事無法挽回,當今社會我們應該做的是給老人們更多的關心與愛護。而不是在這裡討論對於老人們恥辱過往稱呼的更改。

灰暗的歷史我們應該正視,並將其銘記於心,化恥辱為力量,充實自己,反哺國家。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