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投名狀》中,龐青雲三兄弟的結局說明了什麼?

10 個回答
而知而行
2019-05-14

看電影《投名狀》,如果沒有放到歷史的語境中,是難以體會到編導想傳達的更深層次內涵的。這部電影的原型,是清末四大疑案之首的刺馬案。

清末四大奇案,是說同治、光緒年間,發生的以楊乃武與小白菜案、名伶楊月樓冤案、太原奇案、張汶祥刺馬案等名噪一時的奇案。尤以刺馬案最為曲折離奇,跌宕起伏,在當時就引起朝野爭論。時至今日,當時實情如何,仍然撲朔迷離,引人入勝。
電影《投名狀》中,龐青雲三兄弟的結局說明了什麼?

(刺馬案)

龐青雲、趙二虎、姜午陽三人在歷史上都有原型。影片的野心很大,想在短短几十分鐘裡把清末太平天國戰爭時期的人物性格描摹的豐滿立體,卻難以通過寥寥無幾的影像,將那個民族之殤的動盪年月的悲慘情形闡述盡至,以至於人們忽略了歷史背景,單就人物性格判斷誰是誰非,頗有偏差。

龐青雲三兄弟都是浪漫主義的人物,在他們,甚至是大多數的人們的世界觀、價值觀而言,都是沒有錯的。而這,恰恰是影片悲劇的最高潮:如果所有人都沒錯,那麼一定有什麼錯了,而這個錯了的世道任何人都沒有辦法改變,除非將它徹底埋葬。

脫離電影來看歷史上真實的刺馬案,是有著豐富的政治內涵的。
電影《投名狀》中,龐青雲三兄弟的結局說明了什麼?

(有著人生理想的龐青雲)

太平天國失敗後,朝野紛紛傳言曾國藩有野心自立。而實際上,曾的部下早就慫恿他謀取帝位。空穴來風,未必無因。清廷上下為此憂心忡忡,在曾國荃打下南京後就開始著意打壓湘軍,並在江南排兵佈陣,以備不時之需。

換句話說,天下誰都知道財賦之半出自江東。在與太平軍作戰時,清廷還不得不依重湘軍,但是,如今太平軍被“蕩平”了,慈禧太后能允許曾國藩在江南坐大嗎?東南臥著一隻虎,她睡覺也不安心。於是她把曾國藩調離江寧,派馬新貽任兩江總督,迅速裁撤湘軍。

這個馬新貽是誰呢?他就是《投名狀》裡龐青雲的原型。

馬新貽是山東菏澤人,也是在平定天平天國的戰爭中逐漸發跡的。不過,馬新貽並不屬於湘軍派系,始終是自成一軍。馬新貽的最終上位,有清廷的矛盾的因素,也與他的“無間道”生涯有關。

原來馬新貽在江淮地區做官,遇到太平軍作亂,幾次戰役過後,很不幸他被俘了。不過,想來此人口才過人,像梁山上的吳用,一番慷慨陳詞下來,竟然感動了看押兵勇,與其首領義結金蘭。

此後,馬新貽導演了一出收復失地的鬧劇,頻頻獲得大捷,逐漸升遷到高級武官,直到被清廷注意到江淮之間竟然還有一支“百戰百勝”的軍隊。

清廷注意到馬新貽,是因為清廷此時正是用人之際。原來,清朝為了降低湘軍的威脅,施行裁勇改兵制度,幾萬湘軍士卒被裁撤,其中不乏將領。這些人並不回鄉務農,而是到處遊蕩擄掠。有些人甚至參加了哥老會,有些人本來就是哥老會成員。湘軍裁撤擴大了這些黑勢力,散兵遊勇又與黑勢力結合,成為社會的一大公害。

清廷注意到即使把曾國藩安排到了京城做官,民間還是有眾多的驕兵悍將在威脅著清廷的統治。於是,不屬於湘軍體系的馬新貽走進了清廷的視野。
電影《投名狀》中,龐青雲三兄弟的結局說明了什麼?(蘇州殺降成為兄弟鬩牆的導火線)

馬新貽在懲治散兵遊勇時非常嚴厲,尤其是他任命以剽悍著稱的袁保慶(袁世凱的繼父)為營務處總管,抓到為害百姓、有非法行為的散兵遊勇即就地正法,散兵遊勇和黑勢力對他恨之入骨。

馬新貽如此大刀闊斧,乃是秉著皇帝旨意,徹查湘軍意圖謀反之事。如此,馬心貽甚得清廷支持,得以威壓江東,湘軍人馬無人不仰其鼻息。江東號稱海內富庶,太平天國盤踞江東十數年,搜刮無度,朝野都認為天京城內金銀成山。

曾國荃帶領湘勇攻進天京,一場大火,死無對證,曾國藩在奏章裡也沒有辦法解釋,只好說洪逆豪奢無度,金銀無所蹤之語來搪塞。清廷當時正缺用度,本想著天平天國討平後的金銀開支,接到這樣一個奏章,心裡不大安穩。早有細作報與朝廷,盡言長江上都是湘軍兵勇所劫掠之江東財物,載之以歸湖南。後人言無湘不成軍,乃是此時的經濟基礎已經打牢,後世湖南人才輩出,多賴此也。

然而,清廷卻如臨大敵。一個有著優秀的統帥、百戰之餘的精兵,加上不知道多少的財富,湊到一起,是什麼呢?只有一個可能:造反。

雖然清廷早早佈置了僧格林沁在淮北一帶不防,並對湘軍恩威並施,調離曾國藩到北京任職,明升暗降,短時間內解除了危機,但是裁撤之舉,早已讓湘軍上下為之不滿,清廷絲毫不敢大意,稍有風吹草動,清廷爪牙四出羈捕。

如此高壓,必然導致民怨沸騰,而馬新貽就在這樣的環境下就任兩江總督的。清廷從來沒有將兩江總督這麼重要的位置交給外人(非滿人)來做的先例,馬心貽註定是一個悲劇的過渡人物。想來馬心怡也心知自己的處境,因此他只能大刀闊斧去整治湘軍舊部。

湘軍積累的財產即將公佈於天下之際,刺馬案突發,馬新貽死於任上,且在眾目睽睽之下。清廷立知此事涉及封疆大吏密事,一旦拆穿,神佛面上都不好看,因此還特地派了曾國藩署理此案,其內在含義頗可玩味。慈禧在曾國藩辭行時,還特地交代:馬新貽是個能辦事的人。一語為此案定了基調,也是給湘軍留了迴旋的餘地。

刺馬案就在這樣的迷迷糊糊中過了公審,江浙一帶成為湘系軍閥的基本盤的局面沒有得到改善,清廷的這一缺憾終於在楊乃武與小白菜一案中得到了解決。一個普通的民事案子,命如螻蟻一樣的亂世浮萍,竟然讓江浙一帶一百多位官員的烏紗不保。看似為民除害,其實不過是根除了湘軍盤踞在江浙的勢力。
電影《投名狀》中,龐青雲三兄弟的結局說明了什麼?

(拼命掙來的榮華就綻放了一剎那)

至於“刺馬案”中的義結金蘭、無間道、漁色負友、投名狀等曲折離奇的案情,更是如同一部人間悲喜劇,道盡了人間悲歡離合。一個逐漸沒落的王朝,無法承載英雄人物的夢想。所有人都在時代的洪流中,尋找自己的位置。《投名狀》就是這樣的悲劇世界,即使你看懂了,離真相更近了,卻發現還不如沒有看到的好。得之歟,失之歟?人間正道是滄桑,誠不我欺。

电影基本法
2019-02-21

說明不管曾經多親密,只要三觀不同,最後都是分崩離析

龐青雲心懷天下,屬於那種有能力有理想的大好青年。他有大局觀,為了最終的全面勝利,為了打造太平盛世,其他一切都是不重要的。
電影《投名狀》中,龐青雲三兄弟的結局說明了什麼?

蘇州城4000降兵的生命重要嗎?重要的,況且頭領還是曾經共過患難的兄弟!但是,比起如何穩固後方,如何更好的攻打南京,這又算的了什麼?糧草不足,拿什麼養他們?即使收編,馬上攻打南京,這些降兵能出力嗎?會不會與南京城內裡應外合給自己致命一擊?

作為軍隊首領,龐青雲知道他不得不殺,否則的局面可能更不堪,那拿什麼來實現自己的抱負,如何才能創造他想要的太平盛世?
電影《投名狀》中,龐青雲三兄弟的結局說明了什麼?

在最後身中三弟姜午陽數刀的時候,他想不通,趙二虎就算當時能養活那4000人又怎樣,自己一句話就免掉了剛從戰火中擺脫的百萬黎民的三年重稅,難道我錯了嗎?不,我沒有錯,我一定要走上那個高臺,我要改變亂世,實現自己的抱負!所以他打斷姜午陽手腳,但是並沒有下狠手。
電影《投名狀》中,龐青雲三兄弟的結局說明了什麼?

如果沒有隨後的那一聲槍響,他一定還會養著姜午陽,至少能保證姜性命和衣食無憂。

他不明白,為什麼明明自己每一步都對了,卻是這樣的結局!
電影《投名狀》中,龐青雲三兄弟的結局說明了什麼?

一聲槍響之後,龐青雲也許想起了他自己曾經說過的那句話:我這一生,如履薄冰,不知道能不能走到對岸?

龐青雲是好人嗎?我認為是!但他更是個好將軍!


但是趙二虎不這麼想,在他眼裡,餓肚子不要緊,打敗仗不要緊,生命?這種小事不值一提!糧草不足?小事,大不了兄弟們一起捱餓!我趙二虎要的是兄弟永遠在一起,一起大口喝酒,一起大口吃肉,曾經的兄弟即使到了敵對陣營那也不能殺,即使將來攻城時這些兄弟有可能會在背後給你來一下。

電影《投名狀》中,龐青雲三兄弟的結局說明了什麼?

朝廷餉銀能不能私分這種在趙二虎看來都不是事,他只要兄弟們都高興,都活著,這就夠了!

兄弟們在一起,都活著,有錢拿,有酒喝,就是趙二虎的信念!什麼天下,什麼大局,他都不關心!所以,大哥龐青雲後來的那些他不理解,所以他的悲劇其實一開始就已經註定了!

趙二虎是好人嗎?是的!但他做不了好將軍!


至於姜午陽,他的信念更簡單——大哥、二哥!到最後危機浮出水面的時候,當他看到二嫂和大哥在一起的時候,他單純的認為一切的禍根在於女人。所以他認為只要沒有了二嫂,大哥和二哥就一定會和好如初。
電影《投名狀》中,龐青雲三兄弟的結局說明了什麼?

所以當得知大哥要解決二哥的時候,他要為二哥報仇。如果是二哥要解決大哥,他也一定會毫不猶豫的去找二哥。他的理由很簡單,誰也不能負我兩個哥哥!

姜午陽是好人嗎?是的!他單純的像個孩子!


一切的根源都在於三人的三觀不同,所以他們的行事作風完全不一樣,最後導致了三人的悲劇!都說性格決定命運,在我看來應該是三觀改變命運!
電影《投名狀》中,龐青雲三兄弟的結局說明了什麼?

黑土说电影
2019-02-20

這體現在幾個細節

1,姜午陽也看明白是怎麼回事了,而且是流著淚殺了龐青雲

2,龐青雲笑著看兄弟動手

3,姜午陽殺完後大吼一聲:“刺龐者,姜午陽是也!

所以一方面確實可以理解為如果失去後者可以保住前者;另一方面,更可以理解為後者重於一切,沒有就一無所有。電影《投名狀》中,龐青雲三兄弟的結局說明了什麼?

龐青雲在整部影片中就是心比天高,命比紙薄。

國家,朝廷,兄弟。龐青雲像所有我們期待的好官那樣把國家放在了首位,朝廷次之,甚至不惜犧牲自己的好兄弟。而貪官汙吏是永遠都把兄弟放在首位,國家放在最後的。可是旁青雲獲得了什麼下場呢?

七夜侃历史
2019-02-25

一部《投名狀》,直接讓李連杰獲封影帝,還有坊間傳聞,李連杰這部電影片酬加分紅賺了整整一個億,可謂名利雙收!《投名狀》熱映的時候,李、劉、金三人兄弟情成為熱點,那麼三兄弟悲情的結局說明了什麼呢?

電影《投名狀》中,龐青雲三兄弟的結局說明了什麼?

我們可以先看看三兄弟的經過:故事發生在太平天國時期,一開始,劉德華(二虎)和金城武(姜午陽)就是扮演兩個好兄弟,而李連杰(龐青雲)此時是落魄的,流浪到劉德華和金城武的陣營中。在一次打劫天平軍軍糧的過程中,二虎和姜午陽差點全軍覆沒,將面臨慘重失敗的時候,龐青雲突然殺出,力挽狂瀾,成為英雄,後面這三人自然就結為了兄弟,龐青雲做了大哥。

電影《投名狀》中,龐青雲三兄弟的結局說明了什麼?

而後,龐青雲組織二虎和姜午陽為朝廷效力,三人屢立戰功,聲勢滔天,風頭一時無兩。但這三人卻不明白,政治往往的是黑暗的,三人性格迥異,漸漸開始不合。龐青雲野心最大,為了自己的前途,背叛了自己的兄弟,導致二弟二虎被殺。姜午陽認定龐青雲就是凶手,去找龐青雲報仇,打鬥中,龐青雲被朝廷槍殺,姜午陽逃走,不知所蹤!

至此,三兄弟二死一逃,而朝廷卻利用這三兄弟平定了叛亂!

電影《投名狀》中,龐青雲三兄弟的結局說明了什麼?

這個結局,可以說明兩點:

第一:在功名前途面前,再深的兄弟情其實都不算什麼

這點,跟《新三國》裡的一段很接近,劉備對諸葛亮說:“如果關羽、張飛不能用就棄之,讓趙雲依令行事,跟漢室復興比起來,我們三兄弟感情不算什麼!”

電影《投名狀》中,龐青雲三兄弟的結局說明了什麼?

第二:飛鳥盡,良弓藏

朝廷政治是殘酷的,需要你的時候能把你捧上天,不需要的時候可以隨時把你釘死,龐青雲就是這個結局!這點,跟劉邦朱元璋處理功臣的方式倒是很像!

電影《投名狀》中,龐青雲三兄弟的結局說明了什麼?

大家好,我是七夜說歷史,感謝閱讀,記得點贊+關注哈!

武侠小王子
2019-04-03

陳可辛的歷史戰爭電影《投名狀》上映於2007年,電影根據的張徹大作《刺馬》改編,講述了兄弟之間從結拜到分崩離析的故事。首先,龐青雲在危難之中認識了趙二虎和姜午陽,因為三人境遇相近、志趣相投,從而納投名狀,結成了異性兄弟。
電影《投名狀》中,龐青雲三兄弟的結局說明了什麼?

然而,在三人不斷攻城拔寨之後,各自的志向卻發生了變化。龐青雲以趙二虎之勢力,為自己加官進爵服務,由此二弟和三弟成為了大哥的墊腳石。反而比起大哥,趙二虎和姜午陽則更願意於亂世中尋得自己的歸宿。最終,理念不合造成了兄弟間的分崩離析。
電影《投名狀》中,龐青雲三兄弟的結局說明了什麼?

當然,當二弟和三弟成為了大哥前進道路上的障礙之時,大哥心狠手辣的一面就展現出來了。龐青雲為當上兩江總督,先是把姜午陽調走,其次設置埋伏殺掉了趙二虎,最後三弟更不顧一切殺掉了龐青雲。至此,之前投名狀便徹底決裂。
電影《投名狀》中,龐青雲三兄弟的結局說明了什麼?

《投名狀》這部電影在揭示了清朝官場的黑暗之外,更揭露的友情的不可靠和私慾對於感情的分化,最終三兄弟在利益面前各有心機、落得全部滅亡的下場。當然在三人之中,看起來大哥是最後的贏家,實際上只是充當了官場政治的旗子,在如履薄冰中被暗殺。
電影《投名狀》中,龐青雲三兄弟的結局說明了什麼?

《投名狀》這部電影說明了沒有永遠的友情,只有永遠的利益。所以在社會大染缸之下,人與人之間應該保持適當的距離,且對陌生人保持足夠的警惕。只有這樣才能於亂世中自保,不被江湖險惡所左右。
電影《投名狀》中,龐青雲三兄弟的結局說明了什麼?


關注頭條號武俠小王子,我陪各位一起聊影視娛樂動態。

超哥大嘴巴说娱乐
2019-05-12

《投名狀》講述了一個鬱郁不得志的將軍,碰到了兩個生性義氣的鐵骨漢子,結局卻是同患難但不能共享福,這說明團隊建設需要嚴明的紀律性。

一個好的團隊,要有一個嚴明的領導人,同樣離不開他身邊的可以幫助的他的人。

劇中三兄弟的領導人肯定是龐青雲,他這個人有能力有膽識有抱負,胸懷天下是亂世最需要的人才,他對大局觀的把控才讓最終的全面勝利。通俗的說他是為治世而生,卻讓愚昧害了自己。

為什麼最後鬧得兄弟反目成仇呢?可能很多朋友會說是因為一個女人,但仔細想一想當時的三人名氣都有了龐青雲什麼樣的女人得不到,根本用不著犯這種大忌。問題的根本還是那4000降兵,趙二虎眼裡兄弟情義大於一切,正好觸犯了團隊建設所需的紀律性。作為領導者龐青雲想鞏固自己的地位,想要成就心中的那個太平盛世就必須排除異己,即使最親近的人。

更何況當時的朝廷就要利用這場內鬥,如何將龐青雲摧毀。龐青雲想要證明自己就不得不痛下殺手,單如果沒有仇恨的導火索,兩個情同手足的兄弟如何反目,所以他選擇了最誅心的奪妻。

趙二虎的結局從開始就註定了,他的信念更適合做領導者,帶著兄弟過快樂逍遙的生活,做副手的他不懂得領悟領導人的意思。姜無陽一心想維持兄弟間的關係,到頭來兩頭為難。這說明一個好的團隊需要一個好的領導人,也需要一個有能力的人,還要有一個懂得調和關係的人。

时小乐影视资讯
2019-05-24

《投名狀》裡,龐青雲三兄弟結局?心比天高命比紙薄

電影《投名狀》中,龐青雲三兄弟的結局說明了什麼?
在一部早年較為經典的電影《投名狀》中,講述的是清朝鎮壓太平天國起義的事件,其中李連杰飾演的龐青雲,劉德華飾演的趙二虎,以及金城武飾演的姜午陽,三人機緣巧合之下,因搶劫官銀進而是納投名狀結拜為兄弟,三人攜手經歷諸多血雨腥風的爭鬥,後續卻是因為互相猜忌進而落得身死的結果。

電影《投名狀》中,龐青雲三兄弟的結局說明了什麼?

電影《投名狀》中,龐青雲三兄弟的結局說明了什麼?
那麼整部《投名狀》中,龐青雲三兄弟的結局有著怎樣的深意呢?李連杰飾演的龐青雲當屬是心懷天下的有志之士,有著極為明確的大局觀,為了能夠建立一方太平盛世,更是殺伐果斷,為了能夠達到自己的目的,甚至可以說是不擇手段的行事,雖然片中龐青雲的部分手段令人指責,然而只有付出了相應的代價,才能換回收穫。

電影《投名狀》中,龐青雲三兄弟的結局說明了什麼?

電影《投名狀》中,龐青雲三兄弟的結局說明了什麼?
蘇州城被趙二虎勸降,整整四千降兵,其中還有著早年共患難的兄弟,可是對於龐青雲而言不得不殺,糧草不足如果在攻打南京的時候,這些降兵再次叛變,那麼對於己方不對勢必會是致命的打擊,為了能夠實現自己的理想抱負,只能是背信棄義痛下殺手,最後龐青雲他想不通為何趙二虎會執意的要養活蘇州四千降兵,他想不通三弟姜午陽為何要刺殺自己。

電影《投名狀》中,龐青雲三兄弟的結局說明了什麼?
在當時清朝腐敗的朝廷中,龐青雲的確能夠稱得上是一個為名的好官,殺掉四千降兵拿下南京,並且向太后求取減免了百萬黎民三年的賦稅,這個買賣是划算的,一生如履薄冰的他,當真是沒有走到對岸,龐青雲的一生很好的詮釋了,心比天高命比紙薄的說法。

電影《投名狀》中,龐青雲三兄弟的結局說明了什麼?而與龐青雲一同結義的趙二虎,心中只是為了兄弟情義而活,為了情義與龐青雲一同打天下,為了對蘇州降兵的情義,使得與龐青雲之間關係出現了隔閡,後續更是因為有人要殺害龐青雲的情義,而死的不明不白,至於三弟姜午陽,可以說是沒有任何的信仰,僅僅是為了大哥二哥在一起,為了所謂的投名狀而活,縱觀電影中三兄弟的結局能夠清楚的看出,無論之前怎麼的兄弟,只要三觀認知不同,終究會是分崩離析的。

慢慢变老33422526
2019-02-21

龐青雲是空想主義.

趙二虎是我們普通人。姜午陽更像亦官亦民的綜合體。

一個草根為了所謂的夢想不擇手段,即使兄弟不殺他,也會被別人殺。

打幾場勝仗,博點功名。兄弟們(最好搞個殘疾)找幾個貧困縣去做官或者要點土地當地主去,有能耐慢慢的升。心太貪,就是要個知府都不行。別說京城的貴胄,就是天下讀書人都會弄死他。

人一生最難的就是換個圈子去生存,裡面具體什麼樣不知道,裡面人溶不溶你不清楚。進不去的碰破頭,進去的只不過咬著牙流著淚在堅挺。沒有幾代人形成的龐大的家族很難佔住腳。

龐青雲當初要個京城的閒職就好比孫悟空的弼馬溫,結局就會改寫。

脸滚键盘抬头懵娱乐
2019-02-20

人都是群居動物,兩個人在一起不會有什麼太大的問題,通常能夠互相扶持,互相鼓勵,就像是夫妻一樣,兩個人互助前行!

電影《投名狀》中,龐青雲三兄弟的結局說明了什麼?

但是三個人在一起就很複雜了,三個人就沒有了太大的約束,一切都考自己,當然出了問題肯定也是靠自己。這就容易造成三觀上的不一致,出現矛盾,在管理學上講,三人管理小組是最不穩定的,也就是共產黨員一樣,三個黨員就要成立一個黨支部。主要是維持穩定!

電影《投名狀》中,龐青雲三兄弟的結局說明了什麼?

《投名狀》中龐青雲三兄弟,就是按照三人行必有一損,這三個人是不能報團的取暖的,要先幹掉一個人做為投名狀,以投名狀來形成一種秩序,來保護自己的團隊。

在那個時代死刑是不可缺少的一種手段,不管是對內還是對外,這都是一種不可少的手段。

原因有兩個:

一、組織讓你殺外人,就說明當你背叛的時候,也可以把你殺掉。

二、你殺了人,就沒有退路了,只能是一條路走到黑。

電影《投名狀》中,龐青雲三兄弟的結局說明了什麼?

龐青雲兄弟三人,雖然都是當兵的,但是三個人的目的是不同的。

龐青雲的目的很簡單,就是為了升官發財,他做事不管別人的死活,最終用鮮血染紅了自己的紅頂子。

三人剛開始的時候價值換就不同,分道揚鑣是必不可少的,說到根本上龐青雲失敗的原因歸結於圈子太小了。

電影《投名狀》中,龐青雲三兄弟的結局說明了什麼?

趙二虎考慮到兄弟們都是自己的親戚、老鄉、兄弟,如果人都死在了戰場上是沒有辦法交代的。所以在攻打舒城的時候兄弟兩人其實已經產生了意見分歧。所以龐青雲一直強調只能有一個指揮員。

電影《投名狀》中,龐青雲三兄弟的結局說明了什麼?

打下南京之後,根本不跟龐青雲商量,就私分了餉銀。私分餉銀直接形成了龐青雲與趙二虎你死我活的局面,這個局面一旦形成,神仙也解決不了。

八零休息室
2019-04-17

人工患難容易共富貴 人性到底是本善還是本惡的一場討論吧!

  1. 關於劇情當時是清朝末年一個戰亂的年代,整個電影也是圍繞著一張看似有約束力。其實沒啥用的投名狀展開的,畢竟道德的約束力能有多大力量。

  2. 至於龐青雲這個人我給他的定義是介於好與壞之間的灰色地帶的。在與趙二虎,姜午陽結拜之初。寵青雲肯定是真心實意的,其實一直到最後我也不認為他是一個不重情的小人。說龐青雲殘暴,背信棄義,為了自己不技手段的人朋友我只能說你們還不看到他的別一面吧。首先是龐殺了二虎這一點,從他私發軍餉一事和一位大人說的“山字營姓趙嗎”這句話就能看出朝廷也要辦了二虎。與其實別人動手自己下手還能保全他一個名聲不是嗎?滅了那一城的兵士也著實是為了顧全大局,留一幫有反心的人在身邊。這邊糧食還不夠,一旦到時這幫人反水他們怎麼辦。至於那個女人,我們也能看出其實她是真的愛龐的。至於對趙二虎的感情最多可能是他把她救回來有些感激,換句話說被救回土匪窩你還想咋的。

  3. 至於他們三個人的結局,我們最大的悲哀不是在他們身上,是他們為了那樣一個朝遷效力本身結局就已經註定了,一切的一切好像變得沒有意義。就像宋朝宋江,懷揣著夢想卻用錯了地方。電影《投名狀》中,龐青雲三兄弟的結局說明了什麼?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