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罪”鬥得了歹徒,“秋水”做的了醫生,張一山卻難逃病魔

癌症 張一山 餘罪 腫瘤 經緯泰和智慧健康 經緯泰和智慧健康 2017-08-26

“餘罪”鬥得了歹徒,“秋水”做的了醫生,張一山卻難逃病魔

採訪中的張一山很疲憊,無精打采,稱想要休息一段時間,自己一直在生病,而且是一個比較漫長的病,真人秀以後就不錄了,太累了。但很感謝真人秀讓觀眾更加認識他和喜歡他。

“餘罪”鬥得了歹徒,“秋水”做的了醫生,張一山卻難逃病魔

十二年前,正是張一山拍攝《家有兒女》的時候,他因為胃疼,疼到站不起來,那個時候,他還是個孩子。“餘罪”鬥得了歹徒,“秋水”做的了醫生,張一山卻難逃病魔

作為一個演員,經常會面臨作息時間不穩定,三餐不定時、湊合吃,工作量過度的情況,雖然在人們眼中報酬優厚,但對從業人員的身體、心理素質的要求也高於常人

張一山是1992年生人,今年也才25歲,但卻是從影多年的“老戲骨”了。

“餘罪”鬥得了歹徒,“秋水”做的了醫生,張一山卻難逃病魔

多年的娛樂圈生活,令他身心達到一定的承受值,不得以才以生病的結果作為中止的信號。

據悉,張一山也正是因為長期胃不好,導致膽囊息肉,好在發現的早,只要好好調理,注意作息,不會有太大的問題。這讓大家都放心了。也拜託一些不良媒體不要誇大張一山生病的事實造成粉絲的恐慌。

同志們或者對膽囊息肉這個詞並不熟悉,也不要因為這個報道就對這種病症形成不重要的潛意識。

膽囊息肉正確認識

“餘罪”鬥得了歹徒,“秋水”做的了醫生,張一山卻難逃病魔

膽囊位於肝臟下面,正常膽囊長約8~12cm,寬3~5cm,容量約為30~60ml。

膽囊有什麼功能呢?

(1) 儲存膽汁:一個飢餓的人(即非消化期間),膽汁儲存在膽囊內,當消化需要的時候,再由膽囊排出,所以膽囊被稱為“膽汁倉庫”。同時又起到緩衝膽道壓力的作用。

(2) 濃縮膽汁:金黃色鹼性肝膽汁中的大部分水和電解質,由膽囊黏膜吸收返回到血液,留下膽汁中有效成分儲存在膽囊內,變成棕黃色或墨綠色呈弱酸性的膽囊膽汁。

(3) 分泌粘液:膽囊黏膜每天能分泌稠厚的黏液20ml,保護膽道黏膜,不受濃縮膽汁的侵蝕和溶解。

(4) 排空:進食3~5min後,食物經十二指腸,刺激十二指腸黏膜,產生一種激素叫縮膽囊素,使膽囊收縮,將膽囊內膽汁立即排入十二指腸,以助脂肪的消化和吸收,在排出膽汁同時,也將膽道內的細菌與膽汁一起排出體外。一般講,進食脂肪半小時,膽囊即可排空。

“餘罪”鬥得了歹徒,“秋水”做的了醫生,張一山卻難逃病魔

膽囊息肉

是指膽囊壁向囊腔內呈息肉樣隆起的一類病變。又稱為膽囊息肉樣病變。膽囊息肉樣病變可分為良性或惡性病變,但以非腫瘤性病變為多,一般認為直徑15mm以上的膽囊息肉樣病變幾乎全是惡性腫瘤性病變,故膽囊息肉樣病變近幾年來倍加重視。

病因

膽囊息肉樣病變的病因尚不清楚,但一般認為該病的發生與慢性炎症有密切關係,張一山年幼時患有膽囊炎,長期的病症潛伏,導致長出膽囊息肉。

症狀

1、膽囊息肉一般沒有症狀,大多數膽囊息肉患者都是在例行體檢中被檢查出患有本病。並且在檢查中,3毫米以下的膽囊息肉在ct和核磁共振中很難被發現,所以很容易被漏診。在此建議大家定期做無創健康體檢,發現指數異常及時食療或就醫。

2、 臨床研究顯示,大多數膽囊息肉的症狀與慢性膽囊炎相似,主要表現為右上腹輕度不適,膽囊息肉併發膽囊結石時可出現膽絞痛。但也有相當數量的膽囊息肉患者並無症狀,只有在做健康體檢時才被發現。一般認為,膽囊息肉是膽囊癌的誘發因素,近些年來國內外也有許多關於膽囊息肉癌變的報道,尤其在伴有結石時,癌變機率會明顯提高。

治療

一、無症狀或僅有輕微症狀、直徑小於10毫米的膽囊息肉患者,原則上不必進行手術治療,可服用利膽藥物進行治療。但該類患者一定要解除思想顧慮,而且應每隔4~6個月複查一次,一旦發現息肉有增長的趨勢,可適當地縮短複查的間期。

日常護理

1.注意飲食衛生,平時多飲水,每日飲水量應在1500毫升以上。 2.適當進行體育活動,對久坐的人應強調進行戶外活動,可選擇做操、跑步、散步、太極拳、氣功等鍛鍊。提倡腹式呼吸,能對膽、胰、腸、胃等內臟器官起到有節律地按摩作用,使肝膽疏洩流暢。 3.注意保暖,尤其防止腹部受涼,以免刺激膽囊強烈收縮,引發膽絞痛。

飲食調理

宜多食宜多食各種新鮮水果、蔬菜,進低脂肪、低膽固醇食品如:香菇、木耳、芹菜、豆芽、海帶、藕、魚肉、兔肉、雞肉、鮮豆類等。宜選用植物油,不用動物油。烹飪時,宜用煮、蒸、燴、炒、拌、氽、燉的烹調方法。應避免進食高膽固醇類食品如雞蛋(尤其是蛋黃)、肥肉、海鮮、無鱗魚類、動物內臟等食品。禁酒及酒精類飲料。

二、當膽囊息肉患者符合以下條件時,可考慮進行手術治療:①膽囊息肉的直徑已大於或等於10毫米;②膽囊息肉呈廣基(指息肉的底部寬)或單發,且直徑已大於或等於8毫米;③經B超動態觀察膽囊息肉體積的增長速度較快;④合併有膽囊結石;⑤合併有較重的慢性膽囊炎(其症狀符合B超檢查的結果)。

提醒大家,身體任何地方的疼痛都是一種疾病的暗示,不要去忽視它,也不要去忍耐,對身體負責才是對事業的負責!也祝張一山早日康復!

這是小和的第十篇文章,歡迎關注我們的狀態更新哦!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