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前曾經慘敗,俄羅斯為何重返阿富汗?

2019年是蘇阿戰爭40週年。1979年,蘇聯入侵阿富汗無疑是近代國際史上極為重大的轉折點,它終結了70年代美蘇相對緩和的關係,並引發新一輪的激烈對抗。蘇聯以為可以在一個月內終結戰爭,最後卻延續了十年。蘇聯為此付出了慘痛代價。據蘇聯報告,蘇聯在阿富汗戰爭期間共花費了600億盧布,近5萬蘇軍戰死沙場,傷病人數近10萬。如此沉重的代價,也被認為是導致日後蘇聯瓦解、冷戰終結的重要原因之一。

1979年的蘇聯,擴張氣焰異常高漲,為了向印度洋擴張,控制石油的運輸路線,急需在中東、中亞找一個立足點,阿富汗正是合適的地點。如果蘇聯能夠控制阿富汗,往西可以面向伊朗,往東可以進入南亞,與美國的冷戰可以佔得先機。阿富汗本身民族派系複雜,如果當地局勢稍有動盪,對蘇聯得印度洋計劃都會帶來致命的打擊。

40年前曾經慘敗,俄羅斯為何重返阿富汗?

1979年對阿富汗來說是具有標誌性意義的一年,親西方派領導人阿明通過政變上臺,他致力於改善與歐洲國家及美國的關係,蘇聯對他視如眼中釘。同年,蘇聯暗殺阿明,並扶植巴布拉克·卡爾邁勒執政。但是,親西方的趨勢已不可逆轉,反政府軍日漸壯大,卡爾邁勒的政權岌岌可危。1979年12月,蘇聯以“應阿富汗人民請求,幫助阿富汗抗擊外來侵略者”為由,悍然出兵阿富汗

1968年的布拉格之春,捷克18萬大軍不戰而降。蘇聯上下以為阿富汗戰爭如出一轍,不出一個月就可以終結戰爭。事實證明,蘇聯過於高估自己。由於美國給反政府軍提供了大量的武器,蘇聯在裝備上沒有任何優勢。而且,阿富汗民眾反對繼續走蘇聯模式,認為蘇聯的發展模式與阿富汗格格不入。對蘇聯的牴觸情緒讓蘇聯軍隊寸步難行,蘇聯扶植的卡爾邁勒政權也無法贏得人民的信任。

40年前曾經慘敗,俄羅斯為何重返阿富汗?

當時的蘇聯內部缺乏效率,勃列日涅夫上任後,專制更加嚴重。蘇聯當時的決策往往是一批缺乏務實經驗的人來做出,嚴重打擊了軍隊的積極性。而且,蘇聯高層認為阿富汗只是中亞地區的一個國家,離真正的石油生命線還有遙遠的一段路程,國際社會不會對蘇聯的行為過於敏感。

事實證明,蘇聯只是一廂情願。從1980年開始的聯合國大會,每年都會通過要求蘇聯從阿富汗撤軍的決議。聯合國大會認為,蘇聯謀求對石油的控制權,悍然發動戰爭,這是對一個國家的侵略。西方社會對蘇聯全面譴責,而新興大國當時也認為阿富汗問題是兩國關係的障礙。

40年前曾經慘敗,俄羅斯為何重返阿富汗?

阿富汗地形複雜,反政府軍利用游擊戰將蘇聯軍隊折磨得精疲力竭、士氣低落。同時,隨著一具具棺材從戰場上運回,蘇聯社會集體陷入極度的消極感,對戰爭心生不滿。鉅額的戰爭支出也給社會經濟帶來了巨大的壓力,每年接近60億盧布浪費在阿富汗戰爭中,這些支出本來應該用戶振作下滑的蘇聯經濟和改善民生。1984年,蘇聯民調顯示,已有6成民眾認為應該從阿富汗戰爭撤軍,而且上層也已厭戰。

面對國際社會的譴責和民眾的厭戰,蘇聯內外交困。1986年,一直強硬拒絕聯合國調停得蘇聯態度軟化。1988年,美國、蘇聯、阿富汗、巴基斯坦簽訂停火協議。1989年,蘇聯宣佈從阿富汗撤軍,這場侵略戰爭以蘇聯的戰敗結束。但是,一萬蘇聯士兵的生命卻永遠的留在了這片土地上,而阿富汗方面有130萬人死亡,造成的難民數量更是數以百萬計。

40年前曾經慘敗,俄羅斯為何重返阿富汗?

蘇聯的撤軍並沒有改變阿富汗混亂的局面,各軍事勢力衝突不斷,蘇聯重新扶植的納吉布拉政權也無法解決蘇聯留下的這些問題。自顧不暇的蘇聯也正面臨解體的困擾,對阿富汗的局面無能為力。

1992年,阿富汗伊斯蘭國上臺,與俄羅斯關係緊密。1996年,塔利班將阿富汗伊斯蘭國趕下臺,建立阿富汗伊斯蘭酋長國登上歷史舞臺。塔利班成立之初的目標就是反對蘇聯入侵阿富汗,所以塔利班對俄羅斯是長期的敵視態度。塔利班政權支持車臣武裝分子,這讓阿富汗和俄羅斯的關係陷入僵局。與當年美國的做法一致,俄羅斯也對反對塔利班的武裝提供了大量武器用於對抗塔利班政權。

40年前曾經慘敗,俄羅斯為何重返阿富汗?

2000年,偶像總統上臺,俄羅斯經濟隨著石油價格的走高,逐漸走出經濟困局。經濟復甦的俄羅斯開始有經歷將目標再次轉往中東。與蘇聯的政策不同,偶像總統的政策趨向緩和,他與阿富汗積極建立友好關係,對阿富汗進行經濟軍事援助,並且幫助阿富汗對付極端主義組織。

長期遭受美國打擊的塔利班,在2001年發動了震撼世界的911事件。阿富汗又迎來了一次阿富汗戰爭,只是,這次的主角換成了美國。順利擊敗塔利班和本拉登的美國並沒有從阿富汗立刻撤軍,反而兵力越來越多。俄羅斯開始擔憂,擔心辛辛苦苦很多年建立的親俄勢力會有所反覆。

40年前曾經慘敗,俄羅斯為何重返阿富汗?

其實,與美國在中亞建立軍事基地相比,俄羅斯更加擔心的是美國主導修建的石油管道。這條管道一旦建成,將直接打通中亞、中東和歐洲的石油天然氣路線,歐洲對俄羅斯的依賴就會降低,地緣政治將會有更多的不確定性。

同時,俄羅斯正在不斷地加強與阿富汗的友好關係,經過經濟援助、免除債務、提供軍事幫助等措施獲得了阿富汗公共設施建設的優先權,兩國經貿總額逐步提升。在親俄的北方聯盟上臺掌權後,俄阿關係進入了蜜月期

40年前曾經慘敗,俄羅斯為何重返阿富汗?

2014年,美國從阿富汗逐步撤軍,俄羅斯也表達會支持阿富汗政權的獨立性並且幫助阿富汗打擊極端主義組織。

從蘇聯入侵式的暴力干涉阿富汗的政權到俄羅斯和阿富汗建立地區性友好關係,兩種方式雖有差異,但是俄羅斯在阿富汗的影響一直存在。可以說在40年後的今天,俄羅斯重返阿富汗的目標已經達到。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