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磨一劍!

《復聯4》上映一個月,堪稱完美收官。

在全球斬獲了26億美金的票房,直接撞沉了《泰坦尼克號》,位居影史票房總榜第二位,離《阿凡達》的27億票房記錄,僅僅一小步之遙!

然而擔憂,也如約而至........

漫威接下來將是另一段輝煌,還是漫長的中年危機?

整整10年,僅一步之遙,為什麼《復聯4》無法超越《阿凡達》

這個問題,只能等待時間去給予答案!

我們都知道,沒有誰能夠永遠站在巔峰,即使“電影之神”詹姆斯·卡梅隆也不行。

恰好今年是《阿凡達》上映10週年,看著《復聯4》登上亞軍的前一天。

卡神一點也不慌,還特地告訴了觀眾一個“好消息”

“萬眾期待的《阿凡達2》又跳票了,其他的續集也依次往後順延。”

“鴿王”的稱號,果然名副其實!

整整10年,僅一步之遙,為什麼《復聯4》無法超越《阿凡達》

其實,這已經不是卡神第一次放觀眾的鴿子!

早在2015年,卡神發消息說:

“原定於2016年上映的《阿凡達2》,由於劇本原因需推遲一年在上映”

緊接著,好不容易熬到2017年,卡神這邊又要去“爬山”,對天發誓2018年上映。

結果到了2018年的尾聲,卡神又毫不猶豫地告訴觀眾,希望在給兩年時間緩緩。

最後,迪士尼最新的上映計劃變成了這樣:

《阿凡達2》2021年12月

《阿凡達3》2023年12月

《阿凡達4》2025年12月

《阿凡達5》2027年12月

整整10年,僅一步之遙,為什麼《復聯4》無法超越《阿凡達》

難道,《阿凡達》真的要邁入有生之年系列.......

聽到這個消息,網友們的內心雖然毫無波瀾,但還是有點絕望:

“如圖所示,這是2052年,聽到《阿凡達2》延期的我!”

不過明知道被忽悠,也沒有太多辦法,只能默默地原諒卡神......

畢竟影史第一神作,即使被騙無數次,觀眾依舊會為它買賬:

整整10年,僅一步之遙,為什麼《復聯4》無法超越《阿凡達》

《阿凡達》丨Avatar

首先,我不能簡單的用一部“商業大片”,來衡量它的價值!

毫無疑問,卡梅隆提前拍了一部未來的科幻電影!

《阿凡達》的問世,引領3DIMAX、全CG動態捕捉等技術發生了全面革新。

人們的觀影習慣也隨之改變!

在此之前,很少會有“一票難求”的現象。

對於很多觀眾來說,《阿凡達》顯然是嚴格意義上的第一部3DIMAX電影。

即使相比如日中天的《復聯4》,《阿凡達》也有過之而無不及。

整整10年,僅一步之遙,為什麼《復聯4》無法超越《阿凡達》

從潘多拉星球的語言文化,到未知的動植物,再到人類科技的發展。

即使放在今天,依然很少會有人能夠完全讀懂《阿凡達》的世界觀。

可見,這部電影用藝術成就了商業夢想,同時又返璞歸真迴歸藝術。

其實早在1995年,卡梅隆就開始寫劇本。但是以當時的技術,根本無法完成拍攝。

所以直到2005年,才正式開始動工。

不得不說,又是一部十年磨一劍的神作!

整整10年,僅一步之遙,為什麼《復聯4》無法超越《阿凡達》

不過有觀眾認為,商業大片就是用特效去討好觀眾。

但是這個觀點,放在《阿凡達》身上,顯然不能說明它的嚴謹

事實上,只要電影存在一點不盡人意的地方,就會被觀眾無限的放大,最後淪為爛片。

為此,卡梅隆跑遍世界各地廣納賢才。

請來了世界頂尖植物學家、動物學家、語言學家、地理學家,天文學家.......

共同打造了一個全新的未知世界——潘多拉星球

整整10年,僅一步之遙,為什麼《復聯4》無法超越《阿凡達》

與其說卡梅隆在拍科幻電影,還不如說他在為觀眾造夢

在語言文化方面,設計出了獨有的納威語,以及專業的詞彙和字體。

在生物構造方面,創造了幾十種特有生物,還為之匹配了生理系統。

在外星地貌方面,團隊特地跑到黃山、張家界等世界各地,進行實地考擦。

在動態捕捉方面,專門請來了專業的動物表演師,模擬外星人的動作。

大到故事的框架結構,小到數以萬計的細節,直接創造了一個極其真實的潘多拉世界。

整整10年,僅一步之遙,為什麼《復聯4》無法超越《阿凡達》

每一位觀眾,都能從中找到似曾相識的影子.......

而這一切都有跡可循,是實打實在地球上現實存在的事物!

這是卡梅隆在拍攝《阿凡達》的期間,對於科幻元素的要求。

在結束《泰坦尼克號》拍攝後,卡梅隆當過很長一段時間的探險家。

不僅走訪了世界各地,還探索了許多被人忽視的奇妙世界。

最後得出了一個結論:《阿凡達》的故事一定要美!

整整10年,僅一步之遙,為什麼《復聯4》無法超越《阿凡達》

美到什麼程度?

那就是觀眾有一種希望融入其中的想法,簡單來說就是代入感

以往的外星人,有的像爬行動物,有的長得很奇葩、還有的看起來十分恐怖。

很明顯,這不是卡梅隆想要的結果。

愛情故事的主角不夠美觀,那麼對於觀眾來說,就不會那麼印象深刻。

最後,卡梅隆將零零散散的想法聯繫在一起,基本上完成對於《阿凡達》的構思雛形。

整整10年,僅一步之遙,為什麼《復聯4》無法超越《阿凡達》

然而這些只是前期的準備工作,其實後期拍攝涉及到的技術更加複雜。

演員佐伊·索爾達娜(卡魔拉)每天都要進行肢體和形體訓練,甚至學會了射箭和騎馬。

雖然《指環王》已經採用了CG動態捕捉技術,但是《阿凡達》在原有的基礎上,首次實現了臉部CG捕捉技術,甚至一些細微的表情都能精準捕捉到。

整整10年,僅一步之遙,為什麼《復聯4》無法超越《阿凡達》

除此之外,《阿凡達》團隊還採用了一種全新的拍攝技術——協同攝像系統

顧名思義,導演卡梅隆開創了3D攝像機和2D攝像機,以及虛擬攝像機相結合的拍攝模式。

攝影師團隊能夠一邊拍攝3D畫面,一邊利用虛擬攝像機將場景投射到監視器上,而監視器經過CG技術處理,直接模擬出真實的電影人物和環境。

整整10年,僅一步之遙,為什麼《復聯4》無法超越《阿凡達》

這項技術類似於如今的VR眼鏡,直接投射具有立體感的畫面!

這樣一來,不盡省去了以往不少的環節,而且幕後製作團隊選擇性更多,即使在狹窄的空間裡,也能進行3D拍攝。

如今很多特效大片,基本上都採用了這種模式,可能技術會更加先進一點。

不管特效多麼驚人,它最終的目的是為了服務故事。

整整10年,僅一步之遙,為什麼《復聯4》無法超越《阿凡達》

老實說,其實《阿凡達》故事的原型,就是地球的往事

在15世紀末期,哥倫布發現了美洲大陸,不久便給這片土地帶來了如噩夢般的災難。

殖民者蜂擁而入,奴役當地的土著人民,瘋狂地掠奪資源。

當然,有人奮起反抗過,但他們拿的卻是弓箭和長矛,而敵人用的卻是火藥。

這樣一看,跟潘多拉星球的故事如出一轍,只不過結局完全不一樣!

整整10年,僅一步之遙,為什麼《復聯4》無法超越《阿凡達》

有些觀眾可能會認為,《阿凡達》的故事太過於俗套,內涵極其的空洞

“男主角良心發現,加入弱勢的一方,獲得神靈的祝福,成功打敗了敵人”

這種簡單的故事劇情,在很多電影裡都很常見。

但是.......

往往通俗易懂的故事,最容易引起觀眾的共鳴!

更何況,《阿凡達》的故事遠不止於此。

整整10年,僅一步之遙,為什麼《復聯4》無法超越《阿凡達》

在電影開頭短短的三分鐘,導演卡梅隆為我們展現了地球未來的模樣。

城市擁擠、人口過剩、資源短缺......

典型的賽博朋克!

隨時可見地虛擬大屏幕,投射出人與人之間充滿了冷漠。

很顯然,生活的地球遭受了嚴重的汙染,每個人都有患有“疾病”.....

這也為之後在潘多拉星球的掠奪埋下了伏筆!

整整10年,僅一步之遙,為什麼《復聯4》無法超越《阿凡達》

我們的男主雙腿殘疾,從一開始便失去了一半的主角光環。

從死氣沉沉的地球,來到令人嚮往的潘多拉星。

他看到不是這裡有多麼豐厚的資源,而是曾經地球的影子.......

地球和潘多拉星球的對比,更像是人類與大自然的對立!

整整10年,僅一步之遙,為什麼《復聯4》無法超越《阿凡達》

假如人類獲得了最終的勝利,可能洋溢著無限生機的大自然,也會從潘多拉星球上消失。

在無盡的貪婪下,人類一次又一次把自己逼上了絕路!

最終,他選擇了“背叛”,付出了眾叛親離的代價,成為了被人唾棄的英雄。

但至少,他拯救了這個世界,保護了潘朵拉上最後的“地球”

整整10年,僅一步之遙,為什麼《復聯4》無法超越《阿凡達》

電影的結尾,男主成為納美人,其實是一種影射

如果你想要獲得重生,首先要真正地認清自己........

本來《阿凡達》用來娛樂是夠了的,但偏偏,詹姆斯·卡梅隆想的更多。

僅僅用一部科幻片,就改變了整個電影世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