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施坦因如何爭奪東線指揮權?為何被解職後不再過問軍事,不出山'

阿道夫·希特勒 蘇聯 朱可夫 武器 白楊樹下談歷史 2019-08-19
"

1943年,朱可夫在庫爾斯克突出部戰役中,依託大縱深防禦戰術,成功的阻止了德軍試圖抄其後路,並全殲其主力的企圖。雖然損失慘重,但在戰略上贏得了主動權,德軍再也不力發動有效的攻勢了。

“堡壘”計劃被迫停止,雙方又回到了一年前的態勢。讓曼施坦因擔憂的是,蘇聯強大的戰爭潛力,可以及時彌補損失的兵力和武器裝備。而遠離大後方的德軍補給愈發困難,尤其是大量的老兵、中下級軍官陣亡,戰鬥力已大不如以前了。

"

1943年,朱可夫在庫爾斯克突出部戰役中,依託大縱深防禦戰術,成功的阻止了德軍試圖抄其後路,並全殲其主力的企圖。雖然損失慘重,但在戰略上贏得了主動權,德軍再也不力發動有效的攻勢了。

“堡壘”計劃被迫停止,雙方又回到了一年前的態勢。讓曼施坦因擔憂的是,蘇聯強大的戰爭潛力,可以及時彌補損失的兵力和武器裝備。而遠離大後方的德軍補給愈發困難,尤其是大量的老兵、中下級軍官陣亡,戰鬥力已大不如以前了。

曼施坦因如何爭奪東線指揮權?為何被解職後不再過問軍事,不出山

更加雪上加霜的是,希特勒的瞎指揮。

作為一名職業軍人,他並沒有因為兵力和裝備的不足而驚慌失措,他現在所要做的就是如何在指揮上少犯錯誤。然而,在整體形勢處於被動的情況下,讓他可迴旋的空間並不大,只能見招拆招。但希特勒的瞎指揮卻讓他頭疼不已。

首先,自認為是軍事天才的希特勒,憑著意氣用事,隨意變更計劃,改變攻擊路線,常常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起初,德軍實力強,齊裝滿員的,他的瞎折騰倒還有些效果,但現在德軍明顯處於劣勢,再任由他胡來,後果不堪設想。

"

1943年,朱可夫在庫爾斯克突出部戰役中,依託大縱深防禦戰術,成功的阻止了德軍試圖抄其後路,並全殲其主力的企圖。雖然損失慘重,但在戰略上贏得了主動權,德軍再也不力發動有效的攻勢了。

“堡壘”計劃被迫停止,雙方又回到了一年前的態勢。讓曼施坦因擔憂的是,蘇聯強大的戰爭潛力,可以及時彌補損失的兵力和武器裝備。而遠離大後方的德軍補給愈發困難,尤其是大量的老兵、中下級軍官陣亡,戰鬥力已大不如以前了。

曼施坦因如何爭奪東線指揮權?為何被解職後不再過問軍事,不出山

更加雪上加霜的是,希特勒的瞎指揮。

作為一名職業軍人,他並沒有因為兵力和裝備的不足而驚慌失措,他現在所要做的就是如何在指揮上少犯錯誤。然而,在整體形勢處於被動的情況下,讓他可迴旋的空間並不大,只能見招拆招。但希特勒的瞎指揮卻讓他頭疼不已。

首先,自認為是軍事天才的希特勒,憑著意氣用事,隨意變更計劃,改變攻擊路線,常常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起初,德軍實力強,齊裝滿員的,他的瞎折騰倒還有些效果,但現在德軍明顯處於劣勢,再任由他胡來,後果不堪設想。

曼施坦因如何爭奪東線指揮權?為何被解職後不再過問軍事,不出山

其次,最基本的軍事素養是要根據客觀實際對待問題,實力強時如何打,實力弱時如何打,冷靜分析雙方的優勢所在,制定可行的行動方案。而這位“天才”卻習慣於想當然的處理問題,更不會聽將領們的建議。

更讓他無法忍受的是,“堡壘”計劃失敗後,蘇軍似乎並不滿足短暫的勝利,反而在多個方向上展開反攻。從整個態勢上,對其南方集團軍群有圍殲的動向,他要做的就是避免防線被對手大範圍突破,從而形成被分割包圍的局面。

但是,這位“天才”不顧防線穩定,命令南方集團軍群進行反突擊,這樣的做法無疑是羊入虎口,以卵擊石。為此,他制定了一個先穩定防線,再擇機反攻的計劃,但遭到了拒絕。作為一名軍事主官常常受制於人,換做誰都會憤怒的。

"

1943年,朱可夫在庫爾斯克突出部戰役中,依託大縱深防禦戰術,成功的阻止了德軍試圖抄其後路,並全殲其主力的企圖。雖然損失慘重,但在戰略上贏得了主動權,德軍再也不力發動有效的攻勢了。

“堡壘”計劃被迫停止,雙方又回到了一年前的態勢。讓曼施坦因擔憂的是,蘇聯強大的戰爭潛力,可以及時彌補損失的兵力和武器裝備。而遠離大後方的德軍補給愈發困難,尤其是大量的老兵、中下級軍官陣亡,戰鬥力已大不如以前了。

曼施坦因如何爭奪東線指揮權?為何被解職後不再過問軍事,不出山

更加雪上加霜的是,希特勒的瞎指揮。

作為一名職業軍人,他並沒有因為兵力和裝備的不足而驚慌失措,他現在所要做的就是如何在指揮上少犯錯誤。然而,在整體形勢處於被動的情況下,讓他可迴旋的空間並不大,只能見招拆招。但希特勒的瞎指揮卻讓他頭疼不已。

首先,自認為是軍事天才的希特勒,憑著意氣用事,隨意變更計劃,改變攻擊路線,常常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起初,德軍實力強,齊裝滿員的,他的瞎折騰倒還有些效果,但現在德軍明顯處於劣勢,再任由他胡來,後果不堪設想。

曼施坦因如何爭奪東線指揮權?為何被解職後不再過問軍事,不出山

其次,最基本的軍事素養是要根據客觀實際對待問題,實力強時如何打,實力弱時如何打,冷靜分析雙方的優勢所在,制定可行的行動方案。而這位“天才”卻習慣於想當然的處理問題,更不會聽將領們的建議。

更讓他無法忍受的是,“堡壘”計劃失敗後,蘇軍似乎並不滿足短暫的勝利,反而在多個方向上展開反攻。從整個態勢上,對其南方集團軍群有圍殲的動向,他要做的就是避免防線被對手大範圍突破,從而形成被分割包圍的局面。

但是,這位“天才”不顧防線穩定,命令南方集團軍群進行反突擊,這樣的做法無疑是羊入虎口,以卵擊石。為此,他制定了一個先穩定防線,再擇機反攻的計劃,但遭到了拒絕。作為一名軍事主官常常受制於人,換做誰都會憤怒的。

曼施坦因如何爭奪東線指揮權?為何被解職後不再過問軍事,不出山

終於,兩人的戰略分歧公開化了。

在曼施泰因看來,蘇方的戰略進攻即將開始,實力不濟的德軍應該收縮防線,加強防禦縱深。於是,他一方面要求將重心放在南方,一方面又要求賦予他靈活自主的指揮權,確保自己的戰術決心順利進行,但“軍事天才”豈肯輕易放手。

"

1943年,朱可夫在庫爾斯克突出部戰役中,依託大縱深防禦戰術,成功的阻止了德軍試圖抄其後路,並全殲其主力的企圖。雖然損失慘重,但在戰略上贏得了主動權,德軍再也不力發動有效的攻勢了。

“堡壘”計劃被迫停止,雙方又回到了一年前的態勢。讓曼施坦因擔憂的是,蘇聯強大的戰爭潛力,可以及時彌補損失的兵力和武器裝備。而遠離大後方的德軍補給愈發困難,尤其是大量的老兵、中下級軍官陣亡,戰鬥力已大不如以前了。

曼施坦因如何爭奪東線指揮權?為何被解職後不再過問軍事,不出山

更加雪上加霜的是,希特勒的瞎指揮。

作為一名職業軍人,他並沒有因為兵力和裝備的不足而驚慌失措,他現在所要做的就是如何在指揮上少犯錯誤。然而,在整體形勢處於被動的情況下,讓他可迴旋的空間並不大,只能見招拆招。但希特勒的瞎指揮卻讓他頭疼不已。

首先,自認為是軍事天才的希特勒,憑著意氣用事,隨意變更計劃,改變攻擊路線,常常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起初,德軍實力強,齊裝滿員的,他的瞎折騰倒還有些效果,但現在德軍明顯處於劣勢,再任由他胡來,後果不堪設想。

曼施坦因如何爭奪東線指揮權?為何被解職後不再過問軍事,不出山

其次,最基本的軍事素養是要根據客觀實際對待問題,實力強時如何打,實力弱時如何打,冷靜分析雙方的優勢所在,制定可行的行動方案。而這位“天才”卻習慣於想當然的處理問題,更不會聽將領們的建議。

更讓他無法忍受的是,“堡壘”計劃失敗後,蘇軍似乎並不滿足短暫的勝利,反而在多個方向上展開反攻。從整個態勢上,對其南方集團軍群有圍殲的動向,他要做的就是避免防線被對手大範圍突破,從而形成被分割包圍的局面。

但是,這位“天才”不顧防線穩定,命令南方集團軍群進行反突擊,這樣的做法無疑是羊入虎口,以卵擊石。為此,他制定了一個先穩定防線,再擇機反攻的計劃,但遭到了拒絕。作為一名軍事主官常常受制於人,換做誰都會憤怒的。

曼施坦因如何爭奪東線指揮權?為何被解職後不再過問軍事,不出山

終於,兩人的戰略分歧公開化了。

在曼施泰因看來,蘇方的戰略進攻即將開始,實力不濟的德軍應該收縮防線,加強防禦縱深。於是,他一方面要求將重心放在南方,一方面又要求賦予他靈活自主的指揮權,確保自己的戰術決心順利進行,但“軍事天才”豈肯輕易放手。

曼施坦因如何爭奪東線指揮權?為何被解職後不再過問軍事,不出山

當內行遇到外行領導時,往往在惱怒之極的情況下以辭職表達不滿。曼施泰因也不例外,他聲稱如果再繼續幹預部隊的指揮,他將辭去司令一職。這一招果然奏效,他也終於以少勝多,全殲進攻其左翼的蘇軍,將防線穩定了下來。

但是,進攻勢頭強勁的蘇軍顯然不願給對方任何喘息的機會,主力前鋒已達哈爾科夫城下。準備放棄時,“天才”又一次干預,要求死守該城。沒辦法,“官大一級壓死人”,他試圖扭轉戰局,但苦守20多天後被迫撤退。

"

1943年,朱可夫在庫爾斯克突出部戰役中,依託大縱深防禦戰術,成功的阻止了德軍試圖抄其後路,並全殲其主力的企圖。雖然損失慘重,但在戰略上贏得了主動權,德軍再也不力發動有效的攻勢了。

“堡壘”計劃被迫停止,雙方又回到了一年前的態勢。讓曼施坦因擔憂的是,蘇聯強大的戰爭潛力,可以及時彌補損失的兵力和武器裝備。而遠離大後方的德軍補給愈發困難,尤其是大量的老兵、中下級軍官陣亡,戰鬥力已大不如以前了。

曼施坦因如何爭奪東線指揮權?為何被解職後不再過問軍事,不出山

更加雪上加霜的是,希特勒的瞎指揮。

作為一名職業軍人,他並沒有因為兵力和裝備的不足而驚慌失措,他現在所要做的就是如何在指揮上少犯錯誤。然而,在整體形勢處於被動的情況下,讓他可迴旋的空間並不大,只能見招拆招。但希特勒的瞎指揮卻讓他頭疼不已。

首先,自認為是軍事天才的希特勒,憑著意氣用事,隨意變更計劃,改變攻擊路線,常常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起初,德軍實力強,齊裝滿員的,他的瞎折騰倒還有些效果,但現在德軍明顯處於劣勢,再任由他胡來,後果不堪設想。

曼施坦因如何爭奪東線指揮權?為何被解職後不再過問軍事,不出山

其次,最基本的軍事素養是要根據客觀實際對待問題,實力強時如何打,實力弱時如何打,冷靜分析雙方的優勢所在,制定可行的行動方案。而這位“天才”卻習慣於想當然的處理問題,更不會聽將領們的建議。

更讓他無法忍受的是,“堡壘”計劃失敗後,蘇軍似乎並不滿足短暫的勝利,反而在多個方向上展開反攻。從整個態勢上,對其南方集團軍群有圍殲的動向,他要做的就是避免防線被對手大範圍突破,從而形成被分割包圍的局面。

但是,這位“天才”不顧防線穩定,命令南方集團軍群進行反突擊,這樣的做法無疑是羊入虎口,以卵擊石。為此,他制定了一個先穩定防線,再擇機反攻的計劃,但遭到了拒絕。作為一名軍事主官常常受制於人,換做誰都會憤怒的。

曼施坦因如何爭奪東線指揮權?為何被解職後不再過問軍事,不出山

終於,兩人的戰略分歧公開化了。

在曼施泰因看來,蘇方的戰略進攻即將開始,實力不濟的德軍應該收縮防線,加強防禦縱深。於是,他一方面要求將重心放在南方,一方面又要求賦予他靈活自主的指揮權,確保自己的戰術決心順利進行,但“軍事天才”豈肯輕易放手。

曼施坦因如何爭奪東線指揮權?為何被解職後不再過問軍事,不出山

當內行遇到外行領導時,往往在惱怒之極的情況下以辭職表達不滿。曼施泰因也不例外,他聲稱如果再繼續幹預部隊的指揮,他將辭去司令一職。這一招果然奏效,他也終於以少勝多,全殲進攻其左翼的蘇軍,將防線穩定了下來。

但是,進攻勢頭強勁的蘇軍顯然不願給對方任何喘息的機會,主力前鋒已達哈爾科夫城下。準備放棄時,“天才”又一次干預,要求死守該城。沒辦法,“官大一級壓死人”,他試圖扭轉戰局,但苦守20多天後被迫撤退。

曼施坦因如何爭奪東線指揮權?為何被解職後不再過問軍事,不出山

這一次,南方集團軍群遭到了重創,許多師級單位被打殘,好一點的部隊也損失了50%。“軍事天才”也看著過意不去了,在十分困難的情況下為他們補充了10個師的兵力。可意外的是,他們的防線也增加了100多公里。

哭笑不得的曼施坦因,徹底爆發了。他再次“叫板”,這麼漫長的防線以現有的兵力根本無法防守,要麼多派兵,要麼允許他的集團軍群后撤,縮短防線。此時的希特勒也沒有多少底氣,他一邊強調德軍面前的優勢,一邊允許他擇機行動。

"

1943年,朱可夫在庫爾斯克突出部戰役中,依託大縱深防禦戰術,成功的阻止了德軍試圖抄其後路,並全殲其主力的企圖。雖然損失慘重,但在戰略上贏得了主動權,德軍再也不力發動有效的攻勢了。

“堡壘”計劃被迫停止,雙方又回到了一年前的態勢。讓曼施坦因擔憂的是,蘇聯強大的戰爭潛力,可以及時彌補損失的兵力和武器裝備。而遠離大後方的德軍補給愈發困難,尤其是大量的老兵、中下級軍官陣亡,戰鬥力已大不如以前了。

曼施坦因如何爭奪東線指揮權?為何被解職後不再過問軍事,不出山

更加雪上加霜的是,希特勒的瞎指揮。

作為一名職業軍人,他並沒有因為兵力和裝備的不足而驚慌失措,他現在所要做的就是如何在指揮上少犯錯誤。然而,在整體形勢處於被動的情況下,讓他可迴旋的空間並不大,只能見招拆招。但希特勒的瞎指揮卻讓他頭疼不已。

首先,自認為是軍事天才的希特勒,憑著意氣用事,隨意變更計劃,改變攻擊路線,常常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起初,德軍實力強,齊裝滿員的,他的瞎折騰倒還有些效果,但現在德軍明顯處於劣勢,再任由他胡來,後果不堪設想。

曼施坦因如何爭奪東線指揮權?為何被解職後不再過問軍事,不出山

其次,最基本的軍事素養是要根據客觀實際對待問題,實力強時如何打,實力弱時如何打,冷靜分析雙方的優勢所在,制定可行的行動方案。而這位“天才”卻習慣於想當然的處理問題,更不會聽將領們的建議。

更讓他無法忍受的是,“堡壘”計劃失敗後,蘇軍似乎並不滿足短暫的勝利,反而在多個方向上展開反攻。從整個態勢上,對其南方集團軍群有圍殲的動向,他要做的就是避免防線被對手大範圍突破,從而形成被分割包圍的局面。

但是,這位“天才”不顧防線穩定,命令南方集團軍群進行反突擊,這樣的做法無疑是羊入虎口,以卵擊石。為此,他制定了一個先穩定防線,再擇機反攻的計劃,但遭到了拒絕。作為一名軍事主官常常受制於人,換做誰都會憤怒的。

曼施坦因如何爭奪東線指揮權?為何被解職後不再過問軍事,不出山

終於,兩人的戰略分歧公開化了。

在曼施泰因看來,蘇方的戰略進攻即將開始,實力不濟的德軍應該收縮防線,加強防禦縱深。於是,他一方面要求將重心放在南方,一方面又要求賦予他靈活自主的指揮權,確保自己的戰術決心順利進行,但“軍事天才”豈肯輕易放手。

曼施坦因如何爭奪東線指揮權?為何被解職後不再過問軍事,不出山

當內行遇到外行領導時,往往在惱怒之極的情況下以辭職表達不滿。曼施泰因也不例外,他聲稱如果再繼續幹預部隊的指揮,他將辭去司令一職。這一招果然奏效,他也終於以少勝多,全殲進攻其左翼的蘇軍,將防線穩定了下來。

但是,進攻勢頭強勁的蘇軍顯然不願給對方任何喘息的機會,主力前鋒已達哈爾科夫城下。準備放棄時,“天才”又一次干預,要求死守該城。沒辦法,“官大一級壓死人”,他試圖扭轉戰局,但苦守20多天後被迫撤退。

曼施坦因如何爭奪東線指揮權?為何被解職後不再過問軍事,不出山

這一次,南方集團軍群遭到了重創,許多師級單位被打殘,好一點的部隊也損失了50%。“軍事天才”也看著過意不去了,在十分困難的情況下為他們補充了10個師的兵力。可意外的是,他們的防線也增加了100多公里。

哭笑不得的曼施坦因,徹底爆發了。他再次“叫板”,這麼漫長的防線以現有的兵力根本無法防守,要麼多派兵,要麼允許他的集團軍群后撤,縮短防線。此時的希特勒也沒有多少底氣,他一邊強調德軍面前的優勢,一邊允許他擇機行動。

曼施坦因如何爭奪東線指揮權?為何被解職後不再過問軍事,不出山

久違的行動自由權,此時也無力組織反攻了。唯一能做的就是撤退,他要利用這僅有的權利保住部隊的實力,殲滅蘇軍已經退居第二位了。德軍不斷的撤退,也徹底地激怒了希特勒,他對曼施坦因的做法越來越不耐煩起來。

終於,在一次總部會議上,兩人徹底爆發了公開的爭論。他們圍繞著撤與不撤爭論不休,當其提到指揮權的時候,希特勒咆哮道:“將帥們連我的命令都不聽,你指望他們會服從你嗎?”

"

1943年,朱可夫在庫爾斯克突出部戰役中,依託大縱深防禦戰術,成功的阻止了德軍試圖抄其後路,並全殲其主力的企圖。雖然損失慘重,但在戰略上贏得了主動權,德軍再也不力發動有效的攻勢了。

“堡壘”計劃被迫停止,雙方又回到了一年前的態勢。讓曼施坦因擔憂的是,蘇聯強大的戰爭潛力,可以及時彌補損失的兵力和武器裝備。而遠離大後方的德軍補給愈發困難,尤其是大量的老兵、中下級軍官陣亡,戰鬥力已大不如以前了。

曼施坦因如何爭奪東線指揮權?為何被解職後不再過問軍事,不出山

更加雪上加霜的是,希特勒的瞎指揮。

作為一名職業軍人,他並沒有因為兵力和裝備的不足而驚慌失措,他現在所要做的就是如何在指揮上少犯錯誤。然而,在整體形勢處於被動的情況下,讓他可迴旋的空間並不大,只能見招拆招。但希特勒的瞎指揮卻讓他頭疼不已。

首先,自認為是軍事天才的希特勒,憑著意氣用事,隨意變更計劃,改變攻擊路線,常常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起初,德軍實力強,齊裝滿員的,他的瞎折騰倒還有些效果,但現在德軍明顯處於劣勢,再任由他胡來,後果不堪設想。

曼施坦因如何爭奪東線指揮權?為何被解職後不再過問軍事,不出山

其次,最基本的軍事素養是要根據客觀實際對待問題,實力強時如何打,實力弱時如何打,冷靜分析雙方的優勢所在,制定可行的行動方案。而這位“天才”卻習慣於想當然的處理問題,更不會聽將領們的建議。

更讓他無法忍受的是,“堡壘”計劃失敗後,蘇軍似乎並不滿足短暫的勝利,反而在多個方向上展開反攻。從整個態勢上,對其南方集團軍群有圍殲的動向,他要做的就是避免防線被對手大範圍突破,從而形成被分割包圍的局面。

但是,這位“天才”不顧防線穩定,命令南方集團軍群進行反突擊,這樣的做法無疑是羊入虎口,以卵擊石。為此,他制定了一個先穩定防線,再擇機反攻的計劃,但遭到了拒絕。作為一名軍事主官常常受制於人,換做誰都會憤怒的。

曼施坦因如何爭奪東線指揮權?為何被解職後不再過問軍事,不出山

終於,兩人的戰略分歧公開化了。

在曼施泰因看來,蘇方的戰略進攻即將開始,實力不濟的德軍應該收縮防線,加強防禦縱深。於是,他一方面要求將重心放在南方,一方面又要求賦予他靈活自主的指揮權,確保自己的戰術決心順利進行,但“軍事天才”豈肯輕易放手。

曼施坦因如何爭奪東線指揮權?為何被解職後不再過問軍事,不出山

當內行遇到外行領導時,往往在惱怒之極的情況下以辭職表達不滿。曼施泰因也不例外,他聲稱如果再繼續幹預部隊的指揮,他將辭去司令一職。這一招果然奏效,他也終於以少勝多,全殲進攻其左翼的蘇軍,將防線穩定了下來。

但是,進攻勢頭強勁的蘇軍顯然不願給對方任何喘息的機會,主力前鋒已達哈爾科夫城下。準備放棄時,“天才”又一次干預,要求死守該城。沒辦法,“官大一級壓死人”,他試圖扭轉戰局,但苦守20多天後被迫撤退。

曼施坦因如何爭奪東線指揮權?為何被解職後不再過問軍事,不出山

這一次,南方集團軍群遭到了重創,許多師級單位被打殘,好一點的部隊也損失了50%。“軍事天才”也看著過意不去了,在十分困難的情況下為他們補充了10個師的兵力。可意外的是,他們的防線也增加了100多公里。

哭笑不得的曼施坦因,徹底爆發了。他再次“叫板”,這麼漫長的防線以現有的兵力根本無法防守,要麼多派兵,要麼允許他的集團軍群后撤,縮短防線。此時的希特勒也沒有多少底氣,他一邊強調德軍面前的優勢,一邊允許他擇機行動。

曼施坦因如何爭奪東線指揮權?為何被解職後不再過問軍事,不出山

久違的行動自由權,此時也無力組織反攻了。唯一能做的就是撤退,他要利用這僅有的權利保住部隊的實力,殲滅蘇軍已經退居第二位了。德軍不斷的撤退,也徹底地激怒了希特勒,他對曼施坦因的做法越來越不耐煩起來。

終於,在一次總部會議上,兩人徹底爆發了公開的爭論。他們圍繞著撤與不撤爭論不休,當其提到指揮權的時候,希特勒咆哮道:“將帥們連我的命令都不聽,你指望他們會服從你嗎?”

曼施坦因如何爭奪東線指揮權?為何被解職後不再過問軍事,不出山

“我的命令都得到了認真執行”。這句話,頓時讓其無語,他此刻在想的是,儘快拿掉這個不聽話的人。說白了就是,寧可用聽話的庸才,也不用有脾氣有個性的將才。

但是要找一個合適的理由。

隨著蘇軍大縱深攻擊戰術的成熟,對反攻更加得心應手,無力反抗的曼施坦因只得下命令不停的撤退。在撤退中,德軍被大量的圍殲,接連的敗仗,“軍事天才”非但不檢討自己,卻認為這是撤換他的最好理由。

"

1943年,朱可夫在庫爾斯克突出部戰役中,依託大縱深防禦戰術,成功的阻止了德軍試圖抄其後路,並全殲其主力的企圖。雖然損失慘重,但在戰略上贏得了主動權,德軍再也不力發動有效的攻勢了。

“堡壘”計劃被迫停止,雙方又回到了一年前的態勢。讓曼施坦因擔憂的是,蘇聯強大的戰爭潛力,可以及時彌補損失的兵力和武器裝備。而遠離大後方的德軍補給愈發困難,尤其是大量的老兵、中下級軍官陣亡,戰鬥力已大不如以前了。

曼施坦因如何爭奪東線指揮權?為何被解職後不再過問軍事,不出山

更加雪上加霜的是,希特勒的瞎指揮。

作為一名職業軍人,他並沒有因為兵力和裝備的不足而驚慌失措,他現在所要做的就是如何在指揮上少犯錯誤。然而,在整體形勢處於被動的情況下,讓他可迴旋的空間並不大,只能見招拆招。但希特勒的瞎指揮卻讓他頭疼不已。

首先,自認為是軍事天才的希特勒,憑著意氣用事,隨意變更計劃,改變攻擊路線,常常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起初,德軍實力強,齊裝滿員的,他的瞎折騰倒還有些效果,但現在德軍明顯處於劣勢,再任由他胡來,後果不堪設想。

曼施坦因如何爭奪東線指揮權?為何被解職後不再過問軍事,不出山

其次,最基本的軍事素養是要根據客觀實際對待問題,實力強時如何打,實力弱時如何打,冷靜分析雙方的優勢所在,制定可行的行動方案。而這位“天才”卻習慣於想當然的處理問題,更不會聽將領們的建議。

更讓他無法忍受的是,“堡壘”計劃失敗後,蘇軍似乎並不滿足短暫的勝利,反而在多個方向上展開反攻。從整個態勢上,對其南方集團軍群有圍殲的動向,他要做的就是避免防線被對手大範圍突破,從而形成被分割包圍的局面。

但是,這位“天才”不顧防線穩定,命令南方集團軍群進行反突擊,這樣的做法無疑是羊入虎口,以卵擊石。為此,他制定了一個先穩定防線,再擇機反攻的計劃,但遭到了拒絕。作為一名軍事主官常常受制於人,換做誰都會憤怒的。

曼施坦因如何爭奪東線指揮權?為何被解職後不再過問軍事,不出山

終於,兩人的戰略分歧公開化了。

在曼施泰因看來,蘇方的戰略進攻即將開始,實力不濟的德軍應該收縮防線,加強防禦縱深。於是,他一方面要求將重心放在南方,一方面又要求賦予他靈活自主的指揮權,確保自己的戰術決心順利進行,但“軍事天才”豈肯輕易放手。

曼施坦因如何爭奪東線指揮權?為何被解職後不再過問軍事,不出山

當內行遇到外行領導時,往往在惱怒之極的情況下以辭職表達不滿。曼施泰因也不例外,他聲稱如果再繼續幹預部隊的指揮,他將辭去司令一職。這一招果然奏效,他也終於以少勝多,全殲進攻其左翼的蘇軍,將防線穩定了下來。

但是,進攻勢頭強勁的蘇軍顯然不願給對方任何喘息的機會,主力前鋒已達哈爾科夫城下。準備放棄時,“天才”又一次干預,要求死守該城。沒辦法,“官大一級壓死人”,他試圖扭轉戰局,但苦守20多天後被迫撤退。

曼施坦因如何爭奪東線指揮權?為何被解職後不再過問軍事,不出山

這一次,南方集團軍群遭到了重創,許多師級單位被打殘,好一點的部隊也損失了50%。“軍事天才”也看著過意不去了,在十分困難的情況下為他們補充了10個師的兵力。可意外的是,他們的防線也增加了100多公里。

哭笑不得的曼施坦因,徹底爆發了。他再次“叫板”,這麼漫長的防線以現有的兵力根本無法防守,要麼多派兵,要麼允許他的集團軍群后撤,縮短防線。此時的希特勒也沒有多少底氣,他一邊強調德軍面前的優勢,一邊允許他擇機行動。

曼施坦因如何爭奪東線指揮權?為何被解職後不再過問軍事,不出山

久違的行動自由權,此時也無力組織反攻了。唯一能做的就是撤退,他要利用這僅有的權利保住部隊的實力,殲滅蘇軍已經退居第二位了。德軍不斷的撤退,也徹底地激怒了希特勒,他對曼施坦因的做法越來越不耐煩起來。

終於,在一次總部會議上,兩人徹底爆發了公開的爭論。他們圍繞著撤與不撤爭論不休,當其提到指揮權的時候,希特勒咆哮道:“將帥們連我的命令都不聽,你指望他們會服從你嗎?”

曼施坦因如何爭奪東線指揮權?為何被解職後不再過問軍事,不出山

“我的命令都得到了認真執行”。這句話,頓時讓其無語,他此刻在想的是,儘快拿掉這個不聽話的人。說白了就是,寧可用聽話的庸才,也不用有脾氣有個性的將才。

但是要找一個合適的理由。

隨著蘇軍大縱深攻擊戰術的成熟,對反攻更加得心應手,無力反抗的曼施坦因只得下命令不停的撤退。在撤退中,德軍被大量的圍殲,接連的敗仗,“軍事天才”非但不檢討自己,卻認為這是撤換他的最好理由。

曼施坦因如何爭奪東線指揮權?為何被解職後不再過問軍事,不出山

1944年3月30日下午,他被召回國。希特勒親自接見了他,表彰他過去的一年的戰功,並授予勳章,但隨後就撤銷他的職務,理由是部隊撤退之際,需要一個善於打防禦戰的將領。

他雖然對突然的撤職感到憤怒,但也無可奈何。這一走,就再也沒有重返戰場,他的離職在軍界造成了極大的震動,尤其是南方集團軍群的軍官們,紛紛提交辭呈,要求一起調離,曼施坦因時代結束了。

"

1943年,朱可夫在庫爾斯克突出部戰役中,依託大縱深防禦戰術,成功的阻止了德軍試圖抄其後路,並全殲其主力的企圖。雖然損失慘重,但在戰略上贏得了主動權,德軍再也不力發動有效的攻勢了。

“堡壘”計劃被迫停止,雙方又回到了一年前的態勢。讓曼施坦因擔憂的是,蘇聯強大的戰爭潛力,可以及時彌補損失的兵力和武器裝備。而遠離大後方的德軍補給愈發困難,尤其是大量的老兵、中下級軍官陣亡,戰鬥力已大不如以前了。

曼施坦因如何爭奪東線指揮權?為何被解職後不再過問軍事,不出山

更加雪上加霜的是,希特勒的瞎指揮。

作為一名職業軍人,他並沒有因為兵力和裝備的不足而驚慌失措,他現在所要做的就是如何在指揮上少犯錯誤。然而,在整體形勢處於被動的情況下,讓他可迴旋的空間並不大,只能見招拆招。但希特勒的瞎指揮卻讓他頭疼不已。

首先,自認為是軍事天才的希特勒,憑著意氣用事,隨意變更計劃,改變攻擊路線,常常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起初,德軍實力強,齊裝滿員的,他的瞎折騰倒還有些效果,但現在德軍明顯處於劣勢,再任由他胡來,後果不堪設想。

曼施坦因如何爭奪東線指揮權?為何被解職後不再過問軍事,不出山

其次,最基本的軍事素養是要根據客觀實際對待問題,實力強時如何打,實力弱時如何打,冷靜分析雙方的優勢所在,制定可行的行動方案。而這位“天才”卻習慣於想當然的處理問題,更不會聽將領們的建議。

更讓他無法忍受的是,“堡壘”計劃失敗後,蘇軍似乎並不滿足短暫的勝利,反而在多個方向上展開反攻。從整個態勢上,對其南方集團軍群有圍殲的動向,他要做的就是避免防線被對手大範圍突破,從而形成被分割包圍的局面。

但是,這位“天才”不顧防線穩定,命令南方集團軍群進行反突擊,這樣的做法無疑是羊入虎口,以卵擊石。為此,他制定了一個先穩定防線,再擇機反攻的計劃,但遭到了拒絕。作為一名軍事主官常常受制於人,換做誰都會憤怒的。

曼施坦因如何爭奪東線指揮權?為何被解職後不再過問軍事,不出山

終於,兩人的戰略分歧公開化了。

在曼施泰因看來,蘇方的戰略進攻即將開始,實力不濟的德軍應該收縮防線,加強防禦縱深。於是,他一方面要求將重心放在南方,一方面又要求賦予他靈活自主的指揮權,確保自己的戰術決心順利進行,但“軍事天才”豈肯輕易放手。

曼施坦因如何爭奪東線指揮權?為何被解職後不再過問軍事,不出山

當內行遇到外行領導時,往往在惱怒之極的情況下以辭職表達不滿。曼施泰因也不例外,他聲稱如果再繼續幹預部隊的指揮,他將辭去司令一職。這一招果然奏效,他也終於以少勝多,全殲進攻其左翼的蘇軍,將防線穩定了下來。

但是,進攻勢頭強勁的蘇軍顯然不願給對方任何喘息的機會,主力前鋒已達哈爾科夫城下。準備放棄時,“天才”又一次干預,要求死守該城。沒辦法,“官大一級壓死人”,他試圖扭轉戰局,但苦守20多天後被迫撤退。

曼施坦因如何爭奪東線指揮權?為何被解職後不再過問軍事,不出山

這一次,南方集團軍群遭到了重創,許多師級單位被打殘,好一點的部隊也損失了50%。“軍事天才”也看著過意不去了,在十分困難的情況下為他們補充了10個師的兵力。可意外的是,他們的防線也增加了100多公里。

哭笑不得的曼施坦因,徹底爆發了。他再次“叫板”,這麼漫長的防線以現有的兵力根本無法防守,要麼多派兵,要麼允許他的集團軍群后撤,縮短防線。此時的希特勒也沒有多少底氣,他一邊強調德軍面前的優勢,一邊允許他擇機行動。

曼施坦因如何爭奪東線指揮權?為何被解職後不再過問軍事,不出山

久違的行動自由權,此時也無力組織反攻了。唯一能做的就是撤退,他要利用這僅有的權利保住部隊的實力,殲滅蘇軍已經退居第二位了。德軍不斷的撤退,也徹底地激怒了希特勒,他對曼施坦因的做法越來越不耐煩起來。

終於,在一次總部會議上,兩人徹底爆發了公開的爭論。他們圍繞著撤與不撤爭論不休,當其提到指揮權的時候,希特勒咆哮道:“將帥們連我的命令都不聽,你指望他們會服從你嗎?”

曼施坦因如何爭奪東線指揮權?為何被解職後不再過問軍事,不出山

“我的命令都得到了認真執行”。這句話,頓時讓其無語,他此刻在想的是,儘快拿掉這個不聽話的人。說白了就是,寧可用聽話的庸才,也不用有脾氣有個性的將才。

但是要找一個合適的理由。

隨著蘇軍大縱深攻擊戰術的成熟,對反攻更加得心應手,無力反抗的曼施坦因只得下命令不停的撤退。在撤退中,德軍被大量的圍殲,接連的敗仗,“軍事天才”非但不檢討自己,卻認為這是撤換他的最好理由。

曼施坦因如何爭奪東線指揮權?為何被解職後不再過問軍事,不出山

1944年3月30日下午,他被召回國。希特勒親自接見了他,表彰他過去的一年的戰功,並授予勳章,但隨後就撤銷他的職務,理由是部隊撤退之際,需要一個善於打防禦戰的將領。

他雖然對突然的撤職感到憤怒,但也無可奈何。這一走,就再也沒有重返戰場,他的離職在軍界造成了極大的震動,尤其是南方集團軍群的軍官們,紛紛提交辭呈,要求一起調離,曼施坦因時代結束了。

曼施坦因如何爭奪東線指揮權?為何被解職後不再過問軍事,不出山

難得清閒的曼施坦因,在家養養病,放鬆放鬆。從此,不再過問軍事,甚至戰局危機的時候,他也拒絕出山。說實話,他喜歡戰爭,但更喜歡自由發揮才能的空間。拒絕出山,更多的是對蠢材般的瞎指揮的不屑和反對。

反觀兩人的矛盾和分歧,軍事上的失利是其被解職的重要原因,但根本還是在於爭奪東線指揮權,一個從戰術角度去理解指揮權的作用,另一個卻從戰略上去把握全局的發展,只是後者太過於想當然和自命不凡。

"

1943年,朱可夫在庫爾斯克突出部戰役中,依託大縱深防禦戰術,成功的阻止了德軍試圖抄其後路,並全殲其主力的企圖。雖然損失慘重,但在戰略上贏得了主動權,德軍再也不力發動有效的攻勢了。

“堡壘”計劃被迫停止,雙方又回到了一年前的態勢。讓曼施坦因擔憂的是,蘇聯強大的戰爭潛力,可以及時彌補損失的兵力和武器裝備。而遠離大後方的德軍補給愈發困難,尤其是大量的老兵、中下級軍官陣亡,戰鬥力已大不如以前了。

曼施坦因如何爭奪東線指揮權?為何被解職後不再過問軍事,不出山

更加雪上加霜的是,希特勒的瞎指揮。

作為一名職業軍人,他並沒有因為兵力和裝備的不足而驚慌失措,他現在所要做的就是如何在指揮上少犯錯誤。然而,在整體形勢處於被動的情況下,讓他可迴旋的空間並不大,只能見招拆招。但希特勒的瞎指揮卻讓他頭疼不已。

首先,自認為是軍事天才的希特勒,憑著意氣用事,隨意變更計劃,改變攻擊路線,常常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起初,德軍實力強,齊裝滿員的,他的瞎折騰倒還有些效果,但現在德軍明顯處於劣勢,再任由他胡來,後果不堪設想。

曼施坦因如何爭奪東線指揮權?為何被解職後不再過問軍事,不出山

其次,最基本的軍事素養是要根據客觀實際對待問題,實力強時如何打,實力弱時如何打,冷靜分析雙方的優勢所在,制定可行的行動方案。而這位“天才”卻習慣於想當然的處理問題,更不會聽將領們的建議。

更讓他無法忍受的是,“堡壘”計劃失敗後,蘇軍似乎並不滿足短暫的勝利,反而在多個方向上展開反攻。從整個態勢上,對其南方集團軍群有圍殲的動向,他要做的就是避免防線被對手大範圍突破,從而形成被分割包圍的局面。

但是,這位“天才”不顧防線穩定,命令南方集團軍群進行反突擊,這樣的做法無疑是羊入虎口,以卵擊石。為此,他制定了一個先穩定防線,再擇機反攻的計劃,但遭到了拒絕。作為一名軍事主官常常受制於人,換做誰都會憤怒的。

曼施坦因如何爭奪東線指揮權?為何被解職後不再過問軍事,不出山

終於,兩人的戰略分歧公開化了。

在曼施泰因看來,蘇方的戰略進攻即將開始,實力不濟的德軍應該收縮防線,加強防禦縱深。於是,他一方面要求將重心放在南方,一方面又要求賦予他靈活自主的指揮權,確保自己的戰術決心順利進行,但“軍事天才”豈肯輕易放手。

曼施坦因如何爭奪東線指揮權?為何被解職後不再過問軍事,不出山

當內行遇到外行領導時,往往在惱怒之極的情況下以辭職表達不滿。曼施泰因也不例外,他聲稱如果再繼續幹預部隊的指揮,他將辭去司令一職。這一招果然奏效,他也終於以少勝多,全殲進攻其左翼的蘇軍,將防線穩定了下來。

但是,進攻勢頭強勁的蘇軍顯然不願給對方任何喘息的機會,主力前鋒已達哈爾科夫城下。準備放棄時,“天才”又一次干預,要求死守該城。沒辦法,“官大一級壓死人”,他試圖扭轉戰局,但苦守20多天後被迫撤退。

曼施坦因如何爭奪東線指揮權?為何被解職後不再過問軍事,不出山

這一次,南方集團軍群遭到了重創,許多師級單位被打殘,好一點的部隊也損失了50%。“軍事天才”也看著過意不去了,在十分困難的情況下為他們補充了10個師的兵力。可意外的是,他們的防線也增加了100多公里。

哭笑不得的曼施坦因,徹底爆發了。他再次“叫板”,這麼漫長的防線以現有的兵力根本無法防守,要麼多派兵,要麼允許他的集團軍群后撤,縮短防線。此時的希特勒也沒有多少底氣,他一邊強調德軍面前的優勢,一邊允許他擇機行動。

曼施坦因如何爭奪東線指揮權?為何被解職後不再過問軍事,不出山

久違的行動自由權,此時也無力組織反攻了。唯一能做的就是撤退,他要利用這僅有的權利保住部隊的實力,殲滅蘇軍已經退居第二位了。德軍不斷的撤退,也徹底地激怒了希特勒,他對曼施坦因的做法越來越不耐煩起來。

終於,在一次總部會議上,兩人徹底爆發了公開的爭論。他們圍繞著撤與不撤爭論不休,當其提到指揮權的時候,希特勒咆哮道:“將帥們連我的命令都不聽,你指望他們會服從你嗎?”

曼施坦因如何爭奪東線指揮權?為何被解職後不再過問軍事,不出山

“我的命令都得到了認真執行”。這句話,頓時讓其無語,他此刻在想的是,儘快拿掉這個不聽話的人。說白了就是,寧可用聽話的庸才,也不用有脾氣有個性的將才。

但是要找一個合適的理由。

隨著蘇軍大縱深攻擊戰術的成熟,對反攻更加得心應手,無力反抗的曼施坦因只得下命令不停的撤退。在撤退中,德軍被大量的圍殲,接連的敗仗,“軍事天才”非但不檢討自己,卻認為這是撤換他的最好理由。

曼施坦因如何爭奪東線指揮權?為何被解職後不再過問軍事,不出山

1944年3月30日下午,他被召回國。希特勒親自接見了他,表彰他過去的一年的戰功,並授予勳章,但隨後就撤銷他的職務,理由是部隊撤退之際,需要一個善於打防禦戰的將領。

他雖然對突然的撤職感到憤怒,但也無可奈何。這一走,就再也沒有重返戰場,他的離職在軍界造成了極大的震動,尤其是南方集團軍群的軍官們,紛紛提交辭呈,要求一起調離,曼施坦因時代結束了。

曼施坦因如何爭奪東線指揮權?為何被解職後不再過問軍事,不出山

難得清閒的曼施坦因,在家養養病,放鬆放鬆。從此,不再過問軍事,甚至戰局危機的時候,他也拒絕出山。說實話,他喜歡戰爭,但更喜歡自由發揮才能的空間。拒絕出山,更多的是對蠢材般的瞎指揮的不屑和反對。

反觀兩人的矛盾和分歧,軍事上的失利是其被解職的重要原因,但根本還是在於爭奪東線指揮權,一個從戰術角度去理解指揮權的作用,另一個卻從戰略上去把握全局的發展,只是後者太過於想當然和自命不凡。

曼施坦因如何爭奪東線指揮權?為何被解職後不再過問軍事,不出山

當曼施坦因提出,由一位將領來負責東線的指揮時,所有的人都知道他是東線陸軍總司令最合適的人選。但這立刻引起希特勒的警覺,這分明是要為自己爭取更大的權利,說的難聽點就是搶班奪權啊,這是希特勒最不能忍受的事情。

看來,德國發動二戰必定是失敗,因為其內部關係緊張,君臣的互不信任就已經註定了將來不會有一個好的結局。大家認為如何?歡迎留言和討論。

參考文獻:《二戰全史》、《第二次世界大戰》、《曼施坦因》

歡迎搜索關注“白楊樹下談歷史”//學習歷史,傳播文化正能量//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