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歌劇《二泉》成功開排,入選“中國民族歌劇傳承發展工程”

阿炳 音樂 二泉映月 藝術 江南晚報 江南晚報 2017-09-10

無錫歌劇《二泉》成功開排,入選“中國民族歌劇傳承發展工程”

(晚報記者 瓔珞 編輯 馬憶)昨天,文化部公佈2017“中國民族歌劇傳承發展工程”重點扶持劇目名單,共有上百部歌劇參與,全國僅有9部入選,其中由江蘇省文化廳、無錫市人民政府共同打造的重點劇目歌劇《二泉》成功入選。

記者瞭解到,目前該劇已進入排練狀態,預計9月中下旬進行首演,之後還將參加中國歌劇節、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和全國民族歌劇展演等。

歌劇《二泉映月》最為合適

歌劇被譽為“藝術皇冠上的明珠”,是衡量一個國家舞臺藝術創作和表演總體水平的重要標誌。歷史上,我國藝術家依託民族文化,並借鑑西方歌劇的經驗,開啟了中國民族歌劇的征程,創作演出了《白毛女》《小二黑結婚》《洪湖赤衛隊》《紅珊瑚》《江姐》《黨的女兒》等一大批經典民族歌劇作品。記者獲悉,上世紀80年代的時候,無錫曾試排過關於阿炳的歌劇,但最終並未成形,時隔20多年,無錫終於又將擁有一部屬於自己的歌劇。

眾所周知,無錫市歌舞劇院曾創排出無數臺影響力頗大的舞劇,還頻頻獲得全國各項大獎,而“歌”方面成了短板。歌劇《二泉》以阿炳坎坷命運的一生為主線,表現出阿炳對音樂、對光明、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追求。此次為了確定歌劇的題材,費了不少心思。“對於用《二泉映月》阿炳的故事作為無錫首部歌劇的,可以說沒有任何猶豫和異議。”無錫市文化發展集團有限公司藝術總監劉仲寶告訴記者,《二泉映月》被稱為“中國的《命運交響曲》”,更是貫穿阿炳一生的“主旋律”。它不但代表著無錫本土文化,更是被國際所認可的樂曲。

首曲子 國內一線大咖加盟

歌劇《二泉》以無錫市歌舞劇院為演出班底,邀請了眾多國內著名的一線創作人員加盟:由《復興之路》文學總執筆、國家一級編劇任衛新擔任編劇,國家一級導演、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歌劇團團長黃定山擔任總導演,國家一級作曲、廣州軍區政治部戰士文工團團長杜鳴擔任作曲。主唱由中央軍委政治部歌舞團男高音歌唱家、國家一級演員王宏偉,中國鐵路文工團青年演員龔爽等擔任。

王宏偉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二泉映月》作為膾炙人口的民族音樂經典,被世界著名指揮家小澤征爾評價為“這樣的音樂只能跪著聽”,國際樂壇認為它是“中國的《命運交響曲》”。“一拿到本子就傻了,共三十多首曲子,我就算自己開個演唱會也就15首左右的歌曲,所以壓力還是蠻大的。”王宏偉說。

據悉,整部歌劇主體部分由斥父、會母、交惡、失明、反日、斷琴、重生、離世等八場戲構成。因阿炳的另一代表作《寒春風曲》結緣的妻子,又是阿炳師傅又是父親的道家音樂高手,坎坷流離的母親,同樣命苦的繼母等阿炳生命中佔有重要地位的角色,在歌劇中均可得到精彩呈現。

多人 參與排練時間緊困難多

“這可說是無錫市歌舞劇院投資最大的一部,參與人數高達200多人。”劉仲寶表示,當下舞臺上湧現的大量中國歌劇都是意大利式的,儘管舞美奢華,但通篇洋腔洋調,觀眾期待享用的是文藝上的“中國大餐”,但吃起來卻像是“撒上中國佐料的西餐”,這樣的歌劇作品註定立不起來也傳不下去。所以此次該劇在汲取中國戲曲、民歌等傳統藝術營養的同時,堅持洋為中用,學習和借鑑西方歌劇在創作、演出等方面的成功經驗,以民族歌劇的形式,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整個歌劇的排練時間非常緊張,也頗有難度。“歌劇的聲調、聲部都不一樣,獨唱、對唱、雙重唱、合唱,每一個部分都必須配合,只要有一點點錯誤,整個歌唱的節奏就會被打亂。”劉仲寶直言,歌劇演員不但要會唱歌,還要會肢體舞蹈,更是要注意走臺位置,可說是全方位人才,十分不容易。因為聲調多,歌劇演員轉幾個調就糊塗了,再來點複雜的音程就找不著音,張不開嘴了,而樂隊都是現場伴奏,也需要時間來磨合。

而對如何運用中國音樂素材,一直是中國民族歌劇面臨的大問題。民族聲樂為民族歌劇提供了素材和營養;另一方面,民族聲樂的發展也制約著民族歌劇的發展。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