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歌劇要有中國味道

音樂 戲曲 藝術 洪湖赤衛隊 光明網頭條號 2017-05-26

光明日報記者 韓業庭

歌劇被譽為“藝術皇冠上的明珠”,是衡量一個國家舞臺藝術創作和表演總體水平的重要標誌。歷史上,我國藝術家依託民族文化,並借鑑西方歌劇的經驗,開啟了中國民族歌劇的征程,創作演出了《白毛女》《小二黑結婚》《洪湖赤衛隊》《紅珊瑚》《江姐》《黨的女兒》等一大批經典民族歌劇作品。

然而,當下舞臺上湧現的大量中國歌劇都是意大利式的,儘管舞美奢華,但通篇洋腔洋調,觀眾期待享用的是文藝上的“中國大餐”,但吃起來卻像是“撒上中國佐料的西餐”,這樣的歌劇作品註定立不起來也傳不下去。為實現中國民族歌劇的再次振興,近日文化部主持召開了中國民族歌劇創作座談會,同時啟動了中國民族歌劇傳承發展工程。

光明日報記者 韓業庭

歌劇被譽為“藝術皇冠上的明珠”,是衡量一個國家舞臺藝術創作和表演總體水平的重要標誌。歷史上,我國藝術家依託民族文化,並借鑑西方歌劇的經驗,開啟了中國民族歌劇的征程,創作演出了《白毛女》《小二黑結婚》《洪湖赤衛隊》《紅珊瑚》《江姐》《黨的女兒》等一大批經典民族歌劇作品。

然而,當下舞臺上湧現的大量中國歌劇都是意大利式的,儘管舞美奢華,但通篇洋腔洋調,觀眾期待享用的是文藝上的“中國大餐”,但吃起來卻像是“撒上中國佐料的西餐”,這樣的歌劇作品註定立不起來也傳不下去。為實現中國民族歌劇的再次振興,近日文化部主持召開了中國民族歌劇創作座談會,同時啟動了中國民族歌劇傳承發展工程。

民族歌劇要有中國味道

歌劇《洪湖赤衛隊》劇照 楚林攝 光明圖片/視覺中國

從民族文化藝術中汲取營養

1962年,28歲的羊鳴與戰友閻肅、姜春陽、金砂等投身於歌劇《江姐》的創作,成就了一部我國民族歌劇的經典之作。如今飾演江姐的演員歷經了五代,羊鳴也已是83歲高齡。談起《江姐》的創作“祕訣”,羊鳴覺得非“民族化”“群眾化”莫屬。在音樂創作上,為突出民族化、群眾化的藝術風格,羊鳴等主創人員兩下四川,又去上海、浙江,學習了川劇、婺劇、越劇、滬劇和說唱音樂四川揚琴及清音等,前後歷時近一年。“正是由於南北嫁接、兼容幷包,從南、北方戲曲和民間音樂中吸取精華和養料,才創作出了動聽、感人、豐富多彩、耐人尋味、性格鮮明的歌劇音樂來。”羊鳴記得,當時根據不斷吸收的新東西,曾反覆加工甚至全部改寫,僅《紅梅贊》一曲就八易其稿。

從民族文化藝術中汲取營養是民族歌劇經典之作的成功之道。中國歌劇舞劇院原副院長黃奇石說,《洪湖赤衛隊》《紅珊瑚》等優秀作品都無一例外地是學習戲曲並進行再創造的結果,“洪湖”更多釆用的是漢劇的素材,“紅珊瑚”更多釆用的是河南、安徽與沿海一帶的戲曲與民歌素材。正因為借鑑了戲曲,這些經典歌劇音樂清新動聽,民族風味很濃,半個多世紀後,仍然深受廣大觀眾喜愛。

民族歌劇要有中國味道

歌劇《小二黑結婚》劇照 光明圖片/視覺中國

也有人不贊成歌劇向戲曲學習,擔心這會導致歌劇向戲曲靠攏,甚至變成了戲曲,認為“歌劇走向戲曲是死衚衕”。在黃奇石看來,這種擔心,實際上與“吃了牛羊肉會變成牛羊”的想法是類似的。他解釋說,歌劇學習戲曲,不是學其“一桌兩凳”的簡單佈置,而是學習戲曲的精粹:寫意、簡潔、空靈,把焦點儘可能地集中在人物的表現上。景為人而設,情因景而生。用一位戲劇前輩塞克的話說:舞臺上的一樹一石乃至每一樣東西,都應該是有生命的,都應該是會說話的。“我們要的是中國的作風、中國的氣派,是像戲曲那樣具有民族的特色、東方的韻味。”

打破非此即彼的界限

如何運用中國音樂素材,一直是中國民族歌劇面臨的大問題。一方面,民族聲樂為民族歌劇提供了素材和營養;另一方面,民族聲樂的發展也制約著民族歌劇的發展。現在一些歌劇演員,音域問題不說,轉幾個調就糊塗了,再來點複雜的音程就找不著音,張不開嘴了,更欠缺和樂隊絲絲入扣的合作能力。

“歌劇詠歎調的演唱是高端的聲音藝術,講究聲音張力、吐字技巧、風格體現等。只有每一個聲音的行腔雕琢融合中國戲曲的表現手法,融匯消化戲曲的唱唸做打、手眼身法步等表現手段,才能形成新的中國民族歌劇自己的唱法體系。”中國交響樂團團長關峽說,以《白毛女》為例,作曲家沒有照搬河北民歌《小白菜》曲調,而是進行了深度的二度創作,並把人物特徵、劇情融入音樂中,這才使得民間小調《小白菜》成了“喜兒”唱腔的主基調並風靡全國。

著名詞作家、一級編劇王曉嶺認為,民族歌劇創作應該打破歌劇和音樂劇的界限,歌劇創作應積極借鑑音樂劇的當代表現方式;同時應打破歌劇和地方戲的界限,不僅學習戲曲的唱腔,更要從根本上學習戲曲紮根沃土、貼近百姓的作風。

民族歌劇要有中國味道

歌劇《白毛女》劇照 吳煌攝 光明圖片/視覺中國

老一代歌劇藝術工作者都面臨著中國民族歌劇是更多向戲曲學習,還是向西洋歌劇學習的問題。今天,這個問題依然困擾著中國民族歌劇界。解放軍藝術學院原政委喬佩娟說,早在1962年籌備“全國話劇、歌劇、兒童劇創作座談會”的先期小型座談會上,就已經有專家明確提出不要“非消滅了甲種,乙種才能站住”,二者“不應不共戴天,應該可以共戴一天”。我們不論是學習傳統還是西洋,主要是學習它們反映生活的內在規律,選擇的標準只有一個,“那就是要使中國歌劇音樂更豐富,讓老百姓更喜歡”。

發展民族歌劇要注重當代審美

在總政歌劇團原團長黃定山看來,今天的歌劇不但要好聽,而且要好看,民族歌劇的發展要具有當代意識和當代審美。

如何創作出讓當今觀眾接受和喜愛的民族歌劇?中國歌劇舞劇院在《小二黑結婚》的復排中進行了積極探索。作為該劇導演的黃定山介紹,復排的《小二黑結婚》採用了大型民族管絃樂伴奏,以現代音樂理念重新編排、配器,既保留原汁原味的音樂風格,又融入了當代音樂元素。舞臺美術方面以再現式寫實景觀與影像技術相結合,以寫實藝術的厚重質感與動態影像渲染相融合,以再現生活幻覺的寫實空間與導演現實主義的舞臺處理原則相配合,從而實現了民族歌劇的特質與當代審美融合的舞臺呈現。

創新是藝術的本質要求,是對傳統侷限的突破和超越,但創新不是否定傳統,而是在繼承傳統基礎上的發展,同時創新也不是藝術家的自娛自樂、自我欣賞。文化部黨組書記、部長雒樹剛在中國民族歌劇創作座談會上指出,目前民族歌劇創作存在著創作者把自己封閉在“象牙塔”裡的現象,從題材、內容到手法,全是自己偏好的那一套,是“一己悲歡、杯水風波”,自己津津樂道,老百姓卻不喜歡,不愛聽。清代畫家石濤曾說過,筆墨當隨時代。“民族歌劇的創新也要體現我們這個時代的特色,反映當代觀眾的審美需求,無論是編劇、作曲,還是導演、表演、舞美等,都要推動傳統與當代相契合、觀念和手段相結合、內容和形式相融合、各種藝術要素和技術要素相輝映,讓作品更加精彩紛呈、引人入勝。”雒樹剛說。

《光明日報》( 2017年05月25日 05版)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