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一年級課表大對比:公辦P.K.民辦,中國P.K.美韓,我們差了啥

Steam 韓國 美國 數學 耐撕爸爸 耐撕爸爸 2017-09-15

我是耐撕爸爸,兩個孩子的爸爸。在這裡有許多我自己的育兒心得和感悟,也經常邀請許多大牛朋友開公開課或者撰稿分享。尤其是STEAM教育,比如兒童編程、機器人教育、3D打印、藝術設計、創客活動等等。希望我寫的東西您能喜歡。

前天,耐撕爸爸的一篇對比文《中美小學3套科學教材大對比:這是你要的“科學”麼?》驚動了很多家長和教育工作者,大家紛紛表示很需要這樣的文章。於是,我們的小編又連夜奮鬥,為大家蒐集出了上海、杭州兩地的公辦、民辦小學,美國、韓國小學,共6份具有代表性的一年級課表,在進行對比、分析後,我們總結出的結果,值得各位思考。

公立傳統派 - 上海

小學一年級課表大對比:公辦P.K.民辦,中國P.K.美韓,我們差了啥

首先,我要讚揚一下該小學的省略字技巧,每門課都能用盡可能少的字來高度概括,實在是佩服。除此之外,我還發現了一下幾點:

1. 一天7節課,看上去是很緊湊的,孩子們的日程被排的滿滿的,但科目還是很單一,還是我們那一代就有的學科;2. 說好的科學課去哪兒呢?難道是週五最後的那節“探究課”?看來對科學還是完全不重視。

公辦傳統派 - 杭州

小學一年級課表大對比:公辦P.K.民辦,中國P.K.美韓,我們差了啥

據悉,杭州公辦小學目前有兩份課表,一份叫做公示課表,一份叫做實際課表。據調查,有部分學校會在第6節部分寫困難班,其實是自習課;第7節有些學校化了斜線,不是沒有課,而安排了體育活動。 這樣的操作,是為了響應“減負”的號召,但是,我們家長想要的減負並不只是減少上課時間,而是高效學習、素質教育、教孩子主動學習。減負不是減時間,而是改變上課的內容和方式,從“填鴨式教”變成“主動地學”。

也有家長會問,一年級的孩子就上7節課,難道不會累麼?答案是,完全不會呀,好玩的課怎麼會累?所以還是回到了我們的學校是如何理解和設計“減負”上。

在“減負”的潮流中,安排體育活動是一個好的開端,但是並不是只有體育才叫活動,我們難道不該開設思維活動、科學活動、詩詞活動麼?

小學一年級課表大對比:公辦P.K.民辦,中國P.K.美韓,我們差了啥

就在昨晚,杭州某些小學已經開始了課外拓展課選課,那個場景堪比雙十一秒殺,手慢則無,遭到了家長群有的紛紛吐槽。從上圖來看,雖然拓展課程的項目挺豐富,但是,招生人數基本上被控制在30~40人。而光一年級新生,就有近300名學生。所以,連上個校內拓展課都得擠破頭腦。

小學一年級課表大對比:公辦P.K.民辦,中國P.K.美韓,我們差了啥

杭州的教育資源不算匱乏,為什麼我們的拓展課程的名額不能多一點?我們不能引進一些STEAM項目課程麼,不定期的有建築課、木工課、機器人課,讓孩子增加些見識,也是沒多難的吧?

其次,我們說好的重視科學,在這裡也是有些差強人意了,一週只有一節不說,還把週五倒數第二節課留給了科學課,試問,這樣的時間安排,孩子們的心難道不是散的麼? 據悉,這節課本來是“拓展性課程”,因為國家新政策的原因,搖身一變,成了“科學課”,看來我們的公辦學校對科學課的重視程度根本不夠。

民辦超前派 - 杭州

小學一年級課表大對比:公辦P.K.民辦,中國P.K.美韓,我們差了啥

在這所民辦小學的課表裡,我們也看到了一天7節課,除了中文教學的科學課,還有外教教授的科學課,一週至少有會保證兩節科學課。

民辦超前派 - 魔都某號稱STEAM的小學

小學一年級課表大對比:公辦P.K.民辦,中國P.K.美韓,我們差了啥

看來魔都的孩子是很拼了,這間學校也是平均每天7節課,開設的科目其實還是老樣子:語數外、音體美。除了週四的“Steam”比較特色一點,其他沒有什麼可圈可點的地方。

p.s. 該校還在課表上寫了個“Steam”(蒸汽),而並非“STEAM”。我的問題來了:您是專蹭STEAM教育的熱點,靠這個吸引眼球,還是真正腳踏實地在探索STEAM教育呢?

這裡有一份給各位家長的指南,如何辨別ta是否在做真正的STEAM教育:美國國防部工程師:請認清STEM教育的3個階段,不要被機構忽悠了!

好,現在又到了我們一文一度的對比+傷害環節了

來,我們先看美國小學的課表

美國加州San Diego市Del Mar聯合學區

小學一年級課表大對比:公辦P.K.民辦,中國P.K.美韓,我們差了啥

我們先來看一下這個學區一年級的課程表,翻譯出來就是: 晨間會議 - 寫作工作坊 - 英文指導 - 零食 - 休息 - 數學 - 午餐 - 大聲朗誦 - 單詞學習/拼寫 - 體育 - 科學/社會學 - 朗讀給自己聽 - 每日反思/分享/整理 - 放學。

特色: 1. 課程的時長多樣化:上午的課時長在45分鐘~1小時10分鐘,下午的課時長都在10~15分鐘;

2. 非常重視國文(英文)課:在這份課表上,閱讀、寫作、朗誦一共佔據了 2小時30分鐘,是全天內容最多的課,看來一年級人家就很重視孩子的閱讀和寫作能力的培養;

3. 每天放學前都要反思/分享/整理,哈哈,這塊內容像極了“覆盤會議”,但這也是美國小學裡常見的安排,孩子們通常要在這時,思考今天自己哪裡做得好,哪裡做得不好,有沒有誰幫助過自己這樣的話題,而不僅僅是“今天我學了什麼”。

小學一年級課表大對比:公辦P.K.民辦,中國P.K.美韓,我們差了啥

因為這是一個崇尚STEAM教育的學區,他們還會有一張STEAM的拓展課表

每週一下午 12:20 ~ 2:20(每週輪流):音樂、美術、體育、科學、科技、體育; 圖書館:每週二;每週三,全校12:30放學。

天哪,好希望去這個學校上個學,感覺都在“玩”呀。大家可以發現,這些好玩的課還都安排在每週的前半截,平均每天都會有好玩的STEAM課,孩子們對上學應該就會很期待了吧。

小學一年級課表大對比:公辦P.K.民辦,中國P.K.美韓,我們差了啥

小學一年級課表大對比:公辦P.K.民辦,中國P.K.美韓,我們差了啥

韓國某小學

小學一年級課表大對比:公辦P.K.民辦,中國P.K.美韓,我們差了啥

這是韓國一間普通小學的一週課程表,你會發現,怎麼沒有我們中國的學科制呢?而是“國語”、“數學”、“快樂地生活”、“合理地生活”、“智慧地生活”這些主題課。

對比了這麼多課表,這張課表深得小編的心,原因有三點:

1. 重視實際生活:課表上,放眼望去都是“生活”二字。從小培養孩子,善於發現生活中的問題,解決生活中的問題,他們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都會得到提升,這要比咱們生硬的分學科強太多了;

2. 重視孩子的社會化培養:週一的第一課就是“和朋友一起畫畫”,試想這樣的課程,你的孩子還會害怕週一麼?肯定會非常期待吧。

3. 重視家庭教育:這份課表最驚豔的應該就是週六一欄了,一整天都是“家庭學習日”。你以為孩子週末就應該扔去興趣班麼?更有效的學習其實都在家裡,週末是家長們和孩子共同學習、共同進步的時候。

小學一年級課表大對比:公辦P.K.民辦,中國P.K.美韓,我們差了啥

經過這番對比和分析,我想說的是,“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不被傷害,又怎麼知道自己需要進步呢?”希望我國的教育工作者們,可以在自己的崗位上更加走心,不要總是鑽研怎麼才能上有政策,下有對策,而是作為負責教育的人,我該去理解為什麼我們國家要有這樣的政策,我如何設計課程才更好,別的國家的孩子在校時間是怎麼設計的...

我真的很希望希望,我們的教育工作者能給我們的孩子做出更人性化、更能培養出未來人才的課程規劃。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