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第一款MPV,前麥弗遜後扭力樑,底盤究竟有沒有亮點?

SUV 吉利汽車 MPV 國產車 帝豪EC7 青主評車 2019-02-20
吉利第一款MPV,前麥弗遜後扭力樑,底盤究竟有沒有亮點?

2018年,吉利累計銷量達到了150.08萬輛,雖然只是完成預期銷量的95%,但在這個微增長的市場中,同比增長能達20%,也足夠牛逼的了。

然而,吉利更厲害的地方在於它轎車和SUV這“兩條腿”發展得很是平衡:2018年吉利SUV的總銷量達到857,922輛,只是佔到吉利全年總銷量比57%,其餘都是轎車的了,這是其它自主品牌所不能及的。

目前為止,吉利在轎車和SUV上已經部署了17款車型,20萬以下的市場已經被吉利切分得像是豬肉碎末一樣細了,如果繼續去增加轎車和SUV的產品,恐怕對其銷量的提升不會有太大的幫助。

吉利第一款MPV,前麥弗遜後扭力樑,底盤究竟有沒有亮點?

所以,嘉際來了,這是吉利在MPV市場上的第一款產品。

1

對於MPV來說,底盤的佈局是很考驗功夫的,特別是嘉際這個級別的MPV——車身尺寸有限,但也要安放三排座椅,滿足7人出行的需求,對車內空間要求甚高。正因如此,工程師在佈置每一件東西時,首先必須得自問:“這會影響空間嗎?”

這一點,從嘉際的底盤上就能看得出來。

吉利第一款MPV,前麥弗遜後扭力樑,底盤究竟有沒有亮點?

升起嘉際的底盤,你會發現它的所有東西都像是掛在了底盤上面似的,油箱如此、排氣管的消聲器也是。相比之下,我們來看看帝豪EC7的底盤,消聲器埋在了凹槽裡面,油箱也藏在了後懸掛裡頭,底盤甚是平整。

吉利第一款MPV,前麥弗遜後扭力樑,底盤究竟有沒有亮點?

帝豪EC7底盤

嘉際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儘可能地騰出空間給駕駛艙。但因為底盤上的這些“褶皺”比較少,車身的兩條縱梁也並不顯得特別粗壯,這會一定程度上影響車身的剛性,所以工程師在縱梁兩側佈置了很多加強肋,藉以彌補剛性上的不足。

吉利第一款MPV,前麥弗遜後扭力樑,底盤究竟有沒有亮點?

另外,嘉際還有一點比較好的是,它採用了全框式的副車架——兩根縱臂通過螺栓連接的方式連接在元寶樑上。這個全框式副車架除了能提高前懸掛的剛性外,在碰撞過程中,它也有一定卸力的作用,進而提高車輛的被動安全。

吉利第一款MPV,前麥弗遜後扭力樑,底盤究竟有沒有亮點?

2

嘉際採用了這個級別MPV比較常用的前麥弗遜後扭力樑的懸掛結構。不要以為用扭力樑後懸掛就是廉價。底盤這東西向來沒有誰比誰更高級的說法,只有誰比誰更合適。對於MPV來說,扭力樑就是好東西,正如上面所說的,車內空間是MPV的第一需求點,體積最小的扭力樑顯然更適合。

吉利第一款MPV,前麥弗遜後扭力樑,底盤究竟有沒有亮點?

嘉際的前懸掛其實並沒有太多的亮點,很是中規中矩的設計,沒有看到鋁合金的成份,下襬臂與副車架連接的襯套也是普通的橡膠襯套。而下襬臂採用的是單層的鋼鐵衝壓件,為了讓其剛性更足一些,工程師在其上面也設計了三個大大的工藝孔。

吉利第一款MPV,前麥弗遜後扭力樑,底盤究竟有沒有亮點?

前懸掛沒什麼意思,但是後懸掛有!

嘉際的後懸掛採用的是扭力樑半獨立懸掛,一般來說,這是一個極其簡單的結構,能有幾個意思?不外乎就是左右兩個縱臂,中間一個扭力樑嘛。但嘉際的扭力樑比普通的要多了一條連桿,這跟連桿自左到右傾斜,把後懸掛和車身硬生生地連接在一起了,而這根杆有一個學名,叫做潘哈德連桿。

吉利第一款MPV,前麥弗遜後扭力樑,底盤究竟有沒有亮點?

為什麼會有這根杆呢?

一般的扭力樑結構,如圖所示,它有兩個縱臂,它們的作用就是提供後橋的側傾力——當車尾有左右側滑傾向時(比如漂移),它會提供支撐力。縱臂連接在車身上的點,我們稱之為“支點”,那麼扭力樑與這個支點的位置關係也一定程度上決定了這個側傾力的大小,,一般的扭力樑為了確保後懸掛的側傾剛度,都會把位置選擇在支點和車輪軸心之間。

吉利第一款MPV,前麥弗遜後扭力樑,底盤究竟有沒有亮點?

但嘉際的扭力樑不是,為了給油箱騰出足夠多的空間,工程師把扭力樑完全與車輪軸心重疊,這樣的扭力樑是無法提供側傾剛度的。為了確保車輛在彎道上的性能,工程師就增加潘哈德連桿了,讓扭力樑直接和車身連接,讓車身提供這個側傾的剛度。

吉利第一款MPV,前麥弗遜後扭力樑,底盤究竟有沒有亮點?

這樣的成本顯然會增加一些,但卻不見得會增加懸掛的性能,反而會有一些副作用。因為在車輪跳動的時候,潘哈德連桿會帶動車輪做圓周運動,使輪胎的定位參數發生變化,這樣會讓後懸掛多了一些不必要的動作,直接影響車輛的舒適性。

吉利第一款MPV,前麥弗遜後扭力樑,底盤究竟有沒有亮點?

但幸好的是,嘉際的底盤質感表現還挺好的,在慢速或比較平緩的顛簸時,懸掛能表現出比較好的韌性。再加上後懸掛還設置有橡膠限位塊,當壓縮到極限時,扭力樑的縱臂會先撞擊它,讓它成為第二層“減震器”,振動並不會硬生生地傳遞到駕駛艙。

可是,當車速比較快,或者遇到比較突兀的顛簸路面時,例如減速帶,嘉際的底盤會表現出一點點的廉價感,整個車尾會顯得比較跳,舒適性大不如上面所說的那個路況,不過,也尚可接受啦!

吉利第一款MPV,前麥弗遜後扭力樑,底盤究竟有沒有亮點?

其實,吉利還是比較實在的,雖然車輛的參數還沒出來,但是可以看到它採用的油箱應該是比較大的。為了這個大油箱,嘉際犧牲了不少,上面的扭力樑是其中一個,還有一個就是嘉際的第二排和第三排的空間。

在第二排的中間過道中,你會發現嘉際有一個比較明顯的階梯(估計就是油箱導致的),這會嚴重影響乘客進入第三排的便利性——我試駕過程中,很多人都想到第三排看看,但無一例外都頂到天花板去了。

吉利第一款MPV,前麥弗遜後扭力樑,底盤究竟有沒有亮點?

當然,這僅僅只是一點美中不足罷了,吉利的工程師在為車廂騰出空間時,可是下足功夫的。譬如,當你坐進第三排的時候,你會發現座椅兩側並沒有車輪的輪拱,兩邊直直地就下來了,這在七座車型中,不管是MPV還是SUV,都非常難得。

吉利第一款MPV,前麥弗遜後扭力樑,底盤究竟有沒有亮點?

要做到這,說難也難,說不難也難!拆掉嘉際後輪,你就會發現,它後懸掛的減振器是直接安裝在輪拱內壁上的。這看著似乎很簡單,但其實並不容易,為了避免車輪跳動導致車身變形,這需要安裝點有十足的剛性。

吉利第一款MPV,前麥弗遜後扭力樑,底盤究竟有沒有亮點?

其實,不單從底盤上能看到工程師在打造車內空間的那份用心,打開發動機艙你也可看到。

雖然嘉際只是採用了一個三缸的1.5T發動機,但因為有48V電控系統在裡頭,所以艙內佈局顯得很是緊湊。另外,你從側面看,你還會看到嘉際有半個發動機藏在了儀表臺下方,這並不是發動機靠的太后,而是工程師想盡可能地騰出空間給駕駛艙。

這當然是好事,但也有一個小小的問題,譬如機油加註口,也同樣藏在下方去了,藏了大概有一個巴掌的深度,這換機油要怎麼辦?肯定需要一條導流管的!所以,如果你準備入手嘉際,而且動手能力特別強,經常自己加機油的,別忘了買個導流管。

吉利第一款MPV,前麥弗遜後扭力樑,底盤究竟有沒有亮點?

3

其實嘉際作為吉利第一款MPV,在底盤佈局上經驗不足也是可以理解的,因為這對於MPV來說,確實是一門學問。當然,這並不意味著嘉際的底盤就不好,事實上在轎車和SUV的一些共有特性上,嘉際的表現也有著吉利一貫的水平。在我兩天的試駕過程中,體會最深的就是它的底盤降噪方面,特別是在抑制胎噪方面。

首先,嘉際的輪胎用的比較好,馬牌的UltraContact UC6輪胎,尺寸為235/50R18,網售價格大概是900塊錢一條。這個系列的輪胎有一個特點,就是配有3D主動降噪技術,靜音性是其主要賣點之一。

吉利第一款MPV,前麥弗遜後扭力樑,底盤究竟有沒有亮點?

另外,在其前後輪拱的內壁上,你很難發現任何裸露的車身,即便有些地方沒有覆蓋件,工程師也塗上了塗層,這會對它的隔音降噪有些幫助。而這個塗層也同樣出現在底盤中部,塗得那叫一個嚴絲密封。

吉利第一款MPV,前麥弗遜後扭力樑,底盤究竟有沒有亮點?

吉利第一款MPV,前麥弗遜後扭力樑,底盤究竟有沒有亮點?

吉利第一款MPV,前麥弗遜後扭力樑,底盤究竟有沒有亮點?

在發動機艙看向輪拱,你還會看到其上面還佈置有厚厚的吸音棉,難怪胎噪能做到那麼低。

“你看它這個內飾,它的這個動力,它的這個油耗,十來萬,真的很抵玩(很划算的意思)啦!”循例,升完底盤之後,我和汽修店的老闆一起試車,這是他試駕後下車說的第一句話。

吉利第一款MPV,前麥弗遜後扭力樑,底盤究竟有沒有亮點?

確實,在底盤佈局上面,嘉際還是欠一些火候,但在高級感的營造上面,吉利是專業的。這一點,其實足以掩蓋住我們剛才說到的小小缺點。作為MPV的車主,我還是很期待這款車的,接下來的,就是靜待其上市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