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金所李仁杰:財富管理的“資產荒”何來

P2P理財 李仁杰 陸金所 投資 財新網 2017-05-21

【財新網】(記者 吳紅毓然)“機構投資者為什麼也是散戶的思維,都是炒概念,都是短炒?”5月19日,平安陸金所董事長李仁杰指出,應鼓勵入市的長期資金包括基金公司發展封閉型產品,少做開放型產品,“即使開放也要有一定封閉的要求,讓我們的操盤者能夠真正去做價值投資,而不是那種跟風短炒”。

李仁杰是在由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CF40)主辦的首屆金家嶺財富管理論壇上做出上述表述的。他意在指出,財富管理所投資的資本市場,還亟待完善和發展,由此保證投資標的的穩健型和多元化,才能避免現在投資蜂湧向的信貸市場,加劇信用風險,強化剛性兌付。

除此,李仁杰指出,財富管理必須面對、回答四個問題:如何應對資產收益率的下降?如何平衡財富管理和普惠金融的關係?如何界定財富管理的行為及相應的監管?如何利用技術進步?他認為,財富管理從線下走到線上是一個必然的趨勢,才能解決前述問題。

財富管理需解決的四大問題

李仁杰指出,金融機構若作為財富管理的投資方,需思考四個問題:第一,全球經濟增長的速度在下降,資產的收益率必然也下降,如何應對資產收益率下降?

“我們對投資者來講怎麼辦?無非出路一就是減少對投資者的收費,肯定收費要減少,如果還像過去傳統的私人銀行的那種服務模式,高收費可能有問題。同時自己的管理成本要下降,我覺得這是一個不得不面對的趨勢。”李仁杰說。

第二,原有的財富管理的合格投資者是為有錢人服務,但隨著全球貧富差距加劇,如何保證金融普惠?“貧富差距拉大的過程當中,我們金融機構到底起了什麼樣的作用?如果從金融企業的社會責任的高度來說,我只為有錢人服務,似乎說不過去,從普惠的意義上來講,我們原來定的財富管理的一些門檻是不是有問題?”

第三,財富管理的性質到底是什麼?到底是屬於間接融資概念?還是直接融資的概念?“如果這是屬於間接融資的範疇,那我們整個客戶服務的模式、管理的模式以及後面的監管模式都要做進一步的完善和修訂;如果是直接融資,關鍵就是如何做好投資者的分類、投資者的教育、信息披露的透明等等,不能再按照過去間接融資的思路來做這塊業務。”李仁杰認為,銀行是吸收存款發放貸款,做信用的中介;但財富管理金融機構不是信用的中介,“監管部門對這一類業務的監管也要想清楚,不要總是把過去管銀行的方式來對待這一類業務,這是第三個必須面對的問題。”

第四,這些年來,技術進步產生的很多的技術工具,能不能為我所用?能不能解決原來傳統做財富管理面對的難點?李仁杰用不同的資管產品設定不同的合格投資者門檻舉例道,私人銀行業務100萬美元起,銀行理財5萬元起,信託100萬起,這建立在“有錢人能更好自擔風險”的基本判斷上。“但是我自己覺得,這是在當時很多沒辦法的情況下,一個簡單粗暴的管理方式”,現在技術進步了,比如大數據、機器學習等,能比較好地解決我們過去的難點,真正瞭解客戶的財務實力、對產品的理解及風險偏好等一系列主客觀的情況。

對此,李仁杰認為,在為客戶服務這方面,財富管理我個人覺得從線下走到線上是一個必然的趨勢,只有這樣才能解決金融機構的成本控制、更好的痕跡管理、更瞭解你的客戶、更好地做好產品與客戶的適配、做好投資適當性的管理等。

財富管理的資產投向三問

“財富管理總要把錢投到哪裡去,總要有一個自己底層的資產。”李仁杰指出,圍繞這些底層的資產,也必須面對和思考幾個問題。

第一,經濟結構的合理性。“中國經濟這二十年來,哪一類的資產增值最快?為什麼房地產增值最快?”李仁杰指出,金融現象是經濟現象的反應,宏觀經濟這些年的特點則是:“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全球都在去槓桿,我們拒絕去槓桿,我們還在加槓桿,加槓桿必然的結果就是進一步擴大產能,所以就形成了整個產業當中可貿易的部分非常困難,匯率又高、產能又過剩、出口受阻,實體經濟肯定很困難,經濟又要有增長,只有不斷地加大貨幣供應量,資金到哪裡去?肯定到了不動產,這裡面有一個大水池,(地產)資產肯定就是在增值。”他認為,這一問題不能從金融方面簡單解決,而更需從經濟方面入手調整。

第二,為什麼大量資金尤其是銀行理財,湧向了非標(非標準化債權)資產?李仁杰認為,這跟中國金融體系的結構有關係,銀行的信貸資產佔了整個金融資產的大頭,再加上直接融資標準的產品不夠豐富,而非標類固收的資產收益回報較高。“這既是不正常,也是正常的,所有的金融產品、所有的金融市場可能都是從不標準到標準,從不成熟到成熟,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只能不斷的加快比如說資產證券化等的推進。”

第三,如何培育真正的資本市場機構投資者?“為什麼原來講要穩定市場,要培育機構投資者,但是發現,機構投資者為什麼也是散戶的思維,都是炒概念,都是短炒?”李仁杰指出,實踐中封閉的基金業績比開放的基金業績更好,因為拿著錢時間越長,越能理性配置,所以監管者也應該從鼓勵培育的角度,使真正的機構投資者如養老金、社保金,包括國有資產的存量能夠進入市場;同時多鼓勵基金公司發展封閉型少做開放型產品,即使開放也要有一定封閉的要求。

李仁杰分析股市現狀稱,在資本市場,道理上藍籌股肯定都是溢價的,垃圾股肯定是折價的,中國是反過來:藍籌股、大盤股是折價的,小盤股所謂的創新股都是溢價的。他認為,在數據的真實性、數據的造假方面,我認為大盤股、藍籌股,特別是過去都在體制內做過的上市公司的領導絕對不會造假,反而小盤股,炒概念的股造假可能性非常大。“我見過在香港市場、歐美市場很有名的基金管理人,最後一站輸在中國,就是買了大量中國的東西,儘管(基金管理人)也找了很多的企業家(瞭解情況),最後講的都是假的。”

因此,李仁杰指出,監管者、市場主體都應該努力去培育數據的真實性、衍生品工具的不斷推出等。“一些衍生品工具因為金融危機就停下來了,我覺得這是不對的,沒有這些工具如何去做風險的對衝?還有數據的打假要持之以恆,在這個基礎上,我們的智能投資才有更好的用武之地。”■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