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4後新成立149家網貸平臺 35家爆雷(名單)

隨著2016年8月24日《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的發佈,整個P2P網貸行業從“野蠻生長期”進入了“合規整改期”,運營平臺數量隨之大幅減少,從2015年底最高峰的3500家跌到目前的不足2000家。

不過,在“824”之後,行業依然新成立了149家平臺。這些新平臺為何選擇在這“特殊時期”上線,本文筆者對此進行研究分析。

說明

數據統計顯示,截至2017年10月底,149家平臺中有89家為正常運營平臺,60家停業及問題平臺,退出了P2P網貸行業。

目前正常運營的89家新平臺中由於有些平臺專注理財計劃或為app業務,導致無法對平臺的合規、信披等情況進行分析,因此選取其中75家能較好把握信息的正常運營平臺進行分析。

正常運營平臺

新上線平臺分佈

根據統計的結果顯示,75家平臺分佈在全國13個省市,其中浙江、廣東、上海的平臺數量超過10家,分別達到了26家、15家、10家。浙江新上線平臺數量最多,或許與浙江比較活躍的民間借貸有著重要的關聯,同時深圳、上海等地區停止互聯網金融平臺註冊登記,這也進一步導致浙江新上線平臺數量居於全國首位。

隨著2016年8月24日《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的發佈,整個P2P網貸行業從“野蠻生長期”進入了“合規整改期”,運營平臺數量隨之大幅減少,從2015年底最高峰的3500家跌到目前的不足2000家。

不過,在“824”之後,行業依然新成立了149家平臺。這些新平臺為何選擇在這“特殊時期”上線,本文筆者對此進行研究分析。

說明

數據統計顯示,截至2017年10月底,149家平臺中有89家為正常運營平臺,60家停業及問題平臺,退出了P2P網貸行業。

目前正常運營的89家新平臺中由於有些平臺專注理財計劃或為app業務,導致無法對平臺的合規、信披等情況進行分析,因此選取其中75家能較好把握信息的正常運營平臺進行分析。

正常運營平臺

新上線平臺分佈

根據統計的結果顯示,75家平臺分佈在全國13個省市,其中浙江、廣東、上海的平臺數量超過10家,分別達到了26家、15家、10家。浙江新上線平臺數量最多,或許與浙江比較活躍的民間借貸有著重要的關聯,同時深圳、上海等地區停止互聯網金融平臺註冊登記,這也進一步導致浙江新上線平臺數量居於全國首位。

824後新成立149家網貸平臺 35家爆雷(名單)

新上線平臺更愛車貸業務

隨著監管層對於網貸平臺提出個人借款單平臺20萬元、企業法人單平臺100萬元的限制後,眾多平臺進行了業務轉型,尤其以信貸、車貸為轉型主要方向。從新上線的平臺業務類型統計來看,仍然不外乎這種趨勢。據統計,車貸業務佔新上線平臺總業務類型的比例高達33.88%,企業貸(專指企業信用融資)、供應鏈金融這類服務中小微企業的業務佔比分別達到了15.70%、13.22%,也比較能符合P2P網貸普惠金融的特質。

隨著2016年8月24日《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的發佈,整個P2P網貸行業從“野蠻生長期”進入了“合規整改期”,運營平臺數量隨之大幅減少,從2015年底最高峰的3500家跌到目前的不足2000家。

不過,在“824”之後,行業依然新成立了149家平臺。這些新平臺為何選擇在這“特殊時期”上線,本文筆者對此進行研究分析。

說明

數據統計顯示,截至2017年10月底,149家平臺中有89家為正常運營平臺,60家停業及問題平臺,退出了P2P網貸行業。

目前正常運營的89家新平臺中由於有些平臺專注理財計劃或為app業務,導致無法對平臺的合規、信披等情況進行分析,因此選取其中75家能較好把握信息的正常運營平臺進行分析。

正常運營平臺

新上線平臺分佈

根據統計的結果顯示,75家平臺分佈在全國13個省市,其中浙江、廣東、上海的平臺數量超過10家,分別達到了26家、15家、10家。浙江新上線平臺數量最多,或許與浙江比較活躍的民間借貸有著重要的關聯,同時深圳、上海等地區停止互聯網金融平臺註冊登記,這也進一步導致浙江新上線平臺數量居於全國首位。

824後新成立149家網貸平臺 35家爆雷(名單)

新上線平臺更愛車貸業務

隨著監管層對於網貸平臺提出個人借款單平臺20萬元、企業法人單平臺100萬元的限制後,眾多平臺進行了業務轉型,尤其以信貸、車貸為轉型主要方向。從新上線的平臺業務類型統計來看,仍然不外乎這種趨勢。據統計,車貸業務佔新上線平臺總業務類型的比例高達33.88%,企業貸(專指企業信用融資)、供應鏈金融這類服務中小微企業的業務佔比分別達到了15.70%、13.22%,也比較能符合P2P網貸普惠金融的特質。

824後新成立149家網貸平臺 35家爆雷(名單)

新上線平臺收益率遠高於行業綜合收益率

根據平臺公開數據,對75家新上線平臺的收益率進行計算,得出算術平均收益率為11.39%,共有48家平臺的收益率主要分佈在9%-13%的區間內,如下圖3所示。同期2017年10月P2P網貸行業綜合收益率為9.50%,75家平臺中有52家平臺的收益率要高於行業綜合收益率,可見新上線平臺的收益率大多要高於行業平均水平,這也與平臺的運營策略有較大關係,新上線平臺由於知名度不高,更多通過加息來吸引投資人進行投資。

隨著2016年8月24日《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的發佈,整個P2P網貸行業從“野蠻生長期”進入了“合規整改期”,運營平臺數量隨之大幅減少,從2015年底最高峰的3500家跌到目前的不足2000家。

不過,在“824”之後,行業依然新成立了149家平臺。這些新平臺為何選擇在這“特殊時期”上線,本文筆者對此進行研究分析。

說明

數據統計顯示,截至2017年10月底,149家平臺中有89家為正常運營平臺,60家停業及問題平臺,退出了P2P網貸行業。

目前正常運營的89家新平臺中由於有些平臺專注理財計劃或為app業務,導致無法對平臺的合規、信披等情況進行分析,因此選取其中75家能較好把握信息的正常運營平臺進行分析。

正常運營平臺

新上線平臺分佈

根據統計的結果顯示,75家平臺分佈在全國13個省市,其中浙江、廣東、上海的平臺數量超過10家,分別達到了26家、15家、10家。浙江新上線平臺數量最多,或許與浙江比較活躍的民間借貸有著重要的關聯,同時深圳、上海等地區停止互聯網金融平臺註冊登記,這也進一步導致浙江新上線平臺數量居於全國首位。

824後新成立149家網貸平臺 35家爆雷(名單)

新上線平臺更愛車貸業務

隨著監管層對於網貸平臺提出個人借款單平臺20萬元、企業法人單平臺100萬元的限制後,眾多平臺進行了業務轉型,尤其以信貸、車貸為轉型主要方向。從新上線的平臺業務類型統計來看,仍然不外乎這種趨勢。據統計,車貸業務佔新上線平臺總業務類型的比例高達33.88%,企業貸(專指企業信用融資)、供應鏈金融這類服務中小微企業的業務佔比分別達到了15.70%、13.22%,也比較能符合P2P網貸普惠金融的特質。

824後新成立149家網貸平臺 35家爆雷(名單)

新上線平臺收益率遠高於行業綜合收益率

根據平臺公開數據,對75家新上線平臺的收益率進行計算,得出算術平均收益率為11.39%,共有48家平臺的收益率主要分佈在9%-13%的區間內,如下圖3所示。同期2017年10月P2P網貸行業綜合收益率為9.50%,75家平臺中有52家平臺的收益率要高於行業綜合收益率,可見新上線平臺的收益率大多要高於行業平均水平,這也與平臺的運營策略有較大關係,新上線平臺由於知名度不高,更多通過加息來吸引投資人進行投資。

824後新成立149家網貸平臺 35家爆雷(名單)

新上線平臺投資以短標為主

如下圖4所示,75家新上線平臺中,標的平均借款期限多以4個月以下中短期標為主,累計達到61家,而平均借款期限在1至2個月間的平臺數量最多,高達28家。同期P2P網貸行業的平均借款期限8.84個月,可見新平臺的標的更多相比行業資金週轉速度更高,流動性也更高。

隨著2016年8月24日《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的發佈,整個P2P網貸行業從“野蠻生長期”進入了“合規整改期”,運營平臺數量隨之大幅減少,從2015年底最高峰的3500家跌到目前的不足2000家。

不過,在“824”之後,行業依然新成立了149家平臺。這些新平臺為何選擇在這“特殊時期”上線,本文筆者對此進行研究分析。

說明

數據統計顯示,截至2017年10月底,149家平臺中有89家為正常運營平臺,60家停業及問題平臺,退出了P2P網貸行業。

目前正常運營的89家新平臺中由於有些平臺專注理財計劃或為app業務,導致無法對平臺的合規、信披等情況進行分析,因此選取其中75家能較好把握信息的正常運營平臺進行分析。

正常運營平臺

新上線平臺分佈

根據統計的結果顯示,75家平臺分佈在全國13個省市,其中浙江、廣東、上海的平臺數量超過10家,分別達到了26家、15家、10家。浙江新上線平臺數量最多,或許與浙江比較活躍的民間借貸有著重要的關聯,同時深圳、上海等地區停止互聯網金融平臺註冊登記,這也進一步導致浙江新上線平臺數量居於全國首位。

824後新成立149家網貸平臺 35家爆雷(名單)

新上線平臺更愛車貸業務

隨著監管層對於網貸平臺提出個人借款單平臺20萬元、企業法人單平臺100萬元的限制後,眾多平臺進行了業務轉型,尤其以信貸、車貸為轉型主要方向。從新上線的平臺業務類型統計來看,仍然不外乎這種趨勢。據統計,車貸業務佔新上線平臺總業務類型的比例高達33.88%,企業貸(專指企業信用融資)、供應鏈金融這類服務中小微企業的業務佔比分別達到了15.70%、13.22%,也比較能符合P2P網貸普惠金融的特質。

824後新成立149家網貸平臺 35家爆雷(名單)

新上線平臺收益率遠高於行業綜合收益率

根據平臺公開數據,對75家新上線平臺的收益率進行計算,得出算術平均收益率為11.39%,共有48家平臺的收益率主要分佈在9%-13%的區間內,如下圖3所示。同期2017年10月P2P網貸行業綜合收益率為9.50%,75家平臺中有52家平臺的收益率要高於行業綜合收益率,可見新上線平臺的收益率大多要高於行業平均水平,這也與平臺的運營策略有較大關係,新上線平臺由於知名度不高,更多通過加息來吸引投資人進行投資。

824後新成立149家網貸平臺 35家爆雷(名單)

新上線平臺投資以短標為主

如下圖4所示,75家新上線平臺中,標的平均借款期限多以4個月以下中短期標為主,累計達到61家,而平均借款期限在1至2個月間的平臺數量最多,高達28家。同期P2P網貸行業的平均借款期限8.84個月,可見新平臺的標的更多相比行業資金週轉速度更高,流動性也更高。

824後新成立149家網貸平臺 35家爆雷(名單)

新上線平臺仍不乏部分強背景平臺

如下圖5所示,75家新上線平臺中,仍然以民營系平臺為主,共計59家。國資系平臺包括國資控股8家、國資參股6家,共計14家。剩下的2家為上市系平臺。具體強背景新平臺如下表1所示:

隨著2016年8月24日《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的發佈,整個P2P網貸行業從“野蠻生長期”進入了“合規整改期”,運營平臺數量隨之大幅減少,從2015年底最高峰的3500家跌到目前的不足2000家。

不過,在“824”之後,行業依然新成立了149家平臺。這些新平臺為何選擇在這“特殊時期”上線,本文筆者對此進行研究分析。

說明

數據統計顯示,截至2017年10月底,149家平臺中有89家為正常運營平臺,60家停業及問題平臺,退出了P2P網貸行業。

目前正常運營的89家新平臺中由於有些平臺專注理財計劃或為app業務,導致無法對平臺的合規、信披等情況進行分析,因此選取其中75家能較好把握信息的正常運營平臺進行分析。

正常運營平臺

新上線平臺分佈

根據統計的結果顯示,75家平臺分佈在全國13個省市,其中浙江、廣東、上海的平臺數量超過10家,分別達到了26家、15家、10家。浙江新上線平臺數量最多,或許與浙江比較活躍的民間借貸有著重要的關聯,同時深圳、上海等地區停止互聯網金融平臺註冊登記,這也進一步導致浙江新上線平臺數量居於全國首位。

824後新成立149家網貸平臺 35家爆雷(名單)

新上線平臺更愛車貸業務

隨著監管層對於網貸平臺提出個人借款單平臺20萬元、企業法人單平臺100萬元的限制後,眾多平臺進行了業務轉型,尤其以信貸、車貸為轉型主要方向。從新上線的平臺業務類型統計來看,仍然不外乎這種趨勢。據統計,車貸業務佔新上線平臺總業務類型的比例高達33.88%,企業貸(專指企業信用融資)、供應鏈金融這類服務中小微企業的業務佔比分別達到了15.70%、13.22%,也比較能符合P2P網貸普惠金融的特質。

824後新成立149家網貸平臺 35家爆雷(名單)

新上線平臺收益率遠高於行業綜合收益率

根據平臺公開數據,對75家新上線平臺的收益率進行計算,得出算術平均收益率為11.39%,共有48家平臺的收益率主要分佈在9%-13%的區間內,如下圖3所示。同期2017年10月P2P網貸行業綜合收益率為9.50%,75家平臺中有52家平臺的收益率要高於行業綜合收益率,可見新上線平臺的收益率大多要高於行業平均水平,這也與平臺的運營策略有較大關係,新上線平臺由於知名度不高,更多通過加息來吸引投資人進行投資。

824後新成立149家網貸平臺 35家爆雷(名單)

新上線平臺投資以短標為主

如下圖4所示,75家新上線平臺中,標的平均借款期限多以4個月以下中短期標為主,累計達到61家,而平均借款期限在1至2個月間的平臺數量最多,高達28家。同期P2P網貸行業的平均借款期限8.84個月,可見新平臺的標的更多相比行業資金週轉速度更高,流動性也更高。

824後新成立149家網貸平臺 35家爆雷(名單)

新上線平臺仍不乏部分強背景平臺

如下圖5所示,75家新上線平臺中,仍然以民營系平臺為主,共計59家。國資系平臺包括國資控股8家、國資參股6家,共計14家。剩下的2家為上市系平臺。具體強背景新平臺如下表1所示:

824後新成立149家網貸平臺 35家爆雷(名單)

隨著2016年8月24日《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的發佈,整個P2P網貸行業從“野蠻生長期”進入了“合規整改期”,運營平臺數量隨之大幅減少,從2015年底最高峰的3500家跌到目前的不足2000家。

不過,在“824”之後,行業依然新成立了149家平臺。這些新平臺為何選擇在這“特殊時期”上線,本文筆者對此進行研究分析。

說明

數據統計顯示,截至2017年10月底,149家平臺中有89家為正常運營平臺,60家停業及問題平臺,退出了P2P網貸行業。

目前正常運營的89家新平臺中由於有些平臺專注理財計劃或為app業務,導致無法對平臺的合規、信披等情況進行分析,因此選取其中75家能較好把握信息的正常運營平臺進行分析。

正常運營平臺

新上線平臺分佈

根據統計的結果顯示,75家平臺分佈在全國13個省市,其中浙江、廣東、上海的平臺數量超過10家,分別達到了26家、15家、10家。浙江新上線平臺數量最多,或許與浙江比較活躍的民間借貸有著重要的關聯,同時深圳、上海等地區停止互聯網金融平臺註冊登記,這也進一步導致浙江新上線平臺數量居於全國首位。

824後新成立149家網貸平臺 35家爆雷(名單)

新上線平臺更愛車貸業務

隨著監管層對於網貸平臺提出個人借款單平臺20萬元、企業法人單平臺100萬元的限制後,眾多平臺進行了業務轉型,尤其以信貸、車貸為轉型主要方向。從新上線的平臺業務類型統計來看,仍然不外乎這種趨勢。據統計,車貸業務佔新上線平臺總業務類型的比例高達33.88%,企業貸(專指企業信用融資)、供應鏈金融這類服務中小微企業的業務佔比分別達到了15.70%、13.22%,也比較能符合P2P網貸普惠金融的特質。

824後新成立149家網貸平臺 35家爆雷(名單)

新上線平臺收益率遠高於行業綜合收益率

根據平臺公開數據,對75家新上線平臺的收益率進行計算,得出算術平均收益率為11.39%,共有48家平臺的收益率主要分佈在9%-13%的區間內,如下圖3所示。同期2017年10月P2P網貸行業綜合收益率為9.50%,75家平臺中有52家平臺的收益率要高於行業綜合收益率,可見新上線平臺的收益率大多要高於行業平均水平,這也與平臺的運營策略有較大關係,新上線平臺由於知名度不高,更多通過加息來吸引投資人進行投資。

824後新成立149家網貸平臺 35家爆雷(名單)

新上線平臺投資以短標為主

如下圖4所示,75家新上線平臺中,標的平均借款期限多以4個月以下中短期標為主,累計達到61家,而平均借款期限在1至2個月間的平臺數量最多,高達28家。同期P2P網貸行業的平均借款期限8.84個月,可見新平臺的標的更多相比行業資金週轉速度更高,流動性也更高。

824後新成立149家網貸平臺 35家爆雷(名單)

新上線平臺仍不乏部分強背景平臺

如下圖5所示,75家新上線平臺中,仍然以民營系平臺為主,共計59家。國資系平臺包括國資控股8家、國資參股6家,共計14家。剩下的2家為上市系平臺。具體強背景新平臺如下表1所示:

824後新成立149家網貸平臺 35家爆雷(名單)

824後新成立149家網貸平臺 35家爆雷(名單)

合規情況——借款限額

為反映平臺借款限額合規情況,筆者通過標準化處理,對平臺借款限額合規情況分為5檔進行打分,分別為0.2、0.4、0.6、0.8、1,以此來區分平臺滿足借款限額的情況,其中1表示平臺能夠較好的滿足借款限額的要求。從下圖6可以看出,65家平臺的借款限額打分不低於0.8分,這也可以反映目前新上線平臺在借款限額合規性上總體可以滿足。當然這也與上文提及的平臺更多的做車貸、信貸業務為主,而這些業務也更能夠滿足合規要求。

隨著2016年8月24日《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的發佈,整個P2P網貸行業從“野蠻生長期”進入了“合規整改期”,運營平臺數量隨之大幅減少,從2015年底最高峰的3500家跌到目前的不足2000家。

不過,在“824”之後,行業依然新成立了149家平臺。這些新平臺為何選擇在這“特殊時期”上線,本文筆者對此進行研究分析。

說明

數據統計顯示,截至2017年10月底,149家平臺中有89家為正常運營平臺,60家停業及問題平臺,退出了P2P網貸行業。

目前正常運營的89家新平臺中由於有些平臺專注理財計劃或為app業務,導致無法對平臺的合規、信披等情況進行分析,因此選取其中75家能較好把握信息的正常運營平臺進行分析。

正常運營平臺

新上線平臺分佈

根據統計的結果顯示,75家平臺分佈在全國13個省市,其中浙江、廣東、上海的平臺數量超過10家,分別達到了26家、15家、10家。浙江新上線平臺數量最多,或許與浙江比較活躍的民間借貸有著重要的關聯,同時深圳、上海等地區停止互聯網金融平臺註冊登記,這也進一步導致浙江新上線平臺數量居於全國首位。

824後新成立149家網貸平臺 35家爆雷(名單)

新上線平臺更愛車貸業務

隨著監管層對於網貸平臺提出個人借款單平臺20萬元、企業法人單平臺100萬元的限制後,眾多平臺進行了業務轉型,尤其以信貸、車貸為轉型主要方向。從新上線的平臺業務類型統計來看,仍然不外乎這種趨勢。據統計,車貸業務佔新上線平臺總業務類型的比例高達33.88%,企業貸(專指企業信用融資)、供應鏈金融這類服務中小微企業的業務佔比分別達到了15.70%、13.22%,也比較能符合P2P網貸普惠金融的特質。

824後新成立149家網貸平臺 35家爆雷(名單)

新上線平臺收益率遠高於行業綜合收益率

根據平臺公開數據,對75家新上線平臺的收益率進行計算,得出算術平均收益率為11.39%,共有48家平臺的收益率主要分佈在9%-13%的區間內,如下圖3所示。同期2017年10月P2P網貸行業綜合收益率為9.50%,75家平臺中有52家平臺的收益率要高於行業綜合收益率,可見新上線平臺的收益率大多要高於行業平均水平,這也與平臺的運營策略有較大關係,新上線平臺由於知名度不高,更多通過加息來吸引投資人進行投資。

824後新成立149家網貸平臺 35家爆雷(名單)

新上線平臺投資以短標為主

如下圖4所示,75家新上線平臺中,標的平均借款期限多以4個月以下中短期標為主,累計達到61家,而平均借款期限在1至2個月間的平臺數量最多,高達28家。同期P2P網貸行業的平均借款期限8.84個月,可見新平臺的標的更多相比行業資金週轉速度更高,流動性也更高。

824後新成立149家網貸平臺 35家爆雷(名單)

新上線平臺仍不乏部分強背景平臺

如下圖5所示,75家新上線平臺中,仍然以民營系平臺為主,共計59家。國資系平臺包括國資控股8家、國資參股6家,共計14家。剩下的2家為上市系平臺。具體強背景新平臺如下表1所示:

824後新成立149家網貸平臺 35家爆雷(名單)

824後新成立149家網貸平臺 35家爆雷(名單)

合規情況——借款限額

為反映平臺借款限額合規情況,筆者通過標準化處理,對平臺借款限額合規情況分為5檔進行打分,分別為0.2、0.4、0.6、0.8、1,以此來區分平臺滿足借款限額的情況,其中1表示平臺能夠較好的滿足借款限額的要求。從下圖6可以看出,65家平臺的借款限額打分不低於0.8分,這也可以反映目前新上線平臺在借款限額合規性上總體可以滿足。當然這也與上文提及的平臺更多的做車貸、信貸業務為主,而這些業務也更能夠滿足合規要求。

824後新成立149家網貸平臺 35家爆雷(名單)

合規情況——銀行存管

除了借款限額外,銀行存管是另外一項重要的合規項目。從統計的數據結果看,47家平臺的銀行存管業務沒有任何進展,有14家平臺已經完成了銀行存管簽約工作,而剩下14家平臺已經完成了銀行存管上線工作。可見,相比借款限額的合規情況,銀行存管的合規情況明顯要遜色較多,這主要也與中小平臺資源少、業務薄弱,銀行或許有較大的考量有關,同時銀行存管對於小平臺更是一筆不小的支出。因此,這就導致平臺銀行存管進展會比較緩慢,整體合規情況會更差。

隨著2016年8月24日《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的發佈,整個P2P網貸行業從“野蠻生長期”進入了“合規整改期”,運營平臺數量隨之大幅減少,從2015年底最高峰的3500家跌到目前的不足2000家。

不過,在“824”之後,行業依然新成立了149家平臺。這些新平臺為何選擇在這“特殊時期”上線,本文筆者對此進行研究分析。

說明

數據統計顯示,截至2017年10月底,149家平臺中有89家為正常運營平臺,60家停業及問題平臺,退出了P2P網貸行業。

目前正常運營的89家新平臺中由於有些平臺專注理財計劃或為app業務,導致無法對平臺的合規、信披等情況進行分析,因此選取其中75家能較好把握信息的正常運營平臺進行分析。

正常運營平臺

新上線平臺分佈

根據統計的結果顯示,75家平臺分佈在全國13個省市,其中浙江、廣東、上海的平臺數量超過10家,分別達到了26家、15家、10家。浙江新上線平臺數量最多,或許與浙江比較活躍的民間借貸有著重要的關聯,同時深圳、上海等地區停止互聯網金融平臺註冊登記,這也進一步導致浙江新上線平臺數量居於全國首位。

824後新成立149家網貸平臺 35家爆雷(名單)

新上線平臺更愛車貸業務

隨著監管層對於網貸平臺提出個人借款單平臺20萬元、企業法人單平臺100萬元的限制後,眾多平臺進行了業務轉型,尤其以信貸、車貸為轉型主要方向。從新上線的平臺業務類型統計來看,仍然不外乎這種趨勢。據統計,車貸業務佔新上線平臺總業務類型的比例高達33.88%,企業貸(專指企業信用融資)、供應鏈金融這類服務中小微企業的業務佔比分別達到了15.70%、13.22%,也比較能符合P2P網貸普惠金融的特質。

824後新成立149家網貸平臺 35家爆雷(名單)

新上線平臺收益率遠高於行業綜合收益率

根據平臺公開數據,對75家新上線平臺的收益率進行計算,得出算術平均收益率為11.39%,共有48家平臺的收益率主要分佈在9%-13%的區間內,如下圖3所示。同期2017年10月P2P網貸行業綜合收益率為9.50%,75家平臺中有52家平臺的收益率要高於行業綜合收益率,可見新上線平臺的收益率大多要高於行業平均水平,這也與平臺的運營策略有較大關係,新上線平臺由於知名度不高,更多通過加息來吸引投資人進行投資。

824後新成立149家網貸平臺 35家爆雷(名單)

新上線平臺投資以短標為主

如下圖4所示,75家新上線平臺中,標的平均借款期限多以4個月以下中短期標為主,累計達到61家,而平均借款期限在1至2個月間的平臺數量最多,高達28家。同期P2P網貸行業的平均借款期限8.84個月,可見新平臺的標的更多相比行業資金週轉速度更高,流動性也更高。

824後新成立149家網貸平臺 35家爆雷(名單)

新上線平臺仍不乏部分強背景平臺

如下圖5所示,75家新上線平臺中,仍然以民營系平臺為主,共計59家。國資系平臺包括國資控股8家、國資參股6家,共計14家。剩下的2家為上市系平臺。具體強背景新平臺如下表1所示:

824後新成立149家網貸平臺 35家爆雷(名單)

824後新成立149家網貸平臺 35家爆雷(名單)

合規情況——借款限額

為反映平臺借款限額合規情況,筆者通過標準化處理,對平臺借款限額合規情況分為5檔進行打分,分別為0.2、0.4、0.6、0.8、1,以此來區分平臺滿足借款限額的情況,其中1表示平臺能夠較好的滿足借款限額的要求。從下圖6可以看出,65家平臺的借款限額打分不低於0.8分,這也可以反映目前新上線平臺在借款限額合規性上總體可以滿足。當然這也與上文提及的平臺更多的做車貸、信貸業務為主,而這些業務也更能夠滿足合規要求。

824後新成立149家網貸平臺 35家爆雷(名單)

合規情況——銀行存管

除了借款限額外,銀行存管是另外一項重要的合規項目。從統計的數據結果看,47家平臺的銀行存管業務沒有任何進展,有14家平臺已經完成了銀行存管簽約工作,而剩下14家平臺已經完成了銀行存管上線工作。可見,相比借款限額的合規情況,銀行存管的合規情況明顯要遜色較多,這主要也與中小平臺資源少、業務薄弱,銀行或許有較大的考量有關,同時銀行存管對於小平臺更是一筆不小的支出。因此,這就導致平臺銀行存管進展會比較緩慢,整體合規情況會更差。

824後新成立149家網貸平臺 35家爆雷(名單)

新上線平臺信息披露狀況

再對75家平臺的信息披露情況進行分析,標準按照銀監會《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信息披露指引》的要求,同樣進行標準化處理,對平臺的信息披露狀況分為5檔進行打分,其中有1家平臺信息披露能夠較好的滿足“信披指引”的要求,打分為1。而另一邊,有55家平臺的信息披露打分不超過0.4,可見新上線平臺的信息披露狀況總體不佳,多數平臺沒有專門的信息披露區域,信息披露的指標較少,借款信息的透明度較差,而這些也是平臺潛在的風險。

隨著2016年8月24日《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的發佈,整個P2P網貸行業從“野蠻生長期”進入了“合規整改期”,運營平臺數量隨之大幅減少,從2015年底最高峰的3500家跌到目前的不足2000家。

不過,在“824”之後,行業依然新成立了149家平臺。這些新平臺為何選擇在這“特殊時期”上線,本文筆者對此進行研究分析。

說明

數據統計顯示,截至2017年10月底,149家平臺中有89家為正常運營平臺,60家停業及問題平臺,退出了P2P網貸行業。

目前正常運營的89家新平臺中由於有些平臺專注理財計劃或為app業務,導致無法對平臺的合規、信披等情況進行分析,因此選取其中75家能較好把握信息的正常運營平臺進行分析。

正常運營平臺

新上線平臺分佈

根據統計的結果顯示,75家平臺分佈在全國13個省市,其中浙江、廣東、上海的平臺數量超過10家,分別達到了26家、15家、10家。浙江新上線平臺數量最多,或許與浙江比較活躍的民間借貸有著重要的關聯,同時深圳、上海等地區停止互聯網金融平臺註冊登記,這也進一步導致浙江新上線平臺數量居於全國首位。

824後新成立149家網貸平臺 35家爆雷(名單)

新上線平臺更愛車貸業務

隨著監管層對於網貸平臺提出個人借款單平臺20萬元、企業法人單平臺100萬元的限制後,眾多平臺進行了業務轉型,尤其以信貸、車貸為轉型主要方向。從新上線的平臺業務類型統計來看,仍然不外乎這種趨勢。據統計,車貸業務佔新上線平臺總業務類型的比例高達33.88%,企業貸(專指企業信用融資)、供應鏈金融這類服務中小微企業的業務佔比分別達到了15.70%、13.22%,也比較能符合P2P網貸普惠金融的特質。

824後新成立149家網貸平臺 35家爆雷(名單)

新上線平臺收益率遠高於行業綜合收益率

根據平臺公開數據,對75家新上線平臺的收益率進行計算,得出算術平均收益率為11.39%,共有48家平臺的收益率主要分佈在9%-13%的區間內,如下圖3所示。同期2017年10月P2P網貸行業綜合收益率為9.50%,75家平臺中有52家平臺的收益率要高於行業綜合收益率,可見新上線平臺的收益率大多要高於行業平均水平,這也與平臺的運營策略有較大關係,新上線平臺由於知名度不高,更多通過加息來吸引投資人進行投資。

824後新成立149家網貸平臺 35家爆雷(名單)

新上線平臺投資以短標為主

如下圖4所示,75家新上線平臺中,標的平均借款期限多以4個月以下中短期標為主,累計達到61家,而平均借款期限在1至2個月間的平臺數量最多,高達28家。同期P2P網貸行業的平均借款期限8.84個月,可見新平臺的標的更多相比行業資金週轉速度更高,流動性也更高。

824後新成立149家網貸平臺 35家爆雷(名單)

新上線平臺仍不乏部分強背景平臺

如下圖5所示,75家新上線平臺中,仍然以民營系平臺為主,共計59家。國資系平臺包括國資控股8家、國資參股6家,共計14家。剩下的2家為上市系平臺。具體強背景新平臺如下表1所示:

824後新成立149家網貸平臺 35家爆雷(名單)

824後新成立149家網貸平臺 35家爆雷(名單)

合規情況——借款限額

為反映平臺借款限額合規情況,筆者通過標準化處理,對平臺借款限額合規情況分為5檔進行打分,分別為0.2、0.4、0.6、0.8、1,以此來區分平臺滿足借款限額的情況,其中1表示平臺能夠較好的滿足借款限額的要求。從下圖6可以看出,65家平臺的借款限額打分不低於0.8分,這也可以反映目前新上線平臺在借款限額合規性上總體可以滿足。當然這也與上文提及的平臺更多的做車貸、信貸業務為主,而這些業務也更能夠滿足合規要求。

824後新成立149家網貸平臺 35家爆雷(名單)

合規情況——銀行存管

除了借款限額外,銀行存管是另外一項重要的合規項目。從統計的數據結果看,47家平臺的銀行存管業務沒有任何進展,有14家平臺已經完成了銀行存管簽約工作,而剩下14家平臺已經完成了銀行存管上線工作。可見,相比借款限額的合規情況,銀行存管的合規情況明顯要遜色較多,這主要也與中小平臺資源少、業務薄弱,銀行或許有較大的考量有關,同時銀行存管對於小平臺更是一筆不小的支出。因此,這就導致平臺銀行存管進展會比較緩慢,整體合規情況會更差。

824後新成立149家網貸平臺 35家爆雷(名單)

新上線平臺信息披露狀況

再對75家平臺的信息披露情況進行分析,標準按照銀監會《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信息披露指引》的要求,同樣進行標準化處理,對平臺的信息披露狀況分為5檔進行打分,其中有1家平臺信息披露能夠較好的滿足“信披指引”的要求,打分為1。而另一邊,有55家平臺的信息披露打分不超過0.4,可見新上線平臺的信息披露狀況總體不佳,多數平臺沒有專門的信息披露區域,信息披露的指標較少,借款信息的透明度較差,而這些也是平臺潛在的風險。

824後新成立149家網貸平臺 35家爆雷(名單)

停業及問題平臺

退出類型分佈

一年多時間,新上線平臺中有60家平臺已經退出了P2P網貸行業,而退出類型主要以停業、提現困難、跑路為主,分別達到了23家、22家、13家,有2家平臺上線不足一年即完成了業務轉型,不再從事P2P網貸行業投資端業務,轉型方向分別為現金貸業務、信息諮詢服務。不過我們從這組數據可以看出,提現困難、跑路等惡性退出達到了35家,遠超過停業、轉型累計25家,相比行業更多以良性退出為主,可以看出新上線平臺的投資風險更大,對於一般小白投資人更應該“敬而遠之”。

隨著2016年8月24日《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的發佈,整個P2P網貸行業從“野蠻生長期”進入了“合規整改期”,運營平臺數量隨之大幅減少,從2015年底最高峰的3500家跌到目前的不足2000家。

不過,在“824”之後,行業依然新成立了149家平臺。這些新平臺為何選擇在這“特殊時期”上線,本文筆者對此進行研究分析。

說明

數據統計顯示,截至2017年10月底,149家平臺中有89家為正常運營平臺,60家停業及問題平臺,退出了P2P網貸行業。

目前正常運營的89家新平臺中由於有些平臺專注理財計劃或為app業務,導致無法對平臺的合規、信披等情況進行分析,因此選取其中75家能較好把握信息的正常運營平臺進行分析。

正常運營平臺

新上線平臺分佈

根據統計的結果顯示,75家平臺分佈在全國13個省市,其中浙江、廣東、上海的平臺數量超過10家,分別達到了26家、15家、10家。浙江新上線平臺數量最多,或許與浙江比較活躍的民間借貸有著重要的關聯,同時深圳、上海等地區停止互聯網金融平臺註冊登記,這也進一步導致浙江新上線平臺數量居於全國首位。

824後新成立149家網貸平臺 35家爆雷(名單)

新上線平臺更愛車貸業務

隨著監管層對於網貸平臺提出個人借款單平臺20萬元、企業法人單平臺100萬元的限制後,眾多平臺進行了業務轉型,尤其以信貸、車貸為轉型主要方向。從新上線的平臺業務類型統計來看,仍然不外乎這種趨勢。據統計,車貸業務佔新上線平臺總業務類型的比例高達33.88%,企業貸(專指企業信用融資)、供應鏈金融這類服務中小微企業的業務佔比分別達到了15.70%、13.22%,也比較能符合P2P網貸普惠金融的特質。

824後新成立149家網貸平臺 35家爆雷(名單)

新上線平臺收益率遠高於行業綜合收益率

根據平臺公開數據,對75家新上線平臺的收益率進行計算,得出算術平均收益率為11.39%,共有48家平臺的收益率主要分佈在9%-13%的區間內,如下圖3所示。同期2017年10月P2P網貸行業綜合收益率為9.50%,75家平臺中有52家平臺的收益率要高於行業綜合收益率,可見新上線平臺的收益率大多要高於行業平均水平,這也與平臺的運營策略有較大關係,新上線平臺由於知名度不高,更多通過加息來吸引投資人進行投資。

824後新成立149家網貸平臺 35家爆雷(名單)

新上線平臺投資以短標為主

如下圖4所示,75家新上線平臺中,標的平均借款期限多以4個月以下中短期標為主,累計達到61家,而平均借款期限在1至2個月間的平臺數量最多,高達28家。同期P2P網貸行業的平均借款期限8.84個月,可見新平臺的標的更多相比行業資金週轉速度更高,流動性也更高。

824後新成立149家網貸平臺 35家爆雷(名單)

新上線平臺仍不乏部分強背景平臺

如下圖5所示,75家新上線平臺中,仍然以民營系平臺為主,共計59家。國資系平臺包括國資控股8家、國資參股6家,共計14家。剩下的2家為上市系平臺。具體強背景新平臺如下表1所示:

824後新成立149家網貸平臺 35家爆雷(名單)

824後新成立149家網貸平臺 35家爆雷(名單)

合規情況——借款限額

為反映平臺借款限額合規情況,筆者通過標準化處理,對平臺借款限額合規情況分為5檔進行打分,分別為0.2、0.4、0.6、0.8、1,以此來區分平臺滿足借款限額的情況,其中1表示平臺能夠較好的滿足借款限額的要求。從下圖6可以看出,65家平臺的借款限額打分不低於0.8分,這也可以反映目前新上線平臺在借款限額合規性上總體可以滿足。當然這也與上文提及的平臺更多的做車貸、信貸業務為主,而這些業務也更能夠滿足合規要求。

824後新成立149家網貸平臺 35家爆雷(名單)

合規情況——銀行存管

除了借款限額外,銀行存管是另外一項重要的合規項目。從統計的數據結果看,47家平臺的銀行存管業務沒有任何進展,有14家平臺已經完成了銀行存管簽約工作,而剩下14家平臺已經完成了銀行存管上線工作。可見,相比借款限額的合規情況,銀行存管的合規情況明顯要遜色較多,這主要也與中小平臺資源少、業務薄弱,銀行或許有較大的考量有關,同時銀行存管對於小平臺更是一筆不小的支出。因此,這就導致平臺銀行存管進展會比較緩慢,整體合規情況會更差。

824後新成立149家網貸平臺 35家爆雷(名單)

新上線平臺信息披露狀況

再對75家平臺的信息披露情況進行分析,標準按照銀監會《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信息披露指引》的要求,同樣進行標準化處理,對平臺的信息披露狀況分為5檔進行打分,其中有1家平臺信息披露能夠較好的滿足“信披指引”的要求,打分為1。而另一邊,有55家平臺的信息披露打分不超過0.4,可見新上線平臺的信息披露狀況總體不佳,多數平臺沒有專門的信息披露區域,信息披露的指標較少,借款信息的透明度較差,而這些也是平臺潛在的風險。

824後新成立149家網貸平臺 35家爆雷(名單)

停業及問題平臺

退出類型分佈

一年多時間,新上線平臺中有60家平臺已經退出了P2P網貸行業,而退出類型主要以停業、提現困難、跑路為主,分別達到了23家、22家、13家,有2家平臺上線不足一年即完成了業務轉型,不再從事P2P網貸行業投資端業務,轉型方向分別為現金貸業務、信息諮詢服務。不過我們從這組數據可以看出,提現困難、跑路等惡性退出達到了35家,遠超過停業、轉型累計25家,相比行業更多以良性退出為主,可以看出新上線平臺的投資風險更大,對於一般小白投資人更應該“敬而遠之”。

824後新成立149家網貸平臺 35家爆雷(名單)

隨著2016年8月24日《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的發佈,整個P2P網貸行業從“野蠻生長期”進入了“合規整改期”,運營平臺數量隨之大幅減少,從2015年底最高峰的3500家跌到目前的不足2000家。

不過,在“824”之後,行業依然新成立了149家平臺。這些新平臺為何選擇在這“特殊時期”上線,本文筆者對此進行研究分析。

說明

數據統計顯示,截至2017年10月底,149家平臺中有89家為正常運營平臺,60家停業及問題平臺,退出了P2P網貸行業。

目前正常運營的89家新平臺中由於有些平臺專注理財計劃或為app業務,導致無法對平臺的合規、信披等情況進行分析,因此選取其中75家能較好把握信息的正常運營平臺進行分析。

正常運營平臺

新上線平臺分佈

根據統計的結果顯示,75家平臺分佈在全國13個省市,其中浙江、廣東、上海的平臺數量超過10家,分別達到了26家、15家、10家。浙江新上線平臺數量最多,或許與浙江比較活躍的民間借貸有著重要的關聯,同時深圳、上海等地區停止互聯網金融平臺註冊登記,這也進一步導致浙江新上線平臺數量居於全國首位。

824後新成立149家網貸平臺 35家爆雷(名單)

新上線平臺更愛車貸業務

隨著監管層對於網貸平臺提出個人借款單平臺20萬元、企業法人單平臺100萬元的限制後,眾多平臺進行了業務轉型,尤其以信貸、車貸為轉型主要方向。從新上線的平臺業務類型統計來看,仍然不外乎這種趨勢。據統計,車貸業務佔新上線平臺總業務類型的比例高達33.88%,企業貸(專指企業信用融資)、供應鏈金融這類服務中小微企業的業務佔比分別達到了15.70%、13.22%,也比較能符合P2P網貸普惠金融的特質。

824後新成立149家網貸平臺 35家爆雷(名單)

新上線平臺收益率遠高於行業綜合收益率

根據平臺公開數據,對75家新上線平臺的收益率進行計算,得出算術平均收益率為11.39%,共有48家平臺的收益率主要分佈在9%-13%的區間內,如下圖3所示。同期2017年10月P2P網貸行業綜合收益率為9.50%,75家平臺中有52家平臺的收益率要高於行業綜合收益率,可見新上線平臺的收益率大多要高於行業平均水平,這也與平臺的運營策略有較大關係,新上線平臺由於知名度不高,更多通過加息來吸引投資人進行投資。

824後新成立149家網貸平臺 35家爆雷(名單)

新上線平臺投資以短標為主

如下圖4所示,75家新上線平臺中,標的平均借款期限多以4個月以下中短期標為主,累計達到61家,而平均借款期限在1至2個月間的平臺數量最多,高達28家。同期P2P網貸行業的平均借款期限8.84個月,可見新平臺的標的更多相比行業資金週轉速度更高,流動性也更高。

824後新成立149家網貸平臺 35家爆雷(名單)

新上線平臺仍不乏部分強背景平臺

如下圖5所示,75家新上線平臺中,仍然以民營系平臺為主,共計59家。國資系平臺包括國資控股8家、國資參股6家,共計14家。剩下的2家為上市系平臺。具體強背景新平臺如下表1所示:

824後新成立149家網貸平臺 35家爆雷(名單)

824後新成立149家網貸平臺 35家爆雷(名單)

合規情況——借款限額

為反映平臺借款限額合規情況,筆者通過標準化處理,對平臺借款限額合規情況分為5檔進行打分,分別為0.2、0.4、0.6、0.8、1,以此來區分平臺滿足借款限額的情況,其中1表示平臺能夠較好的滿足借款限額的要求。從下圖6可以看出,65家平臺的借款限額打分不低於0.8分,這也可以反映目前新上線平臺在借款限額合規性上總體可以滿足。當然這也與上文提及的平臺更多的做車貸、信貸業務為主,而這些業務也更能夠滿足合規要求。

824後新成立149家網貸平臺 35家爆雷(名單)

合規情況——銀行存管

除了借款限額外,銀行存管是另外一項重要的合規項目。從統計的數據結果看,47家平臺的銀行存管業務沒有任何進展,有14家平臺已經完成了銀行存管簽約工作,而剩下14家平臺已經完成了銀行存管上線工作。可見,相比借款限額的合規情況,銀行存管的合規情況明顯要遜色較多,這主要也與中小平臺資源少、業務薄弱,銀行或許有較大的考量有關,同時銀行存管對於小平臺更是一筆不小的支出。因此,這就導致平臺銀行存管進展會比較緩慢,整體合規情況會更差。

824後新成立149家網貸平臺 35家爆雷(名單)

新上線平臺信息披露狀況

再對75家平臺的信息披露情況進行分析,標準按照銀監會《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信息披露指引》的要求,同樣進行標準化處理,對平臺的信息披露狀況分為5檔進行打分,其中有1家平臺信息披露能夠較好的滿足“信披指引”的要求,打分為1。而另一邊,有55家平臺的信息披露打分不超過0.4,可見新上線平臺的信息披露狀況總體不佳,多數平臺沒有專門的信息披露區域,信息披露的指標較少,借款信息的透明度較差,而這些也是平臺潛在的風險。

824後新成立149家網貸平臺 35家爆雷(名單)

停業及問題平臺

退出類型分佈

一年多時間,新上線平臺中有60家平臺已經退出了P2P網貸行業,而退出類型主要以停業、提現困難、跑路為主,分別達到了23家、22家、13家,有2家平臺上線不足一年即完成了業務轉型,不再從事P2P網貸行業投資端業務,轉型方向分別為現金貸業務、信息諮詢服務。不過我們從這組數據可以看出,提現困難、跑路等惡性退出達到了35家,遠超過停業、轉型累計25家,相比行業更多以良性退出為主,可以看出新上線平臺的投資風險更大,對於一般小白投資人更應該“敬而遠之”。

824後新成立149家網貸平臺 35家爆雷(名單)

824後新成立149家網貸平臺 35家爆雷(名單)

生存週期

據統計,這60家退出P2P網貸行業的平臺生存週期約為4.99個月,相比歷史所有停業及問題平臺12.89個月要短了近8個月時間,可見在網貸行業處於較強監管的階段,P2P網貸平臺的生存困難度大幅度增加,其中因素包括投資人避險因素更多的將資金投向大平臺,導致行業集中度的提升,政策頻出合規壓力進一步上升等等。

隨著2016年8月24日《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的發佈,整個P2P網貸行業從“野蠻生長期”進入了“合規整改期”,運營平臺數量隨之大幅減少,從2015年底最高峰的3500家跌到目前的不足2000家。

不過,在“824”之後,行業依然新成立了149家平臺。這些新平臺為何選擇在這“特殊時期”上線,本文筆者對此進行研究分析。

說明

數據統計顯示,截至2017年10月底,149家平臺中有89家為正常運營平臺,60家停業及問題平臺,退出了P2P網貸行業。

目前正常運營的89家新平臺中由於有些平臺專注理財計劃或為app業務,導致無法對平臺的合規、信披等情況進行分析,因此選取其中75家能較好把握信息的正常運營平臺進行分析。

正常運營平臺

新上線平臺分佈

根據統計的結果顯示,75家平臺分佈在全國13個省市,其中浙江、廣東、上海的平臺數量超過10家,分別達到了26家、15家、10家。浙江新上線平臺數量最多,或許與浙江比較活躍的民間借貸有著重要的關聯,同時深圳、上海等地區停止互聯網金融平臺註冊登記,這也進一步導致浙江新上線平臺數量居於全國首位。

824後新成立149家網貸平臺 35家爆雷(名單)

新上線平臺更愛車貸業務

隨著監管層對於網貸平臺提出個人借款單平臺20萬元、企業法人單平臺100萬元的限制後,眾多平臺進行了業務轉型,尤其以信貸、車貸為轉型主要方向。從新上線的平臺業務類型統計來看,仍然不外乎這種趨勢。據統計,車貸業務佔新上線平臺總業務類型的比例高達33.88%,企業貸(專指企業信用融資)、供應鏈金融這類服務中小微企業的業務佔比分別達到了15.70%、13.22%,也比較能符合P2P網貸普惠金融的特質。

824後新成立149家網貸平臺 35家爆雷(名單)

新上線平臺收益率遠高於行業綜合收益率

根據平臺公開數據,對75家新上線平臺的收益率進行計算,得出算術平均收益率為11.39%,共有48家平臺的收益率主要分佈在9%-13%的區間內,如下圖3所示。同期2017年10月P2P網貸行業綜合收益率為9.50%,75家平臺中有52家平臺的收益率要高於行業綜合收益率,可見新上線平臺的收益率大多要高於行業平均水平,這也與平臺的運營策略有較大關係,新上線平臺由於知名度不高,更多通過加息來吸引投資人進行投資。

824後新成立149家網貸平臺 35家爆雷(名單)

新上線平臺投資以短標為主

如下圖4所示,75家新上線平臺中,標的平均借款期限多以4個月以下中短期標為主,累計達到61家,而平均借款期限在1至2個月間的平臺數量最多,高達28家。同期P2P網貸行業的平均借款期限8.84個月,可見新平臺的標的更多相比行業資金週轉速度更高,流動性也更高。

824後新成立149家網貸平臺 35家爆雷(名單)

新上線平臺仍不乏部分強背景平臺

如下圖5所示,75家新上線平臺中,仍然以民營系平臺為主,共計59家。國資系平臺包括國資控股8家、國資參股6家,共計14家。剩下的2家為上市系平臺。具體強背景新平臺如下表1所示:

824後新成立149家網貸平臺 35家爆雷(名單)

824後新成立149家網貸平臺 35家爆雷(名單)

合規情況——借款限額

為反映平臺借款限額合規情況,筆者通過標準化處理,對平臺借款限額合規情況分為5檔進行打分,分別為0.2、0.4、0.6、0.8、1,以此來區分平臺滿足借款限額的情況,其中1表示平臺能夠較好的滿足借款限額的要求。從下圖6可以看出,65家平臺的借款限額打分不低於0.8分,這也可以反映目前新上線平臺在借款限額合規性上總體可以滿足。當然這也與上文提及的平臺更多的做車貸、信貸業務為主,而這些業務也更能夠滿足合規要求。

824後新成立149家網貸平臺 35家爆雷(名單)

合規情況——銀行存管

除了借款限額外,銀行存管是另外一項重要的合規項目。從統計的數據結果看,47家平臺的銀行存管業務沒有任何進展,有14家平臺已經完成了銀行存管簽約工作,而剩下14家平臺已經完成了銀行存管上線工作。可見,相比借款限額的合規情況,銀行存管的合規情況明顯要遜色較多,這主要也與中小平臺資源少、業務薄弱,銀行或許有較大的考量有關,同時銀行存管對於小平臺更是一筆不小的支出。因此,這就導致平臺銀行存管進展會比較緩慢,整體合規情況會更差。

824後新成立149家網貸平臺 35家爆雷(名單)

新上線平臺信息披露狀況

再對75家平臺的信息披露情況進行分析,標準按照銀監會《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信息披露指引》的要求,同樣進行標準化處理,對平臺的信息披露狀況分為5檔進行打分,其中有1家平臺信息披露能夠較好的滿足“信披指引”的要求,打分為1。而另一邊,有55家平臺的信息披露打分不超過0.4,可見新上線平臺的信息披露狀況總體不佳,多數平臺沒有專門的信息披露區域,信息披露的指標較少,借款信息的透明度較差,而這些也是平臺潛在的風險。

824後新成立149家網貸平臺 35家爆雷(名單)

停業及問題平臺

退出類型分佈

一年多時間,新上線平臺中有60家平臺已經退出了P2P網貸行業,而退出類型主要以停業、提現困難、跑路為主,分別達到了23家、22家、13家,有2家平臺上線不足一年即完成了業務轉型,不再從事P2P網貸行業投資端業務,轉型方向分別為現金貸業務、信息諮詢服務。不過我們從這組數據可以看出,提現困難、跑路等惡性退出達到了35家,遠超過停業、轉型累計25家,相比行業更多以良性退出為主,可以看出新上線平臺的投資風險更大,對於一般小白投資人更應該“敬而遠之”。

824後新成立149家網貸平臺 35家爆雷(名單)

824後新成立149家網貸平臺 35家爆雷(名單)

生存週期

據統計,這60家退出P2P網貸行業的平臺生存週期約為4.99個月,相比歷史所有停業及問題平臺12.89個月要短了近8個月時間,可見在網貸行業處於較強監管的階段,P2P網貸平臺的生存困難度大幅度增加,其中因素包括投資人避險因素更多的將資金投向大平臺,導致行業集中度的提升,政策頻出合規壓力進一步上升等等。

824後新成立149家網貸平臺 35家爆雷(名單)

總結

網貸行業處於監管整頓期,一年多時間1500多家平臺退出行業,而與此同時,仍有超過百家平臺新上線平臺,上線的平臺中不乏部分強背景平臺,這也有助於行業規範發展。當然,新平臺所蘊含的風險相比老平臺更大,對於投資人更應該以風險防範為主,拒絕投資超過業務正常收益率的平臺(例:10月車貸業務平均收益率約為10%,新平臺標的遠超該值),同時需要密切關注平臺合規、信披改進情況,相關合規整改的意願或許可以反映該平臺網貸發展的意願,這也可以說明平臺潛在的風險。

網貸之家:陳曉俊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