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勝軍 連IPO發行都恐懼的市場叫泡沫

IPO 註冊制 經濟 金融 英才雜誌 英才雜誌 2017-08-05

中國經濟真回暖了嗎?

從數據來看,上半年的經濟運行指標也顯示出中國經濟正在平穩回暖。

然而,穆迪卻調降了中國的信用評級。究竟支撐經濟回暖的要素是否穩定?在房地產調控作用的逐漸顯現下、在金融去槓桿所帶來的資本市場流動性趨緊中、在債務高企違約迫在眉睫的風險中,中國經濟的新增長動力來自哪裡?金融市場的監管與發展如何統籌調配?企業債務的問題應當如何解決?

帶著這些問題,《英才》記者專訪了7位經濟學家,通過他們觀察,透視未來中國經濟的發展脈絡。

劉勝軍 連IPO發行都恐懼的市場叫泡沫

(劉勝軍系中國金融改革研究院院長)


劉勝軍 連IPO發行都恐懼的市場叫泡沫

“股民高位接盤,還是韭菜命,股民長痛。”


當前中國的資本市場面臨著兩難抉擇:搞註冊制,IPO供給增加,擠出泡沫,股價下跌,股民短痛;不搞註冊制,證監會繼續維持生殺大權,尋租上市者絡繹不絕,股民高位接盤,還是韭菜命,股民長痛。

在決定股價走勢的因素當中,新股發行節奏充其量是微不足道的次要因素。一味指望“操縱新股發行節奏”來影響股價,監管者事實上會人為製造不確定因素,也不可能扭轉市場走勢。

在成熟的資本市場,新股發行節奏應由市場決定,這有助於降低股市波動,因為市盈率偏高時願意發行股票的企業增多,市盈率偏低時願意發行股票的企業減少,IPO供給隨著價格(市盈率)而增減,可以減少市場的波動性。

我認為,股民目前很難承認一個現實:中國的股市泡沫很嚴重。股民不能單純的以為從5000點跌到3000點就是熊市了。市盈率中位數超過70倍,1000多家上市公司市盈率逾100倍。

審批制通過控制IPO數量維持高市盈率泡沫,導致三大惡果:首先,二級市場投資者只能“高位接盤”,註定韭菜命;其次,高估值誘惑太大,導致大量劣質企業造假尋租上市;第三,高估值帶來的發審委含金量極高的審批權,導致證監會迷失在新股審批,而荒廢了自己的主業——監管。這麼多年了,股民該醒醒了。

因此我建議,證監會不應該去幹預IPO發行的節奏,而是應當發揮其監管的作用,不去負責“選美”而是去幫助股民“抓壞人”。

鑑於對資本市場當前情況的判斷,我認為,對於當前備受關注的債券通,我並不認為它的出臺會給資本市場帶來太大的影響。因為債券通的推出依然是被“計劃”份額的。

我認為,長痛不如短痛:健康的制度才能成就健康的牛市。不經歷註冊制陣痛,供求關係無法正常化,高價發行、高價套現的股市老毛病無解。克服註冊制恐懼症,下決心“闖關”,把制度搞好了,預期穩定了,股市反倒有可能走出真正的牛市。當年股權分置改革“闖關”就是例證,如果認識不到這個道理,股市過去27年的慘痛學費白交了。為了既推進改革又抑制大股東行為短期化,我建議大股東與實際控制人鎖定期與上市當日的收盤市盈率掛鉤。例如20倍市盈率鎖定兩年,80倍市盈率鎖定8年。

宏觀經濟方面,今年保6.5的壓力不大,畢竟上半年的經濟運行超出了預期;另外房地產調控的效果會慢慢顯現。

但同時,對於宏觀經濟,我們也不能忽視高槓杆帶來的高風險。債務的積累如何是個頭,應當慎重考慮。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