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人對於小丑這個角色的認識大多始於克里斯托弗•諾蘭的《蝙蝠俠:黑暗騎士》。電影中希斯•萊傑對這個角色出神入化的詮釋,使得很多影迷在看過這部電影之後紛紛表示:希斯•萊傑之後,再無小丑。

"

很多人對於小丑這個角色的認識大多始於克里斯托弗•諾蘭的《蝙蝠俠:黑暗騎士》。電影中希斯•萊傑對這個角色出神入化的詮釋,使得很多影迷在看過這部電影之後紛紛表示:希斯•萊傑之後,再無小丑。

“小丑”演變史,這才是DC最有魅力的反派

事實上,也的確如此。自1989年由傑克•尼爾克森扮演的小丑首次出現在影院的大熒幕之後,2005年由希斯•萊傑扮演的小丑使得電影一舉斬獲了此前漫改電影從未敢想象的殊榮奧斯卡獎。

可以說,克里斯托弗•諾蘭在“蝙蝠俠:黑暗騎士三部曲”中的巨大成功很大程度上和希斯•萊傑的出色演技是分不開的。

"

很多人對於小丑這個角色的認識大多始於克里斯托弗•諾蘭的《蝙蝠俠:黑暗騎士》。電影中希斯•萊傑對這個角色出神入化的詮釋,使得很多影迷在看過這部電影之後紛紛表示:希斯•萊傑之後,再無小丑。

“小丑”演變史,這才是DC最有魅力的反派

事實上,也的確如此。自1989年由傑克•尼爾克森扮演的小丑首次出現在影院的大熒幕之後,2005年由希斯•萊傑扮演的小丑使得電影一舉斬獲了此前漫改電影從未敢想象的殊榮奧斯卡獎。

可以說,克里斯托弗•諾蘭在“蝙蝠俠:黑暗騎士三部曲”中的巨大成功很大程度上和希斯•萊傑的出色演技是分不開的。

“小丑”演變史,這才是DC最有魅力的反派

克里斯托弗•諾蘭的成功一方面給華納帶來了巨大的收益,但另一方面無形之中也給華納今後的漫改電影創作帶來了巨大的壓力(特別是“蝙蝠俠”系列電影的創作)。

導致後來當華納著手製作DC電影宇宙的時候,首先就排除了用蝙蝠俠系列作為電影宇宙開山之作的想法。

"

很多人對於小丑這個角色的認識大多始於克里斯托弗•諾蘭的《蝙蝠俠:黑暗騎士》。電影中希斯•萊傑對這個角色出神入化的詮釋,使得很多影迷在看過這部電影之後紛紛表示:希斯•萊傑之後,再無小丑。

“小丑”演變史,這才是DC最有魅力的反派

事實上,也的確如此。自1989年由傑克•尼爾克森扮演的小丑首次出現在影院的大熒幕之後,2005年由希斯•萊傑扮演的小丑使得電影一舉斬獲了此前漫改電影從未敢想象的殊榮奧斯卡獎。

可以說,克里斯托弗•諾蘭在“蝙蝠俠:黑暗騎士三部曲”中的巨大成功很大程度上和希斯•萊傑的出色演技是分不開的。

“小丑”演變史,這才是DC最有魅力的反派

克里斯托弗•諾蘭的成功一方面給華納帶來了巨大的收益,但另一方面無形之中也給華納今後的漫改電影創作帶來了巨大的壓力(特別是“蝙蝠俠”系列電影的創作)。

導致後來當華納著手製作DC電影宇宙的時候,首先就排除了用蝙蝠俠系列作為電影宇宙開山之作的想法。

“小丑”演變史,這才是DC最有魅力的反派

最終,下一版由本•阿弗萊克扮演的蝙蝠俠正式出現在大熒幕之上已然是諾蘭最後一部蝙蝠俠電影上映五年之後了。而由傑瑞德•萊託扮演的下一版小丑在《自殺小隊》中的出現,距離希斯•萊傑在大熒幕上的出色演出也已是十一年之後了。

"

很多人對於小丑這個角色的認識大多始於克里斯托弗•諾蘭的《蝙蝠俠:黑暗騎士》。電影中希斯•萊傑對這個角色出神入化的詮釋,使得很多影迷在看過這部電影之後紛紛表示:希斯•萊傑之後,再無小丑。

“小丑”演變史,這才是DC最有魅力的反派

事實上,也的確如此。自1989年由傑克•尼爾克森扮演的小丑首次出現在影院的大熒幕之後,2005年由希斯•萊傑扮演的小丑使得電影一舉斬獲了此前漫改電影從未敢想象的殊榮奧斯卡獎。

可以說,克里斯托弗•諾蘭在“蝙蝠俠:黑暗騎士三部曲”中的巨大成功很大程度上和希斯•萊傑的出色演技是分不開的。

“小丑”演變史,這才是DC最有魅力的反派

克里斯托弗•諾蘭的成功一方面給華納帶來了巨大的收益,但另一方面無形之中也給華納今後的漫改電影創作帶來了巨大的壓力(特別是“蝙蝠俠”系列電影的創作)。

導致後來當華納著手製作DC電影宇宙的時候,首先就排除了用蝙蝠俠系列作為電影宇宙開山之作的想法。

“小丑”演變史,這才是DC最有魅力的反派

最終,下一版由本•阿弗萊克扮演的蝙蝠俠正式出現在大熒幕之上已然是諾蘭最後一部蝙蝠俠電影上映五年之後了。而由傑瑞德•萊託扮演的下一版小丑在《自殺小隊》中的出現,距離希斯•萊傑在大熒幕上的出色演出也已是十一年之後了。

“小丑”演變史,這才是DC最有魅力的反派

但無論是本•阿弗萊克,還是傑瑞德•萊託雖然都對各自扮演的角色做出了一定的貢獻,卻都難以彌補前任演員的出色演繹所造成的巨大心理壓力。

本•阿弗萊克很快在三部電影中扮演蝙蝠俠之後,就宣佈辭演。而傑瑞德•萊託版的小丑隨著《自殺小隊》電影系列的重啟也是生死未卜。

"

很多人對於小丑這個角色的認識大多始於克里斯托弗•諾蘭的《蝙蝠俠:黑暗騎士》。電影中希斯•萊傑對這個角色出神入化的詮釋,使得很多影迷在看過這部電影之後紛紛表示:希斯•萊傑之後,再無小丑。

“小丑”演變史,這才是DC最有魅力的反派

事實上,也的確如此。自1989年由傑克•尼爾克森扮演的小丑首次出現在影院的大熒幕之後,2005年由希斯•萊傑扮演的小丑使得電影一舉斬獲了此前漫改電影從未敢想象的殊榮奧斯卡獎。

可以說,克里斯托弗•諾蘭在“蝙蝠俠:黑暗騎士三部曲”中的巨大成功很大程度上和希斯•萊傑的出色演技是分不開的。

“小丑”演變史,這才是DC最有魅力的反派

克里斯托弗•諾蘭的成功一方面給華納帶來了巨大的收益,但另一方面無形之中也給華納今後的漫改電影創作帶來了巨大的壓力(特別是“蝙蝠俠”系列電影的創作)。

導致後來當華納著手製作DC電影宇宙的時候,首先就排除了用蝙蝠俠系列作為電影宇宙開山之作的想法。

“小丑”演變史,這才是DC最有魅力的反派

最終,下一版由本•阿弗萊克扮演的蝙蝠俠正式出現在大熒幕之上已然是諾蘭最後一部蝙蝠俠電影上映五年之後了。而由傑瑞德•萊託扮演的下一版小丑在《自殺小隊》中的出現,距離希斯•萊傑在大熒幕上的出色演出也已是十一年之後了。

“小丑”演變史,這才是DC最有魅力的反派

但無論是本•阿弗萊克,還是傑瑞德•萊託雖然都對各自扮演的角色做出了一定的貢獻,卻都難以彌補前任演員的出色演繹所造成的巨大心理壓力。

本•阿弗萊克很快在三部電影中扮演蝙蝠俠之後,就宣佈辭演。而傑瑞德•萊託版的小丑隨著《自殺小隊》電影系列的重啟也是生死未卜。

“小丑”演變史,這才是DC最有魅力的反派

就在人們議論紛紛之際,由傑昆·菲尼克斯主演的《小丑》獨立電影卻悄然而至。

作為一部中小成本投資,與DC系列電影宇宙聯繫不大,且沒有太多奇幻元素的犯罪類型電影,《小丑》電影的賣相確實不怎麼好。在電影宣佈主演陣容,開始拍攝製作之後,可以說很多媒體基本上忽略這部電影的存在。

直到它在威尼斯電影節上大放光彩,斬獲了媒體人的一致好評,才使得《小丑》作為DC電影未來發展方向探索的先鋒之作,真正引起了無數影迷們的重視。

"

很多人對於小丑這個角色的認識大多始於克里斯托弗•諾蘭的《蝙蝠俠:黑暗騎士》。電影中希斯•萊傑對這個角色出神入化的詮釋,使得很多影迷在看過這部電影之後紛紛表示:希斯•萊傑之後,再無小丑。

“小丑”演變史,這才是DC最有魅力的反派

事實上,也的確如此。自1989年由傑克•尼爾克森扮演的小丑首次出現在影院的大熒幕之後,2005年由希斯•萊傑扮演的小丑使得電影一舉斬獲了此前漫改電影從未敢想象的殊榮奧斯卡獎。

可以說,克里斯托弗•諾蘭在“蝙蝠俠:黑暗騎士三部曲”中的巨大成功很大程度上和希斯•萊傑的出色演技是分不開的。

“小丑”演變史,這才是DC最有魅力的反派

克里斯托弗•諾蘭的成功一方面給華納帶來了巨大的收益,但另一方面無形之中也給華納今後的漫改電影創作帶來了巨大的壓力(特別是“蝙蝠俠”系列電影的創作)。

導致後來當華納著手製作DC電影宇宙的時候,首先就排除了用蝙蝠俠系列作為電影宇宙開山之作的想法。

“小丑”演變史,這才是DC最有魅力的反派

最終,下一版由本•阿弗萊克扮演的蝙蝠俠正式出現在大熒幕之上已然是諾蘭最後一部蝙蝠俠電影上映五年之後了。而由傑瑞德•萊託扮演的下一版小丑在《自殺小隊》中的出現,距離希斯•萊傑在大熒幕上的出色演出也已是十一年之後了。

“小丑”演變史,這才是DC最有魅力的反派

但無論是本•阿弗萊克,還是傑瑞德•萊託雖然都對各自扮演的角色做出了一定的貢獻,卻都難以彌補前任演員的出色演繹所造成的巨大心理壓力。

本•阿弗萊克很快在三部電影中扮演蝙蝠俠之後,就宣佈辭演。而傑瑞德•萊託版的小丑隨著《自殺小隊》電影系列的重啟也是生死未卜。

“小丑”演變史,這才是DC最有魅力的反派

就在人們議論紛紛之際,由傑昆·菲尼克斯主演的《小丑》獨立電影卻悄然而至。

作為一部中小成本投資,與DC系列電影宇宙聯繫不大,且沒有太多奇幻元素的犯罪類型電影,《小丑》電影的賣相確實不怎麼好。在電影宣佈主演陣容,開始拍攝製作之後,可以說很多媒體基本上忽略這部電影的存在。

直到它在威尼斯電影節上大放光彩,斬獲了媒體人的一致好評,才使得《小丑》作為DC電影未來發展方向探索的先鋒之作,真正引起了無數影迷們的重視。

“小丑”演變史,這才是DC最有魅力的反派

雖然電影在威尼斯的先期放映所獲得的成功有目共睹,但是在電影尚未真正上映之前(估計大陸是沒法上映的),還是不作任何評價。

今天我們所要談的是小丑這個人物的前世今生,他是如何一步一步逐漸成為DC反派之中最具魅力和氣質的反派人物的?

就像哥譚的正邪對立面,在蝙蝠俠誕生的同時,小丑也應運而生。

他們一個是黑夜義警,一個是怪誕反派,承載了早期DC漫畫發展中的許多重大漫畫事件。

蝙蝠俠的原型是佐羅、福爾摩斯和象徵著黑暗的蝙蝠,小丑的原型則是莫里亞蒂教授和笑面人。

在蝙蝠俠創作之後,負責為漫畫設計反派角色的漫畫家傑瑞·羅賓遜就陷入了深深的思考:應該創作怎樣的一個反派人物來烘托出蝙蝠俠的英雄形象呢?

"

很多人對於小丑這個角色的認識大多始於克里斯托弗•諾蘭的《蝙蝠俠:黑暗騎士》。電影中希斯•萊傑對這個角色出神入化的詮釋,使得很多影迷在看過這部電影之後紛紛表示:希斯•萊傑之後,再無小丑。

“小丑”演變史,這才是DC最有魅力的反派

事實上,也的確如此。自1989年由傑克•尼爾克森扮演的小丑首次出現在影院的大熒幕之後,2005年由希斯•萊傑扮演的小丑使得電影一舉斬獲了此前漫改電影從未敢想象的殊榮奧斯卡獎。

可以說,克里斯托弗•諾蘭在“蝙蝠俠:黑暗騎士三部曲”中的巨大成功很大程度上和希斯•萊傑的出色演技是分不開的。

“小丑”演變史,這才是DC最有魅力的反派

克里斯托弗•諾蘭的成功一方面給華納帶來了巨大的收益,但另一方面無形之中也給華納今後的漫改電影創作帶來了巨大的壓力(特別是“蝙蝠俠”系列電影的創作)。

導致後來當華納著手製作DC電影宇宙的時候,首先就排除了用蝙蝠俠系列作為電影宇宙開山之作的想法。

“小丑”演變史,這才是DC最有魅力的反派

最終,下一版由本•阿弗萊克扮演的蝙蝠俠正式出現在大熒幕之上已然是諾蘭最後一部蝙蝠俠電影上映五年之後了。而由傑瑞德•萊託扮演的下一版小丑在《自殺小隊》中的出現,距離希斯•萊傑在大熒幕上的出色演出也已是十一年之後了。

“小丑”演變史,這才是DC最有魅力的反派

但無論是本•阿弗萊克,還是傑瑞德•萊託雖然都對各自扮演的角色做出了一定的貢獻,卻都難以彌補前任演員的出色演繹所造成的巨大心理壓力。

本•阿弗萊克很快在三部電影中扮演蝙蝠俠之後,就宣佈辭演。而傑瑞德•萊託版的小丑隨著《自殺小隊》電影系列的重啟也是生死未卜。

“小丑”演變史,這才是DC最有魅力的反派

就在人們議論紛紛之際,由傑昆·菲尼克斯主演的《小丑》獨立電影卻悄然而至。

作為一部中小成本投資,與DC系列電影宇宙聯繫不大,且沒有太多奇幻元素的犯罪類型電影,《小丑》電影的賣相確實不怎麼好。在電影宣佈主演陣容,開始拍攝製作之後,可以說很多媒體基本上忽略這部電影的存在。

直到它在威尼斯電影節上大放光彩,斬獲了媒體人的一致好評,才使得《小丑》作為DC電影未來發展方向探索的先鋒之作,真正引起了無數影迷們的重視。

“小丑”演變史,這才是DC最有魅力的反派

雖然電影在威尼斯的先期放映所獲得的成功有目共睹,但是在電影尚未真正上映之前(估計大陸是沒法上映的),還是不作任何評價。

今天我們所要談的是小丑這個人物的前世今生,他是如何一步一步逐漸成為DC反派之中最具魅力和氣質的反派人物的?

就像哥譚的正邪對立面,在蝙蝠俠誕生的同時,小丑也應運而生。

他們一個是黑夜義警,一個是怪誕反派,承載了早期DC漫畫發展中的許多重大漫畫事件。

蝙蝠俠的原型是佐羅、福爾摩斯和象徵著黑暗的蝙蝠,小丑的原型則是莫里亞蒂教授和笑面人。

在蝙蝠俠創作之後,負責為漫畫設計反派角色的漫畫家傑瑞·羅賓遜就陷入了深深的思考:應該創作怎樣的一個反派人物來烘托出蝙蝠俠的英雄形象呢?

“小丑”演變史,這才是DC最有魅力的反派

他從身邊的撲克牌獲得了靈感:為何不創作一個帶有異常思維的小丑來作為蝙蝠俠的對立面呢?曾經百思不得其解的傑瑞,經過嘗試很快發現自己的想法是正確的。

最後就是小丑最具標誌性的臉龐和笑容,另一個漫畫家比爾·芬格覺得小丑僅僅具有超乎常人的思維尚不足以成為蝙蝠俠的強大對手,所以他結合“笑面人”的形象賦予了小丑幾乎能夠讓人一眼認出的臉龐和笑容,誇張的表情與動作一方面表現出這個人物的魔幻與邪魅,另一方面則體現著他的智力與奸詐。

早期漫畫中的小丑沒有任何的超能力,完全憑藉著自己的二流功夫和致命武器笑氣來不斷給蝙蝠俠製造麻煩。

這樣的單一能力設定使得小丑在早期蝙蝠俠漫畫中一度面臨著死亡和退場的結局。直到1942年,漫畫創造性的給他安排了一次重生,掉入化學罐中,面目全非,蛻變為真正的小丑。

"

很多人對於小丑這個角色的認識大多始於克里斯托弗•諾蘭的《蝙蝠俠:黑暗騎士》。電影中希斯•萊傑對這個角色出神入化的詮釋,使得很多影迷在看過這部電影之後紛紛表示:希斯•萊傑之後,再無小丑。

“小丑”演變史,這才是DC最有魅力的反派

事實上,也的確如此。自1989年由傑克•尼爾克森扮演的小丑首次出現在影院的大熒幕之後,2005年由希斯•萊傑扮演的小丑使得電影一舉斬獲了此前漫改電影從未敢想象的殊榮奧斯卡獎。

可以說,克里斯托弗•諾蘭在“蝙蝠俠:黑暗騎士三部曲”中的巨大成功很大程度上和希斯•萊傑的出色演技是分不開的。

“小丑”演變史,這才是DC最有魅力的反派

克里斯托弗•諾蘭的成功一方面給華納帶來了巨大的收益,但另一方面無形之中也給華納今後的漫改電影創作帶來了巨大的壓力(特別是“蝙蝠俠”系列電影的創作)。

導致後來當華納著手製作DC電影宇宙的時候,首先就排除了用蝙蝠俠系列作為電影宇宙開山之作的想法。

“小丑”演變史,這才是DC最有魅力的反派

最終,下一版由本•阿弗萊克扮演的蝙蝠俠正式出現在大熒幕之上已然是諾蘭最後一部蝙蝠俠電影上映五年之後了。而由傑瑞德•萊託扮演的下一版小丑在《自殺小隊》中的出現,距離希斯•萊傑在大熒幕上的出色演出也已是十一年之後了。

“小丑”演變史,這才是DC最有魅力的反派

但無論是本•阿弗萊克,還是傑瑞德•萊託雖然都對各自扮演的角色做出了一定的貢獻,卻都難以彌補前任演員的出色演繹所造成的巨大心理壓力。

本•阿弗萊克很快在三部電影中扮演蝙蝠俠之後,就宣佈辭演。而傑瑞德•萊託版的小丑隨著《自殺小隊》電影系列的重啟也是生死未卜。

“小丑”演變史,這才是DC最有魅力的反派

就在人們議論紛紛之際,由傑昆·菲尼克斯主演的《小丑》獨立電影卻悄然而至。

作為一部中小成本投資,與DC系列電影宇宙聯繫不大,且沒有太多奇幻元素的犯罪類型電影,《小丑》電影的賣相確實不怎麼好。在電影宣佈主演陣容,開始拍攝製作之後,可以說很多媒體基本上忽略這部電影的存在。

直到它在威尼斯電影節上大放光彩,斬獲了媒體人的一致好評,才使得《小丑》作為DC電影未來發展方向探索的先鋒之作,真正引起了無數影迷們的重視。

“小丑”演變史,這才是DC最有魅力的反派

雖然電影在威尼斯的先期放映所獲得的成功有目共睹,但是在電影尚未真正上映之前(估計大陸是沒法上映的),還是不作任何評價。

今天我們所要談的是小丑這個人物的前世今生,他是如何一步一步逐漸成為DC反派之中最具魅力和氣質的反派人物的?

就像哥譚的正邪對立面,在蝙蝠俠誕生的同時,小丑也應運而生。

他們一個是黑夜義警,一個是怪誕反派,承載了早期DC漫畫發展中的許多重大漫畫事件。

蝙蝠俠的原型是佐羅、福爾摩斯和象徵著黑暗的蝙蝠,小丑的原型則是莫里亞蒂教授和笑面人。

在蝙蝠俠創作之後,負責為漫畫設計反派角色的漫畫家傑瑞·羅賓遜就陷入了深深的思考:應該創作怎樣的一個反派人物來烘托出蝙蝠俠的英雄形象呢?

“小丑”演變史,這才是DC最有魅力的反派

他從身邊的撲克牌獲得了靈感:為何不創作一個帶有異常思維的小丑來作為蝙蝠俠的對立面呢?曾經百思不得其解的傑瑞,經過嘗試很快發現自己的想法是正確的。

最後就是小丑最具標誌性的臉龐和笑容,另一個漫畫家比爾·芬格覺得小丑僅僅具有超乎常人的思維尚不足以成為蝙蝠俠的強大對手,所以他結合“笑面人”的形象賦予了小丑幾乎能夠讓人一眼認出的臉龐和笑容,誇張的表情與動作一方面表現出這個人物的魔幻與邪魅,另一方面則體現著他的智力與奸詐。

早期漫畫中的小丑沒有任何的超能力,完全憑藉著自己的二流功夫和致命武器笑氣來不斷給蝙蝠俠製造麻煩。

這樣的單一能力設定使得小丑在早期蝙蝠俠漫畫中一度面臨著死亡和退場的結局。直到1942年,漫畫創造性的給他安排了一次重生,掉入化學罐中,面目全非,蛻變為真正的小丑。

“小丑”演變史,這才是DC最有魅力的反派

從這個時候開始,小丑的形象性格慢慢發生了轉變。

在外貌上因為化學物質侵蝕而面目全非的他,開始採用經典的小丑塗裝來裝扮自己,並使得這個造型成為持續到今日最經典的漫畫符號之一。

他的裝備從早期只是擁有笑氣這類荒誕的道具逐步發展為身懷各種槍械和小丑車。他犯罪的緣由相比早期作品中純粹只是為了給蝙蝠俠製造麻煩,變成了對社會不公的另一種抗拒,以及進一步發掘哥譚的黑暗面。

再後來對小丑形象塑造影響最為深刻的,莫過於《致命玩笑》、《蝙蝠俠:無主之地》中,對他深入精神層面的刻畫發掘,他打碎了蝙蝠女的脊椎骨,從而使曾經堅信正義信仰的戈登局長陷入了自我懷疑:自己所堅持的一切真的是正義的嗎?

"

很多人對於小丑這個角色的認識大多始於克里斯托弗•諾蘭的《蝙蝠俠:黑暗騎士》。電影中希斯•萊傑對這個角色出神入化的詮釋,使得很多影迷在看過這部電影之後紛紛表示:希斯•萊傑之後,再無小丑。

“小丑”演變史,這才是DC最有魅力的反派

事實上,也的確如此。自1989年由傑克•尼爾克森扮演的小丑首次出現在影院的大熒幕之後,2005年由希斯•萊傑扮演的小丑使得電影一舉斬獲了此前漫改電影從未敢想象的殊榮奧斯卡獎。

可以說,克里斯托弗•諾蘭在“蝙蝠俠:黑暗騎士三部曲”中的巨大成功很大程度上和希斯•萊傑的出色演技是分不開的。

“小丑”演變史,這才是DC最有魅力的反派

克里斯托弗•諾蘭的成功一方面給華納帶來了巨大的收益,但另一方面無形之中也給華納今後的漫改電影創作帶來了巨大的壓力(特別是“蝙蝠俠”系列電影的創作)。

導致後來當華納著手製作DC電影宇宙的時候,首先就排除了用蝙蝠俠系列作為電影宇宙開山之作的想法。

“小丑”演變史,這才是DC最有魅力的反派

最終,下一版由本•阿弗萊克扮演的蝙蝠俠正式出現在大熒幕之上已然是諾蘭最後一部蝙蝠俠電影上映五年之後了。而由傑瑞德•萊託扮演的下一版小丑在《自殺小隊》中的出現,距離希斯•萊傑在大熒幕上的出色演出也已是十一年之後了。

“小丑”演變史,這才是DC最有魅力的反派

但無論是本•阿弗萊克,還是傑瑞德•萊託雖然都對各自扮演的角色做出了一定的貢獻,卻都難以彌補前任演員的出色演繹所造成的巨大心理壓力。

本•阿弗萊克很快在三部電影中扮演蝙蝠俠之後,就宣佈辭演。而傑瑞德•萊託版的小丑隨著《自殺小隊》電影系列的重啟也是生死未卜。

“小丑”演變史,這才是DC最有魅力的反派

就在人們議論紛紛之際,由傑昆·菲尼克斯主演的《小丑》獨立電影卻悄然而至。

作為一部中小成本投資,與DC系列電影宇宙聯繫不大,且沒有太多奇幻元素的犯罪類型電影,《小丑》電影的賣相確實不怎麼好。在電影宣佈主演陣容,開始拍攝製作之後,可以說很多媒體基本上忽略這部電影的存在。

直到它在威尼斯電影節上大放光彩,斬獲了媒體人的一致好評,才使得《小丑》作為DC電影未來發展方向探索的先鋒之作,真正引起了無數影迷們的重視。

“小丑”演變史,這才是DC最有魅力的反派

雖然電影在威尼斯的先期放映所獲得的成功有目共睹,但是在電影尚未真正上映之前(估計大陸是沒法上映的),還是不作任何評價。

今天我們所要談的是小丑這個人物的前世今生,他是如何一步一步逐漸成為DC反派之中最具魅力和氣質的反派人物的?

就像哥譚的正邪對立面,在蝙蝠俠誕生的同時,小丑也應運而生。

他們一個是黑夜義警,一個是怪誕反派,承載了早期DC漫畫發展中的許多重大漫畫事件。

蝙蝠俠的原型是佐羅、福爾摩斯和象徵著黑暗的蝙蝠,小丑的原型則是莫里亞蒂教授和笑面人。

在蝙蝠俠創作之後,負責為漫畫設計反派角色的漫畫家傑瑞·羅賓遜就陷入了深深的思考:應該創作怎樣的一個反派人物來烘托出蝙蝠俠的英雄形象呢?

“小丑”演變史,這才是DC最有魅力的反派

他從身邊的撲克牌獲得了靈感:為何不創作一個帶有異常思維的小丑來作為蝙蝠俠的對立面呢?曾經百思不得其解的傑瑞,經過嘗試很快發現自己的想法是正確的。

最後就是小丑最具標誌性的臉龐和笑容,另一個漫畫家比爾·芬格覺得小丑僅僅具有超乎常人的思維尚不足以成為蝙蝠俠的強大對手,所以他結合“笑面人”的形象賦予了小丑幾乎能夠讓人一眼認出的臉龐和笑容,誇張的表情與動作一方面表現出這個人物的魔幻與邪魅,另一方面則體現著他的智力與奸詐。

早期漫畫中的小丑沒有任何的超能力,完全憑藉著自己的二流功夫和致命武器笑氣來不斷給蝙蝠俠製造麻煩。

這樣的單一能力設定使得小丑在早期蝙蝠俠漫畫中一度面臨著死亡和退場的結局。直到1942年,漫畫創造性的給他安排了一次重生,掉入化學罐中,面目全非,蛻變為真正的小丑。

“小丑”演變史,這才是DC最有魅力的反派

從這個時候開始,小丑的形象性格慢慢發生了轉變。

在外貌上因為化學物質侵蝕而面目全非的他,開始採用經典的小丑塗裝來裝扮自己,並使得這個造型成為持續到今日最經典的漫畫符號之一。

他的裝備從早期只是擁有笑氣這類荒誕的道具逐步發展為身懷各種槍械和小丑車。他犯罪的緣由相比早期作品中純粹只是為了給蝙蝠俠製造麻煩,變成了對社會不公的另一種抗拒,以及進一步發掘哥譚的黑暗面。

再後來對小丑形象塑造影響最為深刻的,莫過於《致命玩笑》、《蝙蝠俠:無主之地》中,對他深入精神層面的刻畫發掘,他打碎了蝙蝠女的脊椎骨,從而使曾經堅信正義信仰的戈登局長陷入了自我懷疑:自己所堅持的一切真的是正義的嗎?

“小丑”演變史,這才是DC最有魅力的反派

同樣,作為小丑老對手的蝙蝠俠在一系列的對決和交手之後,經歷了一個又一個親人和戰友的逝去。面對小丑一再的挑釁,他對自己當初一直堅持不殺人的誓言也充滿了懷疑。

作為哥譚這個充滿了黑暗與邪惡的都市義警,作為正義的最後一道防線,漫畫中的蝙蝠俠為了使自己不在打擊罪惡的過程中迷失方向,長期以來對於暴力手段的運用都十分克制和謹慎。

和企鵝人、謎語人、貓女、毒藤女等反派的無數次交手中,蝙蝠俠一次又一次的打敗他們,將他們送進監獄,卻始終沒有將他們殺死。當然蝙蝠俠的這一點在系列電影中有所改變,反倒是在後來的《綠箭俠》系列電視劇中表現得較為鮮明。

"

很多人對於小丑這個角色的認識大多始於克里斯托弗•諾蘭的《蝙蝠俠:黑暗騎士》。電影中希斯•萊傑對這個角色出神入化的詮釋,使得很多影迷在看過這部電影之後紛紛表示:希斯•萊傑之後,再無小丑。

“小丑”演變史,這才是DC最有魅力的反派

事實上,也的確如此。自1989年由傑克•尼爾克森扮演的小丑首次出現在影院的大熒幕之後,2005年由希斯•萊傑扮演的小丑使得電影一舉斬獲了此前漫改電影從未敢想象的殊榮奧斯卡獎。

可以說,克里斯托弗•諾蘭在“蝙蝠俠:黑暗騎士三部曲”中的巨大成功很大程度上和希斯•萊傑的出色演技是分不開的。

“小丑”演變史,這才是DC最有魅力的反派

克里斯托弗•諾蘭的成功一方面給華納帶來了巨大的收益,但另一方面無形之中也給華納今後的漫改電影創作帶來了巨大的壓力(特別是“蝙蝠俠”系列電影的創作)。

導致後來當華納著手製作DC電影宇宙的時候,首先就排除了用蝙蝠俠系列作為電影宇宙開山之作的想法。

“小丑”演變史,這才是DC最有魅力的反派

最終,下一版由本•阿弗萊克扮演的蝙蝠俠正式出現在大熒幕之上已然是諾蘭最後一部蝙蝠俠電影上映五年之後了。而由傑瑞德•萊託扮演的下一版小丑在《自殺小隊》中的出現,距離希斯•萊傑在大熒幕上的出色演出也已是十一年之後了。

“小丑”演變史,這才是DC最有魅力的反派

但無論是本•阿弗萊克,還是傑瑞德•萊託雖然都對各自扮演的角色做出了一定的貢獻,卻都難以彌補前任演員的出色演繹所造成的巨大心理壓力。

本•阿弗萊克很快在三部電影中扮演蝙蝠俠之後,就宣佈辭演。而傑瑞德•萊託版的小丑隨著《自殺小隊》電影系列的重啟也是生死未卜。

“小丑”演變史,這才是DC最有魅力的反派

就在人們議論紛紛之際,由傑昆·菲尼克斯主演的《小丑》獨立電影卻悄然而至。

作為一部中小成本投資,與DC系列電影宇宙聯繫不大,且沒有太多奇幻元素的犯罪類型電影,《小丑》電影的賣相確實不怎麼好。在電影宣佈主演陣容,開始拍攝製作之後,可以說很多媒體基本上忽略這部電影的存在。

直到它在威尼斯電影節上大放光彩,斬獲了媒體人的一致好評,才使得《小丑》作為DC電影未來發展方向探索的先鋒之作,真正引起了無數影迷們的重視。

“小丑”演變史,這才是DC最有魅力的反派

雖然電影在威尼斯的先期放映所獲得的成功有目共睹,但是在電影尚未真正上映之前(估計大陸是沒法上映的),還是不作任何評價。

今天我們所要談的是小丑這個人物的前世今生,他是如何一步一步逐漸成為DC反派之中最具魅力和氣質的反派人物的?

就像哥譚的正邪對立面,在蝙蝠俠誕生的同時,小丑也應運而生。

他們一個是黑夜義警,一個是怪誕反派,承載了早期DC漫畫發展中的許多重大漫畫事件。

蝙蝠俠的原型是佐羅、福爾摩斯和象徵著黑暗的蝙蝠,小丑的原型則是莫里亞蒂教授和笑面人。

在蝙蝠俠創作之後,負責為漫畫設計反派角色的漫畫家傑瑞·羅賓遜就陷入了深深的思考:應該創作怎樣的一個反派人物來烘托出蝙蝠俠的英雄形象呢?

“小丑”演變史,這才是DC最有魅力的反派

他從身邊的撲克牌獲得了靈感:為何不創作一個帶有異常思維的小丑來作為蝙蝠俠的對立面呢?曾經百思不得其解的傑瑞,經過嘗試很快發現自己的想法是正確的。

最後就是小丑最具標誌性的臉龐和笑容,另一個漫畫家比爾·芬格覺得小丑僅僅具有超乎常人的思維尚不足以成為蝙蝠俠的強大對手,所以他結合“笑面人”的形象賦予了小丑幾乎能夠讓人一眼認出的臉龐和笑容,誇張的表情與動作一方面表現出這個人物的魔幻與邪魅,另一方面則體現著他的智力與奸詐。

早期漫畫中的小丑沒有任何的超能力,完全憑藉著自己的二流功夫和致命武器笑氣來不斷給蝙蝠俠製造麻煩。

這樣的單一能力設定使得小丑在早期蝙蝠俠漫畫中一度面臨著死亡和退場的結局。直到1942年,漫畫創造性的給他安排了一次重生,掉入化學罐中,面目全非,蛻變為真正的小丑。

“小丑”演變史,這才是DC最有魅力的反派

從這個時候開始,小丑的形象性格慢慢發生了轉變。

在外貌上因為化學物質侵蝕而面目全非的他,開始採用經典的小丑塗裝來裝扮自己,並使得這個造型成為持續到今日最經典的漫畫符號之一。

他的裝備從早期只是擁有笑氣這類荒誕的道具逐步發展為身懷各種槍械和小丑車。他犯罪的緣由相比早期作品中純粹只是為了給蝙蝠俠製造麻煩,變成了對社會不公的另一種抗拒,以及進一步發掘哥譚的黑暗面。

再後來對小丑形象塑造影響最為深刻的,莫過於《致命玩笑》、《蝙蝠俠:無主之地》中,對他深入精神層面的刻畫發掘,他打碎了蝙蝠女的脊椎骨,從而使曾經堅信正義信仰的戈登局長陷入了自我懷疑:自己所堅持的一切真的是正義的嗎?

“小丑”演變史,這才是DC最有魅力的反派

同樣,作為小丑老對手的蝙蝠俠在一系列的對決和交手之後,經歷了一個又一個親人和戰友的逝去。面對小丑一再的挑釁,他對自己當初一直堅持不殺人的誓言也充滿了懷疑。

作為哥譚這個充滿了黑暗與邪惡的都市義警,作為正義的最後一道防線,漫畫中的蝙蝠俠為了使自己不在打擊罪惡的過程中迷失方向,長期以來對於暴力手段的運用都十分克制和謹慎。

和企鵝人、謎語人、貓女、毒藤女等反派的無數次交手中,蝙蝠俠一次又一次的打敗他們,將他們送進監獄,卻始終沒有將他們殺死。當然蝙蝠俠的這一點在系列電影中有所改變,反倒是在後來的《綠箭俠》系列電視劇中表現得較為鮮明。

“小丑”演變史,這才是DC最有魅力的反派

經歷了後期漫畫故事演繹,小丑這個角色展現出愈加豐富和成熟的多面性。

在他與蝙蝠俠曠日持久的鬥爭之中,他曾經殺死過羅賓,擊傷了蝙蝠女,加入過DC的反派聯盟“不義聯盟”。但同時在“無限地球危機”漫畫大事件之中,他也基於現實考慮做出過合乎正義的舉動。

"

很多人對於小丑這個角色的認識大多始於克里斯托弗•諾蘭的《蝙蝠俠:黑暗騎士》。電影中希斯•萊傑對這個角色出神入化的詮釋,使得很多影迷在看過這部電影之後紛紛表示:希斯•萊傑之後,再無小丑。

“小丑”演變史,這才是DC最有魅力的反派

事實上,也的確如此。自1989年由傑克•尼爾克森扮演的小丑首次出現在影院的大熒幕之後,2005年由希斯•萊傑扮演的小丑使得電影一舉斬獲了此前漫改電影從未敢想象的殊榮奧斯卡獎。

可以說,克里斯托弗•諾蘭在“蝙蝠俠:黑暗騎士三部曲”中的巨大成功很大程度上和希斯•萊傑的出色演技是分不開的。

“小丑”演變史,這才是DC最有魅力的反派

克里斯托弗•諾蘭的成功一方面給華納帶來了巨大的收益,但另一方面無形之中也給華納今後的漫改電影創作帶來了巨大的壓力(特別是“蝙蝠俠”系列電影的創作)。

導致後來當華納著手製作DC電影宇宙的時候,首先就排除了用蝙蝠俠系列作為電影宇宙開山之作的想法。

“小丑”演變史,這才是DC最有魅力的反派

最終,下一版由本•阿弗萊克扮演的蝙蝠俠正式出現在大熒幕之上已然是諾蘭最後一部蝙蝠俠電影上映五年之後了。而由傑瑞德•萊託扮演的下一版小丑在《自殺小隊》中的出現,距離希斯•萊傑在大熒幕上的出色演出也已是十一年之後了。

“小丑”演變史,這才是DC最有魅力的反派

但無論是本•阿弗萊克,還是傑瑞德•萊託雖然都對各自扮演的角色做出了一定的貢獻,卻都難以彌補前任演員的出色演繹所造成的巨大心理壓力。

本•阿弗萊克很快在三部電影中扮演蝙蝠俠之後,就宣佈辭演。而傑瑞德•萊託版的小丑隨著《自殺小隊》電影系列的重啟也是生死未卜。

“小丑”演變史,這才是DC最有魅力的反派

就在人們議論紛紛之際,由傑昆·菲尼克斯主演的《小丑》獨立電影卻悄然而至。

作為一部中小成本投資,與DC系列電影宇宙聯繫不大,且沒有太多奇幻元素的犯罪類型電影,《小丑》電影的賣相確實不怎麼好。在電影宣佈主演陣容,開始拍攝製作之後,可以說很多媒體基本上忽略這部電影的存在。

直到它在威尼斯電影節上大放光彩,斬獲了媒體人的一致好評,才使得《小丑》作為DC電影未來發展方向探索的先鋒之作,真正引起了無數影迷們的重視。

“小丑”演變史,這才是DC最有魅力的反派

雖然電影在威尼斯的先期放映所獲得的成功有目共睹,但是在電影尚未真正上映之前(估計大陸是沒法上映的),還是不作任何評價。

今天我們所要談的是小丑這個人物的前世今生,他是如何一步一步逐漸成為DC反派之中最具魅力和氣質的反派人物的?

就像哥譚的正邪對立面,在蝙蝠俠誕生的同時,小丑也應運而生。

他們一個是黑夜義警,一個是怪誕反派,承載了早期DC漫畫發展中的許多重大漫畫事件。

蝙蝠俠的原型是佐羅、福爾摩斯和象徵著黑暗的蝙蝠,小丑的原型則是莫里亞蒂教授和笑面人。

在蝙蝠俠創作之後,負責為漫畫設計反派角色的漫畫家傑瑞·羅賓遜就陷入了深深的思考:應該創作怎樣的一個反派人物來烘托出蝙蝠俠的英雄形象呢?

“小丑”演變史,這才是DC最有魅力的反派

他從身邊的撲克牌獲得了靈感:為何不創作一個帶有異常思維的小丑來作為蝙蝠俠的對立面呢?曾經百思不得其解的傑瑞,經過嘗試很快發現自己的想法是正確的。

最後就是小丑最具標誌性的臉龐和笑容,另一個漫畫家比爾·芬格覺得小丑僅僅具有超乎常人的思維尚不足以成為蝙蝠俠的強大對手,所以他結合“笑面人”的形象賦予了小丑幾乎能夠讓人一眼認出的臉龐和笑容,誇張的表情與動作一方面表現出這個人物的魔幻與邪魅,另一方面則體現著他的智力與奸詐。

早期漫畫中的小丑沒有任何的超能力,完全憑藉著自己的二流功夫和致命武器笑氣來不斷給蝙蝠俠製造麻煩。

這樣的單一能力設定使得小丑在早期蝙蝠俠漫畫中一度面臨著死亡和退場的結局。直到1942年,漫畫創造性的給他安排了一次重生,掉入化學罐中,面目全非,蛻變為真正的小丑。

“小丑”演變史,這才是DC最有魅力的反派

從這個時候開始,小丑的形象性格慢慢發生了轉變。

在外貌上因為化學物質侵蝕而面目全非的他,開始採用經典的小丑塗裝來裝扮自己,並使得這個造型成為持續到今日最經典的漫畫符號之一。

他的裝備從早期只是擁有笑氣這類荒誕的道具逐步發展為身懷各種槍械和小丑車。他犯罪的緣由相比早期作品中純粹只是為了給蝙蝠俠製造麻煩,變成了對社會不公的另一種抗拒,以及進一步發掘哥譚的黑暗面。

再後來對小丑形象塑造影響最為深刻的,莫過於《致命玩笑》、《蝙蝠俠:無主之地》中,對他深入精神層面的刻畫發掘,他打碎了蝙蝠女的脊椎骨,從而使曾經堅信正義信仰的戈登局長陷入了自我懷疑:自己所堅持的一切真的是正義的嗎?

“小丑”演變史,這才是DC最有魅力的反派

同樣,作為小丑老對手的蝙蝠俠在一系列的對決和交手之後,經歷了一個又一個親人和戰友的逝去。面對小丑一再的挑釁,他對自己當初一直堅持不殺人的誓言也充滿了懷疑。

作為哥譚這個充滿了黑暗與邪惡的都市義警,作為正義的最後一道防線,漫畫中的蝙蝠俠為了使自己不在打擊罪惡的過程中迷失方向,長期以來對於暴力手段的運用都十分克制和謹慎。

和企鵝人、謎語人、貓女、毒藤女等反派的無數次交手中,蝙蝠俠一次又一次的打敗他們,將他們送進監獄,卻始終沒有將他們殺死。當然蝙蝠俠的這一點在系列電影中有所改變,反倒是在後來的《綠箭俠》系列電視劇中表現得較為鮮明。

“小丑”演變史,這才是DC最有魅力的反派

經歷了後期漫畫故事演繹,小丑這個角色展現出愈加豐富和成熟的多面性。

在他與蝙蝠俠曠日持久的鬥爭之中,他曾經殺死過羅賓,擊傷了蝙蝠女,加入過DC的反派聯盟“不義聯盟”。但同時在“無限地球危機”漫畫大事件之中,他也基於現實考慮做出過合乎正義的舉動。

“小丑”演變史,這才是DC最有魅力的反派

在後期漫畫故事中出現的小丑和蝙蝠俠身上,我們可以發掘正義與邪惡並沒有絕對明確清晰的界限。

同樣的,理智與瘋狂也往往互為表裡,相伴相生。倘若這兩個概念的其中一個消逝不見,那麼另一個概念也就失去了其自身存在的意義。

"

很多人對於小丑這個角色的認識大多始於克里斯托弗•諾蘭的《蝙蝠俠:黑暗騎士》。電影中希斯•萊傑對這個角色出神入化的詮釋,使得很多影迷在看過這部電影之後紛紛表示:希斯•萊傑之後,再無小丑。

“小丑”演變史,這才是DC最有魅力的反派

事實上,也的確如此。自1989年由傑克•尼爾克森扮演的小丑首次出現在影院的大熒幕之後,2005年由希斯•萊傑扮演的小丑使得電影一舉斬獲了此前漫改電影從未敢想象的殊榮奧斯卡獎。

可以說,克里斯托弗•諾蘭在“蝙蝠俠:黑暗騎士三部曲”中的巨大成功很大程度上和希斯•萊傑的出色演技是分不開的。

“小丑”演變史,這才是DC最有魅力的反派

克里斯托弗•諾蘭的成功一方面給華納帶來了巨大的收益,但另一方面無形之中也給華納今後的漫改電影創作帶來了巨大的壓力(特別是“蝙蝠俠”系列電影的創作)。

導致後來當華納著手製作DC電影宇宙的時候,首先就排除了用蝙蝠俠系列作為電影宇宙開山之作的想法。

“小丑”演變史,這才是DC最有魅力的反派

最終,下一版由本•阿弗萊克扮演的蝙蝠俠正式出現在大熒幕之上已然是諾蘭最後一部蝙蝠俠電影上映五年之後了。而由傑瑞德•萊託扮演的下一版小丑在《自殺小隊》中的出現,距離希斯•萊傑在大熒幕上的出色演出也已是十一年之後了。

“小丑”演變史,這才是DC最有魅力的反派

但無論是本•阿弗萊克,還是傑瑞德•萊託雖然都對各自扮演的角色做出了一定的貢獻,卻都難以彌補前任演員的出色演繹所造成的巨大心理壓力。

本•阿弗萊克很快在三部電影中扮演蝙蝠俠之後,就宣佈辭演。而傑瑞德•萊託版的小丑隨著《自殺小隊》電影系列的重啟也是生死未卜。

“小丑”演變史,這才是DC最有魅力的反派

就在人們議論紛紛之際,由傑昆·菲尼克斯主演的《小丑》獨立電影卻悄然而至。

作為一部中小成本投資,與DC系列電影宇宙聯繫不大,且沒有太多奇幻元素的犯罪類型電影,《小丑》電影的賣相確實不怎麼好。在電影宣佈主演陣容,開始拍攝製作之後,可以說很多媒體基本上忽略這部電影的存在。

直到它在威尼斯電影節上大放光彩,斬獲了媒體人的一致好評,才使得《小丑》作為DC電影未來發展方向探索的先鋒之作,真正引起了無數影迷們的重視。

“小丑”演變史,這才是DC最有魅力的反派

雖然電影在威尼斯的先期放映所獲得的成功有目共睹,但是在電影尚未真正上映之前(估計大陸是沒法上映的),還是不作任何評價。

今天我們所要談的是小丑這個人物的前世今生,他是如何一步一步逐漸成為DC反派之中最具魅力和氣質的反派人物的?

就像哥譚的正邪對立面,在蝙蝠俠誕生的同時,小丑也應運而生。

他們一個是黑夜義警,一個是怪誕反派,承載了早期DC漫畫發展中的許多重大漫畫事件。

蝙蝠俠的原型是佐羅、福爾摩斯和象徵著黑暗的蝙蝠,小丑的原型則是莫里亞蒂教授和笑面人。

在蝙蝠俠創作之後,負責為漫畫設計反派角色的漫畫家傑瑞·羅賓遜就陷入了深深的思考:應該創作怎樣的一個反派人物來烘托出蝙蝠俠的英雄形象呢?

“小丑”演變史,這才是DC最有魅力的反派

他從身邊的撲克牌獲得了靈感:為何不創作一個帶有異常思維的小丑來作為蝙蝠俠的對立面呢?曾經百思不得其解的傑瑞,經過嘗試很快發現自己的想法是正確的。

最後就是小丑最具標誌性的臉龐和笑容,另一個漫畫家比爾·芬格覺得小丑僅僅具有超乎常人的思維尚不足以成為蝙蝠俠的強大對手,所以他結合“笑面人”的形象賦予了小丑幾乎能夠讓人一眼認出的臉龐和笑容,誇張的表情與動作一方面表現出這個人物的魔幻與邪魅,另一方面則體現著他的智力與奸詐。

早期漫畫中的小丑沒有任何的超能力,完全憑藉著自己的二流功夫和致命武器笑氣來不斷給蝙蝠俠製造麻煩。

這樣的單一能力設定使得小丑在早期蝙蝠俠漫畫中一度面臨著死亡和退場的結局。直到1942年,漫畫創造性的給他安排了一次重生,掉入化學罐中,面目全非,蛻變為真正的小丑。

“小丑”演變史,這才是DC最有魅力的反派

從這個時候開始,小丑的形象性格慢慢發生了轉變。

在外貌上因為化學物質侵蝕而面目全非的他,開始採用經典的小丑塗裝來裝扮自己,並使得這個造型成為持續到今日最經典的漫畫符號之一。

他的裝備從早期只是擁有笑氣這類荒誕的道具逐步發展為身懷各種槍械和小丑車。他犯罪的緣由相比早期作品中純粹只是為了給蝙蝠俠製造麻煩,變成了對社會不公的另一種抗拒,以及進一步發掘哥譚的黑暗面。

再後來對小丑形象塑造影響最為深刻的,莫過於《致命玩笑》、《蝙蝠俠:無主之地》中,對他深入精神層面的刻畫發掘,他打碎了蝙蝠女的脊椎骨,從而使曾經堅信正義信仰的戈登局長陷入了自我懷疑:自己所堅持的一切真的是正義的嗎?

“小丑”演變史,這才是DC最有魅力的反派

同樣,作為小丑老對手的蝙蝠俠在一系列的對決和交手之後,經歷了一個又一個親人和戰友的逝去。面對小丑一再的挑釁,他對自己當初一直堅持不殺人的誓言也充滿了懷疑。

作為哥譚這個充滿了黑暗與邪惡的都市義警,作為正義的最後一道防線,漫畫中的蝙蝠俠為了使自己不在打擊罪惡的過程中迷失方向,長期以來對於暴力手段的運用都十分克制和謹慎。

和企鵝人、謎語人、貓女、毒藤女等反派的無數次交手中,蝙蝠俠一次又一次的打敗他們,將他們送進監獄,卻始終沒有將他們殺死。當然蝙蝠俠的這一點在系列電影中有所改變,反倒是在後來的《綠箭俠》系列電視劇中表現得較為鮮明。

“小丑”演變史,這才是DC最有魅力的反派

經歷了後期漫畫故事演繹,小丑這個角色展現出愈加豐富和成熟的多面性。

在他與蝙蝠俠曠日持久的鬥爭之中,他曾經殺死過羅賓,擊傷了蝙蝠女,加入過DC的反派聯盟“不義聯盟”。但同時在“無限地球危機”漫畫大事件之中,他也基於現實考慮做出過合乎正義的舉動。

“小丑”演變史,這才是DC最有魅力的反派

在後期漫畫故事中出現的小丑和蝙蝠俠身上,我們可以發掘正義與邪惡並沒有絕對明確清晰的界限。

同樣的,理智與瘋狂也往往互為表裡,相伴相生。倘若這兩個概念的其中一個消逝不見,那麼另一個概念也就失去了其自身存在的意義。

“小丑”演變史,這才是DC最有魅力的反派

小丑腦海之中不斷顯現的邪惡計劃對於大眾而言顯然是個無比瘋狂的,但是比他的邪惡更為可怕的是,他對這種瘋狂的不自知,以及由此產生的一切殘忍行徑。

從這個方面來看,能夠支撐小丑持續作惡的緣由,很大程度上和他對自己的自戀情結有著密切聯繫。如果深層次考慮的話,可以說小丑一輩子最偉大,同時也是最成功的作品並不是他施加於哥譚,施加於蝙蝠俠的種種痛苦和混亂,而是他對於自身形象的成功塑造。

"

很多人對於小丑這個角色的認識大多始於克里斯托弗•諾蘭的《蝙蝠俠:黑暗騎士》。電影中希斯•萊傑對這個角色出神入化的詮釋,使得很多影迷在看過這部電影之後紛紛表示:希斯•萊傑之後,再無小丑。

“小丑”演變史,這才是DC最有魅力的反派

事實上,也的確如此。自1989年由傑克•尼爾克森扮演的小丑首次出現在影院的大熒幕之後,2005年由希斯•萊傑扮演的小丑使得電影一舉斬獲了此前漫改電影從未敢想象的殊榮奧斯卡獎。

可以說,克里斯托弗•諾蘭在“蝙蝠俠:黑暗騎士三部曲”中的巨大成功很大程度上和希斯•萊傑的出色演技是分不開的。

“小丑”演變史,這才是DC最有魅力的反派

克里斯托弗•諾蘭的成功一方面給華納帶來了巨大的收益,但另一方面無形之中也給華納今後的漫改電影創作帶來了巨大的壓力(特別是“蝙蝠俠”系列電影的創作)。

導致後來當華納著手製作DC電影宇宙的時候,首先就排除了用蝙蝠俠系列作為電影宇宙開山之作的想法。

“小丑”演變史,這才是DC最有魅力的反派

最終,下一版由本•阿弗萊克扮演的蝙蝠俠正式出現在大熒幕之上已然是諾蘭最後一部蝙蝠俠電影上映五年之後了。而由傑瑞德•萊託扮演的下一版小丑在《自殺小隊》中的出現,距離希斯•萊傑在大熒幕上的出色演出也已是十一年之後了。

“小丑”演變史,這才是DC最有魅力的反派

但無論是本•阿弗萊克,還是傑瑞德•萊託雖然都對各自扮演的角色做出了一定的貢獻,卻都難以彌補前任演員的出色演繹所造成的巨大心理壓力。

本•阿弗萊克很快在三部電影中扮演蝙蝠俠之後,就宣佈辭演。而傑瑞德•萊託版的小丑隨著《自殺小隊》電影系列的重啟也是生死未卜。

“小丑”演變史,這才是DC最有魅力的反派

就在人們議論紛紛之際,由傑昆·菲尼克斯主演的《小丑》獨立電影卻悄然而至。

作為一部中小成本投資,與DC系列電影宇宙聯繫不大,且沒有太多奇幻元素的犯罪類型電影,《小丑》電影的賣相確實不怎麼好。在電影宣佈主演陣容,開始拍攝製作之後,可以說很多媒體基本上忽略這部電影的存在。

直到它在威尼斯電影節上大放光彩,斬獲了媒體人的一致好評,才使得《小丑》作為DC電影未來發展方向探索的先鋒之作,真正引起了無數影迷們的重視。

“小丑”演變史,這才是DC最有魅力的反派

雖然電影在威尼斯的先期放映所獲得的成功有目共睹,但是在電影尚未真正上映之前(估計大陸是沒法上映的),還是不作任何評價。

今天我們所要談的是小丑這個人物的前世今生,他是如何一步一步逐漸成為DC反派之中最具魅力和氣質的反派人物的?

就像哥譚的正邪對立面,在蝙蝠俠誕生的同時,小丑也應運而生。

他們一個是黑夜義警,一個是怪誕反派,承載了早期DC漫畫發展中的許多重大漫畫事件。

蝙蝠俠的原型是佐羅、福爾摩斯和象徵著黑暗的蝙蝠,小丑的原型則是莫里亞蒂教授和笑面人。

在蝙蝠俠創作之後,負責為漫畫設計反派角色的漫畫家傑瑞·羅賓遜就陷入了深深的思考:應該創作怎樣的一個反派人物來烘托出蝙蝠俠的英雄形象呢?

“小丑”演變史,這才是DC最有魅力的反派

他從身邊的撲克牌獲得了靈感:為何不創作一個帶有異常思維的小丑來作為蝙蝠俠的對立面呢?曾經百思不得其解的傑瑞,經過嘗試很快發現自己的想法是正確的。

最後就是小丑最具標誌性的臉龐和笑容,另一個漫畫家比爾·芬格覺得小丑僅僅具有超乎常人的思維尚不足以成為蝙蝠俠的強大對手,所以他結合“笑面人”的形象賦予了小丑幾乎能夠讓人一眼認出的臉龐和笑容,誇張的表情與動作一方面表現出這個人物的魔幻與邪魅,另一方面則體現著他的智力與奸詐。

早期漫畫中的小丑沒有任何的超能力,完全憑藉著自己的二流功夫和致命武器笑氣來不斷給蝙蝠俠製造麻煩。

這樣的單一能力設定使得小丑在早期蝙蝠俠漫畫中一度面臨著死亡和退場的結局。直到1942年,漫畫創造性的給他安排了一次重生,掉入化學罐中,面目全非,蛻變為真正的小丑。

“小丑”演變史,這才是DC最有魅力的反派

從這個時候開始,小丑的形象性格慢慢發生了轉變。

在外貌上因為化學物質侵蝕而面目全非的他,開始採用經典的小丑塗裝來裝扮自己,並使得這個造型成為持續到今日最經典的漫畫符號之一。

他的裝備從早期只是擁有笑氣這類荒誕的道具逐步發展為身懷各種槍械和小丑車。他犯罪的緣由相比早期作品中純粹只是為了給蝙蝠俠製造麻煩,變成了對社會不公的另一種抗拒,以及進一步發掘哥譚的黑暗面。

再後來對小丑形象塑造影響最為深刻的,莫過於《致命玩笑》、《蝙蝠俠:無主之地》中,對他深入精神層面的刻畫發掘,他打碎了蝙蝠女的脊椎骨,從而使曾經堅信正義信仰的戈登局長陷入了自我懷疑:自己所堅持的一切真的是正義的嗎?

“小丑”演變史,這才是DC最有魅力的反派

同樣,作為小丑老對手的蝙蝠俠在一系列的對決和交手之後,經歷了一個又一個親人和戰友的逝去。面對小丑一再的挑釁,他對自己當初一直堅持不殺人的誓言也充滿了懷疑。

作為哥譚這個充滿了黑暗與邪惡的都市義警,作為正義的最後一道防線,漫畫中的蝙蝠俠為了使自己不在打擊罪惡的過程中迷失方向,長期以來對於暴力手段的運用都十分克制和謹慎。

和企鵝人、謎語人、貓女、毒藤女等反派的無數次交手中,蝙蝠俠一次又一次的打敗他們,將他們送進監獄,卻始終沒有將他們殺死。當然蝙蝠俠的這一點在系列電影中有所改變,反倒是在後來的《綠箭俠》系列電視劇中表現得較為鮮明。

“小丑”演變史,這才是DC最有魅力的反派

經歷了後期漫畫故事演繹,小丑這個角色展現出愈加豐富和成熟的多面性。

在他與蝙蝠俠曠日持久的鬥爭之中,他曾經殺死過羅賓,擊傷了蝙蝠女,加入過DC的反派聯盟“不義聯盟”。但同時在“無限地球危機”漫畫大事件之中,他也基於現實考慮做出過合乎正義的舉動。

“小丑”演變史,這才是DC最有魅力的反派

在後期漫畫故事中出現的小丑和蝙蝠俠身上,我們可以發掘正義與邪惡並沒有絕對明確清晰的界限。

同樣的,理智與瘋狂也往往互為表裡,相伴相生。倘若這兩個概念的其中一個消逝不見,那麼另一個概念也就失去了其自身存在的意義。

“小丑”演變史,這才是DC最有魅力的反派

小丑腦海之中不斷顯現的邪惡計劃對於大眾而言顯然是個無比瘋狂的,但是比他的邪惡更為可怕的是,他對這種瘋狂的不自知,以及由此產生的一切殘忍行徑。

從這個方面來看,能夠支撐小丑持續作惡的緣由,很大程度上和他對自己的自戀情結有著密切聯繫。如果深層次考慮的話,可以說小丑一輩子最偉大,同時也是最成功的作品並不是他施加於哥譚,施加於蝙蝠俠的種種痛苦和混亂,而是他對於自身形象的成功塑造。

“小丑”演變史,這才是DC最有魅力的反派

他瘋狂的行為舉止和標誌性的笑容不僅為他帶來了無盡的活力和思想,同時也吸引了大量的模仿者和追隨者,其中最著名的追隨者莫過於小丑女哈莉•奎恩。

在這些幾乎將小丑視為救世神明的盲目追隨者的幫助之下,後期的小丑玩的似乎有些過火,不僅幾度打敗了蝙蝠俠,甚至還佔領並統治了哥譚。這些漫畫情節在前年的DC動畫電影《忍者蝙蝠俠》中有所體現,只不過這時的小丑統治的並不是哥譚,而是有著千里之隔的日本列島。

"

很多人對於小丑這個角色的認識大多始於克里斯托弗•諾蘭的《蝙蝠俠:黑暗騎士》。電影中希斯•萊傑對這個角色出神入化的詮釋,使得很多影迷在看過這部電影之後紛紛表示:希斯•萊傑之後,再無小丑。

“小丑”演變史,這才是DC最有魅力的反派

事實上,也的確如此。自1989年由傑克•尼爾克森扮演的小丑首次出現在影院的大熒幕之後,2005年由希斯•萊傑扮演的小丑使得電影一舉斬獲了此前漫改電影從未敢想象的殊榮奧斯卡獎。

可以說,克里斯托弗•諾蘭在“蝙蝠俠:黑暗騎士三部曲”中的巨大成功很大程度上和希斯•萊傑的出色演技是分不開的。

“小丑”演變史,這才是DC最有魅力的反派

克里斯托弗•諾蘭的成功一方面給華納帶來了巨大的收益,但另一方面無形之中也給華納今後的漫改電影創作帶來了巨大的壓力(特別是“蝙蝠俠”系列電影的創作)。

導致後來當華納著手製作DC電影宇宙的時候,首先就排除了用蝙蝠俠系列作為電影宇宙開山之作的想法。

“小丑”演變史,這才是DC最有魅力的反派

最終,下一版由本•阿弗萊克扮演的蝙蝠俠正式出現在大熒幕之上已然是諾蘭最後一部蝙蝠俠電影上映五年之後了。而由傑瑞德•萊託扮演的下一版小丑在《自殺小隊》中的出現,距離希斯•萊傑在大熒幕上的出色演出也已是十一年之後了。

“小丑”演變史,這才是DC最有魅力的反派

但無論是本•阿弗萊克,還是傑瑞德•萊託雖然都對各自扮演的角色做出了一定的貢獻,卻都難以彌補前任演員的出色演繹所造成的巨大心理壓力。

本•阿弗萊克很快在三部電影中扮演蝙蝠俠之後,就宣佈辭演。而傑瑞德•萊託版的小丑隨著《自殺小隊》電影系列的重啟也是生死未卜。

“小丑”演變史,這才是DC最有魅力的反派

就在人們議論紛紛之際,由傑昆·菲尼克斯主演的《小丑》獨立電影卻悄然而至。

作為一部中小成本投資,與DC系列電影宇宙聯繫不大,且沒有太多奇幻元素的犯罪類型電影,《小丑》電影的賣相確實不怎麼好。在電影宣佈主演陣容,開始拍攝製作之後,可以說很多媒體基本上忽略這部電影的存在。

直到它在威尼斯電影節上大放光彩,斬獲了媒體人的一致好評,才使得《小丑》作為DC電影未來發展方向探索的先鋒之作,真正引起了無數影迷們的重視。

“小丑”演變史,這才是DC最有魅力的反派

雖然電影在威尼斯的先期放映所獲得的成功有目共睹,但是在電影尚未真正上映之前(估計大陸是沒法上映的),還是不作任何評價。

今天我們所要談的是小丑這個人物的前世今生,他是如何一步一步逐漸成為DC反派之中最具魅力和氣質的反派人物的?

就像哥譚的正邪對立面,在蝙蝠俠誕生的同時,小丑也應運而生。

他們一個是黑夜義警,一個是怪誕反派,承載了早期DC漫畫發展中的許多重大漫畫事件。

蝙蝠俠的原型是佐羅、福爾摩斯和象徵著黑暗的蝙蝠,小丑的原型則是莫里亞蒂教授和笑面人。

在蝙蝠俠創作之後,負責為漫畫設計反派角色的漫畫家傑瑞·羅賓遜就陷入了深深的思考:應該創作怎樣的一個反派人物來烘托出蝙蝠俠的英雄形象呢?

“小丑”演變史,這才是DC最有魅力的反派

他從身邊的撲克牌獲得了靈感:為何不創作一個帶有異常思維的小丑來作為蝙蝠俠的對立面呢?曾經百思不得其解的傑瑞,經過嘗試很快發現自己的想法是正確的。

最後就是小丑最具標誌性的臉龐和笑容,另一個漫畫家比爾·芬格覺得小丑僅僅具有超乎常人的思維尚不足以成為蝙蝠俠的強大對手,所以他結合“笑面人”的形象賦予了小丑幾乎能夠讓人一眼認出的臉龐和笑容,誇張的表情與動作一方面表現出這個人物的魔幻與邪魅,另一方面則體現著他的智力與奸詐。

早期漫畫中的小丑沒有任何的超能力,完全憑藉著自己的二流功夫和致命武器笑氣來不斷給蝙蝠俠製造麻煩。

這樣的單一能力設定使得小丑在早期蝙蝠俠漫畫中一度面臨著死亡和退場的結局。直到1942年,漫畫創造性的給他安排了一次重生,掉入化學罐中,面目全非,蛻變為真正的小丑。

“小丑”演變史,這才是DC最有魅力的反派

從這個時候開始,小丑的形象性格慢慢發生了轉變。

在外貌上因為化學物質侵蝕而面目全非的他,開始採用經典的小丑塗裝來裝扮自己,並使得這個造型成為持續到今日最經典的漫畫符號之一。

他的裝備從早期只是擁有笑氣這類荒誕的道具逐步發展為身懷各種槍械和小丑車。他犯罪的緣由相比早期作品中純粹只是為了給蝙蝠俠製造麻煩,變成了對社會不公的另一種抗拒,以及進一步發掘哥譚的黑暗面。

再後來對小丑形象塑造影響最為深刻的,莫過於《致命玩笑》、《蝙蝠俠:無主之地》中,對他深入精神層面的刻畫發掘,他打碎了蝙蝠女的脊椎骨,從而使曾經堅信正義信仰的戈登局長陷入了自我懷疑:自己所堅持的一切真的是正義的嗎?

“小丑”演變史,這才是DC最有魅力的反派

同樣,作為小丑老對手的蝙蝠俠在一系列的對決和交手之後,經歷了一個又一個親人和戰友的逝去。面對小丑一再的挑釁,他對自己當初一直堅持不殺人的誓言也充滿了懷疑。

作為哥譚這個充滿了黑暗與邪惡的都市義警,作為正義的最後一道防線,漫畫中的蝙蝠俠為了使自己不在打擊罪惡的過程中迷失方向,長期以來對於暴力手段的運用都十分克制和謹慎。

和企鵝人、謎語人、貓女、毒藤女等反派的無數次交手中,蝙蝠俠一次又一次的打敗他們,將他們送進監獄,卻始終沒有將他們殺死。當然蝙蝠俠的這一點在系列電影中有所改變,反倒是在後來的《綠箭俠》系列電視劇中表現得較為鮮明。

“小丑”演變史,這才是DC最有魅力的反派

經歷了後期漫畫故事演繹,小丑這個角色展現出愈加豐富和成熟的多面性。

在他與蝙蝠俠曠日持久的鬥爭之中,他曾經殺死過羅賓,擊傷了蝙蝠女,加入過DC的反派聯盟“不義聯盟”。但同時在“無限地球危機”漫畫大事件之中,他也基於現實考慮做出過合乎正義的舉動。

“小丑”演變史,這才是DC最有魅力的反派

在後期漫畫故事中出現的小丑和蝙蝠俠身上,我們可以發掘正義與邪惡並沒有絕對明確清晰的界限。

同樣的,理智與瘋狂也往往互為表裡,相伴相生。倘若這兩個概念的其中一個消逝不見,那麼另一個概念也就失去了其自身存在的意義。

“小丑”演變史,這才是DC最有魅力的反派

小丑腦海之中不斷顯現的邪惡計劃對於大眾而言顯然是個無比瘋狂的,但是比他的邪惡更為可怕的是,他對這種瘋狂的不自知,以及由此產生的一切殘忍行徑。

從這個方面來看,能夠支撐小丑持續作惡的緣由,很大程度上和他對自己的自戀情結有著密切聯繫。如果深層次考慮的話,可以說小丑一輩子最偉大,同時也是最成功的作品並不是他施加於哥譚,施加於蝙蝠俠的種種痛苦和混亂,而是他對於自身形象的成功塑造。

“小丑”演變史,這才是DC最有魅力的反派

他瘋狂的行為舉止和標誌性的笑容不僅為他帶來了無盡的活力和思想,同時也吸引了大量的模仿者和追隨者,其中最著名的追隨者莫過於小丑女哈莉•奎恩。

在這些幾乎將小丑視為救世神明的盲目追隨者的幫助之下,後期的小丑玩的似乎有些過火,不僅幾度打敗了蝙蝠俠,甚至還佔領並統治了哥譚。這些漫畫情節在前年的DC動畫電影《忍者蝙蝠俠》中有所體現,只不過這時的小丑統治的並不是哥譚,而是有著千里之隔的日本列島。

“小丑”演變史,這才是DC最有魅力的反派

在一個又一個精彩絕倫的故事演繹之下,小丑逐漸從《蝙蝠俠》系列漫畫中的一個二線反派人物成長為《蝙蝠俠》系列漫畫,乃至DC漫畫中最具魅力和吸引力的人物。

在多次媒體的相關統計中,小丑都是位居第一的受歡迎人物,並且同時也是超級英雄漫畫作品之中最偉大的反派角色之一。

漫威的締造者斯坦·李曾經表示:“小丑讓人們讚不絕口。”DC的著名漫畫家吉姆·李也曾說:“小丑永遠都是DC漫畫的一張王牌。”

"

很多人對於小丑這個角色的認識大多始於克里斯托弗•諾蘭的《蝙蝠俠:黑暗騎士》。電影中希斯•萊傑對這個角色出神入化的詮釋,使得很多影迷在看過這部電影之後紛紛表示:希斯•萊傑之後,再無小丑。

“小丑”演變史,這才是DC最有魅力的反派

事實上,也的確如此。自1989年由傑克•尼爾克森扮演的小丑首次出現在影院的大熒幕之後,2005年由希斯•萊傑扮演的小丑使得電影一舉斬獲了此前漫改電影從未敢想象的殊榮奧斯卡獎。

可以說,克里斯托弗•諾蘭在“蝙蝠俠:黑暗騎士三部曲”中的巨大成功很大程度上和希斯•萊傑的出色演技是分不開的。

“小丑”演變史,這才是DC最有魅力的反派

克里斯托弗•諾蘭的成功一方面給華納帶來了巨大的收益,但另一方面無形之中也給華納今後的漫改電影創作帶來了巨大的壓力(特別是“蝙蝠俠”系列電影的創作)。

導致後來當華納著手製作DC電影宇宙的時候,首先就排除了用蝙蝠俠系列作為電影宇宙開山之作的想法。

“小丑”演變史,這才是DC最有魅力的反派

最終,下一版由本•阿弗萊克扮演的蝙蝠俠正式出現在大熒幕之上已然是諾蘭最後一部蝙蝠俠電影上映五年之後了。而由傑瑞德•萊託扮演的下一版小丑在《自殺小隊》中的出現,距離希斯•萊傑在大熒幕上的出色演出也已是十一年之後了。

“小丑”演變史,這才是DC最有魅力的反派

但無論是本•阿弗萊克,還是傑瑞德•萊託雖然都對各自扮演的角色做出了一定的貢獻,卻都難以彌補前任演員的出色演繹所造成的巨大心理壓力。

本•阿弗萊克很快在三部電影中扮演蝙蝠俠之後,就宣佈辭演。而傑瑞德•萊託版的小丑隨著《自殺小隊》電影系列的重啟也是生死未卜。

“小丑”演變史,這才是DC最有魅力的反派

就在人們議論紛紛之際,由傑昆·菲尼克斯主演的《小丑》獨立電影卻悄然而至。

作為一部中小成本投資,與DC系列電影宇宙聯繫不大,且沒有太多奇幻元素的犯罪類型電影,《小丑》電影的賣相確實不怎麼好。在電影宣佈主演陣容,開始拍攝製作之後,可以說很多媒體基本上忽略這部電影的存在。

直到它在威尼斯電影節上大放光彩,斬獲了媒體人的一致好評,才使得《小丑》作為DC電影未來發展方向探索的先鋒之作,真正引起了無數影迷們的重視。

“小丑”演變史,這才是DC最有魅力的反派

雖然電影在威尼斯的先期放映所獲得的成功有目共睹,但是在電影尚未真正上映之前(估計大陸是沒法上映的),還是不作任何評價。

今天我們所要談的是小丑這個人物的前世今生,他是如何一步一步逐漸成為DC反派之中最具魅力和氣質的反派人物的?

就像哥譚的正邪對立面,在蝙蝠俠誕生的同時,小丑也應運而生。

他們一個是黑夜義警,一個是怪誕反派,承載了早期DC漫畫發展中的許多重大漫畫事件。

蝙蝠俠的原型是佐羅、福爾摩斯和象徵著黑暗的蝙蝠,小丑的原型則是莫里亞蒂教授和笑面人。

在蝙蝠俠創作之後,負責為漫畫設計反派角色的漫畫家傑瑞·羅賓遜就陷入了深深的思考:應該創作怎樣的一個反派人物來烘托出蝙蝠俠的英雄形象呢?

“小丑”演變史,這才是DC最有魅力的反派

他從身邊的撲克牌獲得了靈感:為何不創作一個帶有異常思維的小丑來作為蝙蝠俠的對立面呢?曾經百思不得其解的傑瑞,經過嘗試很快發現自己的想法是正確的。

最後就是小丑最具標誌性的臉龐和笑容,另一個漫畫家比爾·芬格覺得小丑僅僅具有超乎常人的思維尚不足以成為蝙蝠俠的強大對手,所以他結合“笑面人”的形象賦予了小丑幾乎能夠讓人一眼認出的臉龐和笑容,誇張的表情與動作一方面表現出這個人物的魔幻與邪魅,另一方面則體現著他的智力與奸詐。

早期漫畫中的小丑沒有任何的超能力,完全憑藉著自己的二流功夫和致命武器笑氣來不斷給蝙蝠俠製造麻煩。

這樣的單一能力設定使得小丑在早期蝙蝠俠漫畫中一度面臨著死亡和退場的結局。直到1942年,漫畫創造性的給他安排了一次重生,掉入化學罐中,面目全非,蛻變為真正的小丑。

“小丑”演變史,這才是DC最有魅力的反派

從這個時候開始,小丑的形象性格慢慢發生了轉變。

在外貌上因為化學物質侵蝕而面目全非的他,開始採用經典的小丑塗裝來裝扮自己,並使得這個造型成為持續到今日最經典的漫畫符號之一。

他的裝備從早期只是擁有笑氣這類荒誕的道具逐步發展為身懷各種槍械和小丑車。他犯罪的緣由相比早期作品中純粹只是為了給蝙蝠俠製造麻煩,變成了對社會不公的另一種抗拒,以及進一步發掘哥譚的黑暗面。

再後來對小丑形象塑造影響最為深刻的,莫過於《致命玩笑》、《蝙蝠俠:無主之地》中,對他深入精神層面的刻畫發掘,他打碎了蝙蝠女的脊椎骨,從而使曾經堅信正義信仰的戈登局長陷入了自我懷疑:自己所堅持的一切真的是正義的嗎?

“小丑”演變史,這才是DC最有魅力的反派

同樣,作為小丑老對手的蝙蝠俠在一系列的對決和交手之後,經歷了一個又一個親人和戰友的逝去。面對小丑一再的挑釁,他對自己當初一直堅持不殺人的誓言也充滿了懷疑。

作為哥譚這個充滿了黑暗與邪惡的都市義警,作為正義的最後一道防線,漫畫中的蝙蝠俠為了使自己不在打擊罪惡的過程中迷失方向,長期以來對於暴力手段的運用都十分克制和謹慎。

和企鵝人、謎語人、貓女、毒藤女等反派的無數次交手中,蝙蝠俠一次又一次的打敗他們,將他們送進監獄,卻始終沒有將他們殺死。當然蝙蝠俠的這一點在系列電影中有所改變,反倒是在後來的《綠箭俠》系列電視劇中表現得較為鮮明。

“小丑”演變史,這才是DC最有魅力的反派

經歷了後期漫畫故事演繹,小丑這個角色展現出愈加豐富和成熟的多面性。

在他與蝙蝠俠曠日持久的鬥爭之中,他曾經殺死過羅賓,擊傷了蝙蝠女,加入過DC的反派聯盟“不義聯盟”。但同時在“無限地球危機”漫畫大事件之中,他也基於現實考慮做出過合乎正義的舉動。

“小丑”演變史,這才是DC最有魅力的反派

在後期漫畫故事中出現的小丑和蝙蝠俠身上,我們可以發掘正義與邪惡並沒有絕對明確清晰的界限。

同樣的,理智與瘋狂也往往互為表裡,相伴相生。倘若這兩個概念的其中一個消逝不見,那麼另一個概念也就失去了其自身存在的意義。

“小丑”演變史,這才是DC最有魅力的反派

小丑腦海之中不斷顯現的邪惡計劃對於大眾而言顯然是個無比瘋狂的,但是比他的邪惡更為可怕的是,他對這種瘋狂的不自知,以及由此產生的一切殘忍行徑。

從這個方面來看,能夠支撐小丑持續作惡的緣由,很大程度上和他對自己的自戀情結有著密切聯繫。如果深層次考慮的話,可以說小丑一輩子最偉大,同時也是最成功的作品並不是他施加於哥譚,施加於蝙蝠俠的種種痛苦和混亂,而是他對於自身形象的成功塑造。

“小丑”演變史,這才是DC最有魅力的反派

他瘋狂的行為舉止和標誌性的笑容不僅為他帶來了無盡的活力和思想,同時也吸引了大量的模仿者和追隨者,其中最著名的追隨者莫過於小丑女哈莉•奎恩。

在這些幾乎將小丑視為救世神明的盲目追隨者的幫助之下,後期的小丑玩的似乎有些過火,不僅幾度打敗了蝙蝠俠,甚至還佔領並統治了哥譚。這些漫畫情節在前年的DC動畫電影《忍者蝙蝠俠》中有所體現,只不過這時的小丑統治的並不是哥譚,而是有著千里之隔的日本列島。

“小丑”演變史,這才是DC最有魅力的反派

在一個又一個精彩絕倫的故事演繹之下,小丑逐漸從《蝙蝠俠》系列漫畫中的一個二線反派人物成長為《蝙蝠俠》系列漫畫,乃至DC漫畫中最具魅力和吸引力的人物。

在多次媒體的相關統計中,小丑都是位居第一的受歡迎人物,並且同時也是超級英雄漫畫作品之中最偉大的反派角色之一。

漫威的締造者斯坦·李曾經表示:“小丑讓人們讚不絕口。”DC的著名漫畫家吉姆·李也曾說:“小丑永遠都是DC漫畫的一張王牌。”

“小丑”演變史,這才是DC最有魅力的反派

小丑這個人物複雜而又現實的行為動機與思考模式不僅讓無數漫畫迷們為之沉醉,甚至還引發了藝術家和心理學家們一本正經的解讀。

有評論家曾經指出,小丑其實是尼采超人哲學另一個極端的體現,他對社會沒有固有的邏輯和秩序限制,相較於超人、蝙蝠俠等人對自身的嚴格自控,他選擇了另外一條路,那就是徹底將自己置身於混亂和獨立之中。在他的世界中,沒有什麼是無法實現和不可能完成的。

"

很多人對於小丑這個角色的認識大多始於克里斯托弗•諾蘭的《蝙蝠俠:黑暗騎士》。電影中希斯•萊傑對這個角色出神入化的詮釋,使得很多影迷在看過這部電影之後紛紛表示:希斯•萊傑之後,再無小丑。

“小丑”演變史,這才是DC最有魅力的反派

事實上,也的確如此。自1989年由傑克•尼爾克森扮演的小丑首次出現在影院的大熒幕之後,2005年由希斯•萊傑扮演的小丑使得電影一舉斬獲了此前漫改電影從未敢想象的殊榮奧斯卡獎。

可以說,克里斯托弗•諾蘭在“蝙蝠俠:黑暗騎士三部曲”中的巨大成功很大程度上和希斯•萊傑的出色演技是分不開的。

“小丑”演變史,這才是DC最有魅力的反派

克里斯托弗•諾蘭的成功一方面給華納帶來了巨大的收益,但另一方面無形之中也給華納今後的漫改電影創作帶來了巨大的壓力(特別是“蝙蝠俠”系列電影的創作)。

導致後來當華納著手製作DC電影宇宙的時候,首先就排除了用蝙蝠俠系列作為電影宇宙開山之作的想法。

“小丑”演變史,這才是DC最有魅力的反派

最終,下一版由本•阿弗萊克扮演的蝙蝠俠正式出現在大熒幕之上已然是諾蘭最後一部蝙蝠俠電影上映五年之後了。而由傑瑞德•萊託扮演的下一版小丑在《自殺小隊》中的出現,距離希斯•萊傑在大熒幕上的出色演出也已是十一年之後了。

“小丑”演變史,這才是DC最有魅力的反派

但無論是本•阿弗萊克,還是傑瑞德•萊託雖然都對各自扮演的角色做出了一定的貢獻,卻都難以彌補前任演員的出色演繹所造成的巨大心理壓力。

本•阿弗萊克很快在三部電影中扮演蝙蝠俠之後,就宣佈辭演。而傑瑞德•萊託版的小丑隨著《自殺小隊》電影系列的重啟也是生死未卜。

“小丑”演變史,這才是DC最有魅力的反派

就在人們議論紛紛之際,由傑昆·菲尼克斯主演的《小丑》獨立電影卻悄然而至。

作為一部中小成本投資,與DC系列電影宇宙聯繫不大,且沒有太多奇幻元素的犯罪類型電影,《小丑》電影的賣相確實不怎麼好。在電影宣佈主演陣容,開始拍攝製作之後,可以說很多媒體基本上忽略這部電影的存在。

直到它在威尼斯電影節上大放光彩,斬獲了媒體人的一致好評,才使得《小丑》作為DC電影未來發展方向探索的先鋒之作,真正引起了無數影迷們的重視。

“小丑”演變史,這才是DC最有魅力的反派

雖然電影在威尼斯的先期放映所獲得的成功有目共睹,但是在電影尚未真正上映之前(估計大陸是沒法上映的),還是不作任何評價。

今天我們所要談的是小丑這個人物的前世今生,他是如何一步一步逐漸成為DC反派之中最具魅力和氣質的反派人物的?

就像哥譚的正邪對立面,在蝙蝠俠誕生的同時,小丑也應運而生。

他們一個是黑夜義警,一個是怪誕反派,承載了早期DC漫畫發展中的許多重大漫畫事件。

蝙蝠俠的原型是佐羅、福爾摩斯和象徵著黑暗的蝙蝠,小丑的原型則是莫里亞蒂教授和笑面人。

在蝙蝠俠創作之後,負責為漫畫設計反派角色的漫畫家傑瑞·羅賓遜就陷入了深深的思考:應該創作怎樣的一個反派人物來烘托出蝙蝠俠的英雄形象呢?

“小丑”演變史,這才是DC最有魅力的反派

他從身邊的撲克牌獲得了靈感:為何不創作一個帶有異常思維的小丑來作為蝙蝠俠的對立面呢?曾經百思不得其解的傑瑞,經過嘗試很快發現自己的想法是正確的。

最後就是小丑最具標誌性的臉龐和笑容,另一個漫畫家比爾·芬格覺得小丑僅僅具有超乎常人的思維尚不足以成為蝙蝠俠的強大對手,所以他結合“笑面人”的形象賦予了小丑幾乎能夠讓人一眼認出的臉龐和笑容,誇張的表情與動作一方面表現出這個人物的魔幻與邪魅,另一方面則體現著他的智力與奸詐。

早期漫畫中的小丑沒有任何的超能力,完全憑藉著自己的二流功夫和致命武器笑氣來不斷給蝙蝠俠製造麻煩。

這樣的單一能力設定使得小丑在早期蝙蝠俠漫畫中一度面臨著死亡和退場的結局。直到1942年,漫畫創造性的給他安排了一次重生,掉入化學罐中,面目全非,蛻變為真正的小丑。

“小丑”演變史,這才是DC最有魅力的反派

從這個時候開始,小丑的形象性格慢慢發生了轉變。

在外貌上因為化學物質侵蝕而面目全非的他,開始採用經典的小丑塗裝來裝扮自己,並使得這個造型成為持續到今日最經典的漫畫符號之一。

他的裝備從早期只是擁有笑氣這類荒誕的道具逐步發展為身懷各種槍械和小丑車。他犯罪的緣由相比早期作品中純粹只是為了給蝙蝠俠製造麻煩,變成了對社會不公的另一種抗拒,以及進一步發掘哥譚的黑暗面。

再後來對小丑形象塑造影響最為深刻的,莫過於《致命玩笑》、《蝙蝠俠:無主之地》中,對他深入精神層面的刻畫發掘,他打碎了蝙蝠女的脊椎骨,從而使曾經堅信正義信仰的戈登局長陷入了自我懷疑:自己所堅持的一切真的是正義的嗎?

“小丑”演變史,這才是DC最有魅力的反派

同樣,作為小丑老對手的蝙蝠俠在一系列的對決和交手之後,經歷了一個又一個親人和戰友的逝去。面對小丑一再的挑釁,他對自己當初一直堅持不殺人的誓言也充滿了懷疑。

作為哥譚這個充滿了黑暗與邪惡的都市義警,作為正義的最後一道防線,漫畫中的蝙蝠俠為了使自己不在打擊罪惡的過程中迷失方向,長期以來對於暴力手段的運用都十分克制和謹慎。

和企鵝人、謎語人、貓女、毒藤女等反派的無數次交手中,蝙蝠俠一次又一次的打敗他們,將他們送進監獄,卻始終沒有將他們殺死。當然蝙蝠俠的這一點在系列電影中有所改變,反倒是在後來的《綠箭俠》系列電視劇中表現得較為鮮明。

“小丑”演變史,這才是DC最有魅力的反派

經歷了後期漫畫故事演繹,小丑這個角色展現出愈加豐富和成熟的多面性。

在他與蝙蝠俠曠日持久的鬥爭之中,他曾經殺死過羅賓,擊傷了蝙蝠女,加入過DC的反派聯盟“不義聯盟”。但同時在“無限地球危機”漫畫大事件之中,他也基於現實考慮做出過合乎正義的舉動。

“小丑”演變史,這才是DC最有魅力的反派

在後期漫畫故事中出現的小丑和蝙蝠俠身上,我們可以發掘正義與邪惡並沒有絕對明確清晰的界限。

同樣的,理智與瘋狂也往往互為表裡,相伴相生。倘若這兩個概念的其中一個消逝不見,那麼另一個概念也就失去了其自身存在的意義。

“小丑”演變史,這才是DC最有魅力的反派

小丑腦海之中不斷顯現的邪惡計劃對於大眾而言顯然是個無比瘋狂的,但是比他的邪惡更為可怕的是,他對這種瘋狂的不自知,以及由此產生的一切殘忍行徑。

從這個方面來看,能夠支撐小丑持續作惡的緣由,很大程度上和他對自己的自戀情結有著密切聯繫。如果深層次考慮的話,可以說小丑一輩子最偉大,同時也是最成功的作品並不是他施加於哥譚,施加於蝙蝠俠的種種痛苦和混亂,而是他對於自身形象的成功塑造。

“小丑”演變史,這才是DC最有魅力的反派

他瘋狂的行為舉止和標誌性的笑容不僅為他帶來了無盡的活力和思想,同時也吸引了大量的模仿者和追隨者,其中最著名的追隨者莫過於小丑女哈莉•奎恩。

在這些幾乎將小丑視為救世神明的盲目追隨者的幫助之下,後期的小丑玩的似乎有些過火,不僅幾度打敗了蝙蝠俠,甚至還佔領並統治了哥譚。這些漫畫情節在前年的DC動畫電影《忍者蝙蝠俠》中有所體現,只不過這時的小丑統治的並不是哥譚,而是有著千里之隔的日本列島。

“小丑”演變史,這才是DC最有魅力的反派

在一個又一個精彩絕倫的故事演繹之下,小丑逐漸從《蝙蝠俠》系列漫畫中的一個二線反派人物成長為《蝙蝠俠》系列漫畫,乃至DC漫畫中最具魅力和吸引力的人物。

在多次媒體的相關統計中,小丑都是位居第一的受歡迎人物,並且同時也是超級英雄漫畫作品之中最偉大的反派角色之一。

漫威的締造者斯坦·李曾經表示:“小丑讓人們讚不絕口。”DC的著名漫畫家吉姆·李也曾說:“小丑永遠都是DC漫畫的一張王牌。”

“小丑”演變史,這才是DC最有魅力的反派

小丑這個人物複雜而又現實的行為動機與思考模式不僅讓無數漫畫迷們為之沉醉,甚至還引發了藝術家和心理學家們一本正經的解讀。

有評論家曾經指出,小丑其實是尼采超人哲學另一個極端的體現,他對社會沒有固有的邏輯和秩序限制,相較於超人、蝙蝠俠等人對自身的嚴格自控,他選擇了另外一條路,那就是徹底將自己置身於混亂和獨立之中。在他的世界中,沒有什麼是無法實現和不可能完成的。

“小丑”演變史,這才是DC最有魅力的反派

如果說蝙蝠俠代表的秩序是我們所處社會的表面現象,那麼小丑則象徵著隱藏在表象之下的混亂。

他撕開了生活之中無數虛偽的面具,讓我們無比尷尬和恐懼的去直面我們所不願意去面對的殘酷現實。這或許就是為什麼小丑作為一個反派角色卻能夠獲得如此巨大成功的原因之一吧!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