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廣東,也不是遼寧,這支球隊成為CBA第一支“吃螃蟹”的球隊

北京時間5月1日,廣州男籃公佈了2018年年度報告。公司營業總收入、淨利潤和每股收益都較去年同期有較大幅度增長。球隊在2018年度公司營業總收入達9648萬元,公司的淨利潤813.61萬元,這也讓廣州成為CBA目前為數不多能夠盈利的CBA俱樂部。

不是廣東,也不是遼寧,這支球隊成為CBA第一支“吃螃蟹”的球隊

相信不少球迷也會驚訝,為何CBA現在這麼火熱,俱樂部怎麼不會盈利呢?在之前幾個賽季,聯賽絕大多數的球隊都屬於虧損狀態。即便上賽季奪冠的遼寧隊,也曝光出奪冠的2000萬獎金一直沒有兌現的新聞,強如遼寧也即便如此,那就更不用說聯賽裡面的其餘球隊了。

不是廣東,也不是遼寧,這支球隊成為CBA第一支“吃螃蟹”的球隊

CBA聯賽球隊盈利的主要依靠三大渠道,一:贊助商轉播,目前CBA最大的贊助商是中國人壽。而中國人壽成為2017-2020賽季CBA聯賽的唯一主贊助商,這也是為何在每個賽場的中圈都寫的中國人壽的贊助四個大字。二:聯賽經費收入,聯賽會根據各支球隊的戰績,給予相對應的分紅。三:門票收入:CBA現在絕大多數的球隊盈利主要依靠的仍然是門票收入,佔到了球隊收入的一半以上,這也是為何本賽季各地球迷一直吵鬧的話題,其中比較明顯的是山西,山東等球隊,山西本賽季常規賽的最低票價定到180元每張,山東則是120元每張,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各地的球市。

不是廣東,也不是遼寧,這支球隊成為CBA第一支“吃螃蟹”的球隊

2018年,廣州男籃首次打進CBA季後賽,俱樂部在商業合作伙伴數量上的增加與品質的提高。其中廣告收入總額為6062萬元,佔到營業總收入的62.83% ;球隊聯賽經費收入和門票收入這兩項收入合計達到2936萬元,佔公司年度總營業收入的30.43%。聯賽經費收入和門票僅僅佔到30%左右,這也符合一支球隊良性發展的趨勢。

不是廣東,也不是遼寧,這支球隊成為CBA第一支“吃螃蟹”的球隊

值得一提的是廣州男籃是CBA第一支球隊上市的公司,當初廣州男籃的行為有點褒貶不一,但是通過時間的驗證,廣州男籃無疑是屬於成功的一方。除此之外,這與姚明上任之後的政策密不可分,在姚明擔任籃協主席之後,大力推動CBA向職業化體育發展,無論是在聯賽贊助還是運營上都做到了很好的推動,在2018-2019賽季聯賽一共獲得18家贊助,在聯賽運營上無論是場館建設還是比賽轉播都大幅度的得到了提升。

隨著廣州男籃盈利大幅度的提升,對於CBA聯賽向職業化進程的發展無疑是一個好的開始、廣州男籃的發展模式雖然有地理位置佔優的緣故,但是其中的精華部分無疑值得聯賽其餘球隊所學習。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