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這裡是2018年最好的十五部華語電影

2018年,可以說是近幾年少見的華語片大年了。

今年在大銀幕上看電影超過了180次,也儘可能地看了不少華語新片。

選出其中的15部佳作及5部遺珠,推薦給大家。

盤點:這裡是2018年最好的十五部華語電影


1.大佛普拉斯(並列)

年度最佳華語片。黑色幽默、社會批判通常容易顯得老生常談式無趣,但黃信堯的這次實驗手法卻充滿了紮實的臺南風味和富足的人情味,讓這份批判變得生動。單論「遺照」和「飛碟」這兩場戲的情感力量之巨大,翻遍去年的華語片都難有可以匹敵的。正如片中臺詞“ 現在是太空時代,人類已經可以上月球,但永遠無法探索人們內心的宇宙”,這部電影給人帶來的衝擊簡直堪比搭乘太空船到月球然後蹦極蹦回來。


盤點:這裡是2018年最好的十五部華語電影


1.血觀音(並列)

年度最佳華語片。《血觀音》讓人從第一個鏡頭就開始屏息,直到最終都懸住了這口氣。在仿臺式情節劇的風格下,楊雅喆拍出了“女性版的《教父》”。他也許是當今華語電影界可以和關錦鵬並稱的最懂女人的男性導演,因為只有徹底感同身受,才敢對片子中的女性角色下如此瘋魔的狠手。就個人而言,通常不會被這樣張牙舞爪、四處發狠的類型片嚇倒,但它卻能輕鬆擊潰我的防線,無外乎去追求不惜詭譎、過激、乃至極致的對政治與人性的批判。

盤點:這裡是2018年最好的十五部華語電影


3.阿拉姜色

在撕掉了藏文化的神祕性後,我們得以在《阿拉姜色》中獲得最樸素,同時又最為複雜的感動。導演勇敢地將全片裂成了前後兩部,偷換不同部分的主角及其探討的主題。在前半部的主角俄瑪死後,沒有血緣關係的父子選擇繼續上路,二人的互動在不動聲色中撕心裂肺,一點點傾訴著人生的無常、無力遍佈卻又難得真摯的溫情。很難想象這是容中爾甲的首度表演,個人認為這是21世紀華語片中最好的男性表演之一,複雜、純粹,日後一定會因為他出演的這個角色而反覆觀看這部電影。

盤點:這裡是2018年最好的十五部華語電影

4.大象席地而坐

如果粗暴地想象,可以把這個脫胎換骨的彭昱暢,看作是胡波的“代言人”,去見“看不見的大象”。《大象席地而坐》在徹底寒涼的絕望中顯露出導演本人的憤怒和對這個世界的最後一絲溫存。他那驚豔絕倫的鏡頭調度與敘事上的才華,被一股子“社會即暴力”般麻木的篤定,使勁拖著向前走,沒有盡頭、也不見後路。

其實,哪怕“生”沒有意義,尋找意義的路徑也不該被封堵、丟棄。活著不是一個關於撐不撐得下去的幻覺,它也不會在哪個時刻或不同的地方就會變得有多不一樣——即便是痛苦,也只能被“生”所感受到。哪怕是陷入絕境的人,出路也永遠會有的。自由賦予處境意義,而非處境決定人的選擇。這是這部電影想說的,但很可惜,胡波最終還是選擇了死亡。


盤點:這裡是2018年最好的十五部華語電影


5.囚

長達287分鐘的時長裡,馬莉帶我們進入了這個位於中國東北的一座精神病院封閉療區,讓我們從旁觀者的視角,通過這群“所謂的病人”,瞭解“世界”的標準、“人樣”的標準。從這個意義上看,這部紀錄片並不準備讓我們感同身受,更多的,是從他們身上反觀自己。


盤點:這裡是2018年最好的十五部華語電影


6.死靈魂

斷續看了很多天,前面的漫長積澱在最後一集緩而冷靜地爆發。“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王兵在《死靈魂》中再度沿著楊顯惠的路徑,但與《夾邊溝》的搬演不同,而是通過口述個體史的形式打開一段塵封卻又並不遙遠的中國往事。 “有意餓死,死去死不去,活著活不了”,我們國家有太多的殘酷史、苦難史會被源源不斷地帶進墳墓中去;而我們也因各色404理由,成為了某種意義上“善於忍耐、又善於沉默”的民族。 但慶幸有文字與影像的存在,至少能夠令這段歷史被短暫地記在部分人的心中。


盤點:這裡是2018年最好的十五部華語電影


7.四個春天

《四個春天》是一部很難令人用理性去看待的作品。在這部家庭私影像中,你能發現無數自己親人的影子,無數生活的詩意瞬間。在看完第一遍時,我就和身邊的人打趣到,“下次一定要掰著指頭數飯爹飯媽會的技能數量”、“這是徵婚廣告吧?看到這樣的婆家,如果我是女的,腦海裡就一個字:嫁!”

希望各位忙碌的友鄰到老了,一定要像飯爹飯媽一樣,詩意地棲居。有工作的時候,估計是沒辦法做到的。


盤點:這裡是2018年最好的十五部華語電影


8.日曜日式散步者

聚焦臺灣現代主義詩社“風車社”而作的一部派頭十足的紀錄片,它以裝置、畫作、搬演等多重媒介方式融入到日治時代的臺灣新文學運動之中。這部紀錄片不僅展現了那個時代下,每一篇“無臉龐”的、存在於私人囈語裡的文字背後的個體;更在最後時刻以點聚線,拉出了日治時代臺灣地區龐雜的政治性。堪稱是一部兼具文獻價值與審美價值的傑作。


盤點:這裡是2018年最好的十五部華語電影


9.二十四號大街

老蘇是一個非常能代表“中國農民工群體”的小人物。他們少時離家、終生漂泊,卻總是疲於奔命、難有安寧的生活——為了錢什麼事都肯幹,到最後卻落得無路可退。對於觀眾來說,老蘇簡直是一個把自己的人生活成了“奇觀”的例子。

紀錄片裡的杭州與貴州,則宛如“雙城記”。杭州驚人的發展,離不開底層農民工日復一日的勞動,每年,都有數以萬計的外鄉人為了賺錢流入這座城市,卻無法改變自己的生活;而老蘇在貴州的老家則是另一番樣子,它依舊是破落的鄉野。在城裡無法立足的老蘇,同時再也回不到故土,全中國都難以給他一個像樣的容身之所。《二十四號大街》的可貴之處,就在於用老蘇這一個體的遭遇,拉開了一幅“大時代”下“小人物”的生存圖景,以此來對中國的社會做出詰問。


盤點:這裡是2018年最好的十五部華語電影


10.狄仁傑之四大天王

我知道,這部電影對很多人來說是差強人意、甚至是不及格的作品。令不少觀眾詬病的劇本方面,其實節奏和框架倒也還可以,可惜細節不行、bug眾多。但我卻又實在是很喜歡這部電影,徐克在其中對大唐的奇幻想象,已經到了巔峰造極,甚至差點過猶不及的地步。《狄仁傑之四大天王》就像是究極進化態的《老版奇門遁甲》,是東方“好萊塢”思維下所能產出的商業片至高點。


盤點:這裡是2018年最好的十五部華語電影


11.影

對張藝謀在《影》中的嘗試,我還是以肯定態度為主。也許很多觀眾會覺得,這部電影依舊是賣弄、堆砌的集合體,與張藝謀過往的幾部作品沒什麼差異。但就個人而言,還是是可以清晰地看到《影》是張藝謀對自己21世紀以來的創作的一次總結、對話、自反。

它以黑白灰為主色調,置景、衣著都嚴格遵守這一律條,幾無出現過其他顏色。過度的嚴密與刻意的留白,不僅是其在美術上所做出的選擇,更被納入到了舞臺劇式的劇作之中,帶來了在展覽中已經十分常見、但在華語片中卻是頭一兩次的“當代水墨”感。 而這也是首當其衝的,讓《影》脫離出絕大多數古裝片的美學趣味的最大原因。


盤點:這裡是2018年最好的十五部華語電影


12.我不是藥神

對於這部電影,其實說的已經夠多了,在這裡就複製自己的豆瓣短評吧。“當然算不上傑作,但放豆瓣語境下,是部時至今日終於拍出來的國產“高分韓國電影”。拿現實題材拍商業類型片,社會意義擺在那,群戲也處理得相當不錯。對我們國家而言,這樣的電影多一部是一部,走一步是一步。”


盤點:這裡是2018年最好的十五部華語電影


13.漫遊

前兩天還和人打趣道,對待《漫遊》這部電影,可能需要稍微瞭解一點“綿延時間”的皮毛,才能開放地面對它。這當然是一句玩笑話,其實不用瞭解任何東西,只要你肯放心地把自己交給這部電影,就可以體會到它的獨特、真摯和傑出。看《漫遊》時,我會時刻想到自己喜愛的導演們,比如黑澤清、阿彼察邦,而到最終,觀感又能得以從這些導演的影子中掙脫出來,形成嶄新的共鳴。

導演祝新和編劇戴瑩從一個具備兩層懸疑嵌套的、關於“離別”的故事入手,共同組建了時間流動下的“意識裡的杭州空間”,夏日氣息、鬼魂、記憶與幻覺充盈其間。在跟隨角色散步的歷程中,觀眾也能跟著一點點發現我們的日常是如何融匯入時間之川,併發出這樣的感嘆——我們都是這麼長大的,曾經的我們都是這麼消失的。


盤點:這裡是2018年最好的十五部華語電影


14.無雙

《無雙》講述的滔天大案,不是犯罪,而是編劇筆頭下的劇本養成。它的成功也向我們說明了:紮實、工整的行貨類型片劇本,在這個時代仍被渴求著。在三組真身與替身裡,張力極強的劇情被抽絲剝繭的敘事結構穩住,讓人在不斷的翻轉裡得以窺見真相。但這僅是敘詭上的技巧,還不夠讓它變得能令人在回味時感動,於是便有了結尾的補刀——直到最後一秒,我們才認識到李問其人,以及他那虛妄的可憐。


盤點:這裡是2018年最好的十五部華語電影


15.動物世界

最後一席,在《分貝人生》和這部之中還是選擇了它。的確,《動物世界》有很多缺點,但同時它又是2018上半年我最喜歡的國產商業片。面對這部作品,我還是選擇暫且不談它的過錯與憾處。

韓延選擇將一個半小時的時間聚焦於“石頭、剪刀、布”這一種日常遊戲的排兵佈陣上,這對他而言絕對是一個大膽的創想。如何走出新路,是人物不斷思考的生存法則,也是影片對觀眾而言的驚豔之處。 通過對封閉遊戲的“實時空間”的反覆展現、對遊戲邏輯的刻畫、人物間相互背叛的反轉,影片最終達到了在敘事上的環環相扣。 此外,大量顱內幻想的追車戲、打戲中的特效呈現也頗具想象力,是否有效推進劇情並不是關鍵,至少放在華語片語境中,擁有了足夠的排場和特色。

(遺珠)16-20:

《分貝人生》/《你的臉》/《狗十三》/《寶貝兒》/《紅海行動》


盤點:這裡是2018年最好的十五部華語電影


附:自娛自樂的個人單項——

最佳影片:《大佛普拉斯》《血觀音》(並列)

提名:《大象席地而坐》/《阿拉姜色》/《影》/《我不是藥神》/《狄仁傑之四大天王》

最佳導演:楊雅喆《血觀音》

提名:黃信堯《大佛普拉斯》/徐克《狄仁傑之四大天王》/張藝謀《影》/鬆太加《阿拉姜色》/韓延《動物世界》

最佳紀錄片:《囚》

提名:《死靈魂》/《日曜日式散步者》/《四個春天》/《二十四號大街》/《你的臉》

最佳新導演:胡波《大象席地而坐》

提名:祝新《漫遊》/文牧野《我不是藥神》/陳勝吉《分貝人生》/黃渤《一出好戲》

最佳男主角:容中爾甲《阿拉姜色》

提名:陳竹昇《大佛普拉斯》/楊生倉《清水裡的刀子》/徐崢《我不是藥神》/王學兵《未擇之路》/彭昱暢《大象席地而坐》

最佳女主角:惠英紅《血觀音》

提名:毛舜筠《黃金花》/周冬雨《後來的我們》/趙濤《江湖兒女》/張雪迎《狗十三》/尹馨《茉莉的最後一天(電視電影)》

最佳男配角:李鴻其《寶貝兒》

提名:陳竹昇《阿莉芙》/田壯壯《後來的我們》/章宇、王傳君《我不是藥神》/果靖霖《狗十三》/廖凡《江湖兒女》

最佳女配角:張艾嘉《分貝人生》

提名:吳可熙、文淇《血觀音》/孫儷《影》/尼瑪頌宋《阿拉姜色》/張子楓、周迅《你好,之華》/馬伊琍《找到你》/曾美慧孜《冥王星時刻》/譚卓《我不是藥神》


盤點:這裡是2018年最好的十五部華語電影


最佳群戲:《我不是藥神》

提名:《大佛普拉斯》/《血觀音》/《大象席地而坐》/《影》/《阿拉姜色》

最佳劇本:《阿拉姜色》

提名:《大佛普拉斯》/《血觀音》/《漫遊》/《大象席地而坐》/《無雙》

最佳攝影:《大象席地而坐》

提名:《紅海行動》/《清水裡的刀子》/《影》/《阿拉姜色》/《分貝人生》

最佳視覺效果:《狄仁傑之四大天王》

提名:《唐人街探案2》/《紅海行動》/《動物世界》/《影》/《邪不壓正》

最佳場景設計:《狄仁傑之四大天王》

提名:《血觀音》/《邪不壓正》/《大佛普拉斯》/《影》/《動物世界》

最佳美術造型:《影》

提名:《血觀音》/《邪不壓正》/《大佛普拉斯》/《狄仁傑之四大天王》/《我不是藥神》

最佳剪輯:《大象席地而坐》

提名:《大佛普拉斯》/《動物世界》/《紅海行動》/《無雙》/《後來的我們》

最佳配樂:《大象席地而坐》

提名:《大佛普拉斯》/《暴裂無聲》/《影》/《你好,之華》/《後來的我們》


盤點:這裡是2018年最好的十五部華語電影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