損傷病的診斷——觸診

損傷病的診斷------觸診

觸診在中醫稱摸診,《醫宗金鑑·正骨心法要旨》中將摸診描述為“摸者,用手細細摸其所傷之處,或骨斷、骨碎、骨歪、骨整、骨軟、骨硬、金強、筋柔、筋歪、筋正、筋斷、筋走”。因而觸診在骨傷科診斷中極其重要,應在長期的臨床實踐中注意積累經驗。

損傷病的診斷——觸診

損傷病的診斷------觸診

觸診在中醫稱摸診,《醫宗金鑑·正骨心法要旨》中將摸診描述為“摸者,用手細細摸其所傷之處,或骨斷、骨碎、骨歪、骨整、骨軟、骨硬、金強、筋柔、筋歪、筋正、筋斷、筋走”。因而觸診在骨傷科診斷中極其重要,應在長期的臨床實踐中注意積累經驗。

損傷病的診斷——觸診

01

觸診內容

一、疼痛

根據壓痛部位、範圍、程度、鑑別損傷的種類和性質。直接壓痛有可能局部傷筋或骨折、炎症或腫瘤;間接壓痛(包括叩擊痛和縱向叩擊痛等)常表示有骨折、椎間盤破裂或突出等。長骨幹完全骨折,在骨折部多有環狀壓痛,骨折斜斷時,壓痛範圍相對較廣。

二、畸形

為骨折脫位的典型表現之一。在體表肌肉較厚,望診不易診斷時,可觸摸體表骨突變化,以判斷骨折和脫位的部位、性質、位移方向,是否重疊、稱角或旋轉等。

三、皮溫

局部皮溫變化可辨別寒熱。皮溫高,表示熱證、急證或新傷;皮溫低,表示寒證、慢性病、陳傷或血運障礙、摸皮膚一般以手背側或小魚際部較為敏感。

四、異常活動

在肢體沒有關節處出現類似關節樣的活動稱為異常活動。為骨折的典型特徵,但檢查時應不時主動尋找,以免加重損傷和痛苦。

五、彈性固定

關節脫位後,由於周圍肌肉、肌腱、韌帶的牽拉,常使其固定在一定的位置,觸摸時呈彈性感,是關節脫位的特徵之一。

六、腫塊

首先確定腫塊的解剖層次,是骨性或囊性的,是在骨骼還是在肌腱、肌肉、皮下組織中,還須明確其質地、性質、大小、形態界限、活動度及是否固定等。

02

常用觸診手法

一、觸摸法

以手指細觸摸傷處,辨明局部情況,做到‘手摸心會’。

二、擠壓法

遠距離用手擠壓傷處,根據力的傳導作用診斷有無骨折。如骨盆擠壓法和胸廓擠壓法。

三、旋轉法

用手握住傷肢遠端,做輕輕旋轉動作,誘發傷處疼痛,並觀察有無活動的障礙或特殊響聲。如檢查半月板損傷的試驗和研磨試驗。

四、屈伸法

用手握住傷處臨近關節做屈伸運動,根據屈伸的度數作為測量關節活動能力的依據。常與量法何用,並與觀察主動活動進行對比。

03

切脈

切脈主要是瞭解機體內部氣血、虛實、寒熱等的變化、常見脈象如下:

一、浮脈

輕按即得,舉之有餘,按之不足之脈象,新傷瘀腫、疼痛劇烈或兼有表實之證時多見。

二、沉脈

輕取不應,重按始得。一般主內傷氣血。腰脊損傷多見

三、遲脈

脈率緩慢,每息脈來不超過四至。一般主寒,虛陽之證,傷筋攣縮,淤血凝滯多見。

四、數脈

脈率頻數,每息脈來超過五至,主熱,數而有力為實,虛而無力為虛。損傷早期或急性發熱多見。

五、滑脈

往來流利,如珠走盤,應指圓滑的脈象。多主實熱、痰飲、食滯、妊娠。血實氣壅時多見。

六、澀脈

往來不流利,細而遲,如輕刀刮竹,鈍澀難行之感。主血虛陰傷或或氣滯血瘀。久病陳傷、血虛氣滯多見此脈象。

七、弦脈

脈硬直而長,如按琴絃。主痛、肝膽疾患,見於痛甚、肝病、高血壓、動脈硬化等症。

八、濡脈

細軟而浮,輕按既得,重按反不明顯。與弦脈相對,主虛、主溼。氣血兩虛多見。

九、洪脈

來盛去衰,如波濤洶湧。主熱盛,多見於經絡熱盛,血瘀生熱。

十、細脈

脈細如線,應指顯然。在氣血不足、久病體弱時多見。

十一、結、代脈

間歇脈之統稱。在損傷疼痛劇烈、脈氣不銜接時多見之。

損傷病的診斷——觸診

損傷病的診斷------觸診

觸診在中醫稱摸診,《醫宗金鑑·正骨心法要旨》中將摸診描述為“摸者,用手細細摸其所傷之處,或骨斷、骨碎、骨歪、骨整、骨軟、骨硬、金強、筋柔、筋歪、筋正、筋斷、筋走”。因而觸診在骨傷科診斷中極其重要,應在長期的臨床實踐中注意積累經驗。

損傷病的診斷——觸診

01

觸診內容

一、疼痛

根據壓痛部位、範圍、程度、鑑別損傷的種類和性質。直接壓痛有可能局部傷筋或骨折、炎症或腫瘤;間接壓痛(包括叩擊痛和縱向叩擊痛等)常表示有骨折、椎間盤破裂或突出等。長骨幹完全骨折,在骨折部多有環狀壓痛,骨折斜斷時,壓痛範圍相對較廣。

二、畸形

為骨折脫位的典型表現之一。在體表肌肉較厚,望診不易診斷時,可觸摸體表骨突變化,以判斷骨折和脫位的部位、性質、位移方向,是否重疊、稱角或旋轉等。

三、皮溫

局部皮溫變化可辨別寒熱。皮溫高,表示熱證、急證或新傷;皮溫低,表示寒證、慢性病、陳傷或血運障礙、摸皮膚一般以手背側或小魚際部較為敏感。

四、異常活動

在肢體沒有關節處出現類似關節樣的活動稱為異常活動。為骨折的典型特徵,但檢查時應不時主動尋找,以免加重損傷和痛苦。

五、彈性固定

關節脫位後,由於周圍肌肉、肌腱、韌帶的牽拉,常使其固定在一定的位置,觸摸時呈彈性感,是關節脫位的特徵之一。

六、腫塊

首先確定腫塊的解剖層次,是骨性或囊性的,是在骨骼還是在肌腱、肌肉、皮下組織中,還須明確其質地、性質、大小、形態界限、活動度及是否固定等。

02

常用觸診手法

一、觸摸法

以手指細觸摸傷處,辨明局部情況,做到‘手摸心會’。

二、擠壓法

遠距離用手擠壓傷處,根據力的傳導作用診斷有無骨折。如骨盆擠壓法和胸廓擠壓法。

三、旋轉法

用手握住傷肢遠端,做輕輕旋轉動作,誘發傷處疼痛,並觀察有無活動的障礙或特殊響聲。如檢查半月板損傷的試驗和研磨試驗。

四、屈伸法

用手握住傷處臨近關節做屈伸運動,根據屈伸的度數作為測量關節活動能力的依據。常與量法何用,並與觀察主動活動進行對比。

03

切脈

切脈主要是瞭解機體內部氣血、虛實、寒熱等的變化、常見脈象如下:

一、浮脈

輕按即得,舉之有餘,按之不足之脈象,新傷瘀腫、疼痛劇烈或兼有表實之證時多見。

二、沉脈

輕取不應,重按始得。一般主內傷氣血。腰脊損傷多見

三、遲脈

脈率緩慢,每息脈來不超過四至。一般主寒,虛陽之證,傷筋攣縮,淤血凝滯多見。

四、數脈

脈率頻數,每息脈來超過五至,主熱,數而有力為實,虛而無力為虛。損傷早期或急性發熱多見。

五、滑脈

往來流利,如珠走盤,應指圓滑的脈象。多主實熱、痰飲、食滯、妊娠。血實氣壅時多見。

六、澀脈

往來不流利,細而遲,如輕刀刮竹,鈍澀難行之感。主血虛陰傷或或氣滯血瘀。久病陳傷、血虛氣滯多見此脈象。

七、弦脈

脈硬直而長,如按琴絃。主痛、肝膽疾患,見於痛甚、肝病、高血壓、動脈硬化等症。

八、濡脈

細軟而浮,輕按既得,重按反不明顯。與弦脈相對,主虛、主溼。氣血兩虛多見。

九、洪脈

來盛去衰,如波濤洶湧。主熱盛,多見於經絡熱盛,血瘀生熱。

十、細脈

脈細如線,應指顯然。在氣血不足、久病體弱時多見。

十一、結、代脈

間歇脈之統稱。在損傷疼痛劇烈、脈氣不銜接時多見之。

損傷病的診斷——觸診

損傷病的診斷——觸診

損傷病的診斷------觸診

觸診在中醫稱摸診,《醫宗金鑑·正骨心法要旨》中將摸診描述為“摸者,用手細細摸其所傷之處,或骨斷、骨碎、骨歪、骨整、骨軟、骨硬、金強、筋柔、筋歪、筋正、筋斷、筋走”。因而觸診在骨傷科診斷中極其重要,應在長期的臨床實踐中注意積累經驗。

損傷病的診斷——觸診

01

觸診內容

一、疼痛

根據壓痛部位、範圍、程度、鑑別損傷的種類和性質。直接壓痛有可能局部傷筋或骨折、炎症或腫瘤;間接壓痛(包括叩擊痛和縱向叩擊痛等)常表示有骨折、椎間盤破裂或突出等。長骨幹完全骨折,在骨折部多有環狀壓痛,骨折斜斷時,壓痛範圍相對較廣。

二、畸形

為骨折脫位的典型表現之一。在體表肌肉較厚,望診不易診斷時,可觸摸體表骨突變化,以判斷骨折和脫位的部位、性質、位移方向,是否重疊、稱角或旋轉等。

三、皮溫

局部皮溫變化可辨別寒熱。皮溫高,表示熱證、急證或新傷;皮溫低,表示寒證、慢性病、陳傷或血運障礙、摸皮膚一般以手背側或小魚際部較為敏感。

四、異常活動

在肢體沒有關節處出現類似關節樣的活動稱為異常活動。為骨折的典型特徵,但檢查時應不時主動尋找,以免加重損傷和痛苦。

五、彈性固定

關節脫位後,由於周圍肌肉、肌腱、韌帶的牽拉,常使其固定在一定的位置,觸摸時呈彈性感,是關節脫位的特徵之一。

六、腫塊

首先確定腫塊的解剖層次,是骨性或囊性的,是在骨骼還是在肌腱、肌肉、皮下組織中,還須明確其質地、性質、大小、形態界限、活動度及是否固定等。

02

常用觸診手法

一、觸摸法

以手指細觸摸傷處,辨明局部情況,做到‘手摸心會’。

二、擠壓法

遠距離用手擠壓傷處,根據力的傳導作用診斷有無骨折。如骨盆擠壓法和胸廓擠壓法。

三、旋轉法

用手握住傷肢遠端,做輕輕旋轉動作,誘發傷處疼痛,並觀察有無活動的障礙或特殊響聲。如檢查半月板損傷的試驗和研磨試驗。

四、屈伸法

用手握住傷處臨近關節做屈伸運動,根據屈伸的度數作為測量關節活動能力的依據。常與量法何用,並與觀察主動活動進行對比。

03

切脈

切脈主要是瞭解機體內部氣血、虛實、寒熱等的變化、常見脈象如下:

一、浮脈

輕按即得,舉之有餘,按之不足之脈象,新傷瘀腫、疼痛劇烈或兼有表實之證時多見。

二、沉脈

輕取不應,重按始得。一般主內傷氣血。腰脊損傷多見

三、遲脈

脈率緩慢,每息脈來不超過四至。一般主寒,虛陽之證,傷筋攣縮,淤血凝滯多見。

四、數脈

脈率頻數,每息脈來超過五至,主熱,數而有力為實,虛而無力為虛。損傷早期或急性發熱多見。

五、滑脈

往來流利,如珠走盤,應指圓滑的脈象。多主實熱、痰飲、食滯、妊娠。血實氣壅時多見。

六、澀脈

往來不流利,細而遲,如輕刀刮竹,鈍澀難行之感。主血虛陰傷或或氣滯血瘀。久病陳傷、血虛氣滯多見此脈象。

七、弦脈

脈硬直而長,如按琴絃。主痛、肝膽疾患,見於痛甚、肝病、高血壓、動脈硬化等症。

八、濡脈

細軟而浮,輕按既得,重按反不明顯。與弦脈相對,主虛、主溼。氣血兩虛多見。

九、洪脈

來盛去衰,如波濤洶湧。主熱盛,多見於經絡熱盛,血瘀生熱。

十、細脈

脈細如線,應指顯然。在氣血不足、久病體弱時多見。

十一、結、代脈

間歇脈之統稱。在損傷疼痛劇烈、脈氣不銜接時多見之。

損傷病的診斷——觸診

損傷病的診斷——觸診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