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禮!服役30年的老兵要退休了

作者:蔡盛秋 吳亮

作者:蔡盛秋 吳亮

敬禮!服役30年的老兵要退休了

▲江能

服役30年來,他經歷數次軍隊體制改革,原單位2次因駐地換防,依然不忘初心,打起揹包奔赴新的戰場。在犁浪逐歌的歲月裡,他始終堅守崗位,默默奉獻,展現了一名老兵如燈塔一般的守望精神。請聽南海艦隊某護衛艦支隊台州艦一級軍士長江能的故事……

作者:蔡盛秋 吳亮

敬禮!服役30年的老兵要退休了

▲江能

服役30年來,他經歷數次軍隊體制改革,原單位2次因駐地換防,依然不忘初心,打起揹包奔赴新的戰場。在犁浪逐歌的歲月裡,他始終堅守崗位,默默奉獻,展現了一名老兵如燈塔一般的守望精神。請聽南海艦隊某護衛艦支隊台州艦一級軍士長江能的故事……

敬禮!服役30年的老兵要退休了

▲與主炮告別(吳亮/攝)

戰友眼裡,江能是一位特別有“料兒”的老兵,論人品和專業絕對頂呱呱,然而,真正吸引筆者的卻是他30年來點滴故事。

1987年秋,剛滿18歲的江能從湖北黃岡老家一路南下,踏進藍色陣營。“那時候,當兵是一種福分,當水兵更覺得自豪!”老江回憶兵之初時顯得很自豪,當年分到同一艘艦艇上的同年兵有70多人。

作者:蔡盛秋 吳亮

敬禮!服役30年的老兵要退休了

▲江能

服役30年來,他經歷數次軍隊體制改革,原單位2次因駐地換防,依然不忘初心,打起揹包奔赴新的戰場。在犁浪逐歌的歲月裡,他始終堅守崗位,默默奉獻,展現了一名老兵如燈塔一般的守望精神。請聽南海艦隊某護衛艦支隊台州艦一級軍士長江能的故事……

敬禮!服役30年的老兵要退休了

▲與主炮告別(吳亮/攝)

戰友眼裡,江能是一位特別有“料兒”的老兵,論人品和專業絕對頂呱呱,然而,真正吸引筆者的卻是他30年來點滴故事。

1987年秋,剛滿18歲的江能從湖北黃岡老家一路南下,踏進藍色陣營。“那時候,當兵是一種福分,當水兵更覺得自豪!”老江回憶兵之初時顯得很自豪,當年分到同一艘艦艇上的同年兵有70多人。

敬禮!服役30年的老兵要退休了

▲江能站在艦艏

“炮塔裡的制退機和復進機拆裝特別難。”初上戰艦,江能被分到主炮班,面對錯綜複雜的機械結構和成千上萬的電路、元器件,一股強烈的本領恐慌油然而生。

作者:蔡盛秋 吳亮

敬禮!服役30年的老兵要退休了

▲江能

服役30年來,他經歷數次軍隊體制改革,原單位2次因駐地換防,依然不忘初心,打起揹包奔赴新的戰場。在犁浪逐歌的歲月裡,他始終堅守崗位,默默奉獻,展現了一名老兵如燈塔一般的守望精神。請聽南海艦隊某護衛艦支隊台州艦一級軍士長江能的故事……

敬禮!服役30年的老兵要退休了

▲與主炮告別(吳亮/攝)

戰友眼裡,江能是一位特別有“料兒”的老兵,論人品和專業絕對頂呱呱,然而,真正吸引筆者的卻是他30年來點滴故事。

1987年秋,剛滿18歲的江能從湖北黃岡老家一路南下,踏進藍色陣營。“那時候,當兵是一種福分,當水兵更覺得自豪!”老江回憶兵之初時顯得很自豪,當年分到同一艘艦艇上的同年兵有70多人。

敬禮!服役30年的老兵要退休了

▲江能站在艦艏

“炮塔裡的制退機和復進機拆裝特別難。”初上戰艦,江能被分到主炮班,面對錯綜複雜的機械結構和成千上萬的電路、元器件,一股強烈的本領恐慌油然而生。

敬禮!服役30年的老兵要退休了

▲年輕時的老關站在艦艏

再難,也要硬著頭皮幹。“我剛學專業時,喜歡跟班長骨幹軟磨硬泡學竅門,有時還去別的船上偷師學藝。”提起這事兒,老江還有點激動,“當兵第二年,趕上部隊軍銜改革,以後想要申請志願兵,必須各方面都拔尖。”

成功總是垂青有闖勁兒的人。當兵第3年,老江被選為主炮班長,出乎很多同年兵的意料。

作者:蔡盛秋 吳亮

敬禮!服役30年的老兵要退休了

▲江能

服役30年來,他經歷數次軍隊體制改革,原單位2次因駐地換防,依然不忘初心,打起揹包奔赴新的戰場。在犁浪逐歌的歲月裡,他始終堅守崗位,默默奉獻,展現了一名老兵如燈塔一般的守望精神。請聽南海艦隊某護衛艦支隊台州艦一級軍士長江能的故事……

敬禮!服役30年的老兵要退休了

▲與主炮告別(吳亮/攝)

戰友眼裡,江能是一位特別有“料兒”的老兵,論人品和專業絕對頂呱呱,然而,真正吸引筆者的卻是他30年來點滴故事。

1987年秋,剛滿18歲的江能從湖北黃岡老家一路南下,踏進藍色陣營。“那時候,當兵是一種福分,當水兵更覺得自豪!”老江回憶兵之初時顯得很自豪,當年分到同一艘艦艇上的同年兵有70多人。

敬禮!服役30年的老兵要退休了

▲江能站在艦艏

“炮塔裡的制退機和復進機拆裝特別難。”初上戰艦,江能被分到主炮班,面對錯綜複雜的機械結構和成千上萬的電路、元器件,一股強烈的本領恐慌油然而生。

敬禮!服役30年的老兵要退休了

▲年輕時的老關站在艦艏

再難,也要硬著頭皮幹。“我剛學專業時,喜歡跟班長骨幹軟磨硬泡學竅門,有時還去別的船上偷師學藝。”提起這事兒,老江還有點激動,“當兵第二年,趕上部隊軍銜改革,以後想要申請志願兵,必須各方面都拔尖。”

成功總是垂青有闖勁兒的人。當兵第3年,老江被選為主炮班長,出乎很多同年兵的意料。

敬禮!服役30年的老兵要退休了

這一年,江能所在的艦艇數十次參加上級組織的主炮實彈射擊訓練。“壓力與動力並存。”對江能來說,炮要打得響、打得準,必須拿出過人的本領。

作者:蔡盛秋 吳亮

敬禮!服役30年的老兵要退休了

▲江能

服役30年來,他經歷數次軍隊體制改革,原單位2次因駐地換防,依然不忘初心,打起揹包奔赴新的戰場。在犁浪逐歌的歲月裡,他始終堅守崗位,默默奉獻,展現了一名老兵如燈塔一般的守望精神。請聽南海艦隊某護衛艦支隊台州艦一級軍士長江能的故事……

敬禮!服役30年的老兵要退休了

▲與主炮告別(吳亮/攝)

戰友眼裡,江能是一位特別有“料兒”的老兵,論人品和專業絕對頂呱呱,然而,真正吸引筆者的卻是他30年來點滴故事。

1987年秋,剛滿18歲的江能從湖北黃岡老家一路南下,踏進藍色陣營。“那時候,當兵是一種福分,當水兵更覺得自豪!”老江回憶兵之初時顯得很自豪,當年分到同一艘艦艇上的同年兵有70多人。

敬禮!服役30年的老兵要退休了

▲江能站在艦艏

“炮塔裡的制退機和復進機拆裝特別難。”初上戰艦,江能被分到主炮班,面對錯綜複雜的機械結構和成千上萬的電路、元器件,一股強烈的本領恐慌油然而生。

敬禮!服役30年的老兵要退休了

▲年輕時的老關站在艦艏

再難,也要硬著頭皮幹。“我剛學專業時,喜歡跟班長骨幹軟磨硬泡學竅門,有時還去別的船上偷師學藝。”提起這事兒,老江還有點激動,“當兵第二年,趕上部隊軍銜改革,以後想要申請志願兵,必須各方面都拔尖。”

成功總是垂青有闖勁兒的人。當兵第3年,老江被選為主炮班長,出乎很多同年兵的意料。

敬禮!服役30年的老兵要退休了

這一年,江能所在的艦艇數十次參加上級組織的主炮實彈射擊訓練。“壓力與動力並存。”對江能來說,炮要打得響、打得準,必須拿出過人的本領。

敬禮!服役30年的老兵要退休了

有一次,主炮射擊時炮彈不過火。暫停射擊後,江能帶著排故小分隊迅速出動,他縱身一躍,鑽進炮塔,這裡摸一摸,那裡瞧一瞧,根據對細節的判斷和以往經驗,他迅速判斷出是擊發鍵跟撞針卡口磨損,因為擊痕過淺,導致擊發失敗。

“班長,你是長了火眼金睛嗎?”江能不急不慢,一邊解釋,一邊排故,身邊的小夥伴們看得一愣一愣的。

作者:蔡盛秋 吳亮

敬禮!服役30年的老兵要退休了

▲江能

服役30年來,他經歷數次軍隊體制改革,原單位2次因駐地換防,依然不忘初心,打起揹包奔赴新的戰場。在犁浪逐歌的歲月裡,他始終堅守崗位,默默奉獻,展現了一名老兵如燈塔一般的守望精神。請聽南海艦隊某護衛艦支隊台州艦一級軍士長江能的故事……

敬禮!服役30年的老兵要退休了

▲與主炮告別(吳亮/攝)

戰友眼裡,江能是一位特別有“料兒”的老兵,論人品和專業絕對頂呱呱,然而,真正吸引筆者的卻是他30年來點滴故事。

1987年秋,剛滿18歲的江能從湖北黃岡老家一路南下,踏進藍色陣營。“那時候,當兵是一種福分,當水兵更覺得自豪!”老江回憶兵之初時顯得很自豪,當年分到同一艘艦艇上的同年兵有70多人。

敬禮!服役30年的老兵要退休了

▲江能站在艦艏

“炮塔裡的制退機和復進機拆裝特別難。”初上戰艦,江能被分到主炮班,面對錯綜複雜的機械結構和成千上萬的電路、元器件,一股強烈的本領恐慌油然而生。

敬禮!服役30年的老兵要退休了

▲年輕時的老關站在艦艏

再難,也要硬著頭皮幹。“我剛學專業時,喜歡跟班長骨幹軟磨硬泡學竅門,有時還去別的船上偷師學藝。”提起這事兒,老江還有點激動,“當兵第二年,趕上部隊軍銜改革,以後想要申請志願兵,必須各方面都拔尖。”

成功總是垂青有闖勁兒的人。當兵第3年,老江被選為主炮班長,出乎很多同年兵的意料。

敬禮!服役30年的老兵要退休了

這一年,江能所在的艦艇數十次參加上級組織的主炮實彈射擊訓練。“壓力與動力並存。”對江能來說,炮要打得響、打得準,必須拿出過人的本領。

敬禮!服役30年的老兵要退休了

有一次,主炮射擊時炮彈不過火。暫停射擊後,江能帶著排故小分隊迅速出動,他縱身一躍,鑽進炮塔,這裡摸一摸,那裡瞧一瞧,根據對細節的判斷和以往經驗,他迅速判斷出是擊發鍵跟撞針卡口磨損,因為擊痕過淺,導致擊發失敗。

“班長,你是長了火眼金睛嗎?”江能不急不慢,一邊解釋,一邊排故,身邊的小夥伴們看得一愣一愣的。

敬禮!服役30年的老兵要退休了

大功告成。江能匆匆收拾裝具,帶領小夥伴們撤離現場。“哇塞!才1分鐘!班長你太厲害了!”一些小夥伴還是沒緩過神,但誇讚聲已縈繞耳畔。

隨即,主炮再次發出怒吼。“別看江能年輕,有他在,我很放心。”時任艦長徐長銀對他也誇口不絕。受到鼓勵,江能對未來信心滿滿。

2004年,江能所在的單位因為編制調整,從海南三亞移防廣東湛江。這一次使命任務的調整,來得有些突然,江能知道消息後,艦艇已靠港進行交接工作。“那時候,還是習慣與家人進行書信來往,換個地方,並不影響。”江能對這次調整還是顯得很淡定。

作者:蔡盛秋 吳亮

敬禮!服役30年的老兵要退休了

▲江能

服役30年來,他經歷數次軍隊體制改革,原單位2次因駐地換防,依然不忘初心,打起揹包奔赴新的戰場。在犁浪逐歌的歲月裡,他始終堅守崗位,默默奉獻,展現了一名老兵如燈塔一般的守望精神。請聽南海艦隊某護衛艦支隊台州艦一級軍士長江能的故事……

敬禮!服役30年的老兵要退休了

▲與主炮告別(吳亮/攝)

戰友眼裡,江能是一位特別有“料兒”的老兵,論人品和專業絕對頂呱呱,然而,真正吸引筆者的卻是他30年來點滴故事。

1987年秋,剛滿18歲的江能從湖北黃岡老家一路南下,踏進藍色陣營。“那時候,當兵是一種福分,當水兵更覺得自豪!”老江回憶兵之初時顯得很自豪,當年分到同一艘艦艇上的同年兵有70多人。

敬禮!服役30年的老兵要退休了

▲江能站在艦艏

“炮塔裡的制退機和復進機拆裝特別難。”初上戰艦,江能被分到主炮班,面對錯綜複雜的機械結構和成千上萬的電路、元器件,一股強烈的本領恐慌油然而生。

敬禮!服役30年的老兵要退休了

▲年輕時的老關站在艦艏

再難,也要硬著頭皮幹。“我剛學專業時,喜歡跟班長骨幹軟磨硬泡學竅門,有時還去別的船上偷師學藝。”提起這事兒,老江還有點激動,“當兵第二年,趕上部隊軍銜改革,以後想要申請志願兵,必須各方面都拔尖。”

成功總是垂青有闖勁兒的人。當兵第3年,老江被選為主炮班長,出乎很多同年兵的意料。

敬禮!服役30年的老兵要退休了

這一年,江能所在的艦艇數十次參加上級組織的主炮實彈射擊訓練。“壓力與動力並存。”對江能來說,炮要打得響、打得準,必須拿出過人的本領。

敬禮!服役30年的老兵要退休了

有一次,主炮射擊時炮彈不過火。暫停射擊後,江能帶著排故小分隊迅速出動,他縱身一躍,鑽進炮塔,這裡摸一摸,那裡瞧一瞧,根據對細節的判斷和以往經驗,他迅速判斷出是擊發鍵跟撞針卡口磨損,因為擊痕過淺,導致擊發失敗。

“班長,你是長了火眼金睛嗎?”江能不急不慢,一邊解釋,一邊排故,身邊的小夥伴們看得一愣一愣的。

敬禮!服役30年的老兵要退休了

大功告成。江能匆匆收拾裝具,帶領小夥伴們撤離現場。“哇塞!才1分鐘!班長你太厲害了!”一些小夥伴還是沒緩過神,但誇讚聲已縈繞耳畔。

隨即,主炮再次發出怒吼。“別看江能年輕,有他在,我很放心。”時任艦長徐長銀對他也誇口不絕。受到鼓勵,江能對未來信心滿滿。

2004年,江能所在的單位因為編制調整,從海南三亞移防廣東湛江。這一次使命任務的調整,來得有些突然,江能知道消息後,艦艇已靠港進行交接工作。“那時候,還是習慣與家人進行書信來往,換個地方,並不影響。”江能對這次調整還是顯得很淡定。

敬禮!服役30年的老兵要退休了

“跟你結婚9年,每天都擔驚受怕。”以前因為任務繁重,聚少離多,妻子李伶俐沒少跟他抱怨,可老江卻說:“組織留下我,就是看上咱肩上那份擔當!這個時候,我不做出表率,其他人怎麼看。”

作者:蔡盛秋 吳亮

敬禮!服役30年的老兵要退休了

▲江能

服役30年來,他經歷數次軍隊體制改革,原單位2次因駐地換防,依然不忘初心,打起揹包奔赴新的戰場。在犁浪逐歌的歲月裡,他始終堅守崗位,默默奉獻,展現了一名老兵如燈塔一般的守望精神。請聽南海艦隊某護衛艦支隊台州艦一級軍士長江能的故事……

敬禮!服役30年的老兵要退休了

▲與主炮告別(吳亮/攝)

戰友眼裡,江能是一位特別有“料兒”的老兵,論人品和專業絕對頂呱呱,然而,真正吸引筆者的卻是他30年來點滴故事。

1987年秋,剛滿18歲的江能從湖北黃岡老家一路南下,踏進藍色陣營。“那時候,當兵是一種福分,當水兵更覺得自豪!”老江回憶兵之初時顯得很自豪,當年分到同一艘艦艇上的同年兵有70多人。

敬禮!服役30年的老兵要退休了

▲江能站在艦艏

“炮塔裡的制退機和復進機拆裝特別難。”初上戰艦,江能被分到主炮班,面對錯綜複雜的機械結構和成千上萬的電路、元器件,一股強烈的本領恐慌油然而生。

敬禮!服役30年的老兵要退休了

▲年輕時的老關站在艦艏

再難,也要硬著頭皮幹。“我剛學專業時,喜歡跟班長骨幹軟磨硬泡學竅門,有時還去別的船上偷師學藝。”提起這事兒,老江還有點激動,“當兵第二年,趕上部隊軍銜改革,以後想要申請志願兵,必須各方面都拔尖。”

成功總是垂青有闖勁兒的人。當兵第3年,老江被選為主炮班長,出乎很多同年兵的意料。

敬禮!服役30年的老兵要退休了

這一年,江能所在的艦艇數十次參加上級組織的主炮實彈射擊訓練。“壓力與動力並存。”對江能來說,炮要打得響、打得準,必須拿出過人的本領。

敬禮!服役30年的老兵要退休了

有一次,主炮射擊時炮彈不過火。暫停射擊後,江能帶著排故小分隊迅速出動,他縱身一躍,鑽進炮塔,這裡摸一摸,那裡瞧一瞧,根據對細節的判斷和以往經驗,他迅速判斷出是擊發鍵跟撞針卡口磨損,因為擊痕過淺,導致擊發失敗。

“班長,你是長了火眼金睛嗎?”江能不急不慢,一邊解釋,一邊排故,身邊的小夥伴們看得一愣一愣的。

敬禮!服役30年的老兵要退休了

大功告成。江能匆匆收拾裝具,帶領小夥伴們撤離現場。“哇塞!才1分鐘!班長你太厲害了!”一些小夥伴還是沒緩過神,但誇讚聲已縈繞耳畔。

隨即,主炮再次發出怒吼。“別看江能年輕,有他在,我很放心。”時任艦長徐長銀對他也誇口不絕。受到鼓勵,江能對未來信心滿滿。

2004年,江能所在的單位因為編制調整,從海南三亞移防廣東湛江。這一次使命任務的調整,來得有些突然,江能知道消息後,艦艇已靠港進行交接工作。“那時候,還是習慣與家人進行書信來往,換個地方,並不影響。”江能對這次調整還是顯得很淡定。

敬禮!服役30年的老兵要退休了

“跟你結婚9年,每天都擔驚受怕。”以前因為任務繁重,聚少離多,妻子李伶俐沒少跟他抱怨,可老江卻說:“組織留下我,就是看上咱肩上那份擔當!這個時候,我不做出表率,其他人怎麼看。”

敬禮!服役30年的老兵要退休了

聽到這樣的話,妻子噙著淚:“不管怎麼樣,你是我們娘倆兒的主心骨。”年底時,妻子就帶著7歲的兒子一起投奔老江。

冬日的湛江軍港,薄霧籠罩,可比不上三亞的冬天。每一天,老江拖著老寒腿幹個不停,一個上午下來,衣服都會溼透。妻子知道後,心疼不已,總勸他多休息,不要累著。“她哪兒能知道,艦艇一靠港,裝備保養就特別繁重。”江能回憶道,每一次實彈射擊任務後,炮膛檢修、炮管清潔,裝備上油……每一個環節都馬虎不得。

作者:蔡盛秋 吳亮

敬禮!服役30年的老兵要退休了

▲江能

服役30年來,他經歷數次軍隊體制改革,原單位2次因駐地換防,依然不忘初心,打起揹包奔赴新的戰場。在犁浪逐歌的歲月裡,他始終堅守崗位,默默奉獻,展現了一名老兵如燈塔一般的守望精神。請聽南海艦隊某護衛艦支隊台州艦一級軍士長江能的故事……

敬禮!服役30年的老兵要退休了

▲與主炮告別(吳亮/攝)

戰友眼裡,江能是一位特別有“料兒”的老兵,論人品和專業絕對頂呱呱,然而,真正吸引筆者的卻是他30年來點滴故事。

1987年秋,剛滿18歲的江能從湖北黃岡老家一路南下,踏進藍色陣營。“那時候,當兵是一種福分,當水兵更覺得自豪!”老江回憶兵之初時顯得很自豪,當年分到同一艘艦艇上的同年兵有70多人。

敬禮!服役30年的老兵要退休了

▲江能站在艦艏

“炮塔裡的制退機和復進機拆裝特別難。”初上戰艦,江能被分到主炮班,面對錯綜複雜的機械結構和成千上萬的電路、元器件,一股強烈的本領恐慌油然而生。

敬禮!服役30年的老兵要退休了

▲年輕時的老關站在艦艏

再難,也要硬著頭皮幹。“我剛學專業時,喜歡跟班長骨幹軟磨硬泡學竅門,有時還去別的船上偷師學藝。”提起這事兒,老江還有點激動,“當兵第二年,趕上部隊軍銜改革,以後想要申請志願兵,必須各方面都拔尖。”

成功總是垂青有闖勁兒的人。當兵第3年,老江被選為主炮班長,出乎很多同年兵的意料。

敬禮!服役30年的老兵要退休了

這一年,江能所在的艦艇數十次參加上級組織的主炮實彈射擊訓練。“壓力與動力並存。”對江能來說,炮要打得響、打得準,必須拿出過人的本領。

敬禮!服役30年的老兵要退休了

有一次,主炮射擊時炮彈不過火。暫停射擊後,江能帶著排故小分隊迅速出動,他縱身一躍,鑽進炮塔,這裡摸一摸,那裡瞧一瞧,根據對細節的判斷和以往經驗,他迅速判斷出是擊發鍵跟撞針卡口磨損,因為擊痕過淺,導致擊發失敗。

“班長,你是長了火眼金睛嗎?”江能不急不慢,一邊解釋,一邊排故,身邊的小夥伴們看得一愣一愣的。

敬禮!服役30年的老兵要退休了

大功告成。江能匆匆收拾裝具,帶領小夥伴們撤離現場。“哇塞!才1分鐘!班長你太厲害了!”一些小夥伴還是沒緩過神,但誇讚聲已縈繞耳畔。

隨即,主炮再次發出怒吼。“別看江能年輕,有他在,我很放心。”時任艦長徐長銀對他也誇口不絕。受到鼓勵,江能對未來信心滿滿。

2004年,江能所在的單位因為編制調整,從海南三亞移防廣東湛江。這一次使命任務的調整,來得有些突然,江能知道消息後,艦艇已靠港進行交接工作。“那時候,還是習慣與家人進行書信來往,換個地方,並不影響。”江能對這次調整還是顯得很淡定。

敬禮!服役30年的老兵要退休了

“跟你結婚9年,每天都擔驚受怕。”以前因為任務繁重,聚少離多,妻子李伶俐沒少跟他抱怨,可老江卻說:“組織留下我,就是看上咱肩上那份擔當!這個時候,我不做出表率,其他人怎麼看。”

敬禮!服役30年的老兵要退休了

聽到這樣的話,妻子噙著淚:“不管怎麼樣,你是我們娘倆兒的主心骨。”年底時,妻子就帶著7歲的兒子一起投奔老江。

冬日的湛江軍港,薄霧籠罩,可比不上三亞的冬天。每一天,老江拖著老寒腿幹個不停,一個上午下來,衣服都會溼透。妻子知道後,心疼不已,總勸他多休息,不要累著。“她哪兒能知道,艦艇一靠港,裝備保養就特別繁重。”江能回憶道,每一次實彈射擊任務後,炮膛檢修、炮管清潔,裝備上油……每一個環節都馬虎不得。

敬禮!服役30年的老兵要退休了

▲老江與家人合影 妻子李伶俐,兒子江言

左手牽你,右手敬禮。2012年年初,江能所在的部隊再次移防到三亞。“我們娘倆兒怎麼辦?”妻子一聽到這個消息,有些無奈,兒子江言已經上高三,正是高考的衝刺期,一家人再隨軍去三亞,萬一影響學業?

“爸,你一直是我心中的楷模,無論你去哪兒,我都會給你爭口氣。”江言的話讓江能倍感欣慰。

“再跟你流浪一次也挺好。”漸漸地,妻子也心軟了,“你還有5年就要退休了,兒子也這麼大啦,我們可以去天涯海角度長假嘍!”

作者:蔡盛秋 吳亮

敬禮!服役30年的老兵要退休了

▲江能

服役30年來,他經歷數次軍隊體制改革,原單位2次因駐地換防,依然不忘初心,打起揹包奔赴新的戰場。在犁浪逐歌的歲月裡,他始終堅守崗位,默默奉獻,展現了一名老兵如燈塔一般的守望精神。請聽南海艦隊某護衛艦支隊台州艦一級軍士長江能的故事……

敬禮!服役30年的老兵要退休了

▲與主炮告別(吳亮/攝)

戰友眼裡,江能是一位特別有“料兒”的老兵,論人品和專業絕對頂呱呱,然而,真正吸引筆者的卻是他30年來點滴故事。

1987年秋,剛滿18歲的江能從湖北黃岡老家一路南下,踏進藍色陣營。“那時候,當兵是一種福分,當水兵更覺得自豪!”老江回憶兵之初時顯得很自豪,當年分到同一艘艦艇上的同年兵有70多人。

敬禮!服役30年的老兵要退休了

▲江能站在艦艏

“炮塔裡的制退機和復進機拆裝特別難。”初上戰艦,江能被分到主炮班,面對錯綜複雜的機械結構和成千上萬的電路、元器件,一股強烈的本領恐慌油然而生。

敬禮!服役30年的老兵要退休了

▲年輕時的老關站在艦艏

再難,也要硬著頭皮幹。“我剛學專業時,喜歡跟班長骨幹軟磨硬泡學竅門,有時還去別的船上偷師學藝。”提起這事兒,老江還有點激動,“當兵第二年,趕上部隊軍銜改革,以後想要申請志願兵,必須各方面都拔尖。”

成功總是垂青有闖勁兒的人。當兵第3年,老江被選為主炮班長,出乎很多同年兵的意料。

敬禮!服役30年的老兵要退休了

這一年,江能所在的艦艇數十次參加上級組織的主炮實彈射擊訓練。“壓力與動力並存。”對江能來說,炮要打得響、打得準,必須拿出過人的本領。

敬禮!服役30年的老兵要退休了

有一次,主炮射擊時炮彈不過火。暫停射擊後,江能帶著排故小分隊迅速出動,他縱身一躍,鑽進炮塔,這裡摸一摸,那裡瞧一瞧,根據對細節的判斷和以往經驗,他迅速判斷出是擊發鍵跟撞針卡口磨損,因為擊痕過淺,導致擊發失敗。

“班長,你是長了火眼金睛嗎?”江能不急不慢,一邊解釋,一邊排故,身邊的小夥伴們看得一愣一愣的。

敬禮!服役30年的老兵要退休了

大功告成。江能匆匆收拾裝具,帶領小夥伴們撤離現場。“哇塞!才1分鐘!班長你太厲害了!”一些小夥伴還是沒緩過神,但誇讚聲已縈繞耳畔。

隨即,主炮再次發出怒吼。“別看江能年輕,有他在,我很放心。”時任艦長徐長銀對他也誇口不絕。受到鼓勵,江能對未來信心滿滿。

2004年,江能所在的單位因為編制調整,從海南三亞移防廣東湛江。這一次使命任務的調整,來得有些突然,江能知道消息後,艦艇已靠港進行交接工作。“那時候,還是習慣與家人進行書信來往,換個地方,並不影響。”江能對這次調整還是顯得很淡定。

敬禮!服役30年的老兵要退休了

“跟你結婚9年,每天都擔驚受怕。”以前因為任務繁重,聚少離多,妻子李伶俐沒少跟他抱怨,可老江卻說:“組織留下我,就是看上咱肩上那份擔當!這個時候,我不做出表率,其他人怎麼看。”

敬禮!服役30年的老兵要退休了

聽到這樣的話,妻子噙著淚:“不管怎麼樣,你是我們娘倆兒的主心骨。”年底時,妻子就帶著7歲的兒子一起投奔老江。

冬日的湛江軍港,薄霧籠罩,可比不上三亞的冬天。每一天,老江拖著老寒腿幹個不停,一個上午下來,衣服都會溼透。妻子知道後,心疼不已,總勸他多休息,不要累著。“她哪兒能知道,艦艇一靠港,裝備保養就特別繁重。”江能回憶道,每一次實彈射擊任務後,炮膛檢修、炮管清潔,裝備上油……每一個環節都馬虎不得。

敬禮!服役30年的老兵要退休了

▲老江與家人合影 妻子李伶俐,兒子江言

左手牽你,右手敬禮。2012年年初,江能所在的部隊再次移防到三亞。“我們娘倆兒怎麼辦?”妻子一聽到這個消息,有些無奈,兒子江言已經上高三,正是高考的衝刺期,一家人再隨軍去三亞,萬一影響學業?

“爸,你一直是我心中的楷模,無論你去哪兒,我都會給你爭口氣。”江言的話讓江能倍感欣慰。

“再跟你流浪一次也挺好。”漸漸地,妻子也心軟了,“你還有5年就要退休了,兒子也這麼大啦,我們可以去天涯海角度長假嘍!”

敬禮!服役30年的老兵要退休了

話雖是這麼說,可是這些年,老江每次執行任務,多則兩三個月,少則數十天,在為祖國巡邏守衛的征途中,對家人的虧欠卻多的數不過來。“對戰艦,你有燈塔一樣的守望精神;對戰友,你有兄長一樣的牽掛之情。”妻子的話濃縮了老江的軍旅歷程。

江能辦理好隨軍手續後,一家人來到三亞。此時,高考即將來臨,江言挑燈夜戰,複習,複習,再複習,他一直努力著。

終於,江言考取了西安郵電大學通信工程專業,江能的臉上也樂開了花。

2008年,老江被任命為某型戰艦主炮區隊長。這一年,戰備、訓練等各項任務異常繁重。“每名官兵都是戰鬥力生成的重要一環,落下誰都會出差池。”老江想起了那個曾經讓他揪心的兵……

作者:蔡盛秋 吳亮

敬禮!服役30年的老兵要退休了

▲江能

服役30年來,他經歷數次軍隊體制改革,原單位2次因駐地換防,依然不忘初心,打起揹包奔赴新的戰場。在犁浪逐歌的歲月裡,他始終堅守崗位,默默奉獻,展現了一名老兵如燈塔一般的守望精神。請聽南海艦隊某護衛艦支隊台州艦一級軍士長江能的故事……

敬禮!服役30年的老兵要退休了

▲與主炮告別(吳亮/攝)

戰友眼裡,江能是一位特別有“料兒”的老兵,論人品和專業絕對頂呱呱,然而,真正吸引筆者的卻是他30年來點滴故事。

1987年秋,剛滿18歲的江能從湖北黃岡老家一路南下,踏進藍色陣營。“那時候,當兵是一種福分,當水兵更覺得自豪!”老江回憶兵之初時顯得很自豪,當年分到同一艘艦艇上的同年兵有70多人。

敬禮!服役30年的老兵要退休了

▲江能站在艦艏

“炮塔裡的制退機和復進機拆裝特別難。”初上戰艦,江能被分到主炮班,面對錯綜複雜的機械結構和成千上萬的電路、元器件,一股強烈的本領恐慌油然而生。

敬禮!服役30年的老兵要退休了

▲年輕時的老關站在艦艏

再難,也要硬著頭皮幹。“我剛學專業時,喜歡跟班長骨幹軟磨硬泡學竅門,有時還去別的船上偷師學藝。”提起這事兒,老江還有點激動,“當兵第二年,趕上部隊軍銜改革,以後想要申請志願兵,必須各方面都拔尖。”

成功總是垂青有闖勁兒的人。當兵第3年,老江被選為主炮班長,出乎很多同年兵的意料。

敬禮!服役30年的老兵要退休了

這一年,江能所在的艦艇數十次參加上級組織的主炮實彈射擊訓練。“壓力與動力並存。”對江能來說,炮要打得響、打得準,必須拿出過人的本領。

敬禮!服役30年的老兵要退休了

有一次,主炮射擊時炮彈不過火。暫停射擊後,江能帶著排故小分隊迅速出動,他縱身一躍,鑽進炮塔,這裡摸一摸,那裡瞧一瞧,根據對細節的判斷和以往經驗,他迅速判斷出是擊發鍵跟撞針卡口磨損,因為擊痕過淺,導致擊發失敗。

“班長,你是長了火眼金睛嗎?”江能不急不慢,一邊解釋,一邊排故,身邊的小夥伴們看得一愣一愣的。

敬禮!服役30年的老兵要退休了

大功告成。江能匆匆收拾裝具,帶領小夥伴們撤離現場。“哇塞!才1分鐘!班長你太厲害了!”一些小夥伴還是沒緩過神,但誇讚聲已縈繞耳畔。

隨即,主炮再次發出怒吼。“別看江能年輕,有他在,我很放心。”時任艦長徐長銀對他也誇口不絕。受到鼓勵,江能對未來信心滿滿。

2004年,江能所在的單位因為編制調整,從海南三亞移防廣東湛江。這一次使命任務的調整,來得有些突然,江能知道消息後,艦艇已靠港進行交接工作。“那時候,還是習慣與家人進行書信來往,換個地方,並不影響。”江能對這次調整還是顯得很淡定。

敬禮!服役30年的老兵要退休了

“跟你結婚9年,每天都擔驚受怕。”以前因為任務繁重,聚少離多,妻子李伶俐沒少跟他抱怨,可老江卻說:“組織留下我,就是看上咱肩上那份擔當!這個時候,我不做出表率,其他人怎麼看。”

敬禮!服役30年的老兵要退休了

聽到這樣的話,妻子噙著淚:“不管怎麼樣,你是我們娘倆兒的主心骨。”年底時,妻子就帶著7歲的兒子一起投奔老江。

冬日的湛江軍港,薄霧籠罩,可比不上三亞的冬天。每一天,老江拖著老寒腿幹個不停,一個上午下來,衣服都會溼透。妻子知道後,心疼不已,總勸他多休息,不要累著。“她哪兒能知道,艦艇一靠港,裝備保養就特別繁重。”江能回憶道,每一次實彈射擊任務後,炮膛檢修、炮管清潔,裝備上油……每一個環節都馬虎不得。

敬禮!服役30年的老兵要退休了

▲老江與家人合影 妻子李伶俐,兒子江言

左手牽你,右手敬禮。2012年年初,江能所在的部隊再次移防到三亞。“我們娘倆兒怎麼辦?”妻子一聽到這個消息,有些無奈,兒子江言已經上高三,正是高考的衝刺期,一家人再隨軍去三亞,萬一影響學業?

“爸,你一直是我心中的楷模,無論你去哪兒,我都會給你爭口氣。”江言的話讓江能倍感欣慰。

“再跟你流浪一次也挺好。”漸漸地,妻子也心軟了,“你還有5年就要退休了,兒子也這麼大啦,我們可以去天涯海角度長假嘍!”

敬禮!服役30年的老兵要退休了

話雖是這麼說,可是這些年,老江每次執行任務,多則兩三個月,少則數十天,在為祖國巡邏守衛的征途中,對家人的虧欠卻多的數不過來。“對戰艦,你有燈塔一樣的守望精神;對戰友,你有兄長一樣的牽掛之情。”妻子的話濃縮了老江的軍旅歷程。

江能辦理好隨軍手續後,一家人來到三亞。此時,高考即將來臨,江言挑燈夜戰,複習,複習,再複習,他一直努力著。

終於,江言考取了西安郵電大學通信工程專業,江能的臉上也樂開了花。

2008年,老江被任命為某型戰艦主炮區隊長。這一年,戰備、訓練等各項任務異常繁重。“每名官兵都是戰鬥力生成的重要一環,落下誰都會出差池。”老江想起了那個曾經讓他揪心的兵……

敬禮!服役30年的老兵要退休了

▲老江與退伍老兵合影

“我們班裡有個戰士小王,家庭特別優越,從小嬌生慣養,到部隊後一直是個‘問題兵’。”江能回憶,他有點小聰明,但是經常犯錯誤,花錢還大手大腳。“超前消費,欠錢花銷,出了事都是大事……”

有一次,他與戰友發生口角,還動了手,原因就是在錢上出了問題。“他不缺錢,卻栽倒在錢上,這個兵真是個‘愣頭青’。”一些老同志略顯失望。

作者:蔡盛秋 吳亮

敬禮!服役30年的老兵要退休了

▲江能

服役30年來,他經歷數次軍隊體制改革,原單位2次因駐地換防,依然不忘初心,打起揹包奔赴新的戰場。在犁浪逐歌的歲月裡,他始終堅守崗位,默默奉獻,展現了一名老兵如燈塔一般的守望精神。請聽南海艦隊某護衛艦支隊台州艦一級軍士長江能的故事……

敬禮!服役30年的老兵要退休了

▲與主炮告別(吳亮/攝)

戰友眼裡,江能是一位特別有“料兒”的老兵,論人品和專業絕對頂呱呱,然而,真正吸引筆者的卻是他30年來點滴故事。

1987年秋,剛滿18歲的江能從湖北黃岡老家一路南下,踏進藍色陣營。“那時候,當兵是一種福分,當水兵更覺得自豪!”老江回憶兵之初時顯得很自豪,當年分到同一艘艦艇上的同年兵有70多人。

敬禮!服役30年的老兵要退休了

▲江能站在艦艏

“炮塔裡的制退機和復進機拆裝特別難。”初上戰艦,江能被分到主炮班,面對錯綜複雜的機械結構和成千上萬的電路、元器件,一股強烈的本領恐慌油然而生。

敬禮!服役30年的老兵要退休了

▲年輕時的老關站在艦艏

再難,也要硬著頭皮幹。“我剛學專業時,喜歡跟班長骨幹軟磨硬泡學竅門,有時還去別的船上偷師學藝。”提起這事兒,老江還有點激動,“當兵第二年,趕上部隊軍銜改革,以後想要申請志願兵,必須各方面都拔尖。”

成功總是垂青有闖勁兒的人。當兵第3年,老江被選為主炮班長,出乎很多同年兵的意料。

敬禮!服役30年的老兵要退休了

這一年,江能所在的艦艇數十次參加上級組織的主炮實彈射擊訓練。“壓力與動力並存。”對江能來說,炮要打得響、打得準,必須拿出過人的本領。

敬禮!服役30年的老兵要退休了

有一次,主炮射擊時炮彈不過火。暫停射擊後,江能帶著排故小分隊迅速出動,他縱身一躍,鑽進炮塔,這裡摸一摸,那裡瞧一瞧,根據對細節的判斷和以往經驗,他迅速判斷出是擊發鍵跟撞針卡口磨損,因為擊痕過淺,導致擊發失敗。

“班長,你是長了火眼金睛嗎?”江能不急不慢,一邊解釋,一邊排故,身邊的小夥伴們看得一愣一愣的。

敬禮!服役30年的老兵要退休了

大功告成。江能匆匆收拾裝具,帶領小夥伴們撤離現場。“哇塞!才1分鐘!班長你太厲害了!”一些小夥伴還是沒緩過神,但誇讚聲已縈繞耳畔。

隨即,主炮再次發出怒吼。“別看江能年輕,有他在,我很放心。”時任艦長徐長銀對他也誇口不絕。受到鼓勵,江能對未來信心滿滿。

2004年,江能所在的單位因為編制調整,從海南三亞移防廣東湛江。這一次使命任務的調整,來得有些突然,江能知道消息後,艦艇已靠港進行交接工作。“那時候,還是習慣與家人進行書信來往,換個地方,並不影響。”江能對這次調整還是顯得很淡定。

敬禮!服役30年的老兵要退休了

“跟你結婚9年,每天都擔驚受怕。”以前因為任務繁重,聚少離多,妻子李伶俐沒少跟他抱怨,可老江卻說:“組織留下我,就是看上咱肩上那份擔當!這個時候,我不做出表率,其他人怎麼看。”

敬禮!服役30年的老兵要退休了

聽到這樣的話,妻子噙著淚:“不管怎麼樣,你是我們娘倆兒的主心骨。”年底時,妻子就帶著7歲的兒子一起投奔老江。

冬日的湛江軍港,薄霧籠罩,可比不上三亞的冬天。每一天,老江拖著老寒腿幹個不停,一個上午下來,衣服都會溼透。妻子知道後,心疼不已,總勸他多休息,不要累著。“她哪兒能知道,艦艇一靠港,裝備保養就特別繁重。”江能回憶道,每一次實彈射擊任務後,炮膛檢修、炮管清潔,裝備上油……每一個環節都馬虎不得。

敬禮!服役30年的老兵要退休了

▲老江與家人合影 妻子李伶俐,兒子江言

左手牽你,右手敬禮。2012年年初,江能所在的部隊再次移防到三亞。“我們娘倆兒怎麼辦?”妻子一聽到這個消息,有些無奈,兒子江言已經上高三,正是高考的衝刺期,一家人再隨軍去三亞,萬一影響學業?

“爸,你一直是我心中的楷模,無論你去哪兒,我都會給你爭口氣。”江言的話讓江能倍感欣慰。

“再跟你流浪一次也挺好。”漸漸地,妻子也心軟了,“你還有5年就要退休了,兒子也這麼大啦,我們可以去天涯海角度長假嘍!”

敬禮!服役30年的老兵要退休了

話雖是這麼說,可是這些年,老江每次執行任務,多則兩三個月,少則數十天,在為祖國巡邏守衛的征途中,對家人的虧欠卻多的數不過來。“對戰艦,你有燈塔一樣的守望精神;對戰友,你有兄長一樣的牽掛之情。”妻子的話濃縮了老江的軍旅歷程。

江能辦理好隨軍手續後,一家人來到三亞。此時,高考即將來臨,江言挑燈夜戰,複習,複習,再複習,他一直努力著。

終於,江言考取了西安郵電大學通信工程專業,江能的臉上也樂開了花。

2008年,老江被任命為某型戰艦主炮區隊長。這一年,戰備、訓練等各項任務異常繁重。“每名官兵都是戰鬥力生成的重要一環,落下誰都會出差池。”老江想起了那個曾經讓他揪心的兵……

敬禮!服役30年的老兵要退休了

▲老江與退伍老兵合影

“我們班裡有個戰士小王,家庭特別優越,從小嬌生慣養,到部隊後一直是個‘問題兵’。”江能回憶,他有點小聰明,但是經常犯錯誤,花錢還大手大腳。“超前消費,欠錢花銷,出了事都是大事……”

有一次,他與戰友發生口角,還動了手,原因就是在錢上出了問題。“他不缺錢,卻栽倒在錢上,這個兵真是個‘愣頭青’。”一些老同志略顯失望。

敬禮!服役30年的老兵要退休了

▲5、老江與戰友們談心(蔡盛秋/攝)

小王悶聲一人,誰也不願意搭理。

江能是區隊裡最老的兵,教育新同志也最有發言權。於是,江能主動靠前攀心交心。一開始,小王有些意外,以為老江來找茬,話題一展開,他發現老江很有心,每句話都要說到他的心坎上。話越聊越深,心兒越敞亮。老江認為他對專業其實很有興趣,只是自己作風散漫,大家都不去關注他。

找準病根才能下對藥。江能用自己的從軍故事去感化他,在工作上不斷引導他,按照老江的說法,那段時間和小王說的話比教育自己兒子還親。

作者:蔡盛秋 吳亮

敬禮!服役30年的老兵要退休了

▲江能

服役30年來,他經歷數次軍隊體制改革,原單位2次因駐地換防,依然不忘初心,打起揹包奔赴新的戰場。在犁浪逐歌的歲月裡,他始終堅守崗位,默默奉獻,展現了一名老兵如燈塔一般的守望精神。請聽南海艦隊某護衛艦支隊台州艦一級軍士長江能的故事……

敬禮!服役30年的老兵要退休了

▲與主炮告別(吳亮/攝)

戰友眼裡,江能是一位特別有“料兒”的老兵,論人品和專業絕對頂呱呱,然而,真正吸引筆者的卻是他30年來點滴故事。

1987年秋,剛滿18歲的江能從湖北黃岡老家一路南下,踏進藍色陣營。“那時候,當兵是一種福分,當水兵更覺得自豪!”老江回憶兵之初時顯得很自豪,當年分到同一艘艦艇上的同年兵有70多人。

敬禮!服役30年的老兵要退休了

▲江能站在艦艏

“炮塔裡的制退機和復進機拆裝特別難。”初上戰艦,江能被分到主炮班,面對錯綜複雜的機械結構和成千上萬的電路、元器件,一股強烈的本領恐慌油然而生。

敬禮!服役30年的老兵要退休了

▲年輕時的老關站在艦艏

再難,也要硬著頭皮幹。“我剛學專業時,喜歡跟班長骨幹軟磨硬泡學竅門,有時還去別的船上偷師學藝。”提起這事兒,老江還有點激動,“當兵第二年,趕上部隊軍銜改革,以後想要申請志願兵,必須各方面都拔尖。”

成功總是垂青有闖勁兒的人。當兵第3年,老江被選為主炮班長,出乎很多同年兵的意料。

敬禮!服役30年的老兵要退休了

這一年,江能所在的艦艇數十次參加上級組織的主炮實彈射擊訓練。“壓力與動力並存。”對江能來說,炮要打得響、打得準,必須拿出過人的本領。

敬禮!服役30年的老兵要退休了

有一次,主炮射擊時炮彈不過火。暫停射擊後,江能帶著排故小分隊迅速出動,他縱身一躍,鑽進炮塔,這裡摸一摸,那裡瞧一瞧,根據對細節的判斷和以往經驗,他迅速判斷出是擊發鍵跟撞針卡口磨損,因為擊痕過淺,導致擊發失敗。

“班長,你是長了火眼金睛嗎?”江能不急不慢,一邊解釋,一邊排故,身邊的小夥伴們看得一愣一愣的。

敬禮!服役30年的老兵要退休了

大功告成。江能匆匆收拾裝具,帶領小夥伴們撤離現場。“哇塞!才1分鐘!班長你太厲害了!”一些小夥伴還是沒緩過神,但誇讚聲已縈繞耳畔。

隨即,主炮再次發出怒吼。“別看江能年輕,有他在,我很放心。”時任艦長徐長銀對他也誇口不絕。受到鼓勵,江能對未來信心滿滿。

2004年,江能所在的單位因為編制調整,從海南三亞移防廣東湛江。這一次使命任務的調整,來得有些突然,江能知道消息後,艦艇已靠港進行交接工作。“那時候,還是習慣與家人進行書信來往,換個地方,並不影響。”江能對這次調整還是顯得很淡定。

敬禮!服役30年的老兵要退休了

“跟你結婚9年,每天都擔驚受怕。”以前因為任務繁重,聚少離多,妻子李伶俐沒少跟他抱怨,可老江卻說:“組織留下我,就是看上咱肩上那份擔當!這個時候,我不做出表率,其他人怎麼看。”

敬禮!服役30年的老兵要退休了

聽到這樣的話,妻子噙著淚:“不管怎麼樣,你是我們娘倆兒的主心骨。”年底時,妻子就帶著7歲的兒子一起投奔老江。

冬日的湛江軍港,薄霧籠罩,可比不上三亞的冬天。每一天,老江拖著老寒腿幹個不停,一個上午下來,衣服都會溼透。妻子知道後,心疼不已,總勸他多休息,不要累著。“她哪兒能知道,艦艇一靠港,裝備保養就特別繁重。”江能回憶道,每一次實彈射擊任務後,炮膛檢修、炮管清潔,裝備上油……每一個環節都馬虎不得。

敬禮!服役30年的老兵要退休了

▲老江與家人合影 妻子李伶俐,兒子江言

左手牽你,右手敬禮。2012年年初,江能所在的部隊再次移防到三亞。“我們娘倆兒怎麼辦?”妻子一聽到這個消息,有些無奈,兒子江言已經上高三,正是高考的衝刺期,一家人再隨軍去三亞,萬一影響學業?

“爸,你一直是我心中的楷模,無論你去哪兒,我都會給你爭口氣。”江言的話讓江能倍感欣慰。

“再跟你流浪一次也挺好。”漸漸地,妻子也心軟了,“你還有5年就要退休了,兒子也這麼大啦,我們可以去天涯海角度長假嘍!”

敬禮!服役30年的老兵要退休了

話雖是這麼說,可是這些年,老江每次執行任務,多則兩三個月,少則數十天,在為祖國巡邏守衛的征途中,對家人的虧欠卻多的數不過來。“對戰艦,你有燈塔一樣的守望精神;對戰友,你有兄長一樣的牽掛之情。”妻子的話濃縮了老江的軍旅歷程。

江能辦理好隨軍手續後,一家人來到三亞。此時,高考即將來臨,江言挑燈夜戰,複習,複習,再複習,他一直努力著。

終於,江言考取了西安郵電大學通信工程專業,江能的臉上也樂開了花。

2008年,老江被任命為某型戰艦主炮區隊長。這一年,戰備、訓練等各項任務異常繁重。“每名官兵都是戰鬥力生成的重要一環,落下誰都會出差池。”老江想起了那個曾經讓他揪心的兵……

敬禮!服役30年的老兵要退休了

▲老江與退伍老兵合影

“我們班裡有個戰士小王,家庭特別優越,從小嬌生慣養,到部隊後一直是個‘問題兵’。”江能回憶,他有點小聰明,但是經常犯錯誤,花錢還大手大腳。“超前消費,欠錢花銷,出了事都是大事……”

有一次,他與戰友發生口角,還動了手,原因就是在錢上出了問題。“他不缺錢,卻栽倒在錢上,這個兵真是個‘愣頭青’。”一些老同志略顯失望。

敬禮!服役30年的老兵要退休了

▲5、老江與戰友們談心(蔡盛秋/攝)

小王悶聲一人,誰也不願意搭理。

江能是區隊裡最老的兵,教育新同志也最有發言權。於是,江能主動靠前攀心交心。一開始,小王有些意外,以為老江來找茬,話題一展開,他發現老江很有心,每句話都要說到他的心坎上。話越聊越深,心兒越敞亮。老江認為他對專業其實很有興趣,只是自己作風散漫,大家都不去關注他。

找準病根才能下對藥。江能用自己的從軍故事去感化他,在工作上不斷引導他,按照老江的說法,那段時間和小王說的話比教育自己兒子還親。

敬禮!服役30年的老兵要退休了

事實證明,功夫沒有白費。一天晚上,江能帶著整個部門的人進行主炮較星。小王待在炮塔邊,低著頭搗鼓:“班長,較星數據誤差太大,是不是供彈機出問題了?”老江一聽,顯得很欣慰:“那你覺得應該怎麼做?”

作者:蔡盛秋 吳亮

敬禮!服役30年的老兵要退休了

▲江能

服役30年來,他經歷數次軍隊體制改革,原單位2次因駐地換防,依然不忘初心,打起揹包奔赴新的戰場。在犁浪逐歌的歲月裡,他始終堅守崗位,默默奉獻,展現了一名老兵如燈塔一般的守望精神。請聽南海艦隊某護衛艦支隊台州艦一級軍士長江能的故事……

敬禮!服役30年的老兵要退休了

▲與主炮告別(吳亮/攝)

戰友眼裡,江能是一位特別有“料兒”的老兵,論人品和專業絕對頂呱呱,然而,真正吸引筆者的卻是他30年來點滴故事。

1987年秋,剛滿18歲的江能從湖北黃岡老家一路南下,踏進藍色陣營。“那時候,當兵是一種福分,當水兵更覺得自豪!”老江回憶兵之初時顯得很自豪,當年分到同一艘艦艇上的同年兵有70多人。

敬禮!服役30年的老兵要退休了

▲江能站在艦艏

“炮塔裡的制退機和復進機拆裝特別難。”初上戰艦,江能被分到主炮班,面對錯綜複雜的機械結構和成千上萬的電路、元器件,一股強烈的本領恐慌油然而生。

敬禮!服役30年的老兵要退休了

▲年輕時的老關站在艦艏

再難,也要硬著頭皮幹。“我剛學專業時,喜歡跟班長骨幹軟磨硬泡學竅門,有時還去別的船上偷師學藝。”提起這事兒,老江還有點激動,“當兵第二年,趕上部隊軍銜改革,以後想要申請志願兵,必須各方面都拔尖。”

成功總是垂青有闖勁兒的人。當兵第3年,老江被選為主炮班長,出乎很多同年兵的意料。

敬禮!服役30年的老兵要退休了

這一年,江能所在的艦艇數十次參加上級組織的主炮實彈射擊訓練。“壓力與動力並存。”對江能來說,炮要打得響、打得準,必須拿出過人的本領。

敬禮!服役30年的老兵要退休了

有一次,主炮射擊時炮彈不過火。暫停射擊後,江能帶著排故小分隊迅速出動,他縱身一躍,鑽進炮塔,這裡摸一摸,那裡瞧一瞧,根據對細節的判斷和以往經驗,他迅速判斷出是擊發鍵跟撞針卡口磨損,因為擊痕過淺,導致擊發失敗。

“班長,你是長了火眼金睛嗎?”江能不急不慢,一邊解釋,一邊排故,身邊的小夥伴們看得一愣一愣的。

敬禮!服役30年的老兵要退休了

大功告成。江能匆匆收拾裝具,帶領小夥伴們撤離現場。“哇塞!才1分鐘!班長你太厲害了!”一些小夥伴還是沒緩過神,但誇讚聲已縈繞耳畔。

隨即,主炮再次發出怒吼。“別看江能年輕,有他在,我很放心。”時任艦長徐長銀對他也誇口不絕。受到鼓勵,江能對未來信心滿滿。

2004年,江能所在的單位因為編制調整,從海南三亞移防廣東湛江。這一次使命任務的調整,來得有些突然,江能知道消息後,艦艇已靠港進行交接工作。“那時候,還是習慣與家人進行書信來往,換個地方,並不影響。”江能對這次調整還是顯得很淡定。

敬禮!服役30年的老兵要退休了

“跟你結婚9年,每天都擔驚受怕。”以前因為任務繁重,聚少離多,妻子李伶俐沒少跟他抱怨,可老江卻說:“組織留下我,就是看上咱肩上那份擔當!這個時候,我不做出表率,其他人怎麼看。”

敬禮!服役30年的老兵要退休了

聽到這樣的話,妻子噙著淚:“不管怎麼樣,你是我們娘倆兒的主心骨。”年底時,妻子就帶著7歲的兒子一起投奔老江。

冬日的湛江軍港,薄霧籠罩,可比不上三亞的冬天。每一天,老江拖著老寒腿幹個不停,一個上午下來,衣服都會溼透。妻子知道後,心疼不已,總勸他多休息,不要累著。“她哪兒能知道,艦艇一靠港,裝備保養就特別繁重。”江能回憶道,每一次實彈射擊任務後,炮膛檢修、炮管清潔,裝備上油……每一個環節都馬虎不得。

敬禮!服役30年的老兵要退休了

▲老江與家人合影 妻子李伶俐,兒子江言

左手牽你,右手敬禮。2012年年初,江能所在的部隊再次移防到三亞。“我們娘倆兒怎麼辦?”妻子一聽到這個消息,有些無奈,兒子江言已經上高三,正是高考的衝刺期,一家人再隨軍去三亞,萬一影響學業?

“爸,你一直是我心中的楷模,無論你去哪兒,我都會給你爭口氣。”江言的話讓江能倍感欣慰。

“再跟你流浪一次也挺好。”漸漸地,妻子也心軟了,“你還有5年就要退休了,兒子也這麼大啦,我們可以去天涯海角度長假嘍!”

敬禮!服役30年的老兵要退休了

話雖是這麼說,可是這些年,老江每次執行任務,多則兩三個月,少則數十天,在為祖國巡邏守衛的征途中,對家人的虧欠卻多的數不過來。“對戰艦,你有燈塔一樣的守望精神;對戰友,你有兄長一樣的牽掛之情。”妻子的話濃縮了老江的軍旅歷程。

江能辦理好隨軍手續後,一家人來到三亞。此時,高考即將來臨,江言挑燈夜戰,複習,複習,再複習,他一直努力著。

終於,江言考取了西安郵電大學通信工程專業,江能的臉上也樂開了花。

2008年,老江被任命為某型戰艦主炮區隊長。這一年,戰備、訓練等各項任務異常繁重。“每名官兵都是戰鬥力生成的重要一環,落下誰都會出差池。”老江想起了那個曾經讓他揪心的兵……

敬禮!服役30年的老兵要退休了

▲老江與退伍老兵合影

“我們班裡有個戰士小王,家庭特別優越,從小嬌生慣養,到部隊後一直是個‘問題兵’。”江能回憶,他有點小聰明,但是經常犯錯誤,花錢還大手大腳。“超前消費,欠錢花銷,出了事都是大事……”

有一次,他與戰友發生口角,還動了手,原因就是在錢上出了問題。“他不缺錢,卻栽倒在錢上,這個兵真是個‘愣頭青’。”一些老同志略顯失望。

敬禮!服役30年的老兵要退休了

▲5、老江與戰友們談心(蔡盛秋/攝)

小王悶聲一人,誰也不願意搭理。

江能是區隊裡最老的兵,教育新同志也最有發言權。於是,江能主動靠前攀心交心。一開始,小王有些意外,以為老江來找茬,話題一展開,他發現老江很有心,每句話都要說到他的心坎上。話越聊越深,心兒越敞亮。老江認為他對專業其實很有興趣,只是自己作風散漫,大家都不去關注他。

找準病根才能下對藥。江能用自己的從軍故事去感化他,在工作上不斷引導他,按照老江的說法,那段時間和小王說的話比教育自己兒子還親。

敬禮!服役30年的老兵要退休了

事實證明,功夫沒有白費。一天晚上,江能帶著整個部門的人進行主炮較星。小王待在炮塔邊,低著頭搗鼓:“班長,較星數據誤差太大,是不是供彈機出問題了?”老江一聽,顯得很欣慰:“那你覺得應該怎麼做?”

敬禮!服役30年的老兵要退休了

“要拆卸電磁離合器,進行調試檢測。”4個小時,問題得到解決。眼前這個“問題兵”,讓大家眼睛一亮。幾年後,大家發現,小王變得穩重很多,還當上了班長。

以情帶兵只有進行時。“現在的新同志多數是指尖一族,可是摸管線、跑電路的本事在戰場上能救命!”說幹就幹,老江把業餘時間都利用了起來,專門整理了學習筆記和排故手冊。一時間,上門來請教他的人多了,學老兵、鑽業務的氛圍更濃了。

作者:蔡盛秋 吳亮

敬禮!服役30年的老兵要退休了

▲江能

服役30年來,他經歷數次軍隊體制改革,原單位2次因駐地換防,依然不忘初心,打起揹包奔赴新的戰場。在犁浪逐歌的歲月裡,他始終堅守崗位,默默奉獻,展現了一名老兵如燈塔一般的守望精神。請聽南海艦隊某護衛艦支隊台州艦一級軍士長江能的故事……

敬禮!服役30年的老兵要退休了

▲與主炮告別(吳亮/攝)

戰友眼裡,江能是一位特別有“料兒”的老兵,論人品和專業絕對頂呱呱,然而,真正吸引筆者的卻是他30年來點滴故事。

1987年秋,剛滿18歲的江能從湖北黃岡老家一路南下,踏進藍色陣營。“那時候,當兵是一種福分,當水兵更覺得自豪!”老江回憶兵之初時顯得很自豪,當年分到同一艘艦艇上的同年兵有70多人。

敬禮!服役30年的老兵要退休了

▲江能站在艦艏

“炮塔裡的制退機和復進機拆裝特別難。”初上戰艦,江能被分到主炮班,面對錯綜複雜的機械結構和成千上萬的電路、元器件,一股強烈的本領恐慌油然而生。

敬禮!服役30年的老兵要退休了

▲年輕時的老關站在艦艏

再難,也要硬著頭皮幹。“我剛學專業時,喜歡跟班長骨幹軟磨硬泡學竅門,有時還去別的船上偷師學藝。”提起這事兒,老江還有點激動,“當兵第二年,趕上部隊軍銜改革,以後想要申請志願兵,必須各方面都拔尖。”

成功總是垂青有闖勁兒的人。當兵第3年,老江被選為主炮班長,出乎很多同年兵的意料。

敬禮!服役30年的老兵要退休了

這一年,江能所在的艦艇數十次參加上級組織的主炮實彈射擊訓練。“壓力與動力並存。”對江能來說,炮要打得響、打得準,必須拿出過人的本領。

敬禮!服役30年的老兵要退休了

有一次,主炮射擊時炮彈不過火。暫停射擊後,江能帶著排故小分隊迅速出動,他縱身一躍,鑽進炮塔,這裡摸一摸,那裡瞧一瞧,根據對細節的判斷和以往經驗,他迅速判斷出是擊發鍵跟撞針卡口磨損,因為擊痕過淺,導致擊發失敗。

“班長,你是長了火眼金睛嗎?”江能不急不慢,一邊解釋,一邊排故,身邊的小夥伴們看得一愣一愣的。

敬禮!服役30年的老兵要退休了

大功告成。江能匆匆收拾裝具,帶領小夥伴們撤離現場。“哇塞!才1分鐘!班長你太厲害了!”一些小夥伴還是沒緩過神,但誇讚聲已縈繞耳畔。

隨即,主炮再次發出怒吼。“別看江能年輕,有他在,我很放心。”時任艦長徐長銀對他也誇口不絕。受到鼓勵,江能對未來信心滿滿。

2004年,江能所在的單位因為編制調整,從海南三亞移防廣東湛江。這一次使命任務的調整,來得有些突然,江能知道消息後,艦艇已靠港進行交接工作。“那時候,還是習慣與家人進行書信來往,換個地方,並不影響。”江能對這次調整還是顯得很淡定。

敬禮!服役30年的老兵要退休了

“跟你結婚9年,每天都擔驚受怕。”以前因為任務繁重,聚少離多,妻子李伶俐沒少跟他抱怨,可老江卻說:“組織留下我,就是看上咱肩上那份擔當!這個時候,我不做出表率,其他人怎麼看。”

敬禮!服役30年的老兵要退休了

聽到這樣的話,妻子噙著淚:“不管怎麼樣,你是我們娘倆兒的主心骨。”年底時,妻子就帶著7歲的兒子一起投奔老江。

冬日的湛江軍港,薄霧籠罩,可比不上三亞的冬天。每一天,老江拖著老寒腿幹個不停,一個上午下來,衣服都會溼透。妻子知道後,心疼不已,總勸他多休息,不要累著。“她哪兒能知道,艦艇一靠港,裝備保養就特別繁重。”江能回憶道,每一次實彈射擊任務後,炮膛檢修、炮管清潔,裝備上油……每一個環節都馬虎不得。

敬禮!服役30年的老兵要退休了

▲老江與家人合影 妻子李伶俐,兒子江言

左手牽你,右手敬禮。2012年年初,江能所在的部隊再次移防到三亞。“我們娘倆兒怎麼辦?”妻子一聽到這個消息,有些無奈,兒子江言已經上高三,正是高考的衝刺期,一家人再隨軍去三亞,萬一影響學業?

“爸,你一直是我心中的楷模,無論你去哪兒,我都會給你爭口氣。”江言的話讓江能倍感欣慰。

“再跟你流浪一次也挺好。”漸漸地,妻子也心軟了,“你還有5年就要退休了,兒子也這麼大啦,我們可以去天涯海角度長假嘍!”

敬禮!服役30年的老兵要退休了

話雖是這麼說,可是這些年,老江每次執行任務,多則兩三個月,少則數十天,在為祖國巡邏守衛的征途中,對家人的虧欠卻多的數不過來。“對戰艦,你有燈塔一樣的守望精神;對戰友,你有兄長一樣的牽掛之情。”妻子的話濃縮了老江的軍旅歷程。

江能辦理好隨軍手續後,一家人來到三亞。此時,高考即將來臨,江言挑燈夜戰,複習,複習,再複習,他一直努力著。

終於,江言考取了西安郵電大學通信工程專業,江能的臉上也樂開了花。

2008年,老江被任命為某型戰艦主炮區隊長。這一年,戰備、訓練等各項任務異常繁重。“每名官兵都是戰鬥力生成的重要一環,落下誰都會出差池。”老江想起了那個曾經讓他揪心的兵……

敬禮!服役30年的老兵要退休了

▲老江與退伍老兵合影

“我們班裡有個戰士小王,家庭特別優越,從小嬌生慣養,到部隊後一直是個‘問題兵’。”江能回憶,他有點小聰明,但是經常犯錯誤,花錢還大手大腳。“超前消費,欠錢花銷,出了事都是大事……”

有一次,他與戰友發生口角,還動了手,原因就是在錢上出了問題。“他不缺錢,卻栽倒在錢上,這個兵真是個‘愣頭青’。”一些老同志略顯失望。

敬禮!服役30年的老兵要退休了

▲5、老江與戰友們談心(蔡盛秋/攝)

小王悶聲一人,誰也不願意搭理。

江能是區隊裡最老的兵,教育新同志也最有發言權。於是,江能主動靠前攀心交心。一開始,小王有些意外,以為老江來找茬,話題一展開,他發現老江很有心,每句話都要說到他的心坎上。話越聊越深,心兒越敞亮。老江認為他對專業其實很有興趣,只是自己作風散漫,大家都不去關注他。

找準病根才能下對藥。江能用自己的從軍故事去感化他,在工作上不斷引導他,按照老江的說法,那段時間和小王說的話比教育自己兒子還親。

敬禮!服役30年的老兵要退休了

事實證明,功夫沒有白費。一天晚上,江能帶著整個部門的人進行主炮較星。小王待在炮塔邊,低著頭搗鼓:“班長,較星數據誤差太大,是不是供彈機出問題了?”老江一聽,顯得很欣慰:“那你覺得應該怎麼做?”

敬禮!服役30年的老兵要退休了

“要拆卸電磁離合器,進行調試檢測。”4個小時,問題得到解決。眼前這個“問題兵”,讓大家眼睛一亮。幾年後,大家發現,小王變得穩重很多,還當上了班長。

以情帶兵只有進行時。“現在的新同志多數是指尖一族,可是摸管線、跑電路的本事在戰場上能救命!”說幹就幹,老江把業餘時間都利用了起來,專門整理了學習筆記和排故手冊。一時間,上門來請教他的人多了,學老兵、鑽業務的氛圍更濃了。

敬禮!服役30年的老兵要退休了

從入伍之初,擔心走留,到堅守崗位,默默耕耘;從主炮崗位上的“門外漢”,到專業技術骨幹;從普通農村青年,到人人尊重的一級軍士長……沐浴改革風雨,江能說:“啥叫青春,在擔當中閃光就叫青春。”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