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茶從佛性頓悟說到禪茶妙悟說佛與茶

喝茶從佛性頓悟說到禪茶妙悟說佛與茶

摘要

佛教於東漢時傳入中國,飲茶之風便逐漸與坐禪相結合,並不斷髮展深化。古今茶人無不以品茗談禪為雅事,禪茶文化,作為一種特殊的心性修養形式,其目的就在於通過強化當下之覺照,實現從迷到悟、從俗到雅的轉化。妙悟就是對這種禪茶文化情致韻味獨特的心領神會。強調在生活中體味禪悅,在禪悅中落實生活。禪茶成為了一種東方文化的載體,一種禪修的底蘊。一念覺:茶即禪,禪即茶。茶與禪的結緣,既發展了茶文化也發展了禪文化,將禪宗精神融入生活飲食之中,一杯茶裡,喝出的是人生的味道。


喝茶從佛性頓悟說到禪茶妙悟說佛與茶

摘要

佛教於東漢時傳入中國,飲茶之風便逐漸與坐禪相結合,並不斷髮展深化。古今茶人無不以品茗談禪為雅事,禪茶文化,作為一種特殊的心性修養形式,其目的就在於通過強化當下之覺照,實現從迷到悟、從俗到雅的轉化。妙悟就是對這種禪茶文化情致韻味獨特的心領神會。強調在生活中體味禪悅,在禪悅中落實生活。禪茶成為了一種東方文化的載體,一種禪修的底蘊。一念覺:茶即禪,禪即茶。茶與禪的結緣,既發展了茶文化也發展了禪文化,將禪宗精神融入生活飲食之中,一杯茶裡,喝出的是人生的味道。


喝茶從佛性頓悟說到禪茶妙悟說佛與茶

前言

佛教於東漢明帝時傳入中國,飲茶之風便逐漸與坐禪相結合,並不斷髮展深化。佛教中的「禪」,是梵語「禪那」的音譯,意譯為「靜慮」。「靜慮」就是要求修行者止靜斂心專注一境,謂之「心一境性」。止靜,是指內心的清淨平等;斂心,則指心無雜染、不住二邊。坐禪需要靜慮專注,心一境性,而茶本具的「降火、提神、消食、解毒、不發」等等茶性藥效,正好有助於攝心入定,茶不但可以驅除因長時間坐禪產生的疲勞困頓,提神益思、健胃消渴;又不違背「過午不食」的戒律。故茶之作為飲食在寺院盛行,起始之因正是為要「滌盡昏渴、提神益思」,因此飲茶與禪修結合,乃極自然而必然之事。據吳立民〈中國的茶禪文化與中國佛教的茶道〉一文考證,飲茶生活進入僧人禪坐修行的記錄,最早見於《晉書.藝術傳》,內容記載敦煌行者單道開在後趙都城--鄴城昭德寺修行,借由「荼蘇」以克服睡意,提振精神。「荼蘇」即茶,可見晉代僧人已經認識到「茶」有助於「坐禪」,加之晉高僧慧遠更曾於江西廬山東林寺與陶淵明、陸靜修,話茶吟詩,敘事談經,傳為佳話。因此可知,佛門僧眾認為飲茶令人心清氣爽、提神益思,更可為談經誦律,平添意趣。晉代僧人的飲茶文化逐漸開展,但是佛教坐禪飲茶雖可遠溯至晉代,而飲茶之風則是要到唐代開元時期(713-742)才大興,飲茶不僅成為時人大眾的生活風尚,更進一步形成了僧人文士間的「禪茶文化」。


喝茶從佛性頓悟說到禪茶妙悟說佛與茶

摘要

佛教於東漢時傳入中國,飲茶之風便逐漸與坐禪相結合,並不斷髮展深化。古今茶人無不以品茗談禪為雅事,禪茶文化,作為一種特殊的心性修養形式,其目的就在於通過強化當下之覺照,實現從迷到悟、從俗到雅的轉化。妙悟就是對這種禪茶文化情致韻味獨特的心領神會。強調在生活中體味禪悅,在禪悅中落實生活。禪茶成為了一種東方文化的載體,一種禪修的底蘊。一念覺:茶即禪,禪即茶。茶與禪的結緣,既發展了茶文化也發展了禪文化,將禪宗精神融入生活飲食之中,一杯茶裡,喝出的是人生的味道。


喝茶從佛性頓悟說到禪茶妙悟說佛與茶

前言

佛教於東漢明帝時傳入中國,飲茶之風便逐漸與坐禪相結合,並不斷髮展深化。佛教中的「禪」,是梵語「禪那」的音譯,意譯為「靜慮」。「靜慮」就是要求修行者止靜斂心專注一境,謂之「心一境性」。止靜,是指內心的清淨平等;斂心,則指心無雜染、不住二邊。坐禪需要靜慮專注,心一境性,而茶本具的「降火、提神、消食、解毒、不發」等等茶性藥效,正好有助於攝心入定,茶不但可以驅除因長時間坐禪產生的疲勞困頓,提神益思、健胃消渴;又不違背「過午不食」的戒律。故茶之作為飲食在寺院盛行,起始之因正是為要「滌盡昏渴、提神益思」,因此飲茶與禪修結合,乃極自然而必然之事。據吳立民〈中國的茶禪文化與中國佛教的茶道〉一文考證,飲茶生活進入僧人禪坐修行的記錄,最早見於《晉書.藝術傳》,內容記載敦煌行者單道開在後趙都城--鄴城昭德寺修行,借由「荼蘇」以克服睡意,提振精神。「荼蘇」即茶,可見晉代僧人已經認識到「茶」有助於「坐禪」,加之晉高僧慧遠更曾於江西廬山東林寺與陶淵明、陸靜修,話茶吟詩,敘事談經,傳為佳話。因此可知,佛門僧眾認為飲茶令人心清氣爽、提神益思,更可為談經誦律,平添意趣。晉代僧人的飲茶文化逐漸開展,但是佛教坐禪飲茶雖可遠溯至晉代,而飲茶之風則是要到唐代開元時期(713-742)才大興,飲茶不僅成為時人大眾的生活風尚,更進一步形成了僧人文士間的「禪茶文化」。


喝茶從佛性頓悟說到禪茶妙悟說佛與茶

禪茶文化的淵源與發展

據唐代封演《封氏聞見記》卷六〈飲茶〉的記載:「開元中,泰山靈巖寺有降魔師,大興禪教。學禪務於不寐,又不夕食,皆許其飲茶,人自懷挾,到處煮飲,從此轉相仿效,遂成風俗。」佛教主張坐禪時「除眠習」與「不夕食」,給予了「禪茶文化」流行的契機。禪家利用飲茶來解除坐禪時易發的「昏沉」、「掉舉」,提出了「茶有三德」之說,即「坐禪時通夜不眠,滿腹時幫助消化,茶且不發。」因此飲茶成為當時佛教坐禪修道的風尚。禪宗盛行以後,禪與茶更結下了不解之緣。禪僧禮佛前,吃茶洗心,淨化心靈,而後於靜思默照中,妙解禪機,達悟真如。僧人戒五欲,茶的清淨淡泊、樸素自然、韻味雋永,多少與禪的意境、意趣相通,飲茶品茗,便成了淡薄名利的僧人日常修道的雅好。於是茶禪融合,提供了不少禪茶佳話,成就了多彩的禪茶文化。禪門喜在寺院廟旁的山谷間遍植茶樹。

僧人們於修行之外,種茶、採茶、焙茶、蒸茶、煮茶、製茶,進而品茶、研茶、悟茶,孕育了豐富的茶飲藝術,締造了多姿的禪茶文化。更且甚者,茶葉成為寺廟的重要經濟來源,於是依山建寺,依寺種茶,蔚然成風。寺廟不僅成了飲茶的風尚場所,更逐漸發展成為生產、製造和研究茶葉的中心。因而有了「自古名寺出名茶」的說法。飲茶推廣了佛教,而佛教坐禪又促進了茶文化的發展,這就是所謂的「禪茶文化」的來源。

飲茶與佛教坐禪相結合,極大地推動和促進了禪茶文化的發展,飲茶成為僧人修行極佳的助道之物。飲茶文化更迅速廣泛地流傳於各僧院中,僧人不只飲茶參禪,也以茶供佛,寺廟中更設有「茶堂」,作為招待賓客品茗、論禪之所。於是當唐代百丈懷海禪師(720-814)創《清規》,設叢林規矩時,遂將坐禪飲茶列為規式,寫入了《百丈清規》之中,如「茶鼓」(擊鼓召集寺院僧人飲茶說法)的設置、「打茶」(參禪一炷香後供僧人飲茶稍事休息)、「奠茶」(以茶供佛)、「普茶」(請全寺僧眾飲茶)等,還有專門煮茶的「茶頭」與專為遊客惠施茶水的「施茶僧」等名目。《百丈清規.住持章第五》有「新命茶湯」、「受兩序勤舊煎點」、「掛真舉哀奠茶湯」、「對靈小參奠茶湯」、「出喪掛真奠茶湯」、「堂司特為新舊侍者茶湯」;《百丈清規.節臘章第八》有「赴茶」、「旦望巡堂茶」、「方丈點行堂茶」、「庫司頭首點行堂茶」等條文,這也間接促進了禪茶文化的深化。而直接原因則在於,禪要求人們通過靜慮,從平凡的生活中去契悟大道。在寺院崇尚飲茶、種茶的同時,自然將飲茶與佛法哲理、禪學人生融為一體,「茶佛一家」、「茶禪一體」等說詞,也就應運而生。鄭板橋先生有一副對聯說得妙:「從來名士能萍水,自古高僧愛飲茶。」禪僧隱士所欲追求的是清淨、修心、靜慮、智慧、悟道等修行。茶中有禪,禪借茶悟,二位一體,水乳交融。禪人將飲茶從技藝提升到精神的高度,由「茶藝」昇華為「茶道」,以茶為修心靜慮之侶。茶滌除了人心靈的昏渴,不但有助於禪心的體悟,更提升了飲茶的層次與境界,「禪茶一味」,成為茶道的精髓所在。古德雲:「茶道之本在清心,禪道亦如是」,茶禪共同提純和昇華了精神境界的追求。飲茶需心平氣和,強調神態自若、井然有序地啜飲,參禪更需明心見性,體悟平常心是道,從日常生活瑣碎的平凡生活中去感悟宇宙的奧祕和人生的真諦。於是茶道與禪道之間找到了越來越多的思想共通之處。從此佛教寺院中茶道與禪道更為密不可分。由於茶意可通禪、飲茶可助修行,逐漸形成民間轉相仿效的飲茶風尚,自然也就帶動了禪茶文化的發展與深化。據《封氏聞見記》卷六〈飲茶〉的記載在唐代的一些城市裡,茶坊已普遍開設。


喝茶從佛性頓悟說到禪茶妙悟說佛與茶

摘要

佛教於東漢時傳入中國,飲茶之風便逐漸與坐禪相結合,並不斷髮展深化。古今茶人無不以品茗談禪為雅事,禪茶文化,作為一種特殊的心性修養形式,其目的就在於通過強化當下之覺照,實現從迷到悟、從俗到雅的轉化。妙悟就是對這種禪茶文化情致韻味獨特的心領神會。強調在生活中體味禪悅,在禪悅中落實生活。禪茶成為了一種東方文化的載體,一種禪修的底蘊。一念覺:茶即禪,禪即茶。茶與禪的結緣,既發展了茶文化也發展了禪文化,將禪宗精神融入生活飲食之中,一杯茶裡,喝出的是人生的味道。


喝茶從佛性頓悟說到禪茶妙悟說佛與茶

前言

佛教於東漢明帝時傳入中國,飲茶之風便逐漸與坐禪相結合,並不斷髮展深化。佛教中的「禪」,是梵語「禪那」的音譯,意譯為「靜慮」。「靜慮」就是要求修行者止靜斂心專注一境,謂之「心一境性」。止靜,是指內心的清淨平等;斂心,則指心無雜染、不住二邊。坐禪需要靜慮專注,心一境性,而茶本具的「降火、提神、消食、解毒、不發」等等茶性藥效,正好有助於攝心入定,茶不但可以驅除因長時間坐禪產生的疲勞困頓,提神益思、健胃消渴;又不違背「過午不食」的戒律。故茶之作為飲食在寺院盛行,起始之因正是為要「滌盡昏渴、提神益思」,因此飲茶與禪修結合,乃極自然而必然之事。據吳立民〈中國的茶禪文化與中國佛教的茶道〉一文考證,飲茶生活進入僧人禪坐修行的記錄,最早見於《晉書.藝術傳》,內容記載敦煌行者單道開在後趙都城--鄴城昭德寺修行,借由「荼蘇」以克服睡意,提振精神。「荼蘇」即茶,可見晉代僧人已經認識到「茶」有助於「坐禪」,加之晉高僧慧遠更曾於江西廬山東林寺與陶淵明、陸靜修,話茶吟詩,敘事談經,傳為佳話。因此可知,佛門僧眾認為飲茶令人心清氣爽、提神益思,更可為談經誦律,平添意趣。晉代僧人的飲茶文化逐漸開展,但是佛教坐禪飲茶雖可遠溯至晉代,而飲茶之風則是要到唐代開元時期(713-742)才大興,飲茶不僅成為時人大眾的生活風尚,更進一步形成了僧人文士間的「禪茶文化」。


喝茶從佛性頓悟說到禪茶妙悟說佛與茶

禪茶文化的淵源與發展

據唐代封演《封氏聞見記》卷六〈飲茶〉的記載:「開元中,泰山靈巖寺有降魔師,大興禪教。學禪務於不寐,又不夕食,皆許其飲茶,人自懷挾,到處煮飲,從此轉相仿效,遂成風俗。」佛教主張坐禪時「除眠習」與「不夕食」,給予了「禪茶文化」流行的契機。禪家利用飲茶來解除坐禪時易發的「昏沉」、「掉舉」,提出了「茶有三德」之說,即「坐禪時通夜不眠,滿腹時幫助消化,茶且不發。」因此飲茶成為當時佛教坐禪修道的風尚。禪宗盛行以後,禪與茶更結下了不解之緣。禪僧禮佛前,吃茶洗心,淨化心靈,而後於靜思默照中,妙解禪機,達悟真如。僧人戒五欲,茶的清淨淡泊、樸素自然、韻味雋永,多少與禪的意境、意趣相通,飲茶品茗,便成了淡薄名利的僧人日常修道的雅好。於是茶禪融合,提供了不少禪茶佳話,成就了多彩的禪茶文化。禪門喜在寺院廟旁的山谷間遍植茶樹。

僧人們於修行之外,種茶、採茶、焙茶、蒸茶、煮茶、製茶,進而品茶、研茶、悟茶,孕育了豐富的茶飲藝術,締造了多姿的禪茶文化。更且甚者,茶葉成為寺廟的重要經濟來源,於是依山建寺,依寺種茶,蔚然成風。寺廟不僅成了飲茶的風尚場所,更逐漸發展成為生產、製造和研究茶葉的中心。因而有了「自古名寺出名茶」的說法。飲茶推廣了佛教,而佛教坐禪又促進了茶文化的發展,這就是所謂的「禪茶文化」的來源。

飲茶與佛教坐禪相結合,極大地推動和促進了禪茶文化的發展,飲茶成為僧人修行極佳的助道之物。飲茶文化更迅速廣泛地流傳於各僧院中,僧人不只飲茶參禪,也以茶供佛,寺廟中更設有「茶堂」,作為招待賓客品茗、論禪之所。於是當唐代百丈懷海禪師(720-814)創《清規》,設叢林規矩時,遂將坐禪飲茶列為規式,寫入了《百丈清規》之中,如「茶鼓」(擊鼓召集寺院僧人飲茶說法)的設置、「打茶」(參禪一炷香後供僧人飲茶稍事休息)、「奠茶」(以茶供佛)、「普茶」(請全寺僧眾飲茶)等,還有專門煮茶的「茶頭」與專為遊客惠施茶水的「施茶僧」等名目。《百丈清規.住持章第五》有「新命茶湯」、「受兩序勤舊煎點」、「掛真舉哀奠茶湯」、「對靈小參奠茶湯」、「出喪掛真奠茶湯」、「堂司特為新舊侍者茶湯」;《百丈清規.節臘章第八》有「赴茶」、「旦望巡堂茶」、「方丈點行堂茶」、「庫司頭首點行堂茶」等條文,這也間接促進了禪茶文化的深化。而直接原因則在於,禪要求人們通過靜慮,從平凡的生活中去契悟大道。在寺院崇尚飲茶、種茶的同時,自然將飲茶與佛法哲理、禪學人生融為一體,「茶佛一家」、「茶禪一體」等說詞,也就應運而生。鄭板橋先生有一副對聯說得妙:「從來名士能萍水,自古高僧愛飲茶。」禪僧隱士所欲追求的是清淨、修心、靜慮、智慧、悟道等修行。茶中有禪,禪借茶悟,二位一體,水乳交融。禪人將飲茶從技藝提升到精神的高度,由「茶藝」昇華為「茶道」,以茶為修心靜慮之侶。茶滌除了人心靈的昏渴,不但有助於禪心的體悟,更提升了飲茶的層次與境界,「禪茶一味」,成為茶道的精髓所在。古德雲:「茶道之本在清心,禪道亦如是」,茶禪共同提純和昇華了精神境界的追求。飲茶需心平氣和,強調神態自若、井然有序地啜飲,參禪更需明心見性,體悟平常心是道,從日常生活瑣碎的平凡生活中去感悟宇宙的奧祕和人生的真諦。於是茶道與禪道之間找到了越來越多的思想共通之處。從此佛教寺院中茶道與禪道更為密不可分。由於茶意可通禪、飲茶可助修行,逐漸形成民間轉相仿效的飲茶風尚,自然也就帶動了禪茶文化的發展與深化。據《封氏聞見記》卷六〈飲茶〉的記載在唐代的一些城市裡,茶坊已普遍開設。


喝茶從佛性頓悟說到禪茶妙悟說佛與茶

佛教佛性頓悟說的開展

佛教崇尚飲茶之後,有「禪茶一味」之說。事實上禪宗在中國古代茶文化史上的最大貢獻,就是以佛性「頓悟說」啟迪了禪茶妙悟說,推進了人們對禪茶心學與美學的研究。從晉宋之際,佛教大師們就已經對悟,有「頓」、「漸」兩種看法。其中最早提出頓悟說的是晉朝名僧支道林。南齊劉虯在《無量義經序》中論及頓悟說:「尋得旨之匠,起自支安。」但支道林主張到第七地生起頓悟,七地以上須漸修,因此稱為「小頓悟」。之後,晉宋之際高僧竺道生又在與漸修派的論爭中進一步提出了不容階段、無有次第、一悟頓了的「大頓悟」說。如慧皎《高僧傳》雲:

生既潛思日久,徹悟言外,乃喟然嘆曰:「夫象以盡意,得意則象忘;言以詮理,入理則言息。自經典東流,譯人重阻,多守滯文,鮮見圓義。若忘筌取魚,始可與言道矣。」於是校閱真俗,研思因果,乃言善不受報,頓悟成佛。

這種超乎象外、直指本心的佛理對教外文士也有很大的吸引力,如謝靈運就曾著《辯宗論》,引用竺道生的理論,闡明所謂折中孔、釋的頓悟說。而較竺道生的時代稍晚,約至南朝宋末年,天竺僧人菩提達磨來華,講《楞伽經》,傳禪法,被推為中國禪宗初祖,他也主張「不隨於言教」(《楞伽師資記》)。但這種主張「不隨於言教」的「大頓悟」必須憑藉一般人難以達到的「般若智」。為使廣大眾生更易見性開悟,到了唐朝,禪宗六祖慧能再次修改頓悟說,他主張人人都有佛性,若識自性,一悟即至佛地。六祖更以文句簡單的《金剛經》代替《楞伽經》,以便擺脫名相煩瑣的思想束縛,單刀直入,見性開悟。這種強調「一超直入如來地」,主張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直指本心,頓悟成佛的禪法,使慧能頓派超越了神秀漸派,更擴大了佛教的影響層面,有不少文人的生活和作品中都帶有或多或少的禪味,禪宗的勢力越來越大,禪理的影響也越來越深,使禪宗成為當時中國最大的佛教宗派。然而究竟,何為「禪」?有時令人摸不著頭緒,於是名僧圭峰宗密(784-841)在《禪源諸詮集都序》中分析了「禪」之「源」,「源者,是一切眾生本來真性,亦名佛性,……此性是禪之本源,故云禪源。」在禪宗看來,禪是眾生之本性。禪宗大師又把它稱之為本地風光、本來面目,乃指人人本來具足的佛性。禪宗認為,人人在父母未生以前的本來面目是未被汙染的「本淨」,出生以後,由於知識學習、環境習染等見聞覺知而形成「所知障」,造成妄認、分別、比較、計較、執著等知解情識的思維模式,這些思維模式也就是一般所謂的妄識、妄想、妄認、妄作等的「意識心」,它反而成為行為的領導,造成生命的「染汙」。禪宗把這些妄識染汙,稱為「妄心」、「分別心」,而把父母未生以前的本來面目稱之為「真如」、「佛性」。然而這真如佛性又並非離開妄心分別而能獨立存在,正所謂「無明實性即佛性」、「煩惱即菩提」,也就是因為這種即妄即真、不假外求的緣故,因此禪門強調轉識成智、轉迷成悟、轉煩惱成菩提。一念悟即覺、一念轉即成。禪家一生的參禪悟道,就是要摒除妄心分別而妙悟般若,進而明心見性去把握這真如佛性。禪宗宣揚「頓悟成佛」說的目的,就在於使生命的原型本色從妄識情執和顛倒妄想的虛幻分別意識中解脫出來,看清「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的生命不實現象,如實體悟觀照,照見五蘊的空幻,了知生命的本真,不應有束縛,剎那間進入本體自性與宇宙法性圓融一體無礙的無差別境界,泯除一切的真妄,趣入不生不滅的「涅盤」,從而體悟生命本然的法界實相。因此,禪是一種明心見性的功夫,它的本源是「真如」,或曰「佛性」,這種本性體驗可以妙悟冥契但不可以思維求,不可以知性解,不可以言語會,不可以著相取。參禪悟道,其實是一種「無目的卻合目的性」的行為,禪之所以強調「平常心是道」,正是因日常生活中的平常小事,多半是不經意的、是無目的性的。生活中本來就要喝茶飲水。喝茶飲水雖是維持生命的必然需求,但平時喝茶飲水的本身卻是非關目的、不經意、無計劃、不思議的,也就是說,它們都是「無心」的,可是,就在這種「無心」之中,在這種非關目的的「無為」之中,卻可以窺見那冥冥之中使這一切所以然的宇宙法性,並且也唯有在這「無心」、「無為」、不經意、不思議中,才能直覺感受它。一切有心、有目的、有作為、有計劃的追求、意識、造作等對它來說,都是執著汙染,都是「無明」妄心的錯覺,只會妨礙佛性真如的體現。


喝茶從佛性頓悟說到禪茶妙悟說佛與茶

摘要

佛教於東漢時傳入中國,飲茶之風便逐漸與坐禪相結合,並不斷髮展深化。古今茶人無不以品茗談禪為雅事,禪茶文化,作為一種特殊的心性修養形式,其目的就在於通過強化當下之覺照,實現從迷到悟、從俗到雅的轉化。妙悟就是對這種禪茶文化情致韻味獨特的心領神會。強調在生活中體味禪悅,在禪悅中落實生活。禪茶成為了一種東方文化的載體,一種禪修的底蘊。一念覺:茶即禪,禪即茶。茶與禪的結緣,既發展了茶文化也發展了禪文化,將禪宗精神融入生活飲食之中,一杯茶裡,喝出的是人生的味道。


喝茶從佛性頓悟說到禪茶妙悟說佛與茶

前言

佛教於東漢明帝時傳入中國,飲茶之風便逐漸與坐禪相結合,並不斷髮展深化。佛教中的「禪」,是梵語「禪那」的音譯,意譯為「靜慮」。「靜慮」就是要求修行者止靜斂心專注一境,謂之「心一境性」。止靜,是指內心的清淨平等;斂心,則指心無雜染、不住二邊。坐禪需要靜慮專注,心一境性,而茶本具的「降火、提神、消食、解毒、不發」等等茶性藥效,正好有助於攝心入定,茶不但可以驅除因長時間坐禪產生的疲勞困頓,提神益思、健胃消渴;又不違背「過午不食」的戒律。故茶之作為飲食在寺院盛行,起始之因正是為要「滌盡昏渴、提神益思」,因此飲茶與禪修結合,乃極自然而必然之事。據吳立民〈中國的茶禪文化與中國佛教的茶道〉一文考證,飲茶生活進入僧人禪坐修行的記錄,最早見於《晉書.藝術傳》,內容記載敦煌行者單道開在後趙都城--鄴城昭德寺修行,借由「荼蘇」以克服睡意,提振精神。「荼蘇」即茶,可見晉代僧人已經認識到「茶」有助於「坐禪」,加之晉高僧慧遠更曾於江西廬山東林寺與陶淵明、陸靜修,話茶吟詩,敘事談經,傳為佳話。因此可知,佛門僧眾認為飲茶令人心清氣爽、提神益思,更可為談經誦律,平添意趣。晉代僧人的飲茶文化逐漸開展,但是佛教坐禪飲茶雖可遠溯至晉代,而飲茶之風則是要到唐代開元時期(713-742)才大興,飲茶不僅成為時人大眾的生活風尚,更進一步形成了僧人文士間的「禪茶文化」。


喝茶從佛性頓悟說到禪茶妙悟說佛與茶

禪茶文化的淵源與發展

據唐代封演《封氏聞見記》卷六〈飲茶〉的記載:「開元中,泰山靈巖寺有降魔師,大興禪教。學禪務於不寐,又不夕食,皆許其飲茶,人自懷挾,到處煮飲,從此轉相仿效,遂成風俗。」佛教主張坐禪時「除眠習」與「不夕食」,給予了「禪茶文化」流行的契機。禪家利用飲茶來解除坐禪時易發的「昏沉」、「掉舉」,提出了「茶有三德」之說,即「坐禪時通夜不眠,滿腹時幫助消化,茶且不發。」因此飲茶成為當時佛教坐禪修道的風尚。禪宗盛行以後,禪與茶更結下了不解之緣。禪僧禮佛前,吃茶洗心,淨化心靈,而後於靜思默照中,妙解禪機,達悟真如。僧人戒五欲,茶的清淨淡泊、樸素自然、韻味雋永,多少與禪的意境、意趣相通,飲茶品茗,便成了淡薄名利的僧人日常修道的雅好。於是茶禪融合,提供了不少禪茶佳話,成就了多彩的禪茶文化。禪門喜在寺院廟旁的山谷間遍植茶樹。

僧人們於修行之外,種茶、採茶、焙茶、蒸茶、煮茶、製茶,進而品茶、研茶、悟茶,孕育了豐富的茶飲藝術,締造了多姿的禪茶文化。更且甚者,茶葉成為寺廟的重要經濟來源,於是依山建寺,依寺種茶,蔚然成風。寺廟不僅成了飲茶的風尚場所,更逐漸發展成為生產、製造和研究茶葉的中心。因而有了「自古名寺出名茶」的說法。飲茶推廣了佛教,而佛教坐禪又促進了茶文化的發展,這就是所謂的「禪茶文化」的來源。

飲茶與佛教坐禪相結合,極大地推動和促進了禪茶文化的發展,飲茶成為僧人修行極佳的助道之物。飲茶文化更迅速廣泛地流傳於各僧院中,僧人不只飲茶參禪,也以茶供佛,寺廟中更設有「茶堂」,作為招待賓客品茗、論禪之所。於是當唐代百丈懷海禪師(720-814)創《清規》,設叢林規矩時,遂將坐禪飲茶列為規式,寫入了《百丈清規》之中,如「茶鼓」(擊鼓召集寺院僧人飲茶說法)的設置、「打茶」(參禪一炷香後供僧人飲茶稍事休息)、「奠茶」(以茶供佛)、「普茶」(請全寺僧眾飲茶)等,還有專門煮茶的「茶頭」與專為遊客惠施茶水的「施茶僧」等名目。《百丈清規.住持章第五》有「新命茶湯」、「受兩序勤舊煎點」、「掛真舉哀奠茶湯」、「對靈小參奠茶湯」、「出喪掛真奠茶湯」、「堂司特為新舊侍者茶湯」;《百丈清規.節臘章第八》有「赴茶」、「旦望巡堂茶」、「方丈點行堂茶」、「庫司頭首點行堂茶」等條文,這也間接促進了禪茶文化的深化。而直接原因則在於,禪要求人們通過靜慮,從平凡的生活中去契悟大道。在寺院崇尚飲茶、種茶的同時,自然將飲茶與佛法哲理、禪學人生融為一體,「茶佛一家」、「茶禪一體」等說詞,也就應運而生。鄭板橋先生有一副對聯說得妙:「從來名士能萍水,自古高僧愛飲茶。」禪僧隱士所欲追求的是清淨、修心、靜慮、智慧、悟道等修行。茶中有禪,禪借茶悟,二位一體,水乳交融。禪人將飲茶從技藝提升到精神的高度,由「茶藝」昇華為「茶道」,以茶為修心靜慮之侶。茶滌除了人心靈的昏渴,不但有助於禪心的體悟,更提升了飲茶的層次與境界,「禪茶一味」,成為茶道的精髓所在。古德雲:「茶道之本在清心,禪道亦如是」,茶禪共同提純和昇華了精神境界的追求。飲茶需心平氣和,強調神態自若、井然有序地啜飲,參禪更需明心見性,體悟平常心是道,從日常生活瑣碎的平凡生活中去感悟宇宙的奧祕和人生的真諦。於是茶道與禪道之間找到了越來越多的思想共通之處。從此佛教寺院中茶道與禪道更為密不可分。由於茶意可通禪、飲茶可助修行,逐漸形成民間轉相仿效的飲茶風尚,自然也就帶動了禪茶文化的發展與深化。據《封氏聞見記》卷六〈飲茶〉的記載在唐代的一些城市裡,茶坊已普遍開設。


喝茶從佛性頓悟說到禪茶妙悟說佛與茶

佛教佛性頓悟說的開展

佛教崇尚飲茶之後,有「禪茶一味」之說。事實上禪宗在中國古代茶文化史上的最大貢獻,就是以佛性「頓悟說」啟迪了禪茶妙悟說,推進了人們對禪茶心學與美學的研究。從晉宋之際,佛教大師們就已經對悟,有「頓」、「漸」兩種看法。其中最早提出頓悟說的是晉朝名僧支道林。南齊劉虯在《無量義經序》中論及頓悟說:「尋得旨之匠,起自支安。」但支道林主張到第七地生起頓悟,七地以上須漸修,因此稱為「小頓悟」。之後,晉宋之際高僧竺道生又在與漸修派的論爭中進一步提出了不容階段、無有次第、一悟頓了的「大頓悟」說。如慧皎《高僧傳》雲:

生既潛思日久,徹悟言外,乃喟然嘆曰:「夫象以盡意,得意則象忘;言以詮理,入理則言息。自經典東流,譯人重阻,多守滯文,鮮見圓義。若忘筌取魚,始可與言道矣。」於是校閱真俗,研思因果,乃言善不受報,頓悟成佛。

這種超乎象外、直指本心的佛理對教外文士也有很大的吸引力,如謝靈運就曾著《辯宗論》,引用竺道生的理論,闡明所謂折中孔、釋的頓悟說。而較竺道生的時代稍晚,約至南朝宋末年,天竺僧人菩提達磨來華,講《楞伽經》,傳禪法,被推為中國禪宗初祖,他也主張「不隨於言教」(《楞伽師資記》)。但這種主張「不隨於言教」的「大頓悟」必須憑藉一般人難以達到的「般若智」。為使廣大眾生更易見性開悟,到了唐朝,禪宗六祖慧能再次修改頓悟說,他主張人人都有佛性,若識自性,一悟即至佛地。六祖更以文句簡單的《金剛經》代替《楞伽經》,以便擺脫名相煩瑣的思想束縛,單刀直入,見性開悟。這種強調「一超直入如來地」,主張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直指本心,頓悟成佛的禪法,使慧能頓派超越了神秀漸派,更擴大了佛教的影響層面,有不少文人的生活和作品中都帶有或多或少的禪味,禪宗的勢力越來越大,禪理的影響也越來越深,使禪宗成為當時中國最大的佛教宗派。然而究竟,何為「禪」?有時令人摸不著頭緒,於是名僧圭峰宗密(784-841)在《禪源諸詮集都序》中分析了「禪」之「源」,「源者,是一切眾生本來真性,亦名佛性,……此性是禪之本源,故云禪源。」在禪宗看來,禪是眾生之本性。禪宗大師又把它稱之為本地風光、本來面目,乃指人人本來具足的佛性。禪宗認為,人人在父母未生以前的本來面目是未被汙染的「本淨」,出生以後,由於知識學習、環境習染等見聞覺知而形成「所知障」,造成妄認、分別、比較、計較、執著等知解情識的思維模式,這些思維模式也就是一般所謂的妄識、妄想、妄認、妄作等的「意識心」,它反而成為行為的領導,造成生命的「染汙」。禪宗把這些妄識染汙,稱為「妄心」、「分別心」,而把父母未生以前的本來面目稱之為「真如」、「佛性」。然而這真如佛性又並非離開妄心分別而能獨立存在,正所謂「無明實性即佛性」、「煩惱即菩提」,也就是因為這種即妄即真、不假外求的緣故,因此禪門強調轉識成智、轉迷成悟、轉煩惱成菩提。一念悟即覺、一念轉即成。禪家一生的參禪悟道,就是要摒除妄心分別而妙悟般若,進而明心見性去把握這真如佛性。禪宗宣揚「頓悟成佛」說的目的,就在於使生命的原型本色從妄識情執和顛倒妄想的虛幻分別意識中解脫出來,看清「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的生命不實現象,如實體悟觀照,照見五蘊的空幻,了知生命的本真,不應有束縛,剎那間進入本體自性與宇宙法性圓融一體無礙的無差別境界,泯除一切的真妄,趣入不生不滅的「涅盤」,從而體悟生命本然的法界實相。因此,禪是一種明心見性的功夫,它的本源是「真如」,或曰「佛性」,這種本性體驗可以妙悟冥契但不可以思維求,不可以知性解,不可以言語會,不可以著相取。參禪悟道,其實是一種「無目的卻合目的性」的行為,禪之所以強調「平常心是道」,正是因日常生活中的平常小事,多半是不經意的、是無目的性的。生活中本來就要喝茶飲水。喝茶飲水雖是維持生命的必然需求,但平時喝茶飲水的本身卻是非關目的、不經意、無計劃、不思議的,也就是說,它們都是「無心」的,可是,就在這種「無心」之中,在這種非關目的的「無為」之中,卻可以窺見那冥冥之中使這一切所以然的宇宙法性,並且也唯有在這「無心」、「無為」、不經意、不思議中,才能直覺感受它。一切有心、有目的、有作為、有計劃的追求、意識、造作等對它來說,都是執著汙染,都是「無明」妄心的錯覺,只會妨礙佛性真如的體現。


喝茶從佛性頓悟說到禪茶妙悟說佛與茶

茶通禪理

因此,茶通禪理。禪學的「無」通過日常的「茶」,誕生了獨特的禪茶文化。在「茶」中悟「禪」,在「禪」中覺「無」,在「無」中生「有」,在「有」中還「無」,深深體會到「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空不二」、「生滅不二」的涅盤境界。佛學中的「無」通過茶人和茶客的內在覺悟而體現出具體的「道」。「無」,不是空洞的「無」,更不是僅僅用以觀賞的「無」,而是一種創新的「無」。「無」是內省、內覺、內悟的本我回歸和真我創新,是人性一切脫胎換骨的精神原點,俗人通過茶而知「無」,因知「無」而醒覺,因醒覺而悟世間道。因為茶道的「無」是一種不受拘束的自由,也正是因為這種自由,可以激發美的體現和創新。「禪」不應是遠離日常生活的超凡事,而是融入俗世的人間平常道,令人常在其「無」的自省中頓悟,展示創新昇華的美。當茶人否定了一切固有的審美形式,拋棄了所有的思想束縛之後,一樣樣新的藝術品、藝術表現形式也就自然應運而生了。

誠如無門慧開禪師(1183-1260)的無門關所云:「參禪須透祖師關,妙悟要窮心路絕。禪人蔘禪,悟透祖師關,固然是至高境界,「妙悟要窮心路絕。」參禪妙悟要窮盡至「心路斷絕」--非思惟擬議所可至的境界,故禪門有云「當下即是,擬向即乖。」「當下即是」,雖然不容思惟、擬議,但並非無知、無識,易言之是要禪人在「無心」、「無為」、不經意、不思議中,去妙悟冥契,隨緣悟達。因此,禪強調「當下即是」的直覺感受。禪的直覺感受正如「禪」字「示單」的構字之形、造字之意,是一種單一的神示,是專注的、是直截的、是不假外求的。同樣地,茶之「悟」乃是人在最是平常的生活中的直覺感受,「喝茶」,濃淡由己,好壞自嘗,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一切「直下承當」,直至體會出「人生如茶」,濃有濃的滋味,淡有淡的芬芳,好壞泯除,一切隨緣隨喜,茶即禪,禪即茶,禪茶一如,禪茶一味!此時,人借茶妙悟,茶借人昇華。故茶禪之所以相通,均在佛性真如的直覺感受,從心境的空寧、清淨、飄逸,到品茶時的從容、安詳、自在。茶中何以有禪?只源心中有禪!故說「禪茶一味」。「禪茶一味」重在妙悟,因茶悟禪,因禪悟心,茶心禪心,心心相印,因而達到一種不假外求,本自圓成的涅盤境界。這種不假外求、本自圓成,即妄即真、即轉即成的體悟經驗,即是「妙悟」。茶、禪之所以「同道」,關鍵即在於「妙悟」。這「禪茶一味」的生命昇華的品諦,關鍵也在於「妙悟」。故強調禪人飲者,非深體妙悟不可。


喝茶從佛性頓悟說到禪茶妙悟說佛與茶

摘要

佛教於東漢時傳入中國,飲茶之風便逐漸與坐禪相結合,並不斷髮展深化。古今茶人無不以品茗談禪為雅事,禪茶文化,作為一種特殊的心性修養形式,其目的就在於通過強化當下之覺照,實現從迷到悟、從俗到雅的轉化。妙悟就是對這種禪茶文化情致韻味獨特的心領神會。強調在生活中體味禪悅,在禪悅中落實生活。禪茶成為了一種東方文化的載體,一種禪修的底蘊。一念覺:茶即禪,禪即茶。茶與禪的結緣,既發展了茶文化也發展了禪文化,將禪宗精神融入生活飲食之中,一杯茶裡,喝出的是人生的味道。


喝茶從佛性頓悟說到禪茶妙悟說佛與茶

前言

佛教於東漢明帝時傳入中國,飲茶之風便逐漸與坐禪相結合,並不斷髮展深化。佛教中的「禪」,是梵語「禪那」的音譯,意譯為「靜慮」。「靜慮」就是要求修行者止靜斂心專注一境,謂之「心一境性」。止靜,是指內心的清淨平等;斂心,則指心無雜染、不住二邊。坐禪需要靜慮專注,心一境性,而茶本具的「降火、提神、消食、解毒、不發」等等茶性藥效,正好有助於攝心入定,茶不但可以驅除因長時間坐禪產生的疲勞困頓,提神益思、健胃消渴;又不違背「過午不食」的戒律。故茶之作為飲食在寺院盛行,起始之因正是為要「滌盡昏渴、提神益思」,因此飲茶與禪修結合,乃極自然而必然之事。據吳立民〈中國的茶禪文化與中國佛教的茶道〉一文考證,飲茶生活進入僧人禪坐修行的記錄,最早見於《晉書.藝術傳》,內容記載敦煌行者單道開在後趙都城--鄴城昭德寺修行,借由「荼蘇」以克服睡意,提振精神。「荼蘇」即茶,可見晉代僧人已經認識到「茶」有助於「坐禪」,加之晉高僧慧遠更曾於江西廬山東林寺與陶淵明、陸靜修,話茶吟詩,敘事談經,傳為佳話。因此可知,佛門僧眾認為飲茶令人心清氣爽、提神益思,更可為談經誦律,平添意趣。晉代僧人的飲茶文化逐漸開展,但是佛教坐禪飲茶雖可遠溯至晉代,而飲茶之風則是要到唐代開元時期(713-742)才大興,飲茶不僅成為時人大眾的生活風尚,更進一步形成了僧人文士間的「禪茶文化」。


喝茶從佛性頓悟說到禪茶妙悟說佛與茶

禪茶文化的淵源與發展

據唐代封演《封氏聞見記》卷六〈飲茶〉的記載:「開元中,泰山靈巖寺有降魔師,大興禪教。學禪務於不寐,又不夕食,皆許其飲茶,人自懷挾,到處煮飲,從此轉相仿效,遂成風俗。」佛教主張坐禪時「除眠習」與「不夕食」,給予了「禪茶文化」流行的契機。禪家利用飲茶來解除坐禪時易發的「昏沉」、「掉舉」,提出了「茶有三德」之說,即「坐禪時通夜不眠,滿腹時幫助消化,茶且不發。」因此飲茶成為當時佛教坐禪修道的風尚。禪宗盛行以後,禪與茶更結下了不解之緣。禪僧禮佛前,吃茶洗心,淨化心靈,而後於靜思默照中,妙解禪機,達悟真如。僧人戒五欲,茶的清淨淡泊、樸素自然、韻味雋永,多少與禪的意境、意趣相通,飲茶品茗,便成了淡薄名利的僧人日常修道的雅好。於是茶禪融合,提供了不少禪茶佳話,成就了多彩的禪茶文化。禪門喜在寺院廟旁的山谷間遍植茶樹。

僧人們於修行之外,種茶、採茶、焙茶、蒸茶、煮茶、製茶,進而品茶、研茶、悟茶,孕育了豐富的茶飲藝術,締造了多姿的禪茶文化。更且甚者,茶葉成為寺廟的重要經濟來源,於是依山建寺,依寺種茶,蔚然成風。寺廟不僅成了飲茶的風尚場所,更逐漸發展成為生產、製造和研究茶葉的中心。因而有了「自古名寺出名茶」的說法。飲茶推廣了佛教,而佛教坐禪又促進了茶文化的發展,這就是所謂的「禪茶文化」的來源。

飲茶與佛教坐禪相結合,極大地推動和促進了禪茶文化的發展,飲茶成為僧人修行極佳的助道之物。飲茶文化更迅速廣泛地流傳於各僧院中,僧人不只飲茶參禪,也以茶供佛,寺廟中更設有「茶堂」,作為招待賓客品茗、論禪之所。於是當唐代百丈懷海禪師(720-814)創《清規》,設叢林規矩時,遂將坐禪飲茶列為規式,寫入了《百丈清規》之中,如「茶鼓」(擊鼓召集寺院僧人飲茶說法)的設置、「打茶」(參禪一炷香後供僧人飲茶稍事休息)、「奠茶」(以茶供佛)、「普茶」(請全寺僧眾飲茶)等,還有專門煮茶的「茶頭」與專為遊客惠施茶水的「施茶僧」等名目。《百丈清規.住持章第五》有「新命茶湯」、「受兩序勤舊煎點」、「掛真舉哀奠茶湯」、「對靈小參奠茶湯」、「出喪掛真奠茶湯」、「堂司特為新舊侍者茶湯」;《百丈清規.節臘章第八》有「赴茶」、「旦望巡堂茶」、「方丈點行堂茶」、「庫司頭首點行堂茶」等條文,這也間接促進了禪茶文化的深化。而直接原因則在於,禪要求人們通過靜慮,從平凡的生活中去契悟大道。在寺院崇尚飲茶、種茶的同時,自然將飲茶與佛法哲理、禪學人生融為一體,「茶佛一家」、「茶禪一體」等說詞,也就應運而生。鄭板橋先生有一副對聯說得妙:「從來名士能萍水,自古高僧愛飲茶。」禪僧隱士所欲追求的是清淨、修心、靜慮、智慧、悟道等修行。茶中有禪,禪借茶悟,二位一體,水乳交融。禪人將飲茶從技藝提升到精神的高度,由「茶藝」昇華為「茶道」,以茶為修心靜慮之侶。茶滌除了人心靈的昏渴,不但有助於禪心的體悟,更提升了飲茶的層次與境界,「禪茶一味」,成為茶道的精髓所在。古德雲:「茶道之本在清心,禪道亦如是」,茶禪共同提純和昇華了精神境界的追求。飲茶需心平氣和,強調神態自若、井然有序地啜飲,參禪更需明心見性,體悟平常心是道,從日常生活瑣碎的平凡生活中去感悟宇宙的奧祕和人生的真諦。於是茶道與禪道之間找到了越來越多的思想共通之處。從此佛教寺院中茶道與禪道更為密不可分。由於茶意可通禪、飲茶可助修行,逐漸形成民間轉相仿效的飲茶風尚,自然也就帶動了禪茶文化的發展與深化。據《封氏聞見記》卷六〈飲茶〉的記載在唐代的一些城市裡,茶坊已普遍開設。


喝茶從佛性頓悟說到禪茶妙悟說佛與茶

佛教佛性頓悟說的開展

佛教崇尚飲茶之後,有「禪茶一味」之說。事實上禪宗在中國古代茶文化史上的最大貢獻,就是以佛性「頓悟說」啟迪了禪茶妙悟說,推進了人們對禪茶心學與美學的研究。從晉宋之際,佛教大師們就已經對悟,有「頓」、「漸」兩種看法。其中最早提出頓悟說的是晉朝名僧支道林。南齊劉虯在《無量義經序》中論及頓悟說:「尋得旨之匠,起自支安。」但支道林主張到第七地生起頓悟,七地以上須漸修,因此稱為「小頓悟」。之後,晉宋之際高僧竺道生又在與漸修派的論爭中進一步提出了不容階段、無有次第、一悟頓了的「大頓悟」說。如慧皎《高僧傳》雲:

生既潛思日久,徹悟言外,乃喟然嘆曰:「夫象以盡意,得意則象忘;言以詮理,入理則言息。自經典東流,譯人重阻,多守滯文,鮮見圓義。若忘筌取魚,始可與言道矣。」於是校閱真俗,研思因果,乃言善不受報,頓悟成佛。

這種超乎象外、直指本心的佛理對教外文士也有很大的吸引力,如謝靈運就曾著《辯宗論》,引用竺道生的理論,闡明所謂折中孔、釋的頓悟說。而較竺道生的時代稍晚,約至南朝宋末年,天竺僧人菩提達磨來華,講《楞伽經》,傳禪法,被推為中國禪宗初祖,他也主張「不隨於言教」(《楞伽師資記》)。但這種主張「不隨於言教」的「大頓悟」必須憑藉一般人難以達到的「般若智」。為使廣大眾生更易見性開悟,到了唐朝,禪宗六祖慧能再次修改頓悟說,他主張人人都有佛性,若識自性,一悟即至佛地。六祖更以文句簡單的《金剛經》代替《楞伽經》,以便擺脫名相煩瑣的思想束縛,單刀直入,見性開悟。這種強調「一超直入如來地」,主張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直指本心,頓悟成佛的禪法,使慧能頓派超越了神秀漸派,更擴大了佛教的影響層面,有不少文人的生活和作品中都帶有或多或少的禪味,禪宗的勢力越來越大,禪理的影響也越來越深,使禪宗成為當時中國最大的佛教宗派。然而究竟,何為「禪」?有時令人摸不著頭緒,於是名僧圭峰宗密(784-841)在《禪源諸詮集都序》中分析了「禪」之「源」,「源者,是一切眾生本來真性,亦名佛性,……此性是禪之本源,故云禪源。」在禪宗看來,禪是眾生之本性。禪宗大師又把它稱之為本地風光、本來面目,乃指人人本來具足的佛性。禪宗認為,人人在父母未生以前的本來面目是未被汙染的「本淨」,出生以後,由於知識學習、環境習染等見聞覺知而形成「所知障」,造成妄認、分別、比較、計較、執著等知解情識的思維模式,這些思維模式也就是一般所謂的妄識、妄想、妄認、妄作等的「意識心」,它反而成為行為的領導,造成生命的「染汙」。禪宗把這些妄識染汙,稱為「妄心」、「分別心」,而把父母未生以前的本來面目稱之為「真如」、「佛性」。然而這真如佛性又並非離開妄心分別而能獨立存在,正所謂「無明實性即佛性」、「煩惱即菩提」,也就是因為這種即妄即真、不假外求的緣故,因此禪門強調轉識成智、轉迷成悟、轉煩惱成菩提。一念悟即覺、一念轉即成。禪家一生的參禪悟道,就是要摒除妄心分別而妙悟般若,進而明心見性去把握這真如佛性。禪宗宣揚「頓悟成佛」說的目的,就在於使生命的原型本色從妄識情執和顛倒妄想的虛幻分別意識中解脫出來,看清「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的生命不實現象,如實體悟觀照,照見五蘊的空幻,了知生命的本真,不應有束縛,剎那間進入本體自性與宇宙法性圓融一體無礙的無差別境界,泯除一切的真妄,趣入不生不滅的「涅盤」,從而體悟生命本然的法界實相。因此,禪是一種明心見性的功夫,它的本源是「真如」,或曰「佛性」,這種本性體驗可以妙悟冥契但不可以思維求,不可以知性解,不可以言語會,不可以著相取。參禪悟道,其實是一種「無目的卻合目的性」的行為,禪之所以強調「平常心是道」,正是因日常生活中的平常小事,多半是不經意的、是無目的性的。生活中本來就要喝茶飲水。喝茶飲水雖是維持生命的必然需求,但平時喝茶飲水的本身卻是非關目的、不經意、無計劃、不思議的,也就是說,它們都是「無心」的,可是,就在這種「無心」之中,在這種非關目的的「無為」之中,卻可以窺見那冥冥之中使這一切所以然的宇宙法性,並且也唯有在這「無心」、「無為」、不經意、不思議中,才能直覺感受它。一切有心、有目的、有作為、有計劃的追求、意識、造作等對它來說,都是執著汙染,都是「無明」妄心的錯覺,只會妨礙佛性真如的體現。


喝茶從佛性頓悟說到禪茶妙悟說佛與茶

茶通禪理

因此,茶通禪理。禪學的「無」通過日常的「茶」,誕生了獨特的禪茶文化。在「茶」中悟「禪」,在「禪」中覺「無」,在「無」中生「有」,在「有」中還「無」,深深體會到「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空不二」、「生滅不二」的涅盤境界。佛學中的「無」通過茶人和茶客的內在覺悟而體現出具體的「道」。「無」,不是空洞的「無」,更不是僅僅用以觀賞的「無」,而是一種創新的「無」。「無」是內省、內覺、內悟的本我回歸和真我創新,是人性一切脫胎換骨的精神原點,俗人通過茶而知「無」,因知「無」而醒覺,因醒覺而悟世間道。因為茶道的「無」是一種不受拘束的自由,也正是因為這種自由,可以激發美的體現和創新。「禪」不應是遠離日常生活的超凡事,而是融入俗世的人間平常道,令人常在其「無」的自省中頓悟,展示創新昇華的美。當茶人否定了一切固有的審美形式,拋棄了所有的思想束縛之後,一樣樣新的藝術品、藝術表現形式也就自然應運而生了。

誠如無門慧開禪師(1183-1260)的無門關所云:「參禪須透祖師關,妙悟要窮心路絕。禪人蔘禪,悟透祖師關,固然是至高境界,「妙悟要窮心路絕。」參禪妙悟要窮盡至「心路斷絕」--非思惟擬議所可至的境界,故禪門有云「當下即是,擬向即乖。」「當下即是」,雖然不容思惟、擬議,但並非無知、無識,易言之是要禪人在「無心」、「無為」、不經意、不思議中,去妙悟冥契,隨緣悟達。因此,禪強調「當下即是」的直覺感受。禪的直覺感受正如「禪」字「示單」的構字之形、造字之意,是一種單一的神示,是專注的、是直截的、是不假外求的。同樣地,茶之「悟」乃是人在最是平常的生活中的直覺感受,「喝茶」,濃淡由己,好壞自嘗,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一切「直下承當」,直至體會出「人生如茶」,濃有濃的滋味,淡有淡的芬芳,好壞泯除,一切隨緣隨喜,茶即禪,禪即茶,禪茶一如,禪茶一味!此時,人借茶妙悟,茶借人昇華。故茶禪之所以相通,均在佛性真如的直覺感受,從心境的空寧、清淨、飄逸,到品茶時的從容、安詳、自在。茶中何以有禪?只源心中有禪!故說「禪茶一味」。「禪茶一味」重在妙悟,因茶悟禪,因禪悟心,茶心禪心,心心相印,因而達到一種不假外求,本自圓成的涅盤境界。這種不假外求、本自圓成,即妄即真、即轉即成的體悟經驗,即是「妙悟」。茶、禪之所以「同道」,關鍵即在於「妙悟」。這「禪茶一味」的生命昇華的品諦,關鍵也在於「妙悟」。故強調禪人飲者,非深體妙悟不可。


喝茶從佛性頓悟說到禪茶妙悟說佛與茶

禪茶妙悟說

「妙悟」是一種直覺頓悟的思維活動,它建立在長期的生活經驗和深厚的文化素養的基礎之上,「得之在俄頃,積之在平日」,其特點是用偶然觸發的方式表現出剎那即永恆的直覺感受。「妙悟」不是邏輯推理,而是對客觀事物的直接觀照,它從特殊悟透一般,從偶然悟透必然,從一顆沙粒悟透大千世界,具有形象思維的特點。鈴木大拙(1870-1966)說:「禪如果沒有悟,就像太陽沒有光和熱一樣。禪可以失去它所有的文獻、所有的寺廟以及所有的行頭,但是,只要其中有悟,就會永遠存在。」可見禪最根本的東西,就是「悟」。「悟」,或者「妙悟」,是從禪法中借用的名詞,本意是指參禪者對於「佛性」的領悟。因此,「妙悟」說的真正的思想淵源,就是佛教禪宗學說。禪宗對傳統佛教的一個重要革新,就在於不很重視外在的宗教儀規,而致力於內心世界的大徹大悟。按照禪的觀點,現實世界的一切都是虛幻的,只有超現實的「佛性」才真實永存,而「佛性」就存在於每個人自身。因此,要成佛作祖,無需到自身以外去追求,只要破除對現象世界的種種迷妄執著,認識本身固有的「佛性」,就算進入了悟境。正所謂「明心見性,見性成佛」。由於佛性是人人原本具有,要想成佛,不用外求,故謂「一切現成,不假外求。」意指只要認識到自己的本心、見到自己的本性,就可達到佛的境界。這與《六祖壇經》中的思想「若起正真般若觀照,一剎那間,妄念俱滅;若識自性,一悟即至佛地。」如出一轍。禪宗把禪視為人人所具有的本性,是人性的智光,是生命之美的最集中體現,是宇宙萬有的法性,是萬物生機勃勃的根源,是天地萬物之美的至高體現。而視這種人之本性與宇宙法性的冥然合一,生命本體與宇宙本體的圓融合一,為禪的境界,它乃是一種隨緣任運、自然適意、一切皆真、寧靜淡遠而又生機勃勃的自由境界,它既是禪宗所追求的人生境界,又是禪宗所謳歌的妙悟境界。

六祖之後馬祖道一(709-788,或688-763年)創叢林,百丈懷海(720-814)立清規,禪僧以茶參禪,資養清修,以茶待客,廣締善緣,頓悟漸修,明心見性,形成具有中國宗教特色的禪茶文化,許多高僧借茶論道,傳播禪的精神時用茶作為「標月之指」,從而禪茶文化風行。禪茶是用茶作為一種特殊的心性修養形式,禪茶文化其目的就是在於通過強化當下之覺悟,實現從迷到悟、從俗到雅的轉化。禪茶成為了一種宗教文化的載體,並創造出高度的茶禪妙悟說,趙州和尚(778-897)「吃茶去」的公案即可證明,《五燈會元》卷四記載:師(趙州從諗禪師)問新到僧:「曾到此間否?」僧曰:「曾到。」師曰:「吃茶去。」又問僧,僧曰:「不曾到。」師曰:「吃茶去。」後院主問曰:「為甚麼曾到也雲吃茶去,不曾到也雲吃茶去?」師召院主,主應喏。師曰:「吃茶去。」趙州禪師語帶禪機,莫陷思維,且吃茶去的機鋒,正是要看吾人能否轉得身來,悟透心的好妄分別,而院主以分別心,不明趙州之意,失卻茶悟之機。這則公案正指出趙州禪師以茶示道的妙悟之徑。又《五燈會元》卷八〈福州怡山長慶藏用禪師〉條記載:僧問:「如何是和尚家風?」師響應:「齋前廚蒸南國飯,午後爐煎北苑茶。」禪師示人禪修要在生活的每時每刻,就像喝茶、洗缽,吃飯、睡覺一樣平常,通過親身實踐體驗,如人飲水,冷暖自知,「齋前蒸飯,午後煎茶」,最是自然不過,具體體現長慶禪師「平常心是道」的和尚家風。


喝茶從佛性頓悟說到禪茶妙悟說佛與茶

摘要

佛教於東漢時傳入中國,飲茶之風便逐漸與坐禪相結合,並不斷髮展深化。古今茶人無不以品茗談禪為雅事,禪茶文化,作為一種特殊的心性修養形式,其目的就在於通過強化當下之覺照,實現從迷到悟、從俗到雅的轉化。妙悟就是對這種禪茶文化情致韻味獨特的心領神會。強調在生活中體味禪悅,在禪悅中落實生活。禪茶成為了一種東方文化的載體,一種禪修的底蘊。一念覺:茶即禪,禪即茶。茶與禪的結緣,既發展了茶文化也發展了禪文化,將禪宗精神融入生活飲食之中,一杯茶裡,喝出的是人生的味道。


喝茶從佛性頓悟說到禪茶妙悟說佛與茶

前言

佛教於東漢明帝時傳入中國,飲茶之風便逐漸與坐禪相結合,並不斷髮展深化。佛教中的「禪」,是梵語「禪那」的音譯,意譯為「靜慮」。「靜慮」就是要求修行者止靜斂心專注一境,謂之「心一境性」。止靜,是指內心的清淨平等;斂心,則指心無雜染、不住二邊。坐禪需要靜慮專注,心一境性,而茶本具的「降火、提神、消食、解毒、不發」等等茶性藥效,正好有助於攝心入定,茶不但可以驅除因長時間坐禪產生的疲勞困頓,提神益思、健胃消渴;又不違背「過午不食」的戒律。故茶之作為飲食在寺院盛行,起始之因正是為要「滌盡昏渴、提神益思」,因此飲茶與禪修結合,乃極自然而必然之事。據吳立民〈中國的茶禪文化與中國佛教的茶道〉一文考證,飲茶生活進入僧人禪坐修行的記錄,最早見於《晉書.藝術傳》,內容記載敦煌行者單道開在後趙都城--鄴城昭德寺修行,借由「荼蘇」以克服睡意,提振精神。「荼蘇」即茶,可見晉代僧人已經認識到「茶」有助於「坐禪」,加之晉高僧慧遠更曾於江西廬山東林寺與陶淵明、陸靜修,話茶吟詩,敘事談經,傳為佳話。因此可知,佛門僧眾認為飲茶令人心清氣爽、提神益思,更可為談經誦律,平添意趣。晉代僧人的飲茶文化逐漸開展,但是佛教坐禪飲茶雖可遠溯至晉代,而飲茶之風則是要到唐代開元時期(713-742)才大興,飲茶不僅成為時人大眾的生活風尚,更進一步形成了僧人文士間的「禪茶文化」。


喝茶從佛性頓悟說到禪茶妙悟說佛與茶

禪茶文化的淵源與發展

據唐代封演《封氏聞見記》卷六〈飲茶〉的記載:「開元中,泰山靈巖寺有降魔師,大興禪教。學禪務於不寐,又不夕食,皆許其飲茶,人自懷挾,到處煮飲,從此轉相仿效,遂成風俗。」佛教主張坐禪時「除眠習」與「不夕食」,給予了「禪茶文化」流行的契機。禪家利用飲茶來解除坐禪時易發的「昏沉」、「掉舉」,提出了「茶有三德」之說,即「坐禪時通夜不眠,滿腹時幫助消化,茶且不發。」因此飲茶成為當時佛教坐禪修道的風尚。禪宗盛行以後,禪與茶更結下了不解之緣。禪僧禮佛前,吃茶洗心,淨化心靈,而後於靜思默照中,妙解禪機,達悟真如。僧人戒五欲,茶的清淨淡泊、樸素自然、韻味雋永,多少與禪的意境、意趣相通,飲茶品茗,便成了淡薄名利的僧人日常修道的雅好。於是茶禪融合,提供了不少禪茶佳話,成就了多彩的禪茶文化。禪門喜在寺院廟旁的山谷間遍植茶樹。

僧人們於修行之外,種茶、採茶、焙茶、蒸茶、煮茶、製茶,進而品茶、研茶、悟茶,孕育了豐富的茶飲藝術,締造了多姿的禪茶文化。更且甚者,茶葉成為寺廟的重要經濟來源,於是依山建寺,依寺種茶,蔚然成風。寺廟不僅成了飲茶的風尚場所,更逐漸發展成為生產、製造和研究茶葉的中心。因而有了「自古名寺出名茶」的說法。飲茶推廣了佛教,而佛教坐禪又促進了茶文化的發展,這就是所謂的「禪茶文化」的來源。

飲茶與佛教坐禪相結合,極大地推動和促進了禪茶文化的發展,飲茶成為僧人修行極佳的助道之物。飲茶文化更迅速廣泛地流傳於各僧院中,僧人不只飲茶參禪,也以茶供佛,寺廟中更設有「茶堂」,作為招待賓客品茗、論禪之所。於是當唐代百丈懷海禪師(720-814)創《清規》,設叢林規矩時,遂將坐禪飲茶列為規式,寫入了《百丈清規》之中,如「茶鼓」(擊鼓召集寺院僧人飲茶說法)的設置、「打茶」(參禪一炷香後供僧人飲茶稍事休息)、「奠茶」(以茶供佛)、「普茶」(請全寺僧眾飲茶)等,還有專門煮茶的「茶頭」與專為遊客惠施茶水的「施茶僧」等名目。《百丈清規.住持章第五》有「新命茶湯」、「受兩序勤舊煎點」、「掛真舉哀奠茶湯」、「對靈小參奠茶湯」、「出喪掛真奠茶湯」、「堂司特為新舊侍者茶湯」;《百丈清規.節臘章第八》有「赴茶」、「旦望巡堂茶」、「方丈點行堂茶」、「庫司頭首點行堂茶」等條文,這也間接促進了禪茶文化的深化。而直接原因則在於,禪要求人們通過靜慮,從平凡的生活中去契悟大道。在寺院崇尚飲茶、種茶的同時,自然將飲茶與佛法哲理、禪學人生融為一體,「茶佛一家」、「茶禪一體」等說詞,也就應運而生。鄭板橋先生有一副對聯說得妙:「從來名士能萍水,自古高僧愛飲茶。」禪僧隱士所欲追求的是清淨、修心、靜慮、智慧、悟道等修行。茶中有禪,禪借茶悟,二位一體,水乳交融。禪人將飲茶從技藝提升到精神的高度,由「茶藝」昇華為「茶道」,以茶為修心靜慮之侶。茶滌除了人心靈的昏渴,不但有助於禪心的體悟,更提升了飲茶的層次與境界,「禪茶一味」,成為茶道的精髓所在。古德雲:「茶道之本在清心,禪道亦如是」,茶禪共同提純和昇華了精神境界的追求。飲茶需心平氣和,強調神態自若、井然有序地啜飲,參禪更需明心見性,體悟平常心是道,從日常生活瑣碎的平凡生活中去感悟宇宙的奧祕和人生的真諦。於是茶道與禪道之間找到了越來越多的思想共通之處。從此佛教寺院中茶道與禪道更為密不可分。由於茶意可通禪、飲茶可助修行,逐漸形成民間轉相仿效的飲茶風尚,自然也就帶動了禪茶文化的發展與深化。據《封氏聞見記》卷六〈飲茶〉的記載在唐代的一些城市裡,茶坊已普遍開設。


喝茶從佛性頓悟說到禪茶妙悟說佛與茶

佛教佛性頓悟說的開展

佛教崇尚飲茶之後,有「禪茶一味」之說。事實上禪宗在中國古代茶文化史上的最大貢獻,就是以佛性「頓悟說」啟迪了禪茶妙悟說,推進了人們對禪茶心學與美學的研究。從晉宋之際,佛教大師們就已經對悟,有「頓」、「漸」兩種看法。其中最早提出頓悟說的是晉朝名僧支道林。南齊劉虯在《無量義經序》中論及頓悟說:「尋得旨之匠,起自支安。」但支道林主張到第七地生起頓悟,七地以上須漸修,因此稱為「小頓悟」。之後,晉宋之際高僧竺道生又在與漸修派的論爭中進一步提出了不容階段、無有次第、一悟頓了的「大頓悟」說。如慧皎《高僧傳》雲:

生既潛思日久,徹悟言外,乃喟然嘆曰:「夫象以盡意,得意則象忘;言以詮理,入理則言息。自經典東流,譯人重阻,多守滯文,鮮見圓義。若忘筌取魚,始可與言道矣。」於是校閱真俗,研思因果,乃言善不受報,頓悟成佛。

這種超乎象外、直指本心的佛理對教外文士也有很大的吸引力,如謝靈運就曾著《辯宗論》,引用竺道生的理論,闡明所謂折中孔、釋的頓悟說。而較竺道生的時代稍晚,約至南朝宋末年,天竺僧人菩提達磨來華,講《楞伽經》,傳禪法,被推為中國禪宗初祖,他也主張「不隨於言教」(《楞伽師資記》)。但這種主張「不隨於言教」的「大頓悟」必須憑藉一般人難以達到的「般若智」。為使廣大眾生更易見性開悟,到了唐朝,禪宗六祖慧能再次修改頓悟說,他主張人人都有佛性,若識自性,一悟即至佛地。六祖更以文句簡單的《金剛經》代替《楞伽經》,以便擺脫名相煩瑣的思想束縛,單刀直入,見性開悟。這種強調「一超直入如來地」,主張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直指本心,頓悟成佛的禪法,使慧能頓派超越了神秀漸派,更擴大了佛教的影響層面,有不少文人的生活和作品中都帶有或多或少的禪味,禪宗的勢力越來越大,禪理的影響也越來越深,使禪宗成為當時中國最大的佛教宗派。然而究竟,何為「禪」?有時令人摸不著頭緒,於是名僧圭峰宗密(784-841)在《禪源諸詮集都序》中分析了「禪」之「源」,「源者,是一切眾生本來真性,亦名佛性,……此性是禪之本源,故云禪源。」在禪宗看來,禪是眾生之本性。禪宗大師又把它稱之為本地風光、本來面目,乃指人人本來具足的佛性。禪宗認為,人人在父母未生以前的本來面目是未被汙染的「本淨」,出生以後,由於知識學習、環境習染等見聞覺知而形成「所知障」,造成妄認、分別、比較、計較、執著等知解情識的思維模式,這些思維模式也就是一般所謂的妄識、妄想、妄認、妄作等的「意識心」,它反而成為行為的領導,造成生命的「染汙」。禪宗把這些妄識染汙,稱為「妄心」、「分別心」,而把父母未生以前的本來面目稱之為「真如」、「佛性」。然而這真如佛性又並非離開妄心分別而能獨立存在,正所謂「無明實性即佛性」、「煩惱即菩提」,也就是因為這種即妄即真、不假外求的緣故,因此禪門強調轉識成智、轉迷成悟、轉煩惱成菩提。一念悟即覺、一念轉即成。禪家一生的參禪悟道,就是要摒除妄心分別而妙悟般若,進而明心見性去把握這真如佛性。禪宗宣揚「頓悟成佛」說的目的,就在於使生命的原型本色從妄識情執和顛倒妄想的虛幻分別意識中解脫出來,看清「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的生命不實現象,如實體悟觀照,照見五蘊的空幻,了知生命的本真,不應有束縛,剎那間進入本體自性與宇宙法性圓融一體無礙的無差別境界,泯除一切的真妄,趣入不生不滅的「涅盤」,從而體悟生命本然的法界實相。因此,禪是一種明心見性的功夫,它的本源是「真如」,或曰「佛性」,這種本性體驗可以妙悟冥契但不可以思維求,不可以知性解,不可以言語會,不可以著相取。參禪悟道,其實是一種「無目的卻合目的性」的行為,禪之所以強調「平常心是道」,正是因日常生活中的平常小事,多半是不經意的、是無目的性的。生活中本來就要喝茶飲水。喝茶飲水雖是維持生命的必然需求,但平時喝茶飲水的本身卻是非關目的、不經意、無計劃、不思議的,也就是說,它們都是「無心」的,可是,就在這種「無心」之中,在這種非關目的的「無為」之中,卻可以窺見那冥冥之中使這一切所以然的宇宙法性,並且也唯有在這「無心」、「無為」、不經意、不思議中,才能直覺感受它。一切有心、有目的、有作為、有計劃的追求、意識、造作等對它來說,都是執著汙染,都是「無明」妄心的錯覺,只會妨礙佛性真如的體現。


喝茶從佛性頓悟說到禪茶妙悟說佛與茶

茶通禪理

因此,茶通禪理。禪學的「無」通過日常的「茶」,誕生了獨特的禪茶文化。在「茶」中悟「禪」,在「禪」中覺「無」,在「無」中生「有」,在「有」中還「無」,深深體會到「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空不二」、「生滅不二」的涅盤境界。佛學中的「無」通過茶人和茶客的內在覺悟而體現出具體的「道」。「無」,不是空洞的「無」,更不是僅僅用以觀賞的「無」,而是一種創新的「無」。「無」是內省、內覺、內悟的本我回歸和真我創新,是人性一切脫胎換骨的精神原點,俗人通過茶而知「無」,因知「無」而醒覺,因醒覺而悟世間道。因為茶道的「無」是一種不受拘束的自由,也正是因為這種自由,可以激發美的體現和創新。「禪」不應是遠離日常生活的超凡事,而是融入俗世的人間平常道,令人常在其「無」的自省中頓悟,展示創新昇華的美。當茶人否定了一切固有的審美形式,拋棄了所有的思想束縛之後,一樣樣新的藝術品、藝術表現形式也就自然應運而生了。

誠如無門慧開禪師(1183-1260)的無門關所云:「參禪須透祖師關,妙悟要窮心路絕。禪人蔘禪,悟透祖師關,固然是至高境界,「妙悟要窮心路絕。」參禪妙悟要窮盡至「心路斷絕」--非思惟擬議所可至的境界,故禪門有云「當下即是,擬向即乖。」「當下即是」,雖然不容思惟、擬議,但並非無知、無識,易言之是要禪人在「無心」、「無為」、不經意、不思議中,去妙悟冥契,隨緣悟達。因此,禪強調「當下即是」的直覺感受。禪的直覺感受正如「禪」字「示單」的構字之形、造字之意,是一種單一的神示,是專注的、是直截的、是不假外求的。同樣地,茶之「悟」乃是人在最是平常的生活中的直覺感受,「喝茶」,濃淡由己,好壞自嘗,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一切「直下承當」,直至體會出「人生如茶」,濃有濃的滋味,淡有淡的芬芳,好壞泯除,一切隨緣隨喜,茶即禪,禪即茶,禪茶一如,禪茶一味!此時,人借茶妙悟,茶借人昇華。故茶禪之所以相通,均在佛性真如的直覺感受,從心境的空寧、清淨、飄逸,到品茶時的從容、安詳、自在。茶中何以有禪?只源心中有禪!故說「禪茶一味」。「禪茶一味」重在妙悟,因茶悟禪,因禪悟心,茶心禪心,心心相印,因而達到一種不假外求,本自圓成的涅盤境界。這種不假外求、本自圓成,即妄即真、即轉即成的體悟經驗,即是「妙悟」。茶、禪之所以「同道」,關鍵即在於「妙悟」。這「禪茶一味」的生命昇華的品諦,關鍵也在於「妙悟」。故強調禪人飲者,非深體妙悟不可。


喝茶從佛性頓悟說到禪茶妙悟說佛與茶

禪茶妙悟說

「妙悟」是一種直覺頓悟的思維活動,它建立在長期的生活經驗和深厚的文化素養的基礎之上,「得之在俄頃,積之在平日」,其特點是用偶然觸發的方式表現出剎那即永恆的直覺感受。「妙悟」不是邏輯推理,而是對客觀事物的直接觀照,它從特殊悟透一般,從偶然悟透必然,從一顆沙粒悟透大千世界,具有形象思維的特點。鈴木大拙(1870-1966)說:「禪如果沒有悟,就像太陽沒有光和熱一樣。禪可以失去它所有的文獻、所有的寺廟以及所有的行頭,但是,只要其中有悟,就會永遠存在。」可見禪最根本的東西,就是「悟」。「悟」,或者「妙悟」,是從禪法中借用的名詞,本意是指參禪者對於「佛性」的領悟。因此,「妙悟」說的真正的思想淵源,就是佛教禪宗學說。禪宗對傳統佛教的一個重要革新,就在於不很重視外在的宗教儀規,而致力於內心世界的大徹大悟。按照禪的觀點,現實世界的一切都是虛幻的,只有超現實的「佛性」才真實永存,而「佛性」就存在於每個人自身。因此,要成佛作祖,無需到自身以外去追求,只要破除對現象世界的種種迷妄執著,認識本身固有的「佛性」,就算進入了悟境。正所謂「明心見性,見性成佛」。由於佛性是人人原本具有,要想成佛,不用外求,故謂「一切現成,不假外求。」意指只要認識到自己的本心、見到自己的本性,就可達到佛的境界。這與《六祖壇經》中的思想「若起正真般若觀照,一剎那間,妄念俱滅;若識自性,一悟即至佛地。」如出一轍。禪宗把禪視為人人所具有的本性,是人性的智光,是生命之美的最集中體現,是宇宙萬有的法性,是萬物生機勃勃的根源,是天地萬物之美的至高體現。而視這種人之本性與宇宙法性的冥然合一,生命本體與宇宙本體的圓融合一,為禪的境界,它乃是一種隨緣任運、自然適意、一切皆真、寧靜淡遠而又生機勃勃的自由境界,它既是禪宗所追求的人生境界,又是禪宗所謳歌的妙悟境界。

六祖之後馬祖道一(709-788,或688-763年)創叢林,百丈懷海(720-814)立清規,禪僧以茶參禪,資養清修,以茶待客,廣締善緣,頓悟漸修,明心見性,形成具有中國宗教特色的禪茶文化,許多高僧借茶論道,傳播禪的精神時用茶作為「標月之指」,從而禪茶文化風行。禪茶是用茶作為一種特殊的心性修養形式,禪茶文化其目的就是在於通過強化當下之覺悟,實現從迷到悟、從俗到雅的轉化。禪茶成為了一種宗教文化的載體,並創造出高度的茶禪妙悟說,趙州和尚(778-897)「吃茶去」的公案即可證明,《五燈會元》卷四記載:師(趙州從諗禪師)問新到僧:「曾到此間否?」僧曰:「曾到。」師曰:「吃茶去。」又問僧,僧曰:「不曾到。」師曰:「吃茶去。」後院主問曰:「為甚麼曾到也雲吃茶去,不曾到也雲吃茶去?」師召院主,主應喏。師曰:「吃茶去。」趙州禪師語帶禪機,莫陷思維,且吃茶去的機鋒,正是要看吾人能否轉得身來,悟透心的好妄分別,而院主以分別心,不明趙州之意,失卻茶悟之機。這則公案正指出趙州禪師以茶示道的妙悟之徑。又《五燈會元》卷八〈福州怡山長慶藏用禪師〉條記載:僧問:「如何是和尚家風?」師響應:「齋前廚蒸南國飯,午後爐煎北苑茶。」禪師示人禪修要在生活的每時每刻,就像喝茶、洗缽,吃飯、睡覺一樣平常,通過親身實踐體驗,如人飲水,冷暖自知,「齋前蒸飯,午後煎茶」,最是自然不過,具體體現長慶禪師「平常心是道」的和尚家風。


喝茶從佛性頓悟說到禪茶妙悟說佛與茶

禪茶一味

「禪茶一味」的理念雖開展於唐代,但一直要到宋代才出現專稱。宋代林表民編《天臺續集.別編卷二》中,摘錄陳知柔詩作:「巨石橫空豈偶然,萬雷奔壑有飛泉。好山雄壓三千界,幽處長棲五百仙。雲際樓臺深夜見,雨中鐘鼓隔溪傳。我來不作聲聞想,聊試茶甌一味禪。」這是「禪茶一味」或說「茶禪一味」最早的語源。但據日本學者成川武夫研究認為「禪茶一味」這四個字乃宋代圜悟克勤禪師(1063-1135)手書,之後贈與來華參學的日本弟子榮西禪師,此四字真訣輾轉從一休宗純手中傳給其弟子村田珠光禪師。村田珠光則是日本茶道的開山鼻祖。茶自唐代傳入東瀛,至十五世紀僧人村田珠光禪師奠定了一套簡單樸素的茶道儀式,並提出了日本的茶道四諦:「和、敬、清、寂」,此一理念至十六世紀經茶道大師千利休進一步完善,堅定確立了枯淡閒寂的茶道美學準則,並使之昇華到民族藝術的高度,此後四百多年來,一直是日本茶人的行為準則。

自從北宋徽宗政和年間,圜悟克勤禪師在今日的湖南石門住持靈泉禪院(即夾山寺)時,提出「禪茶一味」之說,後圜悟克勤奉詔遷金陵、鎮江等地,於東南沿海名剎,傳碧巖宗法,授碧巖茶道,帝賜法號,聲名大振。嗣後夾山和尚(805-881)更以禪茶接僧。師(夾山和尚)喝完一碗茶後,又自斟了一碗遞給侍僧。侍僧正欲接碗,和尚陡問:「這一碗是個什麼?」侍僧一時語塞。禪門謂:「誰能無心領受此茶,便真正品得禪味,悟了上上禪機。」如此禪風,「直下承當」、「禪茶一味」,一念覺:「茶即禪,禪即茶」,頓使禪門的茶風禪光,得以薰沐吳、越、閩等地,遠及朝鮮、日本等國,遂大大促進了禪茶文化的發展。

但拈出「禪茶一味」的圜悟克勤禪師,卻又指出「禪絕名理」。也就是說,禪是無名相、無言說,超越一切思維、概念、理論而後才可體現的。一旦體現禪悟,卻又訴諸於語言、文字,在語言文字上作功夫,那就變成了「口頭禪」、「文字禪」。因此禪者之茶,但可用心品,不可以相求。一般飲者所強調的識茶、識水、識器、觀色、聞香,乃至於識味,都不屬於茶禪文化的精髓。凡屬於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所對應的六塵:色、聲、香、味、觸、法,都只是吾人「意識心」的分別,其所形成的六識,佛法認為全屬妄心妄立,假言施設。因此,日本茶道的開山鼻祖村田珠光禪師才會表明:「一味清心、法喜禪悅,趙州知此,陸羽未曾知此。」也就是說,「吃茶去」那種以茶思惟悟道的境界,只有趙州和尚到達「禪茶一味」的這種境界,有著中國茶聖之稱的陸羽雖著《茶經》,但卻未曾到達這種境界。

唐陸羽(733-804)所著的《茶經》,對飲茶的歷史、茶的起源、性質、茶的產地、採茶的器具,製茶的過程、飲茶的方法及使用的茶具等等,都做了比較全面系統的論述。《封氏聞見記》卷六〈飲茶〉雲:「楚人陸鴻漸為茶論,說茶之功效,並煎茶炙茶之法,造茶具二十四事,以都統籠貯之,遠近傾慕,好事者家藏一副。有常伯熊者,又因鴻漸之論廣潤色之,於是茶道大行。」陸羽用自己的一生從事茶文化的研究,他對茶葉的栽培與摘採;茶具、茶器的製作;烹茶時水源的選擇;烹茶、酌茶時身體的動作都進行了規範和總結,《茶經》是一本劃時代的偉大專著,無庸置疑。但日本茶道專書《葉隱》卷二卻說:

茶道之本意,在清淨六根(眼、耳、鼻、舌、身、意)。眼之所見,掛軸打醬油。鼻之所聞,嫋嫋幽香。耳之所聽,釜之沸聲。舉止端莊,五根清淨,心自清淨,直至意淨。二六時中,不離茶道之心。無所憑藉道具,唯有相應之物。

「無所憑藉道具,唯有相應之物」,在日本茶室中,茶碗不需名匠之作,不需華麗釉彩。刻意的完美,不是美;自然無心之美,才是真美。世間之茶,可以色、香、味、觸、法分別其優劣,然禪者飲茶,意不在茶,在乎自心清淨耳!黃蘗希運禪師(~850)說:「終日吃飯,未曾嚼得一粒米;整日行走,未曾踏得一片地。」要想禪悟,就必須去實現一種超越經驗,即無意識的內心自由。一切出於「真如佛性」的流露而達到自然、無分別的交融。真正的禪者每時每刻都生活在禪的意境之中,都在品味心中之清茗,禪茶一如,此心無所住,無來亦無去,隨處都是「茶以清心,以心清茶」,二者冥契、頓入禪境。若是一念心起,觀色、嗅香、品味,識水、選器、論境,但求茶之外相,早墮凡塵,去禪遠矣!

但我們也可以依六祖慧能所說:禪悟表現於心的「無一物」的狀態中。而所謂心的「無一物」的真諦是,心不能被當作一物事或對象來處理,因為心雖不停地在發揮妙用,不停地以其光明靈覺去照耀萬法萬相;但由於它始終光明靈覺,故不會被世俗的染汙因緣所影響,不會「惹塵埃」。但另一方面心在世間起用,卻必須有起用的對象,若以世間的對象都是染汙而遠離之,則一切歸於寂然,心便沒有作用的對象,起用也無從說。如《談藝錄》所云:

乃不泛說理,而狀物態以明理,不空言道,而寫器用之載道,拈此形而下者,以明形而上者,使寥廓無象者,託物以起興,恍惚無朕者,著跡而如見。

「拈此形而下者,以明形而上者」,佛理雖明說「緣起性空」之理,明說世間一切法或對象,都是因緣和合而成,沒有常住不變的自體,故性空,要我們不執著於對象。但須知對象固然是緣起性空,對象的染汙也是緣起性空,它們是不能對真心或本性構成障礙的,故也不必要捨棄它們。誠如龐居士所云:「我自無心於萬物,何妨萬物常圍繞。」故六祖慧能大師說:「善知識,道須通流,何以卻滯?心不住法,道即通流。心若住法,名為自縛。24」因此錢鍾書在《談藝錄》中說:

道無在而無不在,王維則曰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以見隨遇皆道,觸處可悟。道無在者,莫向虛空裡釘橛是也(見《傳燈錄卷十》);道無不在者,將無佛處來與某甲唾是也(見《傳燈錄卷二十七》)。

「心不住法,道即通流」,「寸縷不著、一絲不掛」,「道無在而無不在」,禪者對人、事、物、境,對自然,對人生,有著一種達觀清澈的體悟,不著於一物的心境,不惑於一唸的感知。正是基於這種「心不住法」的體悟,才能在大自然中獨具慧眼地領悟到「枯木倚寒巖」,「石壓筍敘出,岸懸花倒生」的美感。日本茶道的開山鼻祖村田珠光禪師曾引用兩句漢詩來解釋這種美感:「前林深雪裡,昨夜樹枝開。」白雪皚皚,朔風蕭蕭,在一般人眼裡無異於生的桎梏,死的沉寂。然而在禪師看來,那深雪裡孕育著生命的生機,朔風裡流動著復甦的生趣,轉眼間就會迎來一個花團錦簇,萬紫千紅的春天。正如詩人雪萊所說:「冬天近了,春天還會遠嗎?」只有將有色的大千世界悟至枯淡閒寂,將色視為空,把空還原為色,才能於「不知處得全機」,「於無聲處聽驚雷」,這也就是日本茶道四諦中「寂」的含義。人若真正體悟到了枯淡閒寂的蘊涵,才會產生「話盡山雲海月情」的美感妙悟,「無一物中無盡藏,有山有水有樓臺」的大美感悟,道是「本來無一物」,卻是「無物不開懷」的樂美禪悟。所以《談藝錄》說:「僧達觀撰惠洪石門文字禪序曰:『禪如春也,文字則花也。春在於花,全花是春;花在於春,全春是花。而曰禪與文字有二呼哉!』」。王士禎說得好:「妙諦微言,與世尊拈花、迦葉微笑,等無差別,通其解者,可語上乘。」所以,他不僅能從王維、裴迪的《網川集》中參出「與淨名默然,達摩得髓,同一關捩」的禪意來,而且以為祖詠的應試詩《終南殘雪》和李白的宮怨詩「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也有「雖鈍根初機,亦能頓悟」的妙諦!


喝茶從佛性頓悟說到禪茶妙悟說佛與茶

摘要

佛教於東漢時傳入中國,飲茶之風便逐漸與坐禪相結合,並不斷髮展深化。古今茶人無不以品茗談禪為雅事,禪茶文化,作為一種特殊的心性修養形式,其目的就在於通過強化當下之覺照,實現從迷到悟、從俗到雅的轉化。妙悟就是對這種禪茶文化情致韻味獨特的心領神會。強調在生活中體味禪悅,在禪悅中落實生活。禪茶成為了一種東方文化的載體,一種禪修的底蘊。一念覺:茶即禪,禪即茶。茶與禪的結緣,既發展了茶文化也發展了禪文化,將禪宗精神融入生活飲食之中,一杯茶裡,喝出的是人生的味道。


喝茶從佛性頓悟說到禪茶妙悟說佛與茶

前言

佛教於東漢明帝時傳入中國,飲茶之風便逐漸與坐禪相結合,並不斷髮展深化。佛教中的「禪」,是梵語「禪那」的音譯,意譯為「靜慮」。「靜慮」就是要求修行者止靜斂心專注一境,謂之「心一境性」。止靜,是指內心的清淨平等;斂心,則指心無雜染、不住二邊。坐禪需要靜慮專注,心一境性,而茶本具的「降火、提神、消食、解毒、不發」等等茶性藥效,正好有助於攝心入定,茶不但可以驅除因長時間坐禪產生的疲勞困頓,提神益思、健胃消渴;又不違背「過午不食」的戒律。故茶之作為飲食在寺院盛行,起始之因正是為要「滌盡昏渴、提神益思」,因此飲茶與禪修結合,乃極自然而必然之事。據吳立民〈中國的茶禪文化與中國佛教的茶道〉一文考證,飲茶生活進入僧人禪坐修行的記錄,最早見於《晉書.藝術傳》,內容記載敦煌行者單道開在後趙都城--鄴城昭德寺修行,借由「荼蘇」以克服睡意,提振精神。「荼蘇」即茶,可見晉代僧人已經認識到「茶」有助於「坐禪」,加之晉高僧慧遠更曾於江西廬山東林寺與陶淵明、陸靜修,話茶吟詩,敘事談經,傳為佳話。因此可知,佛門僧眾認為飲茶令人心清氣爽、提神益思,更可為談經誦律,平添意趣。晉代僧人的飲茶文化逐漸開展,但是佛教坐禪飲茶雖可遠溯至晉代,而飲茶之風則是要到唐代開元時期(713-742)才大興,飲茶不僅成為時人大眾的生活風尚,更進一步形成了僧人文士間的「禪茶文化」。


喝茶從佛性頓悟說到禪茶妙悟說佛與茶

禪茶文化的淵源與發展

據唐代封演《封氏聞見記》卷六〈飲茶〉的記載:「開元中,泰山靈巖寺有降魔師,大興禪教。學禪務於不寐,又不夕食,皆許其飲茶,人自懷挾,到處煮飲,從此轉相仿效,遂成風俗。」佛教主張坐禪時「除眠習」與「不夕食」,給予了「禪茶文化」流行的契機。禪家利用飲茶來解除坐禪時易發的「昏沉」、「掉舉」,提出了「茶有三德」之說,即「坐禪時通夜不眠,滿腹時幫助消化,茶且不發。」因此飲茶成為當時佛教坐禪修道的風尚。禪宗盛行以後,禪與茶更結下了不解之緣。禪僧禮佛前,吃茶洗心,淨化心靈,而後於靜思默照中,妙解禪機,達悟真如。僧人戒五欲,茶的清淨淡泊、樸素自然、韻味雋永,多少與禪的意境、意趣相通,飲茶品茗,便成了淡薄名利的僧人日常修道的雅好。於是茶禪融合,提供了不少禪茶佳話,成就了多彩的禪茶文化。禪門喜在寺院廟旁的山谷間遍植茶樹。

僧人們於修行之外,種茶、採茶、焙茶、蒸茶、煮茶、製茶,進而品茶、研茶、悟茶,孕育了豐富的茶飲藝術,締造了多姿的禪茶文化。更且甚者,茶葉成為寺廟的重要經濟來源,於是依山建寺,依寺種茶,蔚然成風。寺廟不僅成了飲茶的風尚場所,更逐漸發展成為生產、製造和研究茶葉的中心。因而有了「自古名寺出名茶」的說法。飲茶推廣了佛教,而佛教坐禪又促進了茶文化的發展,這就是所謂的「禪茶文化」的來源。

飲茶與佛教坐禪相結合,極大地推動和促進了禪茶文化的發展,飲茶成為僧人修行極佳的助道之物。飲茶文化更迅速廣泛地流傳於各僧院中,僧人不只飲茶參禪,也以茶供佛,寺廟中更設有「茶堂」,作為招待賓客品茗、論禪之所。於是當唐代百丈懷海禪師(720-814)創《清規》,設叢林規矩時,遂將坐禪飲茶列為規式,寫入了《百丈清規》之中,如「茶鼓」(擊鼓召集寺院僧人飲茶說法)的設置、「打茶」(參禪一炷香後供僧人飲茶稍事休息)、「奠茶」(以茶供佛)、「普茶」(請全寺僧眾飲茶)等,還有專門煮茶的「茶頭」與專為遊客惠施茶水的「施茶僧」等名目。《百丈清規.住持章第五》有「新命茶湯」、「受兩序勤舊煎點」、「掛真舉哀奠茶湯」、「對靈小參奠茶湯」、「出喪掛真奠茶湯」、「堂司特為新舊侍者茶湯」;《百丈清規.節臘章第八》有「赴茶」、「旦望巡堂茶」、「方丈點行堂茶」、「庫司頭首點行堂茶」等條文,這也間接促進了禪茶文化的深化。而直接原因則在於,禪要求人們通過靜慮,從平凡的生活中去契悟大道。在寺院崇尚飲茶、種茶的同時,自然將飲茶與佛法哲理、禪學人生融為一體,「茶佛一家」、「茶禪一體」等說詞,也就應運而生。鄭板橋先生有一副對聯說得妙:「從來名士能萍水,自古高僧愛飲茶。」禪僧隱士所欲追求的是清淨、修心、靜慮、智慧、悟道等修行。茶中有禪,禪借茶悟,二位一體,水乳交融。禪人將飲茶從技藝提升到精神的高度,由「茶藝」昇華為「茶道」,以茶為修心靜慮之侶。茶滌除了人心靈的昏渴,不但有助於禪心的體悟,更提升了飲茶的層次與境界,「禪茶一味」,成為茶道的精髓所在。古德雲:「茶道之本在清心,禪道亦如是」,茶禪共同提純和昇華了精神境界的追求。飲茶需心平氣和,強調神態自若、井然有序地啜飲,參禪更需明心見性,體悟平常心是道,從日常生活瑣碎的平凡生活中去感悟宇宙的奧祕和人生的真諦。於是茶道與禪道之間找到了越來越多的思想共通之處。從此佛教寺院中茶道與禪道更為密不可分。由於茶意可通禪、飲茶可助修行,逐漸形成民間轉相仿效的飲茶風尚,自然也就帶動了禪茶文化的發展與深化。據《封氏聞見記》卷六〈飲茶〉的記載在唐代的一些城市裡,茶坊已普遍開設。


喝茶從佛性頓悟說到禪茶妙悟說佛與茶

佛教佛性頓悟說的開展

佛教崇尚飲茶之後,有「禪茶一味」之說。事實上禪宗在中國古代茶文化史上的最大貢獻,就是以佛性「頓悟說」啟迪了禪茶妙悟說,推進了人們對禪茶心學與美學的研究。從晉宋之際,佛教大師們就已經對悟,有「頓」、「漸」兩種看法。其中最早提出頓悟說的是晉朝名僧支道林。南齊劉虯在《無量義經序》中論及頓悟說:「尋得旨之匠,起自支安。」但支道林主張到第七地生起頓悟,七地以上須漸修,因此稱為「小頓悟」。之後,晉宋之際高僧竺道生又在與漸修派的論爭中進一步提出了不容階段、無有次第、一悟頓了的「大頓悟」說。如慧皎《高僧傳》雲:

生既潛思日久,徹悟言外,乃喟然嘆曰:「夫象以盡意,得意則象忘;言以詮理,入理則言息。自經典東流,譯人重阻,多守滯文,鮮見圓義。若忘筌取魚,始可與言道矣。」於是校閱真俗,研思因果,乃言善不受報,頓悟成佛。

這種超乎象外、直指本心的佛理對教外文士也有很大的吸引力,如謝靈運就曾著《辯宗論》,引用竺道生的理論,闡明所謂折中孔、釋的頓悟說。而較竺道生的時代稍晚,約至南朝宋末年,天竺僧人菩提達磨來華,講《楞伽經》,傳禪法,被推為中國禪宗初祖,他也主張「不隨於言教」(《楞伽師資記》)。但這種主張「不隨於言教」的「大頓悟」必須憑藉一般人難以達到的「般若智」。為使廣大眾生更易見性開悟,到了唐朝,禪宗六祖慧能再次修改頓悟說,他主張人人都有佛性,若識自性,一悟即至佛地。六祖更以文句簡單的《金剛經》代替《楞伽經》,以便擺脫名相煩瑣的思想束縛,單刀直入,見性開悟。這種強調「一超直入如來地」,主張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直指本心,頓悟成佛的禪法,使慧能頓派超越了神秀漸派,更擴大了佛教的影響層面,有不少文人的生活和作品中都帶有或多或少的禪味,禪宗的勢力越來越大,禪理的影響也越來越深,使禪宗成為當時中國最大的佛教宗派。然而究竟,何為「禪」?有時令人摸不著頭緒,於是名僧圭峰宗密(784-841)在《禪源諸詮集都序》中分析了「禪」之「源」,「源者,是一切眾生本來真性,亦名佛性,……此性是禪之本源,故云禪源。」在禪宗看來,禪是眾生之本性。禪宗大師又把它稱之為本地風光、本來面目,乃指人人本來具足的佛性。禪宗認為,人人在父母未生以前的本來面目是未被汙染的「本淨」,出生以後,由於知識學習、環境習染等見聞覺知而形成「所知障」,造成妄認、分別、比較、計較、執著等知解情識的思維模式,這些思維模式也就是一般所謂的妄識、妄想、妄認、妄作等的「意識心」,它反而成為行為的領導,造成生命的「染汙」。禪宗把這些妄識染汙,稱為「妄心」、「分別心」,而把父母未生以前的本來面目稱之為「真如」、「佛性」。然而這真如佛性又並非離開妄心分別而能獨立存在,正所謂「無明實性即佛性」、「煩惱即菩提」,也就是因為這種即妄即真、不假外求的緣故,因此禪門強調轉識成智、轉迷成悟、轉煩惱成菩提。一念悟即覺、一念轉即成。禪家一生的參禪悟道,就是要摒除妄心分別而妙悟般若,進而明心見性去把握這真如佛性。禪宗宣揚「頓悟成佛」說的目的,就在於使生命的原型本色從妄識情執和顛倒妄想的虛幻分別意識中解脫出來,看清「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的生命不實現象,如實體悟觀照,照見五蘊的空幻,了知生命的本真,不應有束縛,剎那間進入本體自性與宇宙法性圓融一體無礙的無差別境界,泯除一切的真妄,趣入不生不滅的「涅盤」,從而體悟生命本然的法界實相。因此,禪是一種明心見性的功夫,它的本源是「真如」,或曰「佛性」,這種本性體驗可以妙悟冥契但不可以思維求,不可以知性解,不可以言語會,不可以著相取。參禪悟道,其實是一種「無目的卻合目的性」的行為,禪之所以強調「平常心是道」,正是因日常生活中的平常小事,多半是不經意的、是無目的性的。生活中本來就要喝茶飲水。喝茶飲水雖是維持生命的必然需求,但平時喝茶飲水的本身卻是非關目的、不經意、無計劃、不思議的,也就是說,它們都是「無心」的,可是,就在這種「無心」之中,在這種非關目的的「無為」之中,卻可以窺見那冥冥之中使這一切所以然的宇宙法性,並且也唯有在這「無心」、「無為」、不經意、不思議中,才能直覺感受它。一切有心、有目的、有作為、有計劃的追求、意識、造作等對它來說,都是執著汙染,都是「無明」妄心的錯覺,只會妨礙佛性真如的體現。


喝茶從佛性頓悟說到禪茶妙悟說佛與茶

茶通禪理

因此,茶通禪理。禪學的「無」通過日常的「茶」,誕生了獨特的禪茶文化。在「茶」中悟「禪」,在「禪」中覺「無」,在「無」中生「有」,在「有」中還「無」,深深體會到「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空不二」、「生滅不二」的涅盤境界。佛學中的「無」通過茶人和茶客的內在覺悟而體現出具體的「道」。「無」,不是空洞的「無」,更不是僅僅用以觀賞的「無」,而是一種創新的「無」。「無」是內省、內覺、內悟的本我回歸和真我創新,是人性一切脫胎換骨的精神原點,俗人通過茶而知「無」,因知「無」而醒覺,因醒覺而悟世間道。因為茶道的「無」是一種不受拘束的自由,也正是因為這種自由,可以激發美的體現和創新。「禪」不應是遠離日常生活的超凡事,而是融入俗世的人間平常道,令人常在其「無」的自省中頓悟,展示創新昇華的美。當茶人否定了一切固有的審美形式,拋棄了所有的思想束縛之後,一樣樣新的藝術品、藝術表現形式也就自然應運而生了。

誠如無門慧開禪師(1183-1260)的無門關所云:「參禪須透祖師關,妙悟要窮心路絕。禪人蔘禪,悟透祖師關,固然是至高境界,「妙悟要窮心路絕。」參禪妙悟要窮盡至「心路斷絕」--非思惟擬議所可至的境界,故禪門有云「當下即是,擬向即乖。」「當下即是」,雖然不容思惟、擬議,但並非無知、無識,易言之是要禪人在「無心」、「無為」、不經意、不思議中,去妙悟冥契,隨緣悟達。因此,禪強調「當下即是」的直覺感受。禪的直覺感受正如「禪」字「示單」的構字之形、造字之意,是一種單一的神示,是專注的、是直截的、是不假外求的。同樣地,茶之「悟」乃是人在最是平常的生活中的直覺感受,「喝茶」,濃淡由己,好壞自嘗,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一切「直下承當」,直至體會出「人生如茶」,濃有濃的滋味,淡有淡的芬芳,好壞泯除,一切隨緣隨喜,茶即禪,禪即茶,禪茶一如,禪茶一味!此時,人借茶妙悟,茶借人昇華。故茶禪之所以相通,均在佛性真如的直覺感受,從心境的空寧、清淨、飄逸,到品茶時的從容、安詳、自在。茶中何以有禪?只源心中有禪!故說「禪茶一味」。「禪茶一味」重在妙悟,因茶悟禪,因禪悟心,茶心禪心,心心相印,因而達到一種不假外求,本自圓成的涅盤境界。這種不假外求、本自圓成,即妄即真、即轉即成的體悟經驗,即是「妙悟」。茶、禪之所以「同道」,關鍵即在於「妙悟」。這「禪茶一味」的生命昇華的品諦,關鍵也在於「妙悟」。故強調禪人飲者,非深體妙悟不可。


喝茶從佛性頓悟說到禪茶妙悟說佛與茶

禪茶妙悟說

「妙悟」是一種直覺頓悟的思維活動,它建立在長期的生活經驗和深厚的文化素養的基礎之上,「得之在俄頃,積之在平日」,其特點是用偶然觸發的方式表現出剎那即永恆的直覺感受。「妙悟」不是邏輯推理,而是對客觀事物的直接觀照,它從特殊悟透一般,從偶然悟透必然,從一顆沙粒悟透大千世界,具有形象思維的特點。鈴木大拙(1870-1966)說:「禪如果沒有悟,就像太陽沒有光和熱一樣。禪可以失去它所有的文獻、所有的寺廟以及所有的行頭,但是,只要其中有悟,就會永遠存在。」可見禪最根本的東西,就是「悟」。「悟」,或者「妙悟」,是從禪法中借用的名詞,本意是指參禪者對於「佛性」的領悟。因此,「妙悟」說的真正的思想淵源,就是佛教禪宗學說。禪宗對傳統佛教的一個重要革新,就在於不很重視外在的宗教儀規,而致力於內心世界的大徹大悟。按照禪的觀點,現實世界的一切都是虛幻的,只有超現實的「佛性」才真實永存,而「佛性」就存在於每個人自身。因此,要成佛作祖,無需到自身以外去追求,只要破除對現象世界的種種迷妄執著,認識本身固有的「佛性」,就算進入了悟境。正所謂「明心見性,見性成佛」。由於佛性是人人原本具有,要想成佛,不用外求,故謂「一切現成,不假外求。」意指只要認識到自己的本心、見到自己的本性,就可達到佛的境界。這與《六祖壇經》中的思想「若起正真般若觀照,一剎那間,妄念俱滅;若識自性,一悟即至佛地。」如出一轍。禪宗把禪視為人人所具有的本性,是人性的智光,是生命之美的最集中體現,是宇宙萬有的法性,是萬物生機勃勃的根源,是天地萬物之美的至高體現。而視這種人之本性與宇宙法性的冥然合一,生命本體與宇宙本體的圓融合一,為禪的境界,它乃是一種隨緣任運、自然適意、一切皆真、寧靜淡遠而又生機勃勃的自由境界,它既是禪宗所追求的人生境界,又是禪宗所謳歌的妙悟境界。

六祖之後馬祖道一(709-788,或688-763年)創叢林,百丈懷海(720-814)立清規,禪僧以茶參禪,資養清修,以茶待客,廣締善緣,頓悟漸修,明心見性,形成具有中國宗教特色的禪茶文化,許多高僧借茶論道,傳播禪的精神時用茶作為「標月之指」,從而禪茶文化風行。禪茶是用茶作為一種特殊的心性修養形式,禪茶文化其目的就是在於通過強化當下之覺悟,實現從迷到悟、從俗到雅的轉化。禪茶成為了一種宗教文化的載體,並創造出高度的茶禪妙悟說,趙州和尚(778-897)「吃茶去」的公案即可證明,《五燈會元》卷四記載:師(趙州從諗禪師)問新到僧:「曾到此間否?」僧曰:「曾到。」師曰:「吃茶去。」又問僧,僧曰:「不曾到。」師曰:「吃茶去。」後院主問曰:「為甚麼曾到也雲吃茶去,不曾到也雲吃茶去?」師召院主,主應喏。師曰:「吃茶去。」趙州禪師語帶禪機,莫陷思維,且吃茶去的機鋒,正是要看吾人能否轉得身來,悟透心的好妄分別,而院主以分別心,不明趙州之意,失卻茶悟之機。這則公案正指出趙州禪師以茶示道的妙悟之徑。又《五燈會元》卷八〈福州怡山長慶藏用禪師〉條記載:僧問:「如何是和尚家風?」師響應:「齋前廚蒸南國飯,午後爐煎北苑茶。」禪師示人禪修要在生活的每時每刻,就像喝茶、洗缽,吃飯、睡覺一樣平常,通過親身實踐體驗,如人飲水,冷暖自知,「齋前蒸飯,午後煎茶」,最是自然不過,具體體現長慶禪師「平常心是道」的和尚家風。


喝茶從佛性頓悟說到禪茶妙悟說佛與茶

禪茶一味

「禪茶一味」的理念雖開展於唐代,但一直要到宋代才出現專稱。宋代林表民編《天臺續集.別編卷二》中,摘錄陳知柔詩作:「巨石橫空豈偶然,萬雷奔壑有飛泉。好山雄壓三千界,幽處長棲五百仙。雲際樓臺深夜見,雨中鐘鼓隔溪傳。我來不作聲聞想,聊試茶甌一味禪。」這是「禪茶一味」或說「茶禪一味」最早的語源。但據日本學者成川武夫研究認為「禪茶一味」這四個字乃宋代圜悟克勤禪師(1063-1135)手書,之後贈與來華參學的日本弟子榮西禪師,此四字真訣輾轉從一休宗純手中傳給其弟子村田珠光禪師。村田珠光則是日本茶道的開山鼻祖。茶自唐代傳入東瀛,至十五世紀僧人村田珠光禪師奠定了一套簡單樸素的茶道儀式,並提出了日本的茶道四諦:「和、敬、清、寂」,此一理念至十六世紀經茶道大師千利休進一步完善,堅定確立了枯淡閒寂的茶道美學準則,並使之昇華到民族藝術的高度,此後四百多年來,一直是日本茶人的行為準則。

自從北宋徽宗政和年間,圜悟克勤禪師在今日的湖南石門住持靈泉禪院(即夾山寺)時,提出「禪茶一味」之說,後圜悟克勤奉詔遷金陵、鎮江等地,於東南沿海名剎,傳碧巖宗法,授碧巖茶道,帝賜法號,聲名大振。嗣後夾山和尚(805-881)更以禪茶接僧。師(夾山和尚)喝完一碗茶後,又自斟了一碗遞給侍僧。侍僧正欲接碗,和尚陡問:「這一碗是個什麼?」侍僧一時語塞。禪門謂:「誰能無心領受此茶,便真正品得禪味,悟了上上禪機。」如此禪風,「直下承當」、「禪茶一味」,一念覺:「茶即禪,禪即茶」,頓使禪門的茶風禪光,得以薰沐吳、越、閩等地,遠及朝鮮、日本等國,遂大大促進了禪茶文化的發展。

但拈出「禪茶一味」的圜悟克勤禪師,卻又指出「禪絕名理」。也就是說,禪是無名相、無言說,超越一切思維、概念、理論而後才可體現的。一旦體現禪悟,卻又訴諸於語言、文字,在語言文字上作功夫,那就變成了「口頭禪」、「文字禪」。因此禪者之茶,但可用心品,不可以相求。一般飲者所強調的識茶、識水、識器、觀色、聞香,乃至於識味,都不屬於茶禪文化的精髓。凡屬於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所對應的六塵:色、聲、香、味、觸、法,都只是吾人「意識心」的分別,其所形成的六識,佛法認為全屬妄心妄立,假言施設。因此,日本茶道的開山鼻祖村田珠光禪師才會表明:「一味清心、法喜禪悅,趙州知此,陸羽未曾知此。」也就是說,「吃茶去」那種以茶思惟悟道的境界,只有趙州和尚到達「禪茶一味」的這種境界,有著中國茶聖之稱的陸羽雖著《茶經》,但卻未曾到達這種境界。

唐陸羽(733-804)所著的《茶經》,對飲茶的歷史、茶的起源、性質、茶的產地、採茶的器具,製茶的過程、飲茶的方法及使用的茶具等等,都做了比較全面系統的論述。《封氏聞見記》卷六〈飲茶〉雲:「楚人陸鴻漸為茶論,說茶之功效,並煎茶炙茶之法,造茶具二十四事,以都統籠貯之,遠近傾慕,好事者家藏一副。有常伯熊者,又因鴻漸之論廣潤色之,於是茶道大行。」陸羽用自己的一生從事茶文化的研究,他對茶葉的栽培與摘採;茶具、茶器的製作;烹茶時水源的選擇;烹茶、酌茶時身體的動作都進行了規範和總結,《茶經》是一本劃時代的偉大專著,無庸置疑。但日本茶道專書《葉隱》卷二卻說:

茶道之本意,在清淨六根(眼、耳、鼻、舌、身、意)。眼之所見,掛軸打醬油。鼻之所聞,嫋嫋幽香。耳之所聽,釜之沸聲。舉止端莊,五根清淨,心自清淨,直至意淨。二六時中,不離茶道之心。無所憑藉道具,唯有相應之物。

「無所憑藉道具,唯有相應之物」,在日本茶室中,茶碗不需名匠之作,不需華麗釉彩。刻意的完美,不是美;自然無心之美,才是真美。世間之茶,可以色、香、味、觸、法分別其優劣,然禪者飲茶,意不在茶,在乎自心清淨耳!黃蘗希運禪師(~850)說:「終日吃飯,未曾嚼得一粒米;整日行走,未曾踏得一片地。」要想禪悟,就必須去實現一種超越經驗,即無意識的內心自由。一切出於「真如佛性」的流露而達到自然、無分別的交融。真正的禪者每時每刻都生活在禪的意境之中,都在品味心中之清茗,禪茶一如,此心無所住,無來亦無去,隨處都是「茶以清心,以心清茶」,二者冥契、頓入禪境。若是一念心起,觀色、嗅香、品味,識水、選器、論境,但求茶之外相,早墮凡塵,去禪遠矣!

但我們也可以依六祖慧能所說:禪悟表現於心的「無一物」的狀態中。而所謂心的「無一物」的真諦是,心不能被當作一物事或對象來處理,因為心雖不停地在發揮妙用,不停地以其光明靈覺去照耀萬法萬相;但由於它始終光明靈覺,故不會被世俗的染汙因緣所影響,不會「惹塵埃」。但另一方面心在世間起用,卻必須有起用的對象,若以世間的對象都是染汙而遠離之,則一切歸於寂然,心便沒有作用的對象,起用也無從說。如《談藝錄》所云:

乃不泛說理,而狀物態以明理,不空言道,而寫器用之載道,拈此形而下者,以明形而上者,使寥廓無象者,託物以起興,恍惚無朕者,著跡而如見。

「拈此形而下者,以明形而上者」,佛理雖明說「緣起性空」之理,明說世間一切法或對象,都是因緣和合而成,沒有常住不變的自體,故性空,要我們不執著於對象。但須知對象固然是緣起性空,對象的染汙也是緣起性空,它們是不能對真心或本性構成障礙的,故也不必要捨棄它們。誠如龐居士所云:「我自無心於萬物,何妨萬物常圍繞。」故六祖慧能大師說:「善知識,道須通流,何以卻滯?心不住法,道即通流。心若住法,名為自縛。24」因此錢鍾書在《談藝錄》中說:

道無在而無不在,王維則曰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以見隨遇皆道,觸處可悟。道無在者,莫向虛空裡釘橛是也(見《傳燈錄卷十》);道無不在者,將無佛處來與某甲唾是也(見《傳燈錄卷二十七》)。

「心不住法,道即通流」,「寸縷不著、一絲不掛」,「道無在而無不在」,禪者對人、事、物、境,對自然,對人生,有著一種達觀清澈的體悟,不著於一物的心境,不惑於一唸的感知。正是基於這種「心不住法」的體悟,才能在大自然中獨具慧眼地領悟到「枯木倚寒巖」,「石壓筍敘出,岸懸花倒生」的美感。日本茶道的開山鼻祖村田珠光禪師曾引用兩句漢詩來解釋這種美感:「前林深雪裡,昨夜樹枝開。」白雪皚皚,朔風蕭蕭,在一般人眼裡無異於生的桎梏,死的沉寂。然而在禪師看來,那深雪裡孕育著生命的生機,朔風裡流動著復甦的生趣,轉眼間就會迎來一個花團錦簇,萬紫千紅的春天。正如詩人雪萊所說:「冬天近了,春天還會遠嗎?」只有將有色的大千世界悟至枯淡閒寂,將色視為空,把空還原為色,才能於「不知處得全機」,「於無聲處聽驚雷」,這也就是日本茶道四諦中「寂」的含義。人若真正體悟到了枯淡閒寂的蘊涵,才會產生「話盡山雲海月情」的美感妙悟,「無一物中無盡藏,有山有水有樓臺」的大美感悟,道是「本來無一物」,卻是「無物不開懷」的樂美禪悟。所以《談藝錄》說:「僧達觀撰惠洪石門文字禪序曰:『禪如春也,文字則花也。春在於花,全花是春;花在於春,全春是花。而曰禪與文字有二呼哉!』」。王士禎說得好:「妙諦微言,與世尊拈花、迦葉微笑,等無差別,通其解者,可語上乘。」所以,他不僅能從王維、裴迪的《網川集》中參出「與淨名默然,達摩得髓,同一關捩」的禪意來,而且以為祖詠的應試詩《終南殘雪》和李白的宮怨詩「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也有「雖鈍根初機,亦能頓悟」的妙諦!


喝茶從佛性頓悟說到禪茶妙悟說佛與茶

佛性頓悟說與禪茶妙悟說的禪茶原理

禪宗標榜以心傳心,主張「真如佛性」人人本具,但要靠自己去領悟,悟明心性,乃成正果。故禪宗認為,通過妙悟的體驗,可以幫助人們認識人的本真,把握人生實相,弄清人生需要,樹立人生理想,實現人生價值。並且認為妙悟不是高高在上或者外在於人的生命之物,而是隸屬於人的生命存在之物。而禪林之中,以臨濟宗的大慧宗杲禪師(1089-1163)倡「看話禪」,最講「妙悟」。《大慧普覺禪師語錄》卷二十六雲:

禪有多途。‥‥‥或以無言無說,坐在黑山下鬼窟裡閉眉閤眼,謂之威音王那畔,父母未生時消息,亦謂之默而常照為禪者。如此等輩,不求妙悟,以悟為落在第二頭,以悟為誑謔人,以悟為建立,自既不曾悟,亦不信有悟底。妙喜常衲子輩說:世間工巧技藝、若無悟處,尚不得其妙,況欲脫生死,而只以口頭說靜,便要收殺?大似埋頭向東走,欲取西邊物。轉求轉速,轉急轉遲。……古德有言:研窮至理,以悟為則。若說得天花亂墜,不悟總是痴狂外邊走耳。

在宗杲看來,參禪除卻「妙悟」,別無正途。靜坐默照,只如磨磚成鏡,是永不得正果的。所謂「妙悟」是指人人本具的覺性、佛性。它可以表現為對禪的識見力,也可以表現為對藝術的感受力。妙悟在於心解,一旦說「妙」即超越語言文字相,但卻又不能不寓於語言文字中,需靠自己體悟。「悟」作為一種精神現象並非僅僅是參禪的成果,世間萬事萬物均有類似佛性的「妙理」,因而「悟」也就存在於人們的所有活動中,不限於語言文字。「悟」其實近似於一種沉潛著理性智慧的直覺體驗,在不同程度或角度上與藝術活動中的形象思維、直覺表現、靈感狀態、審美判斷等等都有相通之處。「妙悟」就美學藝術而言,約略相當於審美直覺,這種直覺產生的是意象,而非概念,故很難用語言文字表達出來。「妙悟」可說是人們從長時期潛心地觀照、玩味、玩索生活中的人、事、物、境所養成的一種審美意識活動和直覺感受能力,它的特點在於不憑藉理性的思考而能夠對形象思維內含的情趣韻味作直接的領會與把握,這種心理活動和能力便構成了藝術創造的原動力。因此就美學藝術而言,「妙悟」近似於西方美學家所講的「藝術直覺」、「審美直覺」,這種「直覺感受」的體現,禪門稱之為「直截根源」、「頓門」、「單刀直入」,就生活美學而言,它結合了中國古典美學對於興趣、意象、韻味等的關注和探求。若就藝術創造過程而論,「興趣、意象、韻味」是創作者所要追求達到的美學目標,而「妙悟」則是通向這個目標的心靈橋樑。因此「妙悟」就美學藝術而言,可說是對「興趣、意象、韻味」獨特的心領神會。

而當茶人「參禪」正是借飲茶來說明妙悟過程中的感受、聯想、體會。所謂「茶參參到無言處」,其實就是追尋茶境茶道中,那隻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妙處,而這就必須依靠直覺的體驗,自由的理解與隨意的聯想。「茶參」時的「妙悟」,強調茶人藝術思維不涉理路,不落言詮的在「興趣、意象、韻味」上的妙悟方屬上乘。也就是說茶參時主要是用形象思維,而不能用邏輯思維,但這絕不是說茶參不能表現哲理,茶人不需具備理性精神。事實上,真正的茶師總是深刻的哲學家、思想家,「理」中自然也可以有「趣、象、味」在,古今中外都有「涉理路」的茶悟之作,如許多優秀的茶詩之作,理本身並非茶悟的障礙。而是強調借茶喻禪、悟道,不應拾人牙慧,而應尋求超越文字、聲律之外的深遠涵意與情感、哲理。在此基礎上,才能鑑別各種藝術風格、審美價值,這種直覺的自然美感「醞釀胸中,久之自然悟入」,得以窺見藝術創作的內在意蘊,把握住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美感經驗,從而達到妙不可言的「無言處」的境界。附帶的也就培養出能鑑別「真性情」的高度藝術鑑賞能力。茶人強調「以禪喻茶」正是因為認識到,以禪喻茶恰巧賦予茶人一種深刻的理性素質,其佳處即在「禪道即是茶道」,道存理存,茶事即理,茶境即悟,以形象呈露佛性,以直覺體味理趣,在靜穆、觀照中默契哲理,在茶事極簡、茶境極純、茶道極樸,茶意極趣的機鋒妙悟中闡述哲理,此時,「茶道即是禪道」。

所以說茶、禪之所以「同道」,關鍵在於「妙悟」。茶參之時要靠自己去領悟言外意蘊,象外景緻,因為「真如」是不能用語言文字、具象、邏輯明白表達出來的,所以常用譬喻、隱語、暗示這「弦外之音、言外之意」,禪師有時可作外表形式簡單的比附,有時則作內在精神的深刻契合。而茶參者則應勇於揭示自己的「茶禪觀」,共享茶境茶道的「妙悟經驗」。將茶心禪心,打成一片,茶即是禪,禪即是茶,茶禪交融,去體現出茶心、悟性,是一非二,茶道、禪道,不容有別。那麼一旦茶參的妙悟成為洞燭禪參的玄機,此即「茶禪一味,等無差別」的妙締!

《涅盤無名論》說:「玄道在於妙悟,妙悟在於即真。」這一點,禪悟和茶悟完全一致。就本質上來說,茶人的美感意識不僅是個體的,也是非邏輯的,「可以意會,難以言傳」,主要在於心靈對事物的直覺感受。「妙悟在於即真」,參禪飲茶、挑水搬柴都是如此。禪門強調「直下承當」,而「直下承當」是要在日常生活中完成的。參禪飲茶、挑水搬柴都離不開「佛性」,「當下即是」、「當處即真」,也都離不開我們的日常生活,禪也就是要在日常生活應用之中體悟,所以禪不離於「當下」,或者說,禪本身就是生活本身,就在當下。在生活中徹悟佛性,覺悟人生,奉獻人生,所以茶道修持與生活禪悟是相通的,兩者都強調「道不可須臾離,可離非道」,佛性是遍一切處在的,禪、道也是遍一切處在的,都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實修實證,最終才得以徹悟。因此,禪參和茶參都重內心體驗,都重啟發和妙悟,在思維方式上如觀照、頓悟、覺察、表達等,都有著濃得化不開的千絲萬縷之緣。因此,自從禪宗在唐代風行以後,就與飲茶發生了密不可分的關係,禪師「以茶示禪」,茶師「以禪入茶」,茶禪雙向滲透,成為中國茶文化史上一個獨特的現象。然而,與「以茶示禪」不同的是;「以禪入茶」更注重茶趣之有無,重視的是禪機、禪趣,較不求禪理之印機、禪意之深淺,禪茶是在具體形式地操作飲茶的過程中,寓託佛理禪意,從而將禪理與對飲茶的妙悟和對人間萬象的體驗融合在一起,使飲者在對飲茶之境的沉吟玩索中獲得禪趣,感悟禪機。

因此,原本橫亙在禪悟與茶藝觀念之間的一大難題,即「取相」與「不取相」的兩難問題,在此迎刃而解。「通禪於茶」主在強調「茶禪同道」,禪宗給茶藝最重要的啟示無過於一個「悟」字,通「禪家真諦」於「茶藝妙諦」的種種禪茶理論,無非多是圍繞著「妙悟」這一核心思想展開的。禪之悟與茶之悟已不僅僅是比附、比擬或比喻的關係,而是在思維方式上有更深刻的契合。晉宋以來,隨著禪宗思想影響的逐漸深入,人們日益從理論上自覺地把禪之悟和茶之悟溝通起來。因此,雖說南宗的「悟」是超言絕象的,但茶人的「悟」其實就是直覺的審美判斷,也是超越邏輯語言的,二者在思維方面自然有著一致相通之處。因此,「以茶悟禪,莫此親切,以禪喻茶,妙入頓門」。飲茶而有悟,自然就成為一種直覺的美感經驗,此一美感經驗,在茶即是美學的洞察,是鑑賞觀照;在禪即是生命的直觀,是參禪妙悟。正是這種超越於文字之外的自由聯想的飲茶妙悟,大大拓展了茶意的空間,豐富了禪茶文化的意蘊,擴充或改變了原來飲者對周遭人、事、物、境的立意構思。當心靈去感受環境、語言形象後面所蘊藏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遷想妙得,得意忘言,不再執著於飲茶本身,不再死於「茶、水、器、具」等的形而下的品評鑑賞。這時「茶」有了生命,而生命找到了出口,既是茶意的昇華,更是生命的昇華,自然領悟到「茶禪一味,等無差別」的妙諦!


喝茶從佛性頓悟說到禪茶妙悟說佛與茶

摘要

佛教於東漢時傳入中國,飲茶之風便逐漸與坐禪相結合,並不斷髮展深化。古今茶人無不以品茗談禪為雅事,禪茶文化,作為一種特殊的心性修養形式,其目的就在於通過強化當下之覺照,實現從迷到悟、從俗到雅的轉化。妙悟就是對這種禪茶文化情致韻味獨特的心領神會。強調在生活中體味禪悅,在禪悅中落實生活。禪茶成為了一種東方文化的載體,一種禪修的底蘊。一念覺:茶即禪,禪即茶。茶與禪的結緣,既發展了茶文化也發展了禪文化,將禪宗精神融入生活飲食之中,一杯茶裡,喝出的是人生的味道。


喝茶從佛性頓悟說到禪茶妙悟說佛與茶

前言

佛教於東漢明帝時傳入中國,飲茶之風便逐漸與坐禪相結合,並不斷髮展深化。佛教中的「禪」,是梵語「禪那」的音譯,意譯為「靜慮」。「靜慮」就是要求修行者止靜斂心專注一境,謂之「心一境性」。止靜,是指內心的清淨平等;斂心,則指心無雜染、不住二邊。坐禪需要靜慮專注,心一境性,而茶本具的「降火、提神、消食、解毒、不發」等等茶性藥效,正好有助於攝心入定,茶不但可以驅除因長時間坐禪產生的疲勞困頓,提神益思、健胃消渴;又不違背「過午不食」的戒律。故茶之作為飲食在寺院盛行,起始之因正是為要「滌盡昏渴、提神益思」,因此飲茶與禪修結合,乃極自然而必然之事。據吳立民〈中國的茶禪文化與中國佛教的茶道〉一文考證,飲茶生活進入僧人禪坐修行的記錄,最早見於《晉書.藝術傳》,內容記載敦煌行者單道開在後趙都城--鄴城昭德寺修行,借由「荼蘇」以克服睡意,提振精神。「荼蘇」即茶,可見晉代僧人已經認識到「茶」有助於「坐禪」,加之晉高僧慧遠更曾於江西廬山東林寺與陶淵明、陸靜修,話茶吟詩,敘事談經,傳為佳話。因此可知,佛門僧眾認為飲茶令人心清氣爽、提神益思,更可為談經誦律,平添意趣。晉代僧人的飲茶文化逐漸開展,但是佛教坐禪飲茶雖可遠溯至晉代,而飲茶之風則是要到唐代開元時期(713-742)才大興,飲茶不僅成為時人大眾的生活風尚,更進一步形成了僧人文士間的「禪茶文化」。


喝茶從佛性頓悟說到禪茶妙悟說佛與茶

禪茶文化的淵源與發展

據唐代封演《封氏聞見記》卷六〈飲茶〉的記載:「開元中,泰山靈巖寺有降魔師,大興禪教。學禪務於不寐,又不夕食,皆許其飲茶,人自懷挾,到處煮飲,從此轉相仿效,遂成風俗。」佛教主張坐禪時「除眠習」與「不夕食」,給予了「禪茶文化」流行的契機。禪家利用飲茶來解除坐禪時易發的「昏沉」、「掉舉」,提出了「茶有三德」之說,即「坐禪時通夜不眠,滿腹時幫助消化,茶且不發。」因此飲茶成為當時佛教坐禪修道的風尚。禪宗盛行以後,禪與茶更結下了不解之緣。禪僧禮佛前,吃茶洗心,淨化心靈,而後於靜思默照中,妙解禪機,達悟真如。僧人戒五欲,茶的清淨淡泊、樸素自然、韻味雋永,多少與禪的意境、意趣相通,飲茶品茗,便成了淡薄名利的僧人日常修道的雅好。於是茶禪融合,提供了不少禪茶佳話,成就了多彩的禪茶文化。禪門喜在寺院廟旁的山谷間遍植茶樹。

僧人們於修行之外,種茶、採茶、焙茶、蒸茶、煮茶、製茶,進而品茶、研茶、悟茶,孕育了豐富的茶飲藝術,締造了多姿的禪茶文化。更且甚者,茶葉成為寺廟的重要經濟來源,於是依山建寺,依寺種茶,蔚然成風。寺廟不僅成了飲茶的風尚場所,更逐漸發展成為生產、製造和研究茶葉的中心。因而有了「自古名寺出名茶」的說法。飲茶推廣了佛教,而佛教坐禪又促進了茶文化的發展,這就是所謂的「禪茶文化」的來源。

飲茶與佛教坐禪相結合,極大地推動和促進了禪茶文化的發展,飲茶成為僧人修行極佳的助道之物。飲茶文化更迅速廣泛地流傳於各僧院中,僧人不只飲茶參禪,也以茶供佛,寺廟中更設有「茶堂」,作為招待賓客品茗、論禪之所。於是當唐代百丈懷海禪師(720-814)創《清規》,設叢林規矩時,遂將坐禪飲茶列為規式,寫入了《百丈清規》之中,如「茶鼓」(擊鼓召集寺院僧人飲茶說法)的設置、「打茶」(參禪一炷香後供僧人飲茶稍事休息)、「奠茶」(以茶供佛)、「普茶」(請全寺僧眾飲茶)等,還有專門煮茶的「茶頭」與專為遊客惠施茶水的「施茶僧」等名目。《百丈清規.住持章第五》有「新命茶湯」、「受兩序勤舊煎點」、「掛真舉哀奠茶湯」、「對靈小參奠茶湯」、「出喪掛真奠茶湯」、「堂司特為新舊侍者茶湯」;《百丈清規.節臘章第八》有「赴茶」、「旦望巡堂茶」、「方丈點行堂茶」、「庫司頭首點行堂茶」等條文,這也間接促進了禪茶文化的深化。而直接原因則在於,禪要求人們通過靜慮,從平凡的生活中去契悟大道。在寺院崇尚飲茶、種茶的同時,自然將飲茶與佛法哲理、禪學人生融為一體,「茶佛一家」、「茶禪一體」等說詞,也就應運而生。鄭板橋先生有一副對聯說得妙:「從來名士能萍水,自古高僧愛飲茶。」禪僧隱士所欲追求的是清淨、修心、靜慮、智慧、悟道等修行。茶中有禪,禪借茶悟,二位一體,水乳交融。禪人將飲茶從技藝提升到精神的高度,由「茶藝」昇華為「茶道」,以茶為修心靜慮之侶。茶滌除了人心靈的昏渴,不但有助於禪心的體悟,更提升了飲茶的層次與境界,「禪茶一味」,成為茶道的精髓所在。古德雲:「茶道之本在清心,禪道亦如是」,茶禪共同提純和昇華了精神境界的追求。飲茶需心平氣和,強調神態自若、井然有序地啜飲,參禪更需明心見性,體悟平常心是道,從日常生活瑣碎的平凡生活中去感悟宇宙的奧祕和人生的真諦。於是茶道與禪道之間找到了越來越多的思想共通之處。從此佛教寺院中茶道與禪道更為密不可分。由於茶意可通禪、飲茶可助修行,逐漸形成民間轉相仿效的飲茶風尚,自然也就帶動了禪茶文化的發展與深化。據《封氏聞見記》卷六〈飲茶〉的記載在唐代的一些城市裡,茶坊已普遍開設。


喝茶從佛性頓悟說到禪茶妙悟說佛與茶

佛教佛性頓悟說的開展

佛教崇尚飲茶之後,有「禪茶一味」之說。事實上禪宗在中國古代茶文化史上的最大貢獻,就是以佛性「頓悟說」啟迪了禪茶妙悟說,推進了人們對禪茶心學與美學的研究。從晉宋之際,佛教大師們就已經對悟,有「頓」、「漸」兩種看法。其中最早提出頓悟說的是晉朝名僧支道林。南齊劉虯在《無量義經序》中論及頓悟說:「尋得旨之匠,起自支安。」但支道林主張到第七地生起頓悟,七地以上須漸修,因此稱為「小頓悟」。之後,晉宋之際高僧竺道生又在與漸修派的論爭中進一步提出了不容階段、無有次第、一悟頓了的「大頓悟」說。如慧皎《高僧傳》雲:

生既潛思日久,徹悟言外,乃喟然嘆曰:「夫象以盡意,得意則象忘;言以詮理,入理則言息。自經典東流,譯人重阻,多守滯文,鮮見圓義。若忘筌取魚,始可與言道矣。」於是校閱真俗,研思因果,乃言善不受報,頓悟成佛。

這種超乎象外、直指本心的佛理對教外文士也有很大的吸引力,如謝靈運就曾著《辯宗論》,引用竺道生的理論,闡明所謂折中孔、釋的頓悟說。而較竺道生的時代稍晚,約至南朝宋末年,天竺僧人菩提達磨來華,講《楞伽經》,傳禪法,被推為中國禪宗初祖,他也主張「不隨於言教」(《楞伽師資記》)。但這種主張「不隨於言教」的「大頓悟」必須憑藉一般人難以達到的「般若智」。為使廣大眾生更易見性開悟,到了唐朝,禪宗六祖慧能再次修改頓悟說,他主張人人都有佛性,若識自性,一悟即至佛地。六祖更以文句簡單的《金剛經》代替《楞伽經》,以便擺脫名相煩瑣的思想束縛,單刀直入,見性開悟。這種強調「一超直入如來地」,主張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直指本心,頓悟成佛的禪法,使慧能頓派超越了神秀漸派,更擴大了佛教的影響層面,有不少文人的生活和作品中都帶有或多或少的禪味,禪宗的勢力越來越大,禪理的影響也越來越深,使禪宗成為當時中國最大的佛教宗派。然而究竟,何為「禪」?有時令人摸不著頭緒,於是名僧圭峰宗密(784-841)在《禪源諸詮集都序》中分析了「禪」之「源」,「源者,是一切眾生本來真性,亦名佛性,……此性是禪之本源,故云禪源。」在禪宗看來,禪是眾生之本性。禪宗大師又把它稱之為本地風光、本來面目,乃指人人本來具足的佛性。禪宗認為,人人在父母未生以前的本來面目是未被汙染的「本淨」,出生以後,由於知識學習、環境習染等見聞覺知而形成「所知障」,造成妄認、分別、比較、計較、執著等知解情識的思維模式,這些思維模式也就是一般所謂的妄識、妄想、妄認、妄作等的「意識心」,它反而成為行為的領導,造成生命的「染汙」。禪宗把這些妄識染汙,稱為「妄心」、「分別心」,而把父母未生以前的本來面目稱之為「真如」、「佛性」。然而這真如佛性又並非離開妄心分別而能獨立存在,正所謂「無明實性即佛性」、「煩惱即菩提」,也就是因為這種即妄即真、不假外求的緣故,因此禪門強調轉識成智、轉迷成悟、轉煩惱成菩提。一念悟即覺、一念轉即成。禪家一生的參禪悟道,就是要摒除妄心分別而妙悟般若,進而明心見性去把握這真如佛性。禪宗宣揚「頓悟成佛」說的目的,就在於使生命的原型本色從妄識情執和顛倒妄想的虛幻分別意識中解脫出來,看清「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的生命不實現象,如實體悟觀照,照見五蘊的空幻,了知生命的本真,不應有束縛,剎那間進入本體自性與宇宙法性圓融一體無礙的無差別境界,泯除一切的真妄,趣入不生不滅的「涅盤」,從而體悟生命本然的法界實相。因此,禪是一種明心見性的功夫,它的本源是「真如」,或曰「佛性」,這種本性體驗可以妙悟冥契但不可以思維求,不可以知性解,不可以言語會,不可以著相取。參禪悟道,其實是一種「無目的卻合目的性」的行為,禪之所以強調「平常心是道」,正是因日常生活中的平常小事,多半是不經意的、是無目的性的。生活中本來就要喝茶飲水。喝茶飲水雖是維持生命的必然需求,但平時喝茶飲水的本身卻是非關目的、不經意、無計劃、不思議的,也就是說,它們都是「無心」的,可是,就在這種「無心」之中,在這種非關目的的「無為」之中,卻可以窺見那冥冥之中使這一切所以然的宇宙法性,並且也唯有在這「無心」、「無為」、不經意、不思議中,才能直覺感受它。一切有心、有目的、有作為、有計劃的追求、意識、造作等對它來說,都是執著汙染,都是「無明」妄心的錯覺,只會妨礙佛性真如的體現。


喝茶從佛性頓悟說到禪茶妙悟說佛與茶

茶通禪理

因此,茶通禪理。禪學的「無」通過日常的「茶」,誕生了獨特的禪茶文化。在「茶」中悟「禪」,在「禪」中覺「無」,在「無」中生「有」,在「有」中還「無」,深深體會到「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空不二」、「生滅不二」的涅盤境界。佛學中的「無」通過茶人和茶客的內在覺悟而體現出具體的「道」。「無」,不是空洞的「無」,更不是僅僅用以觀賞的「無」,而是一種創新的「無」。「無」是內省、內覺、內悟的本我回歸和真我創新,是人性一切脫胎換骨的精神原點,俗人通過茶而知「無」,因知「無」而醒覺,因醒覺而悟世間道。因為茶道的「無」是一種不受拘束的自由,也正是因為這種自由,可以激發美的體現和創新。「禪」不應是遠離日常生活的超凡事,而是融入俗世的人間平常道,令人常在其「無」的自省中頓悟,展示創新昇華的美。當茶人否定了一切固有的審美形式,拋棄了所有的思想束縛之後,一樣樣新的藝術品、藝術表現形式也就自然應運而生了。

誠如無門慧開禪師(1183-1260)的無門關所云:「參禪須透祖師關,妙悟要窮心路絕。禪人蔘禪,悟透祖師關,固然是至高境界,「妙悟要窮心路絕。」參禪妙悟要窮盡至「心路斷絕」--非思惟擬議所可至的境界,故禪門有云「當下即是,擬向即乖。」「當下即是」,雖然不容思惟、擬議,但並非無知、無識,易言之是要禪人在「無心」、「無為」、不經意、不思議中,去妙悟冥契,隨緣悟達。因此,禪強調「當下即是」的直覺感受。禪的直覺感受正如「禪」字「示單」的構字之形、造字之意,是一種單一的神示,是專注的、是直截的、是不假外求的。同樣地,茶之「悟」乃是人在最是平常的生活中的直覺感受,「喝茶」,濃淡由己,好壞自嘗,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一切「直下承當」,直至體會出「人生如茶」,濃有濃的滋味,淡有淡的芬芳,好壞泯除,一切隨緣隨喜,茶即禪,禪即茶,禪茶一如,禪茶一味!此時,人借茶妙悟,茶借人昇華。故茶禪之所以相通,均在佛性真如的直覺感受,從心境的空寧、清淨、飄逸,到品茶時的從容、安詳、自在。茶中何以有禪?只源心中有禪!故說「禪茶一味」。「禪茶一味」重在妙悟,因茶悟禪,因禪悟心,茶心禪心,心心相印,因而達到一種不假外求,本自圓成的涅盤境界。這種不假外求、本自圓成,即妄即真、即轉即成的體悟經驗,即是「妙悟」。茶、禪之所以「同道」,關鍵即在於「妙悟」。這「禪茶一味」的生命昇華的品諦,關鍵也在於「妙悟」。故強調禪人飲者,非深體妙悟不可。


喝茶從佛性頓悟說到禪茶妙悟說佛與茶

禪茶妙悟說

「妙悟」是一種直覺頓悟的思維活動,它建立在長期的生活經驗和深厚的文化素養的基礎之上,「得之在俄頃,積之在平日」,其特點是用偶然觸發的方式表現出剎那即永恆的直覺感受。「妙悟」不是邏輯推理,而是對客觀事物的直接觀照,它從特殊悟透一般,從偶然悟透必然,從一顆沙粒悟透大千世界,具有形象思維的特點。鈴木大拙(1870-1966)說:「禪如果沒有悟,就像太陽沒有光和熱一樣。禪可以失去它所有的文獻、所有的寺廟以及所有的行頭,但是,只要其中有悟,就會永遠存在。」可見禪最根本的東西,就是「悟」。「悟」,或者「妙悟」,是從禪法中借用的名詞,本意是指參禪者對於「佛性」的領悟。因此,「妙悟」說的真正的思想淵源,就是佛教禪宗學說。禪宗對傳統佛教的一個重要革新,就在於不很重視外在的宗教儀規,而致力於內心世界的大徹大悟。按照禪的觀點,現實世界的一切都是虛幻的,只有超現實的「佛性」才真實永存,而「佛性」就存在於每個人自身。因此,要成佛作祖,無需到自身以外去追求,只要破除對現象世界的種種迷妄執著,認識本身固有的「佛性」,就算進入了悟境。正所謂「明心見性,見性成佛」。由於佛性是人人原本具有,要想成佛,不用外求,故謂「一切現成,不假外求。」意指只要認識到自己的本心、見到自己的本性,就可達到佛的境界。這與《六祖壇經》中的思想「若起正真般若觀照,一剎那間,妄念俱滅;若識自性,一悟即至佛地。」如出一轍。禪宗把禪視為人人所具有的本性,是人性的智光,是生命之美的最集中體現,是宇宙萬有的法性,是萬物生機勃勃的根源,是天地萬物之美的至高體現。而視這種人之本性與宇宙法性的冥然合一,生命本體與宇宙本體的圓融合一,為禪的境界,它乃是一種隨緣任運、自然適意、一切皆真、寧靜淡遠而又生機勃勃的自由境界,它既是禪宗所追求的人生境界,又是禪宗所謳歌的妙悟境界。

六祖之後馬祖道一(709-788,或688-763年)創叢林,百丈懷海(720-814)立清規,禪僧以茶參禪,資養清修,以茶待客,廣締善緣,頓悟漸修,明心見性,形成具有中國宗教特色的禪茶文化,許多高僧借茶論道,傳播禪的精神時用茶作為「標月之指」,從而禪茶文化風行。禪茶是用茶作為一種特殊的心性修養形式,禪茶文化其目的就是在於通過強化當下之覺悟,實現從迷到悟、從俗到雅的轉化。禪茶成為了一種宗教文化的載體,並創造出高度的茶禪妙悟說,趙州和尚(778-897)「吃茶去」的公案即可證明,《五燈會元》卷四記載:師(趙州從諗禪師)問新到僧:「曾到此間否?」僧曰:「曾到。」師曰:「吃茶去。」又問僧,僧曰:「不曾到。」師曰:「吃茶去。」後院主問曰:「為甚麼曾到也雲吃茶去,不曾到也雲吃茶去?」師召院主,主應喏。師曰:「吃茶去。」趙州禪師語帶禪機,莫陷思維,且吃茶去的機鋒,正是要看吾人能否轉得身來,悟透心的好妄分別,而院主以分別心,不明趙州之意,失卻茶悟之機。這則公案正指出趙州禪師以茶示道的妙悟之徑。又《五燈會元》卷八〈福州怡山長慶藏用禪師〉條記載:僧問:「如何是和尚家風?」師響應:「齋前廚蒸南國飯,午後爐煎北苑茶。」禪師示人禪修要在生活的每時每刻,就像喝茶、洗缽,吃飯、睡覺一樣平常,通過親身實踐體驗,如人飲水,冷暖自知,「齋前蒸飯,午後煎茶」,最是自然不過,具體體現長慶禪師「平常心是道」的和尚家風。


喝茶從佛性頓悟說到禪茶妙悟說佛與茶

禪茶一味

「禪茶一味」的理念雖開展於唐代,但一直要到宋代才出現專稱。宋代林表民編《天臺續集.別編卷二》中,摘錄陳知柔詩作:「巨石橫空豈偶然,萬雷奔壑有飛泉。好山雄壓三千界,幽處長棲五百仙。雲際樓臺深夜見,雨中鐘鼓隔溪傳。我來不作聲聞想,聊試茶甌一味禪。」這是「禪茶一味」或說「茶禪一味」最早的語源。但據日本學者成川武夫研究認為「禪茶一味」這四個字乃宋代圜悟克勤禪師(1063-1135)手書,之後贈與來華參學的日本弟子榮西禪師,此四字真訣輾轉從一休宗純手中傳給其弟子村田珠光禪師。村田珠光則是日本茶道的開山鼻祖。茶自唐代傳入東瀛,至十五世紀僧人村田珠光禪師奠定了一套簡單樸素的茶道儀式,並提出了日本的茶道四諦:「和、敬、清、寂」,此一理念至十六世紀經茶道大師千利休進一步完善,堅定確立了枯淡閒寂的茶道美學準則,並使之昇華到民族藝術的高度,此後四百多年來,一直是日本茶人的行為準則。

自從北宋徽宗政和年間,圜悟克勤禪師在今日的湖南石門住持靈泉禪院(即夾山寺)時,提出「禪茶一味」之說,後圜悟克勤奉詔遷金陵、鎮江等地,於東南沿海名剎,傳碧巖宗法,授碧巖茶道,帝賜法號,聲名大振。嗣後夾山和尚(805-881)更以禪茶接僧。師(夾山和尚)喝完一碗茶後,又自斟了一碗遞給侍僧。侍僧正欲接碗,和尚陡問:「這一碗是個什麼?」侍僧一時語塞。禪門謂:「誰能無心領受此茶,便真正品得禪味,悟了上上禪機。」如此禪風,「直下承當」、「禪茶一味」,一念覺:「茶即禪,禪即茶」,頓使禪門的茶風禪光,得以薰沐吳、越、閩等地,遠及朝鮮、日本等國,遂大大促進了禪茶文化的發展。

但拈出「禪茶一味」的圜悟克勤禪師,卻又指出「禪絕名理」。也就是說,禪是無名相、無言說,超越一切思維、概念、理論而後才可體現的。一旦體現禪悟,卻又訴諸於語言、文字,在語言文字上作功夫,那就變成了「口頭禪」、「文字禪」。因此禪者之茶,但可用心品,不可以相求。一般飲者所強調的識茶、識水、識器、觀色、聞香,乃至於識味,都不屬於茶禪文化的精髓。凡屬於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所對應的六塵:色、聲、香、味、觸、法,都只是吾人「意識心」的分別,其所形成的六識,佛法認為全屬妄心妄立,假言施設。因此,日本茶道的開山鼻祖村田珠光禪師才會表明:「一味清心、法喜禪悅,趙州知此,陸羽未曾知此。」也就是說,「吃茶去」那種以茶思惟悟道的境界,只有趙州和尚到達「禪茶一味」的這種境界,有著中國茶聖之稱的陸羽雖著《茶經》,但卻未曾到達這種境界。

唐陸羽(733-804)所著的《茶經》,對飲茶的歷史、茶的起源、性質、茶的產地、採茶的器具,製茶的過程、飲茶的方法及使用的茶具等等,都做了比較全面系統的論述。《封氏聞見記》卷六〈飲茶〉雲:「楚人陸鴻漸為茶論,說茶之功效,並煎茶炙茶之法,造茶具二十四事,以都統籠貯之,遠近傾慕,好事者家藏一副。有常伯熊者,又因鴻漸之論廣潤色之,於是茶道大行。」陸羽用自己的一生從事茶文化的研究,他對茶葉的栽培與摘採;茶具、茶器的製作;烹茶時水源的選擇;烹茶、酌茶時身體的動作都進行了規範和總結,《茶經》是一本劃時代的偉大專著,無庸置疑。但日本茶道專書《葉隱》卷二卻說:

茶道之本意,在清淨六根(眼、耳、鼻、舌、身、意)。眼之所見,掛軸打醬油。鼻之所聞,嫋嫋幽香。耳之所聽,釜之沸聲。舉止端莊,五根清淨,心自清淨,直至意淨。二六時中,不離茶道之心。無所憑藉道具,唯有相應之物。

「無所憑藉道具,唯有相應之物」,在日本茶室中,茶碗不需名匠之作,不需華麗釉彩。刻意的完美,不是美;自然無心之美,才是真美。世間之茶,可以色、香、味、觸、法分別其優劣,然禪者飲茶,意不在茶,在乎自心清淨耳!黃蘗希運禪師(~850)說:「終日吃飯,未曾嚼得一粒米;整日行走,未曾踏得一片地。」要想禪悟,就必須去實現一種超越經驗,即無意識的內心自由。一切出於「真如佛性」的流露而達到自然、無分別的交融。真正的禪者每時每刻都生活在禪的意境之中,都在品味心中之清茗,禪茶一如,此心無所住,無來亦無去,隨處都是「茶以清心,以心清茶」,二者冥契、頓入禪境。若是一念心起,觀色、嗅香、品味,識水、選器、論境,但求茶之外相,早墮凡塵,去禪遠矣!

但我們也可以依六祖慧能所說:禪悟表現於心的「無一物」的狀態中。而所謂心的「無一物」的真諦是,心不能被當作一物事或對象來處理,因為心雖不停地在發揮妙用,不停地以其光明靈覺去照耀萬法萬相;但由於它始終光明靈覺,故不會被世俗的染汙因緣所影響,不會「惹塵埃」。但另一方面心在世間起用,卻必須有起用的對象,若以世間的對象都是染汙而遠離之,則一切歸於寂然,心便沒有作用的對象,起用也無從說。如《談藝錄》所云:

乃不泛說理,而狀物態以明理,不空言道,而寫器用之載道,拈此形而下者,以明形而上者,使寥廓無象者,託物以起興,恍惚無朕者,著跡而如見。

「拈此形而下者,以明形而上者」,佛理雖明說「緣起性空」之理,明說世間一切法或對象,都是因緣和合而成,沒有常住不變的自體,故性空,要我們不執著於對象。但須知對象固然是緣起性空,對象的染汙也是緣起性空,它們是不能對真心或本性構成障礙的,故也不必要捨棄它們。誠如龐居士所云:「我自無心於萬物,何妨萬物常圍繞。」故六祖慧能大師說:「善知識,道須通流,何以卻滯?心不住法,道即通流。心若住法,名為自縛。24」因此錢鍾書在《談藝錄》中說:

道無在而無不在,王維則曰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以見隨遇皆道,觸處可悟。道無在者,莫向虛空裡釘橛是也(見《傳燈錄卷十》);道無不在者,將無佛處來與某甲唾是也(見《傳燈錄卷二十七》)。

「心不住法,道即通流」,「寸縷不著、一絲不掛」,「道無在而無不在」,禪者對人、事、物、境,對自然,對人生,有著一種達觀清澈的體悟,不著於一物的心境,不惑於一唸的感知。正是基於這種「心不住法」的體悟,才能在大自然中獨具慧眼地領悟到「枯木倚寒巖」,「石壓筍敘出,岸懸花倒生」的美感。日本茶道的開山鼻祖村田珠光禪師曾引用兩句漢詩來解釋這種美感:「前林深雪裡,昨夜樹枝開。」白雪皚皚,朔風蕭蕭,在一般人眼裡無異於生的桎梏,死的沉寂。然而在禪師看來,那深雪裡孕育著生命的生機,朔風裡流動著復甦的生趣,轉眼間就會迎來一個花團錦簇,萬紫千紅的春天。正如詩人雪萊所說:「冬天近了,春天還會遠嗎?」只有將有色的大千世界悟至枯淡閒寂,將色視為空,把空還原為色,才能於「不知處得全機」,「於無聲處聽驚雷」,這也就是日本茶道四諦中「寂」的含義。人若真正體悟到了枯淡閒寂的蘊涵,才會產生「話盡山雲海月情」的美感妙悟,「無一物中無盡藏,有山有水有樓臺」的大美感悟,道是「本來無一物」,卻是「無物不開懷」的樂美禪悟。所以《談藝錄》說:「僧達觀撰惠洪石門文字禪序曰:『禪如春也,文字則花也。春在於花,全花是春;花在於春,全春是花。而曰禪與文字有二呼哉!』」。王士禎說得好:「妙諦微言,與世尊拈花、迦葉微笑,等無差別,通其解者,可語上乘。」所以,他不僅能從王維、裴迪的《網川集》中參出「與淨名默然,達摩得髓,同一關捩」的禪意來,而且以為祖詠的應試詩《終南殘雪》和李白的宮怨詩「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也有「雖鈍根初機,亦能頓悟」的妙諦!


喝茶從佛性頓悟說到禪茶妙悟說佛與茶

佛性頓悟說與禪茶妙悟說的禪茶原理

禪宗標榜以心傳心,主張「真如佛性」人人本具,但要靠自己去領悟,悟明心性,乃成正果。故禪宗認為,通過妙悟的體驗,可以幫助人們認識人的本真,把握人生實相,弄清人生需要,樹立人生理想,實現人生價值。並且認為妙悟不是高高在上或者外在於人的生命之物,而是隸屬於人的生命存在之物。而禪林之中,以臨濟宗的大慧宗杲禪師(1089-1163)倡「看話禪」,最講「妙悟」。《大慧普覺禪師語錄》卷二十六雲:

禪有多途。‥‥‥或以無言無說,坐在黑山下鬼窟裡閉眉閤眼,謂之威音王那畔,父母未生時消息,亦謂之默而常照為禪者。如此等輩,不求妙悟,以悟為落在第二頭,以悟為誑謔人,以悟為建立,自既不曾悟,亦不信有悟底。妙喜常衲子輩說:世間工巧技藝、若無悟處,尚不得其妙,況欲脫生死,而只以口頭說靜,便要收殺?大似埋頭向東走,欲取西邊物。轉求轉速,轉急轉遲。……古德有言:研窮至理,以悟為則。若說得天花亂墜,不悟總是痴狂外邊走耳。

在宗杲看來,參禪除卻「妙悟」,別無正途。靜坐默照,只如磨磚成鏡,是永不得正果的。所謂「妙悟」是指人人本具的覺性、佛性。它可以表現為對禪的識見力,也可以表現為對藝術的感受力。妙悟在於心解,一旦說「妙」即超越語言文字相,但卻又不能不寓於語言文字中,需靠自己體悟。「悟」作為一種精神現象並非僅僅是參禪的成果,世間萬事萬物均有類似佛性的「妙理」,因而「悟」也就存在於人們的所有活動中,不限於語言文字。「悟」其實近似於一種沉潛著理性智慧的直覺體驗,在不同程度或角度上與藝術活動中的形象思維、直覺表現、靈感狀態、審美判斷等等都有相通之處。「妙悟」就美學藝術而言,約略相當於審美直覺,這種直覺產生的是意象,而非概念,故很難用語言文字表達出來。「妙悟」可說是人們從長時期潛心地觀照、玩味、玩索生活中的人、事、物、境所養成的一種審美意識活動和直覺感受能力,它的特點在於不憑藉理性的思考而能夠對形象思維內含的情趣韻味作直接的領會與把握,這種心理活動和能力便構成了藝術創造的原動力。因此就美學藝術而言,「妙悟」近似於西方美學家所講的「藝術直覺」、「審美直覺」,這種「直覺感受」的體現,禪門稱之為「直截根源」、「頓門」、「單刀直入」,就生活美學而言,它結合了中國古典美學對於興趣、意象、韻味等的關注和探求。若就藝術創造過程而論,「興趣、意象、韻味」是創作者所要追求達到的美學目標,而「妙悟」則是通向這個目標的心靈橋樑。因此「妙悟」就美學藝術而言,可說是對「興趣、意象、韻味」獨特的心領神會。

而當茶人「參禪」正是借飲茶來說明妙悟過程中的感受、聯想、體會。所謂「茶參參到無言處」,其實就是追尋茶境茶道中,那隻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妙處,而這就必須依靠直覺的體驗,自由的理解與隨意的聯想。「茶參」時的「妙悟」,強調茶人藝術思維不涉理路,不落言詮的在「興趣、意象、韻味」上的妙悟方屬上乘。也就是說茶參時主要是用形象思維,而不能用邏輯思維,但這絕不是說茶參不能表現哲理,茶人不需具備理性精神。事實上,真正的茶師總是深刻的哲學家、思想家,「理」中自然也可以有「趣、象、味」在,古今中外都有「涉理路」的茶悟之作,如許多優秀的茶詩之作,理本身並非茶悟的障礙。而是強調借茶喻禪、悟道,不應拾人牙慧,而應尋求超越文字、聲律之外的深遠涵意與情感、哲理。在此基礎上,才能鑑別各種藝術風格、審美價值,這種直覺的自然美感「醞釀胸中,久之自然悟入」,得以窺見藝術創作的內在意蘊,把握住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美感經驗,從而達到妙不可言的「無言處」的境界。附帶的也就培養出能鑑別「真性情」的高度藝術鑑賞能力。茶人強調「以禪喻茶」正是因為認識到,以禪喻茶恰巧賦予茶人一種深刻的理性素質,其佳處即在「禪道即是茶道」,道存理存,茶事即理,茶境即悟,以形象呈露佛性,以直覺體味理趣,在靜穆、觀照中默契哲理,在茶事極簡、茶境極純、茶道極樸,茶意極趣的機鋒妙悟中闡述哲理,此時,「茶道即是禪道」。

所以說茶、禪之所以「同道」,關鍵在於「妙悟」。茶參之時要靠自己去領悟言外意蘊,象外景緻,因為「真如」是不能用語言文字、具象、邏輯明白表達出來的,所以常用譬喻、隱語、暗示這「弦外之音、言外之意」,禪師有時可作外表形式簡單的比附,有時則作內在精神的深刻契合。而茶參者則應勇於揭示自己的「茶禪觀」,共享茶境茶道的「妙悟經驗」。將茶心禪心,打成一片,茶即是禪,禪即是茶,茶禪交融,去體現出茶心、悟性,是一非二,茶道、禪道,不容有別。那麼一旦茶參的妙悟成為洞燭禪參的玄機,此即「茶禪一味,等無差別」的妙締!

《涅盤無名論》說:「玄道在於妙悟,妙悟在於即真。」這一點,禪悟和茶悟完全一致。就本質上來說,茶人的美感意識不僅是個體的,也是非邏輯的,「可以意會,難以言傳」,主要在於心靈對事物的直覺感受。「妙悟在於即真」,參禪飲茶、挑水搬柴都是如此。禪門強調「直下承當」,而「直下承當」是要在日常生活中完成的。參禪飲茶、挑水搬柴都離不開「佛性」,「當下即是」、「當處即真」,也都離不開我們的日常生活,禪也就是要在日常生活應用之中體悟,所以禪不離於「當下」,或者說,禪本身就是生活本身,就在當下。在生活中徹悟佛性,覺悟人生,奉獻人生,所以茶道修持與生活禪悟是相通的,兩者都強調「道不可須臾離,可離非道」,佛性是遍一切處在的,禪、道也是遍一切處在的,都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實修實證,最終才得以徹悟。因此,禪參和茶參都重內心體驗,都重啟發和妙悟,在思維方式上如觀照、頓悟、覺察、表達等,都有著濃得化不開的千絲萬縷之緣。因此,自從禪宗在唐代風行以後,就與飲茶發生了密不可分的關係,禪師「以茶示禪」,茶師「以禪入茶」,茶禪雙向滲透,成為中國茶文化史上一個獨特的現象。然而,與「以茶示禪」不同的是;「以禪入茶」更注重茶趣之有無,重視的是禪機、禪趣,較不求禪理之印機、禪意之深淺,禪茶是在具體形式地操作飲茶的過程中,寓託佛理禪意,從而將禪理與對飲茶的妙悟和對人間萬象的體驗融合在一起,使飲者在對飲茶之境的沉吟玩索中獲得禪趣,感悟禪機。

因此,原本橫亙在禪悟與茶藝觀念之間的一大難題,即「取相」與「不取相」的兩難問題,在此迎刃而解。「通禪於茶」主在強調「茶禪同道」,禪宗給茶藝最重要的啟示無過於一個「悟」字,通「禪家真諦」於「茶藝妙諦」的種種禪茶理論,無非多是圍繞著「妙悟」這一核心思想展開的。禪之悟與茶之悟已不僅僅是比附、比擬或比喻的關係,而是在思維方式上有更深刻的契合。晉宋以來,隨著禪宗思想影響的逐漸深入,人們日益從理論上自覺地把禪之悟和茶之悟溝通起來。因此,雖說南宗的「悟」是超言絕象的,但茶人的「悟」其實就是直覺的審美判斷,也是超越邏輯語言的,二者在思維方面自然有著一致相通之處。因此,「以茶悟禪,莫此親切,以禪喻茶,妙入頓門」。飲茶而有悟,自然就成為一種直覺的美感經驗,此一美感經驗,在茶即是美學的洞察,是鑑賞觀照;在禪即是生命的直觀,是參禪妙悟。正是這種超越於文字之外的自由聯想的飲茶妙悟,大大拓展了茶意的空間,豐富了禪茶文化的意蘊,擴充或改變了原來飲者對周遭人、事、物、境的立意構思。當心靈去感受環境、語言形象後面所蘊藏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遷想妙得,得意忘言,不再執著於飲茶本身,不再死於「茶、水、器、具」等的形而下的品評鑑賞。這時「茶」有了生命,而生命找到了出口,既是茶意的昇華,更是生命的昇華,自然領悟到「茶禪一味,等無差別」的妙諦!


喝茶從佛性頓悟說到禪茶妙悟說佛與茶

結語

禪茶文化離不開人文關懷,離不開大眾日常生活,離不開禪的觀照與妙悟。「禪茶一味」,以茶助禪,以茶參禪,以清淨心,品味禪者之茶,把禪宗精神融入生活飲食中,以清清靜靜的茶,去妙悟活活潑潑的禪。在平實的生活中體味禪悅,在禪悅中落實生活。生活即是禪,禪即是生活,禪和生活打成一片,將高深的禪法落實到具體的日常生活中去,落實到飯食茶飲、行住坐臥中去,落實到舉手投足、揚眉瞬目中去,在生活中時刻觀照自心,在生活中覺悟,在生活中解脫,在生活中落實禪修。生活中,以一種禪修的底蘊,來享受喝茶的趣味。一念覺:茶即禪,禪即茶。在一杯茶裡,喝出的是人生的滋味,道出的是一分寧靜,一種境界。禪茶文化不僅在飲與品的過程中令人體現飲茶藝術之美,而茶與禪的結合,更發展了茶文化,同時也發展了禪文化。且其形象思維往往被禪師們活潑潑地加以轉化,看似隨手拈來,實則藏著大機大用,給人以生動的妙悟啟示。如:

稽山的章禪師,曾在投子禪師門下作茶頭一職。二人一起飲茶時,投子師遞與章禪師一杯茶,言道:「森羅萬象,竟在茶中。」章禪師將茶一潑回說:「森羅萬象,究在何處?」投子師嘆道:「可惜一碗茶。空是真空,可惜了萬有。」

由此可知,功夫到家時,禪茶美學就有可能產生飛躍,達到「妙悟」的境地,信手拈來,皆成妙趣。一碗茶,無量義,通過品茶參禪,體悟人生、淨化心靈、啟迪智慧。這種修行理念不僅默契佛陀的本懷和佛法真意,而且特別契合現代人的根基,是一個很好的修行法門。現代人生活繁忙,能在繁忙的空隙裡,用心去泡一壺茶,用心去品一口茶,得到無法言喻的當下寧靜。在飲茶中體味寧靜的同時,也在品茶中注入禪機禪趣,這對忙碌的現代人以禪茶作為修身養性的途徑,藉以達到明心見性的目的的確是具有妙不可言的益處。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