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國醫藥行業市場前景研究報告

一、醫藥行業概述

醫藥製造業是指原料經物理變化或化學變化後成為了新的醫藥類產品,包含通常所說的中西藥製造、獸用藥品,還包含醫藥原藥及衛生材料醫藥用品製造。

醫藥行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傳統產業和現代產業相結合,一、二、三產業為一體的產業。其主要門類包括:化學原料藥及製劑、中藥材、中藥飲片、中成藥、抗生素、生物製品、生化藥品、放射性藥品、醫療器械、衛生材料、製藥機械、藥用包裝材料及醫藥商業。醫藥行業對於保護和增進人民健康、提高生活質量,為計劃生育、救災防疫、軍需戰備以及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按照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 4754-2011)》,醫藥製造業可以細分為化學藥品原藥製造業、化學藥品製劑製造業、中藥飲片加工業、中成藥生產業、獸用藥品製造業、生物藥品製造業以及衛生材料及醫藥用品製造業等七個子行業。

醫藥製造業子行業及其定義

2017年中國醫藥行業市場前景研究報告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

二、全球醫藥行業發展現狀

隨著世界各國經濟的發展,特別是新興市場經濟的發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全球醫療支出不斷增加,有力地促進了製藥工業的發展,新的醫療技術、醫療器械、醫藥產品層出不窮,醫藥行業市場規模日益擴大。2016年全球醫藥規模達到1.17萬億美元,今後5年,全球醫藥銷售將保持4%-7%的增長率,醫療器械市場將維持8%以上的增長率。

2017年中國醫藥行業市場前景研究報告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

從2011年起,每年全球藥品市場增速均在4%~6%之間,增長趨勢保持穩定。從地區來看,受宏觀經濟形勢和政策影響,全球範圍內各地區表現情況也明顯不同。新興市場藥品銷售額增速大於發達國家市場,且增長趨勢預計將繼續保持。據相關數據顯示,2014年亞太地區藥品銷售額增長最快,同比增速達到7.26%,遠大於北美地區的1.39%。美歐日等發達國家市場仍居全球藥品消費主導地位;新興醫藥市場預計將以8%至11%的速度增長,成為拉動全球藥品消費增長的主要力量。

而就藥品市場的功能分類來看,目前佔全球市場份額最多且銷售額複合增長率最高的是抗腫瘤類藥品。

三、我國醫藥行業發展概況

1、市場規模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對自身健康的重視程度不斷提升,醫療衛生費用支出逐年提高,我國醫藥行業一直保持較快的增長速度。據中商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2016年,醫藥工業銷售收入與2015年相比增長速度有所回升,銷售收入為29463億元。近年來我國醫藥工業銷售收入增長情況如下:

2017年中國醫藥行業市場前景研究報告

統計數據顯示,“十二五”期間(2011年-2015年),國內醫藥工業銷售收入整體規模呈上漲趨勢,但增速減慢,複合增長率為15.3%。2015年我國醫藥工業銷售收入為26703億元,增速近五年來首次降至10%以下。增速下降原因較多,包括進一步深化醫療改革,政府對藥品價格的控制措施等,行業正處於日益規範的發展階段。2016年,增長速度已經呈現回升趨勢。同時,隨著經濟發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醫藥產業整體不斷擴大,醫藥工業總產值佔GDP的比重也不斷上升,2007-2016年,我國醫藥工業銷售收入年複合增長率為19.08%。由於國內和國際市場對藥品市場需求和消費將繼續增加,醫藥行業將繼續穩步發展,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不斷提升。

2、利潤水平

“十二五”期間,國家對醫藥衛生事業的投入加大,醫保體系更趨健全,醫藥出口穩健增長,資本市場迅猛發展,醫藥行業優質資源面臨整合,一系列扶持醫藥創新發展的政策措施先後出臺,在各項有利因素的促進下,醫藥工業保持了較好的發展態勢,醫藥工業的整體利潤水平平穩增長,國內規模以上醫藥製造企業經營狀況良好。

2017年中國醫藥行業市場前景研究報告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中商產業研究院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統計,2016年,醫藥工業規模以上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8062.9億元,同比增長9%,高於全國工業整體增速4.1個百分點。各子行業中,主營業務收入增長最快的是中藥飲片和醫療儀器設備及器械。2016年醫藥製造業各子行業的經營情況具體如下:

2017年中國醫藥行業市場前景研究報告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中商產業研究院

3、終端市場

數據顯示,2016年國內藥品終端市場規模達到14975億元,近五年的的複合增長率為11.9%。從實現藥品銷售的三大終端的銷售額分佈看,公立醫院仍然是藥品銷售最重要的終端,市場份額最大,由2010年的67.70%逐漸增長2016年的68.38%;實體藥店和網上藥店銷售終端為藥品實現銷售的第二大終端,雖然銷售額逐漸增長,但所佔比例逐年下降,由2010年的25.76%下降至2016 年的22.54%;公立基層醫療終端所佔份額最小,卻是三大終端中增長最快的,所佔市場份額由2010年的6.53%增長至2016年的9.08%。

2016年中國藥品三大終端份額佔比統計

2017年中國醫藥行業市場前景研究報告

四、我國醫藥行業市場前景分析

2017年是貫徹落實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精神和實施“十三五”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規劃的重要一年,是形成較為系統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框架、完成醫改階段性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涉及醫療服務、藥品生產、流通和支付四大方面的相關政策將陸續出臺,制度的完善將對未來醫藥行業帶來深遠影響。

(1)2017年2月,人社部印發《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2017年版)》,較2009年版目錄新增339個藥品,中藥口服品種、兒童藥、重大疾病治療藥物成為主要新增範圍,部分輔助類藥物被增加適應症限制。隨著新版醫保目錄的執行,醫療機構用藥將回歸到臨床的角度,不合理用藥現象會得到有效抑制,醫藥市場結構將發生變化,真正在臨床上具有重要價值的藥品將在此次醫保目錄調整過程中受益。

(2)隨著食藥總局出臺一系列細化規則與技術指南,仿製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工作加速推進。從短期來看,隨著一致性評價穩步推進,大量低端重複批件將會消失,行業集中度將不斷提升;從長期來看,仿製藥一致性評價通過在醫保、藥品招標等方面給予優惠鼓勵政策,推動仿製藥質量提升、去劣存優,促使醫藥企業從“仿製”走向“創新”。

(3)隨著分級診療政策持續深入實施,試點地區的不斷增多,促進了基層醫療市場擴容,達到醫療資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的目的。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以及常見病和多發病的首診將下沉至基層醫院,藥品市場環境將進一步發生變化。

(4)七部委印發《關於全面推開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2017年全國公立醫院醫療費用增長幅度控制在10%以下;年底前4批試點城市公立醫院藥佔比降到30%以下;9月30日所有公立醫院取消藥品加成。醫保控費逐步升級,抗生素、輔助用藥和高價原研藥等品種面臨增長壓力,而療效確切、定價能力強的創新藥、高質量仿製藥獲得發展空間。

(5)隨著國家層面的“兩票制”細則的落地,全國已有20省發佈《“兩票制”實施方案》,爭取2018年全國全面推開。“兩票制”的推行,有利於淨化流通環境,加強藥品監管,深化藥品領域改革,助推藥品企業轉型升級,提高行業集中度,促進醫藥產業健康發展。

五、我國醫藥行業主要企業分析

1、上海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醫藥是滬港兩地上市的大型醫藥產業集團,是控股股東上實集團旗下大健康產業板塊核心企業,主營業務覆蓋醫藥工業、分銷與零售,持續多年處於行業領先地位。

公司高度重視醫藥研發,堅持仿創並舉,致力於為重大疾病和慢性病提供安全有效的治療藥物。公司產品主要聚焦消化代謝、心腦血管、全身抗感染、精神神經以及抗腫瘤五大治療領域,在國內8個省市以及海外建有製造基地,包括特色原料藥基地、現代中成藥基地、精品化學制劑工廠以及保健品生產基地。公司常年生產超800個藥品品種,20多種劑型,預計全年過億產品26個。公司下屬藥品製造企業嚴格按照國家GMP規範要求生產,採取自營和招商代理的營銷模式,通過經銷商、代理商的銷售渠道實現對醫院終端和零售終端的覆蓋。

2017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657.79億元,同比增長10.19%。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19.25億元,同比增長11.12%。其中,醫藥工業銷售收入75.03億元,同比增長17.03%;毛利率52.31%,同比增加0.57個百分點;扣除兩項費用後的營業利潤率為13.50%,同比增加0.37個百分點。

2017年中國醫藥行業市場前景研究報告

2、哈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哈藥股份專注於醫藥健康產業,主要從事醫藥研發與製造、批發與零售業務,是集醫藥研發、製造、銷售於一體的國內大型高新技術醫藥企業。1993年6月,公司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是全國醫藥行業首家上市公司,也是黑龍江省首家上市公司。

2015年,公司通過資產置換對下屬資產及業務板塊進行了整合,打造了旗下醫藥商業上市平臺(人民同泰),實現了醫藥工業和醫藥商業獨立經營、協同發展的業務佈局。公司醫藥研發與製造業務涵蓋化學原料藥、化學制劑、生物製劑、中藥、保健品等產業領域,產品聚焦抗感染、心腦血管、感冒藥、消化系統、抗腫瘤藥以及營養補充劑等治療領域,涉及20多種劑型、700多個品種,主要產品包括阿莫西林膠囊、小兒氨酚黃那敏顆粒、注射用鹽酸頭孢替安、注射用丹蔘、前列地爾注射液、葡萄糖酸鈣口服溶液、葡萄糖酸鋅口服液等,主要產品市場佔有率在各自細分領域均處於領先地位。

公司醫藥批發與零售業務主要通過旗下上市公司人民同泰開展,人民同泰是黑龍江省醫藥商業行業的龍頭企業,主要業務範圍集中在黑龍江,輻射吉林和內蒙古,經營產品包括中藥、西藥、保健品、日用品、醫療器械、玻璃儀器、化學制劑等。

2017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61.68億元,同比下降13.31%;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3.48億元,同比下降8.22%。

2017年中國醫藥行業市場前景研究報告

3、華潤三九醫藥股份有限公司

華潤三九主要從事醫藥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及相關健康服務。“999”品牌是中國馳名商標。公司核心產品在國內藥品市場上具有相當高的佔有率和知名度。華潤三九主營核心業務定位於OTC和中藥處方藥,999是中國OTC第一品牌;處方藥產品在中藥配方顆粒、心腦血管、抗腫瘤、抗感染等領域,位居國內市場前列。

公司OTC核心產品在感冒、胃腸、皮膚和骨科用藥市場佔據了較高的市場份額。公司成功打造了999全系列家庭用藥品牌,三九胃泰系列、999感冒靈系列、999皮炎平等系列產品在國內藥品市場上具有很高的知名度。與此同時,華潤三九在中藥注射劑行業享有較高聲譽,擁有參附註射液、參麥注射液、華蟾素等10多箇中藥注射劑品種。

2017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9.98億元,同比增長16.75%;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7.41億元,同比增長16.52%。

2017年中國醫藥行業市場前景研究報告

六、醫藥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1、市場需求穩定增長

從全球看,發達經濟體醫藥市場增速回升,新興醫藥市場需求旺盛,生物技術藥物和化學仿製藥在用藥結構中比重提高,為我國醫藥出口帶來新的機遇。從國內看,國民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和消費結構升級,健康中國建設穩步推進,醫保體系進一步健全,人口老齡化和全面兩孩政策實施,都將繼續推動醫藥市場較快增長。

2、技術進步不斷加快

精準醫療、轉化醫學為新藥開發和疾病診療提供了全新方向,基於新靶點、新機制和突破性技術的創新藥不斷出現,腫瘤免疫治療、細胞治療等新技術轉化步伐加快。醫療器械向智能化、網絡化、便攜化方向發展,新型材料廣泛應用,互聯網、健康大數據與醫藥產品、醫療服務緊密結合,產業升級發展注入了新動力。

3、產業政策更加有利

《中國製造2025》將生物醫藥和高性能醫療器械作為重點發展領域,國家繼續把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作為國民經濟支柱產業加快培育,“重大新藥創制”科技重大專項等科技計劃繼續實施,將為醫藥工業創新能力、質量品牌、智能製造和綠色發展水平提升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

4、行業監管持續強化

藥品醫療器械審評審批制度改革全面實施,藥品註冊分類調整,註冊標準提高,審評審批速度加快,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制度試點,仿製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推進,全過程質量監管加強,將促進技術創新、優勝劣汰和產品質量提升。新修訂的《環境保護法》實施,環保標準提高和監督檢查加強,對醫藥工業綠色發展提出更高要求。

5、醫改政策不斷完善

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全面深化,公立醫院改革及分級診療制度加快推進,市場主導的藥品價格形成機制逐步建立,以“雙信封”制、直接掛網、價格談判、定點生產為主的藥品分類採購政策全面實施,醫保支付標準逐步建立,醫保控費及醫療機構綜合控費措施推行,對醫藥工業發展態勢和競爭格局將產生深遠影響。

總體上,“十三五”時期醫藥工業面臨較好的發展機遇。但也要看到,發達國家依靠技術變革與技術突破正在形成新的競爭優勢,其他新興市場國家已在仿製藥國際競爭中贏得先機;前期支撐我國醫藥工業高速增長的動力正在減弱,各種約束條件不斷強化,結構性矛盾進一步凸顯,亟需加快增長動能的新舊轉換,醫藥工業持續健康發展仍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