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拿“先就業後擇業”騙學生

別再拿“先就業後擇業”騙學生

文 - 第二個太陽

來源 - 西南有方言

01 一則謊言

十一月總會是各地高校開展校園雙選會的時候。

每年的高校畢業生都比上一年多,每年都是最難就業季,一年比一年難。

畢業生到了找工作的時候,就會從老師那裡聽到一種聲音:“先就業後擇業”。

但是,這句話才是最大的謊言,儘管可以認為它的出發點是好的,但還是騙了你我他。

2016年高校畢業生765萬人;2017年全國高校畢業生人數達795萬人。

經濟下行壓力大,加上經濟結構轉型調整,很多產業正強力進行去產能,導致就業形勢嚴峻。

面對這樣的宏觀態勢,畢業生們顯然慌了,想找一份自己滿意的工作,越來越難。

另外,高校都有就業率這個硬指標需要完成,完不成則被約談,因此學校會絞盡腦汁,千方百計提高大學生就業率。

於是乎不知從何時開始一句,“先就業後擇業”就在各大高校流行開來。

很多學生被“洗腦”,然而這其實是一場騙局,是人為編織的迷夢。

雖然它可能在短期內取得令人滿意的就業率,但也只是數字上的就業率,其內核則是空洞的。

別再拿“先就業後擇業”騙學生

文 - 第二個太陽

來源 - 西南有方言

01 一則謊言

十一月總會是各地高校開展校園雙選會的時候。

每年的高校畢業生都比上一年多,每年都是最難就業季,一年比一年難。

畢業生到了找工作的時候,就會從老師那裡聽到一種聲音:“先就業後擇業”。

但是,這句話才是最大的謊言,儘管可以認為它的出發點是好的,但還是騙了你我他。

2016年高校畢業生765萬人;2017年全國高校畢業生人數達795萬人。

經濟下行壓力大,加上經濟結構轉型調整,很多產業正強力進行去產能,導致就業形勢嚴峻。

面對這樣的宏觀態勢,畢業生們顯然慌了,想找一份自己滿意的工作,越來越難。

另外,高校都有就業率這個硬指標需要完成,完不成則被約談,因此學校會絞盡腦汁,千方百計提高大學生就業率。

於是乎不知從何時開始一句,“先就業後擇業”就在各大高校流行開來。

很多學生被“洗腦”,然而這其實是一場騙局,是人為編織的迷夢。

雖然它可能在短期內取得令人滿意的就業率,但也只是數字上的就業率,其內核則是空洞的。

別再拿“先就業後擇業”騙學生

02 耽誤的青春

“天真歲月不忍欺,青春荒唐我不負你。” 時間不等人,青春也是有限的。

騎驢再找馬,先找個工作做著,然後再看形勢發展。

但是,一旦輕易就業入錯了行,耽誤的就是自己的青春。

好的選擇意味著好的開始,好的開始意味著成功了一半。

第一份工作對一個人的職業發展有著很大的限制。

即使以後跳槽也會發現自己能做的,往往是和前一份工作相關的,企業方也會考慮你之前的工作性質來決定是否要你。

你想當個飛行員,暫時不行,那先去當個機場地勤吧,但後來發現自己永遠當不了飛行員,因為你的職業選擇受到了前一份工作的限制。

這是很多人面臨的尷尬處境:原行業或工作崗位不喜歡,很難做好,想離職跳槽;重新開始,不熟悉沒經驗,只能哀嘆自己然後空蹉跎。

對企業而言,先就業再擇業的說法會讓他們招來許多不穩定的新員工。

學生把第一份工作當作“跳板”,不安心工作。跳槽會讓企業流失自己的人力資源,長此以往企業也經不起這樣的折騰。

為他人做嫁衣,辛苦培養到最後上花轎的卻是別人,虧本的買賣誰也不會做。

一位HR說了一段很現實話:“我們現在不會招應屆畢業生了,他們總是是把我們公司當做跳板,花大把精力去培養他們,將來還不是便宜了其他公司。”

別再拿“先就業後擇業”騙學生

文 - 第二個太陽

來源 - 西南有方言

01 一則謊言

十一月總會是各地高校開展校園雙選會的時候。

每年的高校畢業生都比上一年多,每年都是最難就業季,一年比一年難。

畢業生到了找工作的時候,就會從老師那裡聽到一種聲音:“先就業後擇業”。

但是,這句話才是最大的謊言,儘管可以認為它的出發點是好的,但還是騙了你我他。

2016年高校畢業生765萬人;2017年全國高校畢業生人數達795萬人。

經濟下行壓力大,加上經濟結構轉型調整,很多產業正強力進行去產能,導致就業形勢嚴峻。

面對這樣的宏觀態勢,畢業生們顯然慌了,想找一份自己滿意的工作,越來越難。

另外,高校都有就業率這個硬指標需要完成,完不成則被約談,因此學校會絞盡腦汁,千方百計提高大學生就業率。

於是乎不知從何時開始一句,“先就業後擇業”就在各大高校流行開來。

很多學生被“洗腦”,然而這其實是一場騙局,是人為編織的迷夢。

雖然它可能在短期內取得令人滿意的就業率,但也只是數字上的就業率,其內核則是空洞的。

別再拿“先就業後擇業”騙學生

02 耽誤的青春

“天真歲月不忍欺,青春荒唐我不負你。” 時間不等人,青春也是有限的。

騎驢再找馬,先找個工作做著,然後再看形勢發展。

但是,一旦輕易就業入錯了行,耽誤的就是自己的青春。

好的選擇意味著好的開始,好的開始意味著成功了一半。

第一份工作對一個人的職業發展有著很大的限制。

即使以後跳槽也會發現自己能做的,往往是和前一份工作相關的,企業方也會考慮你之前的工作性質來決定是否要你。

你想當個飛行員,暫時不行,那先去當個機場地勤吧,但後來發現自己永遠當不了飛行員,因為你的職業選擇受到了前一份工作的限制。

這是很多人面臨的尷尬處境:原行業或工作崗位不喜歡,很難做好,想離職跳槽;重新開始,不熟悉沒經驗,只能哀嘆自己然後空蹉跎。

對企業而言,先就業再擇業的說法會讓他們招來許多不穩定的新員工。

學生把第一份工作當作“跳板”,不安心工作。跳槽會讓企業流失自己的人力資源,長此以往企業也經不起這樣的折騰。

為他人做嫁衣,辛苦培養到最後上花轎的卻是別人,虧本的買賣誰也不會做。

一位HR說了一段很現實話:“我們現在不會招應屆畢業生了,他們總是是把我們公司當做跳板,花大把精力去培養他們,將來還不是便宜了其他公司。”

別再拿“先就業後擇業”騙學生

03 惡性循環

先找工作,然後再選擇,傷害了學生也傷害了企業的積極性,也傷害學校,容易形成惡性循壞。

一方面,學校的高就業率、漂亮的就業數據成為了宣傳的素材,吸引著高考生們來填報學校,但最後畢業發現就業率只是表面的。

學生有了不滿和怨言,就會到處吐槽這種“潛規則”,給學校也帶來不好的聲譽。

企業發現新員工有著太多不安定因素,也會覺得是學校教育出了問題,繼而又會減少與學校合作。

學校失去了企業合作,學生的就業率又會進一步造假,這樣學生、學校、企業形成了惡性循環。

別再拿“先就業後擇業”騙學生

文 - 第二個太陽

來源 - 西南有方言

01 一則謊言

十一月總會是各地高校開展校園雙選會的時候。

每年的高校畢業生都比上一年多,每年都是最難就業季,一年比一年難。

畢業生到了找工作的時候,就會從老師那裡聽到一種聲音:“先就業後擇業”。

但是,這句話才是最大的謊言,儘管可以認為它的出發點是好的,但還是騙了你我他。

2016年高校畢業生765萬人;2017年全國高校畢業生人數達795萬人。

經濟下行壓力大,加上經濟結構轉型調整,很多產業正強力進行去產能,導致就業形勢嚴峻。

面對這樣的宏觀態勢,畢業生們顯然慌了,想找一份自己滿意的工作,越來越難。

另外,高校都有就業率這個硬指標需要完成,完不成則被約談,因此學校會絞盡腦汁,千方百計提高大學生就業率。

於是乎不知從何時開始一句,“先就業後擇業”就在各大高校流行開來。

很多學生被“洗腦”,然而這其實是一場騙局,是人為編織的迷夢。

雖然它可能在短期內取得令人滿意的就業率,但也只是數字上的就業率,其內核則是空洞的。

別再拿“先就業後擇業”騙學生

02 耽誤的青春

“天真歲月不忍欺,青春荒唐我不負你。” 時間不等人,青春也是有限的。

騎驢再找馬,先找個工作做著,然後再看形勢發展。

但是,一旦輕易就業入錯了行,耽誤的就是自己的青春。

好的選擇意味著好的開始,好的開始意味著成功了一半。

第一份工作對一個人的職業發展有著很大的限制。

即使以後跳槽也會發現自己能做的,往往是和前一份工作相關的,企業方也會考慮你之前的工作性質來決定是否要你。

你想當個飛行員,暫時不行,那先去當個機場地勤吧,但後來發現自己永遠當不了飛行員,因為你的職業選擇受到了前一份工作的限制。

這是很多人面臨的尷尬處境:原行業或工作崗位不喜歡,很難做好,想離職跳槽;重新開始,不熟悉沒經驗,只能哀嘆自己然後空蹉跎。

對企業而言,先就業再擇業的說法會讓他們招來許多不穩定的新員工。

學生把第一份工作當作“跳板”,不安心工作。跳槽會讓企業流失自己的人力資源,長此以往企業也經不起這樣的折騰。

為他人做嫁衣,辛苦培養到最後上花轎的卻是別人,虧本的買賣誰也不會做。

一位HR說了一段很現實話:“我們現在不會招應屆畢業生了,他們總是是把我們公司當做跳板,花大把精力去培養他們,將來還不是便宜了其他公司。”

別再拿“先就業後擇業”騙學生

03 惡性循環

先找工作,然後再選擇,傷害了學生也傷害了企業的積極性,也傷害學校,容易形成惡性循壞。

一方面,學校的高就業率、漂亮的就業數據成為了宣傳的素材,吸引著高考生們來填報學校,但最後畢業發現就業率只是表面的。

學生有了不滿和怨言,就會到處吐槽這種“潛規則”,給學校也帶來不好的聲譽。

企業發現新員工有著太多不安定因素,也會覺得是學校教育出了問題,繼而又會減少與學校合作。

學校失去了企業合作,學生的就業率又會進一步造假,這樣學生、學校、企業形成了惡性循環。

別再拿“先就業後擇業”騙學生

04 失敗的人生

老李已經畢業五年了,在他看來,當時找工作相信了“先就業後擇業”隨便籤了一個合同進了一家公司。

後來,他發現公司的工作條件與自己預想相差太大。

於是畢業半年內他就跳槽了,怎料新公司對他的任用也讓他沒有存在感,這讓自認為有工作經驗的老李感到很失望。

後來,他再一次辭職另尋工作,他在新公司幹了兩年多,老李認為有了足夠的經歷和經驗了。

於是去了另一家更大的公司,雖然各方面的待遇很好,但老李始終沒有得到職位上的升遷。

後來他才明白是他簡歷上四次跳槽經歷,讓公司主管對他的職業忠誠產生懷疑,怕他在掌握了核心技術後繼續選擇離開。

還有一點值得質疑,如果先就業再擇業是因為畢業生對職業規劃不瞭解,那麼也說明大學裡面的職業也教育是缺乏的或者是不成功的。

很多負責就業工作的行政老師,其實自己的社會求職經歷也不多。

他們大多數碩士或博士畢業後,直接又進入高校任教,本身缺少相關求職領域的經驗。

青春是虛耗不起的,請不要再拿“先就業後擇業”來欺騙學生,以完成高校的就業率。

這句話傷害了學生,也傷害了學校和企業。

不確定自己想幹什麼工作,先找實習吧,看自己適合做什麼、喜歡做什麼。

優質的實習,盡在實習僧。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