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囊癌知多少?(轉載)

一、膽囊癌是什麼?

膽囊癌泛指原發於膽囊的惡性腫瘤;從組織學分類看,以腺癌所佔比例最高(大於80%),其次為鱗癌、混合癌及未分化癌;因其惡性程度高、易早期轉移、難於早期發現、對化療藥物不敏感等特點,因而術前確診為膽囊癌的患者其遠期療效差於肝癌及胰腺癌。

二、膽囊癌的發病原因有哪些?

臨床觀察膽囊癌常與膽囊良性疾患並存,最常見是膽囊結石(佔80%以上),因此多數學者認為膽囊結石的慢性刺激是重要的致病因素。有文獻報告,結石直徑在30mm以上者發生膽囊癌的比例可高達10%。還有一部分膽囊癌繼發於較大的膽囊息肉癌變。

一、膽囊癌是什麼?

膽囊癌泛指原發於膽囊的惡性腫瘤;從組織學分類看,以腺癌所佔比例最高(大於80%),其次為鱗癌、混合癌及未分化癌;因其惡性程度高、易早期轉移、難於早期發現、對化療藥物不敏感等特點,因而術前確診為膽囊癌的患者其遠期療效差於肝癌及胰腺癌。

二、膽囊癌的發病原因有哪些?

臨床觀察膽囊癌常與膽囊良性疾患並存,最常見是膽囊結石(佔80%以上),因此多數學者認為膽囊結石的慢性刺激是重要的致病因素。有文獻報告,結石直徑在30mm以上者發生膽囊癌的比例可高達10%。還有一部分膽囊癌繼發於較大的膽囊息肉癌變。

膽囊癌知多少?(轉載)

圖片源自網絡

三、膽囊癌患者會有哪些症狀?

膽囊癌的症狀一般表現為以下幾種:

1、消化道症狀:絕大多數(90%)出現消化不良厭油膩噯氣胃納減少這是由於膽囊功能不全,不能對脂肪物質進行消化所致。

2、右上腹疼痛:80%以上患者由於合併有膽囊結石,因而表現與膽囊結石膽囊炎相似的症狀,以右上腹不適繼之出現持續性隱痛或鈍痛,有時伴陣發性劇痛並向右肩部放射。

3、右上腹腫塊:約一半的患者出現右上腹或上腹部腫塊,多數為增大的膽囊。

4、黃疸及皮膚瘙癢:往往在病程晚期出現,由於癌組織侵犯膽管或者轉移腫大的淋巴結壓迫膽管引起膽道梗阻所致,肝臟分泌的膽汁不能順利排入腸道,進而反流入血表現為皮膚粘膜黃染,多數伴有難以緩解的皮膚瘙癢,尤以夜間為重

5、發熱及消瘦:約25%的患者出現發熱,多由於繼發膽道感染所致。晚期患者常伴有消瘦,甚至出現惡病質。

一、膽囊癌是什麼?

膽囊癌泛指原發於膽囊的惡性腫瘤;從組織學分類看,以腺癌所佔比例最高(大於80%),其次為鱗癌、混合癌及未分化癌;因其惡性程度高、易早期轉移、難於早期發現、對化療藥物不敏感等特點,因而術前確診為膽囊癌的患者其遠期療效差於肝癌及胰腺癌。

二、膽囊癌的發病原因有哪些?

臨床觀察膽囊癌常與膽囊良性疾患並存,最常見是膽囊結石(佔80%以上),因此多數學者認為膽囊結石的慢性刺激是重要的致病因素。有文獻報告,結石直徑在30mm以上者發生膽囊癌的比例可高達10%。還有一部分膽囊癌繼發於較大的膽囊息肉癌變。

膽囊癌知多少?(轉載)

圖片源自網絡

三、膽囊癌患者會有哪些症狀?

膽囊癌的症狀一般表現為以下幾種:

1、消化道症狀:絕大多數(90%)出現消化不良厭油膩噯氣胃納減少這是由於膽囊功能不全,不能對脂肪物質進行消化所致。

2、右上腹疼痛:80%以上患者由於合併有膽囊結石,因而表現與膽囊結石膽囊炎相似的症狀,以右上腹不適繼之出現持續性隱痛或鈍痛,有時伴陣發性劇痛並向右肩部放射。

3、右上腹腫塊:約一半的患者出現右上腹或上腹部腫塊,多數為增大的膽囊。

4、黃疸及皮膚瘙癢:往往在病程晚期出現,由於癌組織侵犯膽管或者轉移腫大的淋巴結壓迫膽管引起膽道梗阻所致,肝臟分泌的膽汁不能順利排入腸道,進而反流入血表現為皮膚粘膜黃染,多數伴有難以緩解的皮膚瘙癢,尤以夜間為重

5、發熱及消瘦:約25%的患者出現發熱,多由於繼發膽道感染所致。晚期患者常伴有消瘦,甚至出現惡病質。

膽囊癌知多少?(轉載)

圖片源自網絡

四、膽囊癌的輔助檢查包括哪些?

1、超聲檢查:B超檢查簡便無損傷可反覆使用,其診斷準確率達90%以上,為診斷膽囊疾病的首選檢查方法。隨著儀器的不斷換代,目前不但可以明確地觀察到膽囊病變的大小,而且通過對病變組織血流的觀察有助於判定是否有癌變的發生,並且可以觀察到是否有明顯的淋巴結轉移及肝臟是否受累,有經驗的檢查者甚至可以判定病變累及到膽囊的哪一層。

2、CT掃描:CT掃描對早期膽囊癌的診斷不如超聲檢查。但對於已經超聲檢查發現高度可疑膽囊癌的患者,增強的CT檢查是有必要的。膽囊癌的CT影像改變可分三種類型:①壁厚型:膽囊壁侷限或瀰漫不規則增厚;②結節型:乳頭狀結節從膽囊壁突入腔內;③實變型:因膽囊壁被腫瘤廣泛浸潤增厚加之腔內癌塊充填形成實質性腫塊。在增強掃描時一般均可見到病變組織有豐富的血供。如果腫瘤侵犯肝臟或有相關的淋巴結轉移多能在CT影像下顯示。

3、核磁共振檢查(MRI):MRI一般不做為膽囊癌的首選或者必要檢查項目,只是在需要判定病變是否累及肝臟或者當患者出現梗阻性黃疸時可以考慮做MRI。其準確率與CT相似,但具有無射線損傷的優點,可以多次重複檢查。

4、PET-CT:做為相對定性的檢查項目,在排除急性膽囊炎的前提下,該檢查有助於對膽囊佔位性病變做出定性診斷,並有助於判定是否有膽囊以外的病變存在,但是價格較昂貴,而且當合並有急性膽囊炎時容易出現假陽性結果,所以一般不做為常規檢查。

5、實驗室檢查:當膽囊病變出現癌變時一般會伴隨著腫瘤標記物水平的升高。檢查血清腫瘤標記物(CEA、Ca125、Ca19-9、Ca724、Ca153等)是否升高有助於對膽囊癌進行定性診斷,但早期的癌變可能並不表現出升高,或者當合並有其它消化道疾病及某些腫瘤時該檢查會有假陽性結果出現。肝功能檢查一般表現正常,僅在有膽道梗阻時會有相關的異常表現。

一、膽囊癌是什麼?

膽囊癌泛指原發於膽囊的惡性腫瘤;從組織學分類看,以腺癌所佔比例最高(大於80%),其次為鱗癌、混合癌及未分化癌;因其惡性程度高、易早期轉移、難於早期發現、對化療藥物不敏感等特點,因而術前確診為膽囊癌的患者其遠期療效差於肝癌及胰腺癌。

二、膽囊癌的發病原因有哪些?

臨床觀察膽囊癌常與膽囊良性疾患並存,最常見是膽囊結石(佔80%以上),因此多數學者認為膽囊結石的慢性刺激是重要的致病因素。有文獻報告,結石直徑在30mm以上者發生膽囊癌的比例可高達10%。還有一部分膽囊癌繼發於較大的膽囊息肉癌變。

膽囊癌知多少?(轉載)

圖片源自網絡

三、膽囊癌患者會有哪些症狀?

膽囊癌的症狀一般表現為以下幾種:

1、消化道症狀:絕大多數(90%)出現消化不良厭油膩噯氣胃納減少這是由於膽囊功能不全,不能對脂肪物質進行消化所致。

2、右上腹疼痛:80%以上患者由於合併有膽囊結石,因而表現與膽囊結石膽囊炎相似的症狀,以右上腹不適繼之出現持續性隱痛或鈍痛,有時伴陣發性劇痛並向右肩部放射。

3、右上腹腫塊:約一半的患者出現右上腹或上腹部腫塊,多數為增大的膽囊。

4、黃疸及皮膚瘙癢:往往在病程晚期出現,由於癌組織侵犯膽管或者轉移腫大的淋巴結壓迫膽管引起膽道梗阻所致,肝臟分泌的膽汁不能順利排入腸道,進而反流入血表現為皮膚粘膜黃染,多數伴有難以緩解的皮膚瘙癢,尤以夜間為重

5、發熱及消瘦:約25%的患者出現發熱,多由於繼發膽道感染所致。晚期患者常伴有消瘦,甚至出現惡病質。

膽囊癌知多少?(轉載)

圖片源自網絡

四、膽囊癌的輔助檢查包括哪些?

1、超聲檢查:B超檢查簡便無損傷可反覆使用,其診斷準確率達90%以上,為診斷膽囊疾病的首選檢查方法。隨著儀器的不斷換代,目前不但可以明確地觀察到膽囊病變的大小,而且通過對病變組織血流的觀察有助於判定是否有癌變的發生,並且可以觀察到是否有明顯的淋巴結轉移及肝臟是否受累,有經驗的檢查者甚至可以判定病變累及到膽囊的哪一層。

2、CT掃描:CT掃描對早期膽囊癌的診斷不如超聲檢查。但對於已經超聲檢查發現高度可疑膽囊癌的患者,增強的CT檢查是有必要的。膽囊癌的CT影像改變可分三種類型:①壁厚型:膽囊壁侷限或瀰漫不規則增厚;②結節型:乳頭狀結節從膽囊壁突入腔內;③實變型:因膽囊壁被腫瘤廣泛浸潤增厚加之腔內癌塊充填形成實質性腫塊。在增強掃描時一般均可見到病變組織有豐富的血供。如果腫瘤侵犯肝臟或有相關的淋巴結轉移多能在CT影像下顯示。

3、核磁共振檢查(MRI):MRI一般不做為膽囊癌的首選或者必要檢查項目,只是在需要判定病變是否累及肝臟或者當患者出現梗阻性黃疸時可以考慮做MRI。其準確率與CT相似,但具有無射線損傷的優點,可以多次重複檢查。

4、PET-CT:做為相對定性的檢查項目,在排除急性膽囊炎的前提下,該檢查有助於對膽囊佔位性病變做出定性診斷,並有助於判定是否有膽囊以外的病變存在,但是價格較昂貴,而且當合並有急性膽囊炎時容易出現假陽性結果,所以一般不做為常規檢查。

5、實驗室檢查:當膽囊病變出現癌變時一般會伴隨著腫瘤標記物水平的升高。檢查血清腫瘤標記物(CEA、Ca125、Ca19-9、Ca724、Ca153等)是否升高有助於對膽囊癌進行定性診斷,但早期的癌變可能並不表現出升高,或者當合並有其它消化道疾病及某些腫瘤時該檢查會有假陽性結果出現。肝功能檢查一般表現正常,僅在有膽道梗阻時會有相關的異常表現。

膽囊癌知多少?(轉載)

圖片源自網絡

五、膽囊癌如何治療?

手術治療:早期膽囊癌的治療以手術切除為首選方案。只要患者一般情況許可,應儘可能爭取手術切除病變的膽囊,並根據病理結果決定是否進行擴大的清除手術。一般認為當病變累及膽囊肌層時應該進行擴大清掃手術,包括切除膽囊床附近的肝臟組織及肝十二指腸韌帶的軟組織並對引流膽囊區域的淋巴結進行清掃,當懷疑有肝外膽道受累時可以考慮行肝外膽管切除。

對於晚期膽囊癌的治療則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一般認為伴有淋巴結轉移的患者進行擴大切除手術其遠期生存率無明顯提高。

藥物治療:目前已知的化療藥物對膽囊癌的療效均不理想,針對消化道腫瘤的藥物可以做為選擇參照。免疫增強類藥物可做為膽囊癌的重要輔助治療用藥。

放射治療:針對局部殘餘或者復發的病灶,放射治療可以控制其生長速度,相對延長患者的生存時間。

其它治療:中醫中藥及保持良好的心態有助於增強患者與疾病鬥爭的信心,幫助提高生存質量。

併發症的治療:晚期膽囊癌患者可以出現各種各樣的併發症,根據不同的併發症採取相應的治療措施有助於提高生存質量及延長生存時間。

六、膽囊癌的預防

定期進行B超等檢查是早期發現膽囊癌的關鍵,對已發現的膽囊病變要密切觀察其變化,必要時及時採取措施解除病變是可以明顯降低膽囊癌的發生率。

七、專家觀點

隨著超聲儀器的不斷改進及普及,完全可以早期發現膽囊病變,只要及時處理就可以極大程度地降低膽囊癌的發病率。及便是早期的癌變,通過正確的治療其預後也是良好的。而中晚期膽囊癌的治療效果則很不理想,部分患者由於錯過了早期的治療機會使得病變進展為晚期癌症,這時給於過度積極的治療並不能給患者帶來益處,有時不僅不能延長生存時間,反而降低生存質量、縮短生存時間。

一、膽囊癌是什麼?

膽囊癌泛指原發於膽囊的惡性腫瘤;從組織學分類看,以腺癌所佔比例最高(大於80%),其次為鱗癌、混合癌及未分化癌;因其惡性程度高、易早期轉移、難於早期發現、對化療藥物不敏感等特點,因而術前確診為膽囊癌的患者其遠期療效差於肝癌及胰腺癌。

二、膽囊癌的發病原因有哪些?

臨床觀察膽囊癌常與膽囊良性疾患並存,最常見是膽囊結石(佔80%以上),因此多數學者認為膽囊結石的慢性刺激是重要的致病因素。有文獻報告,結石直徑在30mm以上者發生膽囊癌的比例可高達10%。還有一部分膽囊癌繼發於較大的膽囊息肉癌變。

膽囊癌知多少?(轉載)

圖片源自網絡

三、膽囊癌患者會有哪些症狀?

膽囊癌的症狀一般表現為以下幾種:

1、消化道症狀:絕大多數(90%)出現消化不良厭油膩噯氣胃納減少這是由於膽囊功能不全,不能對脂肪物質進行消化所致。

2、右上腹疼痛:80%以上患者由於合併有膽囊結石,因而表現與膽囊結石膽囊炎相似的症狀,以右上腹不適繼之出現持續性隱痛或鈍痛,有時伴陣發性劇痛並向右肩部放射。

3、右上腹腫塊:約一半的患者出現右上腹或上腹部腫塊,多數為增大的膽囊。

4、黃疸及皮膚瘙癢:往往在病程晚期出現,由於癌組織侵犯膽管或者轉移腫大的淋巴結壓迫膽管引起膽道梗阻所致,肝臟分泌的膽汁不能順利排入腸道,進而反流入血表現為皮膚粘膜黃染,多數伴有難以緩解的皮膚瘙癢,尤以夜間為重

5、發熱及消瘦:約25%的患者出現發熱,多由於繼發膽道感染所致。晚期患者常伴有消瘦,甚至出現惡病質。

膽囊癌知多少?(轉載)

圖片源自網絡

四、膽囊癌的輔助檢查包括哪些?

1、超聲檢查:B超檢查簡便無損傷可反覆使用,其診斷準確率達90%以上,為診斷膽囊疾病的首選檢查方法。隨著儀器的不斷換代,目前不但可以明確地觀察到膽囊病變的大小,而且通過對病變組織血流的觀察有助於判定是否有癌變的發生,並且可以觀察到是否有明顯的淋巴結轉移及肝臟是否受累,有經驗的檢查者甚至可以判定病變累及到膽囊的哪一層。

2、CT掃描:CT掃描對早期膽囊癌的診斷不如超聲檢查。但對於已經超聲檢查發現高度可疑膽囊癌的患者,增強的CT檢查是有必要的。膽囊癌的CT影像改變可分三種類型:①壁厚型:膽囊壁侷限或瀰漫不規則增厚;②結節型:乳頭狀結節從膽囊壁突入腔內;③實變型:因膽囊壁被腫瘤廣泛浸潤增厚加之腔內癌塊充填形成實質性腫塊。在增強掃描時一般均可見到病變組織有豐富的血供。如果腫瘤侵犯肝臟或有相關的淋巴結轉移多能在CT影像下顯示。

3、核磁共振檢查(MRI):MRI一般不做為膽囊癌的首選或者必要檢查項目,只是在需要判定病變是否累及肝臟或者當患者出現梗阻性黃疸時可以考慮做MRI。其準確率與CT相似,但具有無射線損傷的優點,可以多次重複檢查。

4、PET-CT:做為相對定性的檢查項目,在排除急性膽囊炎的前提下,該檢查有助於對膽囊佔位性病變做出定性診斷,並有助於判定是否有膽囊以外的病變存在,但是價格較昂貴,而且當合並有急性膽囊炎時容易出現假陽性結果,所以一般不做為常規檢查。

5、實驗室檢查:當膽囊病變出現癌變時一般會伴隨著腫瘤標記物水平的升高。檢查血清腫瘤標記物(CEA、Ca125、Ca19-9、Ca724、Ca153等)是否升高有助於對膽囊癌進行定性診斷,但早期的癌變可能並不表現出升高,或者當合並有其它消化道疾病及某些腫瘤時該檢查會有假陽性結果出現。肝功能檢查一般表現正常,僅在有膽道梗阻時會有相關的異常表現。

膽囊癌知多少?(轉載)

圖片源自網絡

五、膽囊癌如何治療?

手術治療:早期膽囊癌的治療以手術切除為首選方案。只要患者一般情況許可,應儘可能爭取手術切除病變的膽囊,並根據病理結果決定是否進行擴大的清除手術。一般認為當病變累及膽囊肌層時應該進行擴大清掃手術,包括切除膽囊床附近的肝臟組織及肝十二指腸韌帶的軟組織並對引流膽囊區域的淋巴結進行清掃,當懷疑有肝外膽道受累時可以考慮行肝外膽管切除。

對於晚期膽囊癌的治療則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一般認為伴有淋巴結轉移的患者進行擴大切除手術其遠期生存率無明顯提高。

藥物治療:目前已知的化療藥物對膽囊癌的療效均不理想,針對消化道腫瘤的藥物可以做為選擇參照。免疫增強類藥物可做為膽囊癌的重要輔助治療用藥。

放射治療:針對局部殘餘或者復發的病灶,放射治療可以控制其生長速度,相對延長患者的生存時間。

其它治療:中醫中藥及保持良好的心態有助於增強患者與疾病鬥爭的信心,幫助提高生存質量。

併發症的治療:晚期膽囊癌患者可以出現各種各樣的併發症,根據不同的併發症採取相應的治療措施有助於提高生存質量及延長生存時間。

六、膽囊癌的預防

定期進行B超等檢查是早期發現膽囊癌的關鍵,對已發現的膽囊病變要密切觀察其變化,必要時及時採取措施解除病變是可以明顯降低膽囊癌的發生率。

七、專家觀點

隨著超聲儀器的不斷改進及普及,完全可以早期發現膽囊病變,只要及時處理就可以極大程度地降低膽囊癌的發病率。及便是早期的癌變,通過正確的治療其預後也是良好的。而中晚期膽囊癌的治療效果則很不理想,部分患者由於錯過了早期的治療機會使得病變進展為晚期癌症,這時給於過度積極的治療並不能給患者帶來益處,有時不僅不能延長生存時間,反而降低生存質量、縮短生存時間。

膽囊癌知多少?(轉載)

圖片源自網絡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