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層管理者正確的角色定位(你做對了嗎)

轉型過程中的管理者,是否經常有此類的煩惱:

1.上司批評你太同情員工,不能充分地執行命令,從而出色地完成任務;

2.下屬卻埋怨你沒有人情味,只顧抓工作績效,而不體恤下屬;

3.你凡事親力親為,忙得焦頭爛額,可上司卻嫌你的效率太低;

4.你的上司讓你制定目標和工作計劃,可你卻無從下手;

5.安排給下屬的工作,經常不能按要求完成,而你卻不知道該怎麼辦?

這些煩惱皆是因為管理者沒有明確自己在組織中的定位。管理者必須要全身心地進入角色,進入角色的前提是角色認知。

管理者的角色如下:

一、規劃者

《孫子兵法》上說“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於無算乎!”無論辦什麼事情,事先都應有個打算和安排。有了計劃,工作就有了明確的目標和具體的步驟,就可以協調大家的行動,增強工作的主動性,減少盲目性,使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同時,計劃本身又是對工作進度和質量的考核標準,對大家有較強的約束和督促作用。

“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清] 陳澹然

二、執行者

中國企業執行力低下表現症狀:

5%的人看不出來是在工作,而是在製造矛盾,無事必生非--破壞性的做;

10%的人正在等待著什麼--不想做;

20%的人正在為增加庫存而工作--“蠻做”、“盲做”、“胡做”;

10%的人由於沒有對公司做出貢獻--在做,而是負效勞動;

40%的人正在按照低效的標準或方法工作--想做,而不會正確有效地做;

只有15%的人屬於正常範圍,但績效仍然不高--做不好,做事不到位。

三、危機、問題解決者

轉型過程中的管理者,是否經常有此類的煩惱:

1.上司批評你太同情員工,不能充分地執行命令,從而出色地完成任務;

2.下屬卻埋怨你沒有人情味,只顧抓工作績效,而不體恤下屬;

3.你凡事親力親為,忙得焦頭爛額,可上司卻嫌你的效率太低;

4.你的上司讓你制定目標和工作計劃,可你卻無從下手;

5.安排給下屬的工作,經常不能按要求完成,而你卻不知道該怎麼辦?

這些煩惱皆是因為管理者沒有明確自己在組織中的定位。管理者必須要全身心地進入角色,進入角色的前提是角色認知。

管理者的角色如下:

一、規劃者

《孫子兵法》上說“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於無算乎!”無論辦什麼事情,事先都應有個打算和安排。有了計劃,工作就有了明確的目標和具體的步驟,就可以協調大家的行動,增強工作的主動性,減少盲目性,使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同時,計劃本身又是對工作進度和質量的考核標準,對大家有較強的約束和督促作用。

“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清] 陳澹然

二、執行者

中國企業執行力低下表現症狀:

5%的人看不出來是在工作,而是在製造矛盾,無事必生非--破壞性的做;

10%的人正在等待著什麼--不想做;

20%的人正在為增加庫存而工作--“蠻做”、“盲做”、“胡做”;

10%的人由於沒有對公司做出貢獻--在做,而是負效勞動;

40%的人正在按照低效的標準或方法工作--想做,而不會正確有效地做;

只有15%的人屬於正常範圍,但績效仍然不高--做不好,做事不到位。

三、危機、問題解決者

作為中層管理者正確的角色定位(你做對了嗎)

《笑著離開惠普》中的故事:

記得20年前剛加入惠普的時候,有一次我曾經遇到過一個難題,一時想不出什麼好辦法,就去找當時的市場部經理。我把事情陳述了一下,就問他,您看怎麼辦?我的上司沒有直接回答我。他看了我一會兒,就反問我:“你說該怎麼辦?”我一下子就懵了,心想:“我跑來問你,正是自己想不出來怎麼辦,你怎麼給我頂回來了?”於是我說,自己想不出什麼好辦法,才來徵求領導的意見。他讓我回去好好想一想,等想出什麼建議或方法了再來找他。

我回去以後,一開始心裡挺不舒服——這裡的人怎麼這樣呢?我找他幫忙,他一句話不說就把我打發回來了。對他來說,這件事情肯定是很簡單的事情,告訴我一聲不就完了嗎?無奈之下,我只好自己挖空心思地想辦法,結果還真想出來一個方案。第二天我又去找他,把我想出來的方案給他講了一下。他靜靜地聽我說完,盯著我問道:“就這一個辦法?”得到我肯定的答覆後,他又說:回去再好好想想,看能不能多想幾個辦法?

經他這麼一逼,我只好再回去仔細琢磨,還真的發現有更多的解決問題的辦法和思路。當我拿著三個方案再度找他時,這一次他非常認真地接待了我,聽我講完每一個解決方案的思路後,他幫我分析了不同方案的優點和缺點。分析完了以後,他對我說:“我只是幫助你分析方案的利弊,具體用哪個方案還是由你自己決策,我不替你下結論。這就是為什麼你第一次、第二次來找我,我沒有馬上告訴你答案的原因,因為公司請你來,不是要我告訴你該怎麼辦,而是要你告訴我該怎麼辦。”這次對話給了我強烈的心理衝擊。就人的本性來說,每個人都喜歡在自己擅長的領域展示自己,遇到自己的強項都有露一手的衝動,即使是很謙虛、很內向的人也不例外。

四、模範者

【王石的自我管理觀點】

偉大的一種表現形式就是管理自己,而不是領導別人。

當你不能管理自己的時候,就失去了所有領導別人的資格和能力。

管理好自己,才能成為組織中最好的成員。其他成員多少有些放縱,而你是最好的成員,所以大家信任你,才敢把希望寄託給你。

當一個人走向偉大的時候,千萬要先把自己管理好,管理好自己的金錢、周邊的人脈和社會關係,管理好自己的行為。

管理好自己,就是自律,就是守法,很多其他的美德就有了。

五、績效夥伴

轉型過程中的管理者,是否經常有此類的煩惱:

1.上司批評你太同情員工,不能充分地執行命令,從而出色地完成任務;

2.下屬卻埋怨你沒有人情味,只顧抓工作績效,而不體恤下屬;

3.你凡事親力親為,忙得焦頭爛額,可上司卻嫌你的效率太低;

4.你的上司讓你制定目標和工作計劃,可你卻無從下手;

5.安排給下屬的工作,經常不能按要求完成,而你卻不知道該怎麼辦?

這些煩惱皆是因為管理者沒有明確自己在組織中的定位。管理者必須要全身心地進入角色,進入角色的前提是角色認知。

管理者的角色如下:

一、規劃者

《孫子兵法》上說“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於無算乎!”無論辦什麼事情,事先都應有個打算和安排。有了計劃,工作就有了明確的目標和具體的步驟,就可以協調大家的行動,增強工作的主動性,減少盲目性,使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同時,計劃本身又是對工作進度和質量的考核標準,對大家有較強的約束和督促作用。

“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清] 陳澹然

二、執行者

中國企業執行力低下表現症狀:

5%的人看不出來是在工作,而是在製造矛盾,無事必生非--破壞性的做;

10%的人正在等待著什麼--不想做;

20%的人正在為增加庫存而工作--“蠻做”、“盲做”、“胡做”;

10%的人由於沒有對公司做出貢獻--在做,而是負效勞動;

40%的人正在按照低效的標準或方法工作--想做,而不會正確有效地做;

只有15%的人屬於正常範圍,但績效仍然不高--做不好,做事不到位。

三、危機、問題解決者

作為中層管理者正確的角色定位(你做對了嗎)

《笑著離開惠普》中的故事:

記得20年前剛加入惠普的時候,有一次我曾經遇到過一個難題,一時想不出什麼好辦法,就去找當時的市場部經理。我把事情陳述了一下,就問他,您看怎麼辦?我的上司沒有直接回答我。他看了我一會兒,就反問我:“你說該怎麼辦?”我一下子就懵了,心想:“我跑來問你,正是自己想不出來怎麼辦,你怎麼給我頂回來了?”於是我說,自己想不出什麼好辦法,才來徵求領導的意見。他讓我回去好好想一想,等想出什麼建議或方法了再來找他。

我回去以後,一開始心裡挺不舒服——這裡的人怎麼這樣呢?我找他幫忙,他一句話不說就把我打發回來了。對他來說,這件事情肯定是很簡單的事情,告訴我一聲不就完了嗎?無奈之下,我只好自己挖空心思地想辦法,結果還真想出來一個方案。第二天我又去找他,把我想出來的方案給他講了一下。他靜靜地聽我說完,盯著我問道:“就這一個辦法?”得到我肯定的答覆後,他又說:回去再好好想想,看能不能多想幾個辦法?

經他這麼一逼,我只好再回去仔細琢磨,還真的發現有更多的解決問題的辦法和思路。當我拿著三個方案再度找他時,這一次他非常認真地接待了我,聽我講完每一個解決方案的思路後,他幫我分析了不同方案的優點和缺點。分析完了以後,他對我說:“我只是幫助你分析方案的利弊,具體用哪個方案還是由你自己決策,我不替你下結論。這就是為什麼你第一次、第二次來找我,我沒有馬上告訴你答案的原因,因為公司請你來,不是要我告訴你該怎麼辦,而是要你告訴我該怎麼辦。”這次對話給了我強烈的心理衝擊。就人的本性來說,每個人都喜歡在自己擅長的領域展示自己,遇到自己的強項都有露一手的衝動,即使是很謙虛、很內向的人也不例外。

四、模範者

【王石的自我管理觀點】

偉大的一種表現形式就是管理自己,而不是領導別人。

當你不能管理自己的時候,就失去了所有領導別人的資格和能力。

管理好自己,才能成為組織中最好的成員。其他成員多少有些放縱,而你是最好的成員,所以大家信任你,才敢把希望寄託給你。

當一個人走向偉大的時候,千萬要先把自己管理好,管理好自己的金錢、周邊的人脈和社會關係,管理好自己的行為。

管理好自己,就是自律,就是守法,很多其他的美德就有了。

五、績效夥伴

作為中層管理者正確的角色定位(你做對了嗎)


對於下屬,可採用“月績效考核,周彙總考核,日彙報考核”的方式,作為中層管理者,要學習績效考核方面的知識,以做好下屬的績效考核。

對於“日彙報考核”,可採用早會制度,早上利用20分鐘,每個人闡述今天的工作計劃,昨天的工作完成情況、理由分析及需要資源和其他部門同事配合需求。給下屬產生無形業績壓力同時,讓每個人清楚瞭解到同事們都在做什麼,相比而言自己的工作是否出色?是否飽滿?是否主動?…

這樣作為管理者也能清楚的瞭解到下屬每天在做什麼?每個人的工作狀態和部門整體狀態,行為目標將支撐結果目標,只有把握好每一天,才能確保每個月乃至每一年。

績效夥伴的含義:

績效共同體。你的績效依賴於他們,他們的績效依賴於你。互相依存,誰也離不開誰。

雙方平等。既然是夥伴,就是一種平等的、協商的關係,而不是一種居高臨下的發號施令的關係。通過平等對話指導和幫助下屬,而不是通過指責、批評幫助下屬。

從下屬的角度考慮問題。從對方的角度出發,考慮下屬面臨的挑戰,及時幫助下屬制定績效改進計劃,提升能力。

六、監督、控制者

一個成功的企業,離不開科學的預測、正確的決策、嚴格的管理和有效的監督。監督和檢查不是信任不信任的問題,而是遊戲規則!制度的落實不僅需要自覺維護,更需要組織監督。日本有位總經理他說:人間沒有自動自發的人。大家都上過學,學校老師佈置的作業如果不檢查,學生會有應付與僥倖的心態出現。美國IBM有一位總裁他講了兩句話,第一句說員工不會做你希望他做的,只會做你檢查的。第二句說如果你強調什麼就會去檢查什麼,你不檢查就等於不重視。

七、領導者

拿破崙說過:“一頭獅子領導的一群綿羊可以打敗一頭綿羊領導的一群獅子”。因此,不要抱怨你的下屬是隻羊,因為他是獅子還是羊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不是一頭雄獅!拿破崙又說,“從來沒有無能的士兵,只有無能的軍官。”一個團隊的工作沒有成效,不能責怪下屬,要責怪這個團隊的領導。“一個臭皮匠領導三個諸葛亮,等於四個臭皮匠”。這就是“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正所謂,搞好一個組織需要大家——方方面面;搞壞一個組織只要一個人——組織的領導者。

領導者決定了團隊的一切!領導者的風格決定團隊的風格;領導者的思維決定團隊的思維!領頭人的速度決定整個隊伍的速度(“火車跑的快,全靠車頭帶”)。領導進步則團隊進步;領導改變則團隊改變!

轉型過程中的管理者,是否經常有此類的煩惱:

1.上司批評你太同情員工,不能充分地執行命令,從而出色地完成任務;

2.下屬卻埋怨你沒有人情味,只顧抓工作績效,而不體恤下屬;

3.你凡事親力親為,忙得焦頭爛額,可上司卻嫌你的效率太低;

4.你的上司讓你制定目標和工作計劃,可你卻無從下手;

5.安排給下屬的工作,經常不能按要求完成,而你卻不知道該怎麼辦?

這些煩惱皆是因為管理者沒有明確自己在組織中的定位。管理者必須要全身心地進入角色,進入角色的前提是角色認知。

管理者的角色如下:

一、規劃者

《孫子兵法》上說“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於無算乎!”無論辦什麼事情,事先都應有個打算和安排。有了計劃,工作就有了明確的目標和具體的步驟,就可以協調大家的行動,增強工作的主動性,減少盲目性,使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同時,計劃本身又是對工作進度和質量的考核標準,對大家有較強的約束和督促作用。

“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清] 陳澹然

二、執行者

中國企業執行力低下表現症狀:

5%的人看不出來是在工作,而是在製造矛盾,無事必生非--破壞性的做;

10%的人正在等待著什麼--不想做;

20%的人正在為增加庫存而工作--“蠻做”、“盲做”、“胡做”;

10%的人由於沒有對公司做出貢獻--在做,而是負效勞動;

40%的人正在按照低效的標準或方法工作--想做,而不會正確有效地做;

只有15%的人屬於正常範圍,但績效仍然不高--做不好,做事不到位。

三、危機、問題解決者

作為中層管理者正確的角色定位(你做對了嗎)

《笑著離開惠普》中的故事:

記得20年前剛加入惠普的時候,有一次我曾經遇到過一個難題,一時想不出什麼好辦法,就去找當時的市場部經理。我把事情陳述了一下,就問他,您看怎麼辦?我的上司沒有直接回答我。他看了我一會兒,就反問我:“你說該怎麼辦?”我一下子就懵了,心想:“我跑來問你,正是自己想不出來怎麼辦,你怎麼給我頂回來了?”於是我說,自己想不出什麼好辦法,才來徵求領導的意見。他讓我回去好好想一想,等想出什麼建議或方法了再來找他。

我回去以後,一開始心裡挺不舒服——這裡的人怎麼這樣呢?我找他幫忙,他一句話不說就把我打發回來了。對他來說,這件事情肯定是很簡單的事情,告訴我一聲不就完了嗎?無奈之下,我只好自己挖空心思地想辦法,結果還真想出來一個方案。第二天我又去找他,把我想出來的方案給他講了一下。他靜靜地聽我說完,盯著我問道:“就這一個辦法?”得到我肯定的答覆後,他又說:回去再好好想想,看能不能多想幾個辦法?

經他這麼一逼,我只好再回去仔細琢磨,還真的發現有更多的解決問題的辦法和思路。當我拿著三個方案再度找他時,這一次他非常認真地接待了我,聽我講完每一個解決方案的思路後,他幫我分析了不同方案的優點和缺點。分析完了以後,他對我說:“我只是幫助你分析方案的利弊,具體用哪個方案還是由你自己決策,我不替你下結論。這就是為什麼你第一次、第二次來找我,我沒有馬上告訴你答案的原因,因為公司請你來,不是要我告訴你該怎麼辦,而是要你告訴我該怎麼辦。”這次對話給了我強烈的心理衝擊。就人的本性來說,每個人都喜歡在自己擅長的領域展示自己,遇到自己的強項都有露一手的衝動,即使是很謙虛、很內向的人也不例外。

四、模範者

【王石的自我管理觀點】

偉大的一種表現形式就是管理自己,而不是領導別人。

當你不能管理自己的時候,就失去了所有領導別人的資格和能力。

管理好自己,才能成為組織中最好的成員。其他成員多少有些放縱,而你是最好的成員,所以大家信任你,才敢把希望寄託給你。

當一個人走向偉大的時候,千萬要先把自己管理好,管理好自己的金錢、周邊的人脈和社會關係,管理好自己的行為。

管理好自己,就是自律,就是守法,很多其他的美德就有了。

五、績效夥伴

作為中層管理者正確的角色定位(你做對了嗎)


對於下屬,可採用“月績效考核,周彙總考核,日彙報考核”的方式,作為中層管理者,要學習績效考核方面的知識,以做好下屬的績效考核。

對於“日彙報考核”,可採用早會制度,早上利用20分鐘,每個人闡述今天的工作計劃,昨天的工作完成情況、理由分析及需要資源和其他部門同事配合需求。給下屬產生無形業績壓力同時,讓每個人清楚瞭解到同事們都在做什麼,相比而言自己的工作是否出色?是否飽滿?是否主動?…

這樣作為管理者也能清楚的瞭解到下屬每天在做什麼?每個人的工作狀態和部門整體狀態,行為目標將支撐結果目標,只有把握好每一天,才能確保每個月乃至每一年。

績效夥伴的含義:

績效共同體。你的績效依賴於他們,他們的績效依賴於你。互相依存,誰也離不開誰。

雙方平等。既然是夥伴,就是一種平等的、協商的關係,而不是一種居高臨下的發號施令的關係。通過平等對話指導和幫助下屬,而不是通過指責、批評幫助下屬。

從下屬的角度考慮問題。從對方的角度出發,考慮下屬面臨的挑戰,及時幫助下屬制定績效改進計劃,提升能力。

六、監督、控制者

一個成功的企業,離不開科學的預測、正確的決策、嚴格的管理和有效的監督。監督和檢查不是信任不信任的問題,而是遊戲規則!制度的落實不僅需要自覺維護,更需要組織監督。日本有位總經理他說:人間沒有自動自發的人。大家都上過學,學校老師佈置的作業如果不檢查,學生會有應付與僥倖的心態出現。美國IBM有一位總裁他講了兩句話,第一句說員工不會做你希望他做的,只會做你檢查的。第二句說如果你強調什麼就會去檢查什麼,你不檢查就等於不重視。

七、領導者

拿破崙說過:“一頭獅子領導的一群綿羊可以打敗一頭綿羊領導的一群獅子”。因此,不要抱怨你的下屬是隻羊,因為他是獅子還是羊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不是一頭雄獅!拿破崙又說,“從來沒有無能的士兵,只有無能的軍官。”一個團隊的工作沒有成效,不能責怪下屬,要責怪這個團隊的領導。“一個臭皮匠領導三個諸葛亮,等於四個臭皮匠”。這就是“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正所謂,搞好一個組織需要大家——方方面面;搞壞一個組織只要一個人——組織的領導者。

領導者決定了團隊的一切!領導者的風格決定團隊的風格;領導者的思維決定團隊的思維!領頭人的速度決定整個隊伍的速度(“火車跑的快,全靠車頭帶”)。領導進步則團隊進步;領導改變則團隊改變!

作為中層管理者正確的角色定位(你做對了嗎)

八、教練員

“兵隨將轉,無不可用之兵”,部屬的素質就是領導的素質,部下素質低不是你的責任,不能提高他的素質則是你的責任。人是天底下最好的寶藏。一個領導要有這樣的度量和能力,凡是跟著自己的人,有責任把他們的寶藏都開發出來。要寧肯“鞭打慢牛”,也不能“卸套不用”而自己去幹。領導不能自恃權重、能力比下屬強,就隨意干擾下屬做事,搶奪下屬的權利。

但是,若是將一個資質平庸的下屬,培養成卓越人才,談何容易!不是每位領導都有這份雅量和耐性。且看李鴻章是怎樣對待下屬袁世凱的,據說,李鴻章對袁世凱事事點撥、勉勵訓誡,二人往來書信,留存於世的就有百萬字以上。

“下屬跟著領導,不管錢掙沒掙多少,但個人所掌握的知識、技能和工作能力一定要能夠不斷的提升,否則,這個領導就是沒有良心的。”

九、內部客戶

顧客的第一層含義是:“購買我們的產品的人”;顧客的第二層含義是:“與之打交道的人”;因此,我們的部門之間、同事之間,也就是互為彼此的客戶,他有一個新鮮的名字,叫做“內部客戶”。

將同事看成是內部客戶,最終要落在“讓內部客戶滿意”上。也就是說,你做得好不好,行不行,不是由你自己說了算,而是由你的內部客戶說了算。當工作結束後,內部客戶在我們的背後還默默對我們翹大拇指,我們才算是成功了!

作為中層管理者:

1、要明確知曉公司整體戰略;

2、牢記部門年度工作目標(來自戰略目標分解及部門職責方面的目標);

3、根據目標制定具體的執行計劃和實施戰術,將總目標分解到每一個人。

4、把企業決策層的管理理念、戰略規劃,把一些具體的方案和方法真實、準確地傳遞給基層的每一個員工;

5、明確團隊及各崗員工的職責,嚴格執行工作標準,認真履行崗位職責。

6.要做好自我管理,使得個人成長的速度跟上企業進步的速度;

7.通過良好的自我管理為下屬樹立榜樣。

定位好自己的角色,在管理的過程中不僅自己工作輕鬆,也更能得到領導和下屬的認可。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