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柔鄉里李後主,用盡一生戀愛與寫詞

溫柔鄉里李後主,用盡一生戀愛與寫詞

風雪飄搖的南唐半壁江山,李後主沉迷於溫柔鄉里歌舞昇平,貪歡晌。他在詩詞歌賦裡尋安樂,所倚仰的偏安一隅,終是沒能長久。

公元907年,盜賊起家的朱全把大唐李氏從王位上拉下來,建立後梁(今河南開封)自稱帝,從此中國歷史進入了五代十國時期。之後有:後唐、後晉、後漢、後周。這是自秦始皇統一中國後,繼南北朝,十六國以來的又一次大混亂,大分裂時期。與北方五代此起彼伏建朝立國的同時,中原揚子江南岸的江南富庶之地,前後建立了9個國家:吳國、南唐、南越、前蜀、後蜀、閩國、楚國、荊南國、男漢,加上建立了今山西省的北漢,史稱“十國”。

溫柔鄉里李後主,用盡一生戀愛與寫詞

風雪飄搖的南唐半壁江山,李後主沉迷於溫柔鄉里歌舞昇平,貪歡晌。他在詩詞歌賦裡尋安樂,所倚仰的偏安一隅,終是沒能長久。

公元907年,盜賊起家的朱全把大唐李氏從王位上拉下來,建立後梁(今河南開封)自稱帝,從此中國歷史進入了五代十國時期。之後有:後唐、後晉、後漢、後周。這是自秦始皇統一中國後,繼南北朝,十六國以來的又一次大混亂,大分裂時期。與北方五代此起彼伏建朝立國的同時,中原揚子江南岸的江南富庶之地,前後建立了9個國家:吳國、南唐、南越、前蜀、後蜀、閩國、楚國、荊南國、男漢,加上建立了今山西省的北漢,史稱“十國”。

溫柔鄉里李後主,用盡一生戀愛與寫詞

李煜出生於帝王之家,公元937一978年生人,字重光。創立帝業的是他的祖父李昪,他6歲時成孤兒,後得楊行密賞識徐溫栽培,於唐朝末年四海紛崩,干戈連年的混亂局面中趁勢崛起。李昪是一位非常有政治軍事經濟頭腦的開國明主。他一生戎馬,從一名卑賤的小和尚躍為九五之尊,一手創建繁榮昌盛的南唐,可惜子孫後輩是一個比一個不成氣候,風流有餘而王氣不足,不堪守成保業的大業,自他死後,南唐國勢一天天衰弱下去,生生地敗沒了南唐。李昪的兒子李亶把殘缺的半壁江山傳給兒子李煜,寄以自己的宏願:重振南唐雄風,恢復祖先基業。然而李煜比之自己的父親有過之而無不及,尤愛舞文弄墨和與佳人風花雪月,實在是難為治國。

溫柔鄉里李後主,用盡一生戀愛與寫詞

風雪飄搖的南唐半壁江山,李後主沉迷於溫柔鄉里歌舞昇平,貪歡晌。他在詩詞歌賦裡尋安樂,所倚仰的偏安一隅,終是沒能長久。

公元907年,盜賊起家的朱全把大唐李氏從王位上拉下來,建立後梁(今河南開封)自稱帝,從此中國歷史進入了五代十國時期。之後有:後唐、後晉、後漢、後周。這是自秦始皇統一中國後,繼南北朝,十六國以來的又一次大混亂,大分裂時期。與北方五代此起彼伏建朝立國的同時,中原揚子江南岸的江南富庶之地,前後建立了9個國家:吳國、南唐、南越、前蜀、後蜀、閩國、楚國、荊南國、男漢,加上建立了今山西省的北漢,史稱“十國”。

溫柔鄉里李後主,用盡一生戀愛與寫詞

李煜出生於帝王之家,公元937一978年生人,字重光。創立帝業的是他的祖父李昪,他6歲時成孤兒,後得楊行密賞識徐溫栽培,於唐朝末年四海紛崩,干戈連年的混亂局面中趁勢崛起。李昪是一位非常有政治軍事經濟頭腦的開國明主。他一生戎馬,從一名卑賤的小和尚躍為九五之尊,一手創建繁榮昌盛的南唐,可惜子孫後輩是一個比一個不成氣候,風流有餘而王氣不足,不堪守成保業的大業,自他死後,南唐國勢一天天衰弱下去,生生地敗沒了南唐。李昪的兒子李亶把殘缺的半壁江山傳給兒子李煜,寄以自己的宏願:重振南唐雄風,恢復祖先基業。然而李煜比之自己的父親有過之而無不及,尤愛舞文弄墨和與佳人風花雪月,實在是難為治國。

溫柔鄉里李後主,用盡一生戀愛與寫詞

李煜出生於七夕節,天生異相,生得寬寬的天庭,豐滿的雙頰,前面的兩顆門牙並二為一,最奇特的是他的一隻眼睛有兩顆瞳仁,這在古時被視為天生有帝王之相。也因此,他的吃穿用度從小都是最好的,無一不精美異常。然而這樣的李煜即位後,卻是奢華無度,偏又淡泊名利。他心性溫和,嚮往與世無爭的文人騷客生活。李煜曾在廬山隱居過一段時日,渴望隱居生活的情感在他的《春江釣叟圖》的題詞中很直白的表達出來了:

“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無言一樣春。

一壺酒,一竿綸,世上如儂有幾人?

一陣春風一葉舟,一綸蘭縷一輪鉤。

花滿渚,酒滿瓶,萬傾波中得自由。”

他通過此詞借景寓意,可見其悠然散淡之意境卻清麗不俗。畫中漁父恬靜、平和、自由自在,自得自樂的生活,讓羈身於王室之中的李煜十分羨慕,詞尾“萬傾波中得自由”直顯的表明了他的情感嚮往。那是多麼美好的生活,有多少人為之嚮往,然而現實生活卻是那樣的無奈,他是尊貴的李後主。

旖旎柔媚,富貴溫柔的皇宮內苑,為李煜成長為詩書禮藝無所不能的文藝全才提供了得天獨厚的環境優勢。既然知道自己難為治國,索性他就把心思轉嫁於風花雪月兒女情長上。這讓他文學家的天性,如魚得水地盡情施展開來。李煜一生風流多情、深情,卻不薄情寡意,娥皇女英他都深愛,都是深情似海。

溫柔鄉里李後主,用盡一生戀愛與寫詞

風雪飄搖的南唐半壁江山,李後主沉迷於溫柔鄉里歌舞昇平,貪歡晌。他在詩詞歌賦裡尋安樂,所倚仰的偏安一隅,終是沒能長久。

公元907年,盜賊起家的朱全把大唐李氏從王位上拉下來,建立後梁(今河南開封)自稱帝,從此中國歷史進入了五代十國時期。之後有:後唐、後晉、後漢、後周。這是自秦始皇統一中國後,繼南北朝,十六國以來的又一次大混亂,大分裂時期。與北方五代此起彼伏建朝立國的同時,中原揚子江南岸的江南富庶之地,前後建立了9個國家:吳國、南唐、南越、前蜀、後蜀、閩國、楚國、荊南國、男漢,加上建立了今山西省的北漢,史稱“十國”。

溫柔鄉里李後主,用盡一生戀愛與寫詞

李煜出生於帝王之家,公元937一978年生人,字重光。創立帝業的是他的祖父李昪,他6歲時成孤兒,後得楊行密賞識徐溫栽培,於唐朝末年四海紛崩,干戈連年的混亂局面中趁勢崛起。李昪是一位非常有政治軍事經濟頭腦的開國明主。他一生戎馬,從一名卑賤的小和尚躍為九五之尊,一手創建繁榮昌盛的南唐,可惜子孫後輩是一個比一個不成氣候,風流有餘而王氣不足,不堪守成保業的大業,自他死後,南唐國勢一天天衰弱下去,生生地敗沒了南唐。李昪的兒子李亶把殘缺的半壁江山傳給兒子李煜,寄以自己的宏願:重振南唐雄風,恢復祖先基業。然而李煜比之自己的父親有過之而無不及,尤愛舞文弄墨和與佳人風花雪月,實在是難為治國。

溫柔鄉里李後主,用盡一生戀愛與寫詞

李煜出生於七夕節,天生異相,生得寬寬的天庭,豐滿的雙頰,前面的兩顆門牙並二為一,最奇特的是他的一隻眼睛有兩顆瞳仁,這在古時被視為天生有帝王之相。也因此,他的吃穿用度從小都是最好的,無一不精美異常。然而這樣的李煜即位後,卻是奢華無度,偏又淡泊名利。他心性溫和,嚮往與世無爭的文人騷客生活。李煜曾在廬山隱居過一段時日,渴望隱居生活的情感在他的《春江釣叟圖》的題詞中很直白的表達出來了:

“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無言一樣春。

一壺酒,一竿綸,世上如儂有幾人?

一陣春風一葉舟,一綸蘭縷一輪鉤。

花滿渚,酒滿瓶,萬傾波中得自由。”

他通過此詞借景寓意,可見其悠然散淡之意境卻清麗不俗。畫中漁父恬靜、平和、自由自在,自得自樂的生活,讓羈身於王室之中的李煜十分羨慕,詞尾“萬傾波中得自由”直顯的表明了他的情感嚮往。那是多麼美好的生活,有多少人為之嚮往,然而現實生活卻是那樣的無奈,他是尊貴的李後主。

旖旎柔媚,富貴溫柔的皇宮內苑,為李煜成長為詩書禮藝無所不能的文藝全才提供了得天獨厚的環境優勢。既然知道自己難為治國,索性他就把心思轉嫁於風花雪月兒女情長上。這讓他文學家的天性,如魚得水地盡情施展開來。李煜一生風流多情、深情,卻不薄情寡意,娥皇女英他都深愛,都是深情似海。

溫柔鄉里李後主,用盡一生戀愛與寫詞

大周后娥皇,比李煜大一歲,初見佳人時他覺得她就是他書中走出來的顏如玉。據說娥皇生得極美,雙目流盼明淨澄澈,櫻桃小嘴玲瓏可愛。只見她潔白的羅袖甩動,略飲薄酒露出嬌憨。對著望向自己愣神的李煜,輕含紅絨線張嘴一唾,二人嬉鬧著雙雙跌入床榻。如此這般嫵媚迷人,實屬不可多得的妙人兒。

“雲一隔,玉一梭,

淡淡衫兒薄薄羅。輕顰雙黛螺。

秋風多,雨相和,

簾外芭蕉三兩顆。夜長人奈何?”

這闕詞描述的是一個秋夜,娥皇回孃家省親去了,李煜孤枕難眠,聽著窗外風雨打芭蕉的聲音,不由更加思念佳人,起身揮毫寫就。情景交融,形神逼真,相思之情宛然紙上,也由此可見李煜對娥皇是多麼在意用情至深。即便是現在,如此情深的男子,也是不多見了。

娥皇出生富貴奢華成性,做了皇后之後更甚。她天真嫵媚,由著天性極盡奢華之能事,花樣翻新的賞心樂事,倒是讓李煜大開眼界,並且樂不思蜀。他寫下:“立樹後庭前,瑤草妝鏡邊;去年花不老,今年月又圓。莫教偏,和月和花,天教長少年。”在李煜看來,他貴為一國之主,有著“仁和”的心性,他享受風花雪月,輕歌曼舞的生活應當不算難事,他祈禱自己和大周后能夠花好月圓,一直可以共享這樣奢靡的生活。

可惜紅顏薄命,30歲的大周后走上了生命中的終點。李煜悲傷得難以成眠,惆悵難安的思妻成痴,他寫下《採桑子》寄以情思:

“亭前春逐紅英盡,舞態徘徊。

細雨霏微,不放雙眉時暫開。

綠窗冷靜芳音斷,香印成灰。

可奈情懷,欲睡朦朧入夢來。”

他還在一首感懷詩中無可奈何地感慨道:“空有當年舊煙月,芙蓉城上哭峨眉。”將李煜從痛苦的深淵中解救出來的,是小周後,娥皇的胞妹女英。她天真爛漫清新自然,與大周后有著許多相似之處。說起話來聲音清脆,真如鶯歌燕語一般撩得人心癢癢的。沖淡了後主對大周后的刻骨痛思,也讓風流多情的後主繼而將愛意傾注到了她身上。

溫柔鄉里李後主,用盡一生戀愛與寫詞

風雪飄搖的南唐半壁江山,李後主沉迷於溫柔鄉里歌舞昇平,貪歡晌。他在詩詞歌賦裡尋安樂,所倚仰的偏安一隅,終是沒能長久。

公元907年,盜賊起家的朱全把大唐李氏從王位上拉下來,建立後梁(今河南開封)自稱帝,從此中國歷史進入了五代十國時期。之後有:後唐、後晉、後漢、後周。這是自秦始皇統一中國後,繼南北朝,十六國以來的又一次大混亂,大分裂時期。與北方五代此起彼伏建朝立國的同時,中原揚子江南岸的江南富庶之地,前後建立了9個國家:吳國、南唐、南越、前蜀、後蜀、閩國、楚國、荊南國、男漢,加上建立了今山西省的北漢,史稱“十國”。

溫柔鄉里李後主,用盡一生戀愛與寫詞

李煜出生於帝王之家,公元937一978年生人,字重光。創立帝業的是他的祖父李昪,他6歲時成孤兒,後得楊行密賞識徐溫栽培,於唐朝末年四海紛崩,干戈連年的混亂局面中趁勢崛起。李昪是一位非常有政治軍事經濟頭腦的開國明主。他一生戎馬,從一名卑賤的小和尚躍為九五之尊,一手創建繁榮昌盛的南唐,可惜子孫後輩是一個比一個不成氣候,風流有餘而王氣不足,不堪守成保業的大業,自他死後,南唐國勢一天天衰弱下去,生生地敗沒了南唐。李昪的兒子李亶把殘缺的半壁江山傳給兒子李煜,寄以自己的宏願:重振南唐雄風,恢復祖先基業。然而李煜比之自己的父親有過之而無不及,尤愛舞文弄墨和與佳人風花雪月,實在是難為治國。

溫柔鄉里李後主,用盡一生戀愛與寫詞

李煜出生於七夕節,天生異相,生得寬寬的天庭,豐滿的雙頰,前面的兩顆門牙並二為一,最奇特的是他的一隻眼睛有兩顆瞳仁,這在古時被視為天生有帝王之相。也因此,他的吃穿用度從小都是最好的,無一不精美異常。然而這樣的李煜即位後,卻是奢華無度,偏又淡泊名利。他心性溫和,嚮往與世無爭的文人騷客生活。李煜曾在廬山隱居過一段時日,渴望隱居生活的情感在他的《春江釣叟圖》的題詞中很直白的表達出來了:

“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無言一樣春。

一壺酒,一竿綸,世上如儂有幾人?

一陣春風一葉舟,一綸蘭縷一輪鉤。

花滿渚,酒滿瓶,萬傾波中得自由。”

他通過此詞借景寓意,可見其悠然散淡之意境卻清麗不俗。畫中漁父恬靜、平和、自由自在,自得自樂的生活,讓羈身於王室之中的李煜十分羨慕,詞尾“萬傾波中得自由”直顯的表明了他的情感嚮往。那是多麼美好的生活,有多少人為之嚮往,然而現實生活卻是那樣的無奈,他是尊貴的李後主。

旖旎柔媚,富貴溫柔的皇宮內苑,為李煜成長為詩書禮藝無所不能的文藝全才提供了得天獨厚的環境優勢。既然知道自己難為治國,索性他就把心思轉嫁於風花雪月兒女情長上。這讓他文學家的天性,如魚得水地盡情施展開來。李煜一生風流多情、深情,卻不薄情寡意,娥皇女英他都深愛,都是深情似海。

溫柔鄉里李後主,用盡一生戀愛與寫詞

大周后娥皇,比李煜大一歲,初見佳人時他覺得她就是他書中走出來的顏如玉。據說娥皇生得極美,雙目流盼明淨澄澈,櫻桃小嘴玲瓏可愛。只見她潔白的羅袖甩動,略飲薄酒露出嬌憨。對著望向自己愣神的李煜,輕含紅絨線張嘴一唾,二人嬉鬧著雙雙跌入床榻。如此這般嫵媚迷人,實屬不可多得的妙人兒。

“雲一隔,玉一梭,

淡淡衫兒薄薄羅。輕顰雙黛螺。

秋風多,雨相和,

簾外芭蕉三兩顆。夜長人奈何?”

這闕詞描述的是一個秋夜,娥皇回孃家省親去了,李煜孤枕難眠,聽著窗外風雨打芭蕉的聲音,不由更加思念佳人,起身揮毫寫就。情景交融,形神逼真,相思之情宛然紙上,也由此可見李煜對娥皇是多麼在意用情至深。即便是現在,如此情深的男子,也是不多見了。

娥皇出生富貴奢華成性,做了皇后之後更甚。她天真嫵媚,由著天性極盡奢華之能事,花樣翻新的賞心樂事,倒是讓李煜大開眼界,並且樂不思蜀。他寫下:“立樹後庭前,瑤草妝鏡邊;去年花不老,今年月又圓。莫教偏,和月和花,天教長少年。”在李煜看來,他貴為一國之主,有著“仁和”的心性,他享受風花雪月,輕歌曼舞的生活應當不算難事,他祈禱自己和大周后能夠花好月圓,一直可以共享這樣奢靡的生活。

可惜紅顏薄命,30歲的大周后走上了生命中的終點。李煜悲傷得難以成眠,惆悵難安的思妻成痴,他寫下《採桑子》寄以情思:

“亭前春逐紅英盡,舞態徘徊。

細雨霏微,不放雙眉時暫開。

綠窗冷靜芳音斷,香印成灰。

可奈情懷,欲睡朦朧入夢來。”

他還在一首感懷詩中無可奈何地感慨道:“空有當年舊煙月,芙蓉城上哭峨眉。”將李煜從痛苦的深淵中解救出來的,是小周後,娥皇的胞妹女英。她天真爛漫清新自然,與大周后有著許多相似之處。說起話來聲音清脆,真如鶯歌燕語一般撩得人心癢癢的。沖淡了後主對大周后的刻骨痛思,也讓風流多情的後主繼而將愛意傾注到了她身上。

溫柔鄉里李後主,用盡一生戀愛與寫詞

李煜風流多情,他喜新但不厭舊。小周後的才情不遜於大周后,奢華更甚之。她命工匠於移風殿別出心裁建造花房,極度精緻奢華,後主賜名“錦洞天”。園中建了一個只能容納兩人的精緻小亭,花香嫋嫋,二人常常於亭內舉杯對酌賦詩題詞,樂不思蜀情到深處忘乎所以。後主治國難上加難,但於後主和小周後而言,卻是好不愜意,羨煞旁人。他為小周後寫有《菩薩蠻》:

“蓬萊院閉天台女,畫堂晝寢人無語。

拋枕翠雲光,繡衣聞異香。

潛來珠鎖動,驚覺銀屏夢。

臉慢笑盈盈,相看無限情。”

多麼生動而傳神,少女的嬌羞柔情從詞中流露出來,情真意濃。整闕詞精緻纖巧。他亦懷念大周后,為她傷春思舊。他對娥皇女英都是一樣的,都是真心真意,他風流多情卻不濫情。

李煜一生都活在溫柔鄉里,一生都在戀愛。後主一生只愛與紅顏佳人詩詞歌賦,風花雪月,不愛江山難治好國,以致誤國丟失江山。公元975年,他的人生髮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四十年來家國,三千里地山河。

鳳閣龍樓連霄漢,玉樹瓊枝作煙蘿,幾曾識干戈?

一旦歸為臣虜,沈腰潘鬢消磨。

最是倉皇辭廟日,教坊猶奏別離歌,垂淚對宮娥。”

揮別國都,悔恨惶恐。他再也無心戀愛,從此陷入無盡的彷徨惆悵之尷尬境地。

-作者-

楊愛妹,一個愛詩,愛生活,簡約、斯文的女子,唐詩宋詞古詩詞專欄作家。本文首發唐詩宋詞古詩詞(ID:tsgsc8),如需轉載,公眾號留言!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