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遂身退,范蠡遭遙成鉅富

【原典】

范蠡作為越國大夫,輔佐越王勾踐二十多年,功勳卓著。

功遂身退,范蠡遭遙成鉅富

【原典】

范蠡作為越國大夫,輔佐越王勾踐二十多年,功勳卓著。

這是中國特色處世智謀

早在勾踐三年,越王聽說吳王夫差正日夜練兵要來攻打越國報父仇,便想先發制人,主動出兵討伐吳國。范蠡苦苦勸阻,勾踐不聽,結果被困會稽山。生死存亡關頭,勾踐向范蠡認錯,並求教解圍的辦法。范蠡獻計委曲求全,以圖東山再起。

求和成功回國後,越王要把整個國政託付給范蠡,范蠡對越王說:“帶兵打仗文種不如我,治理國政我不如文種。”把治國大權讓給文種,自己卻主動爭取去吳國作卑賤的人質,受盡屈辱,兩年後才回到越國。

回國後,范蠡又輔佐越王勵精圖治,轉弱為強,後來終於大敗吳軍,困吳王於姑蘇山。當吳王派使者前來求和時,范蠡勸越王毋忘當年會稽之恥,不許求和。結果,吳王自殺,越國取得了徹底勝利。

勾踐滅吳後大封功臣,范蠡被封為上將軍。但范蠡卻帶領家人乘舟浮海,離開越國到齊國去,改名換姓過起平民生活來了。他從齊國給文種去一封信說:“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為人長頸鳥喙,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歡樂。先生為何還不離去呢?”後來文種果然被越王賜劍自殺。而范蠡因為已經離去了,反而被越王賞會稽山周圍三百里地為範氏所有。

范蠡在齊國海濱自食其力生活,因為賢達而聲名遠播,齊國人又要請他為相。他堅辭不受,再次遠走高飛經商,號陶朱公,成為當時天下第一的億萬富翁。

【新說】

老子說:“功遂身退,天之道。”

范蠡深諳天道,功遂身退,可以說是明智得很。

這種明智從哲學上說,是基於對事物發展規律的認識。物極必反,事物發展到一定階段,走上頂峰以後,就會向相反的方向的發展。所謂樂極生悲,世上沒有不散的筵席,都是說的這個道理。

這種明智從政治上說,是基於對政治本質的認識。政治與權力互為表裡,在某種意義上說,政冶就是權力之爭。一旦功高蓋主,使主上的權力受到威脅,就難免有殺身之禍,成為權力的犧牲品。

這種明智從人際上說,是基於對越王本性的認識。“越王長頸鳥喙,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歡樂。”真是入木三分。其實,古往今來,又何止是越王如此!

這種明智從人生觀上說,是基於一種見好就收,豁達大度的胸懷。當范蠡在齊國聲名遠播,齊國人又要請他為相時,范蠡喟然而嘆說:“居家則致幹金,居官則至卿相,此布衣之極也!久受尊名不祥。”於是還相印,散財產,悄然而遠走高總之,范蠡的認識不僅較文種深刻,也高過後世的韓信等眾多以悲劇結局的英雄豪傑,使他能全身而退,逍遙成鉅富,瀟灑終人生。

當然,這遠遠不止是一個認識問題。就認識來說,文種、韓信等也多少有知,韓信被劉邦抓住時就曾說過“免死狗烹,鳥盡弓藏”之類的話。因此,關鍵是行動上能否割捨。說到底,還是:

“世人都曉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你能忘得了嗎?

【典源】

功遂身退:語出《老子》第九章:“功遂身退,天之道。”

范蠡逍遙成鉅富:事見《史記·越王勾踐世家》。

兔死狗烹,韓信不信釀悲劇

【原典】

韓信自從得到蕭何的保舉被劉邦拜為大將後,“明修棧道,暗渡陳倉”,助劉邦一舉平定三秦,打開了東進的通道。接著又東奔西逐,南征北戰,滅魏,破代,平趙,取燕,定齊,南摧楚軍二十萬。戰功赫赫,威震天下。項羽派武涉面見韓信,指出劉邦貪慾奸詐,背信棄義,不可信賴,希望韓信叛漢與楚講和,自立為王,原劉、項三分天下。韓信認為劉邦不會虧待自己,沒有接受武涉的遊說。韓信的謀士蒯通又反覆分析天下大勢,指出韓信譽滿天下,功高震主的危害,並以越王勾踐與范蠡、文種的故事為例,引出“野獸已盡而豬狗烹”的歷史教訓,勸諫他自立為王,以免滅楚後被漢王所“烹”。

功遂身退,范蠡遭遙成鉅富

【原典】

范蠡作為越國大夫,輔佐越王勾踐二十多年,功勳卓著。

這是中國特色處世智謀

早在勾踐三年,越王聽說吳王夫差正日夜練兵要來攻打越國報父仇,便想先發制人,主動出兵討伐吳國。范蠡苦苦勸阻,勾踐不聽,結果被困會稽山。生死存亡關頭,勾踐向范蠡認錯,並求教解圍的辦法。范蠡獻計委曲求全,以圖東山再起。

求和成功回國後,越王要把整個國政託付給范蠡,范蠡對越王說:“帶兵打仗文種不如我,治理國政我不如文種。”把治國大權讓給文種,自己卻主動爭取去吳國作卑賤的人質,受盡屈辱,兩年後才回到越國。

回國後,范蠡又輔佐越王勵精圖治,轉弱為強,後來終於大敗吳軍,困吳王於姑蘇山。當吳王派使者前來求和時,范蠡勸越王毋忘當年會稽之恥,不許求和。結果,吳王自殺,越國取得了徹底勝利。

勾踐滅吳後大封功臣,范蠡被封為上將軍。但范蠡卻帶領家人乘舟浮海,離開越國到齊國去,改名換姓過起平民生活來了。他從齊國給文種去一封信說:“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為人長頸鳥喙,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歡樂。先生為何還不離去呢?”後來文種果然被越王賜劍自殺。而范蠡因為已經離去了,反而被越王賞會稽山周圍三百里地為範氏所有。

范蠡在齊國海濱自食其力生活,因為賢達而聲名遠播,齊國人又要請他為相。他堅辭不受,再次遠走高飛經商,號陶朱公,成為當時天下第一的億萬富翁。

【新說】

老子說:“功遂身退,天之道。”

范蠡深諳天道,功遂身退,可以說是明智得很。

這種明智從哲學上說,是基於對事物發展規律的認識。物極必反,事物發展到一定階段,走上頂峰以後,就會向相反的方向的發展。所謂樂極生悲,世上沒有不散的筵席,都是說的這個道理。

這種明智從政治上說,是基於對政治本質的認識。政治與權力互為表裡,在某種意義上說,政冶就是權力之爭。一旦功高蓋主,使主上的權力受到威脅,就難免有殺身之禍,成為權力的犧牲品。

這種明智從人際上說,是基於對越王本性的認識。“越王長頸鳥喙,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歡樂。”真是入木三分。其實,古往今來,又何止是越王如此!

這種明智從人生觀上說,是基於一種見好就收,豁達大度的胸懷。當范蠡在齊國聲名遠播,齊國人又要請他為相時,范蠡喟然而嘆說:“居家則致幹金,居官則至卿相,此布衣之極也!久受尊名不祥。”於是還相印,散財產,悄然而遠走高總之,范蠡的認識不僅較文種深刻,也高過後世的韓信等眾多以悲劇結局的英雄豪傑,使他能全身而退,逍遙成鉅富,瀟灑終人生。

當然,這遠遠不止是一個認識問題。就認識來說,文種、韓信等也多少有知,韓信被劉邦抓住時就曾說過“免死狗烹,鳥盡弓藏”之類的話。因此,關鍵是行動上能否割捨。說到底,還是:

“世人都曉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你能忘得了嗎?

【典源】

功遂身退:語出《老子》第九章:“功遂身退,天之道。”

范蠡逍遙成鉅富:事見《史記·越王勾踐世家》。

兔死狗烹,韓信不信釀悲劇

【原典】

韓信自從得到蕭何的保舉被劉邦拜為大將後,“明修棧道,暗渡陳倉”,助劉邦一舉平定三秦,打開了東進的通道。接著又東奔西逐,南征北戰,滅魏,破代,平趙,取燕,定齊,南摧楚軍二十萬。戰功赫赫,威震天下。項羽派武涉面見韓信,指出劉邦貪慾奸詐,背信棄義,不可信賴,希望韓信叛漢與楚講和,自立為王,原劉、項三分天下。韓信認為劉邦不會虧待自己,沒有接受武涉的遊說。韓信的謀士蒯通又反覆分析天下大勢,指出韓信譽滿天下,功高震主的危害,並以越王勾踐與范蠡、文種的故事為例,引出“野獸已盡而豬狗烹”的歷史教訓,勸諫他自立為王,以免滅楚後被漢王所“烹”。

這是中國特色處世智謀

韓信猶豫不決,不忍心叛漢,又自認為勞苦功高,漢王終究不會害自己的。

於是謝絕了蒯通的勸諫,蒯通因此而裝瘋做巫師去了。

垓下會戰,項羽被滅。劉邦做了皇帝,韓信被封為楚王。

項羽部將鍾離昧過去與韓信有交情。項羽死後,鍾離昧逃至韓信處,韓信不忍叛友而收留起來。劉邦因此而忌恨。第二年,有人密告韓信謀反,劉邦趁機採納陳平的計謀,假託遊雲夢澤,要求諸王會集於陳縣,實際是想襲擊韓信。韓信知道劉邦是為鍾離昧而來,便與鍾離昧商量對策。鍾離昧自知難保,自殺身亡。韓信提著鍾離昧的頭去晉見劉邦,劉邦命令武士把他捆綁起來。韓信這時才說:“果然像別人說的那樣啊!‘狡兔死,良狗烹;高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現在天下已經平定,我自然該被烹殺了!”

劉邦說:“有人告你謀反。”於是把他弄上囚車,帶回洛陽,雖赦免不殺,但降為淮陰侯。

韓信終於明白了,劉邦的確是容不得自己的才能。於是他經常請病假不上朝,成天牢騷滿腹,鬱鬱寡歡。

後來,陳■反叛。劉邦親自率兵討伐。韓信稱病不隨劉邦去,卻悄悄派人與陳■聯繫,準備襲擊呂后和太子,與陳■遙相呼應。不慎被門人告密。

呂后與相國蕭何謀劃,騙得韓信入宮,派武士捆縛而斬首。臨死前,韓信仰天長嘆,痛悔沒有聽從蒯通的話。

就這樣,一代蓋世英豪,不僅自己被斬首,而且還被誅連三族,斬盡殺絕。

【新說】

兔死狗烹,韓信不信終於釀成了自己的悲劇。

在韓信的一方面來說,這是悲劇;在漢高祖的一方面來說,卻是智謀。

雖然這種智謀是不得已而為之:過河拆橋,奪得天下後便誅滅功臣勳將。

為什麼如此狠毒,如此翻臉不認人?

還是政治鬥爭,權力鬥爭在作怪。蒯通說得好:“勇略震主者身危,而功蓋天下者不賞。”道理其實很簡單。天下未得時,大家都同聲相應,同氣相求。而一旦奪得天下,一朝權在手,便把令來行。在分享勝利果實,權力再分配時,很容易發生或明或暗的矛盾鬥爭,這也就是“打天下易,坐天下難”的道理所在。

漢高祖深諳箇中三昧,所以,他不僅誅滅了韓信的三族,還殺掉了彭越、英布等一大批異姓王。

其實,又何止是漢高祖如此。前有越王勾踐,後有明太祖朱元璋,等等,等等..

所以,與其說韓信遭遇的是個人悲劇,不如說是歷史的悲劇,社會的悲劇。

【典源】

兔死狗烹:語出《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范蠡遂去,自齊遺大夫種書曰:‘蜚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韓信不信釀悲劇:事見《史記·淮陰侯列傳》。

功成不居,張良徹悟淡名利

【原典】

張良原本是戰國時韓國人,他祖父和父親都是韓國貴族。秦國消滅韓國後,張良一直圖謀恢復韓國,結交刺客,曾在博浪沙伏擊秦始皇,沒有成功。

他逃亡到下邳,遇到黃石公,得到《太公兵法》,悉心研讀,以圖復仇。

秦末農民戰爭爆發後,張良率眾投奔劉邦。不久,他遊說項梁擁立韓國貴族成當上了韓王,他任韓司徒。後來韓王成被項羽所殺,張良又投奔了劉邦,成為重要謀士。他協助劉邦直攻秦國都城咸陽,一路上迭出妙計,斬將奪宮,最後輕取咸陽城。

張良經常給劉邦講《太公兵法》。在楚漢戰爭期間,張良在鴻門宴上與項羽、項伯周旋,使劉邦得以脫身。他建議劉邦不要立六國的後代,以免留下後患,並建議劉邦順從韓信的意思,將韓信封為齊王,以調動他攻楚的積極性。張良勸劉邦乘勝追擊項羽,使項羽兵敗後自刎於烏江。

張良扶助劉邦建立西漢王朝之後,權衡利弊,選擇關中作為王朝的定都之地,贏得了心心歸附。在賞封功臣時,劉邦叫張良自己選擇齊地的三萬戶作為食邑,但張良沒有接受,並說只要有一塊小小的地盤就足夠了,把它當作同劉邦會面的地方,要它為封地,也完全是表達對劉邦的知遇之恩。

張良認為,他滅秦復仇的目的已經達到,由平民官至列侯,一切都滿足了。他想到自己年老多病,目睹了彭越、韓信等功臣結局悲慘,又聯想到范蠡、文種復興越國後逃生留死的歷史教訓,深怕重蹈覆轍,因此不貪一時之榮,不圖一時之利。

功遂身退,范蠡遭遙成鉅富

【原典】

范蠡作為越國大夫,輔佐越王勾踐二十多年,功勳卓著。

這是中國特色處世智謀

早在勾踐三年,越王聽說吳王夫差正日夜練兵要來攻打越國報父仇,便想先發制人,主動出兵討伐吳國。范蠡苦苦勸阻,勾踐不聽,結果被困會稽山。生死存亡關頭,勾踐向范蠡認錯,並求教解圍的辦法。范蠡獻計委曲求全,以圖東山再起。

求和成功回國後,越王要把整個國政託付給范蠡,范蠡對越王說:“帶兵打仗文種不如我,治理國政我不如文種。”把治國大權讓給文種,自己卻主動爭取去吳國作卑賤的人質,受盡屈辱,兩年後才回到越國。

回國後,范蠡又輔佐越王勵精圖治,轉弱為強,後來終於大敗吳軍,困吳王於姑蘇山。當吳王派使者前來求和時,范蠡勸越王毋忘當年會稽之恥,不許求和。結果,吳王自殺,越國取得了徹底勝利。

勾踐滅吳後大封功臣,范蠡被封為上將軍。但范蠡卻帶領家人乘舟浮海,離開越國到齊國去,改名換姓過起平民生活來了。他從齊國給文種去一封信說:“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為人長頸鳥喙,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歡樂。先生為何還不離去呢?”後來文種果然被越王賜劍自殺。而范蠡因為已經離去了,反而被越王賞會稽山周圍三百里地為範氏所有。

范蠡在齊國海濱自食其力生活,因為賢達而聲名遠播,齊國人又要請他為相。他堅辭不受,再次遠走高飛經商,號陶朱公,成為當時天下第一的億萬富翁。

【新說】

老子說:“功遂身退,天之道。”

范蠡深諳天道,功遂身退,可以說是明智得很。

這種明智從哲學上說,是基於對事物發展規律的認識。物極必反,事物發展到一定階段,走上頂峰以後,就會向相反的方向的發展。所謂樂極生悲,世上沒有不散的筵席,都是說的這個道理。

這種明智從政治上說,是基於對政治本質的認識。政治與權力互為表裡,在某種意義上說,政冶就是權力之爭。一旦功高蓋主,使主上的權力受到威脅,就難免有殺身之禍,成為權力的犧牲品。

這種明智從人際上說,是基於對越王本性的認識。“越王長頸鳥喙,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歡樂。”真是入木三分。其實,古往今來,又何止是越王如此!

這種明智從人生觀上說,是基於一種見好就收,豁達大度的胸懷。當范蠡在齊國聲名遠播,齊國人又要請他為相時,范蠡喟然而嘆說:“居家則致幹金,居官則至卿相,此布衣之極也!久受尊名不祥。”於是還相印,散財產,悄然而遠走高總之,范蠡的認識不僅較文種深刻,也高過後世的韓信等眾多以悲劇結局的英雄豪傑,使他能全身而退,逍遙成鉅富,瀟灑終人生。

當然,這遠遠不止是一個認識問題。就認識來說,文種、韓信等也多少有知,韓信被劉邦抓住時就曾說過“免死狗烹,鳥盡弓藏”之類的話。因此,關鍵是行動上能否割捨。說到底,還是:

“世人都曉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你能忘得了嗎?

【典源】

功遂身退:語出《老子》第九章:“功遂身退,天之道。”

范蠡逍遙成鉅富:事見《史記·越王勾踐世家》。

兔死狗烹,韓信不信釀悲劇

【原典】

韓信自從得到蕭何的保舉被劉邦拜為大將後,“明修棧道,暗渡陳倉”,助劉邦一舉平定三秦,打開了東進的通道。接著又東奔西逐,南征北戰,滅魏,破代,平趙,取燕,定齊,南摧楚軍二十萬。戰功赫赫,威震天下。項羽派武涉面見韓信,指出劉邦貪慾奸詐,背信棄義,不可信賴,希望韓信叛漢與楚講和,自立為王,原劉、項三分天下。韓信認為劉邦不會虧待自己,沒有接受武涉的遊說。韓信的謀士蒯通又反覆分析天下大勢,指出韓信譽滿天下,功高震主的危害,並以越王勾踐與范蠡、文種的故事為例,引出“野獸已盡而豬狗烹”的歷史教訓,勸諫他自立為王,以免滅楚後被漢王所“烹”。

這是中國特色處世智謀

韓信猶豫不決,不忍心叛漢,又自認為勞苦功高,漢王終究不會害自己的。

於是謝絕了蒯通的勸諫,蒯通因此而裝瘋做巫師去了。

垓下會戰,項羽被滅。劉邦做了皇帝,韓信被封為楚王。

項羽部將鍾離昧過去與韓信有交情。項羽死後,鍾離昧逃至韓信處,韓信不忍叛友而收留起來。劉邦因此而忌恨。第二年,有人密告韓信謀反,劉邦趁機採納陳平的計謀,假託遊雲夢澤,要求諸王會集於陳縣,實際是想襲擊韓信。韓信知道劉邦是為鍾離昧而來,便與鍾離昧商量對策。鍾離昧自知難保,自殺身亡。韓信提著鍾離昧的頭去晉見劉邦,劉邦命令武士把他捆綁起來。韓信這時才說:“果然像別人說的那樣啊!‘狡兔死,良狗烹;高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現在天下已經平定,我自然該被烹殺了!”

劉邦說:“有人告你謀反。”於是把他弄上囚車,帶回洛陽,雖赦免不殺,但降為淮陰侯。

韓信終於明白了,劉邦的確是容不得自己的才能。於是他經常請病假不上朝,成天牢騷滿腹,鬱鬱寡歡。

後來,陳■反叛。劉邦親自率兵討伐。韓信稱病不隨劉邦去,卻悄悄派人與陳■聯繫,準備襲擊呂后和太子,與陳■遙相呼應。不慎被門人告密。

呂后與相國蕭何謀劃,騙得韓信入宮,派武士捆縛而斬首。臨死前,韓信仰天長嘆,痛悔沒有聽從蒯通的話。

就這樣,一代蓋世英豪,不僅自己被斬首,而且還被誅連三族,斬盡殺絕。

【新說】

兔死狗烹,韓信不信終於釀成了自己的悲劇。

在韓信的一方面來說,這是悲劇;在漢高祖的一方面來說,卻是智謀。

雖然這種智謀是不得已而為之:過河拆橋,奪得天下後便誅滅功臣勳將。

為什麼如此狠毒,如此翻臉不認人?

還是政治鬥爭,權力鬥爭在作怪。蒯通說得好:“勇略震主者身危,而功蓋天下者不賞。”道理其實很簡單。天下未得時,大家都同聲相應,同氣相求。而一旦奪得天下,一朝權在手,便把令來行。在分享勝利果實,權力再分配時,很容易發生或明或暗的矛盾鬥爭,這也就是“打天下易,坐天下難”的道理所在。

漢高祖深諳箇中三昧,所以,他不僅誅滅了韓信的三族,還殺掉了彭越、英布等一大批異姓王。

其實,又何止是漢高祖如此。前有越王勾踐,後有明太祖朱元璋,等等,等等..

所以,與其說韓信遭遇的是個人悲劇,不如說是歷史的悲劇,社會的悲劇。

【典源】

兔死狗烹:語出《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范蠡遂去,自齊遺大夫種書曰:‘蜚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韓信不信釀悲劇:事見《史記·淮陰侯列傳》。

功成不居,張良徹悟淡名利

【原典】

張良原本是戰國時韓國人,他祖父和父親都是韓國貴族。秦國消滅韓國後,張良一直圖謀恢復韓國,結交刺客,曾在博浪沙伏擊秦始皇,沒有成功。

他逃亡到下邳,遇到黃石公,得到《太公兵法》,悉心研讀,以圖復仇。

秦末農民戰爭爆發後,張良率眾投奔劉邦。不久,他遊說項梁擁立韓國貴族成當上了韓王,他任韓司徒。後來韓王成被項羽所殺,張良又投奔了劉邦,成為重要謀士。他協助劉邦直攻秦國都城咸陽,一路上迭出妙計,斬將奪宮,最後輕取咸陽城。

張良經常給劉邦講《太公兵法》。在楚漢戰爭期間,張良在鴻門宴上與項羽、項伯周旋,使劉邦得以脫身。他建議劉邦不要立六國的後代,以免留下後患,並建議劉邦順從韓信的意思,將韓信封為齊王,以調動他攻楚的積極性。張良勸劉邦乘勝追擊項羽,使項羽兵敗後自刎於烏江。

張良扶助劉邦建立西漢王朝之後,權衡利弊,選擇關中作為王朝的定都之地,贏得了心心歸附。在賞封功臣時,劉邦叫張良自己選擇齊地的三萬戶作為食邑,但張良沒有接受,並說只要有一塊小小的地盤就足夠了,把它當作同劉邦會面的地方,要它為封地,也完全是表達對劉邦的知遇之恩。

張良認為,他滅秦復仇的目的已經達到,由平民官至列侯,一切都滿足了。他想到自己年老多病,目睹了彭越、韓信等功臣結局悲慘,又聯想到范蠡、文種復興越國後逃生留死的歷史教訓,深怕重蹈覆轍,因此不貪一時之榮,不圖一時之利。

這是中國特色處世智謀

從此以後,張良淡泊名利,拋棄人世紛爭,修性養心,專心研習黃老之學。

【新說】

不用多說,建功立業是眾多志向高遠的人所向往併為之奮鬥的事情。那麼,功成之後呢?不外乎這麼一些情景:居功自傲,功成不居,貪得無厭。

居功自傲似乎順理成章,因為功績卓著,無人能與之攀比,老子天下第一。於是,可以為所欲為,飛揚跋扈,驕橫專制,目中無人。然而,這類人往往不得善終:或者被貶謫,或者遭彈劾,或者受千人所指,或者反過來遺臭萬年。結果,功勞成了累贅和陷阱;為了功名,最後又受功名連累,正如木匠戴枷,自作自受。

貪得無厭者甚為可鄙。大概他們建功立業本來就是為了撈取什麼,一旦功成名就,有了資本,就張開血盆大口,見什麼吃什麼,見什麼吞什麼,一律不加選擇。殊不知,吃下去和吞下去的東西,也有他們消受不了的時候,那時再來吐,就已經來不及了。下場可想而知:身敗名裂。

功名本來就是身外之物,既看重,又不看重,當是最佳的態度。看重,是因為活一輩子總得做點什麼,為國家,為社會,為家人,為自己,總得用某些行為和結果來證明自己活著的價值。功名不過就是起了這麼一種證明作用而已。

不看重,是因為悟透了人生的哲理,人生一世,當赤條年來去無牽掛,活的是心靈的自由和自在,而不是受身外之物拖累、糾纏。還因為得到的越多,失去的也越多。不貪不佔,不矜不持,也許更受人景仰。這應是最大的收穫。

所以,功成不居,不僅是一種使自己立於不敗之地的策略,也是一種體現了人生境界的德行。

【典源】

功成不居:語出《老子》第二章:“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

張良徹悟淡名利:事見《史記·留侯世家》。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