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是朱元璋手下第一謀士,連毛主席也對他拜服不已,是誰呢?

前面說過龍鳳四年(1358年)十一月,朱元璋率兵攻打婺源,卻久攻不下。正在煩惱之際,大將鄧愈稟告說,這裡有個棄官歸隱的學士叫朱升,是個非常有學問、有影響的人。朱元璋求才若渴,立即微服從連嶺出石門,親臨其室訪問大計。朱升見到朱元璋後,胸有成竹,不慌不慢地說道:“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他解釋說,在當前亂世,群雄並起之時,一定要韜光養晦,決不能稱王。因為一旦稱王,便會成為眾矢之的,還會引起元朝的注意,派大軍前來圍剿。其次,我們要高築城牆,積累糧草,修煉內功,只有這樣不斷積累資本,有朝一日才能奪取天下。

此人是朱元璋手下第一謀士,連毛主席也對他拜服不已,是誰呢?

朱元璋聽完後,連連點頭,稱讚不已。因此在龍鳳十年之前,朱元璋稱吳國公,直至打敗陳友諒後,這才改稱吳王,就是採納了朱升的建議。《明史》上記載,

“太祖下徽州,以鄧愈薦,召問時務。對曰:“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太祖善之。

《明史》

那麼“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這九個字到底有什麼涵義呢?我們一起來聊聊。

一、高築牆

高築牆,說白了就是建立和鞏固根據地。當年漢高祖劉邦在天下未定之時,便大肆營造都城。朱元璋學習漢高祖的經驗,奪取應天之後,便在應天大肆建造城池、宮闕,加強其防禦能力。然後再以應天為中心,向東擴展,逐漸控制浙東,進一步擴大和強化根據地。“高築牆”是從表面上理解,在古代戰爭中要築高城牆,提高城防能力,而實質內容便是要加強根據地的防禦能力,當敵人來侵犯和掠奪我們根據地的時候,我們要保護好根據地,絕不能丟掉根據地。七十年代初期,中蘇交惡期間,面對蘇聯核武器的危險,毛主席提出了“深挖洞”的口號,就是為了更好的防禦核武器的打擊,保護好我們國家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國家領域安全。

此人是朱元璋手下第一謀士,連毛主席也對他拜服不已,是誰呢?

(圖為南京城牆)

二、廣積糧

“廣積糧”,字面意思就是說平時要多積累糧食。“民以食為天”,如果軍中無糧,軍心不穩,更別說對敵作戰了。只有積累了足夠的糧食,才能跟敵人打持久戰,才能一步步取得勝利。朱元璋早期在紅巾軍作戰時,不同於其他的義軍向百姓搶糧,而是是向各地徵糧。後來為了減輕百姓負擔,於是在軍隊裡設了一個都水營田司,專門屯田種地,興修水利,一年下來有了收穫,三年下來就有了積累。

“廣積糧”的引申含義就是加強經濟實力。孫子兵法裡面說,兩個國家之間的戰爭表面上看是拼軍事,實質上拼的是經濟實力。只有加強了經濟實力,才能夠使自己立於不敗之地。朱元璋為了加強經濟實力,還在自己管轄的領域之內設立了鹽法局,就是在他領地之內要販賣食鹽的話要交百分五的稅,用於政府徵糧。還設立了茶引制度,要想在朱元璋管轄的領域內賣茶葉要得到他的批准。每賣100斤茶葉,要向官府交200個錢,這些措施大大加強了朱元璋的經濟實力。

此人是朱元璋手下第一謀士,連毛主席也對他拜服不已,是誰呢?

(圖為南京城牆)

三、緩稱王

“緩稱王”就是不要急著稱王,是一種韜光養晦的策略。中國一句老話叫“出頭的椽子先爛”,在元末群雄並起的年代,人人皆是你看我,我看你,哪個稱王便成了眾矢之地,元朝更要派大軍前來圍剿。劉福通、韓山童起義,後來韓山童被元朝軍隊殺了以後,劉福通就把韓林兒立為皇帝,聲稱要恢復大宋的江山。朱元璋領導的起義軍乃是紅巾軍,他奉的皇帝也是小明王韓林兒,即是“大宋皇帝”。朱元璋把小明王(大宋皇帝)擺在前面,這樣做有兩個目的:第一個是韜光養晦,不讓別人發現自己有野心,暗地裡積累實力。

此人是朱元璋手下第一謀士,連毛主席也對他拜服不已,是誰呢?

(圖為毛澤東同志提出來的九字方針)

第二個是名正言順,提高號召力。現在把小明王擺在前面,他是大宋皇帝,就有一定的號召力,增加起義軍的力量,而且借小明王之口發佈命令,統帥全軍,還增加朱元璋在軍中的威信。史書上記載,小明王當時是在滁州,離朱元璋的軍隊還有一段距離,但是每到正月初一的時候,朱元璋便在軍中立一個椅子,乃是小明王的御座。這些官員們要向這個御座行禮,表示自己對小明王的尊重。劉基看到這個後,曾對朱元璋說“豎牧耳,拜之何益”,意思是說這是一個放牛的小孩子,你拜他有什麼用。但是我不贊同劉基的看法,我覺得朱元璋拜得對,他的謀略在好多地方都是超過劉基。

綜上所述,“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雖然是簡簡單單的九個字,但是卻蘊含著一種高深的戰略思想,朱元璋也正是按照這九個字,一步一步奪取天下的。毛澤東同志十分推崇朱升,曾贊其“九字國策定江山”,後來,毛澤東同志提倡的“深挖洞,廣積糧,不稱霸”,便是從中演變而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