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這篇文章,你就明白為什麼優衣庫銷售額是無印良品的5倍?

品類是品牌增長的基礎。但是,在生活中我們通常會發現有以下三種品類:

1、(真)品類

品類是顧客作出購買決策前的最後一級分類,由此分類關聯到品牌。比如平時說去買一臺廚電,是買不回來的,但是說去買一臺空調就買得回來,橙子、核桃也是可以買回來,而且還往往都能關聯到品牌,比如空調就有格力,橙子則有褚橙。

2、抽象品類

抽象品類是指顧客購買決策時會涉及但是不能完成決策的分類,還得再往前推進一步。比如電器、水果、堅果都屬於抽象品類,購買時繼續問買什麼電器、買什麼水果、買哪種堅果。抽象品類往往可以轉化為渠道品類的,加上一個場所,比如電器店、水果店、堅果店。

3、偽品類

偽品類是顧客購買決策中不會涉及的品類,做研究是作為術語是沒有問題的,但不能給顧客用的,有些人會拿出來用來跟客戶交流溝通,就是偽品類了,比如白電、廚電、機動車這樣的分類,在研究報告中提及是沒有問題的,但顧客腦海中天生沒有這些概念,理解起來很費力——白電是指所有白色的家電嗎?就算整個行業去教育也只能往抽象品類去靠近,不大可能轉化成渠道品類。

每一個品牌都好像是冰山的一角,就算表面看上去風平浪靜,但是如果冰山底部在融化,你再怎麼發力最終也難以為繼,所以對一個品牌來說,選擇一個正在增長的品類是非常重要的。

常說的風口也有這種意思,即搭上品類增長的力量,真正的風口就是一個高速成長的大品類,比如小米有很多優秀的地方,但真正牛的是,它在恰當的時機趕上了智能手機的大爆發。

顧客有很多的需求,有些需求是潛在的,一旦明確出來,就是歸結到一個品類上,品類是滿足顧客的一個手段。

顧客需求可以劃分成幾個層次的,有時候是抽象需求,對應的就是抽象品類,比如充飢,對應的就是食品,解渴對應的就是飲料,代步對應的就是車。

為什麼說這些是抽象的需求呢,因為具體的需求都是跟場景相關聯的,比如解渴,逛街的時候,果汁可樂奶茶咖啡都可以,但是你會看到有人拿著啤酒逛街解渴的嗎?再進一步思考,一個品類只能滿足一種需求嗎?顯然不是。手機就是一個品類滿足多種需求的,手錶、錢包、收音機等功能都得到實現。

那麼企業到底是應該關注需求還是關注品類?品類與需求是硬幣的兩面,品類是滿足需求的手段,而且是被顧客接納的手段。有時候顧客就算有這個需求,但是你沒辦法用品類向顧客傳達和表述清楚,沒有用顧客的分類標準品類化,顧客就不需要你。只有明確品類,才能有效對接顧客需求。而且用品類思考在做相關決策時效率會更高些,因為會自發地站在顧客的角度分類產品。

用一句話回答:無印良品是什麼?優衣庫是什麼?

多數人能一下子說出優衣庫是賣衣服的,但無法一句話講清楚無印良品是幹啥的。沒錯,無印良品有逼格,但是沒辦法在消費者心目中完成心智預售,明明東西賣得那麼多,只賣衣服的優衣庫比它銷售額大近5倍(2016財年,無印良品營收為3332.8億日元;優衣庫2016年9月至2017年5月財報顯示其營收為1.48萬億日元)。

品類是品牌增長的基礎。但是,在生活中我們通常會發現有以下三種品類:

1、(真)品類

品類是顧客作出購買決策前的最後一級分類,由此分類關聯到品牌。比如平時說去買一臺廚電,是買不回來的,但是說去買一臺空調就買得回來,橙子、核桃也是可以買回來,而且還往往都能關聯到品牌,比如空調就有格力,橙子則有褚橙。

2、抽象品類

抽象品類是指顧客購買決策時會涉及但是不能完成決策的分類,還得再往前推進一步。比如電器、水果、堅果都屬於抽象品類,購買時繼續問買什麼電器、買什麼水果、買哪種堅果。抽象品類往往可以轉化為渠道品類的,加上一個場所,比如電器店、水果店、堅果店。

3、偽品類

偽品類是顧客購買決策中不會涉及的品類,做研究是作為術語是沒有問題的,但不能給顧客用的,有些人會拿出來用來跟客戶交流溝通,就是偽品類了,比如白電、廚電、機動車這樣的分類,在研究報告中提及是沒有問題的,但顧客腦海中天生沒有這些概念,理解起來很費力——白電是指所有白色的家電嗎?就算整個行業去教育也只能往抽象品類去靠近,不大可能轉化成渠道品類。

每一個品牌都好像是冰山的一角,就算表面看上去風平浪靜,但是如果冰山底部在融化,你再怎麼發力最終也難以為繼,所以對一個品牌來說,選擇一個正在增長的品類是非常重要的。

常說的風口也有這種意思,即搭上品類增長的力量,真正的風口就是一個高速成長的大品類,比如小米有很多優秀的地方,但真正牛的是,它在恰當的時機趕上了智能手機的大爆發。

顧客有很多的需求,有些需求是潛在的,一旦明確出來,就是歸結到一個品類上,品類是滿足顧客的一個手段。

顧客需求可以劃分成幾個層次的,有時候是抽象需求,對應的就是抽象品類,比如充飢,對應的就是食品,解渴對應的就是飲料,代步對應的就是車。

為什麼說這些是抽象的需求呢,因為具體的需求都是跟場景相關聯的,比如解渴,逛街的時候,果汁可樂奶茶咖啡都可以,但是你會看到有人拿著啤酒逛街解渴的嗎?再進一步思考,一個品類只能滿足一種需求嗎?顯然不是。手機就是一個品類滿足多種需求的,手錶、錢包、收音機等功能都得到實現。

那麼企業到底是應該關注需求還是關注品類?品類與需求是硬幣的兩面,品類是滿足需求的手段,而且是被顧客接納的手段。有時候顧客就算有這個需求,但是你沒辦法用品類向顧客傳達和表述清楚,沒有用顧客的分類標準品類化,顧客就不需要你。只有明確品類,才能有效對接顧客需求。而且用品類思考在做相關決策時效率會更高些,因為會自發地站在顧客的角度分類產品。

用一句話回答:無印良品是什麼?優衣庫是什麼?

多數人能一下子說出優衣庫是賣衣服的,但無法一句話講清楚無印良品是幹啥的。沒錯,無印良品有逼格,但是沒辦法在消費者心目中完成心智預售,明明東西賣得那麼多,只賣衣服的優衣庫比它銷售額大近5倍(2016財年,無印良品營收為3332.8億日元;優衣庫2016年9月至2017年5月財報顯示其營收為1.48萬億日元)。

看了這篇文章,你就明白為什麼優衣庫銷售額是無印良品的5倍?

優衣庫

即使無印良品的確有一部分顧客是鐵粉,但是在他們想轉介紹給他人的過程中,就有很大障礙了,特別累,傳播效率非常低下,所以不管是規模還是業績都比優衣庫差遠了。必須要明確品類在顧客心智中存放的一個位置,不能總是靠運營取勝,本來東西那麼好,可以有更多品牌溢價的。就是因為無法有效地傳達給新顧客,喪失了更多機會。

品類是品牌增長的基礎。但是,在生活中我們通常會發現有以下三種品類:

1、(真)品類

品類是顧客作出購買決策前的最後一級分類,由此分類關聯到品牌。比如平時說去買一臺廚電,是買不回來的,但是說去買一臺空調就買得回來,橙子、核桃也是可以買回來,而且還往往都能關聯到品牌,比如空調就有格力,橙子則有褚橙。

2、抽象品類

抽象品類是指顧客購買決策時會涉及但是不能完成決策的分類,還得再往前推進一步。比如電器、水果、堅果都屬於抽象品類,購買時繼續問買什麼電器、買什麼水果、買哪種堅果。抽象品類往往可以轉化為渠道品類的,加上一個場所,比如電器店、水果店、堅果店。

3、偽品類

偽品類是顧客購買決策中不會涉及的品類,做研究是作為術語是沒有問題的,但不能給顧客用的,有些人會拿出來用來跟客戶交流溝通,就是偽品類了,比如白電、廚電、機動車這樣的分類,在研究報告中提及是沒有問題的,但顧客腦海中天生沒有這些概念,理解起來很費力——白電是指所有白色的家電嗎?就算整個行業去教育也只能往抽象品類去靠近,不大可能轉化成渠道品類。

每一個品牌都好像是冰山的一角,就算表面看上去風平浪靜,但是如果冰山底部在融化,你再怎麼發力最終也難以為繼,所以對一個品牌來說,選擇一個正在增長的品類是非常重要的。

常說的風口也有這種意思,即搭上品類增長的力量,真正的風口就是一個高速成長的大品類,比如小米有很多優秀的地方,但真正牛的是,它在恰當的時機趕上了智能手機的大爆發。

顧客有很多的需求,有些需求是潛在的,一旦明確出來,就是歸結到一個品類上,品類是滿足顧客的一個手段。

顧客需求可以劃分成幾個層次的,有時候是抽象需求,對應的就是抽象品類,比如充飢,對應的就是食品,解渴對應的就是飲料,代步對應的就是車。

為什麼說這些是抽象的需求呢,因為具體的需求都是跟場景相關聯的,比如解渴,逛街的時候,果汁可樂奶茶咖啡都可以,但是你會看到有人拿著啤酒逛街解渴的嗎?再進一步思考,一個品類只能滿足一種需求嗎?顯然不是。手機就是一個品類滿足多種需求的,手錶、錢包、收音機等功能都得到實現。

那麼企業到底是應該關注需求還是關注品類?品類與需求是硬幣的兩面,品類是滿足需求的手段,而且是被顧客接納的手段。有時候顧客就算有這個需求,但是你沒辦法用品類向顧客傳達和表述清楚,沒有用顧客的分類標準品類化,顧客就不需要你。只有明確品類,才能有效對接顧客需求。而且用品類思考在做相關決策時效率會更高些,因為會自發地站在顧客的角度分類產品。

用一句話回答:無印良品是什麼?優衣庫是什麼?

多數人能一下子說出優衣庫是賣衣服的,但無法一句話講清楚無印良品是幹啥的。沒錯,無印良品有逼格,但是沒辦法在消費者心目中完成心智預售,明明東西賣得那麼多,只賣衣服的優衣庫比它銷售額大近5倍(2016財年,無印良品營收為3332.8億日元;優衣庫2016年9月至2017年5月財報顯示其營收為1.48萬億日元)。

看了這篇文章,你就明白為什麼優衣庫銷售額是無印良品的5倍?

優衣庫

即使無印良品的確有一部分顧客是鐵粉,但是在他們想轉介紹給他人的過程中,就有很大障礙了,特別累,傳播效率非常低下,所以不管是規模還是業績都比優衣庫差遠了。必須要明確品類在顧客心智中存放的一個位置,不能總是靠運營取勝,本來東西那麼好,可以有更多品牌溢價的。就是因為無法有效地傳達給新顧客,喪失了更多機會。

看了這篇文章,你就明白為什麼優衣庫銷售額是無印良品的5倍?

無印良品

同樣的,海爾是什麼?冰箱?家電還是洗衣機?說法的混亂讓顧客在做購買決策時不清晰。跟格力比起來,流量就少了很多,流量其實就是心智份額。

之前講品牌的時候說過,品牌進入顧客心中的位置,要麼是品類,要麼是特性。顧客到底是怎麼對商品作出分類的,分類的依據是什麼?得到這些答案的一個有效方法就是自然對話,觀察真實顧客之間的真實交流:

你打算買什麼手機?華為/蘋果/小米——品牌

為什麼?支持國產、好用/有逼格/性價比高——特性

你喜歡什麼車? 轎車/越野車/跑車——品類

準備買哪個牌子?沃爾沃/奧迪/奔馳——品牌

為什麼?安全/商務/有面子——特性

可以看出來,開口問的往往是一個具體品類,或者乾脆直接說出某一個領導品牌,在品牌之後說出來的理由就是特性。搞清楚品類、品牌、特性三者的關係是非常重要的。

有人曾經解釋小米的成功是開創了直銷手機的品類或定位,購買方式不會成為品類劃分的依據,因為顧客不會以購買方式來定義產品,為什麼買?顧客脫口而出的是性價比高。直銷手機不是一個定位,直銷最多隻是一個配稱,顧客根本不care。

一個強勢的品類往往源於強勢的品牌。品類是天生不公平的,生來就有關注度高低和品牌價值大小的區別。品牌的強弱跟以下幾個因素有關:

1、消費單價高——消費者關注度就會很高。

2、購買頻率高——顧客也會因為降低自己的選擇成本而鎖定少數品牌,相反,那些購買頻率低或者單價低的,有時候就乾脆就選擇渠道品牌了,比如買個膠水,就去沃爾瑪吧。

3、信息費用——顧客不是產品質量的鑑定專家,他們更依賴品牌,比如教育醫療的品牌價值是巨大的。

4、生命週期——品類興起的時候關注自然就高,在衰退的時候關注度自然就低,背後邏輯就是興起時不斷有新顧客進來,所以在衰退品類打造品牌是很困難的,因為老顧客在流失,新顧客又不願意進來,所以要順應品類發展的規律,順勢而為。

智能手機vs數碼相機

充電寶vs充電電池

橙子vs杏

品類決定了聚焦(認知聚焦和運營聚焦)的邊界,一定要聚焦到一個真品類或具體品類,比如糖果就是一個抽象品類,去買糖果是買不回來的,但是糖果這個抽象品類裡有不少具體品類,其中有一些是強勢的,很容易打造品牌,奶糖、巧克力、口香糖。飲料也是一個抽象品類,但是可樂、涼茶也是很容易打造品牌的強勢品類。

品類是品牌增長的基礎。但是,在生活中我們通常會發現有以下三種品類:

1、(真)品類

品類是顧客作出購買決策前的最後一級分類,由此分類關聯到品牌。比如平時說去買一臺廚電,是買不回來的,但是說去買一臺空調就買得回來,橙子、核桃也是可以買回來,而且還往往都能關聯到品牌,比如空調就有格力,橙子則有褚橙。

2、抽象品類

抽象品類是指顧客購買決策時會涉及但是不能完成決策的分類,還得再往前推進一步。比如電器、水果、堅果都屬於抽象品類,購買時繼續問買什麼電器、買什麼水果、買哪種堅果。抽象品類往往可以轉化為渠道品類的,加上一個場所,比如電器店、水果店、堅果店。

3、偽品類

偽品類是顧客購買決策中不會涉及的品類,做研究是作為術語是沒有問題的,但不能給顧客用的,有些人會拿出來用來跟客戶交流溝通,就是偽品類了,比如白電、廚電、機動車這樣的分類,在研究報告中提及是沒有問題的,但顧客腦海中天生沒有這些概念,理解起來很費力——白電是指所有白色的家電嗎?就算整個行業去教育也只能往抽象品類去靠近,不大可能轉化成渠道品類。

每一個品牌都好像是冰山的一角,就算表面看上去風平浪靜,但是如果冰山底部在融化,你再怎麼發力最終也難以為繼,所以對一個品牌來說,選擇一個正在增長的品類是非常重要的。

常說的風口也有這種意思,即搭上品類增長的力量,真正的風口就是一個高速成長的大品類,比如小米有很多優秀的地方,但真正牛的是,它在恰當的時機趕上了智能手機的大爆發。

顧客有很多的需求,有些需求是潛在的,一旦明確出來,就是歸結到一個品類上,品類是滿足顧客的一個手段。

顧客需求可以劃分成幾個層次的,有時候是抽象需求,對應的就是抽象品類,比如充飢,對應的就是食品,解渴對應的就是飲料,代步對應的就是車。

為什麼說這些是抽象的需求呢,因為具體的需求都是跟場景相關聯的,比如解渴,逛街的時候,果汁可樂奶茶咖啡都可以,但是你會看到有人拿著啤酒逛街解渴的嗎?再進一步思考,一個品類只能滿足一種需求嗎?顯然不是。手機就是一個品類滿足多種需求的,手錶、錢包、收音機等功能都得到實現。

那麼企業到底是應該關注需求還是關注品類?品類與需求是硬幣的兩面,品類是滿足需求的手段,而且是被顧客接納的手段。有時候顧客就算有這個需求,但是你沒辦法用品類向顧客傳達和表述清楚,沒有用顧客的分類標準品類化,顧客就不需要你。只有明確品類,才能有效對接顧客需求。而且用品類思考在做相關決策時效率會更高些,因為會自發地站在顧客的角度分類產品。

用一句話回答:無印良品是什麼?優衣庫是什麼?

多數人能一下子說出優衣庫是賣衣服的,但無法一句話講清楚無印良品是幹啥的。沒錯,無印良品有逼格,但是沒辦法在消費者心目中完成心智預售,明明東西賣得那麼多,只賣衣服的優衣庫比它銷售額大近5倍(2016財年,無印良品營收為3332.8億日元;優衣庫2016年9月至2017年5月財報顯示其營收為1.48萬億日元)。

看了這篇文章,你就明白為什麼優衣庫銷售額是無印良品的5倍?

優衣庫

即使無印良品的確有一部分顧客是鐵粉,但是在他們想轉介紹給他人的過程中,就有很大障礙了,特別累,傳播效率非常低下,所以不管是規模還是業績都比優衣庫差遠了。必須要明確品類在顧客心智中存放的一個位置,不能總是靠運營取勝,本來東西那麼好,可以有更多品牌溢價的。就是因為無法有效地傳達給新顧客,喪失了更多機會。

看了這篇文章,你就明白為什麼優衣庫銷售額是無印良品的5倍?

無印良品

同樣的,海爾是什麼?冰箱?家電還是洗衣機?說法的混亂讓顧客在做購買決策時不清晰。跟格力比起來,流量就少了很多,流量其實就是心智份額。

之前講品牌的時候說過,品牌進入顧客心中的位置,要麼是品類,要麼是特性。顧客到底是怎麼對商品作出分類的,分類的依據是什麼?得到這些答案的一個有效方法就是自然對話,觀察真實顧客之間的真實交流:

你打算買什麼手機?華為/蘋果/小米——品牌

為什麼?支持國產、好用/有逼格/性價比高——特性

你喜歡什麼車? 轎車/越野車/跑車——品類

準備買哪個牌子?沃爾沃/奧迪/奔馳——品牌

為什麼?安全/商務/有面子——特性

可以看出來,開口問的往往是一個具體品類,或者乾脆直接說出某一個領導品牌,在品牌之後說出來的理由就是特性。搞清楚品類、品牌、特性三者的關係是非常重要的。

有人曾經解釋小米的成功是開創了直銷手機的品類或定位,購買方式不會成為品類劃分的依據,因為顧客不會以購買方式來定義產品,為什麼買?顧客脫口而出的是性價比高。直銷手機不是一個定位,直銷最多隻是一個配稱,顧客根本不care。

一個強勢的品類往往源於強勢的品牌。品類是天生不公平的,生來就有關注度高低和品牌價值大小的區別。品牌的強弱跟以下幾個因素有關:

1、消費單價高——消費者關注度就會很高。

2、購買頻率高——顧客也會因為降低自己的選擇成本而鎖定少數品牌,相反,那些購買頻率低或者單價低的,有時候就乾脆就選擇渠道品牌了,比如買個膠水,就去沃爾瑪吧。

3、信息費用——顧客不是產品質量的鑑定專家,他們更依賴品牌,比如教育醫療的品牌價值是巨大的。

4、生命週期——品類興起的時候關注自然就高,在衰退的時候關注度自然就低,背後邏輯就是興起時不斷有新顧客進來,所以在衰退品類打造品牌是很困難的,因為老顧客在流失,新顧客又不願意進來,所以要順應品類發展的規律,順勢而為。

智能手機vs數碼相機

充電寶vs充電電池

橙子vs杏

品類決定了聚焦(認知聚焦和運營聚焦)的邊界,一定要聚焦到一個真品類或具體品類,比如糖果就是一個抽象品類,去買糖果是買不回來的,但是糖果這個抽象品類裡有不少具體品類,其中有一些是強勢的,很容易打造品牌,奶糖、巧克力、口香糖。飲料也是一個抽象品類,但是可樂、涼茶也是很容易打造品牌的強勢品類。

看了這篇文章,你就明白為什麼優衣庫銷售額是無印良品的5倍?

王老吉

所以要選擇強勢品類來創建品牌,有些強勢品類裡還沒有領導品牌,就是一個大好的機會,但是還是有很多企業看不明白這一點,非要另擇弱路,比如鳳梨酥可以打造成一個強勢品牌嗎?不太可能,這種食品多數只有旅遊的時候才會想著買一些,去看上去還不錯的店裡買幾盒就行了,買回來也不一定會吃,就放在那裡,這就是顧客的行為特點。

同時,品類也為運營上的聚焦劃出了一些邊界——認知聚焦一定要聚焦到真品類,但運營上則可以寬泛一點,這主要是由品類的經濟特性決定的,也不能盲目而為之,主要可以從以下幾點考慮:

1、品類經濟特性——比如五芳齋粽子,季節性明顯,只賣粽子肯定不行,規模也不經濟,所以需要去做其它產品。

2、認知相關性——你做的事情在顧客那裡有沒有違和感,霸王涼茶,自己認為是中藥世家,做涼茶天經地義。配稱的共用性——比如鹽典飲料,生產飲料的生產線都是可以共用的。

3、賣而不推——只是放在渠道里去賣,不要過多宣傳,以免模糊顧客認知聚焦。

4、邊際收益遞減——在滿足範圍經濟的要求性之後,就不要多做了,會越來越複雜,基本上滿足了互補性的要求之後,還是遵循少即是多的原則。

5、適時推出新品牌——如果互補產品是強勢品類的話可以開創一個新品牌,因為顧客對於強勢品牌,優先記憶的是專家品牌。

隨著品類的成長,顧客越來越多,從原點顧客擴展到更廣泛的顧客受眾,大品類難以兼顧每個顧客的需求,眾口難調的情況越來越嚴重,當這些差異性的需求達到經濟可行規模之後,就會有部分產品針對該需求進行優化,偏離主流產品,直到引導顧客產生了認知隔離,最終成為新品類。

在人類歷史發展的長河中,品類分化是無止盡的,那是是不無窮多呢?也不是的,在品類的分化中總會有一些死去,比如膠捲。

顧客的分類標準是不統一的,分化標準也不統一,還有可能存在不完全分化的品類——半抽象品類,比如網球鞋和跑步鞋,有些顧客認為是沒區別的,有些重度用戶就分得很清楚。另外技術革命也可以創造全新品類。比如晶體管,帶出一大堆電子產品。

舉個例子來說,如果說“去買雙鞋子”,是買不回來的,一定要具體到哪種鞋,有些按主材來分,有些是按人群來分,有些是按功能來分,有些是按樣式來分,這些品類也不是一開始就存在的,而是根據客戶需求慢慢分化出來,直到最終沉澱成一個新品類,而未來,一定還會再分化出更多的鞋子新品類,同時有一些舊品類會消失。

注:文章來自於高維學堂旗下的“科學創業派”。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