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將迎來顛覆性變化,投資者再不改變連湯都沒得喝

A股市場正在發生一些變化,對未來的影響可能顛覆性的。

關注證券市場的投資者會發現,A股正在從封閉走向全面開放的過程中,滬港通、深港通,加入MSCI以及IPO常態化發行,以及一些內在的因素都在表明,A股正在經歷著一場洗禮,等待蛻變的那一天。

主要從三個方面來講講我的理解:

1、機構化正在加速

2、以大為美,業績為王,龍頭優先

3、個股估值走向國際化

一、機構化正在加速

從2016年2638低點到現在站穩3400點以上,A股者半年來走出了慢牛行情。在這種結構性慢牛行情下,個股出現了嚴重的分化,創新歷史新高的股票有10%左右,但是半數以上的股票跑不贏大盤。

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在於機構投資者的佔比變化及行為變化。

據某證券公司統計,當前A股總市值為62萬億元,除去第一大股東佔據的24萬億元,機構投資者在剩下的38萬億元市值中約佔據三分之一的份額,足以影響市場走勢。

A股市場正在發生一些變化,對未來的影響可能顛覆性的。

關注證券市場的投資者會發現,A股正在從封閉走向全面開放的過程中,滬港通、深港通,加入MSCI以及IPO常態化發行,以及一些內在的因素都在表明,A股正在經歷著一場洗禮,等待蛻變的那一天。

主要從三個方面來講講我的理解:

1、機構化正在加速

2、以大為美,業績為王,龍頭優先

3、個股估值走向國際化

一、機構化正在加速

從2016年2638低點到現在站穩3400點以上,A股者半年來走出了慢牛行情。在這種結構性慢牛行情下,個股出現了嚴重的分化,創新歷史新高的股票有10%左右,但是半數以上的股票跑不贏大盤。

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在於機構投資者的佔比變化及行為變化。

據某證券公司統計,當前A股總市值為62萬億元,除去第一大股東佔據的24萬億元,機構投資者在剩下的38萬億元市值中約佔據三分之一的份額,足以影響市場走勢。

A股將迎來顛覆性變化,投資者再不改變連湯都沒得喝

從具體的機構來看,公募基金、社保基金、QFII、保險及陽光私募是機構當中的主力軍。整體而言,這些機構在最近幾年的持股份額都呈現明顯上升趨勢。

從大藍籌、白馬股這段時間的表現可以看到,機構投資者集體抱團,將有業績好、會講故事的白馬股股價往上推,讓市場投資者多疑多慮。這也是為什麼最近指數一路上漲,但很多個股並沒有多少表現的原因。

而且外資不斷湧入A股市場,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會使得普通投資者在證券市場的操作難度有所提高,將來“韭菜”會越來越少,未來市場將是專業投資者之間的比拼。

二、以大為美,業績為王,龍頭優先

A股市場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是喜歡炒作中小市值的概念股,對於大藍籌權重股的估值都是嚴重低估,現在幾乎是翻轉過來了。

截止今天(11月13日),A股市場中市值超過1000億元的大塊頭已經達到84只,這些大塊頭從年初以來平均漲幅超過36%。五糧液、京東方A、三安光電、海康威視、萬華化學等個股股價實現了翻倍的行情。

A股市場正在發生一些變化,對未來的影響可能顛覆性的。

關注證券市場的投資者會發現,A股正在從封閉走向全面開放的過程中,滬港通、深港通,加入MSCI以及IPO常態化發行,以及一些內在的因素都在表明,A股正在經歷著一場洗禮,等待蛻變的那一天。

主要從三個方面來講講我的理解:

1、機構化正在加速

2、以大為美,業績為王,龍頭優先

3、個股估值走向國際化

一、機構化正在加速

從2016年2638低點到現在站穩3400點以上,A股者半年來走出了慢牛行情。在這種結構性慢牛行情下,個股出現了嚴重的分化,創新歷史新高的股票有10%左右,但是半數以上的股票跑不贏大盤。

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在於機構投資者的佔比變化及行為變化。

據某證券公司統計,當前A股總市值為62萬億元,除去第一大股東佔據的24萬億元,機構投資者在剩下的38萬億元市值中約佔據三分之一的份額,足以影響市場走勢。

A股將迎來顛覆性變化,投資者再不改變連湯都沒得喝

從具體的機構來看,公募基金、社保基金、QFII、保險及陽光私募是機構當中的主力軍。整體而言,這些機構在最近幾年的持股份額都呈現明顯上升趨勢。

從大藍籌、白馬股這段時間的表現可以看到,機構投資者集體抱團,將有業績好、會講故事的白馬股股價往上推,讓市場投資者多疑多慮。這也是為什麼最近指數一路上漲,但很多個股並沒有多少表現的原因。

而且外資不斷湧入A股市場,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會使得普通投資者在證券市場的操作難度有所提高,將來“韭菜”會越來越少,未來市場將是專業投資者之間的比拼。

二、以大為美,業績為王,龍頭優先

A股市場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是喜歡炒作中小市值的概念股,對於大藍籌權重股的估值都是嚴重低估,現在幾乎是翻轉過來了。

截止今天(11月13日),A股市場中市值超過1000億元的大塊頭已經達到84只,這些大塊頭從年初以來平均漲幅超過36%。五糧液、京東方A、三安光電、海康威視、萬華化學等個股股價實現了翻倍的行情。

A股將迎來顛覆性變化,投資者再不改變連湯都沒得喝

與此相對的是很多中小市值概念股陷入到泥潭之中不能自拔。此前市場熱衷炒小市值概念股,對於大市值的公司估值明顯不合理,比如家電龍頭股、銀行股等只給六七甚至更低倍的估值。

此外,在經濟增速有所放緩的情況下,行業領頭羊的地位將會越來越鞏固。這種情況下,持有龍頭股成為必然選擇,佈局核心資產變得十分重要。

據數據統計,公募基金已經連續五個季度加倉主板,並且不斷地降低創業板的配置。機構持倉的變化影響市場的風格,可以看到漲幅居前的股票都有大資金不斷進入,想一些優質的股票分眾傳媒、海康威視等前十大流通股東都是大機構、匯金、社保基金等。

所以接下來的投資風格還會是強者恆強,相信在汽車、醫藥、家電等行業會誕生越來越多的千億市值公司,對於質地優良的公司,尤其是具有品牌優勢、管理團隊優秀、發展空間廣闊、未來有望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公司,長期回報肯定不錯。

三、個股估值走向國際化

滬港通、深港通,加入MSCI以及IPO常態化發行等事件說明,A股市場的運行機制正在發生改變,A股的估值體系正在向歐美等成熟市場靠近。

A股市場正在發生一些變化,對未來的影響可能顛覆性的。

關注證券市場的投資者會發現,A股正在從封閉走向全面開放的過程中,滬港通、深港通,加入MSCI以及IPO常態化發行,以及一些內在的因素都在表明,A股正在經歷著一場洗禮,等待蛻變的那一天。

主要從三個方面來講講我的理解:

1、機構化正在加速

2、以大為美,業績為王,龍頭優先

3、個股估值走向國際化

一、機構化正在加速

從2016年2638低點到現在站穩3400點以上,A股者半年來走出了慢牛行情。在這種結構性慢牛行情下,個股出現了嚴重的分化,創新歷史新高的股票有10%左右,但是半數以上的股票跑不贏大盤。

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在於機構投資者的佔比變化及行為變化。

據某證券公司統計,當前A股總市值為62萬億元,除去第一大股東佔據的24萬億元,機構投資者在剩下的38萬億元市值中約佔據三分之一的份額,足以影響市場走勢。

A股將迎來顛覆性變化,投資者再不改變連湯都沒得喝

從具體的機構來看,公募基金、社保基金、QFII、保險及陽光私募是機構當中的主力軍。整體而言,這些機構在最近幾年的持股份額都呈現明顯上升趨勢。

從大藍籌、白馬股這段時間的表現可以看到,機構投資者集體抱團,將有業績好、會講故事的白馬股股價往上推,讓市場投資者多疑多慮。這也是為什麼最近指數一路上漲,但很多個股並沒有多少表現的原因。

而且外資不斷湧入A股市場,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會使得普通投資者在證券市場的操作難度有所提高,將來“韭菜”會越來越少,未來市場將是專業投資者之間的比拼。

二、以大為美,業績為王,龍頭優先

A股市場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是喜歡炒作中小市值的概念股,對於大藍籌權重股的估值都是嚴重低估,現在幾乎是翻轉過來了。

截止今天(11月13日),A股市場中市值超過1000億元的大塊頭已經達到84只,這些大塊頭從年初以來平均漲幅超過36%。五糧液、京東方A、三安光電、海康威視、萬華化學等個股股價實現了翻倍的行情。

A股將迎來顛覆性變化,投資者再不改變連湯都沒得喝

與此相對的是很多中小市值概念股陷入到泥潭之中不能自拔。此前市場熱衷炒小市值概念股,對於大市值的公司估值明顯不合理,比如家電龍頭股、銀行股等只給六七甚至更低倍的估值。

此外,在經濟增速有所放緩的情況下,行業領頭羊的地位將會越來越鞏固。這種情況下,持有龍頭股成為必然選擇,佈局核心資產變得十分重要。

據數據統計,公募基金已經連續五個季度加倉主板,並且不斷地降低創業板的配置。機構持倉的變化影響市場的風格,可以看到漲幅居前的股票都有大資金不斷進入,想一些優質的股票分眾傳媒、海康威視等前十大流通股東都是大機構、匯金、社保基金等。

所以接下來的投資風格還會是強者恆強,相信在汽車、醫藥、家電等行業會誕生越來越多的千億市值公司,對於質地優良的公司,尤其是具有品牌優勢、管理團隊優秀、發展空間廣闊、未來有望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公司,長期回報肯定不錯。

三、個股估值走向國際化

滬港通、深港通,加入MSCI以及IPO常態化發行等事件說明,A股市場的運行機制正在發生改變,A股的估值體系正在向歐美等成熟市場靠近。

A股將迎來顛覆性變化,投資者再不改變連湯都沒得喝

A股市場長期以來對公司的估值都是簡單地從PEG角度(市盈率和增長的比例)去估值,未來不再是隻看企業的盈利狀況,企業的商業模式、競爭力、創造利潤潛力等多方面衡量企業的價值。

今年以來美、港股的科技股持續上漲,形成了極強的賺錢效應,而A股小股票的表現相對不佳。

那麼,在未來的投資市場中,真正具有成長潛力的個股可能會受到資金的關注,出現趨勢逆轉。在A股市場上對科技股的估值方式是PEG,未來可能轉向安流量估值,會給金融科技股帶來機會。

A股市場的估值體系正在發生變化,但不少內地機構對於這一趨勢的理解並不深刻。這意味著,如果按照傳統估值去看待公司股價,往往會在半路“下車”,錯過了後面的行情。筆者公眾平臺:股票匯

以上信息,僅供參考,不做投資建議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