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層:各國高層建築設定標準

高層:各國高層建築設定標準

建築高度大於27米的住宅和建築物高度大於24米的非單層廠房、倉庫和其他民用建築,都稱高層建築。在日本,31米或8層及以上為高層建築;在英國,把等於或大於24.3米的建築視為高層建築;在美國,24.6米或7層以上視為高層建築;中國則規定10層及10層以上或房屋高度超過28米的住宅建築,還有房屋高度大於24米的其他高層民用建築混凝土結構也視為高層建築。

建築物高度到底能有多高?

建造高樓是人類征服自然的體現,人類的建築雄心就是不斷挑戰高度極限,無論目的是為了展示技術還是為了彰顯財富。正如古人們為什麼要建造聳入雲端的巴別塔那樣,為的是要建造一座高塔,好讓所有人避免漂泊分離,聚集在一起。如今的科學技術已經可以讓人上天人地,如果能夠再建造一座通天高塔,地球和月亮、火星等直接通過高塔互通連接,那該多方便啊。建築者的技術和經濟力量決定著建築物的高度。這些技術力量包括處理地基的能力、製造電梯的技術、採用的結構形式和材料、對高空風荷載的疏導控制甚至消防設施等。例如在20世紀20年代,上海這座城市的地基主要由沙土構成,人們普遍認為不可能建造超過10層以上的大樓,但是在1934年12月,通過採用深樁技術和筏式基礎,上海建成了高度83.8米的國際飯店。2014年,632米高118層的上海中心大廈在浦東完工。阿聯酋的哈利法塔,是迄今世界上最高的建築,高達828米。如果純粹從技術方面來看,建造超過千米的摩天樓也是可能的。

高層:各國高層建築設定標準

建築高度大於27米的住宅和建築物高度大於24米的非單層廠房、倉庫和其他民用建築,都稱高層建築。在日本,31米或8層及以上為高層建築;在英國,把等於或大於24.3米的建築視為高層建築;在美國,24.6米或7層以上視為高層建築;中國則規定10層及10層以上或房屋高度超過28米的住宅建築,還有房屋高度大於24米的其他高層民用建築混凝土結構也視為高層建築。

建築物高度到底能有多高?

建造高樓是人類征服自然的體現,人類的建築雄心就是不斷挑戰高度極限,無論目的是為了展示技術還是為了彰顯財富。正如古人們為什麼要建造聳入雲端的巴別塔那樣,為的是要建造一座高塔,好讓所有人避免漂泊分離,聚集在一起。如今的科學技術已經可以讓人上天人地,如果能夠再建造一座通天高塔,地球和月亮、火星等直接通過高塔互通連接,那該多方便啊。建築者的技術和經濟力量決定著建築物的高度。這些技術力量包括處理地基的能力、製造電梯的技術、採用的結構形式和材料、對高空風荷載的疏導控制甚至消防設施等。例如在20世紀20年代,上海這座城市的地基主要由沙土構成,人們普遍認為不可能建造超過10層以上的大樓,但是在1934年12月,通過採用深樁技術和筏式基礎,上海建成了高度83.8米的國際飯店。2014年,632米高118層的上海中心大廈在浦東完工。阿聯酋的哈利法塔,是迄今世界上最高的建築,高達828米。如果純粹從技術方面來看,建造超過千米的摩天樓也是可能的。

高層:各國高層建築設定標準

中國第一高樓 上海中心大廈 高632米

世界上最高的建築“哈利法塔”

截至2016年,世界上已建成使用的最高建築,是位於阿拉伯聯合酋長國迪拜的哈利法塔。高828米的哈利法塔,地上有162層,是兩個上海金茂大廈(420.5米)的高度。哈利法塔由美國建築師阿德里安·史密斯與美國SOM合作設計,於2004年初開始動工,2010年初竣工啟用,歷時6年建成。哈利法塔不僅是全球最高的建築,還擁有其他很多世界之最:世界上最高的獨立結構體,最高的使用樓層,最高的樓層數,最高的室外觀光平臺(124層),最高的清真寺(158層),最高的酒吧(143層),行程最大的電梯,哈利法塔旁邊的迪拜噴泉以275米高的噴泉水柱一舉成為“世界上噴射最高的噴泉”。

哈利法塔的建造過程是一個不斷打破世界紀錄的過程,2007年2月,它的樓層數超過了美國芝加哥的威爾斯塔;7月,超越了臺北508米的臺北101大樓,成為世界上最高的大樓;9月,超過555.33米高的位於多倫多的電視塔,成為全球最高的獨立結構體;2008年4月,超過美國北達科他州高628.8 米的電視塔;2009年1月,哈利法塔最終達到828米高度,打破並創造了新的吉尼斯紀錄。

哈利法塔的建築師受沙漠植物蜘蛛蘭形態的啟發,創造了三瓣式結構。該塔的塔樓各翼從內向外伸展,隨著塔樓的上升,這個Y形的結構體逐級後退,形成下大上小的穩定結構,能夠避免在塔表形成風的漩渦的影響。中間的核心筒到頂部形成了塔尖,大約100千米處就能看見。大樓45~108層為超豪華公寓,39層以下則是一家酒店,第124層上的觀景臺可俯瞰整個迪拜市。哈利法塔還被用作餐廳、圖書館、倶樂部、泳池和清真寺,建築總投資超過 70億美元。哈利法塔的建造,用掉的鋼筋達3.14萬噸,總共使用了33萬立方米的混凝土。在施工鼎盛期,工地上多達12000名工人和承包商,他們來自於近100個國家,哈利法塔凝聚著世界上很多國家和民族的勞動者的汗水和智慧。

高層:各國高層建築設定標準

建築高度大於27米的住宅和建築物高度大於24米的非單層廠房、倉庫和其他民用建築,都稱高層建築。在日本,31米或8層及以上為高層建築;在英國,把等於或大於24.3米的建築視為高層建築;在美國,24.6米或7層以上視為高層建築;中國則規定10層及10層以上或房屋高度超過28米的住宅建築,還有房屋高度大於24米的其他高層民用建築混凝土結構也視為高層建築。

建築物高度到底能有多高?

建造高樓是人類征服自然的體現,人類的建築雄心就是不斷挑戰高度極限,無論目的是為了展示技術還是為了彰顯財富。正如古人們為什麼要建造聳入雲端的巴別塔那樣,為的是要建造一座高塔,好讓所有人避免漂泊分離,聚集在一起。如今的科學技術已經可以讓人上天人地,如果能夠再建造一座通天高塔,地球和月亮、火星等直接通過高塔互通連接,那該多方便啊。建築者的技術和經濟力量決定著建築物的高度。這些技術力量包括處理地基的能力、製造電梯的技術、採用的結構形式和材料、對高空風荷載的疏導控制甚至消防設施等。例如在20世紀20年代,上海這座城市的地基主要由沙土構成,人們普遍認為不可能建造超過10層以上的大樓,但是在1934年12月,通過採用深樁技術和筏式基礎,上海建成了高度83.8米的國際飯店。2014年,632米高118層的上海中心大廈在浦東完工。阿聯酋的哈利法塔,是迄今世界上最高的建築,高達828米。如果純粹從技術方面來看,建造超過千米的摩天樓也是可能的。

高層:各國高層建築設定標準

中國第一高樓 上海中心大廈 高632米

世界上最高的建築“哈利法塔”

截至2016年,世界上已建成使用的最高建築,是位於阿拉伯聯合酋長國迪拜的哈利法塔。高828米的哈利法塔,地上有162層,是兩個上海金茂大廈(420.5米)的高度。哈利法塔由美國建築師阿德里安·史密斯與美國SOM合作設計,於2004年初開始動工,2010年初竣工啟用,歷時6年建成。哈利法塔不僅是全球最高的建築,還擁有其他很多世界之最:世界上最高的獨立結構體,最高的使用樓層,最高的樓層數,最高的室外觀光平臺(124層),最高的清真寺(158層),最高的酒吧(143層),行程最大的電梯,哈利法塔旁邊的迪拜噴泉以275米高的噴泉水柱一舉成為“世界上噴射最高的噴泉”。

哈利法塔的建造過程是一個不斷打破世界紀錄的過程,2007年2月,它的樓層數超過了美國芝加哥的威爾斯塔;7月,超越了臺北508米的臺北101大樓,成為世界上最高的大樓;9月,超過555.33米高的位於多倫多的電視塔,成為全球最高的獨立結構體;2008年4月,超過美國北達科他州高628.8 米的電視塔;2009年1月,哈利法塔最終達到828米高度,打破並創造了新的吉尼斯紀錄。

哈利法塔的建築師受沙漠植物蜘蛛蘭形態的啟發,創造了三瓣式結構。該塔的塔樓各翼從內向外伸展,隨著塔樓的上升,這個Y形的結構體逐級後退,形成下大上小的穩定結構,能夠避免在塔表形成風的漩渦的影響。中間的核心筒到頂部形成了塔尖,大約100千米處就能看見。大樓45~108層為超豪華公寓,39層以下則是一家酒店,第124層上的觀景臺可俯瞰整個迪拜市。哈利法塔還被用作餐廳、圖書館、倶樂部、泳池和清真寺,建築總投資超過 70億美元。哈利法塔的建造,用掉的鋼筋達3.14萬噸,總共使用了33萬立方米的混凝土。在施工鼎盛期,工地上多達12000名工人和承包商,他們來自於近100個國家,哈利法塔凝聚著世界上很多國家和民族的勞動者的汗水和智慧。

高層:各國高層建築設定標準

世界第一高樓 迪拜的哈利法塔 高828米

摩天大樓中電梯的科學使用

細心的人可能會發現,當你去某個高層乘電梯時,那裡的電梯並非層層停靠,而是分區分段地設置停靠。可能你會想,如果每部電梯都能夠直達想去的任意樓層,那該多好。我們來系統地分析一下:一棟100層的高樓,如果電梯每層都停靠,每次停靠的時間為10秒,則上下一次需要2000秒,相當於30多分鐘的時間,這段時間可不短。另一方面,100層高的辦公樓至少有10000名工作人員,然而電梯常規的載客量是1600千克,即最多可載20人左右,僅上下班單次上下將近1000次,更何況有的人一天中常常需要多次使用電梯。顯然,高層建築的電梯數量不可能設置過多,電梯負荷也不能再增加,因為乘電梯的人越多,選擇不同樓層的人就越多,電梯單行的週期也就越長。在一般情況下,高層建築電梯分段的主要方法是:將建築在高度上分成幾個區段,低層段電梯採用低速,高層段的電梯只停靠高區段。這樣既能減少停靠的站數,縮短時間,也可節約設備和投資。為了提高運能,摩天大樓的電梯有時還可以採用雙層轎廂,這樣,一次運送乘客的數量就翻倍了。

高層:各國高層建築設定標準

建築高度大於27米的住宅和建築物高度大於24米的非單層廠房、倉庫和其他民用建築,都稱高層建築。在日本,31米或8層及以上為高層建築;在英國,把等於或大於24.3米的建築視為高層建築;在美國,24.6米或7層以上視為高層建築;中國則規定10層及10層以上或房屋高度超過28米的住宅建築,還有房屋高度大於24米的其他高層民用建築混凝土結構也視為高層建築。

建築物高度到底能有多高?

建造高樓是人類征服自然的體現,人類的建築雄心就是不斷挑戰高度極限,無論目的是為了展示技術還是為了彰顯財富。正如古人們為什麼要建造聳入雲端的巴別塔那樣,為的是要建造一座高塔,好讓所有人避免漂泊分離,聚集在一起。如今的科學技術已經可以讓人上天人地,如果能夠再建造一座通天高塔,地球和月亮、火星等直接通過高塔互通連接,那該多方便啊。建築者的技術和經濟力量決定著建築物的高度。這些技術力量包括處理地基的能力、製造電梯的技術、採用的結構形式和材料、對高空風荷載的疏導控制甚至消防設施等。例如在20世紀20年代,上海這座城市的地基主要由沙土構成,人們普遍認為不可能建造超過10層以上的大樓,但是在1934年12月,通過採用深樁技術和筏式基礎,上海建成了高度83.8米的國際飯店。2014年,632米高118層的上海中心大廈在浦東完工。阿聯酋的哈利法塔,是迄今世界上最高的建築,高達828米。如果純粹從技術方面來看,建造超過千米的摩天樓也是可能的。

高層:各國高層建築設定標準

中國第一高樓 上海中心大廈 高632米

世界上最高的建築“哈利法塔”

截至2016年,世界上已建成使用的最高建築,是位於阿拉伯聯合酋長國迪拜的哈利法塔。高828米的哈利法塔,地上有162層,是兩個上海金茂大廈(420.5米)的高度。哈利法塔由美國建築師阿德里安·史密斯與美國SOM合作設計,於2004年初開始動工,2010年初竣工啟用,歷時6年建成。哈利法塔不僅是全球最高的建築,還擁有其他很多世界之最:世界上最高的獨立結構體,最高的使用樓層,最高的樓層數,最高的室外觀光平臺(124層),最高的清真寺(158層),最高的酒吧(143層),行程最大的電梯,哈利法塔旁邊的迪拜噴泉以275米高的噴泉水柱一舉成為“世界上噴射最高的噴泉”。

哈利法塔的建造過程是一個不斷打破世界紀錄的過程,2007年2月,它的樓層數超過了美國芝加哥的威爾斯塔;7月,超越了臺北508米的臺北101大樓,成為世界上最高的大樓;9月,超過555.33米高的位於多倫多的電視塔,成為全球最高的獨立結構體;2008年4月,超過美國北達科他州高628.8 米的電視塔;2009年1月,哈利法塔最終達到828米高度,打破並創造了新的吉尼斯紀錄。

哈利法塔的建築師受沙漠植物蜘蛛蘭形態的啟發,創造了三瓣式結構。該塔的塔樓各翼從內向外伸展,隨著塔樓的上升,這個Y形的結構體逐級後退,形成下大上小的穩定結構,能夠避免在塔表形成風的漩渦的影響。中間的核心筒到頂部形成了塔尖,大約100千米處就能看見。大樓45~108層為超豪華公寓,39層以下則是一家酒店,第124層上的觀景臺可俯瞰整個迪拜市。哈利法塔還被用作餐廳、圖書館、倶樂部、泳池和清真寺,建築總投資超過 70億美元。哈利法塔的建造,用掉的鋼筋達3.14萬噸,總共使用了33萬立方米的混凝土。在施工鼎盛期,工地上多達12000名工人和承包商,他們來自於近100個國家,哈利法塔凝聚著世界上很多國家和民族的勞動者的汗水和智慧。

高層:各國高層建築設定標準

世界第一高樓 迪拜的哈利法塔 高828米

摩天大樓中電梯的科學使用

細心的人可能會發現,當你去某個高層乘電梯時,那裡的電梯並非層層停靠,而是分區分段地設置停靠。可能你會想,如果每部電梯都能夠直達想去的任意樓層,那該多好。我們來系統地分析一下:一棟100層的高樓,如果電梯每層都停靠,每次停靠的時間為10秒,則上下一次需要2000秒,相當於30多分鐘的時間,這段時間可不短。另一方面,100層高的辦公樓至少有10000名工作人員,然而電梯常規的載客量是1600千克,即最多可載20人左右,僅上下班單次上下將近1000次,更何況有的人一天中常常需要多次使用電梯。顯然,高層建築的電梯數量不可能設置過多,電梯負荷也不能再增加,因為乘電梯的人越多,選擇不同樓層的人就越多,電梯單行的週期也就越長。在一般情況下,高層建築電梯分段的主要方法是:將建築在高度上分成幾個區段,低層段電梯採用低速,高層段的電梯只停靠高區段。這樣既能減少停靠的站數,縮短時間,也可節約設備和投資。為了提高運能,摩天大樓的電梯有時還可以採用雙層轎廂,這樣,一次運送乘客的數量就翻倍了。

高層:各國高層建築設定標準

迪拜的建築群

本作品為“科普中國-科學原理一點通”原創 轉載時務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