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芝罘區:打造“特色社區” 保留老城記憶

時下,山東省煙臺市芝罘區64個老舊住宅區整治改造項目正按計劃實施,其中,民生、塔山、鳳凰臺等10個老舊社區,將根據各自地理條件、特色和歷史文化底蘊,因地制宜打造成為海綿社區、文化社區、智慧化社區、綠色社區、黨建社區等特色社區,在改善居民居住環境,讓居民生活更愜意的同時,充分挖掘社區特色和文化,最大程度保留老城區的城市記憶,增強居民的向心力、凝聚力,全面促進和諧社區發展。

“綠意民生、時光順河、逸韻塔山、慎禮社區,是我們目前正在建設的4個特色社區,按照每個社區不同的特點,開展整治改造工程。”如何把老舊社區、小區改造成特色社區?近日,記者與芝罘區城管局相關負責人一起,走進這些特色社區一探究竟。

煙臺芝罘區:打造“特色社區” 保留老城記憶

民生小區冠名“綠意民生”

達到“三季有花、四季常綠”效果

“工人們栽植的是紫薇、櫻花等景觀樹種,通過對各類植物的合理搭配,將達到‘三季有花、四季常綠’的效果。”在民生小區大興街8號樓北側,施工人員正對一處小遊園進行修整,芝罘區城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此處原本就是一處小遊園,但由於長期缺乏維護管理,遊園內原有的植物大多幹枯,園中的小亭子破敗不堪,而且雜草叢生,甚至有的居民還在遊園內開闢菜地,種植無花果樹,使得遊園已經喪失了供居民休閒、休憩的功能。此次對民生小區整治改造,將重修這個小遊園,在清理菜地、無花果樹以及枯枝敗葉的基礎上,從高中低三個視覺層次,栽種不同類型的植物,形成優美的景觀視覺效果,並且鋪設甬道,修整小亭子,讓小遊園重新成為居民休閒娛樂的場所。

“綠地、綠化帶多,是老民生小區的一個突出特點。”該負責人告訴記者,民生小區是煙臺市房改、舊城改造的首個試驗田,第一個商品化住宅小區,1988年建成,是當時全煙臺最好的現代化小區。近30年過去了,民生小區變“老”了,小區基礎設施、綠化毀損嚴重,亂搭亂建、亂堆亂放等現象較多,亟待整治改造。由於民生小區綠化保有量一直非常高,因此本次改造突出“綠意民生”特色,針對不同區域綠化,在景觀樹種的選擇上加以區別,使社區綠化別具一格,真正提升居民生活品質。

本次改造區域為四馬路以北,二馬路以南,解放路以東,東園街以西。改造中,對小區所有瀝青道路進行重鋪,70%道板磚更換為透水磚,增加停車位,規範樓間停車,緩解小區停車難的問題,並對人車分流問題突出的街道進行改造,緩解出行難問題。對空中凌亂架線進行規整,修復粉刷破損老舊牆體,拆除違規建築,清理小菜園等。在社區主要入口設置標誌指示牌,統一設置小區標誌、標識(樓號、單元等)、導引欄(交通、停車等)、宣傳欄(信息發佈、文明宣傳等)。

煙臺芝罘區:打造“特色社區” 保留老城記憶

社區樓間遊園區域增加桌椅、坐凳,方便居民休憩、娛樂。小區改造的重頭戲在綠化方面,將綠化區域劃分為遊園區域綠化和綠地綠化,最大限度保留原有的優良景觀樹種,適當調整增加綠化品種,並劃分為兩處櫻花主題區和兩處紫薇主題區;對民生街段廢舊景觀水池進行填埋、平整,鋪設植草磚,增設民生標誌性景觀;地表鋪植小葉扶芳藤和常春藤,解決現狀地表土壤裸露問題,達到提升社區景觀效果的目的。目前,已栽種紫薇花150餘棵,紅葉櫻花40棵,月季樹130棵,小葉扶芳藤3000平方米,豐花月季1000平方米。此外增加景觀文化牆、建築外牆牆體彩繪以及民生小區主題雕塑,展現民生小區的歷史變遷,冠名小區為“綠意民生”。

設計“時光順河”主題景牆

“禮”字成為社區文化底蘊

“道路平整了,下水道疏通了,亂堆亂放的現象不見了,我們居民對小區的整治改造十分滿意。”在順河社區,該社區的整治改造工程已基本完成,居民鄒立華對記者說,以前,小區管理長期處於“真空”狀態,導致道路路面坑坑窪窪,下水道時常堵塞,汙水橫流,影響居民的正常生活。如今,經過整治改造,小區面貌煥然一新,居住環境極大改善,而且物業公司也已經入駐,居民再也不用為那些生活瑣事而煩心了。

在通伸南路上,記者看到十三中門口、小區現有及新建圍牆等多處位置,設計了文化宣傳牆。芝罘區城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順河社區位於建設路和青年南路之間,南大街以北,通伸南路以南,主要範圍為北極星花園小區東區和西區,原址為煙臺著名的老名牌企業木鐘廠。順河社區文化底蘊深厚,但缺乏展現。本次改造中,為讓居民瞭解和傳承社區歷史文化特色,在北極星花園東區中心位置,設計一座“時光順河”主題景牆,彰顯其獨特魅力。

距離順河社區不遠的慎禮社區位於市中心繁華地段,北起鐵路線、南至南大街、東起大海陽路、西至青年路。由於缺乏物業管理,社區存在諸多問題,建築物立面牆皮脫落,道路破損嚴重,違章建築侵佔路面,車輛亂停,嚴重影響道路通行,造成道路擁堵,居民休閒空間較少等等。

煙臺芝罘區:打造“特色社區” 保留老城記憶

此次對該社區的整治改造涉及硬化、綠化、標誌標識等方面,包括修補道路,拆除違建,規範停車位,增加社區綠地等,豐富居民休閒空間,提升社區環境;增設標誌標識導引牌,完善社區設施,粉刷建築立面提升社區形象,增加建築立面彩繪,讓居民在耳濡目染中瞭解社區文化。改造完成後,“禮”字將成為社區文化底蘊,讓社區居民從居住環境中“學禮”、“知禮”、“宣禮”,從而做到慎禮以修身。

此外,塔山社區在整治改造過程中,將進行路面修整、改造道路、實現人車分流、改善交通微循環;規範停車位,增加停車場,緩解停車難;增設垃圾壓縮站,增加休閒設備,改善居民生活環境;在最大可能保留優良景觀樹種的前提下,適當調整增加綠化品種,提高綠化整體效果;改善現有廣場環境,增設兒童遊園,提升社區文化形象;通過標誌、標識的設計,整體提升社區環境效果,增加社區歸屬感,打造逸韻塔山。

福安社區打造“海綿社區”

蓄存雨水並在需要時加以利用

“我們將把福安社區打造成‘海綿社區’,是此次整治改造工程中的又一個亮點。”芝罘區城管局相關負責人說,海綿城市就是說城市能夠像海綿一樣,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下雨時吸水、蓄水、滲水、淨水,需要時將蓄存的水釋放並加以利用。

“目前,福安社區的設計規劃方案已經完成,正在抓緊施工中。”該負責人介紹,福安社區位於幸福街道轄區,北側祥禎路,南側福盈路,東靠幸福路,西臨福成路。此次“海綿社區”的設計,將採用“滲、滯、蓄、淨、用、排”的方式處置雨水,並且按照“源頭減排+末端調蓄”的設計思路,通過設置下凹式雨水花園滲、滯,超標部分雨水溢流至雨水管道,排至末端調蓄設施及市政雨水系統;地面及屋面徑流雨水優先匯至道路旁綠地內滲、滯,超標部分溢流至雨水排水溝,排至庭院外雨水管及末端調蓄設施。

煙臺芝罘區:打造“特色社區” 保留老城記憶

具體改造方案包括,整合原有樓間綠化及硬化,統一鋪裝入滲式透水磚並劃分停車位。在樓間停車場及街道人行道位置佈置下沉式綠化分隔帶(入滲型),對場地雨水進行全方位的收集,綠化分隔帶採用排水路緣石。在原有綠化的基礎上,結合現有景觀活動設施,規劃設計3處雨水花園。在雨水花園中設置植草溝,對雨水進行引導收集。在新建綠化及雨水花園中埋設滲管、滲渠、滲溝,收集雨水。此外,綠植方面,結合本地樹種習性,在下沉式綠地、雨水花園中主要選用白蠟、西府海棠、紅瑞木、凌霄、大花萱草等耐澇、耐旱、耐寒的苗木。

“實際上在部分老舊社區改造過程中,對具備條件的社區儘可能體現了海綿城市理念。”該負責人告訴記者,比如民生小區,樓間、遊園、人行道基本上鋪設都是透水磚,在減少路面積水,提升雨水下滲排放效率的同時,減少地表徑流,降低城市熱島效應,打造“綠色城市”,建設可持續發展的生態之城。(來源:膠東在線)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