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永遠的痛!因戰爭被毀的三大奇蹟古建築

中國永遠的痛!因戰爭被毀的三大奇蹟古建築

1、圓明園:又稱圓明三園,是清代一座大型皇家宮苑,它坐落在北京西郊,與頤和園毗鄰,由圓明園、長春園和萬春園組成,所以也叫圓明三園。此外,還有許多小園,分佈在東、西、南三面,眾星拱月般環繞周圍。園中面積350多公頃,建築面積達20萬平方米,一百五十餘景,有“萬園之園”之稱。 清帝每到盛夏就來到這裡避暑、聽政,處理軍政事務,因此也稱“夏宮”。

中國永遠的痛!因戰爭被毀的三大奇蹟古建築

1、圓明園:又稱圓明三園,是清代一座大型皇家宮苑,它坐落在北京西郊,與頤和園毗鄰,由圓明園、長春園和萬春園組成,所以也叫圓明三園。此外,還有許多小園,分佈在東、西、南三面,眾星拱月般環繞周圍。園中面積350多公頃,建築面積達20萬平方米,一百五十餘景,有“萬園之園”之稱。 清帝每到盛夏就來到這裡避暑、聽政,處理軍政事務,因此也稱“夏宮”。

中國永遠的痛!因戰爭被毀的三大奇蹟古建築

1860年英法聯軍洗劫圓明園,文物被搶掠,同治帝時欲修復,後因財政困難,被迫停止,改建其它建築。八國聯軍之後,又遭到匪盜的打擊,終變成一片廢墟。

中國永遠的痛!因戰爭被毀的三大奇蹟古建築

1、圓明園:又稱圓明三園,是清代一座大型皇家宮苑,它坐落在北京西郊,與頤和園毗鄰,由圓明園、長春園和萬春園組成,所以也叫圓明三園。此外,還有許多小園,分佈在東、西、南三面,眾星拱月般環繞周圍。園中面積350多公頃,建築面積達20萬平方米,一百五十餘景,有“萬園之園”之稱。 清帝每到盛夏就來到這裡避暑、聽政,處理軍政事務,因此也稱“夏宮”。

中國永遠的痛!因戰爭被毀的三大奇蹟古建築

1860年英法聯軍洗劫圓明園,文物被搶掠,同治帝時欲修復,後因財政困難,被迫停止,改建其它建築。八國聯軍之後,又遭到匪盜的打擊,終變成一片廢墟。

中國永遠的痛!因戰爭被毀的三大奇蹟古建築

2、阿房宮:阿房宮被譽為“天下第一宮”,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權制國家——秦帝國修建的新朝宮。位於今陝西省西安市西郊15公里處,咸陽市東南15公里處,始建於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

中國永遠的痛!因戰爭被毀的三大奇蹟古建築

1、圓明園:又稱圓明三園,是清代一座大型皇家宮苑,它坐落在北京西郊,與頤和園毗鄰,由圓明園、長春園和萬春園組成,所以也叫圓明三園。此外,還有許多小園,分佈在東、西、南三面,眾星拱月般環繞周圍。園中面積350多公頃,建築面積達20萬平方米,一百五十餘景,有“萬園之園”之稱。 清帝每到盛夏就來到這裡避暑、聽政,處理軍政事務,因此也稱“夏宮”。

中國永遠的痛!因戰爭被毀的三大奇蹟古建築

1860年英法聯軍洗劫圓明園,文物被搶掠,同治帝時欲修復,後因財政困難,被迫停止,改建其它建築。八國聯軍之後,又遭到匪盜的打擊,終變成一片廢墟。

中國永遠的痛!因戰爭被毀的三大奇蹟古建築

2、阿房宮:阿房宮被譽為“天下第一宮”,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權制國家——秦帝國修建的新朝宮。位於今陝西省西安市西郊15公里處,咸陽市東南15公里處,始建於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

中國永遠的痛!因戰爭被毀的三大奇蹟古建築

《史記·項羽本紀》記載項羽火燒咸陽宮殿,“燒秦宮室,火三月不滅”,未提及阿房宮。讓後人誤解項羽火燒阿房宮的是因為唐代詩人杜牧的《阿房宮賦》,詩中極度描寫阿房宮的壯美,讓後人對項羽火燒阿房宮深信不疑。也有考古專家認為,阿房宮範圍很大,不同形式的建築、遊樂、交通設施,星羅棋佈。在主體建築阿房前殿還停留在夯土地基階段而無大型建築物的情況下,此一地區的考古探測僅僅露出冰山之一角的時候,還不能輕易否認項羽對阿房宮的光顧。

中國永遠的痛!因戰爭被毀的三大奇蹟古建築

1、圓明園:又稱圓明三園,是清代一座大型皇家宮苑,它坐落在北京西郊,與頤和園毗鄰,由圓明園、長春園和萬春園組成,所以也叫圓明三園。此外,還有許多小園,分佈在東、西、南三面,眾星拱月般環繞周圍。園中面積350多公頃,建築面積達20萬平方米,一百五十餘景,有“萬園之園”之稱。 清帝每到盛夏就來到這裡避暑、聽政,處理軍政事務,因此也稱“夏宮”。

中國永遠的痛!因戰爭被毀的三大奇蹟古建築

1860年英法聯軍洗劫圓明園,文物被搶掠,同治帝時欲修復,後因財政困難,被迫停止,改建其它建築。八國聯軍之後,又遭到匪盜的打擊,終變成一片廢墟。

中國永遠的痛!因戰爭被毀的三大奇蹟古建築

2、阿房宮:阿房宮被譽為“天下第一宮”,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權制國家——秦帝國修建的新朝宮。位於今陝西省西安市西郊15公里處,咸陽市東南15公里處,始建於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

中國永遠的痛!因戰爭被毀的三大奇蹟古建築

《史記·項羽本紀》記載項羽火燒咸陽宮殿,“燒秦宮室,火三月不滅”,未提及阿房宮。讓後人誤解項羽火燒阿房宮的是因為唐代詩人杜牧的《阿房宮賦》,詩中極度描寫阿房宮的壯美,讓後人對項羽火燒阿房宮深信不疑。也有考古專家認為,阿房宮範圍很大,不同形式的建築、遊樂、交通設施,星羅棋佈。在主體建築阿房前殿還停留在夯土地基階段而無大型建築物的情況下,此一地區的考古探測僅僅露出冰山之一角的時候,還不能輕易否認項羽對阿房宮的光顧。

中國永遠的痛!因戰爭被毀的三大奇蹟古建築

3.大報恩寺琉璃寶塔是明成祖朱棣為紀念其生母貢妃而建,高80米,9層8面,周長百米。這項工程耗時近20年,使用的匠人和軍工達10萬人,耗資248.5萬兩銀子。據傳,塔建成後,9層內外共設篝燈146盞,每盞芯粗1寸左右。大報恩寺琉璃塔與羅馬大斗獸場、比薩斜塔、中國萬里長城等一道被稱為中世紀世界七大奇蹟,並被西方人視為代表中國文化的標誌性建築之一。

中國永遠的痛!因戰爭被毀的三大奇蹟古建築

1、圓明園:又稱圓明三園,是清代一座大型皇家宮苑,它坐落在北京西郊,與頤和園毗鄰,由圓明園、長春園和萬春園組成,所以也叫圓明三園。此外,還有許多小園,分佈在東、西、南三面,眾星拱月般環繞周圍。園中面積350多公頃,建築面積達20萬平方米,一百五十餘景,有“萬園之園”之稱。 清帝每到盛夏就來到這裡避暑、聽政,處理軍政事務,因此也稱“夏宮”。

中國永遠的痛!因戰爭被毀的三大奇蹟古建築

1860年英法聯軍洗劫圓明園,文物被搶掠,同治帝時欲修復,後因財政困難,被迫停止,改建其它建築。八國聯軍之後,又遭到匪盜的打擊,終變成一片廢墟。

中國永遠的痛!因戰爭被毀的三大奇蹟古建築

2、阿房宮:阿房宮被譽為“天下第一宮”,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權制國家——秦帝國修建的新朝宮。位於今陝西省西安市西郊15公里處,咸陽市東南15公里處,始建於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

中國永遠的痛!因戰爭被毀的三大奇蹟古建築

《史記·項羽本紀》記載項羽火燒咸陽宮殿,“燒秦宮室,火三月不滅”,未提及阿房宮。讓後人誤解項羽火燒阿房宮的是因為唐代詩人杜牧的《阿房宮賦》,詩中極度描寫阿房宮的壯美,讓後人對項羽火燒阿房宮深信不疑。也有考古專家認為,阿房宮範圍很大,不同形式的建築、遊樂、交通設施,星羅棋佈。在主體建築阿房前殿還停留在夯土地基階段而無大型建築物的情況下,此一地區的考古探測僅僅露出冰山之一角的時候,還不能輕易否認項羽對阿房宮的光顧。

中國永遠的痛!因戰爭被毀的三大奇蹟古建築

3.大報恩寺琉璃寶塔是明成祖朱棣為紀念其生母貢妃而建,高80米,9層8面,周長百米。這項工程耗時近20年,使用的匠人和軍工達10萬人,耗資248.5萬兩銀子。據傳,塔建成後,9層內外共設篝燈146盞,每盞芯粗1寸左右。大報恩寺琉璃塔與羅馬大斗獸場、比薩斜塔、中國萬里長城等一道被稱為中世紀世界七大奇蹟,並被西方人視為代表中國文化的標誌性建築之一。

中國永遠的痛!因戰爭被毀的三大奇蹟古建築

這座聞名中外的琉璃塔卻命運坎坷,幾經劫難。最初在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二月十八日,大雨傾盆,雷火自塔頂而下,將寺內一百多間殿閣燒為灰燼。至萬曆二十八年(1600),由於寶塔的塔心木腐朽,致使塔頂歪斜。最終還是毀於1856年太平天國的一場內亂中。1856年,太平天國發生了嚴重的內訌,韋昌輝控制了天京(南京),翼王石達開冒險趕到天京,責備韋不該濫殺,由此險遭韋殺害,石達開連夜逃往安慶,調集部隊討伐韋昌輝,韋昌輝負隅抵抗,他深恐石達開借報恩寺塔作攻城之炮壘,遂悍然下令將報恩寺塔徹底炸燬,使這座聞名中外的琉璃塔從此在人間消失。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