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國時期,投降也是個技術活

無論在古代還是現在,對於效命主上而征戰沙場的武將來說,都有戰死沙場是他們最好的歸宿一說,臨陣歸降,在以軍人身份自居的武將來說,算得上是最為恥辱的事情。特別是在封建時期,上至文臣武將,下至婦孺草莽,都將名節視為生平一等一的大事。一個武將一旦投降過,那麼他不僅會為人所不齒,被世人唾罵,還要承受許多非議和後世的爭論,甚至在史書中都無法立足,比如於禁。

但在戰爭頻繁的三國時期,偏偏有幾個武將,不僅身前名震天下,兵敗投降後反而得到人們的褒揚。不是說他們是假降,畢竟這種操作難度太高,一不小心就身首異處。三國時期諸侯割據,梟雄輩出,最終奪得天下的也就那麼幾位,兵敗身死的梟雄也不算少。身為一個武將,沒有人能夠保證自己可以從一而終,有數據可考,三國時期的降將多達百人,但是,投降不一定要卑躬戚膝,投降不一定要苟且偷生。

所以說,投降也是一種技術活。

關羽

(生卒年?-220),字雲長,河東解良(今山西運城)人,三國時蜀漢名將。作為最早跟隨劉備的兄弟,一直陪他輾轉各地。建安五年,車騎將軍董承等企圖刺殺曹操的計劃洩露,董承、王服、種輯皆被屠滅三族,唯參與密謀的劉備僥倖逃脫,且勢力越來越大。曹操親自征討劉備,劉備驚悉曹操軍將至,親率數十騎出城觀察,果然望見曹軍旌旗,只得倉猝應戰,被曹軍擊潰,劉備妻子被俘,關於原本不降,但在曹操拿劉備妻子的逼迫下不得不降。後來為報曹操厚恩,於白馬坡斬殺袁紹大將顏良。在聽聞了劉備的下落後,毅然辭別曹操,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終成就一段忠義佳話。

在三國時期,投降也是個技術活

▲圖:關羽

在三國時期,投降也是個技術活

▲圖:關羽

在三國時期,投降也是個技術活

▲圖:遊戲中的關羽

馬超

(生卒年176年-223年1月),字孟起,扶風茂陵人(今陝西興平),漢末衛尉馬騰之子,東漢末年及蜀漢開國名將,漢末群雄之一。早年隨父征戰,馬騰入京後,馬超留駐割據三輔。潼關之戰被曹操擊敗後,又割據隴上諸郡。馬超一生共降過兩人,先是因為內部叛變而無奈投靠張魯,後又轉投劉備。劉備建立蜀漢後,馬超官至驃騎將軍、斄鄉侯、涼州牧。於章武二年十二月病逝(223年1月),終年47歲,追諡威侯。《三國演義》中綽號"錦馬超",因俊秀容貌與獅盔獸帶、白袍銀甲的非凡裝束而得名,有"不減呂布之勇"。

在三國時期,投降也是個技術活

▲圖:馬超

在三國時期,投降也是個技術活

▲圖:遊戲中的馬超

張遼

(生卒年169-222年),字文遠,雁門馬邑(今山西朔州)人,三國時期曹魏著名將領。張遼原是丁原的下屬,後來歸屬呂布,曹操在下邳打敗呂布後投降曹操。張遼隨曹操四處征討,戰功累累。曹操赤壁敗退,獨任張遼、李典、樂進等守合肥。公元215 年,孫權趁曹操用兵漢中之際,親率十萬兵馬攻向合肥,而張遼憑藉八百步卒成功擊退孫權十萬大軍,逍遙津一戰威震江東。他與樂進、于禁、張郃、徐晃被後世的人並稱為曹魏的“五子良將”。黃初三年,張遼病篤,卒於江都,諡剛侯。卒年五十四歲。

在三國時期,投降也是個技術活

圖:遊戲中的張遼

在三國時期,投降也是個技術活

▲圖:張遼

姜維

字伯約,天水冀縣(今甘肅甘谷東南)人。三國時期蜀漢著名將領、軍事統帥。原為曹魏天水郡的中郎將,後降蜀漢,官至涼州刺史、大將軍。姜維在諸葛亮去世後繼承諸葛亮的遺志,繼續率領蜀漢軍隊北伐曹魏,與曹魏名將鄧艾、陳泰、郭淮等多次交手。然而由於蜀漢國力弱小等原因,終究回天乏術。蜀漢滅亡後,姜維希望憑自己的力量復興蜀漢,詐降魏將鍾會,打算利用鍾會反叛曹魏以實現恢復漢室的願望,但最終鍾會反叛失敗,姜維也被魏兵所殺。

在三國時期,投降也是個技術活

▲圖:姜維

徐晃

三國時期曹魏名將。本為楊奉帳下騎都尉,楊奉被曹操擊敗後轉投曹操,在曹操手下多立功勳,參與官渡、赤壁、關中征伐、漢中征伐等幾次重大戰役。樊城之戰中徐晃作為曹仁的援軍擊敗關羽,因於此役中治軍嚴整而被曹操稱讚“有周亞夫之風”。曹丕稱帝后,徐晃被加為右將軍,於公元227年病逝,諡曰壯侯。

在三國時期,投降也是個技術活

▲圖:徐晃

太史慈

字子義,東萊黃縣(今山東龍口東黃城集)人。東漢末年武將,官至建昌都尉。弓馬熟練,箭法精良。原為劉繇部下,後被孫策收降,自此太史慈為孫氏大將,助其掃蕩江東。孫權統事後,因太史慈能制劉磐,便將管理南方的要務委託給他。建安十一年(206年)太史慈卒,終年四十一歲。

在三國時期,投降也是個技術活

▲圖:太史慈

以上幾位三國將領,都曾經有過投降的歷史,但是他們投降的過程基本可以說是被逼無奈,而且投降以後也是矜矜業業,為後來的主公立下汗馬功勞,用最終的功績、人品和武藝,征服了後世,名垂青史。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