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為什麼越來越不喜歡聚會了?

導讀:人和人之間的交往,需要的是一種心靈的融合和默契,而不是某種形式相聚。

導讀:人和人之間的交往,需要的是一種心靈的融合和默契,而不是某種形式相聚。

你為什麼越來越不喜歡聚會了?

同學聚會本是同學之間溝通情誼、交流感情、整合資源的好事,可是我經歷的聚會,卻難堪無比,不僅沒有起到任何作用,還留下了笑柄。

01

大學畢業的那幾年,總有同學在微信群裡嚷嚷著要聚會,叫喚的比較熱烈的自然是那些進了好單位簽下好企業的“佼佼者”。

因為感覺自己混的不怎麼樣,所以,就做一個旁觀者,在大家熱烈的討論中不時露出一個迎合的笑臉和禮貌性的“呵呵”,表示自己對大家最後作出的任何決定都是堅定的擁護者。

然而,這場喧囂終究是被時間磨平了,聚會的事情漸漸的無人提及了,估計是大家的混的不怎麼樣,或者各自忙著各自的事情去了。

後來有的同學私聊我,也算是對這次聚會“流產”的一個交待吧。

說大學同學都天南地北的,聚到一塊難度太大了,現在科技這麼發達,想見面可以視頻啊,想念他可以關注他的朋友圈啊!

我想想也是這樣,畢竟四年的同學關係還沒有到非得“打飛的”見個面、喝的酩酊大醉、相互抱頭痛哭的程度吧。

更何況我的大學同學就沒有幾個人喝酒,要是大家聚會上都是吐槽自己的在公司和單位乾的多得的少、埋怨公公婆婆不給幫忙帶孩子、抱怨所在城市的房價漲的比啤酒肚還快……

那這樣的聚會或許就有些無聊了,這樣自己安慰著自己,慢慢就把這碼事忘記,大家又沉浸在和單位企業老闆的鬥智鬥勇中去了、沉浸到養兒育女柴米油鹽中去了,沉浸到還房貸車貸的奮鬥中去了。

導讀:人和人之間的交往,需要的是一種心靈的融合和默契,而不是某種形式相聚。

你為什麼越來越不喜歡聚會了?

同學聚會本是同學之間溝通情誼、交流感情、整合資源的好事,可是我經歷的聚會,卻難堪無比,不僅沒有起到任何作用,還留下了笑柄。

01

大學畢業的那幾年,總有同學在微信群裡嚷嚷著要聚會,叫喚的比較熱烈的自然是那些進了好單位簽下好企業的“佼佼者”。

因為感覺自己混的不怎麼樣,所以,就做一個旁觀者,在大家熱烈的討論中不時露出一個迎合的笑臉和禮貌性的“呵呵”,表示自己對大家最後作出的任何決定都是堅定的擁護者。

然而,這場喧囂終究是被時間磨平了,聚會的事情漸漸的無人提及了,估計是大家的混的不怎麼樣,或者各自忙著各自的事情去了。

後來有的同學私聊我,也算是對這次聚會“流產”的一個交待吧。

說大學同學都天南地北的,聚到一塊難度太大了,現在科技這麼發達,想見面可以視頻啊,想念他可以關注他的朋友圈啊!

我想想也是這樣,畢竟四年的同學關係還沒有到非得“打飛的”見個面、喝的酩酊大醉、相互抱頭痛哭的程度吧。

更何況我的大學同學就沒有幾個人喝酒,要是大家聚會上都是吐槽自己的在公司和單位乾的多得的少、埋怨公公婆婆不給幫忙帶孩子、抱怨所在城市的房價漲的比啤酒肚還快……

那這樣的聚會或許就有些無聊了,這樣自己安慰著自己,慢慢就把這碼事忘記,大家又沉浸在和單位企業老闆的鬥智鬥勇中去了、沉浸到養兒育女柴米油鹽中去了,沉浸到還房貸車貸的奮鬥中去了。

你為什麼越來越不喜歡聚會了?

02

直到前一段時間,一個多年未有聯繫的初中的同學突然給我打電話,大意就是說我現在混的不錯,想讓我牽頭組織初中的同學聚一次會。

對於這次請求我一開始是斷然拒絕的,因為初中的時候我就是那個默默無聞、貌不驚人言不壓眾、每次按大小個排座位都毫無爭議坐第一排的“矮醜矬”。

那時候的班長啦、教師子弟啦、家境優越的孩子啦,他們才是那個時候的焦點,都是成群結隊打群架、呼朋引伴撩妹子,我在當時是沒有“存在感”的,現在突然有同學推舉我出來讓我組織一次聚會,我還是有些受寵若驚的。

這個多年不聯繫的同學說初中時的班長和有號召力的同學都在外地,組織起來不方便,而我又正好在縣城工作,工作也比較體面,認識的人也多,組織聚會方便一些。

經不住他的軟磨硬泡,我說那就勉為其難吧。

接受了這個“重任”,我感到空前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想辦法找出以前的畢業照,一個個對上號,找到現在的聯繫方式,建立微信群,認真撰寫了聚會策劃書和聚會流程,聯繫飯店酒店旅遊景點,花了好大的精力、費了不少的口舌,在保證讓同學們吃好喝好玩好的基礎上儘量壓縮經費,最後得出每個人大概繳納300元錢就可以了。

當我興奮地把這一系列成果展現在微信群裡的時候,竟然冷場了,回覆者寥寥無幾。

不甘心的我又撈起電話一個一個的問,有的說太遠了回不去,有的說正在哺乳期,有的說要接孩子上下學,有的說要去參加婚禮,總之,那一次,我聽遍了世界上所有的理由和藉口。

那一夜,我失眠了。我在反省自己是不是太不自量力了,是不是太自以為是、強人所難了,是不是自己太閒得慌了?

儘管每一位同學都是真誠而委婉地在電話裡表達了自己不能參加聚會並祝聚會取得圓滿成功的美好祝願,但我還是默默地退出了這個群。

導讀:人和人之間的交往,需要的是一種心靈的融合和默契,而不是某種形式相聚。

你為什麼越來越不喜歡聚會了?

同學聚會本是同學之間溝通情誼、交流感情、整合資源的好事,可是我經歷的聚會,卻難堪無比,不僅沒有起到任何作用,還留下了笑柄。

01

大學畢業的那幾年,總有同學在微信群裡嚷嚷著要聚會,叫喚的比較熱烈的自然是那些進了好單位簽下好企業的“佼佼者”。

因為感覺自己混的不怎麼樣,所以,就做一個旁觀者,在大家熱烈的討論中不時露出一個迎合的笑臉和禮貌性的“呵呵”,表示自己對大家最後作出的任何決定都是堅定的擁護者。

然而,這場喧囂終究是被時間磨平了,聚會的事情漸漸的無人提及了,估計是大家的混的不怎麼樣,或者各自忙著各自的事情去了。

後來有的同學私聊我,也算是對這次聚會“流產”的一個交待吧。

說大學同學都天南地北的,聚到一塊難度太大了,現在科技這麼發達,想見面可以視頻啊,想念他可以關注他的朋友圈啊!

我想想也是這樣,畢竟四年的同學關係還沒有到非得“打飛的”見個面、喝的酩酊大醉、相互抱頭痛哭的程度吧。

更何況我的大學同學就沒有幾個人喝酒,要是大家聚會上都是吐槽自己的在公司和單位乾的多得的少、埋怨公公婆婆不給幫忙帶孩子、抱怨所在城市的房價漲的比啤酒肚還快……

那這樣的聚會或許就有些無聊了,這樣自己安慰著自己,慢慢就把這碼事忘記,大家又沉浸在和單位企業老闆的鬥智鬥勇中去了、沉浸到養兒育女柴米油鹽中去了,沉浸到還房貸車貸的奮鬥中去了。

你為什麼越來越不喜歡聚會了?

02

直到前一段時間,一個多年未有聯繫的初中的同學突然給我打電話,大意就是說我現在混的不錯,想讓我牽頭組織初中的同學聚一次會。

對於這次請求我一開始是斷然拒絕的,因為初中的時候我就是那個默默無聞、貌不驚人言不壓眾、每次按大小個排座位都毫無爭議坐第一排的“矮醜矬”。

那時候的班長啦、教師子弟啦、家境優越的孩子啦,他們才是那個時候的焦點,都是成群結隊打群架、呼朋引伴撩妹子,我在當時是沒有“存在感”的,現在突然有同學推舉我出來讓我組織一次聚會,我還是有些受寵若驚的。

這個多年不聯繫的同學說初中時的班長和有號召力的同學都在外地,組織起來不方便,而我又正好在縣城工作,工作也比較體面,認識的人也多,組織聚會方便一些。

經不住他的軟磨硬泡,我說那就勉為其難吧。

接受了這個“重任”,我感到空前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想辦法找出以前的畢業照,一個個對上號,找到現在的聯繫方式,建立微信群,認真撰寫了聚會策劃書和聚會流程,聯繫飯店酒店旅遊景點,花了好大的精力、費了不少的口舌,在保證讓同學們吃好喝好玩好的基礎上儘量壓縮經費,最後得出每個人大概繳納300元錢就可以了。

當我興奮地把這一系列成果展現在微信群裡的時候,竟然冷場了,回覆者寥寥無幾。

不甘心的我又撈起電話一個一個的問,有的說太遠了回不去,有的說正在哺乳期,有的說要接孩子上下學,有的說要去參加婚禮,總之,那一次,我聽遍了世界上所有的理由和藉口。

那一夜,我失眠了。我在反省自己是不是太不自量力了,是不是太自以為是、強人所難了,是不是自己太閒得慌了?

儘管每一位同學都是真誠而委婉地在電話裡表達了自己不能參加聚會並祝聚會取得圓滿成功的美好祝願,但我還是默默地退出了這個群。

你為什麼越來越不喜歡聚會了?

03

再後來,有人把我拉進了一個群,裡面是不同班但同屆的這樣一個群,過上一段時間,就會在群裡收到一個通知,說是給孩子過滿月、過一歲、過十二,或者暖房、搬家、升職,等等。

很多本來不相干的人就通過這樣一個微信群綁到一起了,有時候接到通知,不想去了就叫人把份子錢捎上了,可是要經常不去,有些人就有意見了,說什麼看不起人、不合群之類的話。

為了避免或者減少類似的詆譭,我也參加了幾次。每次都是喝的大醉,原因是無非是說你是領導,給你敬一杯酒你總要喝吧,你不喝就是看不起他,喝的不乾淨還不依不饒,有的說要罰酒,因為你工作調整了沒有請客吃飯、因為人家家裡有事沒有到場、因為生了孩子沒有擺酒等等。

反正不管是敬酒還是罰酒,都統統進了腸胃。

你來我往、推杯換盞,不知不覺就都高了,於是乎,牛逼吹的滿天飛,平時借錢舉債的人此時都成了身價百萬的,平時沉默不語的人此刻都成了巧舌如簧的演說家,有的甚至為一個和誰也沒有關係的話題爭論的面紅耳赤,有的甚至在酒桌上動起手來,搞得大家不歡而散。

都說南方人沒事喜歡坐在一起品茶,談生意,所以掙大錢經濟發達,北方人沒事喜歡坐在一起喝酒,吹牛逼,所以北方人豪爽能打架。

對於這樣的說辭,我是不贊同的。有這樣的人嗎,當然有,但絕對不是全部甚至不是大多數,有的甚至只是你交友不慎。

後來,這個微信群我也默默的退了,這樣的朋友圈消耗的不僅僅是時間和精力,還在不斷消耗著你的能量場。這樣的聚會我是能不去儘量不去,有時候去了也是找個藉口很快離開。

導讀:人和人之間的交往,需要的是一種心靈的融合和默契,而不是某種形式相聚。

你為什麼越來越不喜歡聚會了?

同學聚會本是同學之間溝通情誼、交流感情、整合資源的好事,可是我經歷的聚會,卻難堪無比,不僅沒有起到任何作用,還留下了笑柄。

01

大學畢業的那幾年,總有同學在微信群裡嚷嚷著要聚會,叫喚的比較熱烈的自然是那些進了好單位簽下好企業的“佼佼者”。

因為感覺自己混的不怎麼樣,所以,就做一個旁觀者,在大家熱烈的討論中不時露出一個迎合的笑臉和禮貌性的“呵呵”,表示自己對大家最後作出的任何決定都是堅定的擁護者。

然而,這場喧囂終究是被時間磨平了,聚會的事情漸漸的無人提及了,估計是大家的混的不怎麼樣,或者各自忙著各自的事情去了。

後來有的同學私聊我,也算是對這次聚會“流產”的一個交待吧。

說大學同學都天南地北的,聚到一塊難度太大了,現在科技這麼發達,想見面可以視頻啊,想念他可以關注他的朋友圈啊!

我想想也是這樣,畢竟四年的同學關係還沒有到非得“打飛的”見個面、喝的酩酊大醉、相互抱頭痛哭的程度吧。

更何況我的大學同學就沒有幾個人喝酒,要是大家聚會上都是吐槽自己的在公司和單位乾的多得的少、埋怨公公婆婆不給幫忙帶孩子、抱怨所在城市的房價漲的比啤酒肚還快……

那這樣的聚會或許就有些無聊了,這樣自己安慰著自己,慢慢就把這碼事忘記,大家又沉浸在和單位企業老闆的鬥智鬥勇中去了、沉浸到養兒育女柴米油鹽中去了,沉浸到還房貸車貸的奮鬥中去了。

你為什麼越來越不喜歡聚會了?

02

直到前一段時間,一個多年未有聯繫的初中的同學突然給我打電話,大意就是說我現在混的不錯,想讓我牽頭組織初中的同學聚一次會。

對於這次請求我一開始是斷然拒絕的,因為初中的時候我就是那個默默無聞、貌不驚人言不壓眾、每次按大小個排座位都毫無爭議坐第一排的“矮醜矬”。

那時候的班長啦、教師子弟啦、家境優越的孩子啦,他們才是那個時候的焦點,都是成群結隊打群架、呼朋引伴撩妹子,我在當時是沒有“存在感”的,現在突然有同學推舉我出來讓我組織一次聚會,我還是有些受寵若驚的。

這個多年不聯繫的同學說初中時的班長和有號召力的同學都在外地,組織起來不方便,而我又正好在縣城工作,工作也比較體面,認識的人也多,組織聚會方便一些。

經不住他的軟磨硬泡,我說那就勉為其難吧。

接受了這個“重任”,我感到空前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想辦法找出以前的畢業照,一個個對上號,找到現在的聯繫方式,建立微信群,認真撰寫了聚會策劃書和聚會流程,聯繫飯店酒店旅遊景點,花了好大的精力、費了不少的口舌,在保證讓同學們吃好喝好玩好的基礎上儘量壓縮經費,最後得出每個人大概繳納300元錢就可以了。

當我興奮地把這一系列成果展現在微信群裡的時候,竟然冷場了,回覆者寥寥無幾。

不甘心的我又撈起電話一個一個的問,有的說太遠了回不去,有的說正在哺乳期,有的說要接孩子上下學,有的說要去參加婚禮,總之,那一次,我聽遍了世界上所有的理由和藉口。

那一夜,我失眠了。我在反省自己是不是太不自量力了,是不是太自以為是、強人所難了,是不是自己太閒得慌了?

儘管每一位同學都是真誠而委婉地在電話裡表達了自己不能參加聚會並祝聚會取得圓滿成功的美好祝願,但我還是默默地退出了這個群。

你為什麼越來越不喜歡聚會了?

03

再後來,有人把我拉進了一個群,裡面是不同班但同屆的這樣一個群,過上一段時間,就會在群裡收到一個通知,說是給孩子過滿月、過一歲、過十二,或者暖房、搬家、升職,等等。

很多本來不相干的人就通過這樣一個微信群綁到一起了,有時候接到通知,不想去了就叫人把份子錢捎上了,可是要經常不去,有些人就有意見了,說什麼看不起人、不合群之類的話。

為了避免或者減少類似的詆譭,我也參加了幾次。每次都是喝的大醉,原因是無非是說你是領導,給你敬一杯酒你總要喝吧,你不喝就是看不起他,喝的不乾淨還不依不饒,有的說要罰酒,因為你工作調整了沒有請客吃飯、因為人家家裡有事沒有到場、因為生了孩子沒有擺酒等等。

反正不管是敬酒還是罰酒,都統統進了腸胃。

你來我往、推杯換盞,不知不覺就都高了,於是乎,牛逼吹的滿天飛,平時借錢舉債的人此時都成了身價百萬的,平時沉默不語的人此刻都成了巧舌如簧的演說家,有的甚至為一個和誰也沒有關係的話題爭論的面紅耳赤,有的甚至在酒桌上動起手來,搞得大家不歡而散。

都說南方人沒事喜歡坐在一起品茶,談生意,所以掙大錢經濟發達,北方人沒事喜歡坐在一起喝酒,吹牛逼,所以北方人豪爽能打架。

對於這樣的說辭,我是不贊同的。有這樣的人嗎,當然有,但絕對不是全部甚至不是大多數,有的甚至只是你交友不慎。

後來,這個微信群我也默默的退了,這樣的朋友圈消耗的不僅僅是時間和精力,還在不斷消耗著你的能量場。這樣的聚會我是能不去儘量不去,有時候去了也是找個藉口很快離開。

你為什麼越來越不喜歡聚會了?

04

如今,在工作之餘,約上三兩個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騎騎車,一起打打球,運動之後坐在一起喝杯茶、聊聊天,相互談談自己最近的狀態和發展,或者工作生活中的遇到的有趣的事情,或者談談最近熱播的電影和自己看到的一本好書。

這樣的聚會狀態讓人感覺很舒服,不必觥籌交錯、酒酣耳熱,身體得到了休息、心靈獲得了滋養,朋友之間的感情也更加親近了。

正如王陽明的一首詩一樣“飢來吃飯倦來眠,至此修行玄更玄。說與世人渾不信,卻從身外覓神仙。”

人和人之間的交往,需要的是一種心靈的融合和默契,而不是某種形式相聚,只要順其自然,和合得來的人相處,自然快樂如仙。


本文版權歸「花影故事」所有,轉載請註明

「花影故事」,你心中的故事

在晨曦陪你甦醒,在夜裡陪你安眠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