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她們的身上,讓我們一探究竟新時代的地質人

他們初來乍到,來自全國各地卻都彙集到這裡,他們性格迥異卻有著同樣高遠的夢想,他們來自不同的專業卻同樣對地學有著濃厚的興趣。這群對未來充滿憧憬的可愛新生,關於地學,他們有話可說,更有夢可做。這就是新一代的地學人,他們正奮鬥在路上。

他們初來乍到,來自全國各地卻都彙集到這裡,他們性格迥異卻有著同樣高遠的夢想,他們來自不同的專業卻同樣對地學有著濃厚的興趣。這群對未來充滿憧憬的可愛新生,關於地學,他們有話可說,更有夢可做。這就是新一代的地學人,他們正奮鬥在路上。

從她們的身上,讓我們一探究竟新時代的地質人

熱愛地質 始於旅程

“我以前徒步登山時撿到一塊長著雙色地衣的石頭,那時感覺很稀奇,便收藏了起來。直到後來旅途經過魔鬼城,穿越庫車大峽谷,見到了更多不同的地貌和自然景觀,大自然令我折服了,我也因此產生了對地學濃厚興趣。”

嶽銚辰平時很喜歡戶外運動,以前經常跟著家長爬山或者露營。正是這樣的興趣愛好和經歷,讓他在高考過後,堅定地報考了我校,選擇了自己嚮往已久的地質學專業。他說道:“我主要通過相關紀錄片瞭解地學知識,也看過涉及到地學、天體等自然科學的科幻小說,現在看來,那大概就是大陸漂移說了。”說起他和地學的緣分也是十分有意思。他回想以前和同學描了許多地理書上的世界地圖板塊,然後剪下拼湊起來。雖然結果不太成功,但是他認為自然科學裡有很多假說猜想值得他去探究。

“地球科學給我一種神祕的感覺,比如生物大絕滅的原因、板塊的運動、地球內部的運動等等,很多問題說法不一,各有道理,然而真相到底怎樣很難證實。”諸如此類的問題吸引著他,讓他在地學道路上勇往直前。

“未來我想回到家鄉新疆,運用所學,好好考察一番。”

他們初來乍到,來自全國各地卻都彙集到這裡,他們性格迥異卻有著同樣高遠的夢想,他們來自不同的專業卻同樣對地學有著濃厚的興趣。這群對未來充滿憧憬的可愛新生,關於地學,他們有話可說,更有夢可做。這就是新一代的地學人,他們正奮鬥在路上。

從她們的身上,讓我們一探究竟新時代的地質人

熱愛地質 始於旅程

“我以前徒步登山時撿到一塊長著雙色地衣的石頭,那時感覺很稀奇,便收藏了起來。直到後來旅途經過魔鬼城,穿越庫車大峽谷,見到了更多不同的地貌和自然景觀,大自然令我折服了,我也因此產生了對地學濃厚興趣。”

嶽銚辰平時很喜歡戶外運動,以前經常跟著家長爬山或者露營。正是這樣的興趣愛好和經歷,讓他在高考過後,堅定地報考了我校,選擇了自己嚮往已久的地質學專業。他說道:“我主要通過相關紀錄片瞭解地學知識,也看過涉及到地學、天體等自然科學的科幻小說,現在看來,那大概就是大陸漂移說了。”說起他和地學的緣分也是十分有意思。他回想以前和同學描了許多地理書上的世界地圖板塊,然後剪下拼湊起來。雖然結果不太成功,但是他認為自然科學裡有很多假說猜想值得他去探究。

“地球科學給我一種神祕的感覺,比如生物大絕滅的原因、板塊的運動、地球內部的運動等等,很多問題說法不一,各有道理,然而真相到底怎樣很難證實。”諸如此類的問題吸引著他,讓他在地學道路上勇往直前。

“未來我想回到家鄉新疆,運用所學,好好考察一番。”

從她們的身上,讓我們一探究竟新時代的地質人

胸懷天下 立志減災

地質災害的發生會給國家和人民帶來不同程度財產損失,一代又一代的地質人,為減災在不斷地努力著。蔣藤原同學也一樣心懷此志,他希望學成之後可以預測地震的發生,為人民減災,替國家排憂。

“小時候,我在系列紀錄片Discovery中看到過各種各樣的岩石、火山、冰川、大海,這讓我有了探究自然和地質的想法。初中時代所讀的《可怕的科學》自然探祕系列書中勇者們的壯舉,讓我更加堅定了自己的想法。”平時,學地質學,看BBC的地質視頻、讀《中國國家地理》、看魏格納的《板塊漂移學說》是他最大的興趣;收集各種石頭和首飾是他獨特的愛好。

蔣藤原的專業是勘察技術與工程(地球物理方向),他認為,真正的地質人首先要懂得堅持,因為這是必要條件;其次要有吃苦耐勞的精神,不論是在野外工作,還是室內研究分析數據,都要如此,在枯燥中尋找樂趣,在學術上保持熱情。

他們初來乍到,來自全國各地卻都彙集到這裡,他們性格迥異卻有著同樣高遠的夢想,他們來自不同的專業卻同樣對地學有著濃厚的興趣。這群對未來充滿憧憬的可愛新生,關於地學,他們有話可說,更有夢可做。這就是新一代的地學人,他們正奮鬥在路上。

從她們的身上,讓我們一探究竟新時代的地質人

熱愛地質 始於旅程

“我以前徒步登山時撿到一塊長著雙色地衣的石頭,那時感覺很稀奇,便收藏了起來。直到後來旅途經過魔鬼城,穿越庫車大峽谷,見到了更多不同的地貌和自然景觀,大自然令我折服了,我也因此產生了對地學濃厚興趣。”

嶽銚辰平時很喜歡戶外運動,以前經常跟著家長爬山或者露營。正是這樣的興趣愛好和經歷,讓他在高考過後,堅定地報考了我校,選擇了自己嚮往已久的地質學專業。他說道:“我主要通過相關紀錄片瞭解地學知識,也看過涉及到地學、天體等自然科學的科幻小說,現在看來,那大概就是大陸漂移說了。”說起他和地學的緣分也是十分有意思。他回想以前和同學描了許多地理書上的世界地圖板塊,然後剪下拼湊起來。雖然結果不太成功,但是他認為自然科學裡有很多假說猜想值得他去探究。

“地球科學給我一種神祕的感覺,比如生物大絕滅的原因、板塊的運動、地球內部的運動等等,很多問題說法不一,各有道理,然而真相到底怎樣很難證實。”諸如此類的問題吸引著他,讓他在地學道路上勇往直前。

“未來我想回到家鄉新疆,運用所學,好好考察一番。”

從她們的身上,讓我們一探究竟新時代的地質人

胸懷天下 立志減災

地質災害的發生會給國家和人民帶來不同程度財產損失,一代又一代的地質人,為減災在不斷地努力著。蔣藤原同學也一樣心懷此志,他希望學成之後可以預測地震的發生,為人民減災,替國家排憂。

“小時候,我在系列紀錄片Discovery中看到過各種各樣的岩石、火山、冰川、大海,這讓我有了探究自然和地質的想法。初中時代所讀的《可怕的科學》自然探祕系列書中勇者們的壯舉,讓我更加堅定了自己的想法。”平時,學地質學,看BBC的地質視頻、讀《中國國家地理》、看魏格納的《板塊漂移學說》是他最大的興趣;收集各種石頭和首飾是他獨特的愛好。

蔣藤原的專業是勘察技術與工程(地球物理方向),他認為,真正的地質人首先要懂得堅持,因為這是必要條件;其次要有吃苦耐勞的精神,不論是在野外工作,還是室內研究分析數據,都要如此,在枯燥中尋找樂趣,在學術上保持熱情。

從她們的身上,讓我們一探究竟新時代的地質人

堅定夢想 擲地有聲

地圖是專屬於地質人的一門“語言”。這門製圖語言,不僅蘊含著地質家的智慧,更描繪著地大人的青春夢想。我校工程學院地質工程專業劉暢同學就是因為中學課本中的一張張地圖和豐富而奇妙的地質地理知識,愛上地球科學的。

“在我看來,地球科學是一門真正能引發我思考的學科,在學習地學的過程中,我總是會把知識與實際生活相結合,認真地對其進行研究和學習。”劉暢專注地說道。隨著對地學知識的深入瞭解,他發現,地圖只能獲取地學知識的一角,更廣闊的地學知識海洋還等待著他去遨遊。在中學時代,除了課堂上學習自然地理學外,他還利用空閒時間閱讀了李四光先生的《中國地質學》一書,雖然書中有很多專業性的知識理解起來十分吃力,卻絲毫不影響他的興致。

未來四年的大學生活,讓初來地大的劉暢憧憬不已。他覺得自己應該認真地規劃大學時光,不論是在學習上還是生活上。“我對測量學很感興趣,也很享受與其他同學一起合作共同努力的感覺。而工程地質學是我以後想重點發展的方向。”

他們初來乍到,來自全國各地卻都彙集到這裡,他們性格迥異卻有著同樣高遠的夢想,他們來自不同的專業卻同樣對地學有著濃厚的興趣。這群對未來充滿憧憬的可愛新生,關於地學,他們有話可說,更有夢可做。這就是新一代的地學人,他們正奮鬥在路上。

從她們的身上,讓我們一探究竟新時代的地質人

熱愛地質 始於旅程

“我以前徒步登山時撿到一塊長著雙色地衣的石頭,那時感覺很稀奇,便收藏了起來。直到後來旅途經過魔鬼城,穿越庫車大峽谷,見到了更多不同的地貌和自然景觀,大自然令我折服了,我也因此產生了對地學濃厚興趣。”

嶽銚辰平時很喜歡戶外運動,以前經常跟著家長爬山或者露營。正是這樣的興趣愛好和經歷,讓他在高考過後,堅定地報考了我校,選擇了自己嚮往已久的地質學專業。他說道:“我主要通過相關紀錄片瞭解地學知識,也看過涉及到地學、天體等自然科學的科幻小說,現在看來,那大概就是大陸漂移說了。”說起他和地學的緣分也是十分有意思。他回想以前和同學描了許多地理書上的世界地圖板塊,然後剪下拼湊起來。雖然結果不太成功,但是他認為自然科學裡有很多假說猜想值得他去探究。

“地球科學給我一種神祕的感覺,比如生物大絕滅的原因、板塊的運動、地球內部的運動等等,很多問題說法不一,各有道理,然而真相到底怎樣很難證實。”諸如此類的問題吸引著他,讓他在地學道路上勇往直前。

“未來我想回到家鄉新疆,運用所學,好好考察一番。”

從她們的身上,讓我們一探究竟新時代的地質人

胸懷天下 立志減災

地質災害的發生會給國家和人民帶來不同程度財產損失,一代又一代的地質人,為減災在不斷地努力著。蔣藤原同學也一樣心懷此志,他希望學成之後可以預測地震的發生,為人民減災,替國家排憂。

“小時候,我在系列紀錄片Discovery中看到過各種各樣的岩石、火山、冰川、大海,這讓我有了探究自然和地質的想法。初中時代所讀的《可怕的科學》自然探祕系列書中勇者們的壯舉,讓我更加堅定了自己的想法。”平時,學地質學,看BBC的地質視頻、讀《中國國家地理》、看魏格納的《板塊漂移學說》是他最大的興趣;收集各種石頭和首飾是他獨特的愛好。

蔣藤原的專業是勘察技術與工程(地球物理方向),他認為,真正的地質人首先要懂得堅持,因為這是必要條件;其次要有吃苦耐勞的精神,不論是在野外工作,還是室內研究分析數據,都要如此,在枯燥中尋找樂趣,在學術上保持熱情。

從她們的身上,讓我們一探究竟新時代的地質人

堅定夢想 擲地有聲

地圖是專屬於地質人的一門“語言”。這門製圖語言,不僅蘊含著地質家的智慧,更描繪著地大人的青春夢想。我校工程學院地質工程專業劉暢同學就是因為中學課本中的一張張地圖和豐富而奇妙的地質地理知識,愛上地球科學的。

“在我看來,地球科學是一門真正能引發我思考的學科,在學習地學的過程中,我總是會把知識與實際生活相結合,認真地對其進行研究和學習。”劉暢專注地說道。隨著對地學知識的深入瞭解,他發現,地圖只能獲取地學知識的一角,更廣闊的地學知識海洋還等待著他去遨遊。在中學時代,除了課堂上學習自然地理學外,他還利用空閒時間閱讀了李四光先生的《中國地質學》一書,雖然書中有很多專業性的知識理解起來十分吃力,卻絲毫不影響他的興致。

未來四年的大學生活,讓初來地大的劉暢憧憬不已。他覺得自己應該認真地規劃大學時光,不論是在學習上還是生活上。“我對測量學很感興趣,也很享受與其他同學一起合作共同努力的感覺。而工程地質學是我以後想重點發展的方向。”

從她們的身上,讓我們一探究竟新時代的地質人

環境治理 定有方法

“不能怕苦,不能怕累,真的不能怕!做事要小心仔細,要踏實!”環境學院趙心瑜同學堅定地向記者描述著她心目中地質人的姿態,那是她嚮往的姿態。

夢想源於中學階段的一次遠足。一路上,地理老師對各種簡單地質現象的精彩講述,讓這位性格開朗的女生,對地球科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至此,她與地學結緣,開始了自己的地學之旅。她說:“我平時喜歡爬山,觀察岩石的各種紋理,我也會利用課餘時間閱讀一些地學類的圖書,留意網絡上的地學信息。”她認為,地球科學,就是從天上研究到地下甚至海里的一門充滿魅力的學科。

對於地學,她有自己的思考,更有不少疑惑。人類如何與自然環境和諧相處,成為她時常思考的問題。人們常說保護生態環境,可她總覺得保護環境不僅需要意識,更需要科學高效的方法。於是,帶著對環境知識的渴求,經過高中三年的學業訓練,她順利進入我校環境學院環境科學與工程類專業學習。談到大學四年的學習安排及計劃,她特別強調了對戶外實習的期待,在實踐中提高自己。

她表示,如果有機會,她打算學習和研究與水資源有關的環境問題,在充實自己的同時,能夠真正做一些對地球和人類生存環境特別是水資源環境有好處的事情。

他們初來乍到,來自全國各地卻都彙集到這裡,他們性格迥異卻有著同樣高遠的夢想,他們來自不同的專業卻同樣對地學有著濃厚的興趣。這群對未來充滿憧憬的可愛新生,關於地學,他們有話可說,更有夢可做。這就是新一代的地學人,他們正奮鬥在路上。

從她們的身上,讓我們一探究竟新時代的地質人

熱愛地質 始於旅程

“我以前徒步登山時撿到一塊長著雙色地衣的石頭,那時感覺很稀奇,便收藏了起來。直到後來旅途經過魔鬼城,穿越庫車大峽谷,見到了更多不同的地貌和自然景觀,大自然令我折服了,我也因此產生了對地學濃厚興趣。”

嶽銚辰平時很喜歡戶外運動,以前經常跟著家長爬山或者露營。正是這樣的興趣愛好和經歷,讓他在高考過後,堅定地報考了我校,選擇了自己嚮往已久的地質學專業。他說道:“我主要通過相關紀錄片瞭解地學知識,也看過涉及到地學、天體等自然科學的科幻小說,現在看來,那大概就是大陸漂移說了。”說起他和地學的緣分也是十分有意思。他回想以前和同學描了許多地理書上的世界地圖板塊,然後剪下拼湊起來。雖然結果不太成功,但是他認為自然科學裡有很多假說猜想值得他去探究。

“地球科學給我一種神祕的感覺,比如生物大絕滅的原因、板塊的運動、地球內部的運動等等,很多問題說法不一,各有道理,然而真相到底怎樣很難證實。”諸如此類的問題吸引著他,讓他在地學道路上勇往直前。

“未來我想回到家鄉新疆,運用所學,好好考察一番。”

從她們的身上,讓我們一探究竟新時代的地質人

胸懷天下 立志減災

地質災害的發生會給國家和人民帶來不同程度財產損失,一代又一代的地質人,為減災在不斷地努力著。蔣藤原同學也一樣心懷此志,他希望學成之後可以預測地震的發生,為人民減災,替國家排憂。

“小時候,我在系列紀錄片Discovery中看到過各種各樣的岩石、火山、冰川、大海,這讓我有了探究自然和地質的想法。初中時代所讀的《可怕的科學》自然探祕系列書中勇者們的壯舉,讓我更加堅定了自己的想法。”平時,學地質學,看BBC的地質視頻、讀《中國國家地理》、看魏格納的《板塊漂移學說》是他最大的興趣;收集各種石頭和首飾是他獨特的愛好。

蔣藤原的專業是勘察技術與工程(地球物理方向),他認為,真正的地質人首先要懂得堅持,因為這是必要條件;其次要有吃苦耐勞的精神,不論是在野外工作,還是室內研究分析數據,都要如此,在枯燥中尋找樂趣,在學術上保持熱情。

從她們的身上,讓我們一探究竟新時代的地質人

堅定夢想 擲地有聲

地圖是專屬於地質人的一門“語言”。這門製圖語言,不僅蘊含著地質家的智慧,更描繪著地大人的青春夢想。我校工程學院地質工程專業劉暢同學就是因為中學課本中的一張張地圖和豐富而奇妙的地質地理知識,愛上地球科學的。

“在我看來,地球科學是一門真正能引發我思考的學科,在學習地學的過程中,我總是會把知識與實際生活相結合,認真地對其進行研究和學習。”劉暢專注地說道。隨著對地學知識的深入瞭解,他發現,地圖只能獲取地學知識的一角,更廣闊的地學知識海洋還等待著他去遨遊。在中學時代,除了課堂上學習自然地理學外,他還利用空閒時間閱讀了李四光先生的《中國地質學》一書,雖然書中有很多專業性的知識理解起來十分吃力,卻絲毫不影響他的興致。

未來四年的大學生活,讓初來地大的劉暢憧憬不已。他覺得自己應該認真地規劃大學時光,不論是在學習上還是生活上。“我對測量學很感興趣,也很享受與其他同學一起合作共同努力的感覺。而工程地質學是我以後想重點發展的方向。”

從她們的身上,讓我們一探究竟新時代的地質人

環境治理 定有方法

“不能怕苦,不能怕累,真的不能怕!做事要小心仔細,要踏實!”環境學院趙心瑜同學堅定地向記者描述著她心目中地質人的姿態,那是她嚮往的姿態。

夢想源於中學階段的一次遠足。一路上,地理老師對各種簡單地質現象的精彩講述,讓這位性格開朗的女生,對地球科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至此,她與地學結緣,開始了自己的地學之旅。她說:“我平時喜歡爬山,觀察岩石的各種紋理,我也會利用課餘時間閱讀一些地學類的圖書,留意網絡上的地學信息。”她認為,地球科學,就是從天上研究到地下甚至海里的一門充滿魅力的學科。

對於地學,她有自己的思考,更有不少疑惑。人類如何與自然環境和諧相處,成為她時常思考的問題。人們常說保護生態環境,可她總覺得保護環境不僅需要意識,更需要科學高效的方法。於是,帶著對環境知識的渴求,經過高中三年的學業訓練,她順利進入我校環境學院環境科學與工程類專業學習。談到大學四年的學習安排及計劃,她特別強調了對戶外實習的期待,在實踐中提高自己。

她表示,如果有機會,她打算學習和研究與水資源有關的環境問題,在充實自己的同時,能夠真正做一些對地球和人類生存環境特別是水資源環境有好處的事情。

從她們的身上,讓我們一探究竟新時代的地質人

校友著作 激勵成長

“我選擇資源勘察工程作為自己的專業是因為我愛好探險,喜歡周遊世界,探索地球奧祕。”資源學院的葉非凡同學說道。

他認為大學期間應該好好學習專業知識,在課餘時間多讀課外書,提升自己。還要多參加一些課外活動,增長見識,培養工作方面的能力。他希望自己能夠成為專業領域的專家,完成多項科研工作,為全人類做出貢獻!李四光先生是他崇拜的地學專家,也是鞭策他不斷努力的動力之一。

關於目前的專業課學習,他講道:“我們現在正在學習《普通地質學》,講的是有關地球的基礎知識,內容豐富不枯燥,和之前的預期幾乎一模一樣。”我校優秀校友溫家寶同志所著的《溫家寶地質筆記》,是我校地質學子必讀書目之一。 “我幾乎是一口氣讀完了這本書,‘我堅信,沒有翻不過去的山,也沒有到不了的嶺。山越高,意志愈堅;嶺越遠,胸懷愈寬。一個不畏艱難困苦的人,一定會到達光輝的頂點。’溫家寶的這句話,讓我感覺到這不是簡簡單單的一本書,這更是一種精神,一種態度,一種信仰,一種力量。這種精神與力量會催人奮進,助人成長。”

他們初來乍到,來自全國各地卻都彙集到這裡,他們性格迥異卻有著同樣高遠的夢想,他們來自不同的專業卻同樣對地學有著濃厚的興趣。這群對未來充滿憧憬的可愛新生,關於地學,他們有話可說,更有夢可做。這就是新一代的地學人,他們正奮鬥在路上。

從她們的身上,讓我們一探究竟新時代的地質人

熱愛地質 始於旅程

“我以前徒步登山時撿到一塊長著雙色地衣的石頭,那時感覺很稀奇,便收藏了起來。直到後來旅途經過魔鬼城,穿越庫車大峽谷,見到了更多不同的地貌和自然景觀,大自然令我折服了,我也因此產生了對地學濃厚興趣。”

嶽銚辰平時很喜歡戶外運動,以前經常跟著家長爬山或者露營。正是這樣的興趣愛好和經歷,讓他在高考過後,堅定地報考了我校,選擇了自己嚮往已久的地質學專業。他說道:“我主要通過相關紀錄片瞭解地學知識,也看過涉及到地學、天體等自然科學的科幻小說,現在看來,那大概就是大陸漂移說了。”說起他和地學的緣分也是十分有意思。他回想以前和同學描了許多地理書上的世界地圖板塊,然後剪下拼湊起來。雖然結果不太成功,但是他認為自然科學裡有很多假說猜想值得他去探究。

“地球科學給我一種神祕的感覺,比如生物大絕滅的原因、板塊的運動、地球內部的運動等等,很多問題說法不一,各有道理,然而真相到底怎樣很難證實。”諸如此類的問題吸引著他,讓他在地學道路上勇往直前。

“未來我想回到家鄉新疆,運用所學,好好考察一番。”

從她們的身上,讓我們一探究竟新時代的地質人

胸懷天下 立志減災

地質災害的發生會給國家和人民帶來不同程度財產損失,一代又一代的地質人,為減災在不斷地努力著。蔣藤原同學也一樣心懷此志,他希望學成之後可以預測地震的發生,為人民減災,替國家排憂。

“小時候,我在系列紀錄片Discovery中看到過各種各樣的岩石、火山、冰川、大海,這讓我有了探究自然和地質的想法。初中時代所讀的《可怕的科學》自然探祕系列書中勇者們的壯舉,讓我更加堅定了自己的想法。”平時,學地質學,看BBC的地質視頻、讀《中國國家地理》、看魏格納的《板塊漂移學說》是他最大的興趣;收集各種石頭和首飾是他獨特的愛好。

蔣藤原的專業是勘察技術與工程(地球物理方向),他認為,真正的地質人首先要懂得堅持,因為這是必要條件;其次要有吃苦耐勞的精神,不論是在野外工作,還是室內研究分析數據,都要如此,在枯燥中尋找樂趣,在學術上保持熱情。

從她們的身上,讓我們一探究竟新時代的地質人

堅定夢想 擲地有聲

地圖是專屬於地質人的一門“語言”。這門製圖語言,不僅蘊含著地質家的智慧,更描繪著地大人的青春夢想。我校工程學院地質工程專業劉暢同學就是因為中學課本中的一張張地圖和豐富而奇妙的地質地理知識,愛上地球科學的。

“在我看來,地球科學是一門真正能引發我思考的學科,在學習地學的過程中,我總是會把知識與實際生活相結合,認真地對其進行研究和學習。”劉暢專注地說道。隨著對地學知識的深入瞭解,他發現,地圖只能獲取地學知識的一角,更廣闊的地學知識海洋還等待著他去遨遊。在中學時代,除了課堂上學習自然地理學外,他還利用空閒時間閱讀了李四光先生的《中國地質學》一書,雖然書中有很多專業性的知識理解起來十分吃力,卻絲毫不影響他的興致。

未來四年的大學生活,讓初來地大的劉暢憧憬不已。他覺得自己應該認真地規劃大學時光,不論是在學習上還是生活上。“我對測量學很感興趣,也很享受與其他同學一起合作共同努力的感覺。而工程地質學是我以後想重點發展的方向。”

從她們的身上,讓我們一探究竟新時代的地質人

環境治理 定有方法

“不能怕苦,不能怕累,真的不能怕!做事要小心仔細,要踏實!”環境學院趙心瑜同學堅定地向記者描述著她心目中地質人的姿態,那是她嚮往的姿態。

夢想源於中學階段的一次遠足。一路上,地理老師對各種簡單地質現象的精彩講述,讓這位性格開朗的女生,對地球科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至此,她與地學結緣,開始了自己的地學之旅。她說:“我平時喜歡爬山,觀察岩石的各種紋理,我也會利用課餘時間閱讀一些地學類的圖書,留意網絡上的地學信息。”她認為,地球科學,就是從天上研究到地下甚至海里的一門充滿魅力的學科。

對於地學,她有自己的思考,更有不少疑惑。人類如何與自然環境和諧相處,成為她時常思考的問題。人們常說保護生態環境,可她總覺得保護環境不僅需要意識,更需要科學高效的方法。於是,帶著對環境知識的渴求,經過高中三年的學業訓練,她順利進入我校環境學院環境科學與工程類專業學習。談到大學四年的學習安排及計劃,她特別強調了對戶外實習的期待,在實踐中提高自己。

她表示,如果有機會,她打算學習和研究與水資源有關的環境問題,在充實自己的同時,能夠真正做一些對地球和人類生存環境特別是水資源環境有好處的事情。

從她們的身上,讓我們一探究竟新時代的地質人

校友著作 激勵成長

“我選擇資源勘察工程作為自己的專業是因為我愛好探險,喜歡周遊世界,探索地球奧祕。”資源學院的葉非凡同學說道。

他認為大學期間應該好好學習專業知識,在課餘時間多讀課外書,提升自己。還要多參加一些課外活動,增長見識,培養工作方面的能力。他希望自己能夠成為專業領域的專家,完成多項科研工作,為全人類做出貢獻!李四光先生是他崇拜的地學專家,也是鞭策他不斷努力的動力之一。

關於目前的專業課學習,他講道:“我們現在正在學習《普通地質學》,講的是有關地球的基礎知識,內容豐富不枯燥,和之前的預期幾乎一模一樣。”我校優秀校友溫家寶同志所著的《溫家寶地質筆記》,是我校地質學子必讀書目之一。 “我幾乎是一口氣讀完了這本書,‘我堅信,沒有翻不過去的山,也沒有到不了的嶺。山越高,意志愈堅;嶺越遠,胸懷愈寬。一個不畏艱難困苦的人,一定會到達光輝的頂點。’溫家寶的這句話,讓我感覺到這不是簡簡單單的一本書,這更是一種精神,一種態度,一種信仰,一種力量。這種精神與力量會催人奮進,助人成長。”

從她們的身上,讓我們一探究竟新時代的地質人

嚮往海洋 準備遠航

來自江蘇徐州的吳嶽恆是我校海洋學院海洋科學專業的一名學生,他選擇研究海洋主要是受到張召忠、房兵等知名軍事專家的影響。“張將軍的書都買了,房兵大校的《百年航母》紀錄片不知道看了幾遍。”對海軍感興趣的他選擇了離海洋最近的專業。另外,南海“可燃冰”的試採成功也給了他很大觸動,激發了他為國家做貢獻的熱情,這也是他選擇在我校海洋專業就讀的原因之一。

“我傾向於成為一個專心稿研究的人,腳踏實地,能貢獻一點是一點。”吳嶽恆神情堅定地說。受前輩影響,他準備從事科研,想投入到海洋油氣勘探和開採工作中。他希望自己能像地大走出的院士一樣把畢生奉獻給國家地學事業。

他還特別提到,要積極學習相關知識,努力向黨組織靠攏,爭取加入中國共產黨員。對黨有著深切向往的他,社交軟件的頭像都是紅色元素,在班裡也擔任團支書的職務。

“大學為我提供了一個更高的學習平臺,我會努力讓自己變得很厲害。”

他們初來乍到,來自全國各地卻都彙集到這裡,他們性格迥異卻有著同樣高遠的夢想,他們來自不同的專業卻同樣對地學有著濃厚的興趣。這群對未來充滿憧憬的可愛新生,關於地學,他們有話可說,更有夢可做。這就是新一代的地學人,他們正奮鬥在路上。

從她們的身上,讓我們一探究竟新時代的地質人

熱愛地質 始於旅程

“我以前徒步登山時撿到一塊長著雙色地衣的石頭,那時感覺很稀奇,便收藏了起來。直到後來旅途經過魔鬼城,穿越庫車大峽谷,見到了更多不同的地貌和自然景觀,大自然令我折服了,我也因此產生了對地學濃厚興趣。”

嶽銚辰平時很喜歡戶外運動,以前經常跟著家長爬山或者露營。正是這樣的興趣愛好和經歷,讓他在高考過後,堅定地報考了我校,選擇了自己嚮往已久的地質學專業。他說道:“我主要通過相關紀錄片瞭解地學知識,也看過涉及到地學、天體等自然科學的科幻小說,現在看來,那大概就是大陸漂移說了。”說起他和地學的緣分也是十分有意思。他回想以前和同學描了許多地理書上的世界地圖板塊,然後剪下拼湊起來。雖然結果不太成功,但是他認為自然科學裡有很多假說猜想值得他去探究。

“地球科學給我一種神祕的感覺,比如生物大絕滅的原因、板塊的運動、地球內部的運動等等,很多問題說法不一,各有道理,然而真相到底怎樣很難證實。”諸如此類的問題吸引著他,讓他在地學道路上勇往直前。

“未來我想回到家鄉新疆,運用所學,好好考察一番。”

從她們的身上,讓我們一探究竟新時代的地質人

胸懷天下 立志減災

地質災害的發生會給國家和人民帶來不同程度財產損失,一代又一代的地質人,為減災在不斷地努力著。蔣藤原同學也一樣心懷此志,他希望學成之後可以預測地震的發生,為人民減災,替國家排憂。

“小時候,我在系列紀錄片Discovery中看到過各種各樣的岩石、火山、冰川、大海,這讓我有了探究自然和地質的想法。初中時代所讀的《可怕的科學》自然探祕系列書中勇者們的壯舉,讓我更加堅定了自己的想法。”平時,學地質學,看BBC的地質視頻、讀《中國國家地理》、看魏格納的《板塊漂移學說》是他最大的興趣;收集各種石頭和首飾是他獨特的愛好。

蔣藤原的專業是勘察技術與工程(地球物理方向),他認為,真正的地質人首先要懂得堅持,因為這是必要條件;其次要有吃苦耐勞的精神,不論是在野外工作,還是室內研究分析數據,都要如此,在枯燥中尋找樂趣,在學術上保持熱情。

從她們的身上,讓我們一探究竟新時代的地質人

堅定夢想 擲地有聲

地圖是專屬於地質人的一門“語言”。這門製圖語言,不僅蘊含著地質家的智慧,更描繪著地大人的青春夢想。我校工程學院地質工程專業劉暢同學就是因為中學課本中的一張張地圖和豐富而奇妙的地質地理知識,愛上地球科學的。

“在我看來,地球科學是一門真正能引發我思考的學科,在學習地學的過程中,我總是會把知識與實際生活相結合,認真地對其進行研究和學習。”劉暢專注地說道。隨著對地學知識的深入瞭解,他發現,地圖只能獲取地學知識的一角,更廣闊的地學知識海洋還等待著他去遨遊。在中學時代,除了課堂上學習自然地理學外,他還利用空閒時間閱讀了李四光先生的《中國地質學》一書,雖然書中有很多專業性的知識理解起來十分吃力,卻絲毫不影響他的興致。

未來四年的大學生活,讓初來地大的劉暢憧憬不已。他覺得自己應該認真地規劃大學時光,不論是在學習上還是生活上。“我對測量學很感興趣,也很享受與其他同學一起合作共同努力的感覺。而工程地質學是我以後想重點發展的方向。”

從她們的身上,讓我們一探究竟新時代的地質人

環境治理 定有方法

“不能怕苦,不能怕累,真的不能怕!做事要小心仔細,要踏實!”環境學院趙心瑜同學堅定地向記者描述著她心目中地質人的姿態,那是她嚮往的姿態。

夢想源於中學階段的一次遠足。一路上,地理老師對各種簡單地質現象的精彩講述,讓這位性格開朗的女生,對地球科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至此,她與地學結緣,開始了自己的地學之旅。她說:“我平時喜歡爬山,觀察岩石的各種紋理,我也會利用課餘時間閱讀一些地學類的圖書,留意網絡上的地學信息。”她認為,地球科學,就是從天上研究到地下甚至海里的一門充滿魅力的學科。

對於地學,她有自己的思考,更有不少疑惑。人類如何與自然環境和諧相處,成為她時常思考的問題。人們常說保護生態環境,可她總覺得保護環境不僅需要意識,更需要科學高效的方法。於是,帶著對環境知識的渴求,經過高中三年的學業訓練,她順利進入我校環境學院環境科學與工程類專業學習。談到大學四年的學習安排及計劃,她特別強調了對戶外實習的期待,在實踐中提高自己。

她表示,如果有機會,她打算學習和研究與水資源有關的環境問題,在充實自己的同時,能夠真正做一些對地球和人類生存環境特別是水資源環境有好處的事情。

從她們的身上,讓我們一探究竟新時代的地質人

校友著作 激勵成長

“我選擇資源勘察工程作為自己的專業是因為我愛好探險,喜歡周遊世界,探索地球奧祕。”資源學院的葉非凡同學說道。

他認為大學期間應該好好學習專業知識,在課餘時間多讀課外書,提升自己。還要多參加一些課外活動,增長見識,培養工作方面的能力。他希望自己能夠成為專業領域的專家,完成多項科研工作,為全人類做出貢獻!李四光先生是他崇拜的地學專家,也是鞭策他不斷努力的動力之一。

關於目前的專業課學習,他講道:“我們現在正在學習《普通地質學》,講的是有關地球的基礎知識,內容豐富不枯燥,和之前的預期幾乎一模一樣。”我校優秀校友溫家寶同志所著的《溫家寶地質筆記》,是我校地質學子必讀書目之一。 “我幾乎是一口氣讀完了這本書,‘我堅信,沒有翻不過去的山,也沒有到不了的嶺。山越高,意志愈堅;嶺越遠,胸懷愈寬。一個不畏艱難困苦的人,一定會到達光輝的頂點。’溫家寶的這句話,讓我感覺到這不是簡簡單單的一本書,這更是一種精神,一種態度,一種信仰,一種力量。這種精神與力量會催人奮進,助人成長。”

從她們的身上,讓我們一探究竟新時代的地質人

嚮往海洋 準備遠航

來自江蘇徐州的吳嶽恆是我校海洋學院海洋科學專業的一名學生,他選擇研究海洋主要是受到張召忠、房兵等知名軍事專家的影響。“張將軍的書都買了,房兵大校的《百年航母》紀錄片不知道看了幾遍。”對海軍感興趣的他選擇了離海洋最近的專業。另外,南海“可燃冰”的試採成功也給了他很大觸動,激發了他為國家做貢獻的熱情,這也是他選擇在我校海洋專業就讀的原因之一。

“我傾向於成為一個專心稿研究的人,腳踏實地,能貢獻一點是一點。”吳嶽恆神情堅定地說。受前輩影響,他準備從事科研,想投入到海洋油氣勘探和開採工作中。他希望自己能像地大走出的院士一樣把畢生奉獻給國家地學事業。

他還特別提到,要積極學習相關知識,努力向黨組織靠攏,爭取加入中國共產黨員。對黨有著深切向往的他,社交軟件的頭像都是紅色元素,在班裡也擔任團支書的職務。

“大學為我提供了一個更高的學習平臺,我會努力讓自己變得很厲害。”

從她們的身上,讓我們一探究竟新時代的地質人

寶石之美 最是誘人

珠寶學院的石婷婷是新疆人,遼闊的新疆土地裡從不缺玉石。再加上家裡人的影響,她很小就接觸到各種玉石。她喜歡石頭,她覺得那些漂亮的打磨以後的石頭有著強烈的吸引力,“一開始覺得那些石頭比一般的石頭好看一些,後來看到加工成的首飾之後就更喜歡了。

對石頭的強烈興趣讓她在高考後選擇了相關的專業,原本抱著“衝一下”的想法的她卻幸運地被我校寶石及材料工藝學專業錄取。來江城武漢上學前夕,石婷婷繞道烏魯木齊在新疆地質博物館待了一整天,“尤其是玉石和寶石那一層樓”,她興奮地展示拍攝的一些玉石照片。

大學期間,她希望自己在學好專業課的同時,更注重實踐經驗,走到礦裡、山上、博物館裡去學習、去研究。談及未來,她希望能夠到國外進修,更加深入地學習相關知識。為此她也非常重視英語學習,“我很想通過雅思考試,雖然這很難。”為了學好專業,她加足“馬力”,決定克服一切困難,做最好的自己。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地大之聲學生記者 鄭舒瑞 王璽 盧子蒙 高穎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