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鴻賓 如何才能讀懂《易經》?

為什麼讀不懂《易經》?

是因為沒有先讀懂《易傳》。

《易》之有十翼,猶天之有日月,人之有耳目,輕重之有權衡,長短之有尺度,誠《易》之門庭,象數之機括也。十翼之作,其有功於萬世,固如此哉!

—— 宋·胡一桂 《易附錄纂注》

《易傳》的智慧

知道《易經》的人很多,但知道《易傳》的就很少了。然而,《易傳》中的一些經典語句,我們卻都耳熟能詳——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象傳》上);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坤·文言》);

“書不盡言,言不盡意”;“一陰一陽之謂道”;“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繫辭傳》上)……等等,這些透著人生深刻哲理的句子,時常在內心深處閃耀並涵養著我們。

《易經》包括“經”和“傳”兩個部分。“經”由卦象、卦辭、爻辭組成。卦象最基本的符號為陰(--)和陽(—),稱為爻,六爻組成一卦,全書六十四卦,共三百八十四爻。“傳”是對經文的最初解釋,又稱《易大傳》、《十翼》(自漢始謂)。

孔子作《易傳》賦予易以哲學意義。今人李學勤亦認為《易傳》“純乎是哲學著作”(《周易溯源》)。

易學各個流派的最終統領思想都出現在《易傳》中。宋代蘇軾著《東坡易傳》,以儒釋道三家全面展開解易。他以“道”“德”連言,側重《老子》解易,絲毫不離《易傳》綱領。

自清以降,人們研究《易經》大多都入而不出,淹死者不計其數。因此,若想真正學好易學,《易傳》是必須要精讀的。只有這樣,我們學《易》時才能夠出入自由。

《易傳》的理論主要給我們提供了兩個方面。第一,揭示了自然世界和我們生活中對立統一的規律,並提出一個具有唯物主義趨向的本體論,即以誰為體、以誰為用的象數本體論。此外,它還提出了以剛健為宗旨的人生觀。這些都為中國的傳統文化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在中國,講經通常有三個原則:

第一,總釋名題;第二,譯註;第三,別解文意(用其它的思維方式來解釋文章的大意)。

今天我們不完全按照這個程序來,而是重點對《易傳》中大家耳熟能詳的成句來加以講解。在講解之前,我們先介紹一下《易傳》。

《易傳》是解釋《易經》的,是講如何學習“易”的文章。傳者詮也,也就是對“易”加以解釋。那麼談到“易”的時候可能有人會問:什麼是“易”?這在《易傳》裡面講的很明確:生生之謂易!即,生生不息之意。

《易傳》反映了三點:1、《易經》的結構;2、《易經》主要含意。3、中國文化的神韻。

我們將三者貫穿在一起講。

《易傳》的結構中心是六十四卦。

八卦,亦稱為八“經卦”,將八卦兩兩相重,就組成了六十四卦,《周禮》稱之為“別卦”。

八卦自身相重,名稱不變,其餘五十六卦均有別名。

六十四卦每個卦下面撰系文辭,表明各卦各爻的寓意,即“卦爻辭”。《易經》共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每爻各有其文辭,而乾、坤兩卦分別多出“用九”、“用六”文辭,因此,爻辭有三百八十六則。爻辭多用“假象寓意”的譬喻方式,使隱藏的義理較為生動具體地顯示出來。它是文字象徵,卦象是符號象徵,兩者融會貫通,相互依存。

六十四卦的卦象,以特殊的象徵形象,分別預示六十四種事物、現象的特定情態,包含了自然界、人類社會的種種認識,顯示出各種事理的發展規律,也構建了以八卦物象為基礎的完整的符號象徵體系。從整體排序來看,其相承相受的全過程,體現出事物產生、發展的各個階段的遞進、轉化程序。

此中大義,足見古人之良苦用心。

《易傳》的結構

《易傳》分為十篇,稱為“十翼”。它們是《彖傳》上下篇、《象傳》上下篇、《文言傳》、《繫辭傳》上下角、《說卦傳》、《序卦傳》和《雜卦傳》。自漢代起,它們又被稱為“十翼”,十翼各有其內容和性質。

為什麼讀不懂《易經》?

是因為沒有先讀懂《易傳》。

《易》之有十翼,猶天之有日月,人之有耳目,輕重之有權衡,長短之有尺度,誠《易》之門庭,象數之機括也。十翼之作,其有功於萬世,固如此哉!

—— 宋·胡一桂 《易附錄纂注》

《易傳》的智慧

知道《易經》的人很多,但知道《易傳》的就很少了。然而,《易傳》中的一些經典語句,我們卻都耳熟能詳——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象傳》上);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坤·文言》);

“書不盡言,言不盡意”;“一陰一陽之謂道”;“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繫辭傳》上)……等等,這些透著人生深刻哲理的句子,時常在內心深處閃耀並涵養著我們。

《易經》包括“經”和“傳”兩個部分。“經”由卦象、卦辭、爻辭組成。卦象最基本的符號為陰(--)和陽(—),稱為爻,六爻組成一卦,全書六十四卦,共三百八十四爻。“傳”是對經文的最初解釋,又稱《易大傳》、《十翼》(自漢始謂)。

孔子作《易傳》賦予易以哲學意義。今人李學勤亦認為《易傳》“純乎是哲學著作”(《周易溯源》)。

易學各個流派的最終統領思想都出現在《易傳》中。宋代蘇軾著《東坡易傳》,以儒釋道三家全面展開解易。他以“道”“德”連言,側重《老子》解易,絲毫不離《易傳》綱領。

自清以降,人們研究《易經》大多都入而不出,淹死者不計其數。因此,若想真正學好易學,《易傳》是必須要精讀的。只有這樣,我們學《易》時才能夠出入自由。

《易傳》的理論主要給我們提供了兩個方面。第一,揭示了自然世界和我們生活中對立統一的規律,並提出一個具有唯物主義趨向的本體論,即以誰為體、以誰為用的象數本體論。此外,它還提出了以剛健為宗旨的人生觀。這些都為中國的傳統文化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在中國,講經通常有三個原則:

第一,總釋名題;第二,譯註;第三,別解文意(用其它的思維方式來解釋文章的大意)。

今天我們不完全按照這個程序來,而是重點對《易傳》中大家耳熟能詳的成句來加以講解。在講解之前,我們先介紹一下《易傳》。

《易傳》是解釋《易經》的,是講如何學習“易”的文章。傳者詮也,也就是對“易”加以解釋。那麼談到“易”的時候可能有人會問:什麼是“易”?這在《易傳》裡面講的很明確:生生之謂易!即,生生不息之意。

《易傳》反映了三點:1、《易經》的結構;2、《易經》主要含意。3、中國文化的神韻。

我們將三者貫穿在一起講。

《易傳》的結構中心是六十四卦。

八卦,亦稱為八“經卦”,將八卦兩兩相重,就組成了六十四卦,《周禮》稱之為“別卦”。

八卦自身相重,名稱不變,其餘五十六卦均有別名。

六十四卦每個卦下面撰系文辭,表明各卦各爻的寓意,即“卦爻辭”。《易經》共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每爻各有其文辭,而乾、坤兩卦分別多出“用九”、“用六”文辭,因此,爻辭有三百八十六則。爻辭多用“假象寓意”的譬喻方式,使隱藏的義理較為生動具體地顯示出來。它是文字象徵,卦象是符號象徵,兩者融會貫通,相互依存。

六十四卦的卦象,以特殊的象徵形象,分別預示六十四種事物、現象的特定情態,包含了自然界、人類社會的種種認識,顯示出各種事理的發展規律,也構建了以八卦物象為基礎的完整的符號象徵體系。從整體排序來看,其相承相受的全過程,體現出事物產生、發展的各個階段的遞進、轉化程序。

此中大義,足見古人之良苦用心。

《易傳》的結構

《易傳》分為十篇,稱為“十翼”。它們是《彖傳》上下篇、《象傳》上下篇、《文言傳》、《繫辭傳》上下角、《說卦傳》、《序卦傳》和《雜卦傳》。自漢代起,它們又被稱為“十翼”,十翼各有其內容和性質。

米鴻賓 如何才能讀懂《易經》?

一、《序卦》

六十四卦是有序理的,《序卦》即因之而起。

《序卦》是對通行本六十四卦的排序所作的解釋和說明,闡述了六十四卦排列順序的意義。具體來說,就是以“盈天地之間者,唯萬物”的觀點來解釋乾坤兩卦居於首位;以因果聯繫,物極則反,相反相生的觀點,解釋其他各卦之間的相互聯繫;以“物不可窮”來解釋最後一卦未濟,表示事物的變易是一個不封閉的體系。

在《序卦》中,乾、坤兩卦居首,既濟和未濟兩卦居末,這種排序體現了比較深刻的哲學思想。眾所周知的“自強不息”和“厚德載物”,講的就是乾、坤兩卦的精神以及它們本身的意義。從中可以看出,一個事物的發展,既沒有絕對成功也沒有完全的窮盡,更沒有所謂的一敗到底的時候。成功和失敗都是相對的,是相輔相成,並列存在的。它們只是不同時間和地點的產物,沒有固定性。而既濟從概念上解釋,就是已經達到最終目的。相反的,未濟是沒有完全達到目的,還差那麼一點點,尚需努力。二者直觀地闡述了陰陽對立的觀點,體現了我們常說的“福兮禍所倚,禍兮福所伏”的現象。因此,我們也就知道為什麼《序卦傳》把既濟卦和未濟卦排在最後了。

六十四卦的排序,主要有兩項規律可循:

1、卦象互為顛倒,如屯、蒙;師、比;等等(詳見《序卦傳》),其餘類推。其方法稱為“反對之卦”(孔穎達稱之為“覆卦”,來知德稱之為“綜卦”),共有五十六卦相符。

2、其餘八卦皆為卦體顛倒而形不變(乾、坤;頤、大過;坎、離;中孚、小過),它們是兩兩六爻互為交變,稱之為“正對之卦”(虞翻稱之為“旁通”,孔穎達稱之為“變卦”,來知德稱之為“錯卦”,端木國瑚與尚秉和稱之為“伏象”或“伏卦”)。

二、《雜卦》

六十四卦兩相對照,交互錯綜;故雜卦因之而起。

《雜卦》以相反相成的觀點,通過反對之象,打亂六十四卦的排列順序,把六十四卦分為三十二對,以最簡練的語言來描述和解釋每卦卦義和相互間的關係。 

《雜卦傳》沒有按照順序講,而是雜錯而述之。以此來表述“雜而不亂”之理,告訴人們《易》有變化,其反對執一不化,以此發揮了《易》“不可為典要,唯變所適”的思想。

序卦是從時間的層疊上看,雜卦是從空間的關係上看。合起來,就是表象具體世界的辯證現象。

三、《說卦》

所謂《說卦》,就是解析此八卦的根本品德。

《說卦》主要是具體解釋介紹三爻卦(經卦)的意義,陳說八卦的形成以及它們的性質、卦象和卦意,它解釋的是春秋筮法當中對取象和取意的一個總結,也就是《易傳》解易的基本觀點。

《說卦》主要是說明重卦的由來、八卦的涵義、八卦所取的物象和所處的方位。基於天道為陰陽,地道為柔剛,人道為仁義,提出重卦合“性命之理”。還提出“天地定位”說,以八卦所象徵的八種自然現象的交錯關係。

《說卦》中提出的八卦方位,即震東、巽東南、離南、坤西南、兌西、乾西北、坎北、艮東北,成為宋代後天八卦方位確定的淵源。

八卦的取象問題,《說卦傳》敘之甚詳,取象也更為寬廣。這些理論對後來易學中象數學的發展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朱熹《周易大義》有《八卦取象歌》,曰“乾三連,坤六斷,震仰盂,艮覆碗;離中虛,坎中滿;兌上缺,巽下斷。”這八句,把八卦的卦形特點講述得十分明白易懂,它說:“乾卦是由三條完整相連的線組成;坤卦是由斷為六截的短線組成,震卦像仰放的罐盂,艮卦像覆置的盆碗;離卦中線虛虧,坎卦中線完整;兌卦上線缺口,巽卦下線中斷。根據數學的組合排列原理,陰陽兩種符號三疊所成的結果,只能出現這八種卦式。而《周易本義》附載這首歌訣,能幫助初學者熟記八卦的卦形而不忘,並能體驗到其“廣大悉備”的甚深含義。

另:通行本《說卦》前三節,又見於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書《繫辭》。

為什麼讀不懂《易經》?

是因為沒有先讀懂《易傳》。

《易》之有十翼,猶天之有日月,人之有耳目,輕重之有權衡,長短之有尺度,誠《易》之門庭,象數之機括也。十翼之作,其有功於萬世,固如此哉!

—— 宋·胡一桂 《易附錄纂注》

《易傳》的智慧

知道《易經》的人很多,但知道《易傳》的就很少了。然而,《易傳》中的一些經典語句,我們卻都耳熟能詳——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象傳》上);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坤·文言》);

“書不盡言,言不盡意”;“一陰一陽之謂道”;“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繫辭傳》上)……等等,這些透著人生深刻哲理的句子,時常在內心深處閃耀並涵養著我們。

《易經》包括“經”和“傳”兩個部分。“經”由卦象、卦辭、爻辭組成。卦象最基本的符號為陰(--)和陽(—),稱為爻,六爻組成一卦,全書六十四卦,共三百八十四爻。“傳”是對經文的最初解釋,又稱《易大傳》、《十翼》(自漢始謂)。

孔子作《易傳》賦予易以哲學意義。今人李學勤亦認為《易傳》“純乎是哲學著作”(《周易溯源》)。

易學各個流派的最終統領思想都出現在《易傳》中。宋代蘇軾著《東坡易傳》,以儒釋道三家全面展開解易。他以“道”“德”連言,側重《老子》解易,絲毫不離《易傳》綱領。

自清以降,人們研究《易經》大多都入而不出,淹死者不計其數。因此,若想真正學好易學,《易傳》是必須要精讀的。只有這樣,我們學《易》時才能夠出入自由。

《易傳》的理論主要給我們提供了兩個方面。第一,揭示了自然世界和我們生活中對立統一的規律,並提出一個具有唯物主義趨向的本體論,即以誰為體、以誰為用的象數本體論。此外,它還提出了以剛健為宗旨的人生觀。這些都為中國的傳統文化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在中國,講經通常有三個原則:

第一,總釋名題;第二,譯註;第三,別解文意(用其它的思維方式來解釋文章的大意)。

今天我們不完全按照這個程序來,而是重點對《易傳》中大家耳熟能詳的成句來加以講解。在講解之前,我們先介紹一下《易傳》。

《易傳》是解釋《易經》的,是講如何學習“易”的文章。傳者詮也,也就是對“易”加以解釋。那麼談到“易”的時候可能有人會問:什麼是“易”?這在《易傳》裡面講的很明確:生生之謂易!即,生生不息之意。

《易傳》反映了三點:1、《易經》的結構;2、《易經》主要含意。3、中國文化的神韻。

我們將三者貫穿在一起講。

《易傳》的結構中心是六十四卦。

八卦,亦稱為八“經卦”,將八卦兩兩相重,就組成了六十四卦,《周禮》稱之為“別卦”。

八卦自身相重,名稱不變,其餘五十六卦均有別名。

六十四卦每個卦下面撰系文辭,表明各卦各爻的寓意,即“卦爻辭”。《易經》共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每爻各有其文辭,而乾、坤兩卦分別多出“用九”、“用六”文辭,因此,爻辭有三百八十六則。爻辭多用“假象寓意”的譬喻方式,使隱藏的義理較為生動具體地顯示出來。它是文字象徵,卦象是符號象徵,兩者融會貫通,相互依存。

六十四卦的卦象,以特殊的象徵形象,分別預示六十四種事物、現象的特定情態,包含了自然界、人類社會的種種認識,顯示出各種事理的發展規律,也構建了以八卦物象為基礎的完整的符號象徵體系。從整體排序來看,其相承相受的全過程,體現出事物產生、發展的各個階段的遞進、轉化程序。

此中大義,足見古人之良苦用心。

《易傳》的結構

《易傳》分為十篇,稱為“十翼”。它們是《彖傳》上下篇、《象傳》上下篇、《文言傳》、《繫辭傳》上下角、《說卦傳》、《序卦傳》和《雜卦傳》。自漢代起,它們又被稱為“十翼”,十翼各有其內容和性質。

米鴻賓 如何才能讀懂《易經》?

一、《序卦》

六十四卦是有序理的,《序卦》即因之而起。

《序卦》是對通行本六十四卦的排序所作的解釋和說明,闡述了六十四卦排列順序的意義。具體來說,就是以“盈天地之間者,唯萬物”的觀點來解釋乾坤兩卦居於首位;以因果聯繫,物極則反,相反相生的觀點,解釋其他各卦之間的相互聯繫;以“物不可窮”來解釋最後一卦未濟,表示事物的變易是一個不封閉的體系。

在《序卦》中,乾、坤兩卦居首,既濟和未濟兩卦居末,這種排序體現了比較深刻的哲學思想。眾所周知的“自強不息”和“厚德載物”,講的就是乾、坤兩卦的精神以及它們本身的意義。從中可以看出,一個事物的發展,既沒有絕對成功也沒有完全的窮盡,更沒有所謂的一敗到底的時候。成功和失敗都是相對的,是相輔相成,並列存在的。它們只是不同時間和地點的產物,沒有固定性。而既濟從概念上解釋,就是已經達到最終目的。相反的,未濟是沒有完全達到目的,還差那麼一點點,尚需努力。二者直觀地闡述了陰陽對立的觀點,體現了我們常說的“福兮禍所倚,禍兮福所伏”的現象。因此,我們也就知道為什麼《序卦傳》把既濟卦和未濟卦排在最後了。

六十四卦的排序,主要有兩項規律可循:

1、卦象互為顛倒,如屯、蒙;師、比;等等(詳見《序卦傳》),其餘類推。其方法稱為“反對之卦”(孔穎達稱之為“覆卦”,來知德稱之為“綜卦”),共有五十六卦相符。

2、其餘八卦皆為卦體顛倒而形不變(乾、坤;頤、大過;坎、離;中孚、小過),它們是兩兩六爻互為交變,稱之為“正對之卦”(虞翻稱之為“旁通”,孔穎達稱之為“變卦”,來知德稱之為“錯卦”,端木國瑚與尚秉和稱之為“伏象”或“伏卦”)。

二、《雜卦》

六十四卦兩相對照,交互錯綜;故雜卦因之而起。

《雜卦》以相反相成的觀點,通過反對之象,打亂六十四卦的排列順序,把六十四卦分為三十二對,以最簡練的語言來描述和解釋每卦卦義和相互間的關係。 

《雜卦傳》沒有按照順序講,而是雜錯而述之。以此來表述“雜而不亂”之理,告訴人們《易》有變化,其反對執一不化,以此發揮了《易》“不可為典要,唯變所適”的思想。

序卦是從時間的層疊上看,雜卦是從空間的關係上看。合起來,就是表象具體世界的辯證現象。

三、《說卦》

所謂《說卦》,就是解析此八卦的根本品德。

《說卦》主要是具體解釋介紹三爻卦(經卦)的意義,陳說八卦的形成以及它們的性質、卦象和卦意,它解釋的是春秋筮法當中對取象和取意的一個總結,也就是《易傳》解易的基本觀點。

《說卦》主要是說明重卦的由來、八卦的涵義、八卦所取的物象和所處的方位。基於天道為陰陽,地道為柔剛,人道為仁義,提出重卦合“性命之理”。還提出“天地定位”說,以八卦所象徵的八種自然現象的交錯關係。

《說卦》中提出的八卦方位,即震東、巽東南、離南、坤西南、兌西、乾西北、坎北、艮東北,成為宋代後天八卦方位確定的淵源。

八卦的取象問題,《說卦傳》敘之甚詳,取象也更為寬廣。這些理論對後來易學中象數學的發展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朱熹《周易大義》有《八卦取象歌》,曰“乾三連,坤六斷,震仰盂,艮覆碗;離中虛,坎中滿;兌上缺,巽下斷。”這八句,把八卦的卦形特點講述得十分明白易懂,它說:“乾卦是由三條完整相連的線組成;坤卦是由斷為六截的短線組成,震卦像仰放的罐盂,艮卦像覆置的盆碗;離卦中線虛虧,坎卦中線完整;兌卦上線缺口,巽卦下線中斷。根據數學的組合排列原理,陰陽兩種符號三疊所成的結果,只能出現這八種卦式。而《周易本義》附載這首歌訣,能幫助初學者熟記八卦的卦形而不忘,並能體驗到其“廣大悉備”的甚深含義。

另:通行本《說卦》前三節,又見於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書《繫辭》。

米鴻賓 如何才能讀懂《易經》?

四、《文言》

《易經》是以陰陽現象解說社會的專書。八卦可以攝諸乾坤兩卦之中,乾坤錶象陰陽。

陰陽是兩種不同的氣,相反而相成的氣。所以,八卦所表象的八種元素,又都可以歸諸於陰陽兩氣之中。以陰陽的概念統馭一切現象,所以陰陽就是終極原則。因此,故於乾坤兩卦中,作《文言》來解析陰陽的內在品德,並對乾坤兩卦卦辭和爻辭作專門的解釋;其實也就是解析六十四卦的陰陽本性。

根據歷代的解釋,陰陽這兩種相反的“氣”,不是靜的體,而是動的用;於動中見之,不能於靜中識之。六十四卦無非陰陽所變,也無非就是陰陽之氣。須注意的是:陰陽二氣不專指人類而言,而是包括人類鬼神以及其他各種動物。由此可知。死生變化非常複雜,如不研究周易,則不能瞭解。

陽,為流轉恆變之原則;陰,為攝聚翕寧之原則;即一種物質之相反的兩種精神。

天地萬物,無非陰陽間的關係,而陰陽間的關係都是“感”,即“鹹”卦的“鹹”。感非為感情之意,而是一個動名詞,“情”由“感”起,《荀子·大略》篇說:“鹹,感也。以高下下,以男下女,柔上而剛下。聘士之義,親迎之道,重始也。”指出鹹卦體現夫婦之道。這些都與孔子《易傳》的觀點一致,即解《易》注重義理。

“天地感而萬物化生,聖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觀其所感而天地萬物之情可見矣”。所謂“情”,即是“感”的結果,有感而後有關係,有關係而後有情有表意;感不同,關係也不同,而表意也不同。由陰陽之關係,可以見出陰陽之本性來。

《文言》中解釋乾卦的稱之謂乾文言,解釋坤卦的稱之謂坤文言。

孔穎達疏:“當謂釋二卦之經文,故稱《文言》”(《周易正義·乾》)。其主旨在於借闡發天地之德,說明君臣上下、進退存亡之道,以及修身、齊家、治平之理。其中多處吸取前人解《易》的言論,例如釋乾卦“元亨利貞”的一段話,便是錄自《左傳》襄公九年穆姜對隨卦的解說。

《文言》,首先是站在“文”的角度來闡述。做學問講究文理並舉,現在的大學教育也分成文科和理科。

關於文、理,古代有其特指,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神韻所在。

天有日、月、星,運轉而成文,地有山、川、野,佈局而成理。乾天窈冥,視文得真情,坤地幽深,察理知實意。文,指的是天體(日月星)的運行軌跡,以及它們的相對位置。理,指的是山、川、野的佈局。

那麼,這些文理是受什麼統領的呢?

學習過《易經》和中醫的人都知道,就是受乾坤主宰的——乾坤的相互交感而形成天地萬物。如果想知道乾究竟是什麼特性,那麼我們通過由乾所主宰的日、月、星所形成的文,就可以得到乾的真實情況。同理,如果我們想了解坤的特性,主要就是看地,就是通過山、川、野的佈局來推測地的本性,而由地的本性也可以知道坤的本性。由此可知,乾坤是很重要的!這也是為什麼《易傳》中專門用一章《文言》來講解乾坤兩卦的目的。

中國人由於認為天地萬物是由乾坤的交感而來的,就是認為乾坤是原始的動力,原始的力量,而人也作為乾坤交感所形成的一個分子。如果想知道一個人,就可以在一定的背景下,通過由乾影響的日、月、星所造成的這個文得出乾的特性,再通過由坤影響的山、川、野所造成的理得出坤的特性。把握了乾坤的特性,對人也就有了一個基本的瞭解。

文中有文,理中有理。眾所周知,文理之間是有差異的。文理之所以不同,是因為它們有不同的內涵。文理在我們身上,可以推測人的性格類型、喜怒哀樂的特點。我們可以根據所觀事物的大象,來推測所含的日、月、星的成分;日、月、星屬於發光的東西,因而也是一種靈氣的顯現。仔細分析一個人所含日月星何者成分居多。如果是日的成分多,那麼,這個人一定熱情大方,如果含月的成分多,那麼,這個人也許志慧相伴——既有志氣又有足夠的智慧。當然,這種成分並不是太陽、月亮、星星的某一部分,而只是作為一種類比,即類象。反之,我們也可以根據所觀事物的大象來判斷它的山、川、野的情況,如果象長江,那麼他就有長江的特性,就會熱情奔放;如果象泰山,那麼他就有泰山的特性,就比較內斂而文靜。總之,長江之所以是長江,泰山之所以是泰山,肯定是由於地的佈局形成的,而地的佈局又是受坤所支配的。

《老子》第六十一章曰:“大國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這句話可以加深我們的理解。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如同居於江河的下流,大國為天下所歸附,靜而不求,物自歸之。

這裡的“牝”,代表雌性,就是坤卦包容的表徵。

坤卦講求包容,佛教也講求包容,而以老子為代表的道家也持同樣的觀點,於是,三教合一的特點在此暴露無遺。

以上這些,表現了中國人特有的方法——通過自己的切身體驗來探討宇宙的真理。從物象之理,就可以知道乾坤的特性,反之亦然。這個過程就是從歸納到演繹,再從演繹到歸納的不斷循環印證的過程。它以人為本,強調人認識社會、改造社會的能動性!

五、《彖傳》

六十四卦皆由陰陽參伍錯綜而成,故有一錯綜之相即有一卦之成。錯綜即變,卦亦變,其特殊的表意也產生變化,解析這個圖像所昭示的意義者為《彖傳》。

《彖》,又稱《彖傳》、《彖辭》,隨經文分為上、下兩篇。它解釋了六十四卦的卦名、卦意、卦辭,講述(斷定)六爻卦的整體意義,但沒有解釋爻辭。

“彖”相傳為一種能咬斷金屬的猛獸。唐孔穎達疏依漢魏以來的註釋,訓為“斷”,為斷定一卦之義。

他認為“彖辭”解卦象和卦辭,有三說:

1、取象,以八卦所象徵的事物解釋卦義。

2、取義,取卦的義理或德行,解釋卦象和卦辭。

3、析位,以爻象在全卦中所處的地位,說明卦辭的涵義。其中包括當位、中位、應位、承乘、剛柔往來等說。

彖,是斷其“內在品德”;象,是表徵其“外在品德”。彖,是界說,定義;象,是表徵,暗示,類推,舉例。象是認識,彖是知曉。由了象、彖,則世界可以解說,認知始有可能。

為什麼讀不懂《易經》?

是因為沒有先讀懂《易傳》。

《易》之有十翼,猶天之有日月,人之有耳目,輕重之有權衡,長短之有尺度,誠《易》之門庭,象數之機括也。十翼之作,其有功於萬世,固如此哉!

—— 宋·胡一桂 《易附錄纂注》

《易傳》的智慧

知道《易經》的人很多,但知道《易傳》的就很少了。然而,《易傳》中的一些經典語句,我們卻都耳熟能詳——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象傳》上);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坤·文言》);

“書不盡言,言不盡意”;“一陰一陽之謂道”;“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繫辭傳》上)……等等,這些透著人生深刻哲理的句子,時常在內心深處閃耀並涵養著我們。

《易經》包括“經”和“傳”兩個部分。“經”由卦象、卦辭、爻辭組成。卦象最基本的符號為陰(--)和陽(—),稱為爻,六爻組成一卦,全書六十四卦,共三百八十四爻。“傳”是對經文的最初解釋,又稱《易大傳》、《十翼》(自漢始謂)。

孔子作《易傳》賦予易以哲學意義。今人李學勤亦認為《易傳》“純乎是哲學著作”(《周易溯源》)。

易學各個流派的最終統領思想都出現在《易傳》中。宋代蘇軾著《東坡易傳》,以儒釋道三家全面展開解易。他以“道”“德”連言,側重《老子》解易,絲毫不離《易傳》綱領。

自清以降,人們研究《易經》大多都入而不出,淹死者不計其數。因此,若想真正學好易學,《易傳》是必須要精讀的。只有這樣,我們學《易》時才能夠出入自由。

《易傳》的理論主要給我們提供了兩個方面。第一,揭示了自然世界和我們生活中對立統一的規律,並提出一個具有唯物主義趨向的本體論,即以誰為體、以誰為用的象數本體論。此外,它還提出了以剛健為宗旨的人生觀。這些都為中國的傳統文化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在中國,講經通常有三個原則:

第一,總釋名題;第二,譯註;第三,別解文意(用其它的思維方式來解釋文章的大意)。

今天我們不完全按照這個程序來,而是重點對《易傳》中大家耳熟能詳的成句來加以講解。在講解之前,我們先介紹一下《易傳》。

《易傳》是解釋《易經》的,是講如何學習“易”的文章。傳者詮也,也就是對“易”加以解釋。那麼談到“易”的時候可能有人會問:什麼是“易”?這在《易傳》裡面講的很明確:生生之謂易!即,生生不息之意。

《易傳》反映了三點:1、《易經》的結構;2、《易經》主要含意。3、中國文化的神韻。

我們將三者貫穿在一起講。

《易傳》的結構中心是六十四卦。

八卦,亦稱為八“經卦”,將八卦兩兩相重,就組成了六十四卦,《周禮》稱之為“別卦”。

八卦自身相重,名稱不變,其餘五十六卦均有別名。

六十四卦每個卦下面撰系文辭,表明各卦各爻的寓意,即“卦爻辭”。《易經》共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每爻各有其文辭,而乾、坤兩卦分別多出“用九”、“用六”文辭,因此,爻辭有三百八十六則。爻辭多用“假象寓意”的譬喻方式,使隱藏的義理較為生動具體地顯示出來。它是文字象徵,卦象是符號象徵,兩者融會貫通,相互依存。

六十四卦的卦象,以特殊的象徵形象,分別預示六十四種事物、現象的特定情態,包含了自然界、人類社會的種種認識,顯示出各種事理的發展規律,也構建了以八卦物象為基礎的完整的符號象徵體系。從整體排序來看,其相承相受的全過程,體現出事物產生、發展的各個階段的遞進、轉化程序。

此中大義,足見古人之良苦用心。

《易傳》的結構

《易傳》分為十篇,稱為“十翼”。它們是《彖傳》上下篇、《象傳》上下篇、《文言傳》、《繫辭傳》上下角、《說卦傳》、《序卦傳》和《雜卦傳》。自漢代起,它們又被稱為“十翼”,十翼各有其內容和性質。

米鴻賓 如何才能讀懂《易經》?

一、《序卦》

六十四卦是有序理的,《序卦》即因之而起。

《序卦》是對通行本六十四卦的排序所作的解釋和說明,闡述了六十四卦排列順序的意義。具體來說,就是以“盈天地之間者,唯萬物”的觀點來解釋乾坤兩卦居於首位;以因果聯繫,物極則反,相反相生的觀點,解釋其他各卦之間的相互聯繫;以“物不可窮”來解釋最後一卦未濟,表示事物的變易是一個不封閉的體系。

在《序卦》中,乾、坤兩卦居首,既濟和未濟兩卦居末,這種排序體現了比較深刻的哲學思想。眾所周知的“自強不息”和“厚德載物”,講的就是乾、坤兩卦的精神以及它們本身的意義。從中可以看出,一個事物的發展,既沒有絕對成功也沒有完全的窮盡,更沒有所謂的一敗到底的時候。成功和失敗都是相對的,是相輔相成,並列存在的。它們只是不同時間和地點的產物,沒有固定性。而既濟從概念上解釋,就是已經達到最終目的。相反的,未濟是沒有完全達到目的,還差那麼一點點,尚需努力。二者直觀地闡述了陰陽對立的觀點,體現了我們常說的“福兮禍所倚,禍兮福所伏”的現象。因此,我們也就知道為什麼《序卦傳》把既濟卦和未濟卦排在最後了。

六十四卦的排序,主要有兩項規律可循:

1、卦象互為顛倒,如屯、蒙;師、比;等等(詳見《序卦傳》),其餘類推。其方法稱為“反對之卦”(孔穎達稱之為“覆卦”,來知德稱之為“綜卦”),共有五十六卦相符。

2、其餘八卦皆為卦體顛倒而形不變(乾、坤;頤、大過;坎、離;中孚、小過),它們是兩兩六爻互為交變,稱之為“正對之卦”(虞翻稱之為“旁通”,孔穎達稱之為“變卦”,來知德稱之為“錯卦”,端木國瑚與尚秉和稱之為“伏象”或“伏卦”)。

二、《雜卦》

六十四卦兩相對照,交互錯綜;故雜卦因之而起。

《雜卦》以相反相成的觀點,通過反對之象,打亂六十四卦的排列順序,把六十四卦分為三十二對,以最簡練的語言來描述和解釋每卦卦義和相互間的關係。 

《雜卦傳》沒有按照順序講,而是雜錯而述之。以此來表述“雜而不亂”之理,告訴人們《易》有變化,其反對執一不化,以此發揮了《易》“不可為典要,唯變所適”的思想。

序卦是從時間的層疊上看,雜卦是從空間的關係上看。合起來,就是表象具體世界的辯證現象。

三、《說卦》

所謂《說卦》,就是解析此八卦的根本品德。

《說卦》主要是具體解釋介紹三爻卦(經卦)的意義,陳說八卦的形成以及它們的性質、卦象和卦意,它解釋的是春秋筮法當中對取象和取意的一個總結,也就是《易傳》解易的基本觀點。

《說卦》主要是說明重卦的由來、八卦的涵義、八卦所取的物象和所處的方位。基於天道為陰陽,地道為柔剛,人道為仁義,提出重卦合“性命之理”。還提出“天地定位”說,以八卦所象徵的八種自然現象的交錯關係。

《說卦》中提出的八卦方位,即震東、巽東南、離南、坤西南、兌西、乾西北、坎北、艮東北,成為宋代後天八卦方位確定的淵源。

八卦的取象問題,《說卦傳》敘之甚詳,取象也更為寬廣。這些理論對後來易學中象數學的發展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朱熹《周易大義》有《八卦取象歌》,曰“乾三連,坤六斷,震仰盂,艮覆碗;離中虛,坎中滿;兌上缺,巽下斷。”這八句,把八卦的卦形特點講述得十分明白易懂,它說:“乾卦是由三條完整相連的線組成;坤卦是由斷為六截的短線組成,震卦像仰放的罐盂,艮卦像覆置的盆碗;離卦中線虛虧,坎卦中線完整;兌卦上線缺口,巽卦下線中斷。根據數學的組合排列原理,陰陽兩種符號三疊所成的結果,只能出現這八種卦式。而《周易本義》附載這首歌訣,能幫助初學者熟記八卦的卦形而不忘,並能體驗到其“廣大悉備”的甚深含義。

另:通行本《說卦》前三節,又見於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書《繫辭》。

米鴻賓 如何才能讀懂《易經》?

四、《文言》

《易經》是以陰陽現象解說社會的專書。八卦可以攝諸乾坤兩卦之中,乾坤錶象陰陽。

陰陽是兩種不同的氣,相反而相成的氣。所以,八卦所表象的八種元素,又都可以歸諸於陰陽兩氣之中。以陰陽的概念統馭一切現象,所以陰陽就是終極原則。因此,故於乾坤兩卦中,作《文言》來解析陰陽的內在品德,並對乾坤兩卦卦辭和爻辭作專門的解釋;其實也就是解析六十四卦的陰陽本性。

根據歷代的解釋,陰陽這兩種相反的“氣”,不是靜的體,而是動的用;於動中見之,不能於靜中識之。六十四卦無非陰陽所變,也無非就是陰陽之氣。須注意的是:陰陽二氣不專指人類而言,而是包括人類鬼神以及其他各種動物。由此可知。死生變化非常複雜,如不研究周易,則不能瞭解。

陽,為流轉恆變之原則;陰,為攝聚翕寧之原則;即一種物質之相反的兩種精神。

天地萬物,無非陰陽間的關係,而陰陽間的關係都是“感”,即“鹹”卦的“鹹”。感非為感情之意,而是一個動名詞,“情”由“感”起,《荀子·大略》篇說:“鹹,感也。以高下下,以男下女,柔上而剛下。聘士之義,親迎之道,重始也。”指出鹹卦體現夫婦之道。這些都與孔子《易傳》的觀點一致,即解《易》注重義理。

“天地感而萬物化生,聖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觀其所感而天地萬物之情可見矣”。所謂“情”,即是“感”的結果,有感而後有關係,有關係而後有情有表意;感不同,關係也不同,而表意也不同。由陰陽之關係,可以見出陰陽之本性來。

《文言》中解釋乾卦的稱之謂乾文言,解釋坤卦的稱之謂坤文言。

孔穎達疏:“當謂釋二卦之經文,故稱《文言》”(《周易正義·乾》)。其主旨在於借闡發天地之德,說明君臣上下、進退存亡之道,以及修身、齊家、治平之理。其中多處吸取前人解《易》的言論,例如釋乾卦“元亨利貞”的一段話,便是錄自《左傳》襄公九年穆姜對隨卦的解說。

《文言》,首先是站在“文”的角度來闡述。做學問講究文理並舉,現在的大學教育也分成文科和理科。

關於文、理,古代有其特指,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神韻所在。

天有日、月、星,運轉而成文,地有山、川、野,佈局而成理。乾天窈冥,視文得真情,坤地幽深,察理知實意。文,指的是天體(日月星)的運行軌跡,以及它們的相對位置。理,指的是山、川、野的佈局。

那麼,這些文理是受什麼統領的呢?

學習過《易經》和中醫的人都知道,就是受乾坤主宰的——乾坤的相互交感而形成天地萬物。如果想知道乾究竟是什麼特性,那麼我們通過由乾所主宰的日、月、星所形成的文,就可以得到乾的真實情況。同理,如果我們想了解坤的特性,主要就是看地,就是通過山、川、野的佈局來推測地的本性,而由地的本性也可以知道坤的本性。由此可知,乾坤是很重要的!這也是為什麼《易傳》中專門用一章《文言》來講解乾坤兩卦的目的。

中國人由於認為天地萬物是由乾坤的交感而來的,就是認為乾坤是原始的動力,原始的力量,而人也作為乾坤交感所形成的一個分子。如果想知道一個人,就可以在一定的背景下,通過由乾影響的日、月、星所造成的這個文得出乾的特性,再通過由坤影響的山、川、野所造成的理得出坤的特性。把握了乾坤的特性,對人也就有了一個基本的瞭解。

文中有文,理中有理。眾所周知,文理之間是有差異的。文理之所以不同,是因為它們有不同的內涵。文理在我們身上,可以推測人的性格類型、喜怒哀樂的特點。我們可以根據所觀事物的大象,來推測所含的日、月、星的成分;日、月、星屬於發光的東西,因而也是一種靈氣的顯現。仔細分析一個人所含日月星何者成分居多。如果是日的成分多,那麼,這個人一定熱情大方,如果含月的成分多,那麼,這個人也許志慧相伴——既有志氣又有足夠的智慧。當然,這種成分並不是太陽、月亮、星星的某一部分,而只是作為一種類比,即類象。反之,我們也可以根據所觀事物的大象來判斷它的山、川、野的情況,如果象長江,那麼他就有長江的特性,就會熱情奔放;如果象泰山,那麼他就有泰山的特性,就比較內斂而文靜。總之,長江之所以是長江,泰山之所以是泰山,肯定是由於地的佈局形成的,而地的佈局又是受坤所支配的。

《老子》第六十一章曰:“大國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這句話可以加深我們的理解。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如同居於江河的下流,大國為天下所歸附,靜而不求,物自歸之。

這裡的“牝”,代表雌性,就是坤卦包容的表徵。

坤卦講求包容,佛教也講求包容,而以老子為代表的道家也持同樣的觀點,於是,三教合一的特點在此暴露無遺。

以上這些,表現了中國人特有的方法——通過自己的切身體驗來探討宇宙的真理。從物象之理,就可以知道乾坤的特性,反之亦然。這個過程就是從歸納到演繹,再從演繹到歸納的不斷循環印證的過程。它以人為本,強調人認識社會、改造社會的能動性!

五、《彖傳》

六十四卦皆由陰陽參伍錯綜而成,故有一錯綜之相即有一卦之成。錯綜即變,卦亦變,其特殊的表意也產生變化,解析這個圖像所昭示的意義者為《彖傳》。

《彖》,又稱《彖傳》、《彖辭》,隨經文分為上、下兩篇。它解釋了六十四卦的卦名、卦意、卦辭,講述(斷定)六爻卦的整體意義,但沒有解釋爻辭。

“彖”相傳為一種能咬斷金屬的猛獸。唐孔穎達疏依漢魏以來的註釋,訓為“斷”,為斷定一卦之義。

他認為“彖辭”解卦象和卦辭,有三說:

1、取象,以八卦所象徵的事物解釋卦義。

2、取義,取卦的義理或德行,解釋卦象和卦辭。

3、析位,以爻象在全卦中所處的地位,說明卦辭的涵義。其中包括當位、中位、應位、承乘、剛柔往來等說。

彖,是斷其“內在品德”;象,是表徵其“外在品德”。彖,是界說,定義;象,是表徵,暗示,類推,舉例。象是認識,彖是知曉。由了象、彖,則世界可以解說,認知始有可能。

米鴻賓 如何才能讀懂《易經》?

六、《象傳》

《象傳》也稱為爻辭,是取八卦所象徵,解說卦象之所往。它也是隨《易經》的經文分為上、下兩篇,通過六爻卦中三爻或一爻等局部的物點來解釋六十四卦的卦象、卦辭、爻辭,這就是它與《彖辭》和《繫辭》的區別。

一般來說,我們把總的解釋一卦的卦象和卦意的稱之為大象,把分別解釋一卦各意的爻象和爻辭的稱之為小象。因為對卦意和卦象採取的是取象之說,故稱之為《象傳》。

其中,《大象》主要是取八卦所象徵的天、地、風、雷、水、火、山、澤等自然現象解釋卦象和卦名的涵義。如乾卦《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以乾卦象徵天,其德性純陽剛健,晝夜運行不息;人事效法天,當勤勉自強而不怠。

《小象》是對各卦爻象和爻辭的解釋,但體例不一。如乾卦初九爻《象》曰:“潛龍勿用,陽在下也。”《象》多舉天地萬物之象,以喻人事道德之義。

孔子據六十四卦作彖傳及大象傳,據三百八十四爻作小象傳。

七、《繫辭》

《繫辭》又稱《繫辭傳》,分上、下兩篇,是今本《易傳》的第4種,是今本《易傳》七種中思想水平最高的作品。朱熹的《周易本義》依程頤之見,對《繫辭》中的個別章節作了調整。

《易》有四聖。伏羲畫卦,文王推衍六十四卦,武王作辭,孔子作傳,皆遞相發揮,以盡其義。故曰“聖人之情見乎辭”,辭者所以明象數之難明者也。

系是指系屬之義,它是繫於《易經》之後的,故名《繫辭》。它總論全經而發揚其意義,對天理、人事及其關係作了最後的解析。作為解說《易經》全書義理的通論,包含了《易經》的大意、原理、起源和筮法,並有選擇地解釋了爻辭十九條。

《繫辭》上篇十二章,下篇九章。上篇論述為什麼創立八卦易經系統;下篇論述如何掌握使用《易經》哲理並舉例說明。文中還說明了古代以蓍求卦的法則,成為象數學的依據之一。

《繫辭》是《易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易傳》思想的主要代表作,反映了先秦時期我國哲學思想的發展情況,對後世易學的發展產生了很大影響。

我們作進一步深度解讀。

《易經》的卦、爻、象數、繫辭等自身構成了一個系統,闡述了《易》道。而《易傳》(主要是《繫辭傳》)則對這個系統的結構、規則、功能和體例等都作了說明。

《序卦》把《周易》六十四卦看作是一個或相因、或相反的因果聯繫序列;《雜卦》概括提煉出六十四卦中每一卦的特性;《說卦》、《繫辭》等對認讀《周易》符號系統的規則、方法作了闡述。關於《易經》符號系統的功能和作用,《繫辭》等都給予了極高的讚美,認為它窮盡了真理,人們只要把握了它,就可以“自天祐之,吉無不利”。

《繫辭》將人類社會的各種發明、創造都歸結為聖人對《周易》符號系統的理解和運用。

《繫辭》解釋了卦爻辭的意義及卦象爻位,所用的方法有取義說、取象說、爻位說。

《繫辭》首先強調,《易經》既是聖人探討事物的易理和變易法則的工具,同時也是載聖人之道的典籍。它有四種聖人之道:一是察言,二是觀變,三是制器,四是卜佔。《周易》是憂患之書,是道德教訓之書,讀《易》要於憂患中提高道德境界,以此作為化凶為吉的手段。

憂患意識對人生很重要。有些人秉賦聰明又充滿藝術才華,但在人格修養方面卻不用心,令人遺憾。

生於憂患,不是要求我們每天緊張度日,忙碌工作,而是要有憂患意識。否則,很快就會危機四伏。有了憂患意識,可以加強自我的負責態度與行為抉擇,改善生活的品質,提高生命的境界,不斷地通過覺悟發掘自己的求知、審美、為善等豐富的潛力。這些都是可以通過努力達成的,問題只在於願不願意去做。

人,不但要有橫向的社會責任,還要有縱向的歷史使命。

《孟子·離婁下》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大人,並不是指形體成熟的人,而是指心靈成熟的人;赤子之心,就是與先賢的文化傳統訂立精神契約,有責任感,有使命感。

《易經》裡的“人文日新”的觀點,在歷史上也別有呼應——湯《盤銘》說:“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一個人精神的洗禮,品德的修煉,思想的改造,無一不由其憂患意識而來。

對《易》的基本原理,《繫辭》也進行了廣泛的闡述和發揮,並重點強調了三個方面:

首先,對一陰一陽之謂道的理解。認為“一陰一陽之謂道”,奇偶二數、陰陽二爻、乾坤兩卦、八經卦、六十四綜卦,都由一陰一陽構成,沒有陰陽對立,就沒有《易》。它把中國古代早已有之的陰陽觀念,發展成為一個系統的世界觀,用陰陽、乾坤、剛柔的對立統一來解釋宇宙萬物和人類社會的一切變化。《繫辭》肯定了“《易》與天地準”。(詳見本書相關文章)

其次,通過對筮法的解釋,提出了變通說,即萬物是變的。《易》講通變,易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易傳》充分發揮了這一點。一個事物的發展既要新舊更替,也要相因相承,是連續性與非連續性的統一。在穩定中求生存,在變革中求發展,這才是真正的目的。《繫辭》:“安土敦乎仁,故能愛。”文王拘羑里,孔子脫陳蔡等等,皆說明了身處困境,要安土敦仁,坦然順應天地間變化,不改其樂,以順應天人合一的自然規律,從而體現《易》的根本宗旨。《繫辭》通過對筮法的解釋,對事物的變化規律進行了探索。筮法和事物的變化過程,既不拘一格又同時存在著偶然性。這一點適用於任何事物。《繫辭》雲“陰陽不測之謂神”,即所謂“準是相對的,不準是絕對的”(詳見本書相關文章)。因為“不準是絕對的”,所以在不拘一格的基礎上又存在著偶然性。天有陰晴雨雪,地有山川洞穴,人效法天地之道,因此人無完人。同樣,由人來使用或者駕馭的一些技術、方法等,也必然會出現不足之處,這是定律。這就是所談到的偶然性的一個方面——準是相對的,而不準是絕對的。

再者,通過對剛柔相應的過程瞭解,可以看出在其對立面既有相交也有相攻,既有合也有衝。這裡體現出克化的原則。

《繫辭》言:“是故愛惡相攻而吉凶生,遠近相取而悔吝生,情偽相感而利害生。”這裡所說的愛惡相攻而吉凶生,指的就是一剛一柔爻象之間互相排斥,有了互相排斥也就有了吉凶產生。《易》共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一萬零九十四種爻象。事物規律在這一萬零九十四種爻象裡是通過什麼來體現出來的呢?就是依靠爻象的七種判定方法來體現的,即乘、承、據、應、比、中、正。

以上,便是《易傳》有機而完美的結構。

通過以上對《易傳》的結構解讀,不難發現,要學好易學,《易傳》是必須要通讀的。

順便強調一下:學習易學的基本心態是講求心性和敬畏。

有了一個良好的心性,有了一顆敬畏的心,自然你的道德水平就提高了。沒有良好的心性、沒有敬畏心就沒有道德,“德行”的含金量就不高。沒有充分的“德”就難以學到很多真正的東西。“天雨雖寬,不潤無根之草;佛法雖精,不傳無德之人。”希望我們都能夠努力保持自己的內心,盡情拓展心性,做到“兼收幷蓄見仁心”,並保持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人文精神。

懷有敬畏之心很重要。對文化的傳承要心存敬畏,沒有敬畏就沒有熱愛。

- 文章節選自《大易識階》-

為什麼讀不懂《易經》?

是因為沒有先讀懂《易傳》。

《易》之有十翼,猶天之有日月,人之有耳目,輕重之有權衡,長短之有尺度,誠《易》之門庭,象數之機括也。十翼之作,其有功於萬世,固如此哉!

—— 宋·胡一桂 《易附錄纂注》

《易傳》的智慧

知道《易經》的人很多,但知道《易傳》的就很少了。然而,《易傳》中的一些經典語句,我們卻都耳熟能詳——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象傳》上);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坤·文言》);

“書不盡言,言不盡意”;“一陰一陽之謂道”;“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繫辭傳》上)……等等,這些透著人生深刻哲理的句子,時常在內心深處閃耀並涵養著我們。

《易經》包括“經”和“傳”兩個部分。“經”由卦象、卦辭、爻辭組成。卦象最基本的符號為陰(--)和陽(—),稱為爻,六爻組成一卦,全書六十四卦,共三百八十四爻。“傳”是對經文的最初解釋,又稱《易大傳》、《十翼》(自漢始謂)。

孔子作《易傳》賦予易以哲學意義。今人李學勤亦認為《易傳》“純乎是哲學著作”(《周易溯源》)。

易學各個流派的最終統領思想都出現在《易傳》中。宋代蘇軾著《東坡易傳》,以儒釋道三家全面展開解易。他以“道”“德”連言,側重《老子》解易,絲毫不離《易傳》綱領。

自清以降,人們研究《易經》大多都入而不出,淹死者不計其數。因此,若想真正學好易學,《易傳》是必須要精讀的。只有這樣,我們學《易》時才能夠出入自由。

《易傳》的理論主要給我們提供了兩個方面。第一,揭示了自然世界和我們生活中對立統一的規律,並提出一個具有唯物主義趨向的本體論,即以誰為體、以誰為用的象數本體論。此外,它還提出了以剛健為宗旨的人生觀。這些都為中國的傳統文化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在中國,講經通常有三個原則:

第一,總釋名題;第二,譯註;第三,別解文意(用其它的思維方式來解釋文章的大意)。

今天我們不完全按照這個程序來,而是重點對《易傳》中大家耳熟能詳的成句來加以講解。在講解之前,我們先介紹一下《易傳》。

《易傳》是解釋《易經》的,是講如何學習“易”的文章。傳者詮也,也就是對“易”加以解釋。那麼談到“易”的時候可能有人會問:什麼是“易”?這在《易傳》裡面講的很明確:生生之謂易!即,生生不息之意。

《易傳》反映了三點:1、《易經》的結構;2、《易經》主要含意。3、中國文化的神韻。

我們將三者貫穿在一起講。

《易傳》的結構中心是六十四卦。

八卦,亦稱為八“經卦”,將八卦兩兩相重,就組成了六十四卦,《周禮》稱之為“別卦”。

八卦自身相重,名稱不變,其餘五十六卦均有別名。

六十四卦每個卦下面撰系文辭,表明各卦各爻的寓意,即“卦爻辭”。《易經》共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每爻各有其文辭,而乾、坤兩卦分別多出“用九”、“用六”文辭,因此,爻辭有三百八十六則。爻辭多用“假象寓意”的譬喻方式,使隱藏的義理較為生動具體地顯示出來。它是文字象徵,卦象是符號象徵,兩者融會貫通,相互依存。

六十四卦的卦象,以特殊的象徵形象,分別預示六十四種事物、現象的特定情態,包含了自然界、人類社會的種種認識,顯示出各種事理的發展規律,也構建了以八卦物象為基礎的完整的符號象徵體系。從整體排序來看,其相承相受的全過程,體現出事物產生、發展的各個階段的遞進、轉化程序。

此中大義,足見古人之良苦用心。

《易傳》的結構

《易傳》分為十篇,稱為“十翼”。它們是《彖傳》上下篇、《象傳》上下篇、《文言傳》、《繫辭傳》上下角、《說卦傳》、《序卦傳》和《雜卦傳》。自漢代起,它們又被稱為“十翼”,十翼各有其內容和性質。

米鴻賓 如何才能讀懂《易經》?

一、《序卦》

六十四卦是有序理的,《序卦》即因之而起。

《序卦》是對通行本六十四卦的排序所作的解釋和說明,闡述了六十四卦排列順序的意義。具體來說,就是以“盈天地之間者,唯萬物”的觀點來解釋乾坤兩卦居於首位;以因果聯繫,物極則反,相反相生的觀點,解釋其他各卦之間的相互聯繫;以“物不可窮”來解釋最後一卦未濟,表示事物的變易是一個不封閉的體系。

在《序卦》中,乾、坤兩卦居首,既濟和未濟兩卦居末,這種排序體現了比較深刻的哲學思想。眾所周知的“自強不息”和“厚德載物”,講的就是乾、坤兩卦的精神以及它們本身的意義。從中可以看出,一個事物的發展,既沒有絕對成功也沒有完全的窮盡,更沒有所謂的一敗到底的時候。成功和失敗都是相對的,是相輔相成,並列存在的。它們只是不同時間和地點的產物,沒有固定性。而既濟從概念上解釋,就是已經達到最終目的。相反的,未濟是沒有完全達到目的,還差那麼一點點,尚需努力。二者直觀地闡述了陰陽對立的觀點,體現了我們常說的“福兮禍所倚,禍兮福所伏”的現象。因此,我們也就知道為什麼《序卦傳》把既濟卦和未濟卦排在最後了。

六十四卦的排序,主要有兩項規律可循:

1、卦象互為顛倒,如屯、蒙;師、比;等等(詳見《序卦傳》),其餘類推。其方法稱為“反對之卦”(孔穎達稱之為“覆卦”,來知德稱之為“綜卦”),共有五十六卦相符。

2、其餘八卦皆為卦體顛倒而形不變(乾、坤;頤、大過;坎、離;中孚、小過),它們是兩兩六爻互為交變,稱之為“正對之卦”(虞翻稱之為“旁通”,孔穎達稱之為“變卦”,來知德稱之為“錯卦”,端木國瑚與尚秉和稱之為“伏象”或“伏卦”)。

二、《雜卦》

六十四卦兩相對照,交互錯綜;故雜卦因之而起。

《雜卦》以相反相成的觀點,通過反對之象,打亂六十四卦的排列順序,把六十四卦分為三十二對,以最簡練的語言來描述和解釋每卦卦義和相互間的關係。 

《雜卦傳》沒有按照順序講,而是雜錯而述之。以此來表述“雜而不亂”之理,告訴人們《易》有變化,其反對執一不化,以此發揮了《易》“不可為典要,唯變所適”的思想。

序卦是從時間的層疊上看,雜卦是從空間的關係上看。合起來,就是表象具體世界的辯證現象。

三、《說卦》

所謂《說卦》,就是解析此八卦的根本品德。

《說卦》主要是具體解釋介紹三爻卦(經卦)的意義,陳說八卦的形成以及它們的性質、卦象和卦意,它解釋的是春秋筮法當中對取象和取意的一個總結,也就是《易傳》解易的基本觀點。

《說卦》主要是說明重卦的由來、八卦的涵義、八卦所取的物象和所處的方位。基於天道為陰陽,地道為柔剛,人道為仁義,提出重卦合“性命之理”。還提出“天地定位”說,以八卦所象徵的八種自然現象的交錯關係。

《說卦》中提出的八卦方位,即震東、巽東南、離南、坤西南、兌西、乾西北、坎北、艮東北,成為宋代後天八卦方位確定的淵源。

八卦的取象問題,《說卦傳》敘之甚詳,取象也更為寬廣。這些理論對後來易學中象數學的發展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朱熹《周易大義》有《八卦取象歌》,曰“乾三連,坤六斷,震仰盂,艮覆碗;離中虛,坎中滿;兌上缺,巽下斷。”這八句,把八卦的卦形特點講述得十分明白易懂,它說:“乾卦是由三條完整相連的線組成;坤卦是由斷為六截的短線組成,震卦像仰放的罐盂,艮卦像覆置的盆碗;離卦中線虛虧,坎卦中線完整;兌卦上線缺口,巽卦下線中斷。根據數學的組合排列原理,陰陽兩種符號三疊所成的結果,只能出現這八種卦式。而《周易本義》附載這首歌訣,能幫助初學者熟記八卦的卦形而不忘,並能體驗到其“廣大悉備”的甚深含義。

另:通行本《說卦》前三節,又見於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書《繫辭》。

米鴻賓 如何才能讀懂《易經》?

四、《文言》

《易經》是以陰陽現象解說社會的專書。八卦可以攝諸乾坤兩卦之中,乾坤錶象陰陽。

陰陽是兩種不同的氣,相反而相成的氣。所以,八卦所表象的八種元素,又都可以歸諸於陰陽兩氣之中。以陰陽的概念統馭一切現象,所以陰陽就是終極原則。因此,故於乾坤兩卦中,作《文言》來解析陰陽的內在品德,並對乾坤兩卦卦辭和爻辭作專門的解釋;其實也就是解析六十四卦的陰陽本性。

根據歷代的解釋,陰陽這兩種相反的“氣”,不是靜的體,而是動的用;於動中見之,不能於靜中識之。六十四卦無非陰陽所變,也無非就是陰陽之氣。須注意的是:陰陽二氣不專指人類而言,而是包括人類鬼神以及其他各種動物。由此可知。死生變化非常複雜,如不研究周易,則不能瞭解。

陽,為流轉恆變之原則;陰,為攝聚翕寧之原則;即一種物質之相反的兩種精神。

天地萬物,無非陰陽間的關係,而陰陽間的關係都是“感”,即“鹹”卦的“鹹”。感非為感情之意,而是一個動名詞,“情”由“感”起,《荀子·大略》篇說:“鹹,感也。以高下下,以男下女,柔上而剛下。聘士之義,親迎之道,重始也。”指出鹹卦體現夫婦之道。這些都與孔子《易傳》的觀點一致,即解《易》注重義理。

“天地感而萬物化生,聖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觀其所感而天地萬物之情可見矣”。所謂“情”,即是“感”的結果,有感而後有關係,有關係而後有情有表意;感不同,關係也不同,而表意也不同。由陰陽之關係,可以見出陰陽之本性來。

《文言》中解釋乾卦的稱之謂乾文言,解釋坤卦的稱之謂坤文言。

孔穎達疏:“當謂釋二卦之經文,故稱《文言》”(《周易正義·乾》)。其主旨在於借闡發天地之德,說明君臣上下、進退存亡之道,以及修身、齊家、治平之理。其中多處吸取前人解《易》的言論,例如釋乾卦“元亨利貞”的一段話,便是錄自《左傳》襄公九年穆姜對隨卦的解說。

《文言》,首先是站在“文”的角度來闡述。做學問講究文理並舉,現在的大學教育也分成文科和理科。

關於文、理,古代有其特指,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神韻所在。

天有日、月、星,運轉而成文,地有山、川、野,佈局而成理。乾天窈冥,視文得真情,坤地幽深,察理知實意。文,指的是天體(日月星)的運行軌跡,以及它們的相對位置。理,指的是山、川、野的佈局。

那麼,這些文理是受什麼統領的呢?

學習過《易經》和中醫的人都知道,就是受乾坤主宰的——乾坤的相互交感而形成天地萬物。如果想知道乾究竟是什麼特性,那麼我們通過由乾所主宰的日、月、星所形成的文,就可以得到乾的真實情況。同理,如果我們想了解坤的特性,主要就是看地,就是通過山、川、野的佈局來推測地的本性,而由地的本性也可以知道坤的本性。由此可知,乾坤是很重要的!這也是為什麼《易傳》中專門用一章《文言》來講解乾坤兩卦的目的。

中國人由於認為天地萬物是由乾坤的交感而來的,就是認為乾坤是原始的動力,原始的力量,而人也作為乾坤交感所形成的一個分子。如果想知道一個人,就可以在一定的背景下,通過由乾影響的日、月、星所造成的這個文得出乾的特性,再通過由坤影響的山、川、野所造成的理得出坤的特性。把握了乾坤的特性,對人也就有了一個基本的瞭解。

文中有文,理中有理。眾所周知,文理之間是有差異的。文理之所以不同,是因為它們有不同的內涵。文理在我們身上,可以推測人的性格類型、喜怒哀樂的特點。我們可以根據所觀事物的大象,來推測所含的日、月、星的成分;日、月、星屬於發光的東西,因而也是一種靈氣的顯現。仔細分析一個人所含日月星何者成分居多。如果是日的成分多,那麼,這個人一定熱情大方,如果含月的成分多,那麼,這個人也許志慧相伴——既有志氣又有足夠的智慧。當然,這種成分並不是太陽、月亮、星星的某一部分,而只是作為一種類比,即類象。反之,我們也可以根據所觀事物的大象來判斷它的山、川、野的情況,如果象長江,那麼他就有長江的特性,就會熱情奔放;如果象泰山,那麼他就有泰山的特性,就比較內斂而文靜。總之,長江之所以是長江,泰山之所以是泰山,肯定是由於地的佈局形成的,而地的佈局又是受坤所支配的。

《老子》第六十一章曰:“大國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這句話可以加深我們的理解。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如同居於江河的下流,大國為天下所歸附,靜而不求,物自歸之。

這裡的“牝”,代表雌性,就是坤卦包容的表徵。

坤卦講求包容,佛教也講求包容,而以老子為代表的道家也持同樣的觀點,於是,三教合一的特點在此暴露無遺。

以上這些,表現了中國人特有的方法——通過自己的切身體驗來探討宇宙的真理。從物象之理,就可以知道乾坤的特性,反之亦然。這個過程就是從歸納到演繹,再從演繹到歸納的不斷循環印證的過程。它以人為本,強調人認識社會、改造社會的能動性!

五、《彖傳》

六十四卦皆由陰陽參伍錯綜而成,故有一錯綜之相即有一卦之成。錯綜即變,卦亦變,其特殊的表意也產生變化,解析這個圖像所昭示的意義者為《彖傳》。

《彖》,又稱《彖傳》、《彖辭》,隨經文分為上、下兩篇。它解釋了六十四卦的卦名、卦意、卦辭,講述(斷定)六爻卦的整體意義,但沒有解釋爻辭。

“彖”相傳為一種能咬斷金屬的猛獸。唐孔穎達疏依漢魏以來的註釋,訓為“斷”,為斷定一卦之義。

他認為“彖辭”解卦象和卦辭,有三說:

1、取象,以八卦所象徵的事物解釋卦義。

2、取義,取卦的義理或德行,解釋卦象和卦辭。

3、析位,以爻象在全卦中所處的地位,說明卦辭的涵義。其中包括當位、中位、應位、承乘、剛柔往來等說。

彖,是斷其“內在品德”;象,是表徵其“外在品德”。彖,是界說,定義;象,是表徵,暗示,類推,舉例。象是認識,彖是知曉。由了象、彖,則世界可以解說,認知始有可能。

米鴻賓 如何才能讀懂《易經》?

六、《象傳》

《象傳》也稱為爻辭,是取八卦所象徵,解說卦象之所往。它也是隨《易經》的經文分為上、下兩篇,通過六爻卦中三爻或一爻等局部的物點來解釋六十四卦的卦象、卦辭、爻辭,這就是它與《彖辭》和《繫辭》的區別。

一般來說,我們把總的解釋一卦的卦象和卦意的稱之為大象,把分別解釋一卦各意的爻象和爻辭的稱之為小象。因為對卦意和卦象採取的是取象之說,故稱之為《象傳》。

其中,《大象》主要是取八卦所象徵的天、地、風、雷、水、火、山、澤等自然現象解釋卦象和卦名的涵義。如乾卦《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以乾卦象徵天,其德性純陽剛健,晝夜運行不息;人事效法天,當勤勉自強而不怠。

《小象》是對各卦爻象和爻辭的解釋,但體例不一。如乾卦初九爻《象》曰:“潛龍勿用,陽在下也。”《象》多舉天地萬物之象,以喻人事道德之義。

孔子據六十四卦作彖傳及大象傳,據三百八十四爻作小象傳。

七、《繫辭》

《繫辭》又稱《繫辭傳》,分上、下兩篇,是今本《易傳》的第4種,是今本《易傳》七種中思想水平最高的作品。朱熹的《周易本義》依程頤之見,對《繫辭》中的個別章節作了調整。

《易》有四聖。伏羲畫卦,文王推衍六十四卦,武王作辭,孔子作傳,皆遞相發揮,以盡其義。故曰“聖人之情見乎辭”,辭者所以明象數之難明者也。

系是指系屬之義,它是繫於《易經》之後的,故名《繫辭》。它總論全經而發揚其意義,對天理、人事及其關係作了最後的解析。作為解說《易經》全書義理的通論,包含了《易經》的大意、原理、起源和筮法,並有選擇地解釋了爻辭十九條。

《繫辭》上篇十二章,下篇九章。上篇論述為什麼創立八卦易經系統;下篇論述如何掌握使用《易經》哲理並舉例說明。文中還說明了古代以蓍求卦的法則,成為象數學的依據之一。

《繫辭》是《易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易傳》思想的主要代表作,反映了先秦時期我國哲學思想的發展情況,對後世易學的發展產生了很大影響。

我們作進一步深度解讀。

《易經》的卦、爻、象數、繫辭等自身構成了一個系統,闡述了《易》道。而《易傳》(主要是《繫辭傳》)則對這個系統的結構、規則、功能和體例等都作了說明。

《序卦》把《周易》六十四卦看作是一個或相因、或相反的因果聯繫序列;《雜卦》概括提煉出六十四卦中每一卦的特性;《說卦》、《繫辭》等對認讀《周易》符號系統的規則、方法作了闡述。關於《易經》符號系統的功能和作用,《繫辭》等都給予了極高的讚美,認為它窮盡了真理,人們只要把握了它,就可以“自天祐之,吉無不利”。

《繫辭》將人類社會的各種發明、創造都歸結為聖人對《周易》符號系統的理解和運用。

《繫辭》解釋了卦爻辭的意義及卦象爻位,所用的方法有取義說、取象說、爻位說。

《繫辭》首先強調,《易經》既是聖人探討事物的易理和變易法則的工具,同時也是載聖人之道的典籍。它有四種聖人之道:一是察言,二是觀變,三是制器,四是卜佔。《周易》是憂患之書,是道德教訓之書,讀《易》要於憂患中提高道德境界,以此作為化凶為吉的手段。

憂患意識對人生很重要。有些人秉賦聰明又充滿藝術才華,但在人格修養方面卻不用心,令人遺憾。

生於憂患,不是要求我們每天緊張度日,忙碌工作,而是要有憂患意識。否則,很快就會危機四伏。有了憂患意識,可以加強自我的負責態度與行為抉擇,改善生活的品質,提高生命的境界,不斷地通過覺悟發掘自己的求知、審美、為善等豐富的潛力。這些都是可以通過努力達成的,問題只在於願不願意去做。

人,不但要有橫向的社會責任,還要有縱向的歷史使命。

《孟子·離婁下》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大人,並不是指形體成熟的人,而是指心靈成熟的人;赤子之心,就是與先賢的文化傳統訂立精神契約,有責任感,有使命感。

《易經》裡的“人文日新”的觀點,在歷史上也別有呼應——湯《盤銘》說:“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一個人精神的洗禮,品德的修煉,思想的改造,無一不由其憂患意識而來。

對《易》的基本原理,《繫辭》也進行了廣泛的闡述和發揮,並重點強調了三個方面:

首先,對一陰一陽之謂道的理解。認為“一陰一陽之謂道”,奇偶二數、陰陽二爻、乾坤兩卦、八經卦、六十四綜卦,都由一陰一陽構成,沒有陰陽對立,就沒有《易》。它把中國古代早已有之的陰陽觀念,發展成為一個系統的世界觀,用陰陽、乾坤、剛柔的對立統一來解釋宇宙萬物和人類社會的一切變化。《繫辭》肯定了“《易》與天地準”。(詳見本書相關文章)

其次,通過對筮法的解釋,提出了變通說,即萬物是變的。《易》講通變,易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易傳》充分發揮了這一點。一個事物的發展既要新舊更替,也要相因相承,是連續性與非連續性的統一。在穩定中求生存,在變革中求發展,這才是真正的目的。《繫辭》:“安土敦乎仁,故能愛。”文王拘羑里,孔子脫陳蔡等等,皆說明了身處困境,要安土敦仁,坦然順應天地間變化,不改其樂,以順應天人合一的自然規律,從而體現《易》的根本宗旨。《繫辭》通過對筮法的解釋,對事物的變化規律進行了探索。筮法和事物的變化過程,既不拘一格又同時存在著偶然性。這一點適用於任何事物。《繫辭》雲“陰陽不測之謂神”,即所謂“準是相對的,不準是絕對的”(詳見本書相關文章)。因為“不準是絕對的”,所以在不拘一格的基礎上又存在著偶然性。天有陰晴雨雪,地有山川洞穴,人效法天地之道,因此人無完人。同樣,由人來使用或者駕馭的一些技術、方法等,也必然會出現不足之處,這是定律。這就是所談到的偶然性的一個方面——準是相對的,而不準是絕對的。

再者,通過對剛柔相應的過程瞭解,可以看出在其對立面既有相交也有相攻,既有合也有衝。這裡體現出克化的原則。

《繫辭》言:“是故愛惡相攻而吉凶生,遠近相取而悔吝生,情偽相感而利害生。”這裡所說的愛惡相攻而吉凶生,指的就是一剛一柔爻象之間互相排斥,有了互相排斥也就有了吉凶產生。《易》共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一萬零九十四種爻象。事物規律在這一萬零九十四種爻象裡是通過什麼來體現出來的呢?就是依靠爻象的七種判定方法來體現的,即乘、承、據、應、比、中、正。

以上,便是《易傳》有機而完美的結構。

通過以上對《易傳》的結構解讀,不難發現,要學好易學,《易傳》是必須要通讀的。

順便強調一下:學習易學的基本心態是講求心性和敬畏。

有了一個良好的心性,有了一顆敬畏的心,自然你的道德水平就提高了。沒有良好的心性、沒有敬畏心就沒有道德,“德行”的含金量就不高。沒有充分的“德”就難以學到很多真正的東西。“天雨雖寬,不潤無根之草;佛法雖精,不傳無德之人。”希望我們都能夠努力保持自己的內心,盡情拓展心性,做到“兼收幷蓄見仁心”,並保持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人文精神。

懷有敬畏之心很重要。對文化的傳承要心存敬畏,沒有敬畏就沒有熱愛。

- 文章節選自《大易識階》-

米鴻賓 如何才能讀懂《易經》?

為什麼讀不懂《易經》?

是因為沒有先讀懂《易傳》。

《易》之有十翼,猶天之有日月,人之有耳目,輕重之有權衡,長短之有尺度,誠《易》之門庭,象數之機括也。十翼之作,其有功於萬世,固如此哉!

—— 宋·胡一桂 《易附錄纂注》

《易傳》的智慧

知道《易經》的人很多,但知道《易傳》的就很少了。然而,《易傳》中的一些經典語句,我們卻都耳熟能詳——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象傳》上);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坤·文言》);

“書不盡言,言不盡意”;“一陰一陽之謂道”;“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繫辭傳》上)……等等,這些透著人生深刻哲理的句子,時常在內心深處閃耀並涵養著我們。

《易經》包括“經”和“傳”兩個部分。“經”由卦象、卦辭、爻辭組成。卦象最基本的符號為陰(--)和陽(—),稱為爻,六爻組成一卦,全書六十四卦,共三百八十四爻。“傳”是對經文的最初解釋,又稱《易大傳》、《十翼》(自漢始謂)。

孔子作《易傳》賦予易以哲學意義。今人李學勤亦認為《易傳》“純乎是哲學著作”(《周易溯源》)。

易學各個流派的最終統領思想都出現在《易傳》中。宋代蘇軾著《東坡易傳》,以儒釋道三家全面展開解易。他以“道”“德”連言,側重《老子》解易,絲毫不離《易傳》綱領。

自清以降,人們研究《易經》大多都入而不出,淹死者不計其數。因此,若想真正學好易學,《易傳》是必須要精讀的。只有這樣,我們學《易》時才能夠出入自由。

《易傳》的理論主要給我們提供了兩個方面。第一,揭示了自然世界和我們生活中對立統一的規律,並提出一個具有唯物主義趨向的本體論,即以誰為體、以誰為用的象數本體論。此外,它還提出了以剛健為宗旨的人生觀。這些都為中國的傳統文化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在中國,講經通常有三個原則:

第一,總釋名題;第二,譯註;第三,別解文意(用其它的思維方式來解釋文章的大意)。

今天我們不完全按照這個程序來,而是重點對《易傳》中大家耳熟能詳的成句來加以講解。在講解之前,我們先介紹一下《易傳》。

《易傳》是解釋《易經》的,是講如何學習“易”的文章。傳者詮也,也就是對“易”加以解釋。那麼談到“易”的時候可能有人會問:什麼是“易”?這在《易傳》裡面講的很明確:生生之謂易!即,生生不息之意。

《易傳》反映了三點:1、《易經》的結構;2、《易經》主要含意。3、中國文化的神韻。

我們將三者貫穿在一起講。

《易傳》的結構中心是六十四卦。

八卦,亦稱為八“經卦”,將八卦兩兩相重,就組成了六十四卦,《周禮》稱之為“別卦”。

八卦自身相重,名稱不變,其餘五十六卦均有別名。

六十四卦每個卦下面撰系文辭,表明各卦各爻的寓意,即“卦爻辭”。《易經》共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每爻各有其文辭,而乾、坤兩卦分別多出“用九”、“用六”文辭,因此,爻辭有三百八十六則。爻辭多用“假象寓意”的譬喻方式,使隱藏的義理較為生動具體地顯示出來。它是文字象徵,卦象是符號象徵,兩者融會貫通,相互依存。

六十四卦的卦象,以特殊的象徵形象,分別預示六十四種事物、現象的特定情態,包含了自然界、人類社會的種種認識,顯示出各種事理的發展規律,也構建了以八卦物象為基礎的完整的符號象徵體系。從整體排序來看,其相承相受的全過程,體現出事物產生、發展的各個階段的遞進、轉化程序。

此中大義,足見古人之良苦用心。

《易傳》的結構

《易傳》分為十篇,稱為“十翼”。它們是《彖傳》上下篇、《象傳》上下篇、《文言傳》、《繫辭傳》上下角、《說卦傳》、《序卦傳》和《雜卦傳》。自漢代起,它們又被稱為“十翼”,十翼各有其內容和性質。

米鴻賓 如何才能讀懂《易經》?

一、《序卦》

六十四卦是有序理的,《序卦》即因之而起。

《序卦》是對通行本六十四卦的排序所作的解釋和說明,闡述了六十四卦排列順序的意義。具體來說,就是以“盈天地之間者,唯萬物”的觀點來解釋乾坤兩卦居於首位;以因果聯繫,物極則反,相反相生的觀點,解釋其他各卦之間的相互聯繫;以“物不可窮”來解釋最後一卦未濟,表示事物的變易是一個不封閉的體系。

在《序卦》中,乾、坤兩卦居首,既濟和未濟兩卦居末,這種排序體現了比較深刻的哲學思想。眾所周知的“自強不息”和“厚德載物”,講的就是乾、坤兩卦的精神以及它們本身的意義。從中可以看出,一個事物的發展,既沒有絕對成功也沒有完全的窮盡,更沒有所謂的一敗到底的時候。成功和失敗都是相對的,是相輔相成,並列存在的。它們只是不同時間和地點的產物,沒有固定性。而既濟從概念上解釋,就是已經達到最終目的。相反的,未濟是沒有完全達到目的,還差那麼一點點,尚需努力。二者直觀地闡述了陰陽對立的觀點,體現了我們常說的“福兮禍所倚,禍兮福所伏”的現象。因此,我們也就知道為什麼《序卦傳》把既濟卦和未濟卦排在最後了。

六十四卦的排序,主要有兩項規律可循:

1、卦象互為顛倒,如屯、蒙;師、比;等等(詳見《序卦傳》),其餘類推。其方法稱為“反對之卦”(孔穎達稱之為“覆卦”,來知德稱之為“綜卦”),共有五十六卦相符。

2、其餘八卦皆為卦體顛倒而形不變(乾、坤;頤、大過;坎、離;中孚、小過),它們是兩兩六爻互為交變,稱之為“正對之卦”(虞翻稱之為“旁通”,孔穎達稱之為“變卦”,來知德稱之為“錯卦”,端木國瑚與尚秉和稱之為“伏象”或“伏卦”)。

二、《雜卦》

六十四卦兩相對照,交互錯綜;故雜卦因之而起。

《雜卦》以相反相成的觀點,通過反對之象,打亂六十四卦的排列順序,把六十四卦分為三十二對,以最簡練的語言來描述和解釋每卦卦義和相互間的關係。 

《雜卦傳》沒有按照順序講,而是雜錯而述之。以此來表述“雜而不亂”之理,告訴人們《易》有變化,其反對執一不化,以此發揮了《易》“不可為典要,唯變所適”的思想。

序卦是從時間的層疊上看,雜卦是從空間的關係上看。合起來,就是表象具體世界的辯證現象。

三、《說卦》

所謂《說卦》,就是解析此八卦的根本品德。

《說卦》主要是具體解釋介紹三爻卦(經卦)的意義,陳說八卦的形成以及它們的性質、卦象和卦意,它解釋的是春秋筮法當中對取象和取意的一個總結,也就是《易傳》解易的基本觀點。

《說卦》主要是說明重卦的由來、八卦的涵義、八卦所取的物象和所處的方位。基於天道為陰陽,地道為柔剛,人道為仁義,提出重卦合“性命之理”。還提出“天地定位”說,以八卦所象徵的八種自然現象的交錯關係。

《說卦》中提出的八卦方位,即震東、巽東南、離南、坤西南、兌西、乾西北、坎北、艮東北,成為宋代後天八卦方位確定的淵源。

八卦的取象問題,《說卦傳》敘之甚詳,取象也更為寬廣。這些理論對後來易學中象數學的發展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朱熹《周易大義》有《八卦取象歌》,曰“乾三連,坤六斷,震仰盂,艮覆碗;離中虛,坎中滿;兌上缺,巽下斷。”這八句,把八卦的卦形特點講述得十分明白易懂,它說:“乾卦是由三條完整相連的線組成;坤卦是由斷為六截的短線組成,震卦像仰放的罐盂,艮卦像覆置的盆碗;離卦中線虛虧,坎卦中線完整;兌卦上線缺口,巽卦下線中斷。根據數學的組合排列原理,陰陽兩種符號三疊所成的結果,只能出現這八種卦式。而《周易本義》附載這首歌訣,能幫助初學者熟記八卦的卦形而不忘,並能體驗到其“廣大悉備”的甚深含義。

另:通行本《說卦》前三節,又見於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書《繫辭》。

米鴻賓 如何才能讀懂《易經》?

四、《文言》

《易經》是以陰陽現象解說社會的專書。八卦可以攝諸乾坤兩卦之中,乾坤錶象陰陽。

陰陽是兩種不同的氣,相反而相成的氣。所以,八卦所表象的八種元素,又都可以歸諸於陰陽兩氣之中。以陰陽的概念統馭一切現象,所以陰陽就是終極原則。因此,故於乾坤兩卦中,作《文言》來解析陰陽的內在品德,並對乾坤兩卦卦辭和爻辭作專門的解釋;其實也就是解析六十四卦的陰陽本性。

根據歷代的解釋,陰陽這兩種相反的“氣”,不是靜的體,而是動的用;於動中見之,不能於靜中識之。六十四卦無非陰陽所變,也無非就是陰陽之氣。須注意的是:陰陽二氣不專指人類而言,而是包括人類鬼神以及其他各種動物。由此可知。死生變化非常複雜,如不研究周易,則不能瞭解。

陽,為流轉恆變之原則;陰,為攝聚翕寧之原則;即一種物質之相反的兩種精神。

天地萬物,無非陰陽間的關係,而陰陽間的關係都是“感”,即“鹹”卦的“鹹”。感非為感情之意,而是一個動名詞,“情”由“感”起,《荀子·大略》篇說:“鹹,感也。以高下下,以男下女,柔上而剛下。聘士之義,親迎之道,重始也。”指出鹹卦體現夫婦之道。這些都與孔子《易傳》的觀點一致,即解《易》注重義理。

“天地感而萬物化生,聖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觀其所感而天地萬物之情可見矣”。所謂“情”,即是“感”的結果,有感而後有關係,有關係而後有情有表意;感不同,關係也不同,而表意也不同。由陰陽之關係,可以見出陰陽之本性來。

《文言》中解釋乾卦的稱之謂乾文言,解釋坤卦的稱之謂坤文言。

孔穎達疏:“當謂釋二卦之經文,故稱《文言》”(《周易正義·乾》)。其主旨在於借闡發天地之德,說明君臣上下、進退存亡之道,以及修身、齊家、治平之理。其中多處吸取前人解《易》的言論,例如釋乾卦“元亨利貞”的一段話,便是錄自《左傳》襄公九年穆姜對隨卦的解說。

《文言》,首先是站在“文”的角度來闡述。做學問講究文理並舉,現在的大學教育也分成文科和理科。

關於文、理,古代有其特指,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神韻所在。

天有日、月、星,運轉而成文,地有山、川、野,佈局而成理。乾天窈冥,視文得真情,坤地幽深,察理知實意。文,指的是天體(日月星)的運行軌跡,以及它們的相對位置。理,指的是山、川、野的佈局。

那麼,這些文理是受什麼統領的呢?

學習過《易經》和中醫的人都知道,就是受乾坤主宰的——乾坤的相互交感而形成天地萬物。如果想知道乾究竟是什麼特性,那麼我們通過由乾所主宰的日、月、星所形成的文,就可以得到乾的真實情況。同理,如果我們想了解坤的特性,主要就是看地,就是通過山、川、野的佈局來推測地的本性,而由地的本性也可以知道坤的本性。由此可知,乾坤是很重要的!這也是為什麼《易傳》中專門用一章《文言》來講解乾坤兩卦的目的。

中國人由於認為天地萬物是由乾坤的交感而來的,就是認為乾坤是原始的動力,原始的力量,而人也作為乾坤交感所形成的一個分子。如果想知道一個人,就可以在一定的背景下,通過由乾影響的日、月、星所造成的這個文得出乾的特性,再通過由坤影響的山、川、野所造成的理得出坤的特性。把握了乾坤的特性,對人也就有了一個基本的瞭解。

文中有文,理中有理。眾所周知,文理之間是有差異的。文理之所以不同,是因為它們有不同的內涵。文理在我們身上,可以推測人的性格類型、喜怒哀樂的特點。我們可以根據所觀事物的大象,來推測所含的日、月、星的成分;日、月、星屬於發光的東西,因而也是一種靈氣的顯現。仔細分析一個人所含日月星何者成分居多。如果是日的成分多,那麼,這個人一定熱情大方,如果含月的成分多,那麼,這個人也許志慧相伴——既有志氣又有足夠的智慧。當然,這種成分並不是太陽、月亮、星星的某一部分,而只是作為一種類比,即類象。反之,我們也可以根據所觀事物的大象來判斷它的山、川、野的情況,如果象長江,那麼他就有長江的特性,就會熱情奔放;如果象泰山,那麼他就有泰山的特性,就比較內斂而文靜。總之,長江之所以是長江,泰山之所以是泰山,肯定是由於地的佈局形成的,而地的佈局又是受坤所支配的。

《老子》第六十一章曰:“大國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這句話可以加深我們的理解。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如同居於江河的下流,大國為天下所歸附,靜而不求,物自歸之。

這裡的“牝”,代表雌性,就是坤卦包容的表徵。

坤卦講求包容,佛教也講求包容,而以老子為代表的道家也持同樣的觀點,於是,三教合一的特點在此暴露無遺。

以上這些,表現了中國人特有的方法——通過自己的切身體驗來探討宇宙的真理。從物象之理,就可以知道乾坤的特性,反之亦然。這個過程就是從歸納到演繹,再從演繹到歸納的不斷循環印證的過程。它以人為本,強調人認識社會、改造社會的能動性!

五、《彖傳》

六十四卦皆由陰陽參伍錯綜而成,故有一錯綜之相即有一卦之成。錯綜即變,卦亦變,其特殊的表意也產生變化,解析這個圖像所昭示的意義者為《彖傳》。

《彖》,又稱《彖傳》、《彖辭》,隨經文分為上、下兩篇。它解釋了六十四卦的卦名、卦意、卦辭,講述(斷定)六爻卦的整體意義,但沒有解釋爻辭。

“彖”相傳為一種能咬斷金屬的猛獸。唐孔穎達疏依漢魏以來的註釋,訓為“斷”,為斷定一卦之義。

他認為“彖辭”解卦象和卦辭,有三說:

1、取象,以八卦所象徵的事物解釋卦義。

2、取義,取卦的義理或德行,解釋卦象和卦辭。

3、析位,以爻象在全卦中所處的地位,說明卦辭的涵義。其中包括當位、中位、應位、承乘、剛柔往來等說。

彖,是斷其“內在品德”;象,是表徵其“外在品德”。彖,是界說,定義;象,是表徵,暗示,類推,舉例。象是認識,彖是知曉。由了象、彖,則世界可以解說,認知始有可能。

米鴻賓 如何才能讀懂《易經》?

六、《象傳》

《象傳》也稱為爻辭,是取八卦所象徵,解說卦象之所往。它也是隨《易經》的經文分為上、下兩篇,通過六爻卦中三爻或一爻等局部的物點來解釋六十四卦的卦象、卦辭、爻辭,這就是它與《彖辭》和《繫辭》的區別。

一般來說,我們把總的解釋一卦的卦象和卦意的稱之為大象,把分別解釋一卦各意的爻象和爻辭的稱之為小象。因為對卦意和卦象採取的是取象之說,故稱之為《象傳》。

其中,《大象》主要是取八卦所象徵的天、地、風、雷、水、火、山、澤等自然現象解釋卦象和卦名的涵義。如乾卦《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以乾卦象徵天,其德性純陽剛健,晝夜運行不息;人事效法天,當勤勉自強而不怠。

《小象》是對各卦爻象和爻辭的解釋,但體例不一。如乾卦初九爻《象》曰:“潛龍勿用,陽在下也。”《象》多舉天地萬物之象,以喻人事道德之義。

孔子據六十四卦作彖傳及大象傳,據三百八十四爻作小象傳。

七、《繫辭》

《繫辭》又稱《繫辭傳》,分上、下兩篇,是今本《易傳》的第4種,是今本《易傳》七種中思想水平最高的作品。朱熹的《周易本義》依程頤之見,對《繫辭》中的個別章節作了調整。

《易》有四聖。伏羲畫卦,文王推衍六十四卦,武王作辭,孔子作傳,皆遞相發揮,以盡其義。故曰“聖人之情見乎辭”,辭者所以明象數之難明者也。

系是指系屬之義,它是繫於《易經》之後的,故名《繫辭》。它總論全經而發揚其意義,對天理、人事及其關係作了最後的解析。作為解說《易經》全書義理的通論,包含了《易經》的大意、原理、起源和筮法,並有選擇地解釋了爻辭十九條。

《繫辭》上篇十二章,下篇九章。上篇論述為什麼創立八卦易經系統;下篇論述如何掌握使用《易經》哲理並舉例說明。文中還說明了古代以蓍求卦的法則,成為象數學的依據之一。

《繫辭》是《易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易傳》思想的主要代表作,反映了先秦時期我國哲學思想的發展情況,對後世易學的發展產生了很大影響。

我們作進一步深度解讀。

《易經》的卦、爻、象數、繫辭等自身構成了一個系統,闡述了《易》道。而《易傳》(主要是《繫辭傳》)則對這個系統的結構、規則、功能和體例等都作了說明。

《序卦》把《周易》六十四卦看作是一個或相因、或相反的因果聯繫序列;《雜卦》概括提煉出六十四卦中每一卦的特性;《說卦》、《繫辭》等對認讀《周易》符號系統的規則、方法作了闡述。關於《易經》符號系統的功能和作用,《繫辭》等都給予了極高的讚美,認為它窮盡了真理,人們只要把握了它,就可以“自天祐之,吉無不利”。

《繫辭》將人類社會的各種發明、創造都歸結為聖人對《周易》符號系統的理解和運用。

《繫辭》解釋了卦爻辭的意義及卦象爻位,所用的方法有取義說、取象說、爻位說。

《繫辭》首先強調,《易經》既是聖人探討事物的易理和變易法則的工具,同時也是載聖人之道的典籍。它有四種聖人之道:一是察言,二是觀變,三是制器,四是卜佔。《周易》是憂患之書,是道德教訓之書,讀《易》要於憂患中提高道德境界,以此作為化凶為吉的手段。

憂患意識對人生很重要。有些人秉賦聰明又充滿藝術才華,但在人格修養方面卻不用心,令人遺憾。

生於憂患,不是要求我們每天緊張度日,忙碌工作,而是要有憂患意識。否則,很快就會危機四伏。有了憂患意識,可以加強自我的負責態度與行為抉擇,改善生活的品質,提高生命的境界,不斷地通過覺悟發掘自己的求知、審美、為善等豐富的潛力。這些都是可以通過努力達成的,問題只在於願不願意去做。

人,不但要有橫向的社會責任,還要有縱向的歷史使命。

《孟子·離婁下》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大人,並不是指形體成熟的人,而是指心靈成熟的人;赤子之心,就是與先賢的文化傳統訂立精神契約,有責任感,有使命感。

《易經》裡的“人文日新”的觀點,在歷史上也別有呼應——湯《盤銘》說:“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一個人精神的洗禮,品德的修煉,思想的改造,無一不由其憂患意識而來。

對《易》的基本原理,《繫辭》也進行了廣泛的闡述和發揮,並重點強調了三個方面:

首先,對一陰一陽之謂道的理解。認為“一陰一陽之謂道”,奇偶二數、陰陽二爻、乾坤兩卦、八經卦、六十四綜卦,都由一陰一陽構成,沒有陰陽對立,就沒有《易》。它把中國古代早已有之的陰陽觀念,發展成為一個系統的世界觀,用陰陽、乾坤、剛柔的對立統一來解釋宇宙萬物和人類社會的一切變化。《繫辭》肯定了“《易》與天地準”。(詳見本書相關文章)

其次,通過對筮法的解釋,提出了變通說,即萬物是變的。《易》講通變,易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易傳》充分發揮了這一點。一個事物的發展既要新舊更替,也要相因相承,是連續性與非連續性的統一。在穩定中求生存,在變革中求發展,這才是真正的目的。《繫辭》:“安土敦乎仁,故能愛。”文王拘羑里,孔子脫陳蔡等等,皆說明了身處困境,要安土敦仁,坦然順應天地間變化,不改其樂,以順應天人合一的自然規律,從而體現《易》的根本宗旨。《繫辭》通過對筮法的解釋,對事物的變化規律進行了探索。筮法和事物的變化過程,既不拘一格又同時存在著偶然性。這一點適用於任何事物。《繫辭》雲“陰陽不測之謂神”,即所謂“準是相對的,不準是絕對的”(詳見本書相關文章)。因為“不準是絕對的”,所以在不拘一格的基礎上又存在著偶然性。天有陰晴雨雪,地有山川洞穴,人效法天地之道,因此人無完人。同樣,由人來使用或者駕馭的一些技術、方法等,也必然會出現不足之處,這是定律。這就是所談到的偶然性的一個方面——準是相對的,而不準是絕對的。

再者,通過對剛柔相應的過程瞭解,可以看出在其對立面既有相交也有相攻,既有合也有衝。這裡體現出克化的原則。

《繫辭》言:“是故愛惡相攻而吉凶生,遠近相取而悔吝生,情偽相感而利害生。”這裡所說的愛惡相攻而吉凶生,指的就是一剛一柔爻象之間互相排斥,有了互相排斥也就有了吉凶產生。《易》共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一萬零九十四種爻象。事物規律在這一萬零九十四種爻象裡是通過什麼來體現出來的呢?就是依靠爻象的七種判定方法來體現的,即乘、承、據、應、比、中、正。

以上,便是《易傳》有機而完美的結構。

通過以上對《易傳》的結構解讀,不難發現,要學好易學,《易傳》是必須要通讀的。

順便強調一下:學習易學的基本心態是講求心性和敬畏。

有了一個良好的心性,有了一顆敬畏的心,自然你的道德水平就提高了。沒有良好的心性、沒有敬畏心就沒有道德,“德行”的含金量就不高。沒有充分的“德”就難以學到很多真正的東西。“天雨雖寬,不潤無根之草;佛法雖精,不傳無德之人。”希望我們都能夠努力保持自己的內心,盡情拓展心性,做到“兼收幷蓄見仁心”,並保持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人文精神。

懷有敬畏之心很重要。對文化的傳承要心存敬畏,沒有敬畏就沒有熱愛。

- 文章節選自《大易識階》-

米鴻賓 如何才能讀懂《易經》?

米鴻賓 如何才能讀懂《易經》?

【作者簡介】米鴻賓 字貞觀,號十翼,先秦思想史專家,獨立學者。創有十翼書院、東巴書院、南傳書院,復建有遼寧古剎財神寺。秉承中國文化最優良的傳承——學際天人,出入古今;究大易,諳經學,精五音,擅六壬,旁涉天文、曆法與國史。授課深入淺出,引詩舉史,既廣大又精微,又不離日用之道,滲入人心。海內外出版有《大易識階》(中國書籍出版社)、《道在器中——傳統傢俱與中國文化》(故宮出版社)、《六壬神課金口訣心髓指要》(嶽麓書社)等十餘部著作。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