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的謬誤——《論語》第一句講什麼?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這是《論語》第一句,初中語文的內容,但是你真的能理解嗎?

我們傳統上學習的論語是按照宋代著名理學家朱熹的觀點傳承的,先看看朱子在《四書集註》裡是怎麼說的: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這是《論語》第一句,初中語文的內容,但是你真的能理解嗎?

我們傳統上學習的論語是按照宋代著名理學家朱熹的觀點傳承的,先看看朱子在《四書集註》裡是怎麼說的:

朱熹的謬誤——《論語》第一句講什麼?

四書集註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說、悅同。學之為言效也。人性皆善,而覺有先後,後覺者必效先覺之所為,乃可以明善而復其初也。習,鳥數飛也。學之不已,如鳥數飛也。說,喜意也。既學而又時時習之,則所學者熟,而中心喜說,其進自不能已矣。程子曰“習,重習也。時復思繹,浹洽於中,則說也。”又曰:“學者,將以行之也。時習之,則所學者在我,故說。”謝氏曰:“時習者,無時而不習。坐如屍,坐時習也;立如齊,立時習也。”〕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樂,音洛。朋,同類也。自遠方來,則近者可知。程子曰:“以善及人,而信從者眾,故可樂。”又曰:“說在心,樂主發散在外。”〕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慍,紆問反。慍,含怒意。君子,成德之名。尹氏曰:“學在己,知不知在人,何慍之有。”程子曰:“雖樂於及人,不見是而無悶,乃所謂君子。”愚謂及人而樂者順而易,不知而不慍者逆而難,故惟成德者能之。然德之所以成,亦曰學之正、習之熟、說之深,而不已焉耳。程子曰:“樂由說而後得,非樂不足以語君子。”〕

那麼,按照朱子的解釋,論語第一句就是這樣的: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這是《論語》第一句,初中語文的內容,但是你真的能理解嗎?

我們傳統上學習的論語是按照宋代著名理學家朱熹的觀點傳承的,先看看朱子在《四書集註》裡是怎麼說的:

朱熹的謬誤——《論語》第一句講什麼?

四書集註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說、悅同。學之為言效也。人性皆善,而覺有先後,後覺者必效先覺之所為,乃可以明善而復其初也。習,鳥數飛也。學之不已,如鳥數飛也。說,喜意也。既學而又時時習之,則所學者熟,而中心喜說,其進自不能已矣。程子曰“習,重習也。時復思繹,浹洽於中,則說也。”又曰:“學者,將以行之也。時習之,則所學者在我,故說。”謝氏曰:“時習者,無時而不習。坐如屍,坐時習也;立如齊,立時習也。”〕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樂,音洛。朋,同類也。自遠方來,則近者可知。程子曰:“以善及人,而信從者眾,故可樂。”又曰:“說在心,樂主發散在外。”〕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慍,紆問反。慍,含怒意。君子,成德之名。尹氏曰:“學在己,知不知在人,何慍之有。”程子曰:“雖樂於及人,不見是而無悶,乃所謂君子。”愚謂及人而樂者順而易,不知而不慍者逆而難,故惟成德者能之。然德之所以成,亦曰學之正、習之熟、說之深,而不已焉耳。程子曰:“樂由說而後得,非樂不足以語君子。”〕

那麼,按照朱子的解釋,論語第一句就是這樣的:

朱熹的謬誤——《論語》第一句講什麼?

朱熹

學到了知識而且經常練習,不是很愉快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是很令人高興嗎?人家不瞭解我,我也不惱怒,不也是一個有德的君子嗎?

那這裡邊就有問題了:

首先,我們從小學到初中、高中、大學,從來都知道學習並不是一件讓人感覺到快樂的事,而最怕的就是經常複習,每次複習就是把學習的痛苦再經歷一遍,實在是痛苦萬分,簡直是 “學而時習之,不亦苦乎” 。孔子具有強烈的人文主義精神,所謂 “仁者愛人”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如果孔子連人性的這點痛苦都瞭解不到,那還算什麼聖人呢?

其次,有朋友從遠方來,當然是叫人高興,但是高興之餘就想到了要招待人家,要讓錢包癟下去了。如果是富商巨賈,那沒有問題,如果僅僅是小康之家,那恐怕也很難做到經常的 “樂乎” 吧。

再次,別人不瞭解我,不瞭解就不瞭解唄,為啥還要 “慍” 呢。走在馬路上的人都不瞭解我,難道我要挨個去 “慍” 嗎?大概只有迫害狂才會那樣。難道只要不小肚雞腸的去恨不瞭解自己的人,就能算得上孔子推崇的“君子”嗎?

最後,你會發現,孔子這三句話基本上不挨著,第一句講學習,第二句講交友,第三句講人際關係。但是往後看論語全文,如果是這種情況,那第二和第三句前也是要加上 “子曰” 的。那麼問題來了——

論語第一句到底講什麼呢?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這是《論語》第一句,初中語文的內容,但是你真的能理解嗎?

我們傳統上學習的論語是按照宋代著名理學家朱熹的觀點傳承的,先看看朱子在《四書集註》裡是怎麼說的:

朱熹的謬誤——《論語》第一句講什麼?

四書集註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說、悅同。學之為言效也。人性皆善,而覺有先後,後覺者必效先覺之所為,乃可以明善而復其初也。習,鳥數飛也。學之不已,如鳥數飛也。說,喜意也。既學而又時時習之,則所學者熟,而中心喜說,其進自不能已矣。程子曰“習,重習也。時復思繹,浹洽於中,則說也。”又曰:“學者,將以行之也。時習之,則所學者在我,故說。”謝氏曰:“時習者,無時而不習。坐如屍,坐時習也;立如齊,立時習也。”〕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樂,音洛。朋,同類也。自遠方來,則近者可知。程子曰:“以善及人,而信從者眾,故可樂。”又曰:“說在心,樂主發散在外。”〕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慍,紆問反。慍,含怒意。君子,成德之名。尹氏曰:“學在己,知不知在人,何慍之有。”程子曰:“雖樂於及人,不見是而無悶,乃所謂君子。”愚謂及人而樂者順而易,不知而不慍者逆而難,故惟成德者能之。然德之所以成,亦曰學之正、習之熟、說之深,而不已焉耳。程子曰:“樂由說而後得,非樂不足以語君子。”〕

那麼,按照朱子的解釋,論語第一句就是這樣的:

朱熹的謬誤——《論語》第一句講什麼?

朱熹

學到了知識而且經常練習,不是很愉快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是很令人高興嗎?人家不瞭解我,我也不惱怒,不也是一個有德的君子嗎?

那這裡邊就有問題了:

首先,我們從小學到初中、高中、大學,從來都知道學習並不是一件讓人感覺到快樂的事,而最怕的就是經常複習,每次複習就是把學習的痛苦再經歷一遍,實在是痛苦萬分,簡直是 “學而時習之,不亦苦乎” 。孔子具有強烈的人文主義精神,所謂 “仁者愛人”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如果孔子連人性的這點痛苦都瞭解不到,那還算什麼聖人呢?

其次,有朋友從遠方來,當然是叫人高興,但是高興之餘就想到了要招待人家,要讓錢包癟下去了。如果是富商巨賈,那沒有問題,如果僅僅是小康之家,那恐怕也很難做到經常的 “樂乎” 吧。

再次,別人不瞭解我,不瞭解就不瞭解唄,為啥還要 “慍” 呢。走在馬路上的人都不瞭解我,難道我要挨個去 “慍” 嗎?大概只有迫害狂才會那樣。難道只要不小肚雞腸的去恨不瞭解自己的人,就能算得上孔子推崇的“君子”嗎?

最後,你會發現,孔子這三句話基本上不挨著,第一句講學習,第二句講交友,第三句講人際關係。但是往後看論語全文,如果是這種情況,那第二和第三句前也是要加上 “子曰” 的。那麼問題來了——

論語第一句到底講什麼呢?

朱熹的謬誤——《論語》第一句講什麼?

孔子講學圖

我們要知道,孔子在《論語》的論述都是在一定情境之下的,為了節約文字,在記述的時候就把情境忽略了,但是通過前後文章的對應關係,我們依然可以猜到這個情境。

第一句,朱子將 “時” 解釋為 “時時” 就明顯欠妥。孔子是人文主義的大師,他關心人性,強調人性,他也知道學習是令人痛苦的過程,但是他知道學習之後的得 “道” 是讓人無比興奮的事,所謂“朝聞道夕死可矣” 。

其實我們也會有這種體驗,當你苦苦鑽研一個問題的時候,過程中充滿了痛苦,你驗算、演練、推敲,但是當真的找到答案的時候,那種快樂也和你之前的痛苦成正比。

孔子所謂的 “學” 其實不僅僅是我們現在理解的學習知識和文化,他的 “入世” 思想更強調學習做人和做事的道理,那麼學習完道理之後下一步要怎樣才能 “說” 呢?那就是實踐的時候。我們都有這種體驗——當一個知識在生活中解決了一個問題或者回答了他人的一個疑惑,這時候往往才一下子知道這個知識的妙用。所以,此處的 “時” 並非 “時時”,而僅僅是在一定的時候而已,“習” 應該是踐行的意思。

第二句,顯然在 “有朋自遠方來” 之後還少東西,即有朋自遠方來之後做什麼?是來吃飯唱歌還是來打牌郊遊呢?這一句是承接前文的,也就是志同道合的人來了是為了探討學問,你學習到了道理,再和別人進行交流,那樣你的知識,你的道理也就擴充開來,在辯論和交流中更加明晰明確,這才是讓人快樂的原因。

那來的 “朋” 一定是所謂 “志同道合” 的人嗎?不一定,如果來的人都和你思想統一,那就沒有必要進行討論了,大家在一個捧臭腳的狀態下誰也不會更進步。一般做 “類” 講的詞應該是 “友” 或者 “徒”,而不是 “朋”,這裡僅是指有共同學問愛好的人。

第三句,同樣的,在 “人不知” 後邊還是少一個詞,人不知什麼而不慍才能稱得上是君子呢?還有,這裡的 “人” 是馬路上走的人嗎?

還是需要保持前後文的連貫性,人就是前邊的 “朋”,來和我探討學習的人,不同意不理解我的什麼呢?下邊自然就是前文的 “學” ——學問和道理——才談得上是不是會“慍”。

我們都有這種經驗:本來是在討論一個問題,但是很快情況就失控,陷入矯情的爭辯乃至人身攻擊上來,到冷靜下來只是讓自己後悔不已。如果可以做到學習討論一直是學術層面的,不會到心裡的“慍”,那實在稱得上是君子了。

所以,論語第一句講什麼呢?

孔子說:懂得了一個道理,並且可以在一定的時候實踐它,這是一件讓人高興的事。如果有遠方的同好來和你共同探討這個學問,那會讓你增益知識從而快樂。如果意見有爭執,但是能保持在學術層面的爭論而不是心中的惱怒怨恨,那這種德行可以稱得上是君子了。

沒錯,《論語》第一句講的是做學問的方法和原則:自己學習要找機會去實踐,和別人探討會增加見識但是要保持在學術層面。

《論語》本身就是一部教人做學問懂道理的書,但是必須再次強調,這裡的學問道理並非現在狹義範疇的 “學文問句” ,而是做人做事的方式方法,而在《論語》最重要的開篇第一句,孔子就把這個方法和原則說清楚了,這讓我們更加佩服先賢的智慧。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這是《論語》第一句,初中語文的內容,但是你真的能理解嗎?

我們傳統上學習的論語是按照宋代著名理學家朱熹的觀點傳承的,先看看朱子在《四書集註》裡是怎麼說的:

朱熹的謬誤——《論語》第一句講什麼?

四書集註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說、悅同。學之為言效也。人性皆善,而覺有先後,後覺者必效先覺之所為,乃可以明善而復其初也。習,鳥數飛也。學之不已,如鳥數飛也。說,喜意也。既學而又時時習之,則所學者熟,而中心喜說,其進自不能已矣。程子曰“習,重習也。時復思繹,浹洽於中,則說也。”又曰:“學者,將以行之也。時習之,則所學者在我,故說。”謝氏曰:“時習者,無時而不習。坐如屍,坐時習也;立如齊,立時習也。”〕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樂,音洛。朋,同類也。自遠方來,則近者可知。程子曰:“以善及人,而信從者眾,故可樂。”又曰:“說在心,樂主發散在外。”〕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慍,紆問反。慍,含怒意。君子,成德之名。尹氏曰:“學在己,知不知在人,何慍之有。”程子曰:“雖樂於及人,不見是而無悶,乃所謂君子。”愚謂及人而樂者順而易,不知而不慍者逆而難,故惟成德者能之。然德之所以成,亦曰學之正、習之熟、說之深,而不已焉耳。程子曰:“樂由說而後得,非樂不足以語君子。”〕

那麼,按照朱子的解釋,論語第一句就是這樣的:

朱熹的謬誤——《論語》第一句講什麼?

朱熹

學到了知識而且經常練習,不是很愉快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是很令人高興嗎?人家不瞭解我,我也不惱怒,不也是一個有德的君子嗎?

那這裡邊就有問題了:

首先,我們從小學到初中、高中、大學,從來都知道學習並不是一件讓人感覺到快樂的事,而最怕的就是經常複習,每次複習就是把學習的痛苦再經歷一遍,實在是痛苦萬分,簡直是 “學而時習之,不亦苦乎” 。孔子具有強烈的人文主義精神,所謂 “仁者愛人”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如果孔子連人性的這點痛苦都瞭解不到,那還算什麼聖人呢?

其次,有朋友從遠方來,當然是叫人高興,但是高興之餘就想到了要招待人家,要讓錢包癟下去了。如果是富商巨賈,那沒有問題,如果僅僅是小康之家,那恐怕也很難做到經常的 “樂乎” 吧。

再次,別人不瞭解我,不瞭解就不瞭解唄,為啥還要 “慍” 呢。走在馬路上的人都不瞭解我,難道我要挨個去 “慍” 嗎?大概只有迫害狂才會那樣。難道只要不小肚雞腸的去恨不瞭解自己的人,就能算得上孔子推崇的“君子”嗎?

最後,你會發現,孔子這三句話基本上不挨著,第一句講學習,第二句講交友,第三句講人際關係。但是往後看論語全文,如果是這種情況,那第二和第三句前也是要加上 “子曰” 的。那麼問題來了——

論語第一句到底講什麼呢?

朱熹的謬誤——《論語》第一句講什麼?

孔子講學圖

我們要知道,孔子在《論語》的論述都是在一定情境之下的,為了節約文字,在記述的時候就把情境忽略了,但是通過前後文章的對應關係,我們依然可以猜到這個情境。

第一句,朱子將 “時” 解釋為 “時時” 就明顯欠妥。孔子是人文主義的大師,他關心人性,強調人性,他也知道學習是令人痛苦的過程,但是他知道學習之後的得 “道” 是讓人無比興奮的事,所謂“朝聞道夕死可矣” 。

其實我們也會有這種體驗,當你苦苦鑽研一個問題的時候,過程中充滿了痛苦,你驗算、演練、推敲,但是當真的找到答案的時候,那種快樂也和你之前的痛苦成正比。

孔子所謂的 “學” 其實不僅僅是我們現在理解的學習知識和文化,他的 “入世” 思想更強調學習做人和做事的道理,那麼學習完道理之後下一步要怎樣才能 “說” 呢?那就是實踐的時候。我們都有這種體驗——當一個知識在生活中解決了一個問題或者回答了他人的一個疑惑,這時候往往才一下子知道這個知識的妙用。所以,此處的 “時” 並非 “時時”,而僅僅是在一定的時候而已,“習” 應該是踐行的意思。

第二句,顯然在 “有朋自遠方來” 之後還少東西,即有朋自遠方來之後做什麼?是來吃飯唱歌還是來打牌郊遊呢?這一句是承接前文的,也就是志同道合的人來了是為了探討學問,你學習到了道理,再和別人進行交流,那樣你的知識,你的道理也就擴充開來,在辯論和交流中更加明晰明確,這才是讓人快樂的原因。

那來的 “朋” 一定是所謂 “志同道合” 的人嗎?不一定,如果來的人都和你思想統一,那就沒有必要進行討論了,大家在一個捧臭腳的狀態下誰也不會更進步。一般做 “類” 講的詞應該是 “友” 或者 “徒”,而不是 “朋”,這裡僅是指有共同學問愛好的人。

第三句,同樣的,在 “人不知” 後邊還是少一個詞,人不知什麼而不慍才能稱得上是君子呢?還有,這裡的 “人” 是馬路上走的人嗎?

還是需要保持前後文的連貫性,人就是前邊的 “朋”,來和我探討學習的人,不同意不理解我的什麼呢?下邊自然就是前文的 “學” ——學問和道理——才談得上是不是會“慍”。

我們都有這種經驗:本來是在討論一個問題,但是很快情況就失控,陷入矯情的爭辯乃至人身攻擊上來,到冷靜下來只是讓自己後悔不已。如果可以做到學習討論一直是學術層面的,不會到心裡的“慍”,那實在稱得上是君子了。

所以,論語第一句講什麼呢?

孔子說:懂得了一個道理,並且可以在一定的時候實踐它,這是一件讓人高興的事。如果有遠方的同好來和你共同探討這個學問,那會讓你增益知識從而快樂。如果意見有爭執,但是能保持在學術層面的爭論而不是心中的惱怒怨恨,那這種德行可以稱得上是君子了。

沒錯,《論語》第一句講的是做學問的方法和原則:自己學習要找機會去實踐,和別人探討會增加見識但是要保持在學術層面。

《論語》本身就是一部教人做學問懂道理的書,但是必須再次強調,這裡的學問道理並非現在狹義範疇的 “學文問句” ,而是做人做事的方式方法,而在《論語》最重要的開篇第一句,孔子就把這個方法和原則說清楚了,這讓我們更加佩服先賢的智慧。

朱熹的謬誤——《論語》第一句講什麼?

孔子

讀書應該先了解作者的背景,再嘗試融會貫通,那樣你能得到更多。

咱們下次再談。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這是《論語》第一句,初中語文的內容,但是你真的能理解嗎?

我們傳統上學習的論語是按照宋代著名理學家朱熹的觀點傳承的,先看看朱子在《四書集註》裡是怎麼說的:

朱熹的謬誤——《論語》第一句講什麼?

四書集註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說、悅同。學之為言效也。人性皆善,而覺有先後,後覺者必效先覺之所為,乃可以明善而復其初也。習,鳥數飛也。學之不已,如鳥數飛也。說,喜意也。既學而又時時習之,則所學者熟,而中心喜說,其進自不能已矣。程子曰“習,重習也。時復思繹,浹洽於中,則說也。”又曰:“學者,將以行之也。時習之,則所學者在我,故說。”謝氏曰:“時習者,無時而不習。坐如屍,坐時習也;立如齊,立時習也。”〕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樂,音洛。朋,同類也。自遠方來,則近者可知。程子曰:“以善及人,而信從者眾,故可樂。”又曰:“說在心,樂主發散在外。”〕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慍,紆問反。慍,含怒意。君子,成德之名。尹氏曰:“學在己,知不知在人,何慍之有。”程子曰:“雖樂於及人,不見是而無悶,乃所謂君子。”愚謂及人而樂者順而易,不知而不慍者逆而難,故惟成德者能之。然德之所以成,亦曰學之正、習之熟、說之深,而不已焉耳。程子曰:“樂由說而後得,非樂不足以語君子。”〕

那麼,按照朱子的解釋,論語第一句就是這樣的:

朱熹的謬誤——《論語》第一句講什麼?

朱熹

學到了知識而且經常練習,不是很愉快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是很令人高興嗎?人家不瞭解我,我也不惱怒,不也是一個有德的君子嗎?

那這裡邊就有問題了:

首先,我們從小學到初中、高中、大學,從來都知道學習並不是一件讓人感覺到快樂的事,而最怕的就是經常複習,每次複習就是把學習的痛苦再經歷一遍,實在是痛苦萬分,簡直是 “學而時習之,不亦苦乎” 。孔子具有強烈的人文主義精神,所謂 “仁者愛人”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如果孔子連人性的這點痛苦都瞭解不到,那還算什麼聖人呢?

其次,有朋友從遠方來,當然是叫人高興,但是高興之餘就想到了要招待人家,要讓錢包癟下去了。如果是富商巨賈,那沒有問題,如果僅僅是小康之家,那恐怕也很難做到經常的 “樂乎” 吧。

再次,別人不瞭解我,不瞭解就不瞭解唄,為啥還要 “慍” 呢。走在馬路上的人都不瞭解我,難道我要挨個去 “慍” 嗎?大概只有迫害狂才會那樣。難道只要不小肚雞腸的去恨不瞭解自己的人,就能算得上孔子推崇的“君子”嗎?

最後,你會發現,孔子這三句話基本上不挨著,第一句講學習,第二句講交友,第三句講人際關係。但是往後看論語全文,如果是這種情況,那第二和第三句前也是要加上 “子曰” 的。那麼問題來了——

論語第一句到底講什麼呢?

朱熹的謬誤——《論語》第一句講什麼?

孔子講學圖

我們要知道,孔子在《論語》的論述都是在一定情境之下的,為了節約文字,在記述的時候就把情境忽略了,但是通過前後文章的對應關係,我們依然可以猜到這個情境。

第一句,朱子將 “時” 解釋為 “時時” 就明顯欠妥。孔子是人文主義的大師,他關心人性,強調人性,他也知道學習是令人痛苦的過程,但是他知道學習之後的得 “道” 是讓人無比興奮的事,所謂“朝聞道夕死可矣” 。

其實我們也會有這種體驗,當你苦苦鑽研一個問題的時候,過程中充滿了痛苦,你驗算、演練、推敲,但是當真的找到答案的時候,那種快樂也和你之前的痛苦成正比。

孔子所謂的 “學” 其實不僅僅是我們現在理解的學習知識和文化,他的 “入世” 思想更強調學習做人和做事的道理,那麼學習完道理之後下一步要怎樣才能 “說” 呢?那就是實踐的時候。我們都有這種體驗——當一個知識在生活中解決了一個問題或者回答了他人的一個疑惑,這時候往往才一下子知道這個知識的妙用。所以,此處的 “時” 並非 “時時”,而僅僅是在一定的時候而已,“習” 應該是踐行的意思。

第二句,顯然在 “有朋自遠方來” 之後還少東西,即有朋自遠方來之後做什麼?是來吃飯唱歌還是來打牌郊遊呢?這一句是承接前文的,也就是志同道合的人來了是為了探討學問,你學習到了道理,再和別人進行交流,那樣你的知識,你的道理也就擴充開來,在辯論和交流中更加明晰明確,這才是讓人快樂的原因。

那來的 “朋” 一定是所謂 “志同道合” 的人嗎?不一定,如果來的人都和你思想統一,那就沒有必要進行討論了,大家在一個捧臭腳的狀態下誰也不會更進步。一般做 “類” 講的詞應該是 “友” 或者 “徒”,而不是 “朋”,這裡僅是指有共同學問愛好的人。

第三句,同樣的,在 “人不知” 後邊還是少一個詞,人不知什麼而不慍才能稱得上是君子呢?還有,這裡的 “人” 是馬路上走的人嗎?

還是需要保持前後文的連貫性,人就是前邊的 “朋”,來和我探討學習的人,不同意不理解我的什麼呢?下邊自然就是前文的 “學” ——學問和道理——才談得上是不是會“慍”。

我們都有這種經驗:本來是在討論一個問題,但是很快情況就失控,陷入矯情的爭辯乃至人身攻擊上來,到冷靜下來只是讓自己後悔不已。如果可以做到學習討論一直是學術層面的,不會到心裡的“慍”,那實在稱得上是君子了。

所以,論語第一句講什麼呢?

孔子說:懂得了一個道理,並且可以在一定的時候實踐它,這是一件讓人高興的事。如果有遠方的同好來和你共同探討這個學問,那會讓你增益知識從而快樂。如果意見有爭執,但是能保持在學術層面的爭論而不是心中的惱怒怨恨,那這種德行可以稱得上是君子了。

沒錯,《論語》第一句講的是做學問的方法和原則:自己學習要找機會去實踐,和別人探討會增加見識但是要保持在學術層面。

《論語》本身就是一部教人做學問懂道理的書,但是必須再次強調,這裡的學問道理並非現在狹義範疇的 “學文問句” ,而是做人做事的方式方法,而在《論語》最重要的開篇第一句,孔子就把這個方法和原則說清楚了,這讓我們更加佩服先賢的智慧。

朱熹的謬誤——《論語》第一句講什麼?

孔子

讀書應該先了解作者的背景,再嘗試融會貫通,那樣你能得到更多。

咱們下次再談。

朱熹的謬誤——《論語》第一句講什麼?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