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喜劇的馮小剛,他電影中的悲情元素

文/雲飛揚

從嚴歌苓的小說到馮小剛的電影,那一代人的《芳華》,都是脆弱的、倔強的、美好的,然而過去的時光難以追回。革命的烘爐裡,臉上的絨毛輕易便被灼燒,堅硬的代價便是匆匆而過的憂傷,“最可愛的人”其實非常的疲憊與困惑,抬起頭、看著天,後退原來是向前。

不喜劇的馮小剛,他電影中的悲情元素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現在的長久和平,根本前提便是《芳華》中的那場戰爭,劉峰和何小萍等人的奉獻,值得我們禮讚。那些花兒,如今在哪裡啊。與青春有關的日子的日子過後,更多是在馮小剛的追憶裡、電影中。馮小剛和他的感傷歲月,可能才是更真實的馮小剛,一個始終不曾忘記自己是退伍軍人和片場美工的馮小剛,這兩個身份的馮小剛可以看到更多主角不曾凝視和矚目的邊緣人和他們的悲情。

不喜劇的馮小剛,他電影中的悲情元素

馮小剛,1958年出生,一個不省心的人,從退伍軍人、片場美工到編劇、導演、公司老闆,這一路,如魚在水冷暖自知。馮小剛的電影故事基本上都不架空,很紮實的站在大地上,以活生生的小人物的喜怒哀樂,他們的生活和生存,表面上很有質感,不用過度闡釋也很有價值。馮小剛閱讀社會和書寫電影的能力,十幾年來一直是與觀眾最能達成默契和會意的電影人,尊重觀眾是出發點也是最高目標。馮小剛的電影品質精準,到達率很高。張揚質樸人性,絕不裝逼和賣傻,很原裝的得到好彩頭。馮小剛這個人是中國的,崛起於草根之間,行走於市井凡俗,不悶騷不放肆,逗你開心引你三省吾身,哥不寂寞,也不是傳說。與同齡人王朔、樑左、陳凱歌、趙曉龍等北京圈子裡的哥們相比,馮小剛成名不算早,但是遠行的路卻足夠長,長到了自己的身影有了足夠的斜長的影子,無數人和他們的時代,往事和近事在他的銀幕表達中成型,無論以喜劇還是悲劇的面目出現。從《永失我愛》到《芳華》,愛情和感傷都在此間。

不喜劇的馮小剛,他電影中的悲情元素

二十年前,馮小剛開啟了內地的賀歲片,為更多的國人所知。二十年間,他從青年電影工作者變成了“老炮兒”,唯有做一個“電影青年”的心不變。即便馮小剛拍攝過多部嚴肅主題的電影,大部分觀眾依然首先把他看成是喜劇電影的代表。對此,他不無反抗、尷尬,但也無可奈何,畢竟喜劇尤其獨特的力量,也能反映我們這個時代的症候群。2016年老搭檔劉震雲編劇、范冰冰主演的《我不是潘金蓮》公映,這是一部貌似主題為上訪-截訪的社會題材電影,其實依然講了人在社會中的位置與關係的深刻主題。馮小剛執意使用原形畫幅(輔助以少數的方形畫幅)來拍攝,就是要“出圈兒”——“我就是不想解釋這個事,沒有別的道理,就是想拍這個圓。”

不喜劇的馮小剛,他電影中的悲情元素

要想理解寫實喜劇片《我不是潘金蓮》,就必須回顧下馮小剛這個人的成長史和喜劇電影對於他的意義。2017年12月15日,根據嚴歌苓半自傳故事改編的《芳華》,更是將觀眾的目光帶回1970年代中期以來的文工團以及風流四散的悲情人生。文工團是極其特殊的小社會,革命大義和雞毛蒜皮沒小事同時存在於青春如歌的激情燃燒的歲月裡,成為“笑話”的何小萍和“活雷鋒”劉峰,都必然是被侮辱和被傷害的“真人”,革命的人是沒有因果報應這一說的,他們只有努力的去和時代相抗爭,然而時代的主旋律和舞臺中央的人的腔調,卻隨時都會改變,作為生活在過去的人,他們無能為力於“逝者如斯夫”的時光。與《芳華》形成定量影像的是《集結號》,那是另外一個維度的求索,張涵予飾演的穀子地執著的為曾經的戰友要一個說法。《芳華》則是肖穗子在旁白中喟嘆著過去時空的他者和自我的失落,時間未必就能給出平等的答覆。

不喜劇的馮小剛,他電影中的悲情元素

喜劇片大佬馮小剛,其實比《芳華》中人更為幸運,但是在當年成名之前的根本原因還是題材困擾,1990年代中期的電影環境突然進入寒冬,有關電影當局的禁令層出不窮,馮小剛、王朔、張藝謀、陳凱歌、田壯壯等人被迫進行轉型或歸隱。馮小剛在電視劇《北京人在紐約》成功之後,《一地雞毛》、《月亮背後》、《過著狼狽不堪的生活》、《我是你爸爸》等四個作品連續被“槍斃”無緣與觀眾見面,他變成了投資人圈內談虎色變的“失足青少年”。

馮小剛的電影導演處女作《永失我愛》,改編自王朔小說,是“痞子文學”的電影版本。馮小剛在自傳《我把青春獻給你》裡乾脆稱王朔是“北斗星”,很多年後他還重申:“我一直強調不要走在別人的影子裡,其實,我至今一直在王朔的影子裡”。葉京導演的《與青春有關的日子》裡的“馮憶苦”與方言分明是以馮小剛和王朔為原型。《非誠勿擾》系列可以看作是王朔、海巖、王中軍、馬未都、葉京、馮小剛、鄔桑等等他們一代人的象徵性總結,他們通過文字和影像與觀眾達成了喜劇的“和諧”和憂傷的內裡。

不喜劇的馮小剛,他電影中的悲情元素

馮小剛的形象,不僅在於他客觀的影視作品中。他通過出現在諸多社會新聞裡,將自己的打造組合為一個著名的、有著鮮明LOGO的浮誇和銳利的北京爺們,遠遠比他的角色們更有亮度和力量。

在管虎導演的《老炮兒》,馮小剛是老炮兒,首先是對皇城根下逝去的傳統的挽留,當然也是對少年時代叛逆的一次反駁。《老炮兒》像是中國第六代導演管虎處女作《頭髮亂了》的後續故事,不過20年後再創作依舊犀利和生猛。《老炮兒》其實抒發了老炮兒們的感慨——“世界不是我們的了”,最典型的就是老炮兒,因為他們身上有些不該被遺忘的品質。馮小剛這代人如果不是權貴名流,基本上就是試圖繼續霸佔舞臺的老炮兒。

不喜劇的馮小剛,他電影中的悲情元素

紀實的風格加上不加修飾的演技,儼然成了六爺的晚年傳記電影,馮小剛完全不用去塑造就可以勝任,作為演員和電影角色在年齡、經歷、思想都有共鳴,時代的鉅變、血性的氣質、熟悉的生活,這也讓我們猜想,如果馮小剛沒有成為導演,他就是衚衕裡的“六爺”。硬氣歸硬氣,生猛也生猛,這些都是近些年中國電影市場少見的氣概,不過,六爺是鐵漢,也有柔情,“無情未必真豪傑,憐子如何不丈夫”,在與李易峰飾演的兒子一場酒館對手戲中,作為不稱職的父親的六爺流下了愧疚的淚水,不禁讓人動容。

喜劇的馮小剛能讓人笑到停不下來,而不喜劇的馮小剛,正在用這些眼淚與鮮血,觸摸一代風發少年老去的光陰。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