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歷上3個月離職和工作兩年左右離職,HR竟然看出了那麼多名堂

簡歷上3個月離職和工作兩年左右離職,HR竟然看出了那麼多名堂

這段時間公司由於業務拓展,急需要物色一個新媒體運營這塊的能人,所以我和HR之間最近溝通也比較多。我發現HR在看簡歷的時候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點,兩份經歷和學歷背景差不多的簡歷,HR會選擇另一份給我。

出於好奇,我多問了一句:為什麼你不要第一份,而是選擇第二份,這之間有什麼區別嗎?

想不到HR的回答,讓我感動特別意外和震驚,原來簡簡單單的一份簡歷還包含這麼多的門門道道。

光從在職時間長短來講,員工進公司:

2周離職,與HR的入職溝通有關。

3個月內離職,與不能適應工作和工作內容本身有關。

6個月內離職,與直接上級有關。

2年左右離職,與企業文化有關。

3~5年離職,與晉升空間受限有關。

5年以上離職,與厭倦和進步速度不平衡有關。

入職三個月離職

入職3個月離職,主要與工作本身有關。有被動離職,這裡只講主動離職,說明我們的崗位設置、工作職責、任職資格、面試標準方面存在某些問題,需要認真審查是哪方面的原因,以便及時補救,降低在招聘環節的無效勞動。

入職六個月離職

入職6個月離職的,多半與直接上級的領導有關,即經理效應——他能不能取得卓越成績最大影響因素來自於他的直接上司。人力資源部門要想辦法讓公司的管理者們接受領導力培訓,瞭解並掌握基本的領導力應具備的素質。管理者要了解下級的優勢,並讓他的優勢與崗位職責匹配,為公司發揮最大效用,同時也讓員工體現出了他的價值。

簡歷上3個月離職和工作兩年左右離職,HR竟然看出了那麼多名堂

一個優秀的管理者就是一個教練,他有義務和責任發掘潛能和優勢,並培養下屬,成為下屬成功的重要推動力。同一個部門換一個領導結果可能完全不一樣,同樣一批員工的表現可能也截然相反,一個可能團隊戰鬥力十足、激情四射,另一個可能會導致抱怨漫天、團隊渙散、離職頻發。

直接上級應該是最先了解下屬的各種動向和傾向的,他的一句話可能解決問題也能造成矛盾,如果沒有處理好,隊伍士氣下降、戰鬥力下滑,就會進入不良循環。因此在1年期內離職的員工較多的團隊,要注意他的直接上級可能出問題了。

簡歷上3個月離職和工作兩年左右離職,HR竟然看出了那麼多名堂

入職三年離職

與職業發展有關。學習不到新知識和技能,薪酬提升空間不大,沒有更多高級職位提供,此時員工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跳槽。但對企業來講,這個階段的員工應該價值最大,離職損失較大。

因此要根據不同類型員工的需求結構不同,設計合理的職業發展通道。瞭解員工的心理動態,傾聽他們的心聲。調研職業市場供求關係,主動調整薪酬、職位設計,我們的目的是保留員工,其他的政策都可以根據情況靈活調整。

所以千萬不要小看簡歷上這些工作經歷以及工作時間,還是要認真的對待每份工作!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