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紫砂的代表人物——陳曼生

文人紫砂的代表人物——陳曼生

陳曼生是個很有趣的歷史人物,他本名陳鴻壽,曼生是他的號。

陳曼生多才多藝,只是由於他在紫砂壺上的歷史貢獻特別大,以至於掩蓋了他在詩文、書畫、金石、篆刻上的成就,長期以來不被人注意,或者被人低估。

陳曼生天資豪爽,本不是那種死讀書的人,加上多年遊幕,使他養成了學以致用、講究實際效果的為學之道。他厭煩治學繁瑣“到家”的心態,與嘉慶時代埋頭鑽研古奧經學的士林風氣格格不入。他曾經講過一句最為人稱道的大白話:“凡詩文書畫,不必十分到家,乃見天趣。”文為心聲——質樸自然,情意真切,才是陳曼生最傾心的文字追求。

文人紫砂的代表人物——陳曼生

陳曼生是個很有趣的歷史人物,他本名陳鴻壽,曼生是他的號。

陳曼生多才多藝,只是由於他在紫砂壺上的歷史貢獻特別大,以至於掩蓋了他在詩文、書畫、金石、篆刻上的成就,長期以來不被人注意,或者被人低估。

陳曼生天資豪爽,本不是那種死讀書的人,加上多年遊幕,使他養成了學以致用、講究實際效果的為學之道。他厭煩治學繁瑣“到家”的心態,與嘉慶時代埋頭鑽研古奧經學的士林風氣格格不入。他曾經講過一句最為人稱道的大白話:“凡詩文書畫,不必十分到家,乃見天趣。”文為心聲——質樸自然,情意真切,才是陳曼生最傾心的文字追求。

文人紫砂的代表人物——陳曼生

歷史上有一個著名的佳話:陳曼生曾經畫了一枝秋菊,再自撰了幾句“村夫語”刻於茗壺上:“茶已熟,菊正開,賞秋人,來不來。”雖然好似日常言談,但透露出的風趣雋永,極具幽默感。這真是“文章本是妙人寫,妙人文章本平淡;莫道言語似等閒,等閒言語藏奇談。”讓人讀後,大有“讀漢書,浮大白”的意氣風發。

陳曼生“不事苦吟”的詩文,在他那個時代,雖然名氣不是最大的,但卻能隨意揮灑,直抒胸臆,有自然天成、別有洞天的趣味。三十九歲時,他自題小像說:“古人皆可師,今人皆可友”,“大事不糊塗,小事厭煩數”,這兩句話可謂是他的自我寫照。

文人紫砂的代表人物——陳曼生

陳曼生是個很有趣的歷史人物,他本名陳鴻壽,曼生是他的號。

陳曼生多才多藝,只是由於他在紫砂壺上的歷史貢獻特別大,以至於掩蓋了他在詩文、書畫、金石、篆刻上的成就,長期以來不被人注意,或者被人低估。

陳曼生天資豪爽,本不是那種死讀書的人,加上多年遊幕,使他養成了學以致用、講究實際效果的為學之道。他厭煩治學繁瑣“到家”的心態,與嘉慶時代埋頭鑽研古奧經學的士林風氣格格不入。他曾經講過一句最為人稱道的大白話:“凡詩文書畫,不必十分到家,乃見天趣。”文為心聲——質樸自然,情意真切,才是陳曼生最傾心的文字追求。

文人紫砂的代表人物——陳曼生

歷史上有一個著名的佳話:陳曼生曾經畫了一枝秋菊,再自撰了幾句“村夫語”刻於茗壺上:“茶已熟,菊正開,賞秋人,來不來。”雖然好似日常言談,但透露出的風趣雋永,極具幽默感。這真是“文章本是妙人寫,妙人文章本平淡;莫道言語似等閒,等閒言語藏奇談。”讓人讀後,大有“讀漢書,浮大白”的意氣風發。

陳曼生“不事苦吟”的詩文,在他那個時代,雖然名氣不是最大的,但卻能隨意揮灑,直抒胸臆,有自然天成、別有洞天的趣味。三十九歲時,他自題小像說:“古人皆可師,今人皆可友”,“大事不糊塗,小事厭煩數”,這兩句話可謂是他的自我寫照。

文人紫砂的代表人物——陳曼生

陳曼生的繪畫,才氣逼人。他不走潑墨寫意的路子,常以尋常的花卉果蔬為題材,間有隱山溪流,精妙之小品,無不意趣縱生。他的美學觀點是:“畫雖小技,神而明之,可以養身,可以悟道,與禪機相通。”他還在一幅繪畫上題款,自表心跡:“作畫以空靈奇想為上,一花一芝隨意寫來,便成逸趣,非拘拘於形似者可同日語也!”寥寥數語,道盡了他繪畫時的審美情趣。

陳曼生的書法,歷史上的地位較高。他從碑學入手,四書皆工,皆具法度,為後世書家所推崇。清人蔣寶齡在《墨林今話》中這樣評價說:“曼生酷嗜摩崖碑版,行措古雅有法度,精嚴古宕,人莫能及。”特別是陳曼生擅長的隸古八分書,簡古樸拙,恣肆爽健,用筆喜從結體入手,在字體的造型上求變,經常應伸變縮,反短乃長,處處出新。由於陳曼生擅長以疏密、呼應、顧盼、長短等書體架構來追求新奇,所以當時書家都稱讚他的書法“以姿勝”,誠非虛語。

文人紫砂的代表人物——陳曼生

陳曼生是個很有趣的歷史人物,他本名陳鴻壽,曼生是他的號。

陳曼生多才多藝,只是由於他在紫砂壺上的歷史貢獻特別大,以至於掩蓋了他在詩文、書畫、金石、篆刻上的成就,長期以來不被人注意,或者被人低估。

陳曼生天資豪爽,本不是那種死讀書的人,加上多年遊幕,使他養成了學以致用、講究實際效果的為學之道。他厭煩治學繁瑣“到家”的心態,與嘉慶時代埋頭鑽研古奧經學的士林風氣格格不入。他曾經講過一句最為人稱道的大白話:“凡詩文書畫,不必十分到家,乃見天趣。”文為心聲——質樸自然,情意真切,才是陳曼生最傾心的文字追求。

文人紫砂的代表人物——陳曼生

歷史上有一個著名的佳話:陳曼生曾經畫了一枝秋菊,再自撰了幾句“村夫語”刻於茗壺上:“茶已熟,菊正開,賞秋人,來不來。”雖然好似日常言談,但透露出的風趣雋永,極具幽默感。這真是“文章本是妙人寫,妙人文章本平淡;莫道言語似等閒,等閒言語藏奇談。”讓人讀後,大有“讀漢書,浮大白”的意氣風發。

陳曼生“不事苦吟”的詩文,在他那個時代,雖然名氣不是最大的,但卻能隨意揮灑,直抒胸臆,有自然天成、別有洞天的趣味。三十九歲時,他自題小像說:“古人皆可師,今人皆可友”,“大事不糊塗,小事厭煩數”,這兩句話可謂是他的自我寫照。

文人紫砂的代表人物——陳曼生

陳曼生的繪畫,才氣逼人。他不走潑墨寫意的路子,常以尋常的花卉果蔬為題材,間有隱山溪流,精妙之小品,無不意趣縱生。他的美學觀點是:“畫雖小技,神而明之,可以養身,可以悟道,與禪機相通。”他還在一幅繪畫上題款,自表心跡:“作畫以空靈奇想為上,一花一芝隨意寫來,便成逸趣,非拘拘於形似者可同日語也!”寥寥數語,道盡了他繪畫時的審美情趣。

陳曼生的書法,歷史上的地位較高。他從碑學入手,四書皆工,皆具法度,為後世書家所推崇。清人蔣寶齡在《墨林今話》中這樣評價說:“曼生酷嗜摩崖碑版,行措古雅有法度,精嚴古宕,人莫能及。”特別是陳曼生擅長的隸古八分書,簡古樸拙,恣肆爽健,用筆喜從結體入手,在字體的造型上求變,經常應伸變縮,反短乃長,處處出新。由於陳曼生擅長以疏密、呼應、顧盼、長短等書體架構來追求新奇,所以當時書家都稱讚他的書法“以姿勝”,誠非虛語。

文人紫砂的代表人物——陳曼生

陳曼生追隨阮元多年,對金石學也深有研究,他的篆刻成就更是一時之冠,名列“西泠八家”。中國的篆刻藝術,可以追溯遠古,秦漢達到高峰,至唐宋衰落,明清兩代才再起。到乾嘉時期,篆刻再度成為顯學,以“西泠八家”為首,形成了特有的西湖文化奇觀。

中國的國學傳統,一般都是虔誠地與古人為徒,“字則宗晉,詩則宗唐,刻則宗漢”。陳曼生的篆刻藝術,也遠宗漢刻,用刀張揚,豪邁險絕,線條跌宕,精力彌滿,有解衣磅礴之氣概。清代的浙派篆刻,長於短切的切刀技法。陳曼生把這種技法發揮得淋漓盡致,更趨簡潔明快。這與他曠達豪爽、力求創新的性格,有著因果相連的關係。

文人紫砂的代表人物——陳曼生

陳曼生是個很有趣的歷史人物,他本名陳鴻壽,曼生是他的號。

陳曼生多才多藝,只是由於他在紫砂壺上的歷史貢獻特別大,以至於掩蓋了他在詩文、書畫、金石、篆刻上的成就,長期以來不被人注意,或者被人低估。

陳曼生天資豪爽,本不是那種死讀書的人,加上多年遊幕,使他養成了學以致用、講究實際效果的為學之道。他厭煩治學繁瑣“到家”的心態,與嘉慶時代埋頭鑽研古奧經學的士林風氣格格不入。他曾經講過一句最為人稱道的大白話:“凡詩文書畫,不必十分到家,乃見天趣。”文為心聲——質樸自然,情意真切,才是陳曼生最傾心的文字追求。

文人紫砂的代表人物——陳曼生

歷史上有一個著名的佳話:陳曼生曾經畫了一枝秋菊,再自撰了幾句“村夫語”刻於茗壺上:“茶已熟,菊正開,賞秋人,來不來。”雖然好似日常言談,但透露出的風趣雋永,極具幽默感。這真是“文章本是妙人寫,妙人文章本平淡;莫道言語似等閒,等閒言語藏奇談。”讓人讀後,大有“讀漢書,浮大白”的意氣風發。

陳曼生“不事苦吟”的詩文,在他那個時代,雖然名氣不是最大的,但卻能隨意揮灑,直抒胸臆,有自然天成、別有洞天的趣味。三十九歲時,他自題小像說:“古人皆可師,今人皆可友”,“大事不糊塗,小事厭煩數”,這兩句話可謂是他的自我寫照。

文人紫砂的代表人物——陳曼生

陳曼生的繪畫,才氣逼人。他不走潑墨寫意的路子,常以尋常的花卉果蔬為題材,間有隱山溪流,精妙之小品,無不意趣縱生。他的美學觀點是:“畫雖小技,神而明之,可以養身,可以悟道,與禪機相通。”他還在一幅繪畫上題款,自表心跡:“作畫以空靈奇想為上,一花一芝隨意寫來,便成逸趣,非拘拘於形似者可同日語也!”寥寥數語,道盡了他繪畫時的審美情趣。

陳曼生的書法,歷史上的地位較高。他從碑學入手,四書皆工,皆具法度,為後世書家所推崇。清人蔣寶齡在《墨林今話》中這樣評價說:“曼生酷嗜摩崖碑版,行措古雅有法度,精嚴古宕,人莫能及。”特別是陳曼生擅長的隸古八分書,簡古樸拙,恣肆爽健,用筆喜從結體入手,在字體的造型上求變,經常應伸變縮,反短乃長,處處出新。由於陳曼生擅長以疏密、呼應、顧盼、長短等書體架構來追求新奇,所以當時書家都稱讚他的書法“以姿勝”,誠非虛語。

文人紫砂的代表人物——陳曼生

陳曼生追隨阮元多年,對金石學也深有研究,他的篆刻成就更是一時之冠,名列“西泠八家”。中國的篆刻藝術,可以追溯遠古,秦漢達到高峰,至唐宋衰落,明清兩代才再起。到乾嘉時期,篆刻再度成為顯學,以“西泠八家”為首,形成了特有的西湖文化奇觀。

中國的國學傳統,一般都是虔誠地與古人為徒,“字則宗晉,詩則宗唐,刻則宗漢”。陳曼生的篆刻藝術,也遠宗漢刻,用刀張揚,豪邁險絕,線條跌宕,精力彌滿,有解衣磅礴之氣概。清代的浙派篆刻,長於短切的切刀技法。陳曼生把這種技法發揮得淋漓盡致,更趨簡潔明快。這與他曠達豪爽、力求創新的性格,有著因果相連的關係。

文人紫砂的代表人物——陳曼生

陳曼生以壺得名,卻本非陶工。他之所以能在紫砂壺的藝術領域獨步天下,全然得益於他在詩文、書畫、篆刻等藝術領域所取得的成就。如壺上的銘文,要在未乾的砂泥上刻劃,其手法與金石刀法完全不同,但欣賞法則是歸於一途的。這也是人們常說的:為什麼陳曼生是一座讓人高山仰止的豐碑,後人根本無法逾越?就是因為後來者誰也無法具有如此深厚的傳統文化底蘊,且取得那麼多的藝術成就。

一生勤奮,厚積薄發。40多歲的陳曼生,一番尋尋覓覓後,終於找到了一個可以淋漓盡致地表現自己滿腹才學的“載體”——做壺去!

文人紫砂的代表人物——陳曼生

陳曼生是個很有趣的歷史人物,他本名陳鴻壽,曼生是他的號。

陳曼生多才多藝,只是由於他在紫砂壺上的歷史貢獻特別大,以至於掩蓋了他在詩文、書畫、金石、篆刻上的成就,長期以來不被人注意,或者被人低估。

陳曼生天資豪爽,本不是那種死讀書的人,加上多年遊幕,使他養成了學以致用、講究實際效果的為學之道。他厭煩治學繁瑣“到家”的心態,與嘉慶時代埋頭鑽研古奧經學的士林風氣格格不入。他曾經講過一句最為人稱道的大白話:“凡詩文書畫,不必十分到家,乃見天趣。”文為心聲——質樸自然,情意真切,才是陳曼生最傾心的文字追求。

文人紫砂的代表人物——陳曼生

歷史上有一個著名的佳話:陳曼生曾經畫了一枝秋菊,再自撰了幾句“村夫語”刻於茗壺上:“茶已熟,菊正開,賞秋人,來不來。”雖然好似日常言談,但透露出的風趣雋永,極具幽默感。這真是“文章本是妙人寫,妙人文章本平淡;莫道言語似等閒,等閒言語藏奇談。”讓人讀後,大有“讀漢書,浮大白”的意氣風發。

陳曼生“不事苦吟”的詩文,在他那個時代,雖然名氣不是最大的,但卻能隨意揮灑,直抒胸臆,有自然天成、別有洞天的趣味。三十九歲時,他自題小像說:“古人皆可師,今人皆可友”,“大事不糊塗,小事厭煩數”,這兩句話可謂是他的自我寫照。

文人紫砂的代表人物——陳曼生

陳曼生的繪畫,才氣逼人。他不走潑墨寫意的路子,常以尋常的花卉果蔬為題材,間有隱山溪流,精妙之小品,無不意趣縱生。他的美學觀點是:“畫雖小技,神而明之,可以養身,可以悟道,與禪機相通。”他還在一幅繪畫上題款,自表心跡:“作畫以空靈奇想為上,一花一芝隨意寫來,便成逸趣,非拘拘於形似者可同日語也!”寥寥數語,道盡了他繪畫時的審美情趣。

陳曼生的書法,歷史上的地位較高。他從碑學入手,四書皆工,皆具法度,為後世書家所推崇。清人蔣寶齡在《墨林今話》中這樣評價說:“曼生酷嗜摩崖碑版,行措古雅有法度,精嚴古宕,人莫能及。”特別是陳曼生擅長的隸古八分書,簡古樸拙,恣肆爽健,用筆喜從結體入手,在字體的造型上求變,經常應伸變縮,反短乃長,處處出新。由於陳曼生擅長以疏密、呼應、顧盼、長短等書體架構來追求新奇,所以當時書家都稱讚他的書法“以姿勝”,誠非虛語。

文人紫砂的代表人物——陳曼生

陳曼生追隨阮元多年,對金石學也深有研究,他的篆刻成就更是一時之冠,名列“西泠八家”。中國的篆刻藝術,可以追溯遠古,秦漢達到高峰,至唐宋衰落,明清兩代才再起。到乾嘉時期,篆刻再度成為顯學,以“西泠八家”為首,形成了特有的西湖文化奇觀。

中國的國學傳統,一般都是虔誠地與古人為徒,“字則宗晉,詩則宗唐,刻則宗漢”。陳曼生的篆刻藝術,也遠宗漢刻,用刀張揚,豪邁險絕,線條跌宕,精力彌滿,有解衣磅礴之氣概。清代的浙派篆刻,長於短切的切刀技法。陳曼生把這種技法發揮得淋漓盡致,更趨簡潔明快。這與他曠達豪爽、力求創新的性格,有著因果相連的關係。

文人紫砂的代表人物——陳曼生

陳曼生以壺得名,卻本非陶工。他之所以能在紫砂壺的藝術領域獨步天下,全然得益於他在詩文、書畫、篆刻等藝術領域所取得的成就。如壺上的銘文,要在未乾的砂泥上刻劃,其手法與金石刀法完全不同,但欣賞法則是歸於一途的。這也是人們常說的:為什麼陳曼生是一座讓人高山仰止的豐碑,後人根本無法逾越?就是因為後來者誰也無法具有如此深厚的傳統文化底蘊,且取得那麼多的藝術成就。

一生勤奮,厚積薄發。40多歲的陳曼生,一番尋尋覓覓後,終於找到了一個可以淋漓盡致地表現自己滿腹才學的“載體”——做壺去!

文人紫砂的代表人物——陳曼生

歷史上留下的陳曼生大名,與他的多年入幕和短暫仕途,基本沒有關係。與他的書畫和金石的成就,關係好像也不是太大。陳曼生在歷史上的光耀,完全是源於他的一項愛好:因為他愛喝茶,從而愛上紫砂壺,最後一手創造出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文人神器“曼生壺”。若沒有“曼生壺”,陳曼生其人早就被浩瀚的歷史歲月給湮滅了。

要講“曼生壺”,先得講“陳曼生與茶”。若不與茶結緣,陳曼生豈能迷上紫砂壺?

陳曼生與茶結緣,從何而始?這個問題,似乎從來沒人去探究。

文人紫砂的代表人物——陳曼生

陳曼生是個很有趣的歷史人物,他本名陳鴻壽,曼生是他的號。

陳曼生多才多藝,只是由於他在紫砂壺上的歷史貢獻特別大,以至於掩蓋了他在詩文、書畫、金石、篆刻上的成就,長期以來不被人注意,或者被人低估。

陳曼生天資豪爽,本不是那種死讀書的人,加上多年遊幕,使他養成了學以致用、講究實際效果的為學之道。他厭煩治學繁瑣“到家”的心態,與嘉慶時代埋頭鑽研古奧經學的士林風氣格格不入。他曾經講過一句最為人稱道的大白話:“凡詩文書畫,不必十分到家,乃見天趣。”文為心聲——質樸自然,情意真切,才是陳曼生最傾心的文字追求。

文人紫砂的代表人物——陳曼生

歷史上有一個著名的佳話:陳曼生曾經畫了一枝秋菊,再自撰了幾句“村夫語”刻於茗壺上:“茶已熟,菊正開,賞秋人,來不來。”雖然好似日常言談,但透露出的風趣雋永,極具幽默感。這真是“文章本是妙人寫,妙人文章本平淡;莫道言語似等閒,等閒言語藏奇談。”讓人讀後,大有“讀漢書,浮大白”的意氣風發。

陳曼生“不事苦吟”的詩文,在他那個時代,雖然名氣不是最大的,但卻能隨意揮灑,直抒胸臆,有自然天成、別有洞天的趣味。三十九歲時,他自題小像說:“古人皆可師,今人皆可友”,“大事不糊塗,小事厭煩數”,這兩句話可謂是他的自我寫照。

文人紫砂的代表人物——陳曼生

陳曼生的繪畫,才氣逼人。他不走潑墨寫意的路子,常以尋常的花卉果蔬為題材,間有隱山溪流,精妙之小品,無不意趣縱生。他的美學觀點是:“畫雖小技,神而明之,可以養身,可以悟道,與禪機相通。”他還在一幅繪畫上題款,自表心跡:“作畫以空靈奇想為上,一花一芝隨意寫來,便成逸趣,非拘拘於形似者可同日語也!”寥寥數語,道盡了他繪畫時的審美情趣。

陳曼生的書法,歷史上的地位較高。他從碑學入手,四書皆工,皆具法度,為後世書家所推崇。清人蔣寶齡在《墨林今話》中這樣評價說:“曼生酷嗜摩崖碑版,行措古雅有法度,精嚴古宕,人莫能及。”特別是陳曼生擅長的隸古八分書,簡古樸拙,恣肆爽健,用筆喜從結體入手,在字體的造型上求變,經常應伸變縮,反短乃長,處處出新。由於陳曼生擅長以疏密、呼應、顧盼、長短等書體架構來追求新奇,所以當時書家都稱讚他的書法“以姿勝”,誠非虛語。

文人紫砂的代表人物——陳曼生

陳曼生追隨阮元多年,對金石學也深有研究,他的篆刻成就更是一時之冠,名列“西泠八家”。中國的篆刻藝術,可以追溯遠古,秦漢達到高峰,至唐宋衰落,明清兩代才再起。到乾嘉時期,篆刻再度成為顯學,以“西泠八家”為首,形成了特有的西湖文化奇觀。

中國的國學傳統,一般都是虔誠地與古人為徒,“字則宗晉,詩則宗唐,刻則宗漢”。陳曼生的篆刻藝術,也遠宗漢刻,用刀張揚,豪邁險絕,線條跌宕,精力彌滿,有解衣磅礴之氣概。清代的浙派篆刻,長於短切的切刀技法。陳曼生把這種技法發揮得淋漓盡致,更趨簡潔明快。這與他曠達豪爽、力求創新的性格,有著因果相連的關係。

文人紫砂的代表人物——陳曼生

陳曼生以壺得名,卻本非陶工。他之所以能在紫砂壺的藝術領域獨步天下,全然得益於他在詩文、書畫、篆刻等藝術領域所取得的成就。如壺上的銘文,要在未乾的砂泥上刻劃,其手法與金石刀法完全不同,但欣賞法則是歸於一途的。這也是人們常說的:為什麼陳曼生是一座讓人高山仰止的豐碑,後人根本無法逾越?就是因為後來者誰也無法具有如此深厚的傳統文化底蘊,且取得那麼多的藝術成就。

一生勤奮,厚積薄發。40多歲的陳曼生,一番尋尋覓覓後,終於找到了一個可以淋漓盡致地表現自己滿腹才學的“載體”——做壺去!

文人紫砂的代表人物——陳曼生

歷史上留下的陳曼生大名,與他的多年入幕和短暫仕途,基本沒有關係。與他的書畫和金石的成就,關係好像也不是太大。陳曼生在歷史上的光耀,完全是源於他的一項愛好:因為他愛喝茶,從而愛上紫砂壺,最後一手創造出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文人神器“曼生壺”。若沒有“曼生壺”,陳曼生其人早就被浩瀚的歷史歲月給湮滅了。

要講“曼生壺”,先得講“陳曼生與茶”。若不與茶結緣,陳曼生豈能迷上紫砂壺?

陳曼生與茶結緣,從何而始?這個問題,似乎從來沒人去探究。

文人紫砂的代表人物——陳曼生

錢塘民間有一個美麗的傳說。陳曼生滿週歲時,家人依照傳統,將書、銅錢、算盤、毛筆等眾多物件擺放在一起,讓其“抓週”。陳曼生竟然對於諸物絲毫沒興趣,直接去抓爺爺手上的那把紫砂壺。家人連聲說好,因為“壺”與“福”發音相近,算是討個口彩。或許,冥冥中早就註定,陳曼生的一生要與茶和茶壺連在一起。

其實,陳曼生與茶結緣,起頭是有些苦澀心情的。少年時的陳曼生,不僅寄人籬下,還要照顧弟弟。他懂事早,心智自然成熟也早,很早就有著一種落寞心態。他的幾個舅舅都是士族子弟,很懂得喝茶之道,因此陳曼生打小也跟著大人們喝茶。年幼的陳曼生是孤獨的,孤獨的人大多會親近茶的清香。

文人紫砂的代表人物——陳曼生

陳曼生是個很有趣的歷史人物,他本名陳鴻壽,曼生是他的號。

陳曼生多才多藝,只是由於他在紫砂壺上的歷史貢獻特別大,以至於掩蓋了他在詩文、書畫、金石、篆刻上的成就,長期以來不被人注意,或者被人低估。

陳曼生天資豪爽,本不是那種死讀書的人,加上多年遊幕,使他養成了學以致用、講究實際效果的為學之道。他厭煩治學繁瑣“到家”的心態,與嘉慶時代埋頭鑽研古奧經學的士林風氣格格不入。他曾經講過一句最為人稱道的大白話:“凡詩文書畫,不必十分到家,乃見天趣。”文為心聲——質樸自然,情意真切,才是陳曼生最傾心的文字追求。

文人紫砂的代表人物——陳曼生

歷史上有一個著名的佳話:陳曼生曾經畫了一枝秋菊,再自撰了幾句“村夫語”刻於茗壺上:“茶已熟,菊正開,賞秋人,來不來。”雖然好似日常言談,但透露出的風趣雋永,極具幽默感。這真是“文章本是妙人寫,妙人文章本平淡;莫道言語似等閒,等閒言語藏奇談。”讓人讀後,大有“讀漢書,浮大白”的意氣風發。

陳曼生“不事苦吟”的詩文,在他那個時代,雖然名氣不是最大的,但卻能隨意揮灑,直抒胸臆,有自然天成、別有洞天的趣味。三十九歲時,他自題小像說:“古人皆可師,今人皆可友”,“大事不糊塗,小事厭煩數”,這兩句話可謂是他的自我寫照。

文人紫砂的代表人物——陳曼生

陳曼生的繪畫,才氣逼人。他不走潑墨寫意的路子,常以尋常的花卉果蔬為題材,間有隱山溪流,精妙之小品,無不意趣縱生。他的美學觀點是:“畫雖小技,神而明之,可以養身,可以悟道,與禪機相通。”他還在一幅繪畫上題款,自表心跡:“作畫以空靈奇想為上,一花一芝隨意寫來,便成逸趣,非拘拘於形似者可同日語也!”寥寥數語,道盡了他繪畫時的審美情趣。

陳曼生的書法,歷史上的地位較高。他從碑學入手,四書皆工,皆具法度,為後世書家所推崇。清人蔣寶齡在《墨林今話》中這樣評價說:“曼生酷嗜摩崖碑版,行措古雅有法度,精嚴古宕,人莫能及。”特別是陳曼生擅長的隸古八分書,簡古樸拙,恣肆爽健,用筆喜從結體入手,在字體的造型上求變,經常應伸變縮,反短乃長,處處出新。由於陳曼生擅長以疏密、呼應、顧盼、長短等書體架構來追求新奇,所以當時書家都稱讚他的書法“以姿勝”,誠非虛語。

文人紫砂的代表人物——陳曼生

陳曼生追隨阮元多年,對金石學也深有研究,他的篆刻成就更是一時之冠,名列“西泠八家”。中國的篆刻藝術,可以追溯遠古,秦漢達到高峰,至唐宋衰落,明清兩代才再起。到乾嘉時期,篆刻再度成為顯學,以“西泠八家”為首,形成了特有的西湖文化奇觀。

中國的國學傳統,一般都是虔誠地與古人為徒,“字則宗晉,詩則宗唐,刻則宗漢”。陳曼生的篆刻藝術,也遠宗漢刻,用刀張揚,豪邁險絕,線條跌宕,精力彌滿,有解衣磅礴之氣概。清代的浙派篆刻,長於短切的切刀技法。陳曼生把這種技法發揮得淋漓盡致,更趨簡潔明快。這與他曠達豪爽、力求創新的性格,有著因果相連的關係。

文人紫砂的代表人物——陳曼生

陳曼生以壺得名,卻本非陶工。他之所以能在紫砂壺的藝術領域獨步天下,全然得益於他在詩文、書畫、篆刻等藝術領域所取得的成就。如壺上的銘文,要在未乾的砂泥上刻劃,其手法與金石刀法完全不同,但欣賞法則是歸於一途的。這也是人們常說的:為什麼陳曼生是一座讓人高山仰止的豐碑,後人根本無法逾越?就是因為後來者誰也無法具有如此深厚的傳統文化底蘊,且取得那麼多的藝術成就。

一生勤奮,厚積薄發。40多歲的陳曼生,一番尋尋覓覓後,終於找到了一個可以淋漓盡致地表現自己滿腹才學的“載體”——做壺去!

文人紫砂的代表人物——陳曼生

歷史上留下的陳曼生大名,與他的多年入幕和短暫仕途,基本沒有關係。與他的書畫和金石的成就,關係好像也不是太大。陳曼生在歷史上的光耀,完全是源於他的一項愛好:因為他愛喝茶,從而愛上紫砂壺,最後一手創造出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文人神器“曼生壺”。若沒有“曼生壺”,陳曼生其人早就被浩瀚的歷史歲月給湮滅了。

要講“曼生壺”,先得講“陳曼生與茶”。若不與茶結緣,陳曼生豈能迷上紫砂壺?

陳曼生與茶結緣,從何而始?這個問題,似乎從來沒人去探究。

文人紫砂的代表人物——陳曼生

錢塘民間有一個美麗的傳說。陳曼生滿週歲時,家人依照傳統,將書、銅錢、算盤、毛筆等眾多物件擺放在一起,讓其“抓週”。陳曼生竟然對於諸物絲毫沒興趣,直接去抓爺爺手上的那把紫砂壺。家人連聲說好,因為“壺”與“福”發音相近,算是討個口彩。或許,冥冥中早就註定,陳曼生的一生要與茶和茶壺連在一起。

其實,陳曼生與茶結緣,起頭是有些苦澀心情的。少年時的陳曼生,不僅寄人籬下,還要照顧弟弟。他懂事早,心智自然成熟也早,很早就有著一種落寞心態。他的幾個舅舅都是士族子弟,很懂得喝茶之道,因此陳曼生打小也跟著大人們喝茶。年幼的陳曼生是孤獨的,孤獨的人大多會親近茶的清香。

文人紫砂的代表人物——陳曼生

陳曼生成年後,遇到的第一個貴人就是袁枚。袁枚是知名美食家,也是一個資深茶客,他不僅品茗,還研究“茶味菜”。在《隨園食單》中,袁枚特別提到一種“麵茶”:將麵條用茶汁熬煮後,加上芝麻醬等佐料,面中可散發出淡淡茶香;還有“茶腿”,經過茶葉薰過的火腿,肉質鮮美,茶香四溢。可以想見,袁枚對茶如此鍾情,豈能不讓陳曼生對茶更加偏愛。

陳曼生在漫長的遊學和遊幕期間,更是喝茶論道是常事,世情冷暖惟自知。純香馥郁的茗茶,既解酒困,又醒詩魂,給予藝術細胞特別豐富的陳曼生以獨特撫慰。對他來說,喝壺好茶,實乃天下第一愜意的樂事。

文人紫砂的代表人物——陳曼生

陳曼生是個很有趣的歷史人物,他本名陳鴻壽,曼生是他的號。

陳曼生多才多藝,只是由於他在紫砂壺上的歷史貢獻特別大,以至於掩蓋了他在詩文、書畫、金石、篆刻上的成就,長期以來不被人注意,或者被人低估。

陳曼生天資豪爽,本不是那種死讀書的人,加上多年遊幕,使他養成了學以致用、講究實際效果的為學之道。他厭煩治學繁瑣“到家”的心態,與嘉慶時代埋頭鑽研古奧經學的士林風氣格格不入。他曾經講過一句最為人稱道的大白話:“凡詩文書畫,不必十分到家,乃見天趣。”文為心聲——質樸自然,情意真切,才是陳曼生最傾心的文字追求。

文人紫砂的代表人物——陳曼生

歷史上有一個著名的佳話:陳曼生曾經畫了一枝秋菊,再自撰了幾句“村夫語”刻於茗壺上:“茶已熟,菊正開,賞秋人,來不來。”雖然好似日常言談,但透露出的風趣雋永,極具幽默感。這真是“文章本是妙人寫,妙人文章本平淡;莫道言語似等閒,等閒言語藏奇談。”讓人讀後,大有“讀漢書,浮大白”的意氣風發。

陳曼生“不事苦吟”的詩文,在他那個時代,雖然名氣不是最大的,但卻能隨意揮灑,直抒胸臆,有自然天成、別有洞天的趣味。三十九歲時,他自題小像說:“古人皆可師,今人皆可友”,“大事不糊塗,小事厭煩數”,這兩句話可謂是他的自我寫照。

文人紫砂的代表人物——陳曼生

陳曼生的繪畫,才氣逼人。他不走潑墨寫意的路子,常以尋常的花卉果蔬為題材,間有隱山溪流,精妙之小品,無不意趣縱生。他的美學觀點是:“畫雖小技,神而明之,可以養身,可以悟道,與禪機相通。”他還在一幅繪畫上題款,自表心跡:“作畫以空靈奇想為上,一花一芝隨意寫來,便成逸趣,非拘拘於形似者可同日語也!”寥寥數語,道盡了他繪畫時的審美情趣。

陳曼生的書法,歷史上的地位較高。他從碑學入手,四書皆工,皆具法度,為後世書家所推崇。清人蔣寶齡在《墨林今話》中這樣評價說:“曼生酷嗜摩崖碑版,行措古雅有法度,精嚴古宕,人莫能及。”特別是陳曼生擅長的隸古八分書,簡古樸拙,恣肆爽健,用筆喜從結體入手,在字體的造型上求變,經常應伸變縮,反短乃長,處處出新。由於陳曼生擅長以疏密、呼應、顧盼、長短等書體架構來追求新奇,所以當時書家都稱讚他的書法“以姿勝”,誠非虛語。

文人紫砂的代表人物——陳曼生

陳曼生追隨阮元多年,對金石學也深有研究,他的篆刻成就更是一時之冠,名列“西泠八家”。中國的篆刻藝術,可以追溯遠古,秦漢達到高峰,至唐宋衰落,明清兩代才再起。到乾嘉時期,篆刻再度成為顯學,以“西泠八家”為首,形成了特有的西湖文化奇觀。

中國的國學傳統,一般都是虔誠地與古人為徒,“字則宗晉,詩則宗唐,刻則宗漢”。陳曼生的篆刻藝術,也遠宗漢刻,用刀張揚,豪邁險絕,線條跌宕,精力彌滿,有解衣磅礴之氣概。清代的浙派篆刻,長於短切的切刀技法。陳曼生把這種技法發揮得淋漓盡致,更趨簡潔明快。這與他曠達豪爽、力求創新的性格,有著因果相連的關係。

文人紫砂的代表人物——陳曼生

陳曼生以壺得名,卻本非陶工。他之所以能在紫砂壺的藝術領域獨步天下,全然得益於他在詩文、書畫、篆刻等藝術領域所取得的成就。如壺上的銘文,要在未乾的砂泥上刻劃,其手法與金石刀法完全不同,但欣賞法則是歸於一途的。這也是人們常說的:為什麼陳曼生是一座讓人高山仰止的豐碑,後人根本無法逾越?就是因為後來者誰也無法具有如此深厚的傳統文化底蘊,且取得那麼多的藝術成就。

一生勤奮,厚積薄發。40多歲的陳曼生,一番尋尋覓覓後,終於找到了一個可以淋漓盡致地表現自己滿腹才學的“載體”——做壺去!

文人紫砂的代表人物——陳曼生

歷史上留下的陳曼生大名,與他的多年入幕和短暫仕途,基本沒有關係。與他的書畫和金石的成就,關係好像也不是太大。陳曼生在歷史上的光耀,完全是源於他的一項愛好:因為他愛喝茶,從而愛上紫砂壺,最後一手創造出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文人神器“曼生壺”。若沒有“曼生壺”,陳曼生其人早就被浩瀚的歷史歲月給湮滅了。

要講“曼生壺”,先得講“陳曼生與茶”。若不與茶結緣,陳曼生豈能迷上紫砂壺?

陳曼生與茶結緣,從何而始?這個問題,似乎從來沒人去探究。

文人紫砂的代表人物——陳曼生

錢塘民間有一個美麗的傳說。陳曼生滿週歲時,家人依照傳統,將書、銅錢、算盤、毛筆等眾多物件擺放在一起,讓其“抓週”。陳曼生竟然對於諸物絲毫沒興趣,直接去抓爺爺手上的那把紫砂壺。家人連聲說好,因為“壺”與“福”發音相近,算是討個口彩。或許,冥冥中早就註定,陳曼生的一生要與茶和茶壺連在一起。

其實,陳曼生與茶結緣,起頭是有些苦澀心情的。少年時的陳曼生,不僅寄人籬下,還要照顧弟弟。他懂事早,心智自然成熟也早,很早就有著一種落寞心態。他的幾個舅舅都是士族子弟,很懂得喝茶之道,因此陳曼生打小也跟著大人們喝茶。年幼的陳曼生是孤獨的,孤獨的人大多會親近茶的清香。

文人紫砂的代表人物——陳曼生

陳曼生成年後,遇到的第一個貴人就是袁枚。袁枚是知名美食家,也是一個資深茶客,他不僅品茗,還研究“茶味菜”。在《隨園食單》中,袁枚特別提到一種“麵茶”:將麵條用茶汁熬煮後,加上芝麻醬等佐料,面中可散發出淡淡茶香;還有“茶腿”,經過茶葉薰過的火腿,肉質鮮美,茶香四溢。可以想見,袁枚對茶如此鍾情,豈能不讓陳曼生對茶更加偏愛。

陳曼生在漫長的遊學和遊幕期間,更是喝茶論道是常事,世情冷暖惟自知。純香馥郁的茗茶,既解酒困,又醒詩魂,給予藝術細胞特別豐富的陳曼生以獨特撫慰。對他來說,喝壺好茶,實乃天下第一愜意的樂事。

文人紫砂的代表人物——陳曼生

由茶及壺,陳曼生自然也愛上了紫砂壺。他在居所專門僻出一間大房,用於藏壺、賞壺。陳曼生是信佛之人,室中還懸掛著巨幅南無阿彌陀佛像。友人因他既禮佛,也愛壺,便建議取“曼公”與“佛號”的結合之意,把此室取名為“阿曼陀室”。陳曼生撫掌稱善,以後他就以“阿曼陀室主人”自居。他在“阿曼陀室”中,還手書一對聯:“青山個個伸頭看,看我庵中吃苦茶”,既生動地描繪了他品茶獨樂時的心曠神怡,也一語道出了他品茗時,對世態的百般無奈和滿腹牢騷。

“阿曼陀室”後來就成了他制壺時的鈐印語,是他留給後人的“文化標識”。

文人紫砂的代表人物——陳曼生

陳曼生是個很有趣的歷史人物,他本名陳鴻壽,曼生是他的號。

陳曼生多才多藝,只是由於他在紫砂壺上的歷史貢獻特別大,以至於掩蓋了他在詩文、書畫、金石、篆刻上的成就,長期以來不被人注意,或者被人低估。

陳曼生天資豪爽,本不是那種死讀書的人,加上多年遊幕,使他養成了學以致用、講究實際效果的為學之道。他厭煩治學繁瑣“到家”的心態,與嘉慶時代埋頭鑽研古奧經學的士林風氣格格不入。他曾經講過一句最為人稱道的大白話:“凡詩文書畫,不必十分到家,乃見天趣。”文為心聲——質樸自然,情意真切,才是陳曼生最傾心的文字追求。

文人紫砂的代表人物——陳曼生

歷史上有一個著名的佳話:陳曼生曾經畫了一枝秋菊,再自撰了幾句“村夫語”刻於茗壺上:“茶已熟,菊正開,賞秋人,來不來。”雖然好似日常言談,但透露出的風趣雋永,極具幽默感。這真是“文章本是妙人寫,妙人文章本平淡;莫道言語似等閒,等閒言語藏奇談。”讓人讀後,大有“讀漢書,浮大白”的意氣風發。

陳曼生“不事苦吟”的詩文,在他那個時代,雖然名氣不是最大的,但卻能隨意揮灑,直抒胸臆,有自然天成、別有洞天的趣味。三十九歲時,他自題小像說:“古人皆可師,今人皆可友”,“大事不糊塗,小事厭煩數”,這兩句話可謂是他的自我寫照。

文人紫砂的代表人物——陳曼生

陳曼生的繪畫,才氣逼人。他不走潑墨寫意的路子,常以尋常的花卉果蔬為題材,間有隱山溪流,精妙之小品,無不意趣縱生。他的美學觀點是:“畫雖小技,神而明之,可以養身,可以悟道,與禪機相通。”他還在一幅繪畫上題款,自表心跡:“作畫以空靈奇想為上,一花一芝隨意寫來,便成逸趣,非拘拘於形似者可同日語也!”寥寥數語,道盡了他繪畫時的審美情趣。

陳曼生的書法,歷史上的地位較高。他從碑學入手,四書皆工,皆具法度,為後世書家所推崇。清人蔣寶齡在《墨林今話》中這樣評價說:“曼生酷嗜摩崖碑版,行措古雅有法度,精嚴古宕,人莫能及。”特別是陳曼生擅長的隸古八分書,簡古樸拙,恣肆爽健,用筆喜從結體入手,在字體的造型上求變,經常應伸變縮,反短乃長,處處出新。由於陳曼生擅長以疏密、呼應、顧盼、長短等書體架構來追求新奇,所以當時書家都稱讚他的書法“以姿勝”,誠非虛語。

文人紫砂的代表人物——陳曼生

陳曼生追隨阮元多年,對金石學也深有研究,他的篆刻成就更是一時之冠,名列“西泠八家”。中國的篆刻藝術,可以追溯遠古,秦漢達到高峰,至唐宋衰落,明清兩代才再起。到乾嘉時期,篆刻再度成為顯學,以“西泠八家”為首,形成了特有的西湖文化奇觀。

中國的國學傳統,一般都是虔誠地與古人為徒,“字則宗晉,詩則宗唐,刻則宗漢”。陳曼生的篆刻藝術,也遠宗漢刻,用刀張揚,豪邁險絕,線條跌宕,精力彌滿,有解衣磅礴之氣概。清代的浙派篆刻,長於短切的切刀技法。陳曼生把這種技法發揮得淋漓盡致,更趨簡潔明快。這與他曠達豪爽、力求創新的性格,有著因果相連的關係。

文人紫砂的代表人物——陳曼生

陳曼生以壺得名,卻本非陶工。他之所以能在紫砂壺的藝術領域獨步天下,全然得益於他在詩文、書畫、篆刻等藝術領域所取得的成就。如壺上的銘文,要在未乾的砂泥上刻劃,其手法與金石刀法完全不同,但欣賞法則是歸於一途的。這也是人們常說的:為什麼陳曼生是一座讓人高山仰止的豐碑,後人根本無法逾越?就是因為後來者誰也無法具有如此深厚的傳統文化底蘊,且取得那麼多的藝術成就。

一生勤奮,厚積薄發。40多歲的陳曼生,一番尋尋覓覓後,終於找到了一個可以淋漓盡致地表現自己滿腹才學的“載體”——做壺去!

文人紫砂的代表人物——陳曼生

歷史上留下的陳曼生大名,與他的多年入幕和短暫仕途,基本沒有關係。與他的書畫和金石的成就,關係好像也不是太大。陳曼生在歷史上的光耀,完全是源於他的一項愛好:因為他愛喝茶,從而愛上紫砂壺,最後一手創造出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文人神器“曼生壺”。若沒有“曼生壺”,陳曼生其人早就被浩瀚的歷史歲月給湮滅了。

要講“曼生壺”,先得講“陳曼生與茶”。若不與茶結緣,陳曼生豈能迷上紫砂壺?

陳曼生與茶結緣,從何而始?這個問題,似乎從來沒人去探究。

文人紫砂的代表人物——陳曼生

錢塘民間有一個美麗的傳說。陳曼生滿週歲時,家人依照傳統,將書、銅錢、算盤、毛筆等眾多物件擺放在一起,讓其“抓週”。陳曼生竟然對於諸物絲毫沒興趣,直接去抓爺爺手上的那把紫砂壺。家人連聲說好,因為“壺”與“福”發音相近,算是討個口彩。或許,冥冥中早就註定,陳曼生的一生要與茶和茶壺連在一起。

其實,陳曼生與茶結緣,起頭是有些苦澀心情的。少年時的陳曼生,不僅寄人籬下,還要照顧弟弟。他懂事早,心智自然成熟也早,很早就有著一種落寞心態。他的幾個舅舅都是士族子弟,很懂得喝茶之道,因此陳曼生打小也跟著大人們喝茶。年幼的陳曼生是孤獨的,孤獨的人大多會親近茶的清香。

文人紫砂的代表人物——陳曼生

陳曼生成年後,遇到的第一個貴人就是袁枚。袁枚是知名美食家,也是一個資深茶客,他不僅品茗,還研究“茶味菜”。在《隨園食單》中,袁枚特別提到一種“麵茶”:將麵條用茶汁熬煮後,加上芝麻醬等佐料,面中可散發出淡淡茶香;還有“茶腿”,經過茶葉薰過的火腿,肉質鮮美,茶香四溢。可以想見,袁枚對茶如此鍾情,豈能不讓陳曼生對茶更加偏愛。

陳曼生在漫長的遊學和遊幕期間,更是喝茶論道是常事,世情冷暖惟自知。純香馥郁的茗茶,既解酒困,又醒詩魂,給予藝術細胞特別豐富的陳曼生以獨特撫慰。對他來說,喝壺好茶,實乃天下第一愜意的樂事。

文人紫砂的代表人物——陳曼生

由茶及壺,陳曼生自然也愛上了紫砂壺。他在居所專門僻出一間大房,用於藏壺、賞壺。陳曼生是信佛之人,室中還懸掛著巨幅南無阿彌陀佛像。友人因他既禮佛,也愛壺,便建議取“曼公”與“佛號”的結合之意,把此室取名為“阿曼陀室”。陳曼生撫掌稱善,以後他就以“阿曼陀室主人”自居。他在“阿曼陀室”中,還手書一對聯:“青山個個伸頭看,看我庵中吃苦茶”,既生動地描繪了他品茶獨樂時的心曠神怡,也一語道出了他品茗時,對世態的百般無奈和滿腹牢騷。

“阿曼陀室”後來就成了他制壺時的鈐印語,是他留給後人的“文化標識”。

文人紫砂的代表人物——陳曼生

比陳曼生稍晚的湖廣巡撫吳大徵是金石考古專家,他極喜愛“曼生壺”,屢屢市索而不得,曾出言感嘆:壺底有此四字的茗器,豈是一字萬金可求得?

陳曼生與宜興紫砂名匠楊彭年的相識相交,究竟從何時而起,已經無法考證了。大致來講,應該是陳曼生擔任溧陽縣令時,倆人才開始相識相知,直到親密合作的。

嘉慶時代的宜興,在茶客們的心中是大名鼎鼎的。因為從供春到陳鳴遠的200多年間,宜興黃龍山的一把神奇紫砂土,在紫砂匠人的手下,已經變成了喝茶神器,天下茶客無不趨之如鶩,資深茶客陳曼生自然也不例外。

文人紫砂的代表人物——陳曼生

陳曼生是個很有趣的歷史人物,他本名陳鴻壽,曼生是他的號。

陳曼生多才多藝,只是由於他在紫砂壺上的歷史貢獻特別大,以至於掩蓋了他在詩文、書畫、金石、篆刻上的成就,長期以來不被人注意,或者被人低估。

陳曼生天資豪爽,本不是那種死讀書的人,加上多年遊幕,使他養成了學以致用、講究實際效果的為學之道。他厭煩治學繁瑣“到家”的心態,與嘉慶時代埋頭鑽研古奧經學的士林風氣格格不入。他曾經講過一句最為人稱道的大白話:“凡詩文書畫,不必十分到家,乃見天趣。”文為心聲——質樸自然,情意真切,才是陳曼生最傾心的文字追求。

文人紫砂的代表人物——陳曼生

歷史上有一個著名的佳話:陳曼生曾經畫了一枝秋菊,再自撰了幾句“村夫語”刻於茗壺上:“茶已熟,菊正開,賞秋人,來不來。”雖然好似日常言談,但透露出的風趣雋永,極具幽默感。這真是“文章本是妙人寫,妙人文章本平淡;莫道言語似等閒,等閒言語藏奇談。”讓人讀後,大有“讀漢書,浮大白”的意氣風發。

陳曼生“不事苦吟”的詩文,在他那個時代,雖然名氣不是最大的,但卻能隨意揮灑,直抒胸臆,有自然天成、別有洞天的趣味。三十九歲時,他自題小像說:“古人皆可師,今人皆可友”,“大事不糊塗,小事厭煩數”,這兩句話可謂是他的自我寫照。

文人紫砂的代表人物——陳曼生

陳曼生的繪畫,才氣逼人。他不走潑墨寫意的路子,常以尋常的花卉果蔬為題材,間有隱山溪流,精妙之小品,無不意趣縱生。他的美學觀點是:“畫雖小技,神而明之,可以養身,可以悟道,與禪機相通。”他還在一幅繪畫上題款,自表心跡:“作畫以空靈奇想為上,一花一芝隨意寫來,便成逸趣,非拘拘於形似者可同日語也!”寥寥數語,道盡了他繪畫時的審美情趣。

陳曼生的書法,歷史上的地位較高。他從碑學入手,四書皆工,皆具法度,為後世書家所推崇。清人蔣寶齡在《墨林今話》中這樣評價說:“曼生酷嗜摩崖碑版,行措古雅有法度,精嚴古宕,人莫能及。”特別是陳曼生擅長的隸古八分書,簡古樸拙,恣肆爽健,用筆喜從結體入手,在字體的造型上求變,經常應伸變縮,反短乃長,處處出新。由於陳曼生擅長以疏密、呼應、顧盼、長短等書體架構來追求新奇,所以當時書家都稱讚他的書法“以姿勝”,誠非虛語。

文人紫砂的代表人物——陳曼生

陳曼生追隨阮元多年,對金石學也深有研究,他的篆刻成就更是一時之冠,名列“西泠八家”。中國的篆刻藝術,可以追溯遠古,秦漢達到高峰,至唐宋衰落,明清兩代才再起。到乾嘉時期,篆刻再度成為顯學,以“西泠八家”為首,形成了特有的西湖文化奇觀。

中國的國學傳統,一般都是虔誠地與古人為徒,“字則宗晉,詩則宗唐,刻則宗漢”。陳曼生的篆刻藝術,也遠宗漢刻,用刀張揚,豪邁險絕,線條跌宕,精力彌滿,有解衣磅礴之氣概。清代的浙派篆刻,長於短切的切刀技法。陳曼生把這種技法發揮得淋漓盡致,更趨簡潔明快。這與他曠達豪爽、力求創新的性格,有著因果相連的關係。

文人紫砂的代表人物——陳曼生

陳曼生以壺得名,卻本非陶工。他之所以能在紫砂壺的藝術領域獨步天下,全然得益於他在詩文、書畫、篆刻等藝術領域所取得的成就。如壺上的銘文,要在未乾的砂泥上刻劃,其手法與金石刀法完全不同,但欣賞法則是歸於一途的。這也是人們常說的:為什麼陳曼生是一座讓人高山仰止的豐碑,後人根本無法逾越?就是因為後來者誰也無法具有如此深厚的傳統文化底蘊,且取得那麼多的藝術成就。

一生勤奮,厚積薄發。40多歲的陳曼生,一番尋尋覓覓後,終於找到了一個可以淋漓盡致地表現自己滿腹才學的“載體”——做壺去!

文人紫砂的代表人物——陳曼生

歷史上留下的陳曼生大名,與他的多年入幕和短暫仕途,基本沒有關係。與他的書畫和金石的成就,關係好像也不是太大。陳曼生在歷史上的光耀,完全是源於他的一項愛好:因為他愛喝茶,從而愛上紫砂壺,最後一手創造出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文人神器“曼生壺”。若沒有“曼生壺”,陳曼生其人早就被浩瀚的歷史歲月給湮滅了。

要講“曼生壺”,先得講“陳曼生與茶”。若不與茶結緣,陳曼生豈能迷上紫砂壺?

陳曼生與茶結緣,從何而始?這個問題,似乎從來沒人去探究。

文人紫砂的代表人物——陳曼生

錢塘民間有一個美麗的傳說。陳曼生滿週歲時,家人依照傳統,將書、銅錢、算盤、毛筆等眾多物件擺放在一起,讓其“抓週”。陳曼生竟然對於諸物絲毫沒興趣,直接去抓爺爺手上的那把紫砂壺。家人連聲說好,因為“壺”與“福”發音相近,算是討個口彩。或許,冥冥中早就註定,陳曼生的一生要與茶和茶壺連在一起。

其實,陳曼生與茶結緣,起頭是有些苦澀心情的。少年時的陳曼生,不僅寄人籬下,還要照顧弟弟。他懂事早,心智自然成熟也早,很早就有著一種落寞心態。他的幾個舅舅都是士族子弟,很懂得喝茶之道,因此陳曼生打小也跟著大人們喝茶。年幼的陳曼生是孤獨的,孤獨的人大多會親近茶的清香。

文人紫砂的代表人物——陳曼生

陳曼生成年後,遇到的第一個貴人就是袁枚。袁枚是知名美食家,也是一個資深茶客,他不僅品茗,還研究“茶味菜”。在《隨園食單》中,袁枚特別提到一種“麵茶”:將麵條用茶汁熬煮後,加上芝麻醬等佐料,面中可散發出淡淡茶香;還有“茶腿”,經過茶葉薰過的火腿,肉質鮮美,茶香四溢。可以想見,袁枚對茶如此鍾情,豈能不讓陳曼生對茶更加偏愛。

陳曼生在漫長的遊學和遊幕期間,更是喝茶論道是常事,世情冷暖惟自知。純香馥郁的茗茶,既解酒困,又醒詩魂,給予藝術細胞特別豐富的陳曼生以獨特撫慰。對他來說,喝壺好茶,實乃天下第一愜意的樂事。

文人紫砂的代表人物——陳曼生

由茶及壺,陳曼生自然也愛上了紫砂壺。他在居所專門僻出一間大房,用於藏壺、賞壺。陳曼生是信佛之人,室中還懸掛著巨幅南無阿彌陀佛像。友人因他既禮佛,也愛壺,便建議取“曼公”與“佛號”的結合之意,把此室取名為“阿曼陀室”。陳曼生撫掌稱善,以後他就以“阿曼陀室主人”自居。他在“阿曼陀室”中,還手書一對聯:“青山個個伸頭看,看我庵中吃苦茶”,既生動地描繪了他品茶獨樂時的心曠神怡,也一語道出了他品茗時,對世態的百般無奈和滿腹牢騷。

“阿曼陀室”後來就成了他制壺時的鈐印語,是他留給後人的“文化標識”。

文人紫砂的代表人物——陳曼生

比陳曼生稍晚的湖廣巡撫吳大徵是金石考古專家,他極喜愛“曼生壺”,屢屢市索而不得,曾出言感嘆:壺底有此四字的茗器,豈是一字萬金可求得?

陳曼生與宜興紫砂名匠楊彭年的相識相交,究竟從何時而起,已經無法考證了。大致來講,應該是陳曼生擔任溧陽縣令時,倆人才開始相識相知,直到親密合作的。

嘉慶時代的宜興,在茶客們的心中是大名鼎鼎的。因為從供春到陳鳴遠的200多年間,宜興黃龍山的一把神奇紫砂土,在紫砂匠人的手下,已經變成了喝茶神器,天下茶客無不趨之如鶩,資深茶客陳曼生自然也不例外。

文人紫砂的代表人物——陳曼生

溧陽毗鄰宜興,生性好動的陳曼生,公務之餘,脫去官服,輕車簡從,常去溜達,一邊賞壺買壺,一邊與工匠們閒聊一番,那是可能的。

紫砂名匠楊彭年,比陳曼生小20多歲,他與妹妹一起,在宜興以製作紫砂壺為生。陳曼生為何在眾多的紫砂藝人中,獨獨一眼就看中了他,引為滾滾紅塵中的紫砂知己呢?這裡有兩個原因。

文人紫砂的代表人物——陳曼生

陳曼生是個很有趣的歷史人物,他本名陳鴻壽,曼生是他的號。

陳曼生多才多藝,只是由於他在紫砂壺上的歷史貢獻特別大,以至於掩蓋了他在詩文、書畫、金石、篆刻上的成就,長期以來不被人注意,或者被人低估。

陳曼生天資豪爽,本不是那種死讀書的人,加上多年遊幕,使他養成了學以致用、講究實際效果的為學之道。他厭煩治學繁瑣“到家”的心態,與嘉慶時代埋頭鑽研古奧經學的士林風氣格格不入。他曾經講過一句最為人稱道的大白話:“凡詩文書畫,不必十分到家,乃見天趣。”文為心聲——質樸自然,情意真切,才是陳曼生最傾心的文字追求。

文人紫砂的代表人物——陳曼生

歷史上有一個著名的佳話:陳曼生曾經畫了一枝秋菊,再自撰了幾句“村夫語”刻於茗壺上:“茶已熟,菊正開,賞秋人,來不來。”雖然好似日常言談,但透露出的風趣雋永,極具幽默感。這真是“文章本是妙人寫,妙人文章本平淡;莫道言語似等閒,等閒言語藏奇談。”讓人讀後,大有“讀漢書,浮大白”的意氣風發。

陳曼生“不事苦吟”的詩文,在他那個時代,雖然名氣不是最大的,但卻能隨意揮灑,直抒胸臆,有自然天成、別有洞天的趣味。三十九歲時,他自題小像說:“古人皆可師,今人皆可友”,“大事不糊塗,小事厭煩數”,這兩句話可謂是他的自我寫照。

文人紫砂的代表人物——陳曼生

陳曼生的繪畫,才氣逼人。他不走潑墨寫意的路子,常以尋常的花卉果蔬為題材,間有隱山溪流,精妙之小品,無不意趣縱生。他的美學觀點是:“畫雖小技,神而明之,可以養身,可以悟道,與禪機相通。”他還在一幅繪畫上題款,自表心跡:“作畫以空靈奇想為上,一花一芝隨意寫來,便成逸趣,非拘拘於形似者可同日語也!”寥寥數語,道盡了他繪畫時的審美情趣。

陳曼生的書法,歷史上的地位較高。他從碑學入手,四書皆工,皆具法度,為後世書家所推崇。清人蔣寶齡在《墨林今話》中這樣評價說:“曼生酷嗜摩崖碑版,行措古雅有法度,精嚴古宕,人莫能及。”特別是陳曼生擅長的隸古八分書,簡古樸拙,恣肆爽健,用筆喜從結體入手,在字體的造型上求變,經常應伸變縮,反短乃長,處處出新。由於陳曼生擅長以疏密、呼應、顧盼、長短等書體架構來追求新奇,所以當時書家都稱讚他的書法“以姿勝”,誠非虛語。

文人紫砂的代表人物——陳曼生

陳曼生追隨阮元多年,對金石學也深有研究,他的篆刻成就更是一時之冠,名列“西泠八家”。中國的篆刻藝術,可以追溯遠古,秦漢達到高峰,至唐宋衰落,明清兩代才再起。到乾嘉時期,篆刻再度成為顯學,以“西泠八家”為首,形成了特有的西湖文化奇觀。

中國的國學傳統,一般都是虔誠地與古人為徒,“字則宗晉,詩則宗唐,刻則宗漢”。陳曼生的篆刻藝術,也遠宗漢刻,用刀張揚,豪邁險絕,線條跌宕,精力彌滿,有解衣磅礴之氣概。清代的浙派篆刻,長於短切的切刀技法。陳曼生把這種技法發揮得淋漓盡致,更趨簡潔明快。這與他曠達豪爽、力求創新的性格,有著因果相連的關係。

文人紫砂的代表人物——陳曼生

陳曼生以壺得名,卻本非陶工。他之所以能在紫砂壺的藝術領域獨步天下,全然得益於他在詩文、書畫、篆刻等藝術領域所取得的成就。如壺上的銘文,要在未乾的砂泥上刻劃,其手法與金石刀法完全不同,但欣賞法則是歸於一途的。這也是人們常說的:為什麼陳曼生是一座讓人高山仰止的豐碑,後人根本無法逾越?就是因為後來者誰也無法具有如此深厚的傳統文化底蘊,且取得那麼多的藝術成就。

一生勤奮,厚積薄發。40多歲的陳曼生,一番尋尋覓覓後,終於找到了一個可以淋漓盡致地表現自己滿腹才學的“載體”——做壺去!

文人紫砂的代表人物——陳曼生

歷史上留下的陳曼生大名,與他的多年入幕和短暫仕途,基本沒有關係。與他的書畫和金石的成就,關係好像也不是太大。陳曼生在歷史上的光耀,完全是源於他的一項愛好:因為他愛喝茶,從而愛上紫砂壺,最後一手創造出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文人神器“曼生壺”。若沒有“曼生壺”,陳曼生其人早就被浩瀚的歷史歲月給湮滅了。

要講“曼生壺”,先得講“陳曼生與茶”。若不與茶結緣,陳曼生豈能迷上紫砂壺?

陳曼生與茶結緣,從何而始?這個問題,似乎從來沒人去探究。

文人紫砂的代表人物——陳曼生

錢塘民間有一個美麗的傳說。陳曼生滿週歲時,家人依照傳統,將書、銅錢、算盤、毛筆等眾多物件擺放在一起,讓其“抓週”。陳曼生竟然對於諸物絲毫沒興趣,直接去抓爺爺手上的那把紫砂壺。家人連聲說好,因為“壺”與“福”發音相近,算是討個口彩。或許,冥冥中早就註定,陳曼生的一生要與茶和茶壺連在一起。

其實,陳曼生與茶結緣,起頭是有些苦澀心情的。少年時的陳曼生,不僅寄人籬下,還要照顧弟弟。他懂事早,心智自然成熟也早,很早就有著一種落寞心態。他的幾個舅舅都是士族子弟,很懂得喝茶之道,因此陳曼生打小也跟著大人們喝茶。年幼的陳曼生是孤獨的,孤獨的人大多會親近茶的清香。

文人紫砂的代表人物——陳曼生

陳曼生成年後,遇到的第一個貴人就是袁枚。袁枚是知名美食家,也是一個資深茶客,他不僅品茗,還研究“茶味菜”。在《隨園食單》中,袁枚特別提到一種“麵茶”:將麵條用茶汁熬煮後,加上芝麻醬等佐料,面中可散發出淡淡茶香;還有“茶腿”,經過茶葉薰過的火腿,肉質鮮美,茶香四溢。可以想見,袁枚對茶如此鍾情,豈能不讓陳曼生對茶更加偏愛。

陳曼生在漫長的遊學和遊幕期間,更是喝茶論道是常事,世情冷暖惟自知。純香馥郁的茗茶,既解酒困,又醒詩魂,給予藝術細胞特別豐富的陳曼生以獨特撫慰。對他來說,喝壺好茶,實乃天下第一愜意的樂事。

文人紫砂的代表人物——陳曼生

由茶及壺,陳曼生自然也愛上了紫砂壺。他在居所專門僻出一間大房,用於藏壺、賞壺。陳曼生是信佛之人,室中還懸掛著巨幅南無阿彌陀佛像。友人因他既禮佛,也愛壺,便建議取“曼公”與“佛號”的結合之意,把此室取名為“阿曼陀室”。陳曼生撫掌稱善,以後他就以“阿曼陀室主人”自居。他在“阿曼陀室”中,還手書一對聯:“青山個個伸頭看,看我庵中吃苦茶”,既生動地描繪了他品茶獨樂時的心曠神怡,也一語道出了他品茗時,對世態的百般無奈和滿腹牢騷。

“阿曼陀室”後來就成了他制壺時的鈐印語,是他留給後人的“文化標識”。

文人紫砂的代表人物——陳曼生

比陳曼生稍晚的湖廣巡撫吳大徵是金石考古專家,他極喜愛“曼生壺”,屢屢市索而不得,曾出言感嘆:壺底有此四字的茗器,豈是一字萬金可求得?

陳曼生與宜興紫砂名匠楊彭年的相識相交,究竟從何時而起,已經無法考證了。大致來講,應該是陳曼生擔任溧陽縣令時,倆人才開始相識相知,直到親密合作的。

嘉慶時代的宜興,在茶客們的心中是大名鼎鼎的。因為從供春到陳鳴遠的200多年間,宜興黃龍山的一把神奇紫砂土,在紫砂匠人的手下,已經變成了喝茶神器,天下茶客無不趨之如鶩,資深茶客陳曼生自然也不例外。

文人紫砂的代表人物——陳曼生

溧陽毗鄰宜興,生性好動的陳曼生,公務之餘,脫去官服,輕車簡從,常去溜達,一邊賞壺買壺,一邊與工匠們閒聊一番,那是可能的。

紫砂名匠楊彭年,比陳曼生小20多歲,他與妹妹一起,在宜興以製作紫砂壺為生。陳曼生為何在眾多的紫砂藝人中,獨獨一眼就看中了他,引為滾滾紅塵中的紫砂知己呢?這裡有兩個原因。

文人紫砂的代表人物——陳曼生

一是楊彭年製作紫砂壺的手藝,在當時的宜興是首屈一指的。他繼承、發揚了傳統的全手工制壺工藝,還首創了捏嘴不用模子和掇暗嘴的工藝絕技。他製成的紫砂壺,玉色晶瑩,氣韻溫雅,渾樸玲瓏,士林墨客無不視為珍品。陳曼生評價說:“楊君彭年,制壺得龔時遺法。”什麼是“龔時遺法”?就是失傳已久的手工捏製紫砂壺的傳統工藝,早年由明末的時大彬發明,到乾隆時期,此法已近絕跡。市面上流行用模具製作紫砂壺,工藝十分簡易,壺型陳舊,毫無新意。獨有楊彭年,始復捏造古法,且技法嫻熟,得心應手,巧奪天工。陳曼生極其欣賞,由壺及人,就與楊彭年成為了好朋友。

二是楊彭年雖是民間匠人,但他聰慧異於常人,自學成才,具有文人氣質,善銘刻、工隸書,筆下追求金石味。陳曼生是嘉慶朝的書法、金石大師,倆人的生平所好,可謂是不謀而合。

文人紫砂的代表人物——陳曼生

陳曼生是個很有趣的歷史人物,他本名陳鴻壽,曼生是他的號。

陳曼生多才多藝,只是由於他在紫砂壺上的歷史貢獻特別大,以至於掩蓋了他在詩文、書畫、金石、篆刻上的成就,長期以來不被人注意,或者被人低估。

陳曼生天資豪爽,本不是那種死讀書的人,加上多年遊幕,使他養成了學以致用、講究實際效果的為學之道。他厭煩治學繁瑣“到家”的心態,與嘉慶時代埋頭鑽研古奧經學的士林風氣格格不入。他曾經講過一句最為人稱道的大白話:“凡詩文書畫,不必十分到家,乃見天趣。”文為心聲——質樸自然,情意真切,才是陳曼生最傾心的文字追求。

文人紫砂的代表人物——陳曼生

歷史上有一個著名的佳話:陳曼生曾經畫了一枝秋菊,再自撰了幾句“村夫語”刻於茗壺上:“茶已熟,菊正開,賞秋人,來不來。”雖然好似日常言談,但透露出的風趣雋永,極具幽默感。這真是“文章本是妙人寫,妙人文章本平淡;莫道言語似等閒,等閒言語藏奇談。”讓人讀後,大有“讀漢書,浮大白”的意氣風發。

陳曼生“不事苦吟”的詩文,在他那個時代,雖然名氣不是最大的,但卻能隨意揮灑,直抒胸臆,有自然天成、別有洞天的趣味。三十九歲時,他自題小像說:“古人皆可師,今人皆可友”,“大事不糊塗,小事厭煩數”,這兩句話可謂是他的自我寫照。

文人紫砂的代表人物——陳曼生

陳曼生的繪畫,才氣逼人。他不走潑墨寫意的路子,常以尋常的花卉果蔬為題材,間有隱山溪流,精妙之小品,無不意趣縱生。他的美學觀點是:“畫雖小技,神而明之,可以養身,可以悟道,與禪機相通。”他還在一幅繪畫上題款,自表心跡:“作畫以空靈奇想為上,一花一芝隨意寫來,便成逸趣,非拘拘於形似者可同日語也!”寥寥數語,道盡了他繪畫時的審美情趣。

陳曼生的書法,歷史上的地位較高。他從碑學入手,四書皆工,皆具法度,為後世書家所推崇。清人蔣寶齡在《墨林今話》中這樣評價說:“曼生酷嗜摩崖碑版,行措古雅有法度,精嚴古宕,人莫能及。”特別是陳曼生擅長的隸古八分書,簡古樸拙,恣肆爽健,用筆喜從結體入手,在字體的造型上求變,經常應伸變縮,反短乃長,處處出新。由於陳曼生擅長以疏密、呼應、顧盼、長短等書體架構來追求新奇,所以當時書家都稱讚他的書法“以姿勝”,誠非虛語。

文人紫砂的代表人物——陳曼生

陳曼生追隨阮元多年,對金石學也深有研究,他的篆刻成就更是一時之冠,名列“西泠八家”。中國的篆刻藝術,可以追溯遠古,秦漢達到高峰,至唐宋衰落,明清兩代才再起。到乾嘉時期,篆刻再度成為顯學,以“西泠八家”為首,形成了特有的西湖文化奇觀。

中國的國學傳統,一般都是虔誠地與古人為徒,“字則宗晉,詩則宗唐,刻則宗漢”。陳曼生的篆刻藝術,也遠宗漢刻,用刀張揚,豪邁險絕,線條跌宕,精力彌滿,有解衣磅礴之氣概。清代的浙派篆刻,長於短切的切刀技法。陳曼生把這種技法發揮得淋漓盡致,更趨簡潔明快。這與他曠達豪爽、力求創新的性格,有著因果相連的關係。

文人紫砂的代表人物——陳曼生

陳曼生以壺得名,卻本非陶工。他之所以能在紫砂壺的藝術領域獨步天下,全然得益於他在詩文、書畫、篆刻等藝術領域所取得的成就。如壺上的銘文,要在未乾的砂泥上刻劃,其手法與金石刀法完全不同,但欣賞法則是歸於一途的。這也是人們常說的:為什麼陳曼生是一座讓人高山仰止的豐碑,後人根本無法逾越?就是因為後來者誰也無法具有如此深厚的傳統文化底蘊,且取得那麼多的藝術成就。

一生勤奮,厚積薄發。40多歲的陳曼生,一番尋尋覓覓後,終於找到了一個可以淋漓盡致地表現自己滿腹才學的“載體”——做壺去!

文人紫砂的代表人物——陳曼生

歷史上留下的陳曼生大名,與他的多年入幕和短暫仕途,基本沒有關係。與他的書畫和金石的成就,關係好像也不是太大。陳曼生在歷史上的光耀,完全是源於他的一項愛好:因為他愛喝茶,從而愛上紫砂壺,最後一手創造出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文人神器“曼生壺”。若沒有“曼生壺”,陳曼生其人早就被浩瀚的歷史歲月給湮滅了。

要講“曼生壺”,先得講“陳曼生與茶”。若不與茶結緣,陳曼生豈能迷上紫砂壺?

陳曼生與茶結緣,從何而始?這個問題,似乎從來沒人去探究。

文人紫砂的代表人物——陳曼生

錢塘民間有一個美麗的傳說。陳曼生滿週歲時,家人依照傳統,將書、銅錢、算盤、毛筆等眾多物件擺放在一起,讓其“抓週”。陳曼生竟然對於諸物絲毫沒興趣,直接去抓爺爺手上的那把紫砂壺。家人連聲說好,因為“壺”與“福”發音相近,算是討個口彩。或許,冥冥中早就註定,陳曼生的一生要與茶和茶壺連在一起。

其實,陳曼生與茶結緣,起頭是有些苦澀心情的。少年時的陳曼生,不僅寄人籬下,還要照顧弟弟。他懂事早,心智自然成熟也早,很早就有著一種落寞心態。他的幾個舅舅都是士族子弟,很懂得喝茶之道,因此陳曼生打小也跟著大人們喝茶。年幼的陳曼生是孤獨的,孤獨的人大多會親近茶的清香。

文人紫砂的代表人物——陳曼生

陳曼生成年後,遇到的第一個貴人就是袁枚。袁枚是知名美食家,也是一個資深茶客,他不僅品茗,還研究“茶味菜”。在《隨園食單》中,袁枚特別提到一種“麵茶”:將麵條用茶汁熬煮後,加上芝麻醬等佐料,面中可散發出淡淡茶香;還有“茶腿”,經過茶葉薰過的火腿,肉質鮮美,茶香四溢。可以想見,袁枚對茶如此鍾情,豈能不讓陳曼生對茶更加偏愛。

陳曼生在漫長的遊學和遊幕期間,更是喝茶論道是常事,世情冷暖惟自知。純香馥郁的茗茶,既解酒困,又醒詩魂,給予藝術細胞特別豐富的陳曼生以獨特撫慰。對他來說,喝壺好茶,實乃天下第一愜意的樂事。

文人紫砂的代表人物——陳曼生

由茶及壺,陳曼生自然也愛上了紫砂壺。他在居所專門僻出一間大房,用於藏壺、賞壺。陳曼生是信佛之人,室中還懸掛著巨幅南無阿彌陀佛像。友人因他既禮佛,也愛壺,便建議取“曼公”與“佛號”的結合之意,把此室取名為“阿曼陀室”。陳曼生撫掌稱善,以後他就以“阿曼陀室主人”自居。他在“阿曼陀室”中,還手書一對聯:“青山個個伸頭看,看我庵中吃苦茶”,既生動地描繪了他品茶獨樂時的心曠神怡,也一語道出了他品茗時,對世態的百般無奈和滿腹牢騷。

“阿曼陀室”後來就成了他制壺時的鈐印語,是他留給後人的“文化標識”。

文人紫砂的代表人物——陳曼生

比陳曼生稍晚的湖廣巡撫吳大徵是金石考古專家,他極喜愛“曼生壺”,屢屢市索而不得,曾出言感嘆:壺底有此四字的茗器,豈是一字萬金可求得?

陳曼生與宜興紫砂名匠楊彭年的相識相交,究竟從何時而起,已經無法考證了。大致來講,應該是陳曼生擔任溧陽縣令時,倆人才開始相識相知,直到親密合作的。

嘉慶時代的宜興,在茶客們的心中是大名鼎鼎的。因為從供春到陳鳴遠的200多年間,宜興黃龍山的一把神奇紫砂土,在紫砂匠人的手下,已經變成了喝茶神器,天下茶客無不趨之如鶩,資深茶客陳曼生自然也不例外。

文人紫砂的代表人物——陳曼生

溧陽毗鄰宜興,生性好動的陳曼生,公務之餘,脫去官服,輕車簡從,常去溜達,一邊賞壺買壺,一邊與工匠們閒聊一番,那是可能的。

紫砂名匠楊彭年,比陳曼生小20多歲,他與妹妹一起,在宜興以製作紫砂壺為生。陳曼生為何在眾多的紫砂藝人中,獨獨一眼就看中了他,引為滾滾紅塵中的紫砂知己呢?這裡有兩個原因。

文人紫砂的代表人物——陳曼生

一是楊彭年製作紫砂壺的手藝,在當時的宜興是首屈一指的。他繼承、發揚了傳統的全手工制壺工藝,還首創了捏嘴不用模子和掇暗嘴的工藝絕技。他製成的紫砂壺,玉色晶瑩,氣韻溫雅,渾樸玲瓏,士林墨客無不視為珍品。陳曼生評價說:“楊君彭年,制壺得龔時遺法。”什麼是“龔時遺法”?就是失傳已久的手工捏製紫砂壺的傳統工藝,早年由明末的時大彬發明,到乾隆時期,此法已近絕跡。市面上流行用模具製作紫砂壺,工藝十分簡易,壺型陳舊,毫無新意。獨有楊彭年,始復捏造古法,且技法嫻熟,得心應手,巧奪天工。陳曼生極其欣賞,由壺及人,就與楊彭年成為了好朋友。

二是楊彭年雖是民間匠人,但他聰慧異於常人,自學成才,具有文人氣質,善銘刻、工隸書,筆下追求金石味。陳曼生是嘉慶朝的書法、金石大師,倆人的生平所好,可謂是不謀而合。

文人紫砂的代表人物——陳曼生

中國傳統社會的社會交往,十分講究對等的身份地位,彼此身份即使有些上下落差,距離也不能太大。這就像擇偶婚配一樣,門當戶對是一條基本準則。“越界”交往,歷代雖然皆有佳話,但是不多見。陳曼生是一縣父母官,楊彭年是民間一工匠,倆人的社會地位天壤之別,他們之所以能成為知己朋友,就在於有紫砂壺這個“紅娘”。

文人紫砂的代表人物——陳曼生

陳曼生是個很有趣的歷史人物,他本名陳鴻壽,曼生是他的號。

陳曼生多才多藝,只是由於他在紫砂壺上的歷史貢獻特別大,以至於掩蓋了他在詩文、書畫、金石、篆刻上的成就,長期以來不被人注意,或者被人低估。

陳曼生天資豪爽,本不是那種死讀書的人,加上多年遊幕,使他養成了學以致用、講究實際效果的為學之道。他厭煩治學繁瑣“到家”的心態,與嘉慶時代埋頭鑽研古奧經學的士林風氣格格不入。他曾經講過一句最為人稱道的大白話:“凡詩文書畫,不必十分到家,乃見天趣。”文為心聲——質樸自然,情意真切,才是陳曼生最傾心的文字追求。

文人紫砂的代表人物——陳曼生

歷史上有一個著名的佳話:陳曼生曾經畫了一枝秋菊,再自撰了幾句“村夫語”刻於茗壺上:“茶已熟,菊正開,賞秋人,來不來。”雖然好似日常言談,但透露出的風趣雋永,極具幽默感。這真是“文章本是妙人寫,妙人文章本平淡;莫道言語似等閒,等閒言語藏奇談。”讓人讀後,大有“讀漢書,浮大白”的意氣風發。

陳曼生“不事苦吟”的詩文,在他那個時代,雖然名氣不是最大的,但卻能隨意揮灑,直抒胸臆,有自然天成、別有洞天的趣味。三十九歲時,他自題小像說:“古人皆可師,今人皆可友”,“大事不糊塗,小事厭煩數”,這兩句話可謂是他的自我寫照。

文人紫砂的代表人物——陳曼生

陳曼生的繪畫,才氣逼人。他不走潑墨寫意的路子,常以尋常的花卉果蔬為題材,間有隱山溪流,精妙之小品,無不意趣縱生。他的美學觀點是:“畫雖小技,神而明之,可以養身,可以悟道,與禪機相通。”他還在一幅繪畫上題款,自表心跡:“作畫以空靈奇想為上,一花一芝隨意寫來,便成逸趣,非拘拘於形似者可同日語也!”寥寥數語,道盡了他繪畫時的審美情趣。

陳曼生的書法,歷史上的地位較高。他從碑學入手,四書皆工,皆具法度,為後世書家所推崇。清人蔣寶齡在《墨林今話》中這樣評價說:“曼生酷嗜摩崖碑版,行措古雅有法度,精嚴古宕,人莫能及。”特別是陳曼生擅長的隸古八分書,簡古樸拙,恣肆爽健,用筆喜從結體入手,在字體的造型上求變,經常應伸變縮,反短乃長,處處出新。由於陳曼生擅長以疏密、呼應、顧盼、長短等書體架構來追求新奇,所以當時書家都稱讚他的書法“以姿勝”,誠非虛語。

文人紫砂的代表人物——陳曼生

陳曼生追隨阮元多年,對金石學也深有研究,他的篆刻成就更是一時之冠,名列“西泠八家”。中國的篆刻藝術,可以追溯遠古,秦漢達到高峰,至唐宋衰落,明清兩代才再起。到乾嘉時期,篆刻再度成為顯學,以“西泠八家”為首,形成了特有的西湖文化奇觀。

中國的國學傳統,一般都是虔誠地與古人為徒,“字則宗晉,詩則宗唐,刻則宗漢”。陳曼生的篆刻藝術,也遠宗漢刻,用刀張揚,豪邁險絕,線條跌宕,精力彌滿,有解衣磅礴之氣概。清代的浙派篆刻,長於短切的切刀技法。陳曼生把這種技法發揮得淋漓盡致,更趨簡潔明快。這與他曠達豪爽、力求創新的性格,有著因果相連的關係。

文人紫砂的代表人物——陳曼生

陳曼生以壺得名,卻本非陶工。他之所以能在紫砂壺的藝術領域獨步天下,全然得益於他在詩文、書畫、篆刻等藝術領域所取得的成就。如壺上的銘文,要在未乾的砂泥上刻劃,其手法與金石刀法完全不同,但欣賞法則是歸於一途的。這也是人們常說的:為什麼陳曼生是一座讓人高山仰止的豐碑,後人根本無法逾越?就是因為後來者誰也無法具有如此深厚的傳統文化底蘊,且取得那麼多的藝術成就。

一生勤奮,厚積薄發。40多歲的陳曼生,一番尋尋覓覓後,終於找到了一個可以淋漓盡致地表現自己滿腹才學的“載體”——做壺去!

文人紫砂的代表人物——陳曼生

歷史上留下的陳曼生大名,與他的多年入幕和短暫仕途,基本沒有關係。與他的書畫和金石的成就,關係好像也不是太大。陳曼生在歷史上的光耀,完全是源於他的一項愛好:因為他愛喝茶,從而愛上紫砂壺,最後一手創造出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文人神器“曼生壺”。若沒有“曼生壺”,陳曼生其人早就被浩瀚的歷史歲月給湮滅了。

要講“曼生壺”,先得講“陳曼生與茶”。若不與茶結緣,陳曼生豈能迷上紫砂壺?

陳曼生與茶結緣,從何而始?這個問題,似乎從來沒人去探究。

文人紫砂的代表人物——陳曼生

錢塘民間有一個美麗的傳說。陳曼生滿週歲時,家人依照傳統,將書、銅錢、算盤、毛筆等眾多物件擺放在一起,讓其“抓週”。陳曼生竟然對於諸物絲毫沒興趣,直接去抓爺爺手上的那把紫砂壺。家人連聲說好,因為“壺”與“福”發音相近,算是討個口彩。或許,冥冥中早就註定,陳曼生的一生要與茶和茶壺連在一起。

其實,陳曼生與茶結緣,起頭是有些苦澀心情的。少年時的陳曼生,不僅寄人籬下,還要照顧弟弟。他懂事早,心智自然成熟也早,很早就有著一種落寞心態。他的幾個舅舅都是士族子弟,很懂得喝茶之道,因此陳曼生打小也跟著大人們喝茶。年幼的陳曼生是孤獨的,孤獨的人大多會親近茶的清香。

文人紫砂的代表人物——陳曼生

陳曼生成年後,遇到的第一個貴人就是袁枚。袁枚是知名美食家,也是一個資深茶客,他不僅品茗,還研究“茶味菜”。在《隨園食單》中,袁枚特別提到一種“麵茶”:將麵條用茶汁熬煮後,加上芝麻醬等佐料,面中可散發出淡淡茶香;還有“茶腿”,經過茶葉薰過的火腿,肉質鮮美,茶香四溢。可以想見,袁枚對茶如此鍾情,豈能不讓陳曼生對茶更加偏愛。

陳曼生在漫長的遊學和遊幕期間,更是喝茶論道是常事,世情冷暖惟自知。純香馥郁的茗茶,既解酒困,又醒詩魂,給予藝術細胞特別豐富的陳曼生以獨特撫慰。對他來說,喝壺好茶,實乃天下第一愜意的樂事。

文人紫砂的代表人物——陳曼生

由茶及壺,陳曼生自然也愛上了紫砂壺。他在居所專門僻出一間大房,用於藏壺、賞壺。陳曼生是信佛之人,室中還懸掛著巨幅南無阿彌陀佛像。友人因他既禮佛,也愛壺,便建議取“曼公”與“佛號”的結合之意,把此室取名為“阿曼陀室”。陳曼生撫掌稱善,以後他就以“阿曼陀室主人”自居。他在“阿曼陀室”中,還手書一對聯:“青山個個伸頭看,看我庵中吃苦茶”,既生動地描繪了他品茶獨樂時的心曠神怡,也一語道出了他品茗時,對世態的百般無奈和滿腹牢騷。

“阿曼陀室”後來就成了他制壺時的鈐印語,是他留給後人的“文化標識”。

文人紫砂的代表人物——陳曼生

比陳曼生稍晚的湖廣巡撫吳大徵是金石考古專家,他極喜愛“曼生壺”,屢屢市索而不得,曾出言感嘆:壺底有此四字的茗器,豈是一字萬金可求得?

陳曼生與宜興紫砂名匠楊彭年的相識相交,究竟從何時而起,已經無法考證了。大致來講,應該是陳曼生擔任溧陽縣令時,倆人才開始相識相知,直到親密合作的。

嘉慶時代的宜興,在茶客們的心中是大名鼎鼎的。因為從供春到陳鳴遠的200多年間,宜興黃龍山的一把神奇紫砂土,在紫砂匠人的手下,已經變成了喝茶神器,天下茶客無不趨之如鶩,資深茶客陳曼生自然也不例外。

文人紫砂的代表人物——陳曼生

溧陽毗鄰宜興,生性好動的陳曼生,公務之餘,脫去官服,輕車簡從,常去溜達,一邊賞壺買壺,一邊與工匠們閒聊一番,那是可能的。

紫砂名匠楊彭年,比陳曼生小20多歲,他與妹妹一起,在宜興以製作紫砂壺為生。陳曼生為何在眾多的紫砂藝人中,獨獨一眼就看中了他,引為滾滾紅塵中的紫砂知己呢?這裡有兩個原因。

文人紫砂的代表人物——陳曼生

一是楊彭年製作紫砂壺的手藝,在當時的宜興是首屈一指的。他繼承、發揚了傳統的全手工制壺工藝,還首創了捏嘴不用模子和掇暗嘴的工藝絕技。他製成的紫砂壺,玉色晶瑩,氣韻溫雅,渾樸玲瓏,士林墨客無不視為珍品。陳曼生評價說:“楊君彭年,制壺得龔時遺法。”什麼是“龔時遺法”?就是失傳已久的手工捏製紫砂壺的傳統工藝,早年由明末的時大彬發明,到乾隆時期,此法已近絕跡。市面上流行用模具製作紫砂壺,工藝十分簡易,壺型陳舊,毫無新意。獨有楊彭年,始復捏造古法,且技法嫻熟,得心應手,巧奪天工。陳曼生極其欣賞,由壺及人,就與楊彭年成為了好朋友。

二是楊彭年雖是民間匠人,但他聰慧異於常人,自學成才,具有文人氣質,善銘刻、工隸書,筆下追求金石味。陳曼生是嘉慶朝的書法、金石大師,倆人的生平所好,可謂是不謀而合。

文人紫砂的代表人物——陳曼生

中國傳統社會的社會交往,十分講究對等的身份地位,彼此身份即使有些上下落差,距離也不能太大。這就像擇偶婚配一樣,門當戶對是一條基本準則。“越界”交往,歷代雖然皆有佳話,但是不多見。陳曼生是一縣父母官,楊彭年是民間一工匠,倆人的社會地位天壤之別,他們之所以能成為知己朋友,就在於有紫砂壺這個“紅娘”。

文人紫砂的代表人物——陳曼生

有史料證明,陳曼生早年也曾自己畫樣,請紫砂藝人制作紫砂壺,後來均未成氣候,原因就在於藝人的手藝不行。你想,紫砂藝人都是用規制的模具來制壺,你隨便畫一個壺型,他哪能做得出來?陳曼生只有找到楊彭年後,才找到了一個可以把自己的藝術創意付諸於實踐的機會,而楊彭年也找到了一個可以讓自己充分發揮藝術專長的“拍檔”。楊彭年製作的“彭年壺”,繼“曼生壺”後,也為江湖所重,身價百倍,成為嘉慶朝的茗壺珍品。

文人紫砂的代表人物——陳曼生

陳曼生是個很有趣的歷史人物,他本名陳鴻壽,曼生是他的號。

陳曼生多才多藝,只是由於他在紫砂壺上的歷史貢獻特別大,以至於掩蓋了他在詩文、書畫、金石、篆刻上的成就,長期以來不被人注意,或者被人低估。

陳曼生天資豪爽,本不是那種死讀書的人,加上多年遊幕,使他養成了學以致用、講究實際效果的為學之道。他厭煩治學繁瑣“到家”的心態,與嘉慶時代埋頭鑽研古奧經學的士林風氣格格不入。他曾經講過一句最為人稱道的大白話:“凡詩文書畫,不必十分到家,乃見天趣。”文為心聲——質樸自然,情意真切,才是陳曼生最傾心的文字追求。

文人紫砂的代表人物——陳曼生

歷史上有一個著名的佳話:陳曼生曾經畫了一枝秋菊,再自撰了幾句“村夫語”刻於茗壺上:“茶已熟,菊正開,賞秋人,來不來。”雖然好似日常言談,但透露出的風趣雋永,極具幽默感。這真是“文章本是妙人寫,妙人文章本平淡;莫道言語似等閒,等閒言語藏奇談。”讓人讀後,大有“讀漢書,浮大白”的意氣風發。

陳曼生“不事苦吟”的詩文,在他那個時代,雖然名氣不是最大的,但卻能隨意揮灑,直抒胸臆,有自然天成、別有洞天的趣味。三十九歲時,他自題小像說:“古人皆可師,今人皆可友”,“大事不糊塗,小事厭煩數”,這兩句話可謂是他的自我寫照。

文人紫砂的代表人物——陳曼生

陳曼生的繪畫,才氣逼人。他不走潑墨寫意的路子,常以尋常的花卉果蔬為題材,間有隱山溪流,精妙之小品,無不意趣縱生。他的美學觀點是:“畫雖小技,神而明之,可以養身,可以悟道,與禪機相通。”他還在一幅繪畫上題款,自表心跡:“作畫以空靈奇想為上,一花一芝隨意寫來,便成逸趣,非拘拘於形似者可同日語也!”寥寥數語,道盡了他繪畫時的審美情趣。

陳曼生的書法,歷史上的地位較高。他從碑學入手,四書皆工,皆具法度,為後世書家所推崇。清人蔣寶齡在《墨林今話》中這樣評價說:“曼生酷嗜摩崖碑版,行措古雅有法度,精嚴古宕,人莫能及。”特別是陳曼生擅長的隸古八分書,簡古樸拙,恣肆爽健,用筆喜從結體入手,在字體的造型上求變,經常應伸變縮,反短乃長,處處出新。由於陳曼生擅長以疏密、呼應、顧盼、長短等書體架構來追求新奇,所以當時書家都稱讚他的書法“以姿勝”,誠非虛語。

文人紫砂的代表人物——陳曼生

陳曼生追隨阮元多年,對金石學也深有研究,他的篆刻成就更是一時之冠,名列“西泠八家”。中國的篆刻藝術,可以追溯遠古,秦漢達到高峰,至唐宋衰落,明清兩代才再起。到乾嘉時期,篆刻再度成為顯學,以“西泠八家”為首,形成了特有的西湖文化奇觀。

中國的國學傳統,一般都是虔誠地與古人為徒,“字則宗晉,詩則宗唐,刻則宗漢”。陳曼生的篆刻藝術,也遠宗漢刻,用刀張揚,豪邁險絕,線條跌宕,精力彌滿,有解衣磅礴之氣概。清代的浙派篆刻,長於短切的切刀技法。陳曼生把這種技法發揮得淋漓盡致,更趨簡潔明快。這與他曠達豪爽、力求創新的性格,有著因果相連的關係。

文人紫砂的代表人物——陳曼生

陳曼生以壺得名,卻本非陶工。他之所以能在紫砂壺的藝術領域獨步天下,全然得益於他在詩文、書畫、篆刻等藝術領域所取得的成就。如壺上的銘文,要在未乾的砂泥上刻劃,其手法與金石刀法完全不同,但欣賞法則是歸於一途的。這也是人們常說的:為什麼陳曼生是一座讓人高山仰止的豐碑,後人根本無法逾越?就是因為後來者誰也無法具有如此深厚的傳統文化底蘊,且取得那麼多的藝術成就。

一生勤奮,厚積薄發。40多歲的陳曼生,一番尋尋覓覓後,終於找到了一個可以淋漓盡致地表現自己滿腹才學的“載體”——做壺去!

文人紫砂的代表人物——陳曼生

歷史上留下的陳曼生大名,與他的多年入幕和短暫仕途,基本沒有關係。與他的書畫和金石的成就,關係好像也不是太大。陳曼生在歷史上的光耀,完全是源於他的一項愛好:因為他愛喝茶,從而愛上紫砂壺,最後一手創造出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文人神器“曼生壺”。若沒有“曼生壺”,陳曼生其人早就被浩瀚的歷史歲月給湮滅了。

要講“曼生壺”,先得講“陳曼生與茶”。若不與茶結緣,陳曼生豈能迷上紫砂壺?

陳曼生與茶結緣,從何而始?這個問題,似乎從來沒人去探究。

文人紫砂的代表人物——陳曼生

錢塘民間有一個美麗的傳說。陳曼生滿週歲時,家人依照傳統,將書、銅錢、算盤、毛筆等眾多物件擺放在一起,讓其“抓週”。陳曼生竟然對於諸物絲毫沒興趣,直接去抓爺爺手上的那把紫砂壺。家人連聲說好,因為“壺”與“福”發音相近,算是討個口彩。或許,冥冥中早就註定,陳曼生的一生要與茶和茶壺連在一起。

其實,陳曼生與茶結緣,起頭是有些苦澀心情的。少年時的陳曼生,不僅寄人籬下,還要照顧弟弟。他懂事早,心智自然成熟也早,很早就有著一種落寞心態。他的幾個舅舅都是士族子弟,很懂得喝茶之道,因此陳曼生打小也跟著大人們喝茶。年幼的陳曼生是孤獨的,孤獨的人大多會親近茶的清香。

文人紫砂的代表人物——陳曼生

陳曼生成年後,遇到的第一個貴人就是袁枚。袁枚是知名美食家,也是一個資深茶客,他不僅品茗,還研究“茶味菜”。在《隨園食單》中,袁枚特別提到一種“麵茶”:將麵條用茶汁熬煮後,加上芝麻醬等佐料,面中可散發出淡淡茶香;還有“茶腿”,經過茶葉薰過的火腿,肉質鮮美,茶香四溢。可以想見,袁枚對茶如此鍾情,豈能不讓陳曼生對茶更加偏愛。

陳曼生在漫長的遊學和遊幕期間,更是喝茶論道是常事,世情冷暖惟自知。純香馥郁的茗茶,既解酒困,又醒詩魂,給予藝術細胞特別豐富的陳曼生以獨特撫慰。對他來說,喝壺好茶,實乃天下第一愜意的樂事。

文人紫砂的代表人物——陳曼生

由茶及壺,陳曼生自然也愛上了紫砂壺。他在居所專門僻出一間大房,用於藏壺、賞壺。陳曼生是信佛之人,室中還懸掛著巨幅南無阿彌陀佛像。友人因他既禮佛,也愛壺,便建議取“曼公”與“佛號”的結合之意,把此室取名為“阿曼陀室”。陳曼生撫掌稱善,以後他就以“阿曼陀室主人”自居。他在“阿曼陀室”中,還手書一對聯:“青山個個伸頭看,看我庵中吃苦茶”,既生動地描繪了他品茶獨樂時的心曠神怡,也一語道出了他品茗時,對世態的百般無奈和滿腹牢騷。

“阿曼陀室”後來就成了他制壺時的鈐印語,是他留給後人的“文化標識”。

文人紫砂的代表人物——陳曼生

比陳曼生稍晚的湖廣巡撫吳大徵是金石考古專家,他極喜愛“曼生壺”,屢屢市索而不得,曾出言感嘆:壺底有此四字的茗器,豈是一字萬金可求得?

陳曼生與宜興紫砂名匠楊彭年的相識相交,究竟從何時而起,已經無法考證了。大致來講,應該是陳曼生擔任溧陽縣令時,倆人才開始相識相知,直到親密合作的。

嘉慶時代的宜興,在茶客們的心中是大名鼎鼎的。因為從供春到陳鳴遠的200多年間,宜興黃龍山的一把神奇紫砂土,在紫砂匠人的手下,已經變成了喝茶神器,天下茶客無不趨之如鶩,資深茶客陳曼生自然也不例外。

文人紫砂的代表人物——陳曼生

溧陽毗鄰宜興,生性好動的陳曼生,公務之餘,脫去官服,輕車簡從,常去溜達,一邊賞壺買壺,一邊與工匠們閒聊一番,那是可能的。

紫砂名匠楊彭年,比陳曼生小20多歲,他與妹妹一起,在宜興以製作紫砂壺為生。陳曼生為何在眾多的紫砂藝人中,獨獨一眼就看中了他,引為滾滾紅塵中的紫砂知己呢?這裡有兩個原因。

文人紫砂的代表人物——陳曼生

一是楊彭年製作紫砂壺的手藝,在當時的宜興是首屈一指的。他繼承、發揚了傳統的全手工制壺工藝,還首創了捏嘴不用模子和掇暗嘴的工藝絕技。他製成的紫砂壺,玉色晶瑩,氣韻溫雅,渾樸玲瓏,士林墨客無不視為珍品。陳曼生評價說:“楊君彭年,制壺得龔時遺法。”什麼是“龔時遺法”?就是失傳已久的手工捏製紫砂壺的傳統工藝,早年由明末的時大彬發明,到乾隆時期,此法已近絕跡。市面上流行用模具製作紫砂壺,工藝十分簡易,壺型陳舊,毫無新意。獨有楊彭年,始復捏造古法,且技法嫻熟,得心應手,巧奪天工。陳曼生極其欣賞,由壺及人,就與楊彭年成為了好朋友。

二是楊彭年雖是民間匠人,但他聰慧異於常人,自學成才,具有文人氣質,善銘刻、工隸書,筆下追求金石味。陳曼生是嘉慶朝的書法、金石大師,倆人的生平所好,可謂是不謀而合。

文人紫砂的代表人物——陳曼生

中國傳統社會的社會交往,十分講究對等的身份地位,彼此身份即使有些上下落差,距離也不能太大。這就像擇偶婚配一樣,門當戶對是一條基本準則。“越界”交往,歷代雖然皆有佳話,但是不多見。陳曼生是一縣父母官,楊彭年是民間一工匠,倆人的社會地位天壤之別,他們之所以能成為知己朋友,就在於有紫砂壺這個“紅娘”。

文人紫砂的代表人物——陳曼生

有史料證明,陳曼生早年也曾自己畫樣,請紫砂藝人制作紫砂壺,後來均未成氣候,原因就在於藝人的手藝不行。你想,紫砂藝人都是用規制的模具來制壺,你隨便畫一個壺型,他哪能做得出來?陳曼生只有找到楊彭年後,才找到了一個可以把自己的藝術創意付諸於實踐的機會,而楊彭年也找到了一個可以讓自己充分發揮藝術專長的“拍檔”。楊彭年製作的“彭年壺”,繼“曼生壺”後,也為江湖所重,身價百倍,成為嘉慶朝的茗壺珍品。

文人紫砂的代表人物——陳曼生

很難說,是陳曼生造就了楊彭年,還是楊彭年造就了陳曼生。

只能說,相見恨晚,惺惺相惜,兩個天才的優勢互補,成就了各自的一世之名,這是紫砂壺歷史上獨一無二的奇蹟。

文人紫砂的代表人物——陳曼生

陳曼生是個很有趣的歷史人物,他本名陳鴻壽,曼生是他的號。

陳曼生多才多藝,只是由於他在紫砂壺上的歷史貢獻特別大,以至於掩蓋了他在詩文、書畫、金石、篆刻上的成就,長期以來不被人注意,或者被人低估。

陳曼生天資豪爽,本不是那種死讀書的人,加上多年遊幕,使他養成了學以致用、講究實際效果的為學之道。他厭煩治學繁瑣“到家”的心態,與嘉慶時代埋頭鑽研古奧經學的士林風氣格格不入。他曾經講過一句最為人稱道的大白話:“凡詩文書畫,不必十分到家,乃見天趣。”文為心聲——質樸自然,情意真切,才是陳曼生最傾心的文字追求。

文人紫砂的代表人物——陳曼生

歷史上有一個著名的佳話:陳曼生曾經畫了一枝秋菊,再自撰了幾句“村夫語”刻於茗壺上:“茶已熟,菊正開,賞秋人,來不來。”雖然好似日常言談,但透露出的風趣雋永,極具幽默感。這真是“文章本是妙人寫,妙人文章本平淡;莫道言語似等閒,等閒言語藏奇談。”讓人讀後,大有“讀漢書,浮大白”的意氣風發。

陳曼生“不事苦吟”的詩文,在他那個時代,雖然名氣不是最大的,但卻能隨意揮灑,直抒胸臆,有自然天成、別有洞天的趣味。三十九歲時,他自題小像說:“古人皆可師,今人皆可友”,“大事不糊塗,小事厭煩數”,這兩句話可謂是他的自我寫照。

文人紫砂的代表人物——陳曼生

陳曼生的繪畫,才氣逼人。他不走潑墨寫意的路子,常以尋常的花卉果蔬為題材,間有隱山溪流,精妙之小品,無不意趣縱生。他的美學觀點是:“畫雖小技,神而明之,可以養身,可以悟道,與禪機相通。”他還在一幅繪畫上題款,自表心跡:“作畫以空靈奇想為上,一花一芝隨意寫來,便成逸趣,非拘拘於形似者可同日語也!”寥寥數語,道盡了他繪畫時的審美情趣。

陳曼生的書法,歷史上的地位較高。他從碑學入手,四書皆工,皆具法度,為後世書家所推崇。清人蔣寶齡在《墨林今話》中這樣評價說:“曼生酷嗜摩崖碑版,行措古雅有法度,精嚴古宕,人莫能及。”特別是陳曼生擅長的隸古八分書,簡古樸拙,恣肆爽健,用筆喜從結體入手,在字體的造型上求變,經常應伸變縮,反短乃長,處處出新。由於陳曼生擅長以疏密、呼應、顧盼、長短等書體架構來追求新奇,所以當時書家都稱讚他的書法“以姿勝”,誠非虛語。

文人紫砂的代表人物——陳曼生

陳曼生追隨阮元多年,對金石學也深有研究,他的篆刻成就更是一時之冠,名列“西泠八家”。中國的篆刻藝術,可以追溯遠古,秦漢達到高峰,至唐宋衰落,明清兩代才再起。到乾嘉時期,篆刻再度成為顯學,以“西泠八家”為首,形成了特有的西湖文化奇觀。

中國的國學傳統,一般都是虔誠地與古人為徒,“字則宗晉,詩則宗唐,刻則宗漢”。陳曼生的篆刻藝術,也遠宗漢刻,用刀張揚,豪邁險絕,線條跌宕,精力彌滿,有解衣磅礴之氣概。清代的浙派篆刻,長於短切的切刀技法。陳曼生把這種技法發揮得淋漓盡致,更趨簡潔明快。這與他曠達豪爽、力求創新的性格,有著因果相連的關係。

文人紫砂的代表人物——陳曼生

陳曼生以壺得名,卻本非陶工。他之所以能在紫砂壺的藝術領域獨步天下,全然得益於他在詩文、書畫、篆刻等藝術領域所取得的成就。如壺上的銘文,要在未乾的砂泥上刻劃,其手法與金石刀法完全不同,但欣賞法則是歸於一途的。這也是人們常說的:為什麼陳曼生是一座讓人高山仰止的豐碑,後人根本無法逾越?就是因為後來者誰也無法具有如此深厚的傳統文化底蘊,且取得那麼多的藝術成就。

一生勤奮,厚積薄發。40多歲的陳曼生,一番尋尋覓覓後,終於找到了一個可以淋漓盡致地表現自己滿腹才學的“載體”——做壺去!

文人紫砂的代表人物——陳曼生

歷史上留下的陳曼生大名,與他的多年入幕和短暫仕途,基本沒有關係。與他的書畫和金石的成就,關係好像也不是太大。陳曼生在歷史上的光耀,完全是源於他的一項愛好:因為他愛喝茶,從而愛上紫砂壺,最後一手創造出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文人神器“曼生壺”。若沒有“曼生壺”,陳曼生其人早就被浩瀚的歷史歲月給湮滅了。

要講“曼生壺”,先得講“陳曼生與茶”。若不與茶結緣,陳曼生豈能迷上紫砂壺?

陳曼生與茶結緣,從何而始?這個問題,似乎從來沒人去探究。

文人紫砂的代表人物——陳曼生

錢塘民間有一個美麗的傳說。陳曼生滿週歲時,家人依照傳統,將書、銅錢、算盤、毛筆等眾多物件擺放在一起,讓其“抓週”。陳曼生竟然對於諸物絲毫沒興趣,直接去抓爺爺手上的那把紫砂壺。家人連聲說好,因為“壺”與“福”發音相近,算是討個口彩。或許,冥冥中早就註定,陳曼生的一生要與茶和茶壺連在一起。

其實,陳曼生與茶結緣,起頭是有些苦澀心情的。少年時的陳曼生,不僅寄人籬下,還要照顧弟弟。他懂事早,心智自然成熟也早,很早就有著一種落寞心態。他的幾個舅舅都是士族子弟,很懂得喝茶之道,因此陳曼生打小也跟著大人們喝茶。年幼的陳曼生是孤獨的,孤獨的人大多會親近茶的清香。

文人紫砂的代表人物——陳曼生

陳曼生成年後,遇到的第一個貴人就是袁枚。袁枚是知名美食家,也是一個資深茶客,他不僅品茗,還研究“茶味菜”。在《隨園食單》中,袁枚特別提到一種“麵茶”:將麵條用茶汁熬煮後,加上芝麻醬等佐料,面中可散發出淡淡茶香;還有“茶腿”,經過茶葉薰過的火腿,肉質鮮美,茶香四溢。可以想見,袁枚對茶如此鍾情,豈能不讓陳曼生對茶更加偏愛。

陳曼生在漫長的遊學和遊幕期間,更是喝茶論道是常事,世情冷暖惟自知。純香馥郁的茗茶,既解酒困,又醒詩魂,給予藝術細胞特別豐富的陳曼生以獨特撫慰。對他來說,喝壺好茶,實乃天下第一愜意的樂事。

文人紫砂的代表人物——陳曼生

由茶及壺,陳曼生自然也愛上了紫砂壺。他在居所專門僻出一間大房,用於藏壺、賞壺。陳曼生是信佛之人,室中還懸掛著巨幅南無阿彌陀佛像。友人因他既禮佛,也愛壺,便建議取“曼公”與“佛號”的結合之意,把此室取名為“阿曼陀室”。陳曼生撫掌稱善,以後他就以“阿曼陀室主人”自居。他在“阿曼陀室”中,還手書一對聯:“青山個個伸頭看,看我庵中吃苦茶”,既生動地描繪了他品茶獨樂時的心曠神怡,也一語道出了他品茗時,對世態的百般無奈和滿腹牢騷。

“阿曼陀室”後來就成了他制壺時的鈐印語,是他留給後人的“文化標識”。

文人紫砂的代表人物——陳曼生

比陳曼生稍晚的湖廣巡撫吳大徵是金石考古專家,他極喜愛“曼生壺”,屢屢市索而不得,曾出言感嘆:壺底有此四字的茗器,豈是一字萬金可求得?

陳曼生與宜興紫砂名匠楊彭年的相識相交,究竟從何時而起,已經無法考證了。大致來講,應該是陳曼生擔任溧陽縣令時,倆人才開始相識相知,直到親密合作的。

嘉慶時代的宜興,在茶客們的心中是大名鼎鼎的。因為從供春到陳鳴遠的200多年間,宜興黃龍山的一把神奇紫砂土,在紫砂匠人的手下,已經變成了喝茶神器,天下茶客無不趨之如鶩,資深茶客陳曼生自然也不例外。

文人紫砂的代表人物——陳曼生

溧陽毗鄰宜興,生性好動的陳曼生,公務之餘,脫去官服,輕車簡從,常去溜達,一邊賞壺買壺,一邊與工匠們閒聊一番,那是可能的。

紫砂名匠楊彭年,比陳曼生小20多歲,他與妹妹一起,在宜興以製作紫砂壺為生。陳曼生為何在眾多的紫砂藝人中,獨獨一眼就看中了他,引為滾滾紅塵中的紫砂知己呢?這裡有兩個原因。

文人紫砂的代表人物——陳曼生

一是楊彭年製作紫砂壺的手藝,在當時的宜興是首屈一指的。他繼承、發揚了傳統的全手工制壺工藝,還首創了捏嘴不用模子和掇暗嘴的工藝絕技。他製成的紫砂壺,玉色晶瑩,氣韻溫雅,渾樸玲瓏,士林墨客無不視為珍品。陳曼生評價說:“楊君彭年,制壺得龔時遺法。”什麼是“龔時遺法”?就是失傳已久的手工捏製紫砂壺的傳統工藝,早年由明末的時大彬發明,到乾隆時期,此法已近絕跡。市面上流行用模具製作紫砂壺,工藝十分簡易,壺型陳舊,毫無新意。獨有楊彭年,始復捏造古法,且技法嫻熟,得心應手,巧奪天工。陳曼生極其欣賞,由壺及人,就與楊彭年成為了好朋友。

二是楊彭年雖是民間匠人,但他聰慧異於常人,自學成才,具有文人氣質,善銘刻、工隸書,筆下追求金石味。陳曼生是嘉慶朝的書法、金石大師,倆人的生平所好,可謂是不謀而合。

文人紫砂的代表人物——陳曼生

中國傳統社會的社會交往,十分講究對等的身份地位,彼此身份即使有些上下落差,距離也不能太大。這就像擇偶婚配一樣,門當戶對是一條基本準則。“越界”交往,歷代雖然皆有佳話,但是不多見。陳曼生是一縣父母官,楊彭年是民間一工匠,倆人的社會地位天壤之別,他們之所以能成為知己朋友,就在於有紫砂壺這個“紅娘”。

文人紫砂的代表人物——陳曼生

有史料證明,陳曼生早年也曾自己畫樣,請紫砂藝人制作紫砂壺,後來均未成氣候,原因就在於藝人的手藝不行。你想,紫砂藝人都是用規制的模具來制壺,你隨便畫一個壺型,他哪能做得出來?陳曼生只有找到楊彭年後,才找到了一個可以把自己的藝術創意付諸於實踐的機會,而楊彭年也找到了一個可以讓自己充分發揮藝術專長的“拍檔”。楊彭年製作的“彭年壺”,繼“曼生壺”後,也為江湖所重,身價百倍,成為嘉慶朝的茗壺珍品。

文人紫砂的代表人物——陳曼生

很難說,是陳曼生造就了楊彭年,還是楊彭年造就了陳曼生。

只能說,相見恨晚,惺惺相惜,兩個天才的優勢互補,成就了各自的一世之名,這是紫砂壺歷史上獨一無二的奇蹟。

文人紫砂的代表人物——陳曼生

經濟富足的康雍乾三代,崇尚華麗的裝飾風尚。紫砂壺的製作,也一度也出現了釉彩、描金、泥繪、貼花、鏤雕等裝飾傾向,更有琺琅彩、五彩、粉彩、藍白彩等變化,使清中期的紫砂壺,看起來璀璨紛呈,多姿多彩,其實繁雜華麗的裝飾工藝,反倒遮掩了紫砂壺的純樸面貌,不僅改變了紫砂壺優異的透氣性,也影響了泡茶功能,所以最終未得到廣泛的推廣應用。

文人紫砂的代表人物——陳曼生

陳曼生是個很有趣的歷史人物,他本名陳鴻壽,曼生是他的號。

陳曼生多才多藝,只是由於他在紫砂壺上的歷史貢獻特別大,以至於掩蓋了他在詩文、書畫、金石、篆刻上的成就,長期以來不被人注意,或者被人低估。

陳曼生天資豪爽,本不是那種死讀書的人,加上多年遊幕,使他養成了學以致用、講究實際效果的為學之道。他厭煩治學繁瑣“到家”的心態,與嘉慶時代埋頭鑽研古奧經學的士林風氣格格不入。他曾經講過一句最為人稱道的大白話:“凡詩文書畫,不必十分到家,乃見天趣。”文為心聲——質樸自然,情意真切,才是陳曼生最傾心的文字追求。

文人紫砂的代表人物——陳曼生

歷史上有一個著名的佳話:陳曼生曾經畫了一枝秋菊,再自撰了幾句“村夫語”刻於茗壺上:“茶已熟,菊正開,賞秋人,來不來。”雖然好似日常言談,但透露出的風趣雋永,極具幽默感。這真是“文章本是妙人寫,妙人文章本平淡;莫道言語似等閒,等閒言語藏奇談。”讓人讀後,大有“讀漢書,浮大白”的意氣風發。

陳曼生“不事苦吟”的詩文,在他那個時代,雖然名氣不是最大的,但卻能隨意揮灑,直抒胸臆,有自然天成、別有洞天的趣味。三十九歲時,他自題小像說:“古人皆可師,今人皆可友”,“大事不糊塗,小事厭煩數”,這兩句話可謂是他的自我寫照。

文人紫砂的代表人物——陳曼生

陳曼生的繪畫,才氣逼人。他不走潑墨寫意的路子,常以尋常的花卉果蔬為題材,間有隱山溪流,精妙之小品,無不意趣縱生。他的美學觀點是:“畫雖小技,神而明之,可以養身,可以悟道,與禪機相通。”他還在一幅繪畫上題款,自表心跡:“作畫以空靈奇想為上,一花一芝隨意寫來,便成逸趣,非拘拘於形似者可同日語也!”寥寥數語,道盡了他繪畫時的審美情趣。

陳曼生的書法,歷史上的地位較高。他從碑學入手,四書皆工,皆具法度,為後世書家所推崇。清人蔣寶齡在《墨林今話》中這樣評價說:“曼生酷嗜摩崖碑版,行措古雅有法度,精嚴古宕,人莫能及。”特別是陳曼生擅長的隸古八分書,簡古樸拙,恣肆爽健,用筆喜從結體入手,在字體的造型上求變,經常應伸變縮,反短乃長,處處出新。由於陳曼生擅長以疏密、呼應、顧盼、長短等書體架構來追求新奇,所以當時書家都稱讚他的書法“以姿勝”,誠非虛語。

文人紫砂的代表人物——陳曼生

陳曼生追隨阮元多年,對金石學也深有研究,他的篆刻成就更是一時之冠,名列“西泠八家”。中國的篆刻藝術,可以追溯遠古,秦漢達到高峰,至唐宋衰落,明清兩代才再起。到乾嘉時期,篆刻再度成為顯學,以“西泠八家”為首,形成了特有的西湖文化奇觀。

中國的國學傳統,一般都是虔誠地與古人為徒,“字則宗晉,詩則宗唐,刻則宗漢”。陳曼生的篆刻藝術,也遠宗漢刻,用刀張揚,豪邁險絕,線條跌宕,精力彌滿,有解衣磅礴之氣概。清代的浙派篆刻,長於短切的切刀技法。陳曼生把這種技法發揮得淋漓盡致,更趨簡潔明快。這與他曠達豪爽、力求創新的性格,有著因果相連的關係。

文人紫砂的代表人物——陳曼生

陳曼生以壺得名,卻本非陶工。他之所以能在紫砂壺的藝術領域獨步天下,全然得益於他在詩文、書畫、篆刻等藝術領域所取得的成就。如壺上的銘文,要在未乾的砂泥上刻劃,其手法與金石刀法完全不同,但欣賞法則是歸於一途的。這也是人們常說的:為什麼陳曼生是一座讓人高山仰止的豐碑,後人根本無法逾越?就是因為後來者誰也無法具有如此深厚的傳統文化底蘊,且取得那麼多的藝術成就。

一生勤奮,厚積薄發。40多歲的陳曼生,一番尋尋覓覓後,終於找到了一個可以淋漓盡致地表現自己滿腹才學的“載體”——做壺去!

文人紫砂的代表人物——陳曼生

歷史上留下的陳曼生大名,與他的多年入幕和短暫仕途,基本沒有關係。與他的書畫和金石的成就,關係好像也不是太大。陳曼生在歷史上的光耀,完全是源於他的一項愛好:因為他愛喝茶,從而愛上紫砂壺,最後一手創造出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文人神器“曼生壺”。若沒有“曼生壺”,陳曼生其人早就被浩瀚的歷史歲月給湮滅了。

要講“曼生壺”,先得講“陳曼生與茶”。若不與茶結緣,陳曼生豈能迷上紫砂壺?

陳曼生與茶結緣,從何而始?這個問題,似乎從來沒人去探究。

文人紫砂的代表人物——陳曼生

錢塘民間有一個美麗的傳說。陳曼生滿週歲時,家人依照傳統,將書、銅錢、算盤、毛筆等眾多物件擺放在一起,讓其“抓週”。陳曼生竟然對於諸物絲毫沒興趣,直接去抓爺爺手上的那把紫砂壺。家人連聲說好,因為“壺”與“福”發音相近,算是討個口彩。或許,冥冥中早就註定,陳曼生的一生要與茶和茶壺連在一起。

其實,陳曼生與茶結緣,起頭是有些苦澀心情的。少年時的陳曼生,不僅寄人籬下,還要照顧弟弟。他懂事早,心智自然成熟也早,很早就有著一種落寞心態。他的幾個舅舅都是士族子弟,很懂得喝茶之道,因此陳曼生打小也跟著大人們喝茶。年幼的陳曼生是孤獨的,孤獨的人大多會親近茶的清香。

文人紫砂的代表人物——陳曼生

陳曼生成年後,遇到的第一個貴人就是袁枚。袁枚是知名美食家,也是一個資深茶客,他不僅品茗,還研究“茶味菜”。在《隨園食單》中,袁枚特別提到一種“麵茶”:將麵條用茶汁熬煮後,加上芝麻醬等佐料,面中可散發出淡淡茶香;還有“茶腿”,經過茶葉薰過的火腿,肉質鮮美,茶香四溢。可以想見,袁枚對茶如此鍾情,豈能不讓陳曼生對茶更加偏愛。

陳曼生在漫長的遊學和遊幕期間,更是喝茶論道是常事,世情冷暖惟自知。純香馥郁的茗茶,既解酒困,又醒詩魂,給予藝術細胞特別豐富的陳曼生以獨特撫慰。對他來說,喝壺好茶,實乃天下第一愜意的樂事。

文人紫砂的代表人物——陳曼生

由茶及壺,陳曼生自然也愛上了紫砂壺。他在居所專門僻出一間大房,用於藏壺、賞壺。陳曼生是信佛之人,室中還懸掛著巨幅南無阿彌陀佛像。友人因他既禮佛,也愛壺,便建議取“曼公”與“佛號”的結合之意,把此室取名為“阿曼陀室”。陳曼生撫掌稱善,以後他就以“阿曼陀室主人”自居。他在“阿曼陀室”中,還手書一對聯:“青山個個伸頭看,看我庵中吃苦茶”,既生動地描繪了他品茶獨樂時的心曠神怡,也一語道出了他品茗時,對世態的百般無奈和滿腹牢騷。

“阿曼陀室”後來就成了他制壺時的鈐印語,是他留給後人的“文化標識”。

文人紫砂的代表人物——陳曼生

比陳曼生稍晚的湖廣巡撫吳大徵是金石考古專家,他極喜愛“曼生壺”,屢屢市索而不得,曾出言感嘆:壺底有此四字的茗器,豈是一字萬金可求得?

陳曼生與宜興紫砂名匠楊彭年的相識相交,究竟從何時而起,已經無法考證了。大致來講,應該是陳曼生擔任溧陽縣令時,倆人才開始相識相知,直到親密合作的。

嘉慶時代的宜興,在茶客們的心中是大名鼎鼎的。因為從供春到陳鳴遠的200多年間,宜興黃龍山的一把神奇紫砂土,在紫砂匠人的手下,已經變成了喝茶神器,天下茶客無不趨之如鶩,資深茶客陳曼生自然也不例外。

文人紫砂的代表人物——陳曼生

溧陽毗鄰宜興,生性好動的陳曼生,公務之餘,脫去官服,輕車簡從,常去溜達,一邊賞壺買壺,一邊與工匠們閒聊一番,那是可能的。

紫砂名匠楊彭年,比陳曼生小20多歲,他與妹妹一起,在宜興以製作紫砂壺為生。陳曼生為何在眾多的紫砂藝人中,獨獨一眼就看中了他,引為滾滾紅塵中的紫砂知己呢?這裡有兩個原因。

文人紫砂的代表人物——陳曼生

一是楊彭年製作紫砂壺的手藝,在當時的宜興是首屈一指的。他繼承、發揚了傳統的全手工制壺工藝,還首創了捏嘴不用模子和掇暗嘴的工藝絕技。他製成的紫砂壺,玉色晶瑩,氣韻溫雅,渾樸玲瓏,士林墨客無不視為珍品。陳曼生評價說:“楊君彭年,制壺得龔時遺法。”什麼是“龔時遺法”?就是失傳已久的手工捏製紫砂壺的傳統工藝,早年由明末的時大彬發明,到乾隆時期,此法已近絕跡。市面上流行用模具製作紫砂壺,工藝十分簡易,壺型陳舊,毫無新意。獨有楊彭年,始復捏造古法,且技法嫻熟,得心應手,巧奪天工。陳曼生極其欣賞,由壺及人,就與楊彭年成為了好朋友。

二是楊彭年雖是民間匠人,但他聰慧異於常人,自學成才,具有文人氣質,善銘刻、工隸書,筆下追求金石味。陳曼生是嘉慶朝的書法、金石大師,倆人的生平所好,可謂是不謀而合。

文人紫砂的代表人物——陳曼生

中國傳統社會的社會交往,十分講究對等的身份地位,彼此身份即使有些上下落差,距離也不能太大。這就像擇偶婚配一樣,門當戶對是一條基本準則。“越界”交往,歷代雖然皆有佳話,但是不多見。陳曼生是一縣父母官,楊彭年是民間一工匠,倆人的社會地位天壤之別,他們之所以能成為知己朋友,就在於有紫砂壺這個“紅娘”。

文人紫砂的代表人物——陳曼生

有史料證明,陳曼生早年也曾自己畫樣,請紫砂藝人制作紫砂壺,後來均未成氣候,原因就在於藝人的手藝不行。你想,紫砂藝人都是用規制的模具來制壺,你隨便畫一個壺型,他哪能做得出來?陳曼生只有找到楊彭年後,才找到了一個可以把自己的藝術創意付諸於實踐的機會,而楊彭年也找到了一個可以讓自己充分發揮藝術專長的“拍檔”。楊彭年製作的“彭年壺”,繼“曼生壺”後,也為江湖所重,身價百倍,成為嘉慶朝的茗壺珍品。

文人紫砂的代表人物——陳曼生

很難說,是陳曼生造就了楊彭年,還是楊彭年造就了陳曼生。

只能說,相見恨晚,惺惺相惜,兩個天才的優勢互補,成就了各自的一世之名,這是紫砂壺歷史上獨一無二的奇蹟。

文人紫砂的代表人物——陳曼生

經濟富足的康雍乾三代,崇尚華麗的裝飾風尚。紫砂壺的製作,也一度也出現了釉彩、描金、泥繪、貼花、鏤雕等裝飾傾向,更有琺琅彩、五彩、粉彩、藍白彩等變化,使清中期的紫砂壺,看起來璀璨紛呈,多姿多彩,其實繁雜華麗的裝飾工藝,反倒遮掩了紫砂壺的純樸面貌,不僅改變了紫砂壺優異的透氣性,也影響了泡茶功能,所以最終未得到廣泛的推廣應用。

文人紫砂的代表人物——陳曼生

這個趨勢反映出紫砂壺在經歷明代的盛世後,出現了無以為繼的“藝術空洞化”現象。所幸由陳曼生和楊彭年聯手合作的“曼生壺”橫空出世,才為沉悶窒息的紫砂藝術打開了一扇清新的大窗,讓紫砂壺找到了新的發展方向。

陳曼生的制壺歷史,前後也不過幾年。他所設計、製作的“曼生壺”,為後世所知的,大致上有五十把左右。除去仿製前人款式和稍作改變的外,壺型完全獨步蹊徑的,約佔一半左右。後人耳熟能詳的“曼生十八式”,實際上並不是陳曼生的定規,而是後人根據自己的品鑑,自行挑選列出的,且有不同的版本。不過總體來說,“曼生十八式”是可以囊括陳曼生的紫砂藝術成就。

文人紫砂的代表人物——陳曼生

陳曼生是個很有趣的歷史人物,他本名陳鴻壽,曼生是他的號。

陳曼生多才多藝,只是由於他在紫砂壺上的歷史貢獻特別大,以至於掩蓋了他在詩文、書畫、金石、篆刻上的成就,長期以來不被人注意,或者被人低估。

陳曼生天資豪爽,本不是那種死讀書的人,加上多年遊幕,使他養成了學以致用、講究實際效果的為學之道。他厭煩治學繁瑣“到家”的心態,與嘉慶時代埋頭鑽研古奧經學的士林風氣格格不入。他曾經講過一句最為人稱道的大白話:“凡詩文書畫,不必十分到家,乃見天趣。”文為心聲——質樸自然,情意真切,才是陳曼生最傾心的文字追求。

文人紫砂的代表人物——陳曼生

歷史上有一個著名的佳話:陳曼生曾經畫了一枝秋菊,再自撰了幾句“村夫語”刻於茗壺上:“茶已熟,菊正開,賞秋人,來不來。”雖然好似日常言談,但透露出的風趣雋永,極具幽默感。這真是“文章本是妙人寫,妙人文章本平淡;莫道言語似等閒,等閒言語藏奇談。”讓人讀後,大有“讀漢書,浮大白”的意氣風發。

陳曼生“不事苦吟”的詩文,在他那個時代,雖然名氣不是最大的,但卻能隨意揮灑,直抒胸臆,有自然天成、別有洞天的趣味。三十九歲時,他自題小像說:“古人皆可師,今人皆可友”,“大事不糊塗,小事厭煩數”,這兩句話可謂是他的自我寫照。

文人紫砂的代表人物——陳曼生

陳曼生的繪畫,才氣逼人。他不走潑墨寫意的路子,常以尋常的花卉果蔬為題材,間有隱山溪流,精妙之小品,無不意趣縱生。他的美學觀點是:“畫雖小技,神而明之,可以養身,可以悟道,與禪機相通。”他還在一幅繪畫上題款,自表心跡:“作畫以空靈奇想為上,一花一芝隨意寫來,便成逸趣,非拘拘於形似者可同日語也!”寥寥數語,道盡了他繪畫時的審美情趣。

陳曼生的書法,歷史上的地位較高。他從碑學入手,四書皆工,皆具法度,為後世書家所推崇。清人蔣寶齡在《墨林今話》中這樣評價說:“曼生酷嗜摩崖碑版,行措古雅有法度,精嚴古宕,人莫能及。”特別是陳曼生擅長的隸古八分書,簡古樸拙,恣肆爽健,用筆喜從結體入手,在字體的造型上求變,經常應伸變縮,反短乃長,處處出新。由於陳曼生擅長以疏密、呼應、顧盼、長短等書體架構來追求新奇,所以當時書家都稱讚他的書法“以姿勝”,誠非虛語。

文人紫砂的代表人物——陳曼生

陳曼生追隨阮元多年,對金石學也深有研究,他的篆刻成就更是一時之冠,名列“西泠八家”。中國的篆刻藝術,可以追溯遠古,秦漢達到高峰,至唐宋衰落,明清兩代才再起。到乾嘉時期,篆刻再度成為顯學,以“西泠八家”為首,形成了特有的西湖文化奇觀。

中國的國學傳統,一般都是虔誠地與古人為徒,“字則宗晉,詩則宗唐,刻則宗漢”。陳曼生的篆刻藝術,也遠宗漢刻,用刀張揚,豪邁險絕,線條跌宕,精力彌滿,有解衣磅礴之氣概。清代的浙派篆刻,長於短切的切刀技法。陳曼生把這種技法發揮得淋漓盡致,更趨簡潔明快。這與他曠達豪爽、力求創新的性格,有著因果相連的關係。

文人紫砂的代表人物——陳曼生

陳曼生以壺得名,卻本非陶工。他之所以能在紫砂壺的藝術領域獨步天下,全然得益於他在詩文、書畫、篆刻等藝術領域所取得的成就。如壺上的銘文,要在未乾的砂泥上刻劃,其手法與金石刀法完全不同,但欣賞法則是歸於一途的。這也是人們常說的:為什麼陳曼生是一座讓人高山仰止的豐碑,後人根本無法逾越?就是因為後來者誰也無法具有如此深厚的傳統文化底蘊,且取得那麼多的藝術成就。

一生勤奮,厚積薄發。40多歲的陳曼生,一番尋尋覓覓後,終於找到了一個可以淋漓盡致地表現自己滿腹才學的“載體”——做壺去!

文人紫砂的代表人物——陳曼生

歷史上留下的陳曼生大名,與他的多年入幕和短暫仕途,基本沒有關係。與他的書畫和金石的成就,關係好像也不是太大。陳曼生在歷史上的光耀,完全是源於他的一項愛好:因為他愛喝茶,從而愛上紫砂壺,最後一手創造出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文人神器“曼生壺”。若沒有“曼生壺”,陳曼生其人早就被浩瀚的歷史歲月給湮滅了。

要講“曼生壺”,先得講“陳曼生與茶”。若不與茶結緣,陳曼生豈能迷上紫砂壺?

陳曼生與茶結緣,從何而始?這個問題,似乎從來沒人去探究。

文人紫砂的代表人物——陳曼生

錢塘民間有一個美麗的傳說。陳曼生滿週歲時,家人依照傳統,將書、銅錢、算盤、毛筆等眾多物件擺放在一起,讓其“抓週”。陳曼生竟然對於諸物絲毫沒興趣,直接去抓爺爺手上的那把紫砂壺。家人連聲說好,因為“壺”與“福”發音相近,算是討個口彩。或許,冥冥中早就註定,陳曼生的一生要與茶和茶壺連在一起。

其實,陳曼生與茶結緣,起頭是有些苦澀心情的。少年時的陳曼生,不僅寄人籬下,還要照顧弟弟。他懂事早,心智自然成熟也早,很早就有著一種落寞心態。他的幾個舅舅都是士族子弟,很懂得喝茶之道,因此陳曼生打小也跟著大人們喝茶。年幼的陳曼生是孤獨的,孤獨的人大多會親近茶的清香。

文人紫砂的代表人物——陳曼生

陳曼生成年後,遇到的第一個貴人就是袁枚。袁枚是知名美食家,也是一個資深茶客,他不僅品茗,還研究“茶味菜”。在《隨園食單》中,袁枚特別提到一種“麵茶”:將麵條用茶汁熬煮後,加上芝麻醬等佐料,面中可散發出淡淡茶香;還有“茶腿”,經過茶葉薰過的火腿,肉質鮮美,茶香四溢。可以想見,袁枚對茶如此鍾情,豈能不讓陳曼生對茶更加偏愛。

陳曼生在漫長的遊學和遊幕期間,更是喝茶論道是常事,世情冷暖惟自知。純香馥郁的茗茶,既解酒困,又醒詩魂,給予藝術細胞特別豐富的陳曼生以獨特撫慰。對他來說,喝壺好茶,實乃天下第一愜意的樂事。

文人紫砂的代表人物——陳曼生

由茶及壺,陳曼生自然也愛上了紫砂壺。他在居所專門僻出一間大房,用於藏壺、賞壺。陳曼生是信佛之人,室中還懸掛著巨幅南無阿彌陀佛像。友人因他既禮佛,也愛壺,便建議取“曼公”與“佛號”的結合之意,把此室取名為“阿曼陀室”。陳曼生撫掌稱善,以後他就以“阿曼陀室主人”自居。他在“阿曼陀室”中,還手書一對聯:“青山個個伸頭看,看我庵中吃苦茶”,既生動地描繪了他品茶獨樂時的心曠神怡,也一語道出了他品茗時,對世態的百般無奈和滿腹牢騷。

“阿曼陀室”後來就成了他制壺時的鈐印語,是他留給後人的“文化標識”。

文人紫砂的代表人物——陳曼生

比陳曼生稍晚的湖廣巡撫吳大徵是金石考古專家,他極喜愛“曼生壺”,屢屢市索而不得,曾出言感嘆:壺底有此四字的茗器,豈是一字萬金可求得?

陳曼生與宜興紫砂名匠楊彭年的相識相交,究竟從何時而起,已經無法考證了。大致來講,應該是陳曼生擔任溧陽縣令時,倆人才開始相識相知,直到親密合作的。

嘉慶時代的宜興,在茶客們的心中是大名鼎鼎的。因為從供春到陳鳴遠的200多年間,宜興黃龍山的一把神奇紫砂土,在紫砂匠人的手下,已經變成了喝茶神器,天下茶客無不趨之如鶩,資深茶客陳曼生自然也不例外。

文人紫砂的代表人物——陳曼生

溧陽毗鄰宜興,生性好動的陳曼生,公務之餘,脫去官服,輕車簡從,常去溜達,一邊賞壺買壺,一邊與工匠們閒聊一番,那是可能的。

紫砂名匠楊彭年,比陳曼生小20多歲,他與妹妹一起,在宜興以製作紫砂壺為生。陳曼生為何在眾多的紫砂藝人中,獨獨一眼就看中了他,引為滾滾紅塵中的紫砂知己呢?這裡有兩個原因。

文人紫砂的代表人物——陳曼生

一是楊彭年製作紫砂壺的手藝,在當時的宜興是首屈一指的。他繼承、發揚了傳統的全手工制壺工藝,還首創了捏嘴不用模子和掇暗嘴的工藝絕技。他製成的紫砂壺,玉色晶瑩,氣韻溫雅,渾樸玲瓏,士林墨客無不視為珍品。陳曼生評價說:“楊君彭年,制壺得龔時遺法。”什麼是“龔時遺法”?就是失傳已久的手工捏製紫砂壺的傳統工藝,早年由明末的時大彬發明,到乾隆時期,此法已近絕跡。市面上流行用模具製作紫砂壺,工藝十分簡易,壺型陳舊,毫無新意。獨有楊彭年,始復捏造古法,且技法嫻熟,得心應手,巧奪天工。陳曼生極其欣賞,由壺及人,就與楊彭年成為了好朋友。

二是楊彭年雖是民間匠人,但他聰慧異於常人,自學成才,具有文人氣質,善銘刻、工隸書,筆下追求金石味。陳曼生是嘉慶朝的書法、金石大師,倆人的生平所好,可謂是不謀而合。

文人紫砂的代表人物——陳曼生

中國傳統社會的社會交往,十分講究對等的身份地位,彼此身份即使有些上下落差,距離也不能太大。這就像擇偶婚配一樣,門當戶對是一條基本準則。“越界”交往,歷代雖然皆有佳話,但是不多見。陳曼生是一縣父母官,楊彭年是民間一工匠,倆人的社會地位天壤之別,他們之所以能成為知己朋友,就在於有紫砂壺這個“紅娘”。

文人紫砂的代表人物——陳曼生

有史料證明,陳曼生早年也曾自己畫樣,請紫砂藝人制作紫砂壺,後來均未成氣候,原因就在於藝人的手藝不行。你想,紫砂藝人都是用規制的模具來制壺,你隨便畫一個壺型,他哪能做得出來?陳曼生只有找到楊彭年後,才找到了一個可以把自己的藝術創意付諸於實踐的機會,而楊彭年也找到了一個可以讓自己充分發揮藝術專長的“拍檔”。楊彭年製作的“彭年壺”,繼“曼生壺”後,也為江湖所重,身價百倍,成為嘉慶朝的茗壺珍品。

文人紫砂的代表人物——陳曼生

很難說,是陳曼生造就了楊彭年,還是楊彭年造就了陳曼生。

只能說,相見恨晚,惺惺相惜,兩個天才的優勢互補,成就了各自的一世之名,這是紫砂壺歷史上獨一無二的奇蹟。

文人紫砂的代表人物——陳曼生

經濟富足的康雍乾三代,崇尚華麗的裝飾風尚。紫砂壺的製作,也一度也出現了釉彩、描金、泥繪、貼花、鏤雕等裝飾傾向,更有琺琅彩、五彩、粉彩、藍白彩等變化,使清中期的紫砂壺,看起來璀璨紛呈,多姿多彩,其實繁雜華麗的裝飾工藝,反倒遮掩了紫砂壺的純樸面貌,不僅改變了紫砂壺優異的透氣性,也影響了泡茶功能,所以最終未得到廣泛的推廣應用。

文人紫砂的代表人物——陳曼生

這個趨勢反映出紫砂壺在經歷明代的盛世後,出現了無以為繼的“藝術空洞化”現象。所幸由陳曼生和楊彭年聯手合作的“曼生壺”橫空出世,才為沉悶窒息的紫砂藝術打開了一扇清新的大窗,讓紫砂壺找到了新的發展方向。

陳曼生的制壺歷史,前後也不過幾年。他所設計、製作的“曼生壺”,為後世所知的,大致上有五十把左右。除去仿製前人款式和稍作改變的外,壺型完全獨步蹊徑的,約佔一半左右。後人耳熟能詳的“曼生十八式”,實際上並不是陳曼生的定規,而是後人根據自己的品鑑,自行挑選列出的,且有不同的版本。不過總體來說,“曼生十八式”是可以囊括陳曼生的紫砂藝術成就。

文人紫砂的代表人物——陳曼生

“曼生壺”的形制,多半刪繁就簡,具有洗練的特色,以直嘴、一彎嘴為主,壺把多圓環形,壺蓋多嵌蓋、截蓋,壺蓋旋轉無偏心,密閉性能良好,整體感較強。“曼生壺”的容量很實用,很適合文人“獨飲、緩啜”的風雅茶習,也適應“小壺時代”的茶風。清同治年的文人陳瀏以“寂園叟”的筆名撰寫的《雅陶》一書中,曾經這樣稱譽“曼生壺”:“式樣較為小巧,所刻書畫亦精,壺嘴不淋茶汁,一美也;壺蓋轉之而緊閉,拈蓋而壺不脫落,二美也。

文人紫砂的代表人物——陳曼生

陳曼生是個很有趣的歷史人物,他本名陳鴻壽,曼生是他的號。

陳曼生多才多藝,只是由於他在紫砂壺上的歷史貢獻特別大,以至於掩蓋了他在詩文、書畫、金石、篆刻上的成就,長期以來不被人注意,或者被人低估。

陳曼生天資豪爽,本不是那種死讀書的人,加上多年遊幕,使他養成了學以致用、講究實際效果的為學之道。他厭煩治學繁瑣“到家”的心態,與嘉慶時代埋頭鑽研古奧經學的士林風氣格格不入。他曾經講過一句最為人稱道的大白話:“凡詩文書畫,不必十分到家,乃見天趣。”文為心聲——質樸自然,情意真切,才是陳曼生最傾心的文字追求。

文人紫砂的代表人物——陳曼生

歷史上有一個著名的佳話:陳曼生曾經畫了一枝秋菊,再自撰了幾句“村夫語”刻於茗壺上:“茶已熟,菊正開,賞秋人,來不來。”雖然好似日常言談,但透露出的風趣雋永,極具幽默感。這真是“文章本是妙人寫,妙人文章本平淡;莫道言語似等閒,等閒言語藏奇談。”讓人讀後,大有“讀漢書,浮大白”的意氣風發。

陳曼生“不事苦吟”的詩文,在他那個時代,雖然名氣不是最大的,但卻能隨意揮灑,直抒胸臆,有自然天成、別有洞天的趣味。三十九歲時,他自題小像說:“古人皆可師,今人皆可友”,“大事不糊塗,小事厭煩數”,這兩句話可謂是他的自我寫照。

文人紫砂的代表人物——陳曼生

陳曼生的繪畫,才氣逼人。他不走潑墨寫意的路子,常以尋常的花卉果蔬為題材,間有隱山溪流,精妙之小品,無不意趣縱生。他的美學觀點是:“畫雖小技,神而明之,可以養身,可以悟道,與禪機相通。”他還在一幅繪畫上題款,自表心跡:“作畫以空靈奇想為上,一花一芝隨意寫來,便成逸趣,非拘拘於形似者可同日語也!”寥寥數語,道盡了他繪畫時的審美情趣。

陳曼生的書法,歷史上的地位較高。他從碑學入手,四書皆工,皆具法度,為後世書家所推崇。清人蔣寶齡在《墨林今話》中這樣評價說:“曼生酷嗜摩崖碑版,行措古雅有法度,精嚴古宕,人莫能及。”特別是陳曼生擅長的隸古八分書,簡古樸拙,恣肆爽健,用筆喜從結體入手,在字體的造型上求變,經常應伸變縮,反短乃長,處處出新。由於陳曼生擅長以疏密、呼應、顧盼、長短等書體架構來追求新奇,所以當時書家都稱讚他的書法“以姿勝”,誠非虛語。

文人紫砂的代表人物——陳曼生

陳曼生追隨阮元多年,對金石學也深有研究,他的篆刻成就更是一時之冠,名列“西泠八家”。中國的篆刻藝術,可以追溯遠古,秦漢達到高峰,至唐宋衰落,明清兩代才再起。到乾嘉時期,篆刻再度成為顯學,以“西泠八家”為首,形成了特有的西湖文化奇觀。

中國的國學傳統,一般都是虔誠地與古人為徒,“字則宗晉,詩則宗唐,刻則宗漢”。陳曼生的篆刻藝術,也遠宗漢刻,用刀張揚,豪邁險絕,線條跌宕,精力彌滿,有解衣磅礴之氣概。清代的浙派篆刻,長於短切的切刀技法。陳曼生把這種技法發揮得淋漓盡致,更趨簡潔明快。這與他曠達豪爽、力求創新的性格,有著因果相連的關係。

文人紫砂的代表人物——陳曼生

陳曼生以壺得名,卻本非陶工。他之所以能在紫砂壺的藝術領域獨步天下,全然得益於他在詩文、書畫、篆刻等藝術領域所取得的成就。如壺上的銘文,要在未乾的砂泥上刻劃,其手法與金石刀法完全不同,但欣賞法則是歸於一途的。這也是人們常說的:為什麼陳曼生是一座讓人高山仰止的豐碑,後人根本無法逾越?就是因為後來者誰也無法具有如此深厚的傳統文化底蘊,且取得那麼多的藝術成就。

一生勤奮,厚積薄發。40多歲的陳曼生,一番尋尋覓覓後,終於找到了一個可以淋漓盡致地表現自己滿腹才學的“載體”——做壺去!

文人紫砂的代表人物——陳曼生

歷史上留下的陳曼生大名,與他的多年入幕和短暫仕途,基本沒有關係。與他的書畫和金石的成就,關係好像也不是太大。陳曼生在歷史上的光耀,完全是源於他的一項愛好:因為他愛喝茶,從而愛上紫砂壺,最後一手創造出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文人神器“曼生壺”。若沒有“曼生壺”,陳曼生其人早就被浩瀚的歷史歲月給湮滅了。

要講“曼生壺”,先得講“陳曼生與茶”。若不與茶結緣,陳曼生豈能迷上紫砂壺?

陳曼生與茶結緣,從何而始?這個問題,似乎從來沒人去探究。

文人紫砂的代表人物——陳曼生

錢塘民間有一個美麗的傳說。陳曼生滿週歲時,家人依照傳統,將書、銅錢、算盤、毛筆等眾多物件擺放在一起,讓其“抓週”。陳曼生竟然對於諸物絲毫沒興趣,直接去抓爺爺手上的那把紫砂壺。家人連聲說好,因為“壺”與“福”發音相近,算是討個口彩。或許,冥冥中早就註定,陳曼生的一生要與茶和茶壺連在一起。

其實,陳曼生與茶結緣,起頭是有些苦澀心情的。少年時的陳曼生,不僅寄人籬下,還要照顧弟弟。他懂事早,心智自然成熟也早,很早就有著一種落寞心態。他的幾個舅舅都是士族子弟,很懂得喝茶之道,因此陳曼生打小也跟著大人們喝茶。年幼的陳曼生是孤獨的,孤獨的人大多會親近茶的清香。

文人紫砂的代表人物——陳曼生

陳曼生成年後,遇到的第一個貴人就是袁枚。袁枚是知名美食家,也是一個資深茶客,他不僅品茗,還研究“茶味菜”。在《隨園食單》中,袁枚特別提到一種“麵茶”:將麵條用茶汁熬煮後,加上芝麻醬等佐料,面中可散發出淡淡茶香;還有“茶腿”,經過茶葉薰過的火腿,肉質鮮美,茶香四溢。可以想見,袁枚對茶如此鍾情,豈能不讓陳曼生對茶更加偏愛。

陳曼生在漫長的遊學和遊幕期間,更是喝茶論道是常事,世情冷暖惟自知。純香馥郁的茗茶,既解酒困,又醒詩魂,給予藝術細胞特別豐富的陳曼生以獨特撫慰。對他來說,喝壺好茶,實乃天下第一愜意的樂事。

文人紫砂的代表人物——陳曼生

由茶及壺,陳曼生自然也愛上了紫砂壺。他在居所專門僻出一間大房,用於藏壺、賞壺。陳曼生是信佛之人,室中還懸掛著巨幅南無阿彌陀佛像。友人因他既禮佛,也愛壺,便建議取“曼公”與“佛號”的結合之意,把此室取名為“阿曼陀室”。陳曼生撫掌稱善,以後他就以“阿曼陀室主人”自居。他在“阿曼陀室”中,還手書一對聯:“青山個個伸頭看,看我庵中吃苦茶”,既生動地描繪了他品茶獨樂時的心曠神怡,也一語道出了他品茗時,對世態的百般無奈和滿腹牢騷。

“阿曼陀室”後來就成了他制壺時的鈐印語,是他留給後人的“文化標識”。

文人紫砂的代表人物——陳曼生

比陳曼生稍晚的湖廣巡撫吳大徵是金石考古專家,他極喜愛“曼生壺”,屢屢市索而不得,曾出言感嘆:壺底有此四字的茗器,豈是一字萬金可求得?

陳曼生與宜興紫砂名匠楊彭年的相識相交,究竟從何時而起,已經無法考證了。大致來講,應該是陳曼生擔任溧陽縣令時,倆人才開始相識相知,直到親密合作的。

嘉慶時代的宜興,在茶客們的心中是大名鼎鼎的。因為從供春到陳鳴遠的200多年間,宜興黃龍山的一把神奇紫砂土,在紫砂匠人的手下,已經變成了喝茶神器,天下茶客無不趨之如鶩,資深茶客陳曼生自然也不例外。

文人紫砂的代表人物——陳曼生

溧陽毗鄰宜興,生性好動的陳曼生,公務之餘,脫去官服,輕車簡從,常去溜達,一邊賞壺買壺,一邊與工匠們閒聊一番,那是可能的。

紫砂名匠楊彭年,比陳曼生小20多歲,他與妹妹一起,在宜興以製作紫砂壺為生。陳曼生為何在眾多的紫砂藝人中,獨獨一眼就看中了他,引為滾滾紅塵中的紫砂知己呢?這裡有兩個原因。

文人紫砂的代表人物——陳曼生

一是楊彭年製作紫砂壺的手藝,在當時的宜興是首屈一指的。他繼承、發揚了傳統的全手工制壺工藝,還首創了捏嘴不用模子和掇暗嘴的工藝絕技。他製成的紫砂壺,玉色晶瑩,氣韻溫雅,渾樸玲瓏,士林墨客無不視為珍品。陳曼生評價說:“楊君彭年,制壺得龔時遺法。”什麼是“龔時遺法”?就是失傳已久的手工捏製紫砂壺的傳統工藝,早年由明末的時大彬發明,到乾隆時期,此法已近絕跡。市面上流行用模具製作紫砂壺,工藝十分簡易,壺型陳舊,毫無新意。獨有楊彭年,始復捏造古法,且技法嫻熟,得心應手,巧奪天工。陳曼生極其欣賞,由壺及人,就與楊彭年成為了好朋友。

二是楊彭年雖是民間匠人,但他聰慧異於常人,自學成才,具有文人氣質,善銘刻、工隸書,筆下追求金石味。陳曼生是嘉慶朝的書法、金石大師,倆人的生平所好,可謂是不謀而合。

文人紫砂的代表人物——陳曼生

中國傳統社會的社會交往,十分講究對等的身份地位,彼此身份即使有些上下落差,距離也不能太大。這就像擇偶婚配一樣,門當戶對是一條基本準則。“越界”交往,歷代雖然皆有佳話,但是不多見。陳曼生是一縣父母官,楊彭年是民間一工匠,倆人的社會地位天壤之別,他們之所以能成為知己朋友,就在於有紫砂壺這個“紅娘”。

文人紫砂的代表人物——陳曼生

有史料證明,陳曼生早年也曾自己畫樣,請紫砂藝人制作紫砂壺,後來均未成氣候,原因就在於藝人的手藝不行。你想,紫砂藝人都是用規制的模具來制壺,你隨便畫一個壺型,他哪能做得出來?陳曼生只有找到楊彭年後,才找到了一個可以把自己的藝術創意付諸於實踐的機會,而楊彭年也找到了一個可以讓自己充分發揮藝術專長的“拍檔”。楊彭年製作的“彭年壺”,繼“曼生壺”後,也為江湖所重,身價百倍,成為嘉慶朝的茗壺珍品。

文人紫砂的代表人物——陳曼生

很難說,是陳曼生造就了楊彭年,還是楊彭年造就了陳曼生。

只能說,相見恨晚,惺惺相惜,兩個天才的優勢互補,成就了各自的一世之名,這是紫砂壺歷史上獨一無二的奇蹟。

文人紫砂的代表人物——陳曼生

經濟富足的康雍乾三代,崇尚華麗的裝飾風尚。紫砂壺的製作,也一度也出現了釉彩、描金、泥繪、貼花、鏤雕等裝飾傾向,更有琺琅彩、五彩、粉彩、藍白彩等變化,使清中期的紫砂壺,看起來璀璨紛呈,多姿多彩,其實繁雜華麗的裝飾工藝,反倒遮掩了紫砂壺的純樸面貌,不僅改變了紫砂壺優異的透氣性,也影響了泡茶功能,所以最終未得到廣泛的推廣應用。

文人紫砂的代表人物——陳曼生

這個趨勢反映出紫砂壺在經歷明代的盛世後,出現了無以為繼的“藝術空洞化”現象。所幸由陳曼生和楊彭年聯手合作的“曼生壺”橫空出世,才為沉悶窒息的紫砂藝術打開了一扇清新的大窗,讓紫砂壺找到了新的發展方向。

陳曼生的制壺歷史,前後也不過幾年。他所設計、製作的“曼生壺”,為後世所知的,大致上有五十把左右。除去仿製前人款式和稍作改變的外,壺型完全獨步蹊徑的,約佔一半左右。後人耳熟能詳的“曼生十八式”,實際上並不是陳曼生的定規,而是後人根據自己的品鑑,自行挑選列出的,且有不同的版本。不過總體來說,“曼生十八式”是可以囊括陳曼生的紫砂藝術成就。

文人紫砂的代表人物——陳曼生

“曼生壺”的形制,多半刪繁就簡,具有洗練的特色,以直嘴、一彎嘴為主,壺把多圓環形,壺蓋多嵌蓋、截蓋,壺蓋旋轉無偏心,密閉性能良好,整體感較強。“曼生壺”的容量很實用,很適合文人“獨飲、緩啜”的風雅茶習,也適應“小壺時代”的茶風。清同治年的文人陳瀏以“寂園叟”的筆名撰寫的《雅陶》一書中,曾經這樣稱譽“曼生壺”:“式樣較為小巧,所刻書畫亦精,壺嘴不淋茶汁,一美也;壺蓋轉之而緊閉,拈蓋而壺不脫落,二美也。

文人紫砂的代表人物——陳曼生

陳曼生之後,紫砂壺大師輩出,代代都有傑出的代表人物。但是所有的大師,他們遵循的制壺工藝,主要都是時大彬和陳鳴遠這兩人規制的。他們制壺時的所有奇思妙想和藝術想象力,無一不以陳曼生為精神導師,從他身上吸取了大膽創新的精神養料。


© 版權聲明

圖片資料收集於網絡,不作商業用途,僅分享欣賞,如有不妥之處請與我們聯繫!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