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不明白,馬治權是位什麼樣的書法家?

“書山覓寶”正在組織著名作家、學者、書法家馬治權先生的毛筆簽名題上款活動,於是有的書友就問:馬先生的書法怎麼樣呢?現在,我們就摘取賈平凹先生的《馬治權的書法作品》,馬治權先生的《賈平凹向我求字》,和著名書法家、中國書協副主席鍾明善先生的《談馬治權的學術書路》,用三篇文章來介紹馬先生的書法藝術……

賈平凹

“書山覓寶”正在組織著名作家、學者、書法家馬治權先生的毛筆簽名題上款活動,於是有的書友就問:馬先生的書法怎麼樣呢?現在,我們就摘取賈平凹先生的《馬治權的書法作品》,馬治權先生的《賈平凹向我求字》,和著名書法家、中國書協副主席鍾明善先生的《談馬治權的學術書路》,用三篇文章來介紹馬先生的書法藝術……

賈平凹

我一直不明白,馬治權是位什麼樣的書法家?

馬治權的一幅很大的書法作品懸掛於我家的客廳。

我的家來人多,三教九流都有。凡客人來我就說——書法同別的藝術一樣都透著時代的影子,現在的書法大多奇怪,這是必然的。但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所追求的東西,我們在生活中被浮躁的情緒騷亂得太久,渴望高尚與平和,而書藝上,也正需要一種清正之氣。正是基於這般的認識,當我在偶然的機會裡看到了馬治權的作品,就十分興奮,第一回主動向他索要,索要了又高懸客廳。

我家的客廳是從來不掛他人書法作品的,掛了馬治權的字,每日一抬頭即見,它給我總體的感覺是靜謐。我家的房子小,生活蕪雜勞累,又不會養花,不會飼鳥和魚,沒有一塊心的棲地,就全然寄情於這片字。它純正而生靜氣,卻不呆板,不豔不俗,沒有頑石狀或枝蔓狀,是湖水而流水活活。一切藝術當然講究風標,但這全要建立在功夫的基礎上,這幅作品所透出的古典味,淡泊和寧靜的氣質,使我更瞭解和喜歡馬治權的人。

我喜愛這幅作品,我可沒有說喜愛到視為珍寶,因為每日在看,終發見某個字或某個字與字之間,仍還有令我遺憾處。這不妨的,馬治權畢竟出道不久,人還年輕,其自身的修養和筆下的功夫還有欠火候的地方,但現在的氣象,所傳達給我的精神,已令我欣然不已而要謝謝他了!

家有客來我都如此這般地說一通,不免有人笑我成宣傳員了。於是我給馬治權打電話,說:足球場邊掛一條廠家的標語都要繳納費用的,你的字佔了我家客廳四堵牆的一堵,而且逢人張揚,你得付多少錢呢?馬治權說:付10萬可以了吧,但這10萬是你前世欠了我的喲!

1994年7月7日

賈平凹向我求字

馬治權

(2003年7月30日,作者時任陝西省政協《各界》雜誌社社長)

1994年春天的全國政協會,我和平凹住一個房間。我給一位北京朋友帶了幅字,平凹說:“打開看看。”我說:“是我寫的。”平凹說:“你寫的也看。”我便依他把字攤在了房間的地毯上。那幅字是楷書,內容為一首長詩,共126字。

平凹看了一會攤在地毯上的字,然後建議掛起來看。香山飯店的牆壁裝飾講究,難以釘釘懸掛,我們只好將字綁在掛窗簾的鐵橫杆上。如此,窗簾便只能拉上半邊。平凹說,“沒關係,咱們又不幹壞事。”

第二天早晨醒來,平凹已經起床,手裡夾著一支菸,背對著我,正在看字。見我醒來,他說:“這字沒送出之前,就掛在這裡。我想學學。”

半個月的全國政協會轉眼即過,會議結束那天,朋友來取字,平凹幫我卷好,依依之情全在臉上。我看出平凹是真喜歡書法。便說:“回去給你寫一幅。”平凹說:“不可!字要相求,方可顯其神聖。我打電話給你,你再動手。”

回到陝西,我倆便都忙了起來。他是大名人,自不必說;我其時正在籌辦《各界》,沒有資金,沒有刊號,沒有辦公地點,四處求人……平凹求字的事自然也就扔在了腦後。

一日,平凹打來電話,說要我為他寫一幅與北京所見相同的字,只是要橫幅。我方才知道平凹是認了真的。

古人所謂“一日臨帖,一日應酬”,是講“積累”與“創作”的關係。我那時大部分時間是在“積累”,很少“創作”,因為即使不斷“創作”,沒有對象可送,也是白白浪費紙張。何必?所謂“名家字畫”,就是說,書寫者一定要有“名”。大多數人懸掛書法只是為了附庸風雅,真懂字者又有幾人?

接平凹電話,我創作熱情倍增,連著寫了許多幅,精選兩幅送平凹挑揀。

平凹在粉巷醫院住院,我們去時,正在打吊針。他讓我們把字靠著牆壁攤開,他躺在床上看。第一幅攤開少許時間,他便說“就這幅。第二幅不看了。”

此事過去不久,平凹又打來電話,讓我派人去取一篇稿子,他說:“我給你的書法作品寫了點文字。”

“文字”的手稿我還保存著,總共662字。文章一開頭說: “書法同別的藝術一樣都透著時代的影子,現在的書法大多奇怪,這是必然的。但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所追求的東西,我們在生活中被浮躁的情緒騷亂得太久,渴望高尚與平和,而書藝上,也正需要一種清正之氣。正是基於這般的認識,當我在偶然的機會裡看到了馬治權的作品,就十分興奮,第一回主動向他索要,索要了又高懸客廳。

“我家的客廳是從來不掛他人書法作品的,掛了馬治權的字,每日一抬頭即見,它給我總體的感覺是靜謐。我家的房子小,生活蕪雜勞累,又不會養花,不會飼鳥和魚,沒有一塊心的棲地,就全然寄情於這片字。它純正而生靜氣,卻不呆板,不豔不俗,沒有頑石狀或枝蔓狀,是湖水而流水活活。一切藝術當然講究風標,但這全要建立在功夫的基礎上,這幅作品所透出的古典味,淡泊和寧靜的氣質,使我更瞭解和喜歡馬治權的人。

“家有客來我都如此這般地說一通,不免有人笑我成宣傳員了。於是我給馬治權打電話,說:足球場邊掛一條廠家的標語都要繳納費用的,你的字佔了我家客廳四堵牆的一堵,而且逢人張揚,你得付多少錢呢?馬治權說:付10萬可以了吧,但這10萬是你前世欠了我的喲!”

平凹這篇文章發表後,多家報刊予以轉載,向我求字者頓時“風起雲湧”,我從此沒有了安寧。

這時,國家新聞出版署也將《各界》批准為公開發行的刊物,我真是“兩個胖子進門,難以轉身了”。

能否將“兩個胖子進門”變成“兩全其美”?我當時是頗費了一番躊躇的。最後還是《收藏》雜誌幫了我的忙。《收藏》雜誌登了平凹介紹我書法的文章後,收到了不少讀者的信,其中大部分是買字者。我在書法上剛剛出道,我的字能值幾文?算了!乾脆將這些買字的人變為訂刊的人。我於是擬了一則廣告,內容為:《收藏》今年第6期發表了賈平凹先生介紹我書法的文章,我收到了大量的來信,其中有些人想買我的作品,我非常感動;但我是不想賣字的。如果確有喜歡者,可以訂閱一份我主編的《各界》,我便會為他書寫一幅四尺對開書法作品。“秀才人情一張紙。”但願能通過這種辦法使更多的朋友認識《各界》。

我由此結識了全國數千名書法愛好者,《各界》也由此增加了幾千份的訂戶。那年為讀者贈字雖然辛苦,卻拓寬了我書法實踐的空間。我白天編稿子辦《各界》,晚上寫字贈讀者。由於數量較大,因此每幅字數不能太多,但我極力將這不太多的字寫好,以求得喜歡我書法的讀者們心理上的平衡。後來這批《各界》的訂戶,大部分成了我書法的愛好者,我出版書法文集《中國人的聰明》時,他們又成了我的訂戶。

2000年底,我辭去了《各界》雜誌的主編,原因是個人信念與社會觀念的衝突太強烈,當然賈先生對我書法的鼓勵也是原因之一。我與賈先生開玩笑說:“天下文章數三江,三江文章數敝鄉。敝鄉文章數舍弟,舍弟為我寫文章。”

人生有時就是這樣。當年沈尹默寫詩送陳獨秀,陳獨秀說:“沈先生詩寫得不錯,但字實在太差。”沈尹默從此發奮寫字,詩名漸弱而書名大增,終成一代書法大家。後人將此事演義為“陳獨秀一句刺耳話,沈尹默發奮學書法”。我現在當然不能說我是一位書法家,因為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不論如何,賈先生熱愛書法,古道熱腸獎掖後生的美德卻是要頌揚的啊!

談馬治權的學書之路

鍾明善 (作者為著名書法家,中國書協副主席)

“書山覓寶”正在組織著名作家、學者、書法家馬治權先生的毛筆簽名題上款活動,於是有的書友就問:馬先生的書法怎麼樣呢?現在,我們就摘取賈平凹先生的《馬治權的書法作品》,馬治權先生的《賈平凹向我求字》,和著名書法家、中國書協副主席鍾明善先生的《談馬治權的學術書路》,用三篇文章來介紹馬先生的書法藝術……

賈平凹

我一直不明白,馬治權是位什麼樣的書法家?

馬治權的一幅很大的書法作品懸掛於我家的客廳。

我的家來人多,三教九流都有。凡客人來我就說——書法同別的藝術一樣都透著時代的影子,現在的書法大多奇怪,這是必然的。但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所追求的東西,我們在生活中被浮躁的情緒騷亂得太久,渴望高尚與平和,而書藝上,也正需要一種清正之氣。正是基於這般的認識,當我在偶然的機會裡看到了馬治權的作品,就十分興奮,第一回主動向他索要,索要了又高懸客廳。

我家的客廳是從來不掛他人書法作品的,掛了馬治權的字,每日一抬頭即見,它給我總體的感覺是靜謐。我家的房子小,生活蕪雜勞累,又不會養花,不會飼鳥和魚,沒有一塊心的棲地,就全然寄情於這片字。它純正而生靜氣,卻不呆板,不豔不俗,沒有頑石狀或枝蔓狀,是湖水而流水活活。一切藝術當然講究風標,但這全要建立在功夫的基礎上,這幅作品所透出的古典味,淡泊和寧靜的氣質,使我更瞭解和喜歡馬治權的人。

我喜愛這幅作品,我可沒有說喜愛到視為珍寶,因為每日在看,終發見某個字或某個字與字之間,仍還有令我遺憾處。這不妨的,馬治權畢竟出道不久,人還年輕,其自身的修養和筆下的功夫還有欠火候的地方,但現在的氣象,所傳達給我的精神,已令我欣然不已而要謝謝他了!

家有客來我都如此這般地說一通,不免有人笑我成宣傳員了。於是我給馬治權打電話,說:足球場邊掛一條廠家的標語都要繳納費用的,你的字佔了我家客廳四堵牆的一堵,而且逢人張揚,你得付多少錢呢?馬治權說:付10萬可以了吧,但這10萬是你前世欠了我的喲!

1994年7月7日

賈平凹向我求字

馬治權

(2003年7月30日,作者時任陝西省政協《各界》雜誌社社長)

1994年春天的全國政協會,我和平凹住一個房間。我給一位北京朋友帶了幅字,平凹說:“打開看看。”我說:“是我寫的。”平凹說:“你寫的也看。”我便依他把字攤在了房間的地毯上。那幅字是楷書,內容為一首長詩,共126字。

平凹看了一會攤在地毯上的字,然後建議掛起來看。香山飯店的牆壁裝飾講究,難以釘釘懸掛,我們只好將字綁在掛窗簾的鐵橫杆上。如此,窗簾便只能拉上半邊。平凹說,“沒關係,咱們又不幹壞事。”

第二天早晨醒來,平凹已經起床,手裡夾著一支菸,背對著我,正在看字。見我醒來,他說:“這字沒送出之前,就掛在這裡。我想學學。”

半個月的全國政協會轉眼即過,會議結束那天,朋友來取字,平凹幫我卷好,依依之情全在臉上。我看出平凹是真喜歡書法。便說:“回去給你寫一幅。”平凹說:“不可!字要相求,方可顯其神聖。我打電話給你,你再動手。”

回到陝西,我倆便都忙了起來。他是大名人,自不必說;我其時正在籌辦《各界》,沒有資金,沒有刊號,沒有辦公地點,四處求人……平凹求字的事自然也就扔在了腦後。

一日,平凹打來電話,說要我為他寫一幅與北京所見相同的字,只是要橫幅。我方才知道平凹是認了真的。

古人所謂“一日臨帖,一日應酬”,是講“積累”與“創作”的關係。我那時大部分時間是在“積累”,很少“創作”,因為即使不斷“創作”,沒有對象可送,也是白白浪費紙張。何必?所謂“名家字畫”,就是說,書寫者一定要有“名”。大多數人懸掛書法只是為了附庸風雅,真懂字者又有幾人?

接平凹電話,我創作熱情倍增,連著寫了許多幅,精選兩幅送平凹挑揀。

平凹在粉巷醫院住院,我們去時,正在打吊針。他讓我們把字靠著牆壁攤開,他躺在床上看。第一幅攤開少許時間,他便說“就這幅。第二幅不看了。”

此事過去不久,平凹又打來電話,讓我派人去取一篇稿子,他說:“我給你的書法作品寫了點文字。”

“文字”的手稿我還保存著,總共662字。文章一開頭說: “書法同別的藝術一樣都透著時代的影子,現在的書法大多奇怪,這是必然的。但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所追求的東西,我們在生活中被浮躁的情緒騷亂得太久,渴望高尚與平和,而書藝上,也正需要一種清正之氣。正是基於這般的認識,當我在偶然的機會裡看到了馬治權的作品,就十分興奮,第一回主動向他索要,索要了又高懸客廳。

“我家的客廳是從來不掛他人書法作品的,掛了馬治權的字,每日一抬頭即見,它給我總體的感覺是靜謐。我家的房子小,生活蕪雜勞累,又不會養花,不會飼鳥和魚,沒有一塊心的棲地,就全然寄情於這片字。它純正而生靜氣,卻不呆板,不豔不俗,沒有頑石狀或枝蔓狀,是湖水而流水活活。一切藝術當然講究風標,但這全要建立在功夫的基礎上,這幅作品所透出的古典味,淡泊和寧靜的氣質,使我更瞭解和喜歡馬治權的人。

“家有客來我都如此這般地說一通,不免有人笑我成宣傳員了。於是我給馬治權打電話,說:足球場邊掛一條廠家的標語都要繳納費用的,你的字佔了我家客廳四堵牆的一堵,而且逢人張揚,你得付多少錢呢?馬治權說:付10萬可以了吧,但這10萬是你前世欠了我的喲!”

平凹這篇文章發表後,多家報刊予以轉載,向我求字者頓時“風起雲湧”,我從此沒有了安寧。

這時,國家新聞出版署也將《各界》批准為公開發行的刊物,我真是“兩個胖子進門,難以轉身了”。

能否將“兩個胖子進門”變成“兩全其美”?我當時是頗費了一番躊躇的。最後還是《收藏》雜誌幫了我的忙。《收藏》雜誌登了平凹介紹我書法的文章後,收到了不少讀者的信,其中大部分是買字者。我在書法上剛剛出道,我的字能值幾文?算了!乾脆將這些買字的人變為訂刊的人。我於是擬了一則廣告,內容為:《收藏》今年第6期發表了賈平凹先生介紹我書法的文章,我收到了大量的來信,其中有些人想買我的作品,我非常感動;但我是不想賣字的。如果確有喜歡者,可以訂閱一份我主編的《各界》,我便會為他書寫一幅四尺對開書法作品。“秀才人情一張紙。”但願能通過這種辦法使更多的朋友認識《各界》。

我由此結識了全國數千名書法愛好者,《各界》也由此增加了幾千份的訂戶。那年為讀者贈字雖然辛苦,卻拓寬了我書法實踐的空間。我白天編稿子辦《各界》,晚上寫字贈讀者。由於數量較大,因此每幅字數不能太多,但我極力將這不太多的字寫好,以求得喜歡我書法的讀者們心理上的平衡。後來這批《各界》的訂戶,大部分成了我書法的愛好者,我出版書法文集《中國人的聰明》時,他們又成了我的訂戶。

2000年底,我辭去了《各界》雜誌的主編,原因是個人信念與社會觀念的衝突太強烈,當然賈先生對我書法的鼓勵也是原因之一。我與賈先生開玩笑說:“天下文章數三江,三江文章數敝鄉。敝鄉文章數舍弟,舍弟為我寫文章。”

人生有時就是這樣。當年沈尹默寫詩送陳獨秀,陳獨秀說:“沈先生詩寫得不錯,但字實在太差。”沈尹默從此發奮寫字,詩名漸弱而書名大增,終成一代書法大家。後人將此事演義為“陳獨秀一句刺耳話,沈尹默發奮學書法”。我現在當然不能說我是一位書法家,因為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不論如何,賈先生熱愛書法,古道熱腸獎掖後生的美德卻是要頌揚的啊!

談馬治權的學書之路

鍾明善 (作者為著名書法家,中國書協副主席)

我一直不明白,馬治權是位什麼樣的書法家?

馬治權臨《曹全碑》

自從上世紀70年代末期,書法熱的大潮席捲神州影響寰宇以來,在海內外我接觸過、教授過許多書法青年。馬治權就是其中一個。幾十年來,我親眼看到:他虔誠認真地沉下去,從祖國書法傳統的一點一滴學起,既研究書藝,又研究書理,更“書外求書”,全面提高自己的文化素養,默默地筆耕不輟,步子走得是那樣穩健,那樣堅實,那樣有力,以令人歎服的修養、才華、氣質、藝術成就走在了中國書壇的前列。

很多年前,在陝西省機關職工書法展覽上,我第一次看到他的字。像當時許多青年朋友的字一樣,有膽略有朝氣,潑辣大膽,令人感奮,雖不成熟,但幸好沒有染上追趕時髦的風習。他當時在省政協做文祕工作,還寫過幾篇引人注目的深沉而有銳氣的文章。後來,他改做編輯工作,廣泛地接觸了文化藝術界的朋友,這時他更感興趣的還是對書法藝術的追求。也就在這時,我和他的接觸就比較多了,他每隔一月半月總要拿字來讓我評價。我是目睹他一步步走出來的,他是屬於對中華民族書法文化的發展有使命感,對書法傳統執著追尋,努力尋找書法中自我的青年人。

他自賦詩說:“炎黃文化五千年,博大精深氣為先。書道藝術其中嬌,獨具法則顯淵源。雖無眾色堪比畫,卻可與畫相理連,雖無聲音悅人耳,卻可妙過絲竹喧……”對中國書法傳統熾熱的愛使這位陝北漢子如痴如醉。幾十年來他每日堅持在工餘早晚臨池學書達四五個小時。一本帖他臨過百遍仍不釋手。上大學逢假期,為了靜靜地專心習字,他一個人挾著一大堆紙,幾本字帖幾冊書論,躲到老家陝北的土窯洞裡去練字、讀書。熱愛書法的青年中,像這樣投入的人實在是不多。

在楷書中,他紮紮實實寫過魏碑。《張玄墓誌》、《張猛龍碑》、《鄭文公碑》他都下過很大的工夫。從用筆、筆勢、結字、字勢一遍遍分析,一通通臨摹,逐筆、逐字琢磨習寫,以至於可以通篇背臨。他還認認真真寫過顏真卿的《勤禮碑》、《東方畫贊碑》等帖。對顏真卿的筆法,他掌握得十分穩健、準確,對顏的雄豪之氣,他也有比較透徹的瞭解,他更崇敬顏真卿的忠直剛烈。在沉入傳統之後,他不滿足於對古人的機械模擬,他在尋找自己的楷書面目。他苦苦地探索,企圖將顏書、柳書、魏碑楷書的優點以自己的審美觀綜合取捨。他不斷地試寫,不斷地從技巧入手尋找新的書法面目與新的書法境界。在無數次的失敗之後,不協調的筆法逐漸統一了,不謹嚴的結字逐漸謹嚴凝重了,具有自己面目的字終於嶄露眉目了。我珍視他的每一點成就,為他的創新感到高興。楷書創新,多年來人們視為畏途,甚至有人以為今人再寫也超不過王羲之、顏真卿、柳公權、歐陽詢等古代大家。我對此論頗有異議,我覺得古人有古人的高峰,但絕不是今人不可逾越的。“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今人只要決心大、方法對、意識明確,一定能超越古人,創造今天的輝煌。

在行書研究上,他在臨寫王羲之、顏真卿諸帖之後,特別喜歡何子貞筆法多變筆勢活潑的作品,對何子貞的《西園雅集圖序》等作品更是愛不釋手。由於他有了比較紮實的楷書基礎,更有明確的求新意識與途徑,所以寫起行書進步也比較快。在楷書和行書過關後,馬治權又開始浸淫隸書。他的隸書取法高古,下筆不俗。其中尤以《好大王》見長。《好大王》於清光緒初年出土今吉林省集安市。由於出土晚,清以前書家未能見到,所以馬治權的隸書很快就有了自己的面目。他將《好大王》的遒古樸茂和早年臨寫顏真卿的沉著雄厚結合在一起,形成了於渾穆中有一點簡散、於勁健中又流露著幾分婀娜的隸書,看他的隸書,讓人心生喜愛又多有肅然。

“書山覓寶”正在組織著名作家、學者、書法家馬治權先生的毛筆簽名題上款活動,於是有的書友就問:馬先生的書法怎麼樣呢?現在,我們就摘取賈平凹先生的《馬治權的書法作品》,馬治權先生的《賈平凹向我求字》,和著名書法家、中國書協副主席鍾明善先生的《談馬治權的學術書路》,用三篇文章來介紹馬先生的書法藝術……

賈平凹

我一直不明白,馬治權是位什麼樣的書法家?

馬治權的一幅很大的書法作品懸掛於我家的客廳。

我的家來人多,三教九流都有。凡客人來我就說——書法同別的藝術一樣都透著時代的影子,現在的書法大多奇怪,這是必然的。但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所追求的東西,我們在生活中被浮躁的情緒騷亂得太久,渴望高尚與平和,而書藝上,也正需要一種清正之氣。正是基於這般的認識,當我在偶然的機會裡看到了馬治權的作品,就十分興奮,第一回主動向他索要,索要了又高懸客廳。

我家的客廳是從來不掛他人書法作品的,掛了馬治權的字,每日一抬頭即見,它給我總體的感覺是靜謐。我家的房子小,生活蕪雜勞累,又不會養花,不會飼鳥和魚,沒有一塊心的棲地,就全然寄情於這片字。它純正而生靜氣,卻不呆板,不豔不俗,沒有頑石狀或枝蔓狀,是湖水而流水活活。一切藝術當然講究風標,但這全要建立在功夫的基礎上,這幅作品所透出的古典味,淡泊和寧靜的氣質,使我更瞭解和喜歡馬治權的人。

我喜愛這幅作品,我可沒有說喜愛到視為珍寶,因為每日在看,終發見某個字或某個字與字之間,仍還有令我遺憾處。這不妨的,馬治權畢竟出道不久,人還年輕,其自身的修養和筆下的功夫還有欠火候的地方,但現在的氣象,所傳達給我的精神,已令我欣然不已而要謝謝他了!

家有客來我都如此這般地說一通,不免有人笑我成宣傳員了。於是我給馬治權打電話,說:足球場邊掛一條廠家的標語都要繳納費用的,你的字佔了我家客廳四堵牆的一堵,而且逢人張揚,你得付多少錢呢?馬治權說:付10萬可以了吧,但這10萬是你前世欠了我的喲!

1994年7月7日

賈平凹向我求字

馬治權

(2003年7月30日,作者時任陝西省政協《各界》雜誌社社長)

1994年春天的全國政協會,我和平凹住一個房間。我給一位北京朋友帶了幅字,平凹說:“打開看看。”我說:“是我寫的。”平凹說:“你寫的也看。”我便依他把字攤在了房間的地毯上。那幅字是楷書,內容為一首長詩,共126字。

平凹看了一會攤在地毯上的字,然後建議掛起來看。香山飯店的牆壁裝飾講究,難以釘釘懸掛,我們只好將字綁在掛窗簾的鐵橫杆上。如此,窗簾便只能拉上半邊。平凹說,“沒關係,咱們又不幹壞事。”

第二天早晨醒來,平凹已經起床,手裡夾著一支菸,背對著我,正在看字。見我醒來,他說:“這字沒送出之前,就掛在這裡。我想學學。”

半個月的全國政協會轉眼即過,會議結束那天,朋友來取字,平凹幫我卷好,依依之情全在臉上。我看出平凹是真喜歡書法。便說:“回去給你寫一幅。”平凹說:“不可!字要相求,方可顯其神聖。我打電話給你,你再動手。”

回到陝西,我倆便都忙了起來。他是大名人,自不必說;我其時正在籌辦《各界》,沒有資金,沒有刊號,沒有辦公地點,四處求人……平凹求字的事自然也就扔在了腦後。

一日,平凹打來電話,說要我為他寫一幅與北京所見相同的字,只是要橫幅。我方才知道平凹是認了真的。

古人所謂“一日臨帖,一日應酬”,是講“積累”與“創作”的關係。我那時大部分時間是在“積累”,很少“創作”,因為即使不斷“創作”,沒有對象可送,也是白白浪費紙張。何必?所謂“名家字畫”,就是說,書寫者一定要有“名”。大多數人懸掛書法只是為了附庸風雅,真懂字者又有幾人?

接平凹電話,我創作熱情倍增,連著寫了許多幅,精選兩幅送平凹挑揀。

平凹在粉巷醫院住院,我們去時,正在打吊針。他讓我們把字靠著牆壁攤開,他躺在床上看。第一幅攤開少許時間,他便說“就這幅。第二幅不看了。”

此事過去不久,平凹又打來電話,讓我派人去取一篇稿子,他說:“我給你的書法作品寫了點文字。”

“文字”的手稿我還保存著,總共662字。文章一開頭說: “書法同別的藝術一樣都透著時代的影子,現在的書法大多奇怪,這是必然的。但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所追求的東西,我們在生活中被浮躁的情緒騷亂得太久,渴望高尚與平和,而書藝上,也正需要一種清正之氣。正是基於這般的認識,當我在偶然的機會裡看到了馬治權的作品,就十分興奮,第一回主動向他索要,索要了又高懸客廳。

“我家的客廳是從來不掛他人書法作品的,掛了馬治權的字,每日一抬頭即見,它給我總體的感覺是靜謐。我家的房子小,生活蕪雜勞累,又不會養花,不會飼鳥和魚,沒有一塊心的棲地,就全然寄情於這片字。它純正而生靜氣,卻不呆板,不豔不俗,沒有頑石狀或枝蔓狀,是湖水而流水活活。一切藝術當然講究風標,但這全要建立在功夫的基礎上,這幅作品所透出的古典味,淡泊和寧靜的氣質,使我更瞭解和喜歡馬治權的人。

“家有客來我都如此這般地說一通,不免有人笑我成宣傳員了。於是我給馬治權打電話,說:足球場邊掛一條廠家的標語都要繳納費用的,你的字佔了我家客廳四堵牆的一堵,而且逢人張揚,你得付多少錢呢?馬治權說:付10萬可以了吧,但這10萬是你前世欠了我的喲!”

平凹這篇文章發表後,多家報刊予以轉載,向我求字者頓時“風起雲湧”,我從此沒有了安寧。

這時,國家新聞出版署也將《各界》批准為公開發行的刊物,我真是“兩個胖子進門,難以轉身了”。

能否將“兩個胖子進門”變成“兩全其美”?我當時是頗費了一番躊躇的。最後還是《收藏》雜誌幫了我的忙。《收藏》雜誌登了平凹介紹我書法的文章後,收到了不少讀者的信,其中大部分是買字者。我在書法上剛剛出道,我的字能值幾文?算了!乾脆將這些買字的人變為訂刊的人。我於是擬了一則廣告,內容為:《收藏》今年第6期發表了賈平凹先生介紹我書法的文章,我收到了大量的來信,其中有些人想買我的作品,我非常感動;但我是不想賣字的。如果確有喜歡者,可以訂閱一份我主編的《各界》,我便會為他書寫一幅四尺對開書法作品。“秀才人情一張紙。”但願能通過這種辦法使更多的朋友認識《各界》。

我由此結識了全國數千名書法愛好者,《各界》也由此增加了幾千份的訂戶。那年為讀者贈字雖然辛苦,卻拓寬了我書法實踐的空間。我白天編稿子辦《各界》,晚上寫字贈讀者。由於數量較大,因此每幅字數不能太多,但我極力將這不太多的字寫好,以求得喜歡我書法的讀者們心理上的平衡。後來這批《各界》的訂戶,大部分成了我書法的愛好者,我出版書法文集《中國人的聰明》時,他們又成了我的訂戶。

2000年底,我辭去了《各界》雜誌的主編,原因是個人信念與社會觀念的衝突太強烈,當然賈先生對我書法的鼓勵也是原因之一。我與賈先生開玩笑說:“天下文章數三江,三江文章數敝鄉。敝鄉文章數舍弟,舍弟為我寫文章。”

人生有時就是這樣。當年沈尹默寫詩送陳獨秀,陳獨秀說:“沈先生詩寫得不錯,但字實在太差。”沈尹默從此發奮寫字,詩名漸弱而書名大增,終成一代書法大家。後人將此事演義為“陳獨秀一句刺耳話,沈尹默發奮學書法”。我現在當然不能說我是一位書法家,因為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不論如何,賈先生熱愛書法,古道熱腸獎掖後生的美德卻是要頌揚的啊!

談馬治權的學書之路

鍾明善 (作者為著名書法家,中國書協副主席)

我一直不明白,馬治權是位什麼樣的書法家?

馬治權臨《曹全碑》

自從上世紀70年代末期,書法熱的大潮席捲神州影響寰宇以來,在海內外我接觸過、教授過許多書法青年。馬治權就是其中一個。幾十年來,我親眼看到:他虔誠認真地沉下去,從祖國書法傳統的一點一滴學起,既研究書藝,又研究書理,更“書外求書”,全面提高自己的文化素養,默默地筆耕不輟,步子走得是那樣穩健,那樣堅實,那樣有力,以令人歎服的修養、才華、氣質、藝術成就走在了中國書壇的前列。

很多年前,在陝西省機關職工書法展覽上,我第一次看到他的字。像當時許多青年朋友的字一樣,有膽略有朝氣,潑辣大膽,令人感奮,雖不成熟,但幸好沒有染上追趕時髦的風習。他當時在省政協做文祕工作,還寫過幾篇引人注目的深沉而有銳氣的文章。後來,他改做編輯工作,廣泛地接觸了文化藝術界的朋友,這時他更感興趣的還是對書法藝術的追求。也就在這時,我和他的接觸就比較多了,他每隔一月半月總要拿字來讓我評價。我是目睹他一步步走出來的,他是屬於對中華民族書法文化的發展有使命感,對書法傳統執著追尋,努力尋找書法中自我的青年人。

他自賦詩說:“炎黃文化五千年,博大精深氣為先。書道藝術其中嬌,獨具法則顯淵源。雖無眾色堪比畫,卻可與畫相理連,雖無聲音悅人耳,卻可妙過絲竹喧……”對中國書法傳統熾熱的愛使這位陝北漢子如痴如醉。幾十年來他每日堅持在工餘早晚臨池學書達四五個小時。一本帖他臨過百遍仍不釋手。上大學逢假期,為了靜靜地專心習字,他一個人挾著一大堆紙,幾本字帖幾冊書論,躲到老家陝北的土窯洞裡去練字、讀書。熱愛書法的青年中,像這樣投入的人實在是不多。

在楷書中,他紮紮實實寫過魏碑。《張玄墓誌》、《張猛龍碑》、《鄭文公碑》他都下過很大的工夫。從用筆、筆勢、結字、字勢一遍遍分析,一通通臨摹,逐筆、逐字琢磨習寫,以至於可以通篇背臨。他還認認真真寫過顏真卿的《勤禮碑》、《東方畫贊碑》等帖。對顏真卿的筆法,他掌握得十分穩健、準確,對顏的雄豪之氣,他也有比較透徹的瞭解,他更崇敬顏真卿的忠直剛烈。在沉入傳統之後,他不滿足於對古人的機械模擬,他在尋找自己的楷書面目。他苦苦地探索,企圖將顏書、柳書、魏碑楷書的優點以自己的審美觀綜合取捨。他不斷地試寫,不斷地從技巧入手尋找新的書法面目與新的書法境界。在無數次的失敗之後,不協調的筆法逐漸統一了,不謹嚴的結字逐漸謹嚴凝重了,具有自己面目的字終於嶄露眉目了。我珍視他的每一點成就,為他的創新感到高興。楷書創新,多年來人們視為畏途,甚至有人以為今人再寫也超不過王羲之、顏真卿、柳公權、歐陽詢等古代大家。我對此論頗有異議,我覺得古人有古人的高峰,但絕不是今人不可逾越的。“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今人只要決心大、方法對、意識明確,一定能超越古人,創造今天的輝煌。

在行書研究上,他在臨寫王羲之、顏真卿諸帖之後,特別喜歡何子貞筆法多變筆勢活潑的作品,對何子貞的《西園雅集圖序》等作品更是愛不釋手。由於他有了比較紮實的楷書基礎,更有明確的求新意識與途徑,所以寫起行書進步也比較快。在楷書和行書過關後,馬治權又開始浸淫隸書。他的隸書取法高古,下筆不俗。其中尤以《好大王》見長。《好大王》於清光緒初年出土今吉林省集安市。由於出土晚,清以前書家未能見到,所以馬治權的隸書很快就有了自己的面目。他將《好大王》的遒古樸茂和早年臨寫顏真卿的沉著雄厚結合在一起,形成了於渾穆中有一點簡散、於勁健中又流露著幾分婀娜的隸書,看他的隸書,讓人心生喜愛又多有肅然。

我一直不明白,馬治權是位什麼樣的書法家?

1994年上海《書法》雜誌發表了他的既有“二王”筆法結體,又有顏、何某些筆法特點的行書對聯;1995年《書法》和《中國書法》又對他分別作了專題介紹;2009年《書法》雜誌又為他開了一年的專欄。《書法》雜誌在國內書法界有較高的權威性和較大的影響,發表作品一向嚴格,在數年內連續對馬治權的作品和他本人予以介紹,這不能不讓人對他多年來苦學善悟的書道成就側目,也為他的刻苦精神和持之以恆的毅力感動。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