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什麼是側鋒?如何運用側鋒?

側鋒,是唐以前書法最主要的一種運筆方法,而在中國書法理論中,關於側鋒的闡述,卻一直未有一個明確的答案,甚至還有人認為側鋒即偏鋒。明清以後,人們在筆法上對中鋒的認識,卻是根深蒂固的,這也是中國書法走向衰弱的重要原因之一。

側鋒,是打開魏晉唐古典書法之門的金鑰匙。

要知道唐以前書家是否大量使用側鋒,就必須明白究竟什麼是側鋒。然而自古以來,不同的書家對側鋒有不同的闡釋,其內涵甚至於完全不同者亦有之,因此大有澄清之必要。下面試從古今書論中摘錄一些進行粗略的分析:

宋黃庭堅說:“學書端正,則窘於法度;側筆取妍,往往工左而病右”。王羲之、王獻之父子善用側鋒,但並未發現其“往往工左而病右”,顯然這種對側鋒的理解有誤,把偏鋒當成了側鋒。

明王世貞說:“正鋒、偏鋒之說,古今無之。近來專欲攻祝京兆,故藉此為談耳。蘇、黃全是偏鋒,旭、素時有一二筆,即右軍行草中亦不能盡廢。蓋正以立骨、偏以取態,自不容已也。”像蘇東坡、黃山谷之類的大家,豈有“全是偏鋒”的道理,顯然他把側鋒偏鋒混為一談了。

側鋒,是唐以前書法最主要的一種運筆方法,而在中國書法理論中,關於側鋒的闡述,卻一直未有一個明確的答案,甚至還有人認為側鋒即偏鋒。明清以後,人們在筆法上對中鋒的認識,卻是根深蒂固的,這也是中國書法走向衰弱的重要原因之一。

側鋒,是打開魏晉唐古典書法之門的金鑰匙。

要知道唐以前書家是否大量使用側鋒,就必須明白究竟什麼是側鋒。然而自古以來,不同的書家對側鋒有不同的闡釋,其內涵甚至於完全不同者亦有之,因此大有澄清之必要。下面試從古今書論中摘錄一些進行粗略的分析:

宋黃庭堅說:“學書端正,則窘於法度;側筆取妍,往往工左而病右”。王羲之、王獻之父子善用側鋒,但並未發現其“往往工左而病右”,顯然這種對側鋒的理解有誤,把偏鋒當成了側鋒。

明王世貞說:“正鋒、偏鋒之說,古今無之。近來專欲攻祝京兆,故藉此為談耳。蘇、黃全是偏鋒,旭、素時有一二筆,即右軍行草中亦不能盡廢。蓋正以立骨、偏以取態,自不容已也。”像蘇東坡、黃山谷之類的大家,豈有“全是偏鋒”的道理,顯然他把側鋒偏鋒混為一談了。

究竟什麼是側鋒?如何運用側鋒?

王羲之《頻有哀禍帖》

持此觀點的人還有不少,有的甚至更加極端,如清馮武說:“今以側筆取妍者,皆異端也。學書斷斷乎不可使邪魔外道盤踞胸中,使終身陷於妖俗而不自知也。戒之哉!戒之哉!”他把側鋒說成是歪門邪道,是學書者斷然不能涉足的“異端”,這不僅將側鋒偏鋒混為一談,而且武斷地認為側鋒即病筆,根本沒理解側鋒是什麼。

清朱和羹說:“正鋒取勁,側筆取妍。王羲之蘭亭取妍處時帶側筆。”卻不知側鋒一樣能“取勁”,甚至超過了中鋒。善用側鋒者,無論是“取勁”還是“取妍”,都能達到其他筆法無法比擬的效果。

胡問遂先生認為:“側鋒乃是和正鋒相對的名詞,即中鋒包涵著正鋒和側鋒二種形式。”“只是中鋒的變化用筆而已” “側鋒並不神祕,相反,在實際書寫中,我們都已在不知不覺地使用著。它和偏鋒並不是一回事,而是中鋒的一種形式。”雖然他意識到側鋒非病筆,認為側鋒是中鋒的一種特殊形式,但並沒意識到側鋒與中鋒有著顯著的區別。

茹桂先生則認為,側鋒即“筆毫尖端的鋒芒不在點畫的中心運行,而偏向點畫的一側,因而又叫偏鋒。其優點是鋒稜較為清晰,能增加點畫的生動感。但若用得不好,會導致枯脊扁薄,反而成了筆病。”陳振濂先生也說:“所謂‘側鋒’也就是‘偏鋒’,這是與‘中鋒’或‘正鋒’對言的,相對於‘中’與‘正’,它是指鋒尖偏側在點畫一邊而不是鋒尖居中的一種用筆法。”這兩種觀點也將側鋒與偏鋒相混淆,沒意識到側鋒與偏鋒有著顯著的區別。

王惠中先生說:“側鋒,一名側筆。行筆時筆鋒走在筆道的一側即為側鋒。側鋒用筆往往用於取勢,下筆時筆鋒偏側,落墨處即顯出偏側的勢態,勢成即轉換成中鋒,筆畫線條仍呈立體感。書法用筆,歷來強調‘中鋒行筆,兼用側鋒’。中鋒側鋒互用,可使寫出的筆畫線條方圓分明,生動多變,避免單調。側鋒用筆,如果讓主鋒和筆肚各走筆畫的一邊,而又‘正管順抹’,順筆刷行,寫出的筆畫就會漂浮無力,扁薄無厚度和韌勁,成為通常所說的‘偏鋒病筆’,為書法所不取。”此說乍看似乎有些道理,其實還是將側鋒、中鋒、偏鋒相混淆。持這種觀點的人,雖然看到了側鋒的價值,但把它與中鋒相等同,並沒看到它們之間的質的區別。

王冬齡先生認為:“側鋒是筆桿傾斜,更主要的是筆端偏向於筆畫的一邊,其線條一邊齊一邊毛,筆鋒運行的一邊實,筆毛中間部分運行的一邊虛,其線條峻嶒多姿。”這種闡述其實也是指偏鋒,持這種觀點的人,側鋒只是傾斜筆桿偏鋒書寫而已,與側鋒是兩碼事,更沒意識到側鋒的運用遠沒有傾斜筆桿這麼簡單。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知道,無論是古代書家還是現代書家,對側鋒的認識多有失偏頗。

可貴的是,白蕉先生已看到側鋒技法的不同:“以偏鋒解作側鋒,非也。側鋒之力,仍在畫中。因勢取妍,所以避直而失力。玩鐘王帖,可悟此理,旭素草書,亦時有一二。”然而,他在世時也沒有把側鋒領悟得更深,其所言“因勢取妍,所以避直而失力”只能說明他用側鋒還欠了一些火候。

側鋒究竟是什麼,這在唐以前,也許是一個不是問題的問題。因為當時普遍使用硬毫,筆法傳承和席地而坐的書寫習慣也相對穩定,所以整個大環境下筆法相對比較統一,人們幾乎不知除了他們那種書寫方法以外還有別的筆法,就像吃飯用筷那麼簡單。如果說書家之間有什麼區別,也僅僅是同一種筆法下點畫質量的好壞而已,所以當時的書法理論,對側鋒論述很少。

據所考文獻,最早明確談到側鋒的是唐張懷瓘,他在論揭筆之法時說:“側鋒平發。[人][天]之腳是,如鳥爪形。”即說撇和捺都可用側鋒。實際上,晉王羲之已談到了側鋒,他說:“若欲學草書,又有別法。須緩前急後,字體形勢,狀如龍蛇,相鉤連不斷,仍須稜側起伏,用筆不得使齊平、大小一等。”其中“稜側起伏”即是側鋒的效果。

而明清以來,善用側鋒進行書法創作的人越來越少,能把它闡述清楚的就更少。偏偏在這麼一個時候,出於對唐以前筆法的神往,一些書家熱衷於筆法的研究,但因為對唐以前書寫習慣和工具缺乏深入的瞭解,這種對筆法的研究也只能是隔靴搔癢,得出的結論甚至是南轅北轍。

側鋒,是唐以前書法最主要的一種運筆方法,而在中國書法理論中,關於側鋒的闡述,卻一直未有一個明確的答案,甚至還有人認為側鋒即偏鋒。明清以後,人們在筆法上對中鋒的認識,卻是根深蒂固的,這也是中國書法走向衰弱的重要原因之一。

側鋒,是打開魏晉唐古典書法之門的金鑰匙。

要知道唐以前書家是否大量使用側鋒,就必須明白究竟什麼是側鋒。然而自古以來,不同的書家對側鋒有不同的闡釋,其內涵甚至於完全不同者亦有之,因此大有澄清之必要。下面試從古今書論中摘錄一些進行粗略的分析:

宋黃庭堅說:“學書端正,則窘於法度;側筆取妍,往往工左而病右”。王羲之、王獻之父子善用側鋒,但並未發現其“往往工左而病右”,顯然這種對側鋒的理解有誤,把偏鋒當成了側鋒。

明王世貞說:“正鋒、偏鋒之說,古今無之。近來專欲攻祝京兆,故藉此為談耳。蘇、黃全是偏鋒,旭、素時有一二筆,即右軍行草中亦不能盡廢。蓋正以立骨、偏以取態,自不容已也。”像蘇東坡、黃山谷之類的大家,豈有“全是偏鋒”的道理,顯然他把側鋒偏鋒混為一談了。

究竟什麼是側鋒?如何運用側鋒?

王羲之《頻有哀禍帖》

持此觀點的人還有不少,有的甚至更加極端,如清馮武說:“今以側筆取妍者,皆異端也。學書斷斷乎不可使邪魔外道盤踞胸中,使終身陷於妖俗而不自知也。戒之哉!戒之哉!”他把側鋒說成是歪門邪道,是學書者斷然不能涉足的“異端”,這不僅將側鋒偏鋒混為一談,而且武斷地認為側鋒即病筆,根本沒理解側鋒是什麼。

清朱和羹說:“正鋒取勁,側筆取妍。王羲之蘭亭取妍處時帶側筆。”卻不知側鋒一樣能“取勁”,甚至超過了中鋒。善用側鋒者,無論是“取勁”還是“取妍”,都能達到其他筆法無法比擬的效果。

胡問遂先生認為:“側鋒乃是和正鋒相對的名詞,即中鋒包涵著正鋒和側鋒二種形式。”“只是中鋒的變化用筆而已” “側鋒並不神祕,相反,在實際書寫中,我們都已在不知不覺地使用著。它和偏鋒並不是一回事,而是中鋒的一種形式。”雖然他意識到側鋒非病筆,認為側鋒是中鋒的一種特殊形式,但並沒意識到側鋒與中鋒有著顯著的區別。

茹桂先生則認為,側鋒即“筆毫尖端的鋒芒不在點畫的中心運行,而偏向點畫的一側,因而又叫偏鋒。其優點是鋒稜較為清晰,能增加點畫的生動感。但若用得不好,會導致枯脊扁薄,反而成了筆病。”陳振濂先生也說:“所謂‘側鋒’也就是‘偏鋒’,這是與‘中鋒’或‘正鋒’對言的,相對於‘中’與‘正’,它是指鋒尖偏側在點畫一邊而不是鋒尖居中的一種用筆法。”這兩種觀點也將側鋒與偏鋒相混淆,沒意識到側鋒與偏鋒有著顯著的區別。

王惠中先生說:“側鋒,一名側筆。行筆時筆鋒走在筆道的一側即為側鋒。側鋒用筆往往用於取勢,下筆時筆鋒偏側,落墨處即顯出偏側的勢態,勢成即轉換成中鋒,筆畫線條仍呈立體感。書法用筆,歷來強調‘中鋒行筆,兼用側鋒’。中鋒側鋒互用,可使寫出的筆畫線條方圓分明,生動多變,避免單調。側鋒用筆,如果讓主鋒和筆肚各走筆畫的一邊,而又‘正管順抹’,順筆刷行,寫出的筆畫就會漂浮無力,扁薄無厚度和韌勁,成為通常所說的‘偏鋒病筆’,為書法所不取。”此說乍看似乎有些道理,其實還是將側鋒、中鋒、偏鋒相混淆。持這種觀點的人,雖然看到了側鋒的價值,但把它與中鋒相等同,並沒看到它們之間的質的區別。

王冬齡先生認為:“側鋒是筆桿傾斜,更主要的是筆端偏向於筆畫的一邊,其線條一邊齊一邊毛,筆鋒運行的一邊實,筆毛中間部分運行的一邊虛,其線條峻嶒多姿。”這種闡述其實也是指偏鋒,持這種觀點的人,側鋒只是傾斜筆桿偏鋒書寫而已,與側鋒是兩碼事,更沒意識到側鋒的運用遠沒有傾斜筆桿這麼簡單。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知道,無論是古代書家還是現代書家,對側鋒的認識多有失偏頗。

可貴的是,白蕉先生已看到側鋒技法的不同:“以偏鋒解作側鋒,非也。側鋒之力,仍在畫中。因勢取妍,所以避直而失力。玩鐘王帖,可悟此理,旭素草書,亦時有一二。”然而,他在世時也沒有把側鋒領悟得更深,其所言“因勢取妍,所以避直而失力”只能說明他用側鋒還欠了一些火候。

側鋒究竟是什麼,這在唐以前,也許是一個不是問題的問題。因為當時普遍使用硬毫,筆法傳承和席地而坐的書寫習慣也相對穩定,所以整個大環境下筆法相對比較統一,人們幾乎不知除了他們那種書寫方法以外還有別的筆法,就像吃飯用筷那麼簡單。如果說書家之間有什麼區別,也僅僅是同一種筆法下點畫質量的好壞而已,所以當時的書法理論,對側鋒論述很少。

據所考文獻,最早明確談到側鋒的是唐張懷瓘,他在論揭筆之法時說:“側鋒平發。[人][天]之腳是,如鳥爪形。”即說撇和捺都可用側鋒。實際上,晉王羲之已談到了側鋒,他說:“若欲學草書,又有別法。須緩前急後,字體形勢,狀如龍蛇,相鉤連不斷,仍須稜側起伏,用筆不得使齊平、大小一等。”其中“稜側起伏”即是側鋒的效果。

而明清以來,善用側鋒進行書法創作的人越來越少,能把它闡述清楚的就更少。偏偏在這麼一個時候,出於對唐以前筆法的神往,一些書家熱衷於筆法的研究,但因為對唐以前書寫習慣和工具缺乏深入的瞭解,這種對筆法的研究也只能是隔靴搔癢,得出的結論甚至是南轅北轍。

究竟什麼是側鋒?如何運用側鋒?

有人考證過,“中鋒”一詞論用筆,最早出現於明代永樂年間。也差不多是那個時候,還先後出現正鋒、偏鋒之說,至於什麼是側鋒也有一些不同的說法。然而,理論上的混亂,對同一個詞,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論述,這為後世理解用筆設置了障礙甚至是誤導。

要了解什麼是側鋒,首先必須明確什麼是中鋒,什麼是偏鋒。因為這畢竟是近數百年來影響最大,傳播最廣的書法技法,然後再來分清側鋒與它們之間的區別。

所謂中鋒,是將筆鋒保持在字畫中間,筆鋒方向與運筆方向基本一致的運筆方法。中鋒的實際效果是,由於筆鋒在點畫正中線上運行,鋪毫後受力平均,故運墨勻稱,顯得圓潤而穩重。不足之處是,點筆的立體感稍差,尤其是寫粗壯的線條筆鋒不聽使喚,鋒難聚攏,易成墨豬斷柴之相。

所謂偏鋒,是指筆鋒偏在點畫一邊,主要以一面筆鋒接觸紙面的運筆方法。偏鋒的實際效果是,墨色容易一邊厚一邊薄,點畫一邊光滑而一邊毛糙,甚至一邊呈鋸齒狀。優點是能增加線質的變化,不足之處是線扁力怯,缺少圓潤和沉穩。

無論是中鋒還是偏鋒,都是點畫平動的書寫狀態,但是在線條質量上則有本質的區別。所以說中鋒和偏鋒是相對的兩個概念。

側鋒是相對獨立的筆法系統,是採用硬毫書寫的一種特殊運筆方法。它既不是偏鋒也不是中鋒,與傾斜筆桿也沒有必然聯繫。所謂側鋒,是書寫者在自然書寫狀態下,本人的運筆方式和筆的彈性相配合,運筆方向與鋪在紙上的筆毫相交錯而產生逆勢絞轉的一種運筆方式。換句話說,是運筆時鋒側一邊,使主毫與副毫相交錯而產生擫拓絞轉的一種方式。實現這種運筆的最佳途徑,是要求書寫者運動大臂,如手推磨般進行書寫。

學習側鋒的要領是:

第一,使用較硬的毛筆(建議用紫毫或比較硬的兼毫、山馬、石獾、豬鬃毛筆);

第二,不運腕(初學時),不動指,運大臂;

第三,以側勢起筆、收筆,並貫穿始終;

第四,按鋒有力又不按死。

第五,多觀摹晉唐名家碑帖,心摹手追,亦當受益。另外,若有條件可向會側鋒的書友當面交流。

側鋒,是唐以前書法最主要的一種運筆方法,而在中國書法理論中,關於側鋒的闡述,卻一直未有一個明確的答案,甚至還有人認為側鋒即偏鋒。明清以後,人們在筆法上對中鋒的認識,卻是根深蒂固的,這也是中國書法走向衰弱的重要原因之一。

側鋒,是打開魏晉唐古典書法之門的金鑰匙。

要知道唐以前書家是否大量使用側鋒,就必須明白究竟什麼是側鋒。然而自古以來,不同的書家對側鋒有不同的闡釋,其內涵甚至於完全不同者亦有之,因此大有澄清之必要。下面試從古今書論中摘錄一些進行粗略的分析:

宋黃庭堅說:“學書端正,則窘於法度;側筆取妍,往往工左而病右”。王羲之、王獻之父子善用側鋒,但並未發現其“往往工左而病右”,顯然這種對側鋒的理解有誤,把偏鋒當成了側鋒。

明王世貞說:“正鋒、偏鋒之說,古今無之。近來專欲攻祝京兆,故藉此為談耳。蘇、黃全是偏鋒,旭、素時有一二筆,即右軍行草中亦不能盡廢。蓋正以立骨、偏以取態,自不容已也。”像蘇東坡、黃山谷之類的大家,豈有“全是偏鋒”的道理,顯然他把側鋒偏鋒混為一談了。

究竟什麼是側鋒?如何運用側鋒?

王羲之《頻有哀禍帖》

持此觀點的人還有不少,有的甚至更加極端,如清馮武說:“今以側筆取妍者,皆異端也。學書斷斷乎不可使邪魔外道盤踞胸中,使終身陷於妖俗而不自知也。戒之哉!戒之哉!”他把側鋒說成是歪門邪道,是學書者斷然不能涉足的“異端”,這不僅將側鋒偏鋒混為一談,而且武斷地認為側鋒即病筆,根本沒理解側鋒是什麼。

清朱和羹說:“正鋒取勁,側筆取妍。王羲之蘭亭取妍處時帶側筆。”卻不知側鋒一樣能“取勁”,甚至超過了中鋒。善用側鋒者,無論是“取勁”還是“取妍”,都能達到其他筆法無法比擬的效果。

胡問遂先生認為:“側鋒乃是和正鋒相對的名詞,即中鋒包涵著正鋒和側鋒二種形式。”“只是中鋒的變化用筆而已” “側鋒並不神祕,相反,在實際書寫中,我們都已在不知不覺地使用著。它和偏鋒並不是一回事,而是中鋒的一種形式。”雖然他意識到側鋒非病筆,認為側鋒是中鋒的一種特殊形式,但並沒意識到側鋒與中鋒有著顯著的區別。

茹桂先生則認為,側鋒即“筆毫尖端的鋒芒不在點畫的中心運行,而偏向點畫的一側,因而又叫偏鋒。其優點是鋒稜較為清晰,能增加點畫的生動感。但若用得不好,會導致枯脊扁薄,反而成了筆病。”陳振濂先生也說:“所謂‘側鋒’也就是‘偏鋒’,這是與‘中鋒’或‘正鋒’對言的,相對於‘中’與‘正’,它是指鋒尖偏側在點畫一邊而不是鋒尖居中的一種用筆法。”這兩種觀點也將側鋒與偏鋒相混淆,沒意識到側鋒與偏鋒有著顯著的區別。

王惠中先生說:“側鋒,一名側筆。行筆時筆鋒走在筆道的一側即為側鋒。側鋒用筆往往用於取勢,下筆時筆鋒偏側,落墨處即顯出偏側的勢態,勢成即轉換成中鋒,筆畫線條仍呈立體感。書法用筆,歷來強調‘中鋒行筆,兼用側鋒’。中鋒側鋒互用,可使寫出的筆畫線條方圓分明,生動多變,避免單調。側鋒用筆,如果讓主鋒和筆肚各走筆畫的一邊,而又‘正管順抹’,順筆刷行,寫出的筆畫就會漂浮無力,扁薄無厚度和韌勁,成為通常所說的‘偏鋒病筆’,為書法所不取。”此說乍看似乎有些道理,其實還是將側鋒、中鋒、偏鋒相混淆。持這種觀點的人,雖然看到了側鋒的價值,但把它與中鋒相等同,並沒看到它們之間的質的區別。

王冬齡先生認為:“側鋒是筆桿傾斜,更主要的是筆端偏向於筆畫的一邊,其線條一邊齊一邊毛,筆鋒運行的一邊實,筆毛中間部分運行的一邊虛,其線條峻嶒多姿。”這種闡述其實也是指偏鋒,持這種觀點的人,側鋒只是傾斜筆桿偏鋒書寫而已,與側鋒是兩碼事,更沒意識到側鋒的運用遠沒有傾斜筆桿這麼簡單。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知道,無論是古代書家還是現代書家,對側鋒的認識多有失偏頗。

可貴的是,白蕉先生已看到側鋒技法的不同:“以偏鋒解作側鋒,非也。側鋒之力,仍在畫中。因勢取妍,所以避直而失力。玩鐘王帖,可悟此理,旭素草書,亦時有一二。”然而,他在世時也沒有把側鋒領悟得更深,其所言“因勢取妍,所以避直而失力”只能說明他用側鋒還欠了一些火候。

側鋒究竟是什麼,這在唐以前,也許是一個不是問題的問題。因為當時普遍使用硬毫,筆法傳承和席地而坐的書寫習慣也相對穩定,所以整個大環境下筆法相對比較統一,人們幾乎不知除了他們那種書寫方法以外還有別的筆法,就像吃飯用筷那麼簡單。如果說書家之間有什麼區別,也僅僅是同一種筆法下點畫質量的好壞而已,所以當時的書法理論,對側鋒論述很少。

據所考文獻,最早明確談到側鋒的是唐張懷瓘,他在論揭筆之法時說:“側鋒平發。[人][天]之腳是,如鳥爪形。”即說撇和捺都可用側鋒。實際上,晉王羲之已談到了側鋒,他說:“若欲學草書,又有別法。須緩前急後,字體形勢,狀如龍蛇,相鉤連不斷,仍須稜側起伏,用筆不得使齊平、大小一等。”其中“稜側起伏”即是側鋒的效果。

而明清以來,善用側鋒進行書法創作的人越來越少,能把它闡述清楚的就更少。偏偏在這麼一個時候,出於對唐以前筆法的神往,一些書家熱衷於筆法的研究,但因為對唐以前書寫習慣和工具缺乏深入的瞭解,這種對筆法的研究也只能是隔靴搔癢,得出的結論甚至是南轅北轍。

究竟什麼是側鋒?如何運用側鋒?

有人考證過,“中鋒”一詞論用筆,最早出現於明代永樂年間。也差不多是那個時候,還先後出現正鋒、偏鋒之說,至於什麼是側鋒也有一些不同的說法。然而,理論上的混亂,對同一個詞,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論述,這為後世理解用筆設置了障礙甚至是誤導。

要了解什麼是側鋒,首先必須明確什麼是中鋒,什麼是偏鋒。因為這畢竟是近數百年來影響最大,傳播最廣的書法技法,然後再來分清側鋒與它們之間的區別。

所謂中鋒,是將筆鋒保持在字畫中間,筆鋒方向與運筆方向基本一致的運筆方法。中鋒的實際效果是,由於筆鋒在點畫正中線上運行,鋪毫後受力平均,故運墨勻稱,顯得圓潤而穩重。不足之處是,點筆的立體感稍差,尤其是寫粗壯的線條筆鋒不聽使喚,鋒難聚攏,易成墨豬斷柴之相。

所謂偏鋒,是指筆鋒偏在點畫一邊,主要以一面筆鋒接觸紙面的運筆方法。偏鋒的實際效果是,墨色容易一邊厚一邊薄,點畫一邊光滑而一邊毛糙,甚至一邊呈鋸齒狀。優點是能增加線質的變化,不足之處是線扁力怯,缺少圓潤和沉穩。

無論是中鋒還是偏鋒,都是點畫平動的書寫狀態,但是在線條質量上則有本質的區別。所以說中鋒和偏鋒是相對的兩個概念。

側鋒是相對獨立的筆法系統,是採用硬毫書寫的一種特殊運筆方法。它既不是偏鋒也不是中鋒,與傾斜筆桿也沒有必然聯繫。所謂側鋒,是書寫者在自然書寫狀態下,本人的運筆方式和筆的彈性相配合,運筆方向與鋪在紙上的筆毫相交錯而產生逆勢絞轉的一種運筆方式。換句話說,是運筆時鋒側一邊,使主毫與副毫相交錯而產生擫拓絞轉的一種方式。實現這種運筆的最佳途徑,是要求書寫者運動大臂,如手推磨般進行書寫。

學習側鋒的要領是:

第一,使用較硬的毛筆(建議用紫毫或比較硬的兼毫、山馬、石獾、豬鬃毛筆);

第二,不運腕(初學時),不動指,運大臂;

第三,以側勢起筆、收筆,並貫穿始終;

第四,按鋒有力又不按死。

第五,多觀摹晉唐名家碑帖,心摹手追,亦當受益。另外,若有條件可向會側鋒的書友當面交流。

究竟什麼是側鋒?如何運用側鋒?

根據經驗,如果行筆中手能感覺到筆桿會不由自主的振顫,甚至能聽到擦擦擦的聲音,則表明方法正確,書寫較大字時感覺尤其明顯。

宋姜夔曾說:“餘嘗歷觀古之名書,無不點畫振動,如見其揮運之時。”他這裡說的“點畫振動”,正是側鋒運筆中的一種常見現象,非提按刻意所為之,但後世有的書家卻把這種“點畫振動”說成是提按,不擅運側鋒者又豈能明白其中的的玄機。

筆桿與紙面垂直不影響側鋒的使用,筆桿明顯傾斜反而容易將線條寫成偏鋒,所以,傾斜筆桿書寫並非側鋒所必需。側鋒的使用與採用何種執筆法也無必然聯繫。因為側鋒運用之關鍵,在於筆鋒在接觸紙面瞬間的運動方式,也就是所謂“側勢”。“側勢”並非依靠傾斜筆桿來實現,而是空中取勢。一定程度上說,側鋒其實就是“永字八法”中“側”法的放大、延長或靈活運用。

我們知道,線條可以呈現出一種豐富的動人力量,線條具有獨立的審美價值,而且可以表現出比我們感觀更廣闊的東西。

實現高質量線條的最佳方式,即側鋒自然運用中的擫拓使轉。它與鋒的提按和平動不一樣,因為提按和平動寫出的線條最多隻能產生二維的視覺感受。側鋒的實際效果是,由於這種運筆方式使筆毫與紙面形成更大的摩擦力,筆毫行進過程中圓錐狀的筆毫循序接觸紙面,又循序離開紙面。這種鋒毫依次與紙面摩擦的運動狀態,有如搓麻繩一般,即鋒毫在紙面呈順時針或反時針方向的滾動,上面的鋒毫不斷壓向紙面,紙面上的鋒毫又不斷卷出,其產生的線條有三維立體的質感,其筆畫的內部有層次,邊緣則略具毛澀感,也就是屋漏痕、錐畫沙的效果。書寫者能感覺到筆鋒在抓紙的力道,即所謂萬毫齊力,寫出來的線條遒婉遲澀而極具張力。

側鋒,是唐以前書法最主要的一種運筆方法,而在中國書法理論中,關於側鋒的闡述,卻一直未有一個明確的答案,甚至還有人認為側鋒即偏鋒。明清以後,人們在筆法上對中鋒的認識,卻是根深蒂固的,這也是中國書法走向衰弱的重要原因之一。

側鋒,是打開魏晉唐古典書法之門的金鑰匙。

要知道唐以前書家是否大量使用側鋒,就必須明白究竟什麼是側鋒。然而自古以來,不同的書家對側鋒有不同的闡釋,其內涵甚至於完全不同者亦有之,因此大有澄清之必要。下面試從古今書論中摘錄一些進行粗略的分析:

宋黃庭堅說:“學書端正,則窘於法度;側筆取妍,往往工左而病右”。王羲之、王獻之父子善用側鋒,但並未發現其“往往工左而病右”,顯然這種對側鋒的理解有誤,把偏鋒當成了側鋒。

明王世貞說:“正鋒、偏鋒之說,古今無之。近來專欲攻祝京兆,故藉此為談耳。蘇、黃全是偏鋒,旭、素時有一二筆,即右軍行草中亦不能盡廢。蓋正以立骨、偏以取態,自不容已也。”像蘇東坡、黃山谷之類的大家,豈有“全是偏鋒”的道理,顯然他把側鋒偏鋒混為一談了。

究竟什麼是側鋒?如何運用側鋒?

王羲之《頻有哀禍帖》

持此觀點的人還有不少,有的甚至更加極端,如清馮武說:“今以側筆取妍者,皆異端也。學書斷斷乎不可使邪魔外道盤踞胸中,使終身陷於妖俗而不自知也。戒之哉!戒之哉!”他把側鋒說成是歪門邪道,是學書者斷然不能涉足的“異端”,這不僅將側鋒偏鋒混為一談,而且武斷地認為側鋒即病筆,根本沒理解側鋒是什麼。

清朱和羹說:“正鋒取勁,側筆取妍。王羲之蘭亭取妍處時帶側筆。”卻不知側鋒一樣能“取勁”,甚至超過了中鋒。善用側鋒者,無論是“取勁”還是“取妍”,都能達到其他筆法無法比擬的效果。

胡問遂先生認為:“側鋒乃是和正鋒相對的名詞,即中鋒包涵著正鋒和側鋒二種形式。”“只是中鋒的變化用筆而已” “側鋒並不神祕,相反,在實際書寫中,我們都已在不知不覺地使用著。它和偏鋒並不是一回事,而是中鋒的一種形式。”雖然他意識到側鋒非病筆,認為側鋒是中鋒的一種特殊形式,但並沒意識到側鋒與中鋒有著顯著的區別。

茹桂先生則認為,側鋒即“筆毫尖端的鋒芒不在點畫的中心運行,而偏向點畫的一側,因而又叫偏鋒。其優點是鋒稜較為清晰,能增加點畫的生動感。但若用得不好,會導致枯脊扁薄,反而成了筆病。”陳振濂先生也說:“所謂‘側鋒’也就是‘偏鋒’,這是與‘中鋒’或‘正鋒’對言的,相對於‘中’與‘正’,它是指鋒尖偏側在點畫一邊而不是鋒尖居中的一種用筆法。”這兩種觀點也將側鋒與偏鋒相混淆,沒意識到側鋒與偏鋒有著顯著的區別。

王惠中先生說:“側鋒,一名側筆。行筆時筆鋒走在筆道的一側即為側鋒。側鋒用筆往往用於取勢,下筆時筆鋒偏側,落墨處即顯出偏側的勢態,勢成即轉換成中鋒,筆畫線條仍呈立體感。書法用筆,歷來強調‘中鋒行筆,兼用側鋒’。中鋒側鋒互用,可使寫出的筆畫線條方圓分明,生動多變,避免單調。側鋒用筆,如果讓主鋒和筆肚各走筆畫的一邊,而又‘正管順抹’,順筆刷行,寫出的筆畫就會漂浮無力,扁薄無厚度和韌勁,成為通常所說的‘偏鋒病筆’,為書法所不取。”此說乍看似乎有些道理,其實還是將側鋒、中鋒、偏鋒相混淆。持這種觀點的人,雖然看到了側鋒的價值,但把它與中鋒相等同,並沒看到它們之間的質的區別。

王冬齡先生認為:“側鋒是筆桿傾斜,更主要的是筆端偏向於筆畫的一邊,其線條一邊齊一邊毛,筆鋒運行的一邊實,筆毛中間部分運行的一邊虛,其線條峻嶒多姿。”這種闡述其實也是指偏鋒,持這種觀點的人,側鋒只是傾斜筆桿偏鋒書寫而已,與側鋒是兩碼事,更沒意識到側鋒的運用遠沒有傾斜筆桿這麼簡單。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知道,無論是古代書家還是現代書家,對側鋒的認識多有失偏頗。

可貴的是,白蕉先生已看到側鋒技法的不同:“以偏鋒解作側鋒,非也。側鋒之力,仍在畫中。因勢取妍,所以避直而失力。玩鐘王帖,可悟此理,旭素草書,亦時有一二。”然而,他在世時也沒有把側鋒領悟得更深,其所言“因勢取妍,所以避直而失力”只能說明他用側鋒還欠了一些火候。

側鋒究竟是什麼,這在唐以前,也許是一個不是問題的問題。因為當時普遍使用硬毫,筆法傳承和席地而坐的書寫習慣也相對穩定,所以整個大環境下筆法相對比較統一,人們幾乎不知除了他們那種書寫方法以外還有別的筆法,就像吃飯用筷那麼簡單。如果說書家之間有什麼區別,也僅僅是同一種筆法下點畫質量的好壞而已,所以當時的書法理論,對側鋒論述很少。

據所考文獻,最早明確談到側鋒的是唐張懷瓘,他在論揭筆之法時說:“側鋒平發。[人][天]之腳是,如鳥爪形。”即說撇和捺都可用側鋒。實際上,晉王羲之已談到了側鋒,他說:“若欲學草書,又有別法。須緩前急後,字體形勢,狀如龍蛇,相鉤連不斷,仍須稜側起伏,用筆不得使齊平、大小一等。”其中“稜側起伏”即是側鋒的效果。

而明清以來,善用側鋒進行書法創作的人越來越少,能把它闡述清楚的就更少。偏偏在這麼一個時候,出於對唐以前筆法的神往,一些書家熱衷於筆法的研究,但因為對唐以前書寫習慣和工具缺乏深入的瞭解,這種對筆法的研究也只能是隔靴搔癢,得出的結論甚至是南轅北轍。

究竟什麼是側鋒?如何運用側鋒?

有人考證過,“中鋒”一詞論用筆,最早出現於明代永樂年間。也差不多是那個時候,還先後出現正鋒、偏鋒之說,至於什麼是側鋒也有一些不同的說法。然而,理論上的混亂,對同一個詞,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論述,這為後世理解用筆設置了障礙甚至是誤導。

要了解什麼是側鋒,首先必須明確什麼是中鋒,什麼是偏鋒。因為這畢竟是近數百年來影響最大,傳播最廣的書法技法,然後再來分清側鋒與它們之間的區別。

所謂中鋒,是將筆鋒保持在字畫中間,筆鋒方向與運筆方向基本一致的運筆方法。中鋒的實際效果是,由於筆鋒在點畫正中線上運行,鋪毫後受力平均,故運墨勻稱,顯得圓潤而穩重。不足之處是,點筆的立體感稍差,尤其是寫粗壯的線條筆鋒不聽使喚,鋒難聚攏,易成墨豬斷柴之相。

所謂偏鋒,是指筆鋒偏在點畫一邊,主要以一面筆鋒接觸紙面的運筆方法。偏鋒的實際效果是,墨色容易一邊厚一邊薄,點畫一邊光滑而一邊毛糙,甚至一邊呈鋸齒狀。優點是能增加線質的變化,不足之處是線扁力怯,缺少圓潤和沉穩。

無論是中鋒還是偏鋒,都是點畫平動的書寫狀態,但是在線條質量上則有本質的區別。所以說中鋒和偏鋒是相對的兩個概念。

側鋒是相對獨立的筆法系統,是採用硬毫書寫的一種特殊運筆方法。它既不是偏鋒也不是中鋒,與傾斜筆桿也沒有必然聯繫。所謂側鋒,是書寫者在自然書寫狀態下,本人的運筆方式和筆的彈性相配合,運筆方向與鋪在紙上的筆毫相交錯而產生逆勢絞轉的一種運筆方式。換句話說,是運筆時鋒側一邊,使主毫與副毫相交錯而產生擫拓絞轉的一種方式。實現這種運筆的最佳途徑,是要求書寫者運動大臂,如手推磨般進行書寫。

學習側鋒的要領是:

第一,使用較硬的毛筆(建議用紫毫或比較硬的兼毫、山馬、石獾、豬鬃毛筆);

第二,不運腕(初學時),不動指,運大臂;

第三,以側勢起筆、收筆,並貫穿始終;

第四,按鋒有力又不按死。

第五,多觀摹晉唐名家碑帖,心摹手追,亦當受益。另外,若有條件可向會側鋒的書友當面交流。

究竟什麼是側鋒?如何運用側鋒?

根據經驗,如果行筆中手能感覺到筆桿會不由自主的振顫,甚至能聽到擦擦擦的聲音,則表明方法正確,書寫較大字時感覺尤其明顯。

宋姜夔曾說:“餘嘗歷觀古之名書,無不點畫振動,如見其揮運之時。”他這裡說的“點畫振動”,正是側鋒運筆中的一種常見現象,非提按刻意所為之,但後世有的書家卻把這種“點畫振動”說成是提按,不擅運側鋒者又豈能明白其中的的玄機。

筆桿與紙面垂直不影響側鋒的使用,筆桿明顯傾斜反而容易將線條寫成偏鋒,所以,傾斜筆桿書寫並非側鋒所必需。側鋒的使用與採用何種執筆法也無必然聯繫。因為側鋒運用之關鍵,在於筆鋒在接觸紙面瞬間的運動方式,也就是所謂“側勢”。“側勢”並非依靠傾斜筆桿來實現,而是空中取勢。一定程度上說,側鋒其實就是“永字八法”中“側”法的放大、延長或靈活運用。

我們知道,線條可以呈現出一種豐富的動人力量,線條具有獨立的審美價值,而且可以表現出比我們感觀更廣闊的東西。

實現高質量線條的最佳方式,即側鋒自然運用中的擫拓使轉。它與鋒的提按和平動不一樣,因為提按和平動寫出的線條最多隻能產生二維的視覺感受。側鋒的實際效果是,由於這種運筆方式使筆毫與紙面形成更大的摩擦力,筆毫行進過程中圓錐狀的筆毫循序接觸紙面,又循序離開紙面。這種鋒毫依次與紙面摩擦的運動狀態,有如搓麻繩一般,即鋒毫在紙面呈順時針或反時針方向的滾動,上面的鋒毫不斷壓向紙面,紙面上的鋒毫又不斷卷出,其產生的線條有三維立體的質感,其筆畫的內部有層次,邊緣則略具毛澀感,也就是屋漏痕、錐畫沙的效果。書寫者能感覺到筆鋒在抓紙的力道,即所謂萬毫齊力,寫出來的線條遒婉遲澀而極具張力。

究竟什麼是側鋒?如何運用側鋒?

顯然,側鋒運筆所書寫的筆畫線條的質感既不同於中鋒運筆,也不同於偏鋒運筆。但不擅駕馭側鋒者,筆畫的質感或接近於中鋒效果,或接近於偏鋒效果,更不能產生三維的視覺感受。

側鋒的運用與鋒的絞轉密不可分,當側鋒運用得較好時,筆鋒運動絞轉之勢尤其明顯。好的側鋒是不僅能“側”,而且能“絞”。而且,由於側鋒鋪毫開合寬窄隨意,既能寫出窄而秀美的線條,又能寫出寬而厚重的線條,所以側鋒具有更強的表現線條的能力。

例如,漢簡中那些寬博優美而又頗具張力的線條,如果不使用側鋒那根本無法實現。也許有人會說,漢簡中有些筆畫可以使用偏鋒。誠然,偏鋒能寫出那樣的外形,但卻是扁而平的,缺少遲澀感和力量感,有形而神則相去遠矣。

使用硬毫的人都知道,硬毫書寫容易出現的最大毛病,就是“拋筋露骨”。“拋筋露骨”的主要原因是由於硬毫的彈性大,不容易控制,使轉過程中容易跳鋒。一些書家,為了防止跳鋒,僅用筆的鋒尖書寫,這確實能有一些效果,但如果是寫較大的字或魏晉風格的作品,僅用鋒尖書寫則有點勉為其難,運用側鋒才是克服硬毫跳鋒的不二法門。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