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來華2小時送90億美元大單,這還只是美國帶來的“前菜”

美國總統特朗普乘坐的專機在8日下午14點36分左右,抵達北京首都國際機場。

2小時後,在中國國務院副總理汪洋、美國商務部長威爾伯·羅斯(Wilbur L. Ross, Jr.)見證下,中美企業家在人民大會堂河北廳簽署19項商業合作協議,涵蓋生命科學、航空、智能製造等多個領域,總計約90億美元。

汪洋笑說,今天只是“暖場”,“好戲在明天”。

中美企業家兩小時籤19個大單,特朗普隨行的商貿團啥來頭?豪華商貿團來華,各家外媒又如何看待?特朗普“組團”訪華,又會給中美經貿問題帶來什麼突破?

能源合作或成新亮點

特朗普首次訪華的隨行商貿團,由29家美國企業代表組成,遍及能源、工業、金融服務以及農業領域。

據路透社(Reuters)報道,在隨同特朗普訪華的美國企業名單中,能源企業占主導地位。考慮到這個陣容,特朗普和商務部貿易代表團很可能會就促進美國對華液化天然氣出口事宜進行談判。

特朗普來華2小時送90億美元大單,這還只是美國帶來的“前菜”

中新社發 許叢軍 攝

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撰文指出,美國對全球氣候變化的態度搖擺不定時候,中國已經加大對太陽能等綠色環保能源工程的投入。美國企業認為在特朗普總統奉行的“美國優先”的理念下,中國大力發展綠色能源工程,這是對於美國的挑戰。

據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報道,此次特朗普訪華,中美之間的其他合約、意向書和協議將圍繞航空、液化天然氣和大豆等領域,這些交易將彰顯兩國貿易關係出現的進展;另外有知情人士稱,高盛和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擬聯手設立一個規模數十億美元的基金,為中國的鉅額主權財富基金投資美國製造業及其他行業提供幫助。

特朗普來華2小時送90億美元大單,這還只是美國帶來的“前菜”

中新社發 周長國 攝

FT中文網撰文指出,特朗普首次訪華,中美合作可從基建、投資、人才、網絡和太空合作等方面著手,努力構建出共贏合作的大國關係。以建立亞太自貿區為例,文章稱,亞太自貿區能為中美兩國在經濟和社會效益上創造更多價值,中美兩國應該在全球經濟、安全以及能源和環境治理上發揮更大的作用。

經貿關係的修復無需急於一時

在特朗普看來,貿易仍然是一個重大問題。

加拿大環球郵報(The Global and Mail)撰文指出,特朗普此次訪華有望在經貿問題上達成一些協議,但不可否認的是,雙方在貿易問題上仍然存在分歧:美國希望進一步擴大市場準入,而中國對此並不贊同。

特朗普來華2小時送90億美元大單,這還只是美國帶來的“前菜”

中新社發 司偉 攝

據美國西雅圖時報(Seattle Times)報道,在當今的電子商務時代,中美雙方合作潛力巨大。2016年,中美之間貿易投資達600億美元,受僱於中國公司的美國僱員數量超過14萬,較之2015年數量上升46%。報道同時指出,中美雙方貿易不平衡也是一個長期存在的問題,修復並不急於一時。

美國CNBC報道指出,中國瞭解雙方的貿易關係後勁不足,現在並不急於從結構上修復中美貿易不平衡問題;文章中提到,中美“雙向投資”實際上助推了中國約1500億到2000億美元的國際收支經常項目順差的再利用。文章還指出,此次特朗普訪華,美國可能會希望在中美貿易再平衡問題上得到中國的迴應。

新加坡聯合早報報道稱,在中美雙邊經貿問題上,學者推測習近平可能就美中貿易赤字問題對特朗普作出一些“讓步”,例如對金融服務市場準入、外資企業持股比例等要求做出調整。不過清華—卡內基全球政策中心主任韓磊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中國的讓步只會是短期的戰略舉措,還是希望避免對市場的系統性問題作出更重大的根本性改革。


來自:國是直通車

作者:鄭雨婷王哲李曉喻

編輯:孫秋霞 許桂寶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