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七天》:帶孩子一起來高原無人區探險

對孩子的教育而言,旅行與讀書一樣,都不可忽視。後者帶來的多元價值觀和世界觀、多重人生觀,往往能在潛移默化中塑造孩子的性格、心理,培養孩子的眼界、情操,打造健康成長的軟實力。

因此,《對不起,爸爸媽媽給不了你800w的學區房》這篇爆款文章刷屏了朋友圈。雖然是雞湯文,細節經不起考究,比如沒錢報3萬的早教班、8萬的雙語幼兒園,沒錢買800萬的學區房,卻有錢辭職帶孩子環球旅行。但“帶著孩子去看世界”卻著實戳到了不少家長的痛處。

帶孩子旅行,時間、金錢、精力都缺一不可。對99%的父母來說,辭職旅行、環遊世界,更加是天方夜譚。但換一種思路,帶孩子旅行並不必須時間、金錢、精力,因為看世界的方法,並不只有旅行。有時候,一部關於旅行的電影就夠了,比如最近上映的《七十七天》。

《七十七天》:帶孩子一起來高原無人區探險

《七十七天》是根據著名戶外探險家楊柳鬆77天騎行穿越羌塘無人區的真實經歷改編的電影。影片在西藏無人區實地取景,攝影大師李屏賓擔任攝影指導,綿延起伏的山丘、橫亙天際的雪山、星羅棋佈的湖泊、一望無際的青綠草場……美到震撼的高原景色,都在片中一一真實呈現。

《七十七天》:帶孩子一起來高原無人區探險

《七十七天》:帶孩子一起來高原無人區探險

《七十七天》:帶孩子一起來高原無人區探險

《七十七天》:帶孩子一起來高原無人區探險

在藏語裡,羌塘意為“北方的空地”,這片海拔高達五千多米的荒原總面積29.8萬平方公里,人跡罕至,地形多樣。在大銀幕上看到這種未被人類侵襲的靜謐自然,對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都是一種很好的激發。

而且,影片不僅僅是對靜謐壯闊的高原景色的展現。男主角楊柳鬆77天騎行,深入無人區,與羌塘自然保護區裡的藏羚羊、野犛牛、藏野驢、黑頸鶴、藏雪雞等等野生動物都有程度不一的親密接觸。

《七十七天》:帶孩子一起來高原無人區探險

圖注:男主角楊柳鬆路上目睹旱獺打架

《七十七天》:帶孩子一起來高原無人區探險

楊柳鬆與小狼親密玩耍

導演趙漢唐說,劇組在無人區紮營時,帳篷外面經常有野生動物溜達,錄音師在河邊洗襪子時碰到一隻橫衝直撞的犛牛,被嚇得跑上山半天不敢下來。片中也有犛牛衝向男主角楊柳鬆的驚險鏡頭。

《七十七天》:帶孩子一起來高原無人區探險

不過在野生物種多樣的羌塘自然保護區,犛牛並不是最可怕的。片中楊柳鬆與狼對峙,拍攝過程中,帳篷外溜達的狼還把廚師嚇得不敢出帳篷。

《七十七天》:帶孩子一起來高原無人區探險

孩子有旺盛的好奇心和充沛的經歷,被禁錮學校和家庭的日常生活,顯然不能讓他們滿足。甚至是去動物園,看被圈養的動物也遠遠不夠。而《七十七天》中,男主角楊柳鬆與野生動物的交流、互動,都是動物園給不了的。他騎行中,與大自然從衝突到和解的過程,更是都市人嚴重缺乏的,對自然的感知和理解。對孩子來說,這正是極好的自然教育。

《七十七天》:帶孩子一起來高原無人區探險

比起去常規景區,走馬觀花似的遊覽,從一個景點趕往另一個景點,拍照、吃飯、買紀念品,讓孩子浮光掠影地“到此一遊”,還不如坐在電影院裡看這樣一部電影,全心投入地沉浸在這片人類無法生存卻有奇絕美景的土地上體驗一番。

因為羌塘無人區地形複雜,氣候多變,片中更是不乏龍捲風、沙塵暴、洪水這種看似震撼,實則驚險的奇觀。

《七十七天》:帶孩子一起來高原無人區探險

《七十七天》:帶孩子一起來高原無人區探險

這些常常是看美國大片時才有的特效鏡頭,在《七十七天》裡,卻是真實發生在羌塘的氣候災害、地理災害,日常生活中難得一見。對孩子而言,這不僅僅是看奇觀,更是教育他們自我保護的好時候。因為在自然災害面前,不僅要有楊柳鬆那種奔跑的勇氣,更加要有應對的策略。影片所展現的真實探險經歷,代表著人面對大自然時應有的敬畏,不管對孩子還是對大人,都具有震撼式的觸動。

《七十七天》:帶孩子一起來高原無人區探險

《七十七天》不同於那些喊著“詩與遠方”的口號,名為旅行實為戀愛的小清新片,在故事情節上,它對人生、冒險、苦難都有著與眾不同的解讀。

影片以楊柳鬆穿越羌塘為主線,但他並不是那些去西藏淨化心靈的文藝青年,而是因為在生活中遭遇了迷茫與彷徨的人生危機,才選擇瞭如此艱辛的旅程,來向自我挑戰,向危機挑戰。

《七十七天》:帶孩子一起來高原無人區探險

江一燕扮演的女主角藍天曾是戶外攝影師,足跡遍佈全球,照片拍得非常棒。但因為旅行中的一次意外,藍天失去了行走的能力,後半生都要在輪椅上度過。

《七十七天》:帶孩子一起來高原無人區探險

藍天非常要強,在不能行走的情況下,她一個人裝修了拉薩的客棧,學會了開車,生活中的大事小事,她都堅持親力親為。她最不想的事情,就是成為別人的累贅。但這不是勵志雞湯。影片沒有把“殘疾”這樣一個沉重的話題大而化之。

楊柳鬆因為穿越羌塘的物資出問題回到拉薩,住進了藍天的客棧,起先是對她的堅強性格的佩服,但在藍天開車送他去騎行出發點的路上,卻逐漸瞭解到她的堅強背後,其實是對生活、對命運的悲觀心態的偽裝。

在岡仁波齊附近的公路上,藍天偽裝的樂觀堅強終於坍塌,她忍不住掩面痛哭。

《七十七天》:帶孩子一起來高原無人區探險

楊柳鬆沒有安慰她,卻以一句反問,讓藍天有了勇氣,也讓我們瞭解了苦難的真諦。他說,你不是都來到岡仁波齊了嗎?

坐著輪椅都來到了岡仁波齊,那還有哪裡是去不了的?已經忍受了如此多的痛苦,那麼還能有什麼會無法面對?因此,這不是一個虛假的勵志雞湯,而是在對人生和苦難有真實體驗之後的誠摯感悟。影片對苦難的體悟,孩子也許理解不了,但讓他了解這種遭遇意外的人生之痛,也是一種人生觀的塑造。

《七十七天》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兒童電影,但是對孩子來說,卻是極有價值的教育、娛樂電影。而因為這樣的故事線,陪孩子看電影的父母,想必也會大有收穫。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