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舟山東路上的五百餘家店面 為何四天就完成騰退?

租房 合作社 社會 都市快報 2017-05-30

2017年5月17日,僅一天時間,以“舟東美食街"聞名的蔡馬社區九十六畝頭,74戶農戶全部完成簽約。這份捷報很快就傳遍了拱墅的角角落落,很多人都驚歎得不知該如何形容這“飛"一般的拆遷速度。

當天晚上,蔡馬經合社的辦公室燈火通明,所有參加拆遷工作的人員都還沒來得及回家吃口熱飯、緩口氣,就被召集起來開緊急會議,商量店面騰房問題。

“網紅”舟山東路上的五百餘家店面 為何四天就完成騰退?

“網紅"舟山東路商戶騰退難

自拱墅區城中村改造工作全面鋪開以來,位於上塘街道蔡馬轄內的舟山東路很快躥成了“網紅",知名度和人流量都達到了歷史巔峰,一度“火"到讓人瞠目。

這條千米長的小路周邊,分佈著6所學校,有500餘家大大小小的店面,在校師生多達數萬人,還有分佈在全省乃至全國各地的畢業生及食客們。3月下旬,拆遷公告一經貼出,就引來無數媒體報道和朋友圈轉載,不過短短几天,有著“舟東情結"的人們蜂擁趕至,把小街小巷圍得水洩不通。

“我們樓下這間店面,十個平方都不到,從去年年底租期到了以後,我就沒收過他一分錢。一年房租才2萬多,現在開價要6萬才肯搬,你說氣不氣人!"在入戶走訪的時候,九十六畝頭房東老餘和村幹部說。類似的情況,已經成為九十六畝頭大多數農戶所面臨的共性問題。有合同早就到期的,有好幾個月免收水電費的,有始終堅持店面不能轉讓必須和房東一手簽約的……大部分商戶死死盯著房東的拆遷“蛋糕",找準了農戶想早點騰房選個好樓層的心理,想要在搬走之前再狠狠地“咬"上 一口。

“網紅”舟山東路上的五百餘家店面 為何四天就完成騰退?

百姓事當自家事,班子合力破難題

“老百姓這麼看得起我們,哪怕自家的房子騰不出來,也要趕來簽約。大家說說看,我們要怎麼回報這份支持?"蔡馬經合社支部書記、董事長宋來富擲地有聲的發問,讓在座各位班子人員陷入沉思。5月17日晚上的碰頭會一直開到了深夜十點多,大家紛紛把店面騰退難的原因、癥結都進行仔細分析,對無理取鬧、漫天要價的重點商戶進行研判,經過反覆討論,最終理出了一個工作思路:由街道牽頭,蔡馬經濟合作社成立清退工作小組,精心制定方案,明確職責分工,充分營造氛圍,妥善解決商戶去向、商鋪尋找等各類焦點問題,組織、發動起全村的黨員幹部、居民群眾、社區保安等,合力來破解店面騰退難題,分類有序推進商戶動員、搬遷工作。

5月18日早上6點,蔡馬清退小組首先來到了村民老餘家中。他家的租房合同去年已到期,租客又是無證照經營。房東為了早點騰房,已經做了很大的讓步,同意適當補助搬家費,可租客還是漫天要價不肯搬。熟知拆遷政策的班子人員首先出面,把政策向房客說清、說透、說明白,然後組織雙方坐下來商談,從合情合理的角度出發,耐心地做起“老孃舅",替雙方談好搬遷補助的費用,然後順利地騰退了第一家商戶。一家、二家、三家……一個上午時間很快就過去了,大家爭分奪秒,來不及喝一口水,一鼓作氣地開展工作。隨著搬走的店家越來越多,有些店主也不再堅持,都主動找到清退小組說“來給我們也談一談吧"。

騰房就像一場攻堅戰,工作人員不停地在九十六畝頭奔走,形成一股強大的戰鬥力。秉著公道的處事原則,面對每家每戶不同的情形,靈活地處理問題:對房客提出的合理訴求,清退小組主動做通房東思想工作,讓他們從人性化角度出發,多讓一步。對於那些蠻橫不講理,開價嚇死人的房客,清退小組也是“對症下藥",“不惹事"但也“不怕事",以絕對的鐵腕來幫助村民一起騰房。

一家有難四方幫,村民齊心來相助

“集中力量才能幹成大事",租住在九十六畝頭的商戶,也沒想到蔡馬的農戶們會如此團結。在這次清退大行動中,很多完成騰房的老百姓也自發成為“志願者"來幫助沒有騰房的鄰居,幾乎可以說是整村出動。“人心齊,泰山移",正是這股驚人的凝聚力,才使搬遷騰退順利進行。

整整4天時間的連續奮戰,每天從早上6點連軸轉到晚上十點,經過街道和蔡馬經合社的不懈努力,至5月21日下午4時,全面實現九十六畝頭500餘家店面搬遷清零,現場穩控有力、秩序保持平穩。離開的店家滿意了,騰房的農戶高興了……而舟山東路的明天,也會建設得更好。

編輯:小野豬

相關推薦

推薦中...